机械创新设计----智能座椅设计说明书 - 副本 - 副本

合集下载

工程车座椅设计方案

工程车座椅设计方案

工程车座椅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工程车座椅作为工程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随着工程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人们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工程车座椅的设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本文旨在对工程车座椅的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性的阐述和介绍,为工程车座椅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调研与分析1.行业现状分析工程车座椅是工程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舒适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的工程车座椅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工程车座椅存在着舒适性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一些座椅设计简单,缺乏对人体工程学的考虑,导致长时间驾驶时操作员易疲劳,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因此,对工程车座椅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对工程车座椅的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用户需求分析工程车座椅的主要用户是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长时间驾驶工程车辆,因此对座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较高。

此外,由于工程车辆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座椅还需要具备防水、防尘、防震等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针对性地设计工程车座椅,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设计方案1.设计理念本次工程车座椅的设计方案以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核心,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并力求在人体工程学、材料技术和工艺技术等方面做到尽善尽美。

2.设计要点(1)人体工程学设计针对工程车座椅的用户群体,我们需要在座椅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确保座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首先,需要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结构,包括座垫、靠背、扶手等部分,使其能够有效分散身体的压力,减轻操作员长时间驾驶时的疲劳感。

其次,需要考虑座椅的调节功能,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身材的操作员,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2)安全性设计工程车座椅的安全性设计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考虑座椅的防震性能,使其能够有效减少操作员长时间驾驶时的颠簸感。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型上楼轮椅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型上楼轮椅说明书

摘要本篇论文针对残疾人上楼困难而设计的一款上楼轮椅,文中首先对国内外各种爬楼轮椅结构进行分析,在对比总结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上楼结构。

该结构采用星轮行星轮结构,在平地时,行星轮工作,上楼时,齿式离合器结合后整个行星齿系将变成一个刚性的整体而转换为星轮结构模式,即各个齿轮均不能自转而只能随整个箱体一起翻转,从而实现上楼功能。

车身则采用滑轨式自动调平结构,该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AbstractThis paper for the disabled upstairs and of the design difficulties a upstairs wheelchair, this paper first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various climbing up a wheelchair structure analysis, in contrast to summariz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a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of the upstairs structure.The structure and the star wheel planetary wheel structure, on the ground, the planet round work, go upstairs, combined with the whole planet gear clutch after tooth department will become a rigid whole and conversion for star wheel structure model, that is, each gears are not only with the whole body rotation and flip together, so as to realize the upstairs function. Body used the slippery course type automatic levelling structure, thi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djustment.第一章绪论1.1 引言目前市场上的轮椅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由于采用了传统的轮式结构,只能够在平地上行走,面对台阶、楼梯这样比较复杂的地形却显得无能为力。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背景§1.2基本目的§1.3设计要求二、设计方案及方案的对比和确定§2.1方案一§2.2方案二§2.3方案的对比和确定三、设计方案分析§3.1机构运动说明§3.2机构效果简图§3.3机构零件规格§3.4机构运动简图§3.5运动计算分析四、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背景传统晾衣架的基本构架一般是一根竹竿固定或悬挂在屋顶板下、窗外等地方;现在大多是在天花板下焊接一根铁管作为晾衣架的挂具,人们晾衣服时,需要用一根叉子将衣服一件一件地挂在铁杆上,费时又费力,而且一旦操作不当便会将衣服掉在地上弄脏,非常不方便,并且还不能够充分地利用阳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半自动晾衣架,来满足人们在自动升降、伸缩两方面的需求,希望能给家庭主妇们带来便利。

§1.2基本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得到根据功能需要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初步具备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2)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切入点,把机械原理课程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3)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4)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以及运用计算机和技术资料的能力;5)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3设计要求1)晾衣架能自动升降以缓解举手晾衣的麻烦;2)晾衣架能自动伸出和缩回,既充分利用了阳光,减少事故隐患,又不影响整个小区的总体美观;3)有足够的承载能力;4)操作方便,节时省力。

二、设计方案及方案的对比和确定§2.1 方案一图示为半自动晾衣架的侧视图(1)机构的组成1为楼上阳台,2是导轨,3是滑轮,4滑块,5为手动平行四边式机构,6是晾衣杆,7和8为滑轮,9是让滑块前移的绳索,10是让滑块后移的绳索,11为机构5的拉杆。

多功能椅子设计

多功能椅子设计

多功能椅子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考核大作业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械11202序号: 16姓名: 刘仁良平时成绩大作业成绩总评成绩2014 — 2015学年第一学期摘要在多功能办公椅的设计中,蕴含了许多创新设计理念,主要能实现正常、舒适地办公、仰躺休息和进行臂力锻炼、进行颈椎按摩等功能,满足了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安全舒适、操作方便、符合人性化设计等要求。

该多功能椅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经济实惠,能满足各类群众的需求。

- 1 -一、设计题目1.1 多功能椅设计背景和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办公室人员及其他脑力、体力劳动者采用坐姿进行工作,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坐姿还将成为我国未来劳动者主要的工作方式。

因此,办公座椅设计和相关的坐姿分析日益得到人体工程研究者和设计师们的关注和研究。

20年前,患腰肌劳损的大多是凿四五十岁的搬运工人或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的工作多以腰部力量为主(所以易发生劳损;而如今,腰肌劳损并非是中老年人和体力劳动者的“专利”。

来看病的患者中多了许多35岁以上的公司白领,他们大部分时间保持坐姿,即“三坐”人群:上下班路上坐车;上班时坐办公室;下班后久坐看电视、上网。

正是由于这种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

加上不良坐姿等原因,使腰肌劳损具有了高发性和年轻化的特点。

同时由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现如今人们由于工作地点离家较远,中午很难得到午休,本文设计一款多功能椅来实现职工在中午进行短暂午休的功能。

大多数在办公室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紧张、家务繁忙、场地不足、缺乏合适的健身器材等因素,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及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大多数在办公室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极易使颈、椎间盘疲劳受损而引发轻微的颈椎病;另一些使用电脑、打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专职人员,由于长时间从事电脑数据输入、键盘打印以及其他需要手臂单调重复动作,极易引发以手、腕、臂功能性损伤为主要表现的“反复紧张性损伤症”的现代职业病。

金工实习创新设计作品说明书

金工实习创新设计作品说明书

金工实习创新设计作品说明书题目温馨桌椅的设计学生江娥、陆逸楠、钱志超指导教师年级专业班级 08过控04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09-9-20groups, Wujiang County. In September, the chapter in the Tomb occupied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village of KMT: Wu Jiang County Government (known as "guerrilla Government") and against self-defence groups. Begins to flow from jiaxing railway Lili, Tan Hills area. In November,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based on the tomb of Lu Xiyan, mine-and from the pier at Dang, under Jin bang. County Government operates three Civil Affairs, finance, education一、作品简介(主要介绍设计作品的背景、作品设计的创新性、作品功能等,约600~800字)1. 作品名称:温馨桌椅2. 作品用途:该作品主要供普通的三口、四口之家吃饭喝茶使用,作品的局部设计比较人性化,突出了和谐的家居生活,可创造温馨的家居环境。

3. 作品简介: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当人们从一天的工作环境解脱出来的时候,在家里需要一种温馨、愉快的环境。

因此,设计出温馨桌椅来减少生活对人们的压力,同时可以给正在成长的小孩带来一份成长的快乐,也可以给恋爱的人带来浪漫的感觉。

主要采用经典时尚的红白颜色搭配以及现代化的透明玻璃和不锈钢连杆,还有古典气息的木头基底。

机械创新之电脑桌设计说明书

机械创新之电脑桌设计说明书

机械创新之电脑桌设计说明书1. 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一款创新的电脑桌设计,该设计以机械创新为核心,结合人体工学原理,提供更好的工作体验和舒适度。

本电脑桌设计具有可调节高度、工作角度和储物空间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电脑桌的设计目标如下: - 提供可调节高度功能,以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

- 提供可调节工作角度功能,以提供舒适的工作体验。

- 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以便用户存放各类工作和生活用品。

- 提供稳固的结构和良好的承重能力,以保证桌面和储物空间的使用安全性。

- 设计简洁美观,易于搭配不同的工作环境。

3.1 可调节高度功能本电脑桌使用电动升降系统,用户可以轻松调节桌子的高度。

通过电动升降系统,桌面高度可在76cm至110cm之间自由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

升降系统采用稳定的机械结构和电动驱动,保证了桌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可调节工作角度功能为了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体验,本电脑桌设计了可调节工作角度的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调整桌面的倾斜角度。

倾斜角度可以在0°至40°之间自由调节,可固定在任何角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储物空间设计本电脑桌设计了多个储物空间,以满足用户存放不同物品的需求。

桌子的左侧设计了一个抽屉式储物柜,用户可以存放文件、文件夹、笔记本等办公用品。

桌子的右侧设计了一个开放式储物架,用户可以放置书籍、文具、收纳盒等物品。

此外,桌面上还设计了一个隐藏式储物格,用户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常用物品,使工作区整洁有序。

3.4 结构稳固为保证本电脑桌的承重能力和结构稳固性,桌子采用了高强度的金属材料作为支撑结构。

在桌腿的连接处,采用了加厚和加固的设计,以增加整个桌子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3.5 设计美观本电脑桌以简洁和现代感为设计风格,采用了黑色和白色的组合,使整个桌子看起来简约大气。

桌子的边缘和角落采用了圆润设计,避免了角部对用户的伤害。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台阶式商品装卸机构)
设计目的:
由于从厢式货车上卸载货物或者往车上装载商品主要靠人工操作,需要多名操作人员,效率较低且耗费人工。

本机构基于联动的多个多杆机构,可以达到商品装载和卸载的目
商品
的。

载物叉1
载物叉2
图1.-1
如图1-1,载物叉1处于高位,车上人员将货物搬运到载物叉1上。

多杆机构简图如1-2所示:
图1-2
图中,多杆机构结构类似于契贝谢夫行走机器人结构,我们将这个机构倒过来使用,通过两连杆伸长端的运动规律使两载物叉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正转时能将商品由高到低卸载,反转时可将低处商品运往高处。

图1-3
两叉在等高处进行载荷的接替
图1-4
完成接替,在下方安装相似结构,通过皮带传动联动,可使货物达到台阶式下降的效果。

运送至最下一级的载物叉后,由卸载装置将货物倒出,运动简图如图: 载物叉1 下一阶段机构的载物叉
载物叉2
图1-5
通过如图多杆机构使货物倾斜一定角度依靠重力滑下,载物台归位过程中凸轮推动推杆将货物推开为下一件货物挪出位置。

优势:
相对于传送带机构,因为每一级都是水平抬放,无需考虑物品的摩擦 货物
推杆 载物叉。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机械创新设计英文名称:Machinery Innovation Design二、课程代码11113103三、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四、学时数、学分数48(理论学时:44实验学时:4)、3学分五、适用专业四年制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专业。

六、编制者编制:唐剑兵七、编制日期2015年7月八、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创新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是训练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方法、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通过国际化创新思维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设计的思想,培养学生国际化创新意识和能力,打好创造发明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中国应该学习和改进创新思维,走向世界的前列。

创新是全世界的基本行为,创新教学适合双语教学,打破国际界限,进入英语讨论环境,在通用语言环境下比较优秀创新思想,树立自己的先进创新理念。

本课程通过阐述国际创新设计思想,达到创新理念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方法的使用;创新活动的指导四大目的,带领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创造性实践。

在系统阐述设计创新和创造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介绍了设计问题、创新设计策略、设计创新过程、创新产品特性,创新人文特性等内容,用对比的方法,强调创新不只是技术改进,而是技术,市场,社会效益的综合改进,搭建创新与应用的桥梁。

并联系实例构建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机器人大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4大实际任务模块,以项目为导向分析和引导相关课程内容的讲授,并结合实验和实训,最终实现学以致用,手脑并用,以大赛的实际创新产品体现教学的效果。

九、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掌握正确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后,能开动脑筋,按照一定的功能要求,自己动手设计出新型的机构或装置,并加以实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智能座椅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号: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 12月20 日—12 月 26 日目录摘要 .................................................................................................. 第一章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2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第二章设计方案 ................................................2.1重力平衡控制 .....................................................................2.2定滑轮连接控制 .....................................................第三章理论设计计算............................................3.1椅子的尺寸设计.................................................3.2 重力平衡装置的尺寸确定及理论分析...............................第四章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第五章创新点及应用第六章成品展示第七章心得体会与设计总结5.1 心得体会:..................................................................5.2设计总结: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重力平衡装置的控制原理,通过在座椅上安装重力平衡装置,对其进行恰当调节,使其不仅具有传统座椅的优点,而且能够及时提醒你上课中的睡觉行为。

智能座椅大幅度提高课堂纪律,使“学风”、“教风”从本质上提高。

文章中着重介绍了智能座椅的设计构造,主要功能和性能说明以及市场分析等。

智能座椅从静态物体实现多功能智能化,不仅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应用人类工程学原理,增列了靠背点高和桌下净空等多项功能尺寸。

第一章绪论1 研究背景及意义椅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教具之一,几乎每天都要与我们亲密接触。

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正确,学习态度功利化, 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

基于这种现象的严重性,智能座椅从本质上达到改善学风,达到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氛围的目的。

椅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教具之一,几乎每天都要与我们亲密接触。

同时,椅子也是最重要的日常教具之一,在教具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备受设计师的重视。

芬兰著名的现代设计大师伊马理•塔佩瓦拉曾经说过“椅子设计是任何室内设计的开端”。

可见,椅子在室内设计中居首要位置。

正因为椅子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很多建筑家、设计家为自己设计过椅子,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莫里斯为自己的新居“红房子”设计了整套家具,其中就包括椅子。

不但如此,一些先锋派家具设计师积极从材料和技术方面对现代椅子设计进行探索,寻求新的表现形式、探索新的设计风格和探究新的审美价值。

以及更好的符合人们的身体需要,和舒适感的满足。

从人们的根本需求出发,做到人机合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各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正确,学习态度功利化, 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

基于这种现象的严重性,智能座椅从本质上达到改善学风,达到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氛围的目的。

2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1)座椅重力平衡的调节功能:是由重力自平衡装置机构来完成的:重力平衡装置连接一个定滑轮机构来实现自动提醒功能。

通过力的改变,使座椅平衡度改变。

这种改变仅仅限于个人,而不影响他人,反应灵敏迅速,能多快好省的让你进入学习状态,可以说是你学习的好帮手。

(2)座椅“趣味拳击”功能:这个装置是由一精致小盒连接定滑轮而成,内设一海绵制拳击手套,靠弹簧来控制。

当力改变时,小盒被拉开,拳击手套自动弹出,达到提醒你上课的目的。

该装置生动有趣,充分提高上课效率,能够以另一种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

(3)座椅矫正功能:座椅的高度调节根据人体工程学来确定,当重力失去平衡时,及时调整坐姿,达到矫正坐姿的目的。

(4)座椅安全性功能:座椅上的重力自平衡装置和定滑轮的连接装置安全固定,另外他们之间的连接线采用硬制铝丝,使其不易被破坏。

第二章设计方案2.1 重力平衡控制用重力平衡装置来实现,其结构是由双儿底座1的后支耳上端通过销轴2与推杆3的一端铰接,双儿底座1的前支耳上端通过销轴10与平衡曲臂6的前端铰接,推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4与平衡曲臂6的下端铰接,平衡曲臂6的上端通过通过销轴5与主力壁7的后端铰接,平衡曲臂6的平行杆前部通过销轴11与支柱9的后端铰接,支柱9的前端通过销轴8与主力壁7铰接。

其结构如图所示:图12.2 定滑轮连接控制定滑轮根据座椅的扶手高度设计定滑轮的大小,定滑轮一端跟平衡装置8相连,另一端跟座椅后背的小方盒相连。

当重力失去平衡的时候,即α角等于0度时,滑轮带动小方盒的盒盖,盒内的东西自然弹出。

2.3 小方盒设置小方盒使用木质材料,内设轻质弹簧,弹簧上链一海绵质拳击手套,整个装置精致美观,趣味生动。

2.4 座椅高度控制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座椅高度,扶手高度,以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防止不自然的弯曲姿势,降低血液循环系统的负担。

座椅的高度是很重要的,应该根据工作面高度決定座椅高度,常常出现的錯誤是从地面起量座椅的高度。

決定座椅高度最重要的因素是造成人的肘部离工作面之间有一个合适距离,距离是275±25mm,在这个范围内,大腿的厚度占了一定高度。

95%男性和女性的大腿厚度是175mm。

当上半身有了好的位置后,再注意到下肢。

舒服的坐姿是大腿近乎水平以及两脚被地面所支持。

为了避免大腿下有过高的压力(一般发生在大腿的前部),座位前沿到地面的高度不能大于腳底到大腿弯的距离。

2.5 座椅材料选取椅子表面的材料采用纤维材料,即可透气,又可减少身体下滑。

不采用塑膜面,塑膜面不透气,表面太滑,尤其在夏天容易黏在椅子表面。

第三章理论设计计算3.1椅子的尺寸设计3.1.1座面高度座面高度是指地面至就坐后座面上坐骨支撑处的高度。

座面高度按我国尺寸度,可取为380-450mm。

适宜的椅面高度应使就坐者大腿近于水平,小腿自然垂直,脚掌平放于地面。

座面过高,身材矮小者小腿悬空时,使大腿受椅面前缘压迫,坐着感到不适,长时间这样坐,则使小腿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麻木肿胀感。

如座面过低,则高身材的坐时骨盆倾斜,正常腰椎曲线被拉直,增加背部肌肉负荷,易产生腰酸背痛感。

所以椅面的高度以矮身材的人的小腿加足高的树枝来设计。

此高度为380-400mm为宜。

对于学生学习用椅来说,人体通常需要较直立式姿势且脚平方与地面,其高宜比休息用椅稍高。

许多研究以为,工作用椅的坐高宜用可调式,以适应大多数人使用。

所以我们将教室的椅子高度进行了高度调整,因为产生了腰酸背痛感,是由于座面过低,高身材的人坐时骨盆后倾,正常腰椎曲线被拉直,增加了北部肌肉负荷,易产生腰酸背痛感。

将原来椅子的高度增加为443mm,来符合人同学们的要求。

3.1.2 椅面宽度椅面的宽度必须能容纳身材粗壮的人,原教室座椅的宽度为430mm,根据调查,分析出百分之九十五的数值为440mm,并考虑了冬季着装的修正量,最终将座椅的宽度调整为460mm,真正满足我校学生的生理需求,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1.3座面深度椅面深度是指椅面的前后距离,其尺寸应满足三个条件:使臀部得到充分的支持,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持,椅面前缘与小腿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以保持大腿肌肉不受挤压,小腿可以自由活动。

如果座深大于身材矮小的学生大腿长,则座面前缘将压迫膝窝处压力敏感部位,这样坐的时间久了会不舒服。

因此,座深的设计应以座深的第五百分为设计,这样身材矮小的学生坐着舒服,而身材高达的学生只要臀部得到支持,也不会在大腿部位引起疲劳。

综上所述,椅面的深度应以400mm左右为宜。

3.1.4座面角度经查有关资料休息用椅为15-20度,工作用椅小于5度,座垫向后倾斜有两种作用,首先由于重心力,躯干会向靠背后移,使背部有所支撑。

其次,在长期的坐姿下,座垫向后倾斜以防止臀部逐渐滑出座面。

对坐于各种不同靠背角的座椅的人体,采用肌电图测量其背部肌肉所引变的活动力,其结果显示出具有与正中垂线成20的靠背倾斜线,即可获得良好的背部支撑。

就座椅功能和坐的动机而言,休息用椅后倾斜垫面有助于维持最佳的松弛状态。

但是根据对实际教室的测量,考虑座椅的功能,新设计座椅其座面角为0度,水平最适合同学学习。

3.1.5靠背的高度座椅的设计必须提供正确的腰部曲线,使脊椎处于自然均衡状态。

成年人腰部前弯曲率厚度为1.5~2.5cm,纵向弧度约为25cm半径,中心位置均为左面上方23~26cm处,而腰椎的支撑点位置则应稍高一点,以达到支撑人体背部重量的目的。

靠背的尺寸与臀部、地面到肩部的高度及肩宽有关。

其高度尺寸值如有座垫面时,必须取自人体坐定受压后的座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