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共25页

合集下载

文言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固定句式及例句1. 主谓结构句式
例句:吾爱尔汝。

(我爱你。

)
2. 主谓宾结构句式
例句:汝见我。

(你见过我吗。

)
3. 主谓宾补结构句式
例句:吾欲食肉。

(我想吃肉。

)
4. 主谓宾宾补结构句式
例句:尔孝于亲。

(你要孝顺父母。

)
5. 主谓宾定结构句式
例句:吾乃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
6. 主谓宾状结构句式
例句:汝何不安?(你为什么不安?)
7. 主系表结构句式
例句:吾乃学生。

(我是学生。

)
8. 主谓双宾结构句式
例句:吾赠尔一物。

(我送给你一件东西。

) 9. 主谓宾宾补结构句式
例句:汝怜我吗?(你可怜我吗?)
10. 主谓宾定定结构句式
例句:尔国之人民。

(你们国家的人民。

)。

固定句式大全整理版

固定句式大全整理版
1、不亦……乎 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译作“(岂)不是……吗” 2、“何……为” “何以……为”
例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何……为” “何以……为”译作 “还要……干什么”
“为什么……呢”
例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他成功 失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例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
侯,然后快于心与”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着生命危险
,“…与…各,抑个…诸…”侯译国作“结…怨…还,是这……样”或心“…里…才或者痛…快…”么
?”
7
四、表反问或疑问的固定句式
“……有所……”译作“……有什么……”
例2.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序》)
“……无所……”译作“……没有什么……”
2
一、表陈述或判断的固定句式
3、有以、有所以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应。(《庄暴见孟子》)
“……有以……”译作“……有办法用来……” “……有所以……”译作“……有什么可以用(拿)来
“凭什么……呢”
8
四、表反问或疑问的固定句式
3、如何、奈何、若何 例1.“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例2.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如何、奈何、若何”译作“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4、“如……何 ”“奈……何”“若……何” 例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例2、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2、与其……孰(岂)若……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等十五种:一、表示疑问的习惯用法1、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如何(何如)”、“奈何”、“ 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季氏》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 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 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 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 “又……又……”。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 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其 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 《信陵君救赵论》)
“何有”单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 舍不得”“有什么关系”。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何有于我哉? 10、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 愈《师说》)
• 11、“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12、得无……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揣测性。句 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 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 不…吗”。
•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每天的 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 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 论》) 13、“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4、“(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 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 钟山记》) 15、“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无 乃尔是过与?(《论语》) 16、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 能”。 例:①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

(完整版)高中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docx

(完整版)高中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docx

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一、表示疑1、何所⋯⋯?表疑的固定构。

是“所⋯⋯者何”的倒装和。

可“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女何所思,女何所。

文:姑娘所想的是什么,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 炭得何所?(白居易《炭翁》)文:炭得来的所求的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可:“⋯⋯怎么?”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文:拿了我的璧玉,不我城,怎么?可:“ 什么⋯⋯?”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襄公二十六年》)文:(楚国作)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什么要听从种主呢例:奈何取之尽,用之如泥沙? 文:什么掠取一一也要搜刮殆尽,使用却像待泥沙一浪呢?3、何如同构有“何若” 、“奚如”、“胡如”、“奚若”等。

( 1)代性固定构。

常用于作行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怎么”。

例:樊曰:“今日之事何如?”文:樊:“ 在的情况怎么?”( 2)表示比的固定构。

可“比⋯⋯怎么”。

例:王以何如其父?文:大王(括)比他的父怎么?4、如⋯⋯何?奈⋯⋯何?可:“拿⋯⋯怎么呢?” “ ⋯⋯怎么” 、“把⋯⋯怎么”例 :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文:太行、王屋怎么?例:三老不来,奈之何?(《西豹治》)文:三老不回来,把他怎么?5、孰与;与⋯⋯孰“跟⋯⋯比,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文:我跟城北的徐公比,更美?例:公之廉将孰与秦王?文:你看廉将和秦王比,怎呢?二、表示反1、何⋯⋯之有?可:“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文: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可:“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文: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可:“不是⋯⋯?”不也是⋯⋯?”例:求若此,不亦惑乎?文:像求,不是糊涂?例:学而之,不亦乎?文:学并且常温所学知,不也是高的?4 " 不⋯⋯乎 " 用,表反,相当于代的" 不算是⋯⋯? "例:此不者小而近者大乎?文:不算是的小而近的大?5、 ( 其)⋯⋯哉(乎、耶)?可:“ 道⋯⋯?”例:夫患常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独伶人也哉?《伶官序》文:(人生的)患常常是从微的事情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的事物所困,道只是伶人才如此?例:得之而失之易欤?《伶官序》文:道是得天下而失天下容易?6、安⋯⋯哉(乎)?可:“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之后,安能抗此乎?(《赤壁之》)文:但是刘豫州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呢?例:燕雀安知之志哉?文:燕雀哪里知道的大志向呢?7、⋯⋯非⋯⋯欤?可:“⋯⋯不是⋯⋯?”例:子非三大夫欤?(《屈原列》)文:您不是三大夫?8、宁⋯⋯耶?可:“哪里⋯⋯呢?”例:宁知此骨所耶?文:哪里会想到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9、⋯⋯哉?可:“ 道⋯⋯?”例:人之立志 ,不如蜀鄙之僧哉?...文:一个人立志向,道不如四川境的个和尚?10、独⋯⋯哉(耶)?可:“ 道⋯⋯?”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文: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例:相如,独畏廉将哉?文:我相如然才能低下,道就怕廉将?11. “其⋯⋯乎(也、耶)”,表揣、希望、反等气。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1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

(完整版)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完整版)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句式及其翻译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袭,约定俗称,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结构1.表判断语气。

(1)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

——司马迁《鸿门宴》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之谓也”(用在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又是宾语前置的结构。

)—般译为:“说的就是……”或“大概说的就是……吧”。

“……之谓……”(用在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里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叫作……”、“……称作……”、“……认为……”、“……说……”。

①“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夫子您这样的人。

②“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说:'知道了很多道理,自以为没人能赶上自已了。

'这说的就是我呀。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百姓认为我吝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2. 表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1)如……何、若……何、奈……何;中间可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如何(何如)”、“若何”、“奈何”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等。

文言文固定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固定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固定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特定的句式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固定的句式类型,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句式进行总结。

1. 主谓句:主谓句是最基本的句式类型,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一般在前,谓语在后。

例如:“天空明净,万物生长。

”这个句子中,“天空明净”是主谓句的例子。

2. 主谓宾句:主谓宾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宾语。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等。

例如:“学生们认真听讲。

”这个句子中,“学生们”是主语,“认真听讲”是谓语,“听讲”是宾语。

3. 主谓宾补句:主谓宾补句是在主谓宾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宾语补足语。

宾语补足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特点或状态。

例如:“他把花儿摘红了。

”这个句子中,“摘红了”是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花儿”的状态。

4. 并列句:并列句由两个或更多个具有相同地位的简单句或复合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而成。

并列连词可以是“和”、“与”、“或”、“而”等。

例如:“马跑得快,鸟飞得高。

”这个句子中,“马跑得快”和“鸟飞得高”是并列句。

5. 复合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例如:“他说他要去旅游。

”这个句子中,“他说”是主句,“他要去旅游”是从句。

总体来说,文言文的句式类型丰富多样,但在表达方式上相对固定。

掌握这些句式类型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