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钾公式 (2)

合集下载

血钾补钾公式

血钾补钾公式

血钾补钾公式
血钾补钾公式是在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患者体内血液中钾离子的补充剂量。

补钾是针对钾离子在体内水平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药物补给来恢复正常水平。

补钾公式的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需要测量患者体内的血钾水平,这可以通过化验检查来获得准确的数值。

2. 在确定血钾水平过低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合适的补钾目标范围。

一般来说,正常血钾水平应在
3.5-5.0 mmol/L之间。

3. 接下来,计算补钾的剂量。

这里有一个常用的公式可以参考:补钾剂量(单位为毫摩尔/小时)=(目标血钾 - 当前血钾) ×血钾分布容积。

血钾分布容积(单位为L)是指体内能够包含钾离子的总水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血钾分布容积约为0.6 L/kg。

4. 最后,根据血钾剂量计算出所需的补钾药物剂量。

常用的补钾药物有口服钾盐、静脉滴注钾盐等,具体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补钾治疗必须由医生指导和监督,因为补钾剂量的计算和给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或并发症。

总之,血钾补钾公式是一种在医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补钾剂量,以恢复体内的正常血钾水平。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并及时监测患者血钾水平的变化,以确保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效果。

补钾补钠常用计算式

补钾补钠常用计算式

补钾补钠常用计算式补钾量的估计:(1)轻度缺钾:血清钾在 3.0~3.5mmol/L 水平,每日补钾 3 - 6 g 以口服补钾为主;(2)中度缺钾:血清钾在 2.5~3.0mmol/L 水平,每日补钾 6 -8g 以口服或静脉滴注为宜;(3)重度缺钾:血清钾在 2.0~2.5mmol/L 水平每日补钾8 -12g 以静脉补钾为主;注意见尿补钾,每1000ml 液体中一般不超过3g 钾,严禁用氯化钾溶液直接静脉推注。

补钠的量可以参照补钠公式计算:补钠量(g) =(142mmol/L-实测血清钠) ×0.55 ×体重(kg)/17 。

根据临床情况,一般第一天输入补充钠盐量的l/4~l/3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及血清钠的水平决定下次补盐量。

具体方案 1.4 %~3.0 %的高渗盐水150ml,30 分钟内快速输人,如果尿量增多,应注意静脉给予10 %KCl 20~40ml/d ,以预防低钾血症。

入液量为1000ml ,每天测定患者的体重、24 小时尿量、血电解质和尿的实验室指标,直到利尿剂改为口服速尿250~500mg/d 。

严密观察心肺功能等病情变化,以调节剂量和滴速,一般以分次补给为宜。

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血浆HCO2低于16mmol/L,应用碱性剂治疗,可用5%酸酸氢钠溶液。

(1)5%NaHCO3(ml)=[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6(2)所需HCO3-的量(mmol)= [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4注意事项:(1)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余量再酌情输入。

(2)及时纠正低钙。

(3)纠正酸中毒同时注意防治低钾血症。

(4)碳酸氢钠宜单独输入。

(5)快复查CO2CP,或HCO3-。

(6)过快输注可致高钠血症。

临床补钾实用

临床补钾实用

1.补钾公式:(期望值4.5—实测值)×体重(kg)×0.3/1.34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氯化钾相对分子质量 KCl 39+35.5=74.5g/mol1mol氯化钾是74.5克。

1mmol氯化钾是0.0745克。

1克除以0.0745克等于13.4228mol,约为13.4mol。

]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补钾量(mmol)= 目标血钾浓度-测得血钾浓度)×0.3×体重+尿中失钾尿液含钾量:尿100ml=2~4mmol成人心脏病100ml≈2~4mmol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100ml≈1~2 mmol如果超过每小时补钾极量时,第一小时补充计算量的二分之一,复查电解质再做调整。

应补K+ (mmol)=(5-病人血K+)×体重(kg)×0.2 (5为血K+ 正常值5mmol/L)②应补氯化钾(g)=(5-病人血K+ )×体重(kg)×0.0149(病人血钾按mmol/L计0.0149=0.2÷13.4)应补10%氯化钾(ml)=(5-病人血K+ )×体重(kg)×0.149(单位应换算g×13.4=mmol;mmol×0.0745=g,0.0745=74.5÷1000而得〕③(5-病人血K+)×体重(kg) ×0.2+50=缺K+ mmol 缺K+mmol÷13.4=缺K+ g数(为一日补入量,适于急性缺钾者)④根据血钾下降数补钾:血K+下降1mmol/L,缺K+ 为100~200mmol 血K+再下降1mmol/L,再缺K+ 200~400mmol 血K+共下降2mmol/L,共缺K+ 为300~600mmol如:血K+ 从4.5下降至2.5mmol/L 缺K+ 300~600mmol含氯化钾22.35~44.7g均33.7g)⑤血K+ (mmol/L) 每日补氯化钾(g)3 52 61 9注:以上数量再加每理需要量3g,实际每日补氯化钾量为6g、9g、12g⑥以PH计算血K+:血K+ =26.2-3×pH如:pH7.5,则26.2-3×7.5=3.7pH7.2,则26.2-3×7.2=4.6补钾的原则:(1)见尿补钾;(2)静点浓度<0.3%(一般配成0.1%~0.3%);(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注意:(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2)速度小于20mmol/h(3)尿量>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轻度缺钾:血清钾3.0~3.5mmol/L,可补充钾100mmol(相当于氯化钾8.0克)中度缺钾:血清钾2.5~3.0mmol/L,可补充钾300mmol(相当于氯化钾24克)重试缺钾:血清钾2.0~2.5mmol/L,可补充钾500mmol(相当于氯化钾40克)3-4.5g KCL可使血钾暂升高1-1.5mmol/L,补10-12gKCL可使血钾暂时升高 2.5-3.5mmol/L,但不久还可下降;5不能操之过急,每日6g 为宜;6注意补Mg;7补钾最好用生理盐水,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否则可能会使血清钾更低。

补钾原则

补钾原则

补钾公式:所需10%kcl毫升数=(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 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临床补钾:一般禁食病人4-6g/d补钾的原则:(1)见尿补钾(一般>40ml/h)(2)外周静脉浓度<0.3%(3/1000)中心静脉<3%;(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1.5g/h即<20mmol/h);(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每日补钾不超15g;(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

估算:每提高1mmol/l 大概需要 1.5g钾。

补钾的方法⑴口服钾盐:轻度低钾血症,口服钾盐即可。

⑵静脉滴注补钾:多采用10%氯化钾。

1g氯化钾含钾量为13mmol。

有关注意事项如下:①“见尿补钾”,少尿或无尿时,应暂缓补钾。

若每小时尿量在30-40ml以上时,补钾较为安全。

②补钾速度不宜过快,多限制在每小时0.5-1.0mmo1/kg以下,以免发生高钾血症。

③补钾速率如达每小时10-20mmol应严密监测心电图。

同时进行血清钾监测。

④因葡萄糖可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使ECF中钾转移入细胞内,因此有人建议将钾盐溶解于生理盐水内补充较好。

若每升葡萄糖液中只加入氯化钾20mmol(1.5g),输入1L此溶液可使血钾降低0.2-1.4mmol/L。

故轻中度低钾血症者合并应用洋地黄时,以此种方式补钾有促发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⑤顽固性低钾血症往往伴有低镁血症,应同时补镁方可纠正。

⑥周围静脉补钾浓度不宜超过6g/L,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引起局部静脉疼痛、静脉炎和血栓形成。

虽然补充氯化钾是纠正低钾血症最常用的办法,但是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尽管持续低钾,补充的钾也会随尿排出,或进入细胞内,血钾并不升高,其机制尚有待探讨。

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液体补钾的计算公式

液体补钾的计算公式

液体补钾的计算公式液体补钾是指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机体补充钾离子,以纠正血钾浓度异常的治疗方法之一。

计算液体补钾的公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补钾总量的计算;②血钾浓度的修正计算;③补钾液体的选择与用量。

首先,液体补钾的总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血钾浓度和体重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补钾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补钾总量(mmol)= 补钾速率(mmol/h)×补钾时间(h)补钾速率一般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常用的补钾速率为每小时10-20mmol。

补钾时间根据血钾浓度的高低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调节。

一般情况下,如果血钾水平较低,补钾时间较短,大约为1-2小时;如果血钾水平较高,补钾时间较长,大约为4-6小时。

其次,血钾浓度的修正计算主要是通过计算患者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的钾离子数量,以达到正常范围内的血钾浓度。

修正计算的公式如下:修正后血钾浓度(mmol/L)= 当前血钾浓度(mmol/L)+ (补钾总量(mmol)- 排钾总量(mmol))/体重(kg)其中,补钾总量和排钾总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补钾总量一般根据前述的计算公式得出;排钾总量一般根据患者的尿量、排钾速率和其他因素来确定。

最后,液体补钾中补钾液体的选择和用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补钾液体可根据其钾离子浓度和渗透浓度来分类,一般有高钾液体、中钾液体和低钾液体。

常见的高钾液体有氯化钾注射液,中钾液体有林格液、大卫氏液等,低钾液体有葡萄糖注射液等。

用量则根据患者的体重、血钾浓度和补钾速率等因素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液体补钾的计算公式和用量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液体补钾也需要注意监测血钾浓度的变化,避免补钾过快或过量造成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等。

临床补钾补钠公式

临床补钾补钠公式

临床补钾补钠公式补钾公式:(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补钾的原则:(1)见尿补钾;(2)静点浓度<0.3%(一般配成0.1%~0.3%);(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6) 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注意:(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2)速度小于20mmol/h(3)尿量&gt;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目前,补钾治疗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特定的病人需要个体化方案,对补钾的许多框架和限制是相对的,在抢救重度低钾血症病人时过于保守可能并不恰当。

引用补钠公式补钠公式2010-06-12 18:34:04 阅读99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引用wenming06090 的补钠公式血钠正常范围:135~148mmol/L(3.15~3.4g/L)钠盐摄入量:7~12g/d尿钠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约合氯化钠4.1~5.3g。

如果尿Na+<34.19mmol/L或缺如,示体内缺Na+补钠: 一般在Na+&lt;125 mmol/L 时才需要补钠,不然则通过摄水控制以纠正血钠提升速度:24h内8-10 mmol/L①根据血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

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

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钾是咱们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矿物质,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那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这档子事儿。

先来说说为啥要补钾。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正在备战考试,每天学习压力特别大,经常感到疲惫无力。

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有点儿缺钾。

这孩子天天就忙着学习,吃饭也不规律,水果啥的吃得少,这不就导致钾摄入不足了。

所以啊,当我们身体里的钾不够了,就得补。

那补钾的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临床上常用的补钾公式是:需补充的钾量(mmol)=(目标血钾浓度 - 实际血钾浓度)×体重(kg)×0.4。

比如说,一个人体重 60kg,实际血钾浓度是 3.0mmol/L,目标血钾浓度是 4.0mmol/L,那通过这个公式算出来,需补充的钾量大概就是24mmol。

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实际补钾的时候可不能生搬硬套。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像肾脏功能、酸碱平衡啥的都会影响补钾的量。

再讲讲补钾的原则。

首先,那得是见尿补钾。

有个邻居大叔,生病住院了,医生说要补钾,可大叔当时尿少,这钾就不能随便补。

为啥呢?因为钾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如果尿少,补进去的钾排不出来,就容易出问题。

然后是浓度不能过高。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一个护士给病人补钾,那配置的钾溶液浓度可讲究了,不能超过 0.3%。

浓度高了,会刺激血管,引起疼痛,甚至可能造成损伤。

速度也不能太快。

就像跑步一样,得匀速前进,补钾也是这个理儿。

太快了,心脏可能受不了。

而且能口服尽量口服。

口服补钾相对安全,还方便。

比如说吃点氯化钾缓释片,或者喝点钾含量丰富的果汁。

补钾这事儿,还得边补边观察。

隔一段时间就得查查血钾浓度,看看补得够不够,多了还是少了。

总之,补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咱可得记住这些补钾公式和原则,别让身体因为缺钾或者补钾不当而闹别扭。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别在这方面出岔子!。

儿童重度补钾公式

儿童重度补钾公式

儿童重度补钾公式
儿童重度补钾是一种治疗低血钾症的方法之一。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儿童的重度补钾剂量:
对于婴儿和幼儿(1个月至2岁):补钾剂量(毫摩尔/千克/小时)=0.3x体重(千克)
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补钾剂量(毫摩尔/千克/小时)
=0.2x体重(千克)
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补钾剂量(毫摩尔/千克/小时)=0.1x体重(千克)
这些公式中的补钾剂量以毫摩尔/千克/小时为单位,体重为千克为单位。

补钾剂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补钾剂量的给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过量补钾可能会导致高血钾,对心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补钾剂量,儿童在接受补钾治疗期间还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心电图和临床症状,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补钾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因此,在为儿童进行重度补钾治疗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钾公式
补钾公式:(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
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
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 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补钾的原则:
(1)见尿补钾;
(2)静点浓度<0.3%(一般配成0.1%~0.3%);
(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
(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
(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
(6) 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注意:
(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
(2)速度小于20mmol/h
(3)尿量>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
(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
目前,补钾治疗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特定的病人需要个体化方案,对补钾的许多框架和限制是相对的,在抢救重度低钾血症病人时过于保守可能并不恰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