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补钾补钠公式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常用医学计算公式医学资料1. 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补钾补钠常用计算式

补钾补钠常用计算式

补钾补钠常用计算式补钾量的估计:(1)轻度缺钾:血清钾在3.0~3.5mmol/L 水平,每日补钾3 -6 g 以口服补钾为主;(2)中度缺钾:血清钾在2.5~3.0mmol/L 水平,每日补钾6 -8g 以口服或静脉滴注为宜;(3)重度缺钾:血清钾在2.0~2.5mmol/L 水平每日补钾8 -12g 以静脉补钾为主;注意见尿补钾,每1000ml 液体中一般不超过3g 钾,严禁用氯化钾溶液直接静脉推注。

补钠的量可以参照补钠公式计算:补钠量(g) =(142mmol/L-实测血清钠) × 0.55 ×体重(kg)/17 。

根据临床情况,一般第一天输入补充钠盐量的l/4~l/3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及血清钠的水平决定下次补盐量。

具体方案1.4 %~3.0 %的高渗盐水150ml,30 分钟内快速输人,如果尿量增多,应注意静脉给予10 %KCl 20~40ml/d ,以预防低钾血症。

入液量为1000ml ,每天测定患者的体重、24 小时尿量、血电解质和尿的实验室指标,直到利尿剂改为口服速尿250~500mg/d 。

严密观察心肺功能等病情变化,以调节剂量和滴速,一般以分次补给为宜。

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血浆HCO2低于16mmol/L,应用碱性剂治疗,可用5%酸酸氢钠溶液。

(1)5%NaHCO3(ml)=[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6(2)所需HCO3-的量(mmol)= [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4注意事项:(1)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余量再酌情输入。

(2)及时纠正低钙。

(3)纠正酸中毒同时注意防治低钾血症。

(4)碳酸氢钠宜单独输入。

(5)快复查CO2CP,或HCO3-。

(6)过快输注可致高钠血症。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值班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更新版)

值班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更新版)

值班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更新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是每个医生的必备基本功。

记住下面这些常见的数值及公式计算,可以让我们在计算液体量的时候,事半功倍。

1补钠1 mmol NaCl = 10% NaCl 0.6 mL计算过程:NaCl 的分子量是58.5,所以1 mol NaCl = 58.5 g,1 mmol NaCl ≈ 0.06 g。

10% NaCl = 10 g/100 mL = 1 g/10 mL。

那么1 mmol NaCl → 10% NaCl 毫升数:0.06 × 10 = 0.6 mL。

NaCl 生理需求量 = 10% NaCl 45 mL计算过程:成人每天生理需要量约 4.5 g,即 75 mmol。

换算为 10% NaCl,为:0.6 mL × 75 = 45 mL 的 10% NaCl。

氯化钠的每天生理需要量为 10% 的氯化钠 45 mL。

钠丢失量的计算公式·男性应补钠总量(mmol)= [142 - 患者血钠水平(mmol/L)] × 体重(kg)× 0.6;·女性应补钠总量(mmol)= [142 - 患者血钠水平(mmol/L)] × 体重(kg)× 0.5。

而1 mmol NaCl ≈ 0.6 mL 10% NaCl。

所以,需补充 10% NaCl 毫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需要提高的 mmol 数)× 体重(kg)× 0.6(0.5)× 0.6 mL。

注:该算法不包含生理需求量。

2补钾1 mmol KCl = 10% KCl 0.75 mL计算过程:KCl 的分子量是 74.5,所以 1 mol KCl = 74.5 g,1 mmol KCl ≈ 0.075 g。

10% KCl = 10 g/100 mL = 1 g/10 mL。

那么1 mmol KCl → 10% KCl 毫升数:0.075 × 10 = 0.75 mL。

临床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

临床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

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补钠1.补Na+量(mmol)= [142 - 病人血Na+(mmol/L)]×Kg ×0.6(女性为 0.5 )2.补氯化钠(g)= [142 -病人血Na+(mmol/L)]×Kg×0.035(女性为 0.03 )3. 补生理盐水(mL)= [142 -病人血Na+(mmol/L)]×Kg×3.9(女性为3.3)补充说明——17 mmoL Na+相当于 1 g 氯化钠;正常血清 Na+范围为135-150 mmol/L,正常值常取 142 mmol/L。

100 mL生理盐水含钠 0.9 g;补钠第一天:补 1/2 量+生理需要量,剩余量第二天补。

补钾补钾原则1. 能口服不静点2. 速度≤ 1.5 g/h3. 浓度≤ 3 g/1000 mL,即 100 mL中≤ 0.3 g4. 见尿补钾,尿量在> 30 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约为60 mmoL,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5. 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 g 糖 = 消耗 2.8g 钾。

补充说明正常血钾浓度 3.5-5.5 mmol/L,生理需要量 3-6 g/d (40-80 mmol/L)氯化钾。

1g氯化钾 = 13.4 mmol 钾补钾需连续治疗 3-5 d轻度缺钾 3.0-3.5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 6-8 g。

中度缺钾2.5-3.0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 8-12 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 g。

补液原则1. 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2. 补液量= 1/2 累计损失量 + 当天额外损失量 + 每日生理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 = 前 24 h 尿量+500 mL3. 若发热病人+300 mL × n(体温升高的度数)。

临床常用补液公式

临床常用补液公式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 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 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临床补钾实用

临床补钾实用

1.补钾公式:(期望值4.5—实测值)×体重(kg)×0.3/1.34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氯化钾相对分子质量 KCl 39+35.5=74.5g/mol1mol氯化钾是74.5克。

1mmol氯化钾是0.0745克。

1克除以0.0745克等于13.4228mol,约为13.4mol。

]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补钾量(mmol)= 目标血钾浓度-测得血钾浓度)×0.3×体重+尿中失钾尿液含钾量:尿100ml=2~4mmol成人心脏病100ml≈2~4mmol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100ml≈1~2 mmol如果超过每小时补钾极量时,第一小时补充计算量的二分之一,复查电解质再做调整。

应补K+ (mmol)=(5-病人血K+)×体重(kg)×0.2 (5为血K+ 正常值5mmol/L)②应补氯化钾(g)=(5-病人血K+ )×体重(kg)×0.0149(病人血钾按mmol/L计0.0149=0.2÷13.4)应补10%氯化钾(ml)=(5-病人血K+ )×体重(kg)×0.149(单位应换算g×13.4=mmol;mmol×0.0745=g,0.0745=74.5÷1000而得〕③(5-病人血K+)×体重(kg) ×0.2+50=缺K+ mmol 缺K+mmol÷13.4=缺K+ g数(为一日补入量,适于急性缺钾者)④根据血钾下降数补钾:血K+下降1mmol/L,缺K+ 为100~200mmol 血K+再下降1mmol/L,再缺K+ 200~400mmol 血K+共下降2mmol/L,共缺K+ 为300~600mmol如:血K+ 从4.5下降至2.5mmol/L 缺K+ 300~600mmol含氯化钾22.35~44.7g均33.7g)⑤血K+ (mmol/L) 每日补氯化钾(g)3 52 61 9注:以上数量再加每理需要量3g,实际每日补氯化钾量为6g、9g、12g⑥以PH计算血K+:血K+ =26.2-3×pH如:pH7.5,则26.2-3×7.5=3.7pH7.2,则26.2-3×7.2=4.6补钾的原则:(1)见尿补钾;(2)静点浓度<0.3%(一般配成0.1%~0.3%);(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注意:(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2)速度小于20mmol/h(3)尿量>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轻度缺钾:血清钾3.0~3.5mmol/L,可补充钾100mmol(相当于氯化钾8.0克)中度缺钾:血清钾2.5~3.0mmol/L,可补充钾300mmol(相当于氯化钾24克)重试缺钾:血清钾2.0~2.5mmol/L,可补充钾500mmol(相当于氯化钾40克)3-4.5g KCL可使血钾暂升高1-1.5mmol/L,补10-12gKCL可使血钾暂时升高 2.5-3.5mmol/L,但不久还可下降;5不能操之过急,每日6g 为宜;6注意补Mg;7补钾最好用生理盐水,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否则可能会使血清钾更低。

补钾公式)

补钾公式)

补钾公式补钾公式:(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补钾的原则:(1)见尿补钾;(2)静点浓度<0.3%(一般配成0.1%~0.3%);(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注意:(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2)速度小于20mmol/h(3)尿量>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补钠公式血钠正常范围: 135~148mmol/L(3.15~3.4g/L)钠盐摄入量:7~12g/d尿钠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约合氯化钠4.1~5.3g。

如果尿Na+<34.19mmol/L 或缺如,示体内缺Na+补钠: 一般在Na+<125 mmol/L 时才需要补钠,不然则通过摄水控制以纠正血钠提升速度:24h内 8-10? mmol/L①根据血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临床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

临床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

临床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一、补钾简易换算公式1. 钾离子浓度(mmol/L)与钾离子摄入量(mmol)的关系:钾离子摄入量(mmol)= 钾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 0.22. 钾离子浓度(mmol/L)与钾离子排出量(mmol)的关系:钾离子排出量(mmol)= 钾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0.3二、补钠简易换算公式1. 钠离子浓度(mmol/L)与钠离子摄入量(mmol)的关系:钠离子摄入量(mmol)= 钠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 0.62. 钠离子浓度(mmol/L)与钠离子排出量(mmol)的关系:钠离子排出量(mmol)= 钠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0.7三、补碱简易换算公式1. 碱剩余(BE,mmol/L)与碳酸氢钠(NaHCO₃)补充量(mmol)的关系:碳酸氢钠补充量(mmol)= 碱剩余(BE,mmol/L)× 体重(kg)× 0.32. 碱剩余(BE,mmol/L)与乳酸钠(NaLactate)补充量(mmol)的关系:0.3临床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一、补钾简易换算公式1. 钾离子浓度(mmol/L)与钾离子摄入量(mmol)的关系:钾离子摄入量(mmol)= 钾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 0.22. 钾离子浓度(mmol/L)与钾离子排出量(mmol)的关系:钾离子排出量(mmol)= 钾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0.3二、补钠简易换算公式1. 钠离子浓度(mmol/L)与钠离子摄入量(mmol)的关系:钠离子摄入量(mmol)= 钠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 0.62. 钠离子浓度(mmol/L)与钠离子排出量(mmol)的关系:钠离子排出量(mmol)= 钠离子浓度(mmol/L)× 体重(kg)×0.7三、补碱简易换算公式1. 碱剩余(BE,mmol/L)与碳酸氢钠(NaHCO₃)补充量(mmol)的关系:碳酸氢钠补充量(mmol)= 碱剩余(BE,mmol/L)× 体重(kg)× 0.32. 碱剩余(BE,mmol/L)与乳酸钠(NaLactate)补充量(mmol)的关系:0.3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换算公式,建议您:1. 熟悉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和正常范围,以便在评估患者电解质水平时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补钾补钠公式
补钾公式:(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

3/1。

34
得到得数值就就是所需10%kcl得毫升数
补钾换算:每克kcl=13。

4mmol/l.即20mmol/l kcl=10%kcl 15ml
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
补钾得原则:
(1)见尿补钾;
(2)静点浓度〈0。

3%(一般配成0.1%~0。

3%);
(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
(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
(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
(6) 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

8g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注意:
(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
(2)速度小于20mmol/h
(3)尿量&gt;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
(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
目前,补钾治疗没有固定得模式可循,特定得病人需要个体化方案,对补钾得许多框架与限制就是相对得,在抢救重度低钾血症病人时过于保守可能并不恰当、
引用补钠公式补钠公式2010-06—12 18:34:04阅读997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wenming06090 得补钠公式
血钠正常范围: 135~148mmol/L(3、15~3。

4g/L)
钠盐摄入量:7~12g/d
尿钠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约合氯化钠4、1~5。

3g。

如果尿Na+<34。

19mmol/L 或缺如,示体内缺Na+
补钠: 一般在Na+&lt;125 mmol/L时才需要补钠,不然则通过摄水控制以纠正
血钠提升速度:24h内8-10 mmol/L
①根据血钠计算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

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

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1。

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

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

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

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得结果,一般可先总量得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氯化钠:
mmol*58.5(分子量)=mg
生理盐水:mmol*58、5*0。

1/0。

9=ml
②按血红蛋白(Hb)浓缩程度补充0。

9%氯化钠
正常人细胞外液量&lt;A&gt;×Hb(g)&lt;B&gt;=缺Na+后细胞外液量&lt;C&gt;×缺Na+后Hb(g)&lt;D&gt;
正常人Hb:LL140g/L,女125g/L;细胞外液量=体重(kg)0。

20
设:男性,60kg,Hb193g/L
则:12&lt;A&gt;×140&lt;B&gt;=X&lt;C&gt;×193&lt;D&gt;
X&lt;C&gt;=&lt;A&gt;*&lt;B&gt;/&lt;D&gt;=140*12/193=8.7
细胞外液缺少量=12—8。

7=3、3L(即0.9%氯化钠数量)
③根据体重下降程度补充0。

9%氯化钠
(原有体重—现在体重)×142×1000
所需0、9%氯化钠(ml)=-----—--------—--—-—--—--—------
154
注:154就是0。

9%氯化得1000ml内含Na+ mmol数
设男性,原有体重62kg,现在体重60kg
(62-60)×142×1000
则:=1844、16mm(即所需0。

9%氯化钠数量
154
⑤根据缺Na+程度估计补充0.9%氯化钠数量
分度缺钠表现血Na+数值补充0。

90%氯化钠数
轻度乏力、淡漠134~120mmol/L 30ml/kg
中度加恶心、血压120~110mmol/L60ml/kg
重度加休克、尿少↓120~110mmol/L60ml/kg
比重↓、昏迷〈110mmol/L90ml/kg
⑥假性低钠血症
血脂↑,血液含水↓,血Na+↓
血脂(mmol/L)×0、71=血Na+下降mmol数
设:糖尿病酮症,血Na+117mmol/L,甘油三酯33。

0mmol/L
则:实际血Na+值=117+(33.0×0、71=117+23。

43=140。

43mmol/L ⑦心衰时钠盐限制入量
心衰程度钠盐限量
Ⅰ度5、0g/d
Ⅱ度2、5g/d
Ⅲ度<1、0g/d
注:低盐饮食,钠盐限量3~5g/d
无盐饮食,钠盐限量<2、0g/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