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四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 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
(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一般由:形容词、副词和表示时间、方位、处所的名词、 数量词、趋向动词等充当
例如:他气得快哭了
屋外比屋里冷得多。
卢沟桥修建于讲义189年—1192年间。
他心里痛快极了。
(定主 ‖ [状] 谓<补>(定)宾
﹏
语法歌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宾或“怎么 样”“是什么”
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火车开动了
他是我的姐姐。
北方寒冷,南方温暖。
宾语:谓语的支配对象回答谓语动词谁、“什么” 的问题
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红日升上天空。
我爱你。
这朵花是红色的。
定语:修饰或者限定名词或短语一般和的相连
(五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 表应答。
注意: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 常作独立成分。
(二介词——用在词或词组前面组成介词(宾)结构, 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
例如:在河边、为了你、按照路线等
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 赶、临
[原创]汉语动词的分类和其语法功能
![[原创]汉语动词的分类和其语法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d566b67f524ccbff0218415.png)
[原创]汉语动词的分类和其语法功能汉语动词的分类和其语法功能2.1 汉语动词的分类动词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能带宾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
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特征的动词往往就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 ~ 小李 II 睡了。
(充当谓语) ~小李 II 已经睡了。
(充当谓语中心)动词的分类例子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指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动词,具备动词的主要语跳、看、听、画、写、走、研究、买法特征,是典型的动词。
心理动词爱、恨、憎、讨厌、妒忌、 ~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动词。
失望、思念、感到、觉得、以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想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要、要想、敢于 ~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不能直接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带体词性宾语。
该、当、须得 ~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助词,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不”和“,不,”的格式中。
判断动词是~判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主要作用是对事物加以判断或说明。
~判断动词后面带体词性宾语,构成述宾短语。
趋向动词单音节趋向动词:上、下、进、出、 ~是表示动作行为趋向的动词。
过、开、起、回、来 ~趋向动词既可以单独作谓语(谓语中心),也经常用在多音节趋向动词:上来、下来、进来、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出来、过来、回来、下去、进去、出去使令动词使、令、叫、请、让、教派、 ~使令动词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动词。
催、逼、求、托、命令、吩咐、鼓励、动员、组织号召表示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有、没、在、变、停、蹲、发展、开始、继续、消失2.2 汉语动词的语法功能动词语法功能说明例子词形变化大多数动词可以重叠。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有AA式。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与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凯旋门、、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现代汉语动词的义素结构分析

现代汉语动词的义素结构分析大学汉语语法的研究,如果没有涉及到汉语动词,那就会很不完整。
在汉语动词中,义素结构是汉语语言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汉语动词从句子结构上分类,为汉语动词的文法功能提供必须的依据。
本文旨在以《现代汉语动词的义素结构分析》为标题,从义素结构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动词进行分类和分析,以探索汉语动词理解的深入见解。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的义素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三类:“谓词”、“形容词”和“联合词”。
“谓词”是句子中表示主语的行为、状态或陈述的谓语动词,涉及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的属性,如“走”、“吃”、“累”等。
而形容词则表示状态或特征,如“高”、“红”、“凉”等。
联合词是一种综合词,它既包含动作义,也包含形容义,如“走快”、“笑哈哈”等。
除上述三类义素结构之外,现代汉语中还存在分类不清的模糊词,它们具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如“小”、“老”、“多”等。
这类词称为“边缘动词”,它们位于谓词、形容词与副词之间,比较模糊,既有动词特征,也有形容词或副词特征。
其次,现代汉语中也存在一些结构复杂的动词,它们同时拥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
例如,“放心”结构由“放”和“心”组成,其中“放”为动词,“心”由名词和副词组成;“走过”结构则由“走”和“过”组成,其中“过”由形容词和副词组成。
这类动词表示的是一种复合的动作,既包含动作义,也包含形容义。
此外,还有一些“非动词形”的动词,它们是介词、助词、副词和量词的变形词。
由于其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因此不能被定义为动词,但它们具有动词的语义特征,如“向下”、“按时”、“多多”等。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动词的义素结构各具特色,它们经历了复杂而丰富的变化,从而丰富了汉语动词的文法功能,也更好地反映了汉语动词的复杂性。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汉语动词义素结构中存在的模糊性,以获得更深入的汉语动词理解见解。
汉语动词分类探究

株《 自主动词和非 自主动词》 一文中, 根据动词语义及语法上
的特点 把动词 分 为 自主动词 和非 自主 动词 。 6 . 根据 动词 同时 间的 关 系 , 提取 动 词 的时 制 义素 为分 类 标准 , 对动 词 的时 间特征进 行 研究 , 进行 分类 。具 体讲 述见 文 章第二 部分 。 7 . 综合 动 词 的多 种特 性 分类 ,除带 宾语 的情况 以外 , 还 要看动词作兼语句第一个动词 ; 构成存现句; 带动量词或时量 词; 带介 词再 带宾语 ; 带“ 了” “ 着” “ 过” ; 构 成动 结式 ; 构成 动趋 势; 重叠 ; 动词前 加 “ 很” ; 动词 后带 补语再 带宾 语等 等情 况 。
个 人见 解 。
一
关系的“ 格语法” 体系。该体系 中“ 格” 是指动词与名词间的关 系 ,主要 包 括经 历 、 客体 、 施事 、 工具 、 时间 、 方位 、 结果 、 来 源
等。
5 . 运用 三个 平 面的语 法理 论研究 动 词 的次 范 畴 。上世 纪 八十 年代 , 语 法研 究发 展迅 速 , 许 多 国内外语 言 学家 在研 究 中 都 注意 到要 区别句 法 、 语义 和语用 这 三个不 同 的平 面 。 如 马庆
高 教 学 刊
高 教 研 究
J o u r n a l o f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2 0 1 6年 2 4 期
汉语 动词分 类探究
李 晶
( 太原工业学 院 外语系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0 )
摘 要: 汉语语法研究中动词的分类一直是一个研究重点, 动词的分类就是将动词按特性进行类聚分析。汉语动 词分 类 方式 多种 多样 , 标 准不 一 , 因 而对于动 词 的分 类研 究一直是 汉语 动词 研 究 中的一 个热点及 难 点。 文 章对 汉语动 词 分类 进行 归 纳 , 并 尝试从 时间 角度 分来 重新 定 义汉语 动 词 分 类 ,为汉 语动 词 分 类做 出相 关的 学术 贡献 , 以便 对今 后相 关 的研 究有所 借鉴 。 关 键词 : 汉语 动 词 : 分类 ; 时 间特 征
汉语动词的意义分类及其主要语法特点

汉语动词的意义分类及其主要语法特点形容词的类型①性质形容词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大小好坏冷热快慢方圆冷高低矮酸甜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伟大勇敢坚强温柔崎岖含糊磅礴优秀聪明年轻生动紧固公平主观主动封建制度具体内容含蓄结实平静直观整洁性质形容词一般要重叠或加上地才可以修饰动词。
例如:懊恼地一笑平静地说道呆呆地望着墙壁慢慢挤出来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修饰动词,例如慢走、老实说。
比如:这儿冷,那儿热。
你激进,他专制。
北方干燥,南方潮湿。
快的短的长的白的黑的有才干的,能干的主动的,活跃的适应性强的好心的有见识的精通某门学问的心胸宽敞的条理分明的忠心耿耿的可信赖的负责的自觉的无私的明白事理的真诚的精明的生气勃勃的'光明正大的塌实的、老实的、严格的总结: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作谓语时含有比较对照的意思,在句子中往往对应使用。
理解力强的有发明才能的,有创造力的正直的。
形容词的活用概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形容词用做通常动词。
其特点就是:形容词从原先的描绘主语变为描述主语,并往往具有宾语。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多”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
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领侯张良。
”――“仁义”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了宾语“张良”,意思就是与……亲近(亲善)。
也已经活用为通常动词。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宣子说道,实乃轻币。
”――“重”为形容词的并使动用法,即为“使币(礼品)重”,意思就是减低礼品的进贡。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以上例子,都就是主语并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备该形容词所则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先生摇身一变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刻的:春天、明年、凌晨、星期天、如今、刚刚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往常、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面、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判、宣传、保卫、学习、研究、举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逝: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进展、生长、死亡、泯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计划、喜爱、希翼、害伯、担心、讨厌表示推断:是表示也许意愿必要(助动词):能、可以、会、能够、愿、情愿、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到里面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能够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说——说说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判——批判批判讨论——讨论讨论歇息——歇息歇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讲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啥”或“属于啥”。
例如“鲁迅算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基本上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确信,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能够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知道了”、“他〔是〕勇敢”、“如此做〔是〕好”。
现代汉语 动词分析

(2)能愿动词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例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
(3)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带助词“了、 着 ”等。
5、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 有单音、双音的。 例如:来、上来、起、起来
(1)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例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2)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 趋向,作趋向补语。
例如:拿<出>一本书<来>。
6、存现动词
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例如:存、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 存现动词一般出现在存现句中。(即处所 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 例如:山上有个庙。
7、使令动词
使令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动词。 例如:使、令、请、让
怕、恨、喜欢、羡慕、 希望、讨厌等。
和形容词的区别:
例: 我讨厌你。(动词) 你真讨厌!(形容词)
要根据语境具体判断!
动词一般不能受“很”修 饰。
3、判断动词:“是”
动词“是”:
(1)表判断: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我们的目的是发展生产。(甲=乙) 女儿也是传后人。(甲<乙)
(2)表说明: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例如:这孩子是双眼皮。 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动词
参考黄柏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一班 许浩然 2015.03.22
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 行为、心理活动、或存 在、变化、消失等。
动 词
动作行为动词 心理活动动词 判断动词
的 趋向动词
分 能愿动词
类 使令动词
存现动词
1、 动作行为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动词分类
动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语义特征,动词可以分为:
动作动词:如:跑、看、听、说、写、走、研究、买等
存现动词:如:在、有、发生、出现、具有等
关系动词:如:是、像、姓、属于、成为、仿佛等
能愿动词:如:会、能、可以、能够、要、肯、必须、应该等
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回、上来、进去等
心理动词:如:爱、恨、想、喜欢、讨厌、希望等
使令动词:如:使、叫、让、请、要求等
注意:心理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和形容词仍存在区别,即心理动词一般可以带宾语,而形容词一般不可以。
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分为:
及物动词:
谓宾动词:宾语是动词或形容词。
如进行、加以、开始等
体宾动词:宾语是名词。
如学习、吃、保护、给、送、借等
不及物动词:咳嗽、游行、休息、毕业、来、失败、见面等
这种分类看上去种类繁多,似乎没什么用处,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
如汉语中有的动词后能带“了”,有的却不能(关系动词、能愿动词);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有的能重叠,有的不能(能愿动词);有的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心理动词),有的却不能。
如果没有以上分类,这些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
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是应该了解这些术语的。
除了上述分类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了解一下动词的另一种分类方法。
即:根据动词的情状分类。
从意义上说,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或状态,这些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动词最基本的特性是时间性。
动词本身在时间意义上表现出的各种状态,比如持续的、瞬间的、静态的等等,就是动词的情状。
根据动词前面能否接“在”、“正在”,后面能否带“着”、“了”或时间短语等语法形式,可以把动词分为一下几类。
根据动词的情状,可分为:
静态动词:前不可加“正、在”,后不可加“着、了”等。
如姓、是、有等。
持续动词:前可加“正、在”,后可加“着、了”等。
如登、盼、看、听等。
终结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终结点。
如成为、放松、抓紧、改正、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