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笔记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属性语音: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它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㈠语音的生理基础发音器官的三大组成部分:⒈动力部分—肺、支气管、气管⒉发音体—喉头、声带⒊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㈡语音的物理属性⒈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发音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也就是频率的大小,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

因此音高也称“音频”。

⒉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发音动力的大小。

音强具体表现为声波振幅的大小,音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

⒊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持续的时间。

⒋音质:语音的性质,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又叫“音色”。

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⑴基音⑵陪音⒌造成音质不同的三个条件⑴发音体不同⑵发音方法不同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声音的分类⒈乐音⒉噪音三,音素㈠什么是音素定义:是人类语言再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㈡国际音标定义:㈢元音和辅音⒈元音⒉辅音⒊区别元音和辅音的两个标准⑴生理学标准①看气流在发音道上有无阻碍②看发音器官紧张状况⑵物理学标准①看通过口腔或鼻腔的气流的强弱②看是不是纯乐音㈣元音的分类⒈舌位高低⒉舌位前后⒊嘴唇圆展⒋舌尖元音⑴舌尖前元音⑵舌尖后元音⑶圆唇舌尖前元音⑷圆唇舌尖后元音⒌卷舌元音⒍鼻化元音⒎口元音㈤辅音的分类⒈发音部位⒉发音方法⒊清浊⒋送气与不送气⒌腭化与非腭化单独发一个完整的辅音,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成阻,持阻和除阻。

四,音位㈠什么是音位定义:就是基本的语音单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多次发音中,从辨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⒈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⒉音位是从辨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词性、辨别语义功能的语音单位⒊音位是在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⒋音位总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㈡音位变体定义:属于同一个音位而没有辨义作用的不同音素。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

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

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还有其他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言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一般使用范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学概论》贺阳 第二章 语音

《语言学概论》贺阳 第二章  语音

语音的研究源远流长,表音文字制定之时, 人们恐怕就有了对语音的研究。不过,语音 学、音系学分别从语言研究中逐步独立出来 ,开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那么大致是19世纪 中期以后的事情。
时至20世纪,随着实验语音学的出现,借 助各种仪器对语音进行定量分析和客观研 究,逐步成为语音研究的重要方法,现代 语音学才逐步开展起来,并逐渐形成发音 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三个分 支学科。
〔一〕音素
音素,也称“音段〞,是从音质角度划分 出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
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咽腔、口腔不 受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
发音时气流通过咽腔、口腔,受到一定阻 碍的音素是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一是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咽腔、口腔不 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咽腔、口 腔会受到某个发音部位的阻碍。
“音系学〞以语音成分在语言系统中的功能 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语音的社会功能。
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9世纪晚期才 开始与语音学区分开来,直至20世纪30年 代才稳固建立起来。音系学的建立,得益 于布拉格学派对音位的关注。
第二节音素
一、音素和音标
音素作为重要的语音单位,为语音的 描写和分析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起点和 根底;音标的制定为标写语音提供了 便利有效的工具。
第四节语音的组合
一、音节 音节通常是由音位组合而成的,它是语音组 合的重要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语音结构单 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音节是比音位更大 的语音单位。
〔一〕什么是音节
音节是听觉上能够自然分辨出的最小语音 单位。
〔二〕音节结构
音节通常是由假设干个音位结合而成的语音 结构单位。
音节结构通常又可以分析为音节首、音节核 和音节尾三个局部。

语言学概论——语音

语言学概论——语音

2.1.2 语音的物理属性
小结: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的统一体。
语音也不例外。但是,各种语言利用语音的物理属 性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音质在任何语言中都是用 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高在汉语中的作用 特别重要,与音质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英语中 则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音强在汉语和英语中都起 一定的区别意义的作用。 认识语音的物理属性主要是认识它们在语言中所起 的作用。
度的大小。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用力的大小。例如,同一 根琴弦,长度不变,用力拉,声音强,反之则弱。 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的力量决定的。 (3)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时间。振动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就短。
2.1.2 语音的物理属性
(1)根据发音部位的分类

双唇音:上下唇接触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p]、[p’]、[m]。 唇齿音:上齿和下唇接触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f]、[v]。 齿间音: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θ]、[ ð]。 汉语普通话中没有齿间音。 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背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ts]、[ts’]、[s]。 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t]、[t’]、[n]、[1]。 舌尖后音:舌尖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tʂ]、[tʂ’]、[ʂ]、[ʐ]。 舌叶音:舌叶与硬腭前部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舌叶音。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与硬腭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面中音:舌面中部与硬腭形成阻碍而发出的者,[j] 舌根音:舌根和软腭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k]、[k’]、[x]、[ŋ]。 喉音:声门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h]。 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喉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音

▪ 所有的元音发音时声带都要振动,所以元音 都是浊音。
▪ 有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也要振动,这部分辅 音叫浊辅音。
▪ 声带也有不振动的时候,这限于发一些清辅 音的情形。
▪ 在语音学上把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语音叫清
音。
精品课件
11
精品课件
12
▪ 3.共鸣调节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
▪ 口腔、鼻腔是语音的共鸣腔。
▪ 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
▪ 一、语音的生理特性
▪ 二、语音的物理特性
▪ 三、语音的心理特性
▪ 四、语音的社会特性
▪ 第二节 语言的声音
▪ 一、音素
▪ 二、音位
▪ 三、音节
精品课件
2
▪ 第三节 言语的声音 ▪ 一、语流及语流音变 ▪ 二、语调 ▪ 第四节 语音的历史演变 ▪ 一、语音历史演变的现象 ▪ 二、语音历史演变的规律、特点及条件
的意思。
精品课件
15
2.音强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取 决于声音振幅的大小。语音的强弱决定于 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气流强,声 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英语单词的重音、次重音就是利用音强
造成的,如: record读[`rekɔ:d]
[ri`kɔ:d],
两者的不同主要就是由音强在不同的位 置而造成的。汉语中轻读音节也是利用音 强的变化构成的。
咳嗽、打喷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音在这 个系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从语言的层级装置上看 ,这个层级装置的基础部分完全由语音组成,即使 是语言装置上层的每一个级也离不开语音 。
▪ 从言语交际的过程上看,言语交际过程中编码、发 出、传递、接收、译码五个阶段都和语音有关,特 别是发出、传递和接收三个阶段更是语音学研究的 重点。对这三个阶段研究的结果产生了现代语音学 的三个分支学科:发音语音学(着重语音产生的生 理研究)、声学语音学(着重语音传递的物理研究) 、听觉语音学(着重语音感知的心理研究)。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音

5
(四)音色 音色就是音质,也就是声音的本质,是一个声 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色,它由声波的形式 决定。声波不同,我们就听到的语音不同。发音体 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 不同,这和音高、音强、音长没有关系。举个例子 ,钢琴和小提琴,是两个不同的发音体,所以音色 不同。
6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言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都是物体振动 引起的物理现象,同时,它又有不同,这就是语音 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 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 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性。
8
9
(二)发音部分:喉头、声带 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当中有声带。它由软骨构 成,上通咽腔、下连气管。声带是两片很小的平行 弹性薄膜,前后两端黏附在软骨上,可以打开或闭 拢,其间的通路叫声门。肺呼出的气流经气管输送 到声带,声带在气流的冲击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这种声音我们把它叫做浊音。所有的元音发音时 声带都要振动。有一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也要振动 ,这些辅音叫浊辅音。
4
(三) 音长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 时间的长短。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音 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在英语 和日语中,都有互相对立的长短元音,如英语中的 not [ ](不)和naught [ ] (零)。日语中 的おばあさん(祖母、外祖母)和おばさん(大娘、大婶 )。在汉语一些方言中,音长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
(三)共鸣部分:口腔和鼻腔 口腔、鼻腔是语音的共鸣腔。了解口腔的构造 ,对于学习语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口腔的最前 端是上唇和下唇,往里是上齿和下齿。齿的根部分 别是上腭和下颚,上腭的前部是硬腭,后面柔软的 部分是软腭,小舌的根部连接着软腭;下颚的上下 活动造成了口腔的开合。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笔记

语音“口语中的词是构成任何语言的要素。

”――灵格风第一节语音的属性一、语音的性质(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第一,语音必须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语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二)语音的性质语音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语音的物质性表现为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两个方面,它受语音的社会性的制约。

1、生理属性: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1)动力器官:肺和气管(2)发音器官:喉头、声带(3)调节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其中口腔最重要),是发音的共鸣器。

2、物理属性:语音的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

(2)音强:声音的强弱。

例如:英语:conduct content(3)音长:声音的长短。

例如:英语:pool、 pull ;藏语拉萨话:东[ɕa:55]、肉[ɕa55] 广州话:三[sa:m]、心[sam](4)音质: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

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共鸣器形状不同。

(5)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四者是从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四个成分,但总的说来,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音色是最根本最本质的,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都是以不同音色的声音为其最基本构成,其他要素则不占据主要地位。

音色的变化最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区别各种意义的需要。

3、社会属性:首先,语音是人类利用声音来传递复杂的意义的。

其次,人类语音在声音形式与意义的关联上没有必然性。

最后,不同民族语言里,语音单位的形式和数量及其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一)什么是音素1、定义: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He is reading a book. [hi: iz ri:diŋ a buk]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1)一个音素多用一个字母;(2)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3)一个字母多个音素(二)音素的记录1、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分宽式音标和严式音标两种)2、国际音标的优点:(1)标音准确:音素与符号一一对应,便于准确记音;(2)符号简单易学:使用国际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便于学习使用,直接使用拉丁字母,如:a、i;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如:ts、dz;拉丁字母倒写,如:ɔ、ə、ʌ、ɐ;对拉丁字母稍加变形,如:ɕ、ʑ、ʂ;(3)使用灵活:有很多附加符号,可以记录人类一切语音。

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

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




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中的前、中、后很 难从舌尖本身区分,主要从舌尖所接触的口 腔上面的上齿背、上齿龈、硬腭3个部位来区 分。 ‚舌叶‛指舌尖接触上齿龈,同时舌面前与 硬腭前部接触的时候的像叶子的位臵。 ‚舌面前‛指舌面前部与硬腭中部接触的位 臵。




―舌面中‛指舌面中部与硬腭后部接触时的位 臵。 ‚舌面后‛指舌面后部与软腭接触时的位臵, 也叫‚舌根‛。 ‚小舌‛指软腭后面的向下延伸的部分。 ‚咽壁‛又叫喉壁,是指咽腔周围侧长形的 肌肉组织。(清嗓子) ―声门‛指声带之间的空隙。(走路喘气的声音)
(二)音标 1.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日本假名 汉语注音字母 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 →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分宽式音标和严式音 标两种) 1.宽式标音法 a—— [a]、[A]、[]、 [] i—— [i]、[j]、[ɿ] 、[ʅ]


在国际音标里有区别的音素,对于记录普通话来说, 并不因此而引起意义的改变,可以用其中的一个音 代表其余的音,这就是‚宽式标音法‛,或称音位 标音法。 2.严式标音法 严式标音法是听到什么音记录什么音,不管有无 区 别意义作用,那怕是一些细微的差别也要记录出来。 ‚严式标音法‛也称‚音素标音法‛。
(2)发音方法不同。 [k]舌根抵住软腭,气流冲破障碍形成。 [x]舌根靠近软腭,气流从缝隙中通过而成。 [p]和[pʰ],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3)共鸣腔的形状不同。(大提琴和小提琴——以琴筒为共鸣器 ) 元音和元音之间的区分主要由于口腔形状的不同 造成的。发a时口腔大开,前声腔宽而长,后声腔窄面短:发i时


在各种发音器官中,声带、唇、舌头、软腭、 小舌和下腭可以自由活动,称为主动的或积 极的发音器官。其他部分像上齿、齿龈、硬 腭不能自由活动,称为被动的或消极的发音 器官。 人们发音的时候一般通过主动器官去接近被 动器官,音素的名称主要以主动发音器官命 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口语中的词是构成任何语言的要素。

”――灵格风第一节语音的属性一、语音的性质(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第一,语音必须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语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二)语音的性质语音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语音的物质性表现为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两个方面,它受语音的社会性的制约。

1、生理属性: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1)动力器官:肺和气管(2)发音器官:喉头、声带(3)调节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其中口腔最重要),是发音的共鸣器。

2、物理属性:语音的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

(2)音强:声音的强弱。

例如:英语:conduct content(3)音长:声音的长短。

例如:英语:pool、 pull ;藏语拉萨话:东[ɕa:55]、肉[ɕa55] 广州话:三[sa:m]、心[sam](4)音质: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

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共鸣器形状不同。

(5)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四者是从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四个成分,但总的说来,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音色是最根本最本质的,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都是以不同音色的声音为其最基本构成,其他要素则不占据主要地位。

音色的变化最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区别各种意义的需要。

3、社会属性:首先,语音是人类利用声音来传递复杂的意义的。

其次,人类语音在声音形式与意义的关联上没有必然性。

最后,不同民族语言里,语音单位的形式和数量及其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一)什么是音素1、定义: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He is reading a book. [hi: iz ri:diŋ a buk]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1)一个音素多用一个字母;(2)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3)一个字母多个音素(二)音素的记录1、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分宽式音标和严式音标两种)2、国际音标的优点:(1)标音准确:音素与符号一一对应,便于准确记音;(2)符号简单易学:使用国际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便于学习使用,直接使用拉丁字母,如:a、i;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如:ts、dz;拉丁字母倒写,如:ɔ、ə、ʌ、ɐ;对拉丁字母稍加变形,如:ɕ、ʑ、ʂ;(3)使用灵活:有很多附加符号,可以记录人类一切语音。

(三)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3)声带是否振动(4)气流的强弱(5)是否是纯乐音(6)能否自成音节2、元音(1)元音的特点(与辅音相区别):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碍、可以自成音节。

(2)元音的分类: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了元音的不同音质,形成了不同的元音。

A、舌位高低:分七级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B、舌位前后:三类(前、央、后)C、唇形圆展:两类(圆、展)舌面图:元音的性质:(1)任何一个舌面元音的位置都是一个音区,而不是一个音点。

(2)音区之间的边界事实上是模糊不清的。

(3)元音的音区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尺寸。

(4)单元音只有固定的点,没有变动的线或轨迹。

3、辅音:(1)辅音的特点:气流受阻、发音器官部分紧张;发音时声带有时颤动有时不颤动。

(2)辅音的分类:辅音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发音部位就是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

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发音部位:A、双唇音: B、唇齿音:C、齿尖音:[θ、ð]D、舌尖音:E、舌面音:F、舌叶音:[ʧ、ʤ、ʃ、ʒ ]G、舌根音: H、小舌音:[ʀ] I、声门音:[ʔ]发音方法:A、塞音(爆破音):B、擦音:C、塞擦音:D、鼻音:E、边音:F、颤音:G、闪音: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第二节音位一、音位:1、音位: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类型单位。

2、音位的主要特征是:(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辨义功能)。

例如:布[pu51]→ /p/ lay[lei]→ /l/瀑[phu51]→ /ph/ day[dei]→ /d/富[fu51]→ /f/ fay[fei]→ /f/路[lu51]→ /l/ may[mei]→ /m/木[mu51]→ /m/ bay[bei]→ /b/踏[thA51]→ /A/ 替[thi51]→ /i/吐[thu51]→ /u/通[thoŋ55]→ /55/ 同[thoŋ35]→ /35/统[thoŋ214]→ /214 痛[thoŋ51]→ /51/(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mai](卖)--[mei](妹)┌─┴─┐┌─┴─┐[m][ai][m][ei]┌─┴─┐┌─┴─┐[ a ] [ i ] [ e ] [ i ](3)音位一定是属于一定语言或方言的。

音位和音素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而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二、音位变体:/x/ 音位男主人公┌───┴───┐[x1][x2]音位变体超人克拉克└────────┘互补分布x=男主人公,x1=超人,x2=克拉克1、定义:简单地说,音位变体就是属于同一音位的各个音。

2、音位变体的分类: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就是在一定的语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条件而同属于一个音位的几个音。

(2)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几个音。

三、音位的对立与互补:1、互补关系:同一音位的各个变体(包括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之间的关系。

2、对立关系:某一语言中可以造成不同的意义的音位之间的关系。

四、归纳音位的原则:1、对立原则: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an55]:[san55](三)、[ʂan55](山)在英语中,[-in]:pin[pin]、bin[bin]tin[tin]、din[din]2、互补原则: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a/音位3、语音相似原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p]--[ŋ]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必须互相对立才能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彼此区别开来,如果进一步分析,这种对立和区别其实只是通过一个或几个语音特征实现的,这就是“区别特征”。

其实上面说的归纳音位的“对立原则”,说到底就是这种有辨义作用的区别特征的对立。

第四节音位的组合一、什么是音节音节是在听觉上最容易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也是音位组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二、音节的发音过程三、音节的构造1、音节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①V 元音自成音节,例如:汉语中的“衣”[ i ]②VC 元音开头,辅音结尾,例如:汉语中的“安”[an],英语中的“at”[æt]③ CV 辅音开头,元音结尾,例如:汉语中的“你”[ ni ],英语中的“do”[du: ]④ CVC 辅音既开头又结尾,例如:汉语中的“天”[t hiɛn],英语中的“part”[pɑ: t]其中,C=辅音,V=元音。

2、复元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体。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复元音:二合:前响:ai、ei、ao、ou后响:ia、ie、ua、uo、üe三合:中响:iao、iou、uai、uei3、复辅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体。

复辅音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俄语、德语、法语等语言中都有。

四、元辅音分析:元辅音分析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语言的音节分析,这样不同语言音节结构形式的区别从“元辅音分析”的角度就看得更清楚些。

例如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特点:(1)开音节占绝大多数,闭音节只限于n和ŋ两个鼻音韵尾;(2)没有辅音连缀;(3)必须有元音,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4)有声调。

英语音节的特点是:(1)闭音节较多,一般辅音都可以做音尾;(2)音节中可以有辅音连缀;(3)有重音,没有声调。

五、声韵调分析:“声韵调分析”是基于汉语音节的分析,因此从这个角度更能看出汉语音节结构的一些具体特点:(1)汉语的音节有声调,这是汉语音节最主要的特点;(2)汉语的音节中必须有元音;(3)汉语的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也不能只有辅音;(4)汉语音节的声母和“四呼”的配合很有规律性。

第五节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处于具体语音流中的音素以及声调等语音要素,受到邻近音的影响,或者因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变化需要,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

一般而言,语流音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1、同化:即不同的变成相同的。

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1)顺同化:同化音+被同化音例如:dog[dɔgs → dɔgz](2)逆同化:被同化音+同化音例如:thank[Ɵɛnk →Ɵɛŋk]辛苦[ɕinkhu →ɕiŋkhu]面包[miɛnpɑu → miɛmpɑu]2、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自己原来的发音不同了。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变调现象,上声变调:小两口买了两把小雨伞。

去声变调:不是不过,而是要好好过。

3、弱化:指在语流中,某些音的发音变得比原来更弱更轻。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是典型的声调弱化。

“看一看”、“我的书”。

轻声的模糊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声调:只有高点,没有调形;声母:清辅音浊化:哥哥[kə→ gə]领子[tsך→ dzə]来吧[pA → bə]送气音变不送气音:糊涂[thu → tə]韵母:单元音央化→ə复元音单化:棉花[xuA → xə]4、脱落: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

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wo214mən → wo214m];“豆腐”[tou51fu → tou51f]在英语中,do not → don’t let us → let’syou had better do → you’d better d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