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清棉工艺设计
第二章 开清棉

四、直行抓棉机
13
14
特点: (1)2只抓棉打手,2组肋条;刀盘锯齿均匀 排列;3只压棉罗拉。 (2)双向往复运行。 (3)左右打手反向旋转,盘齿斜向相反。
15
第三节 混棉机械 (Mixer or Blender)
一、混棉机类型 混棉机有较大的棉箱和角钉机件。
(1)多仓式(6~10仓) (2)棉箱式
FA106型的打手为豪猪打手,其中打 手刀片采用无规则排列,开棉效果好, 打手四分之三圆周均有尘棒包围,除杂 效率高。
FA106A采用由多块梳针板组成的梳针 式滚筒,梳理开松能力强,打手的二分 之一圆周有尘棒包围,以满足一定的除 杂要求。
FA106B型采用由41片锯齿刀盘组成的 滚筒,而每个刀盘上有30个锯齿,其上 锯齿分别向左、中、右三个方向倾斜, 如此排列有利于梳理开松、除杂。
39
3. 工艺参数 (1)打手速度:高,开松除杂好 (2)打手与给棉罗拉间隔距:隔距小,开松好 (3)尘棒间隔距:隔距大,除杂好,但落纤多 (4)打手与尘棒隔距:应逐渐放大。若隔距小, 开松除杂好。
气流控制,原棉含杂较多时,采用前后“死 箱”。加工化纤时可采用全“活箱”,减少纤维 下落。
40
第五节 清棉成卷机(Cleaner)
出棉管
上罩盖 进棉管 辊筒 尘棒
尘箱
30
(2)双轴流开棉机
两辊筒平行排列,转向、转速相同; 棉流落在两辊筒之间,受自由打击和扯松;
31
32
33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握持打击开棉机
作用特点:打击作用比自由打击强,开松、 除杂作用强,但纤维易损伤,杂质易破碎。
1. FA106豪猪开棉机工艺过程
调节板
凝棉器 储棉箱
开清棉工艺流程

开清棉机械的作用和工艺流程一、开清棉机械的任务开清棉是纺纱工艺的第一道工序,由不同类型开清棉机组成的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①将紧压的原棉开松成约0.1mg的棉束;②清除混在原棉中的杂技和棉结,除杂效率达到40%~70%;③将各种品级的原棉进行均匀混和;④制成均匀的棉卷或棉丛供梳棉工序使用。
二、开清棉机械类型及联合机组成开清棉机械按其功能划分有:①开棉机械:例如自动抓棉机、棉箱给棉机等,其主要作用是开棉和给棉,无明显的除杂作用;②混棉机械;例如多仓混棉机、混棉帘等,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原棉的混和;③开清棉机械;例如双辊轴流开棉机、豪猪式开棉机、单打手成卷机、锯齿辊筒清棉机等,其主要作用是开松原棉和清除杂质。
根据纱线品种和用途、原棉等级和含杂、生产加工方法等选用腾的开清棉单机,用气力输送管道联接起来组成产线,此即开清棉联合机。
一台好的联合机应具有工艺流程短,适纺性强,工作效能高等特点。
国产LFA001型开清联合机用于加工含杂率为3%~4%原棉。
纺15tex纱时,除杂效率达65%左右,棉卷重量不匀率在1%以内。
联合机的组成如下:FA002型圆盘式抓棉机(2台)→FA121型除金属装置→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07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O45型凝棉器)→AO62型二路电气配棉器→AO92 AST型双棉箱给棉机(附AO45型凝器)(2台)→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符号“▲”表示该机是联合机里的开清点,上例共有四个。
若原棉含杂率较低,可使用间道装置跳过其中1或2个开清点。
棉型化纤含杂更少,加工时可不采用六辊筒开棉机除杂,还可选用FA106A型梳针辊筒开棉机代替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以增强对化纤的梳理开松。
开清棉联合机的终端是成卷机并且制成棉卷,该棉卷在梳棉机上退绕喂入;近年来由于高产高速梳棉机取得成功,这种棉卷喂入方式被摒除。
第七组开清棉工艺设计

开清棉工艺设计组别:第七组班级:10纺四日期:2011.11.24小组成员:茅黄君、韩慧敏、张娟、张丹、王婷婷、朱逸熹工作任务:37tex开清棉工艺设计1.分析原料特点与成纱质量要求37tex 本期配棉平均指标该纱为纯棉普梳粗特纱,其配棉特点总体而言,原棉性能一般,成熟度、线密度、强力正常,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一定比例的四级棉(四级棉的混用比例占25%),含杂高,机检含杂率为2.77%有害疵点较多,线密度差异也偏大。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标(GB/ T 398—2008)优级,条干CV%不超过14.5%,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不超过8.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不超过2.2%,平均单纱断裂强度不低于16.4cN/tex,一克内棉结粒数不多于30粒,一克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55粒。
从本期配棉来讲,由于混用了部分四级棉,含杂和有害疵点多,因此要保证成纱质量达到要求,开清棉工序要求较高的除杂效果。
因此,开清棉工艺原则上遵循“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混合充分、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梳打适当、少伤纤维,充分发挥棉箱机械以及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
”2. 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FA002D型自动抓棉机x 2台A035E型混开棉机(附FA045B型凝棉器)FA106型豪猪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器[FA046A(附A045B型凝棉器)+FA104A型单打手成卷机]×2。
该流程有三个开清点,即A035E型混开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和FA141A型单打手成卷机,能够满足加工含杂率为2.5%左右的原棉开松除杂的要求。
3.配置开清棉各单机的主要工艺参数(1)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选择依据①两台圆盘抓棉机采取并联方式,即两台抓棉机同时生产,这样可减少抓棉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设为 2.5mm),减少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实现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②A035E型混开棉机,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平输棉帘速度,提高角钉帘线速度,以加大角钉之间的撕扯力,提高原棉的开松度和混合效果。
开清棉工艺讲解

均衡
供应。
? 抓棉机的作用:按一定数量和配棉比例从棉 包中抓取原料并喂给整套开清棉联合机,同 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开松和混和作用。
FA002 自动抓棉机
? 其工艺技术的先进性表现为几个方面: ? (1)两台并联使用,增加混棉包数一倍,可
达40~50包,有利于多包抓取。 ? (2)棉包排列可分高低层交替使用,以利于
? 小车回转速度:0.59—2.96 ? 小车间歇下降范围3—6 ? 打手转速:740 ? 锯齿伸出肋条距离740 ? 抓棉打手包括锯齿形刀片、隔盘和打手轴。每个隔盘上的刀片齿数由内
向外分为三组,里面一组为 9齿,中间一组为 12齿,外面一组为 15齿, 其作用是补偿打手径向的抓棉差异,力求均衡。锯齿刀片的刀尖角为 600,对原料的抓取角为100。 ? 小车机架由支架连接,内侧由中心轴支承,外侧由两只转动滚轮支承。 滚轮沿地轨作顺时针环行回转。抓棉小车回转一周,打手下降一次,故 打手下降是间歇性的。 抓棉机在满足产量的条件下,要求抓棉的棉块尽 量小些,以利于混棉机械的混合和除杂。 影响抓棉效果的主要因素:打 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打手下降的距离、打手速度和小车回转速度。
? 开清棉工序是整个纺纱生产流程的首道工序, 其工艺的优劣,与纺纱、织造、染整、后整 理各工序的加工质量关系密切。
? 开清棉工序具有流程长、机台多、加工复杂、 技术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对开清棉 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予以极大关注, 取得一定成绩。
抓棉机
? 抓棉机的类型:环行式、往复式
? 工作要求:多包抓取、连续抓取、安全生产、
A092AST 型双棉箱给棉机
? 进棉箱:有凝棉器、调节板、光电管 2(据进棉箱内原料的充满程度控 制电气配棉器进棉口的活门启闭,使棉箱内的棉量保持一定的高度)、 角钉罗拉(由拉耙机构控制其转动或停止,转动时将进棉箱内的原料输 至中部的储棉箱)。
棉纺工艺设计【范本模板】

棉纺工艺设计一、原棉的混合混合主要包括混棉方式和混合质量,纺纱目前采用的混合方式有棉包散纤维混合,条子混合和称重混合。
为保证混棉质量,自动抓棉机下一机台配置一台多仓混棉机,可获得较好的混合效果。
欲达优质高产,必须重视开清棉工序对不同性能的原棉及回花、再用棉的均匀混合.混合越均匀,对解决色差、色档、提高均匀度和降低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越有利。
对含杂内容差异大的原棉,为了提高成纱质量,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开清棉工艺,尔后在并条机上混合。
二、开清棉工艺1、机器排列组合开清棉联合机组中各单机性能有所侧重,因加工原料性能不同、产品质量要求不同、纺纱工艺流程亦异。
(1)组合原则工艺流程配置应体现精细抓棉、充分混合、渐进开松、早落少碎、以梳代打、少伤纤维.工艺对不同产品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合理设置棉箱机械和开清点的数量。
(2)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为保证原料的充分混合及均匀输送,做到稳定供应,在开清棉流程中一般配置2台混给棉机(即2个棉箱)。
开清点(即握持打击点数)是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机打手为开清点。
原棉含杂率3%左右时,设置3~4个开清点;加工化纤时,配置2个或3个开清点。
为使开清棉工艺流程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机组流程中设有间道装置.(3)组合实例1)加工原棉流程2×FA002 →FA121→FA104(附A045BA045B)→A062→2×A092AST(附A045B)→2×FA141本流程配置4个开清点(FA104、FA106、FA107和FA141)、2台棉箱机械(FA022和A092AST)。
2)加工棉型化纤流程2×FA002→FA121→FA022→FA106(附A045B)→A062→2×A092AST(附A045B)→2×FA141。
该流程设置2个开清点(FA106A和FA141)、2台棉箱机械(FA022和A092AST)。
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设计

第一章开清棉工艺设计第一章开清棉工艺设计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设计开清棉工序工艺原则:多包细抓,混和充分;成分准确,打梳结合;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多松少伤,早落防碎;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棉卷均匀,结构良好。
§1 抓棉机工艺设计一、 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一般(重叠量)2.5~7.5mm伸出长度↗—→产量大、棉块大—→开松质量↘2、打手间歇下降动程:一般3~6mm下降动程↗—→产量↗—→棉块大、开松质量↘3、打手转速:一般在700~900转∕分,常用760转/分1)打手转速↗—→棉块小—→开松质量↗2)打手转速↗—→产量↗3)打手转速↗—→损伤↗(纤维、刀片)4)打手转速过高—→机器振动↗4、抓棉小车运行速度:一般0.59~2.69转/分产量↗的情况下,速度↗—→产量↗—→成份种类↗混和↗—→运行效率↘ 产量不变情况下,速度↗—→开松↗混和↗5、小车与打手的运动方向:⎩⎨⎧在抓棉点上方向相反逆抓在抓棉点上方向一致顺抓::顺抓—→产量↗ 棉块大—→开松↗抓棉开松程度可用抓棉机输出的理论棉块重量表示:M =G /NZM ——棉块重G ——机器产量(克/分) N ——打手转速(转/分)Z ——打手总齿数、刀尖数二、影响混和作用的因素:(一)排包图:1、相同成份:纵向分散,横向错开2、棉包规格不同时:削高嵌缝,低包松高,平面看齐3、回花、再用棉:要夹紧或打包后使用(二)抓棉机小车运转效率:1、运转效率%1000%10⨯+⨯=小车停车时间小车运行时间小车运行时间成卷机开机后时间测定时间内成卷机运行间测定时间内小车运行时 一般要求达到80﹪以上2、要勤抓、少抓,尽量少停车3、影响运转效率和混和的因素:⑴刀片伸出肋条的长度↗—→运转效率↘ 混和↘⑵打手下降的距离↗—→运转效率↘ 混和↘⑶打手速度↗—→运转效率↘⑷小车回转速度↗—→运转效率↘4、调节:⑶↗⑷↗—→⑴↘⑵↘保持80﹪以上—→棉块小—→混和好§2 棉箱机械工艺设计一、 A006B 自动混棉机:横铺直取多层混和㈠影响混和作用的因素:1、 摆斗摆动速度:速度↗—→混和↗2、 输棉帘、压棉帘、角钉帘的速度↘—→存棉量饱满,混棉层层数多—→混和↗3、 混棉比斜板:支承棉堆 控制棉箱存棉量一般混棉比斜板的倾斜角为22.5°~40°倾角过大—→存棉量↘—→混和↘4、 光电管高度:位置高—→混棉层层数↗—→混和↗过高—→开松↘光电管灵敏度高—→存棉量波动小—→混和↗(二)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角钉帘速度:输棉帘(米/分)1 1.25 1.5 1.75压棉帘(米/分) 1 1.25 1.5 1.75角钉帘(米/分)60 70 80 100 速度↗—→产量↗—→开松↘决定本机产量速度过高—→离心力↗—→帘子断一般80米/分左右2、均棉罗拉速度:200~300转/分速度↗—→开松↗—→产量↘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速比称均棉比3、剥棉打手速度:400~550转/分速度↗—→开松↗过高—→返花—→棉结↗4、两角钉机件间隔距角钉帘与压棉帘间的隔距:60~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的隔距:0~40 mm隔距↘—→开松好过小—→产量↘5、角钉倾斜角与角钉密度倾斜角↘—→抓取力↗—→开松好过小也影响抓取量角钉密度↗—→开松↗过大时,握持不紧、开松差,棉块浮于针尖而被打落—→开松↘产量↘一般密度为64.5×38mm6、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开松好一般进口8~15mm,出口10~20mm7、前方机台的气流量过高—→开松差(三)影响除杂作用的因素:(A006B除杂效率较高一般在10﹪左右,落棉含杂率应控制在70﹪以上)1、尘棒间的隔距↗—→除杂好2、剥棉打手和尘棒间的隔距↘—→除杂好一般采用进口小(8~15mm )出口大(10~20mm )的配置原则3、剥棉打手的转速↗—→除杂好,开松↗过大易出现返花—→棉结↗一般400~550转∕分4、前方机台气流量↗—→除杂↘5、除杂效果评定:①落棉率↗—→成本↗(落棉率达到一定值后,落棉率↗—→落杂增量不大) 落棉率=%100⨯喂入混和棉重量落棉重量 ②落棉含杂率↗—→效果↗落棉含杂率=%100⨯落棉重量落棉中含杂质重量 ③落杂率↗—→质量↗ 原棉含杂率一定时落杂率↗—→除杂多落杂率=⎩⎨⎧⨯⨯=⨯原棉含杂率除杂效率落棉含杂率落棉率喂入混和棉重量落棉中含杂质重量%100 ④单台除杂效率↗—→本机台除杂能力↗除杂效率=%100⨯原棉含杂率落杂率 ⑤总除杂效率↗—→开清棉工序总除杂↗总除杂效率=%100⨯-原棉含杂率棉卷含杂率原棉含杂率 ⑥总落棉率(统破籽率):根据原棉含杂率定,影响成本总落棉率=%100⨯∑喂入混和棉重量各机台落棉重量⑦落棉含纤维率↗—→成本↗落棉含纤维率=%100⨯落棉重量落棉中含纤维重量二、FA028多仓混棉机(输出棉帘:平帘、斜帘、压棉帘)(一)作用:混和、开松、排微尘(二)特点:时差混和,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三)影响混和的工艺参数1、给棉罗拉速度与清棉机同步:速度↗—→产量↗混和↘开松↘2、光电、气压控制后方机台供棉:光电管位置↘—→时差↗—→混和↗一般在仓的 1/2~2/3处3、仓位↗—→混棉时差↗—→混和↗4、各仓满仓容量及换仓压力设置各仓棉量↗—→静压↗换仓压力设置值Q↘-静压↗=微压差↘—→微压↘—→微压小到微压开关动作设定值P时,电路导通,微压开关将下一仓活门打开。
1.2开清棉工艺(改)

1.2 开清棉工艺【引导问题】【知识要点】1.2.1 开清棉工序任务与工艺设计原则(一)开清棉工艺设计原则开清棉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各单机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原棉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的加工要求。
开清棉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等主要设备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1.2.1 开清棉工序任务与工艺设计原则 1.2.2 开清棉各单机机构1.2.3 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配置 1.2.4 开清棉典型案例分析 1.2.5 开清棉质量指标极其控制学习内容开清棉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各单机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原棉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的加工要求。
开清棉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等主要设备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
► 开清棉工艺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根据纱线产品和原料特点合理选用开清棉工艺流程?► 开清棉开松、除杂、混合、均匀主要工艺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配置?① 开松:块状纤维 → 小棉束。
(撕扯、打击) ② 除杂:有效清除原棉中大部分尘杂、疵点、短绒。
③ 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合。
④ 均匀成卷或棉流:制成棉卷,或输出均匀棉流 开清棉主机设备: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成卷机等想一想?► 开清棉的工作任务! 开清棉机械1、抓棉机:环行抓棉机、往复式抓棉机。
2、混棉机: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双棉箱给棉机。
3、开棉机械:六滚筒开棉机、豪猪开棉机、轴流开棉机等。
4、清棉、成卷机械:单打手成卷机、清棉机等(二)开清棉工艺流程1、选择开清棉流程考虑因素①单机的性能和特点;②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③原棉的性质:如含杂内容和数量,纤维长度、线密度、成熟系数和包装密度等因素。
2、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为保证原料的充分混和及均匀输送,做到稳定供应,在开清棉流程中一般配置2台混给棉机(即2个棉箱)。
开清点是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机打手为开清点。
开清棉工艺流程

20.8tex×2丝/绒50/50混纺针织用线工艺设计混用原料成分原料混用比例(%)长度(mm)回潮率(%)平均细度/μm 含水率混合方式山羊绒 50 30~38 15 14.0~17.0  ̄棉包混合蚕丝 50 50 11 11.0~13.0  ̄开清棉工艺流程FA002型×2→FA104型→FA022型(6)→FA106型→A062型→A092ST型×2→FA141型×2开清棉工艺棉卷干定量(g/m) 棉卷长度(m)棉卷伸长率(%)棉卷干净重(kg)转速(r/min)计算实际豪猪打手综合打手棉卷罗拉380 38.7 39.86 3% 14.77 540 900 13 给棉罗拉与打手隔距(mm)打手与尘棒隔距(mm)(进口×出口)尘棒与尘棒隔距(mm)豪猪综合豪猪综合豪猪综合10 8 11×16 8×18 12 8梳棉工艺机型生条干定量(g/5m)总牵伸倍数棉网张力牵伸转速(r/min)机械实际刺辊锡林盖板(mm/min)道夫FA201 22 83.7686.361.384 973 360 140.79 25刺辊与周围机件隔距(mm)给棉板第一除尘刀第二除尘刀第一预分梳板第二预分梳板第一导棉板第二导棉板小漏底锡林0.23 0.38 0.3 0.5 0.5 1.5 0.5进口0.5出口0.50.15锡林与周围机件隔距(mm)后罩板后固定盖板盖板前上罩板进口出口第一块第二块第三块进口第二点第三、四点出口上口下口0.56 0.38 0.3 0.28 0.25 0.23 0.2 0.18 0.2 0.79 1.1前下罩板道夫大漏底进口中部出口0.55 0.1 5 1.58 0.78并条工艺道别机型条子干定量(g/5m)并合数总牵伸倍数各区牵伸倍数前罗拉速度(m/min)机械实际1~2 2~3 3~4头并FA311 21 8 8.40 8.38 4.85 1.018 1.7 296 二并FA311 20.5 8 8.55 8.58 7.30 1.018 1.14 268 罗拉握持距(mm)罗拉加压(N)罗拉直径(mm)喇叭口直径(mm)1~2 3~4 1×2×3×41×2×3×435.5 45 294×294×392×39235×35×35×35 3.8~4.0 35.5 45 294×294×392×392 35×35×35×35 3.8~4.0粗纱工艺机型粗纱干定量(g/10cm)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计算捻度(捻/10cm)捻系数罗拉中心距(mm) 罗拉加压(N) 机械实际1~2 2~3 1×2×3FA401 5.5 7.47 7.45 1.26 4.43 104 44 46 200×150×120罗拉直径(mm)轴向卷绕密度(圈/10cm)转速(r/min) 锭翼绕纱集合器口径(mm)钳口隔距(mm)1×2×3前罗拉锭子锭端压掌前区喂入后区28×25×28 37 264 960 3/437×48×5.5 8×4.5 5.5细纱工艺机型细纱干定量(g/100m)公定回潮率(%)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捻向计算捻度(捻/10cm)捻系数罗拉中心距(mm)机械实际1~2 2~3FA506 1.921 8.3 29.63 28.63 1.06 Z 65.06 305 43 50罗拉加压(N)罗拉直径(mm)转速(r/min)皮圈钳口(mm)钢领钢丝圈型号集合器口径(mm)1×2×31×2×3前罗拉锭子型号直径(mm)140×100×14025×25×25 314.34 16060 4 PG1BU 7/0 2.5络筒工艺机型槽筒转速(r/min)清纱器张力圈重量(g)形式隔距1332M 2487 清纱板0.37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原料特点与成纱质量要求
该纱为纯棉普梳粗特纱,其配棉特点总体而言,原棉性能一般,成熟度、线密度、强力正常,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一定比例的四级棉(四级棉的混用比例占25%),含杂高,机检含杂率为2.77%有害疵点较多,线密度差异也偏大。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标(GB/ T 398—2008)优级,条干CV%不超过14.5%,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不超过8.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不超过2.2%,平均单纱断裂强度不低于16.4cN/tex,一克内棉结粒数不多于30粒,一克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55粒。
从本期配棉来讲,由于混用了部分四级棉,含杂和有害疵点多,因此要保证成纱质量达到要求,开清棉工序要求较高的除杂效果。
因此,开清棉工艺原则上遵循“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混合充分、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梳打适当、少伤纤维,充分发挥棉箱机械以及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
”
2. 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
FA002 型自动抓棉机x 2台A035E型混开棉机(附FA045B型凝棉器)FA106 型豪猪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 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x 2台
该流程有三个开清点,即A035E型混开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和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能够满足加工含杂率为2.5%左右的原棉开松除杂的要求。
3.配置开清棉各单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1)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选择依据
①两台圆盘抓棉机采取并联方式,即两台抓棉机同时生产,这样可减少抓棉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设为 2.5mm),减少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实现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②A035E型混开棉机,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平输棉帘速度,提高角钉帘线速度,以加大角钉之间的撕扯力,提高原棉的开松度和混合效果。
刀片打手、豪猪打手下配置较大的尘棒隔距,创造棉籽、籽棉、大破籽等大杂早落和未碎先落、多落的条件,为后续设备进一步除杂打好基础。
③FA106型开棉机,其打手处是主要开清点,不孕籽、带纤维破籽、尘屑、碎叶应在主要打手处排除,因此打手速度初定为600r/min,并适当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④FA104型清棉成卷机,适当加大风扇速度与综合打手速度的速比,提高风扇速度,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可提高进一步排除细杂的能力。
⑵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配置:
①棉卷定量设计,棉卷定量重,棉卷产量相应提高,但产量过重会影响
原料的开松和除杂,造成棉卷含杂率高,开松度不够,使下工序中梳
棉机的负担加重。
棉卷定量轻,有利于开清棉流程的充分的开松和除
杂,减轻梳棉机的梳理负荷,稳定生条质量。
但质量过轻将直接影响开清棉工序的产量。
同时,还使棉卷中出现黏卷和破洞等不良情况。
放纯棉时常用的棉卷干定配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