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新闻的启示

合集下载

一则新闻的启示

一则新闻的启示

802黃鈺能
新聞,是一個得知消息很重要的管道,有些新聞會讓你感動、有些新聞會令你生氣、也有些新聞會讓你開心。

各式各樣的新聞都有,你呢?你喜歡哪一種新聞?
我看新聞,只喜歡看開心的新聞,但這篇新聞深深的植入我的心中,根深蒂固。

那篇新聞就是──屏東賣菜婦人,捐了將近一千萬給需要的人,她是誰?這麼有愛心的人是誰?她是──陳樹菊。

一位在屏東賣菜的婦人,只因為『小小的』善舉,而聞名於世界,今年五十九歲的陳樹菊阿嬤捐了將近一千萬給社會中需要的人,進而造就了現在的名聲,『是什麼?是什麼使她這麼有名?』讓她成功的不是她為了榮耀的虛榮心、也不是她捐款的數目的多寡,而是她那顆小小的、又慷慨的心。

今年的某一個月,陳樹菊赴美領獎,奇怪吧!因為捐錢而入選年度百大名人獎,和眾多有名的明星一起領獎,便是因為她的善心、慷慨。

『年代』雜誌中,有句話,讓我十分感動:『錢要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才有用』這句話,是陳樹菊阿嬤說的。

不管你的錢再多,用在自己的身上沒有用,何不捐出去讓世界分享你的善心,讓自己變得更開闊、更快樂,也讓世界分享你的快樂,這樣才不是自己『孤芳自賞』;自己了解它的美而以。

這則新聞,給我的啟示是很大的、也很意義深重──『人不論貧窮或富有,只
要有善心、對世界有付出,這樣就好了!』這句話是我領悟到的;也是我的心感
覺到的。

新闻摘抄感悟心得体会(3篇)

新闻摘抄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

今天,我就想通过一则新闻摘抄,谈谈我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新闻摘抄如下:近日,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火灾导致多人伤亡,数十户居民家园被毁。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全力以赴救助伤员,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在救援过程中,许多志愿者自发加入到救援队伍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这则新闻让我深受触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火灾事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明白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健康。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正如新闻中所说,许多志愿者自发加入到救援队伍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火灾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意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关注弱势群体,传递社会关爱在火灾事故中,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损失。

这让我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我们要学会关爱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传递社会关爱,为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火灾事故发生后,许多志愿者自发加入到救援队伍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我们要弘扬这种精神,树立良好社会风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五、加强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救援效率在火灾事故中,救援工作的及时性至关重要。

我们要加强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一则新闻带给我们启发作文

一则新闻带给我们启发作文

一则新闻带给我们启发作文
新闻里的人生智慧。

听说那位大叔,遇到那么大的灾,家里田都淹了,他居然没哭
没闹,拿起锄头就重新开始。

这让人想起那句话,生活就像海洋,
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大叔用行动告诉我们,啥叫
“逆流而上”。

然后,又听说有个小伙子,因为工作不顺,生活压力大,居然
选择了轻生。

真是让人难过啊。

这社会,咋就不能多给他点温暖呢?也许,我们应该多关心身边的人,多给他们一个笑脸,一个拥抱,
告诉他们,生活虽难,但值得活下去。

再来看这条国际新闻,各国联手应对全球变暖,感觉就像一群
人在拔河,虽然有时候劲使不到一块去,但最后,还是一起把绳子
拉过来了。

这说明啥?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全球一家人,得一起努
力才行。

最后,那个年轻科学家研发出新材料的新闻,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创新,真是个好东西!想想看,如果没有那些敢于尝试、敢于
创新的人,我们现在可能还在用火柴点灯呢。

所以,我们得鼓励创新,给那些有梦想、有才华的年轻人多点机会和支持。

这几条新闻,虽然看起来没啥关系,但仔细琢磨,其实都讲了一个道理,生活不易,但咱得好好活。

得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得有关心他人的心,得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更得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活出个人样来!。

新闻感悟时事心得体会(3篇)

新闻感悟时事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不仅传递着时事动态,更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人性的光辉和黑暗。

作为一名关注时事的热心读者,我对新闻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以下是我对这些感悟的心得体会。

一、新闻的力量新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能够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闻的力量无处不在。

如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是通过新闻的传播而广泛传播,最终引发社会变革。

在当今社会,新闻依然具有强大的力量。

1. 引导舆论新闻具有舆论引导功能,它能够通过报道事实、分析问题、提出观点等方式,引导公众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问题。

例如,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积极报道扶贫攻坚、脱贫攻坚等重大民生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舆论支持。

2. 推动社会进步新闻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通过对先进典型、优秀人物的报道,激励人们向他们学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同时,新闻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曝光,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

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才能发挥新闻应有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1. 真实性原则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力求报道客观、真实、全面的事实。

在采访过程中,要尊重事实,不夸大、不歪曲、不捏造。

同时,要注重调查核实,确保报道的真实性。

2. 防范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职业道德,提高辨别能力,防范虚假新闻的传播。

对于虚假新闻,要及时揭露、批判,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事实。

三、新闻的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格局。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工作者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新闻传播能力。

1. 媒体融合新闻工作者要关注媒体融合趋势,学会运用多种传播手段,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5篇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5篇

新闻的启示作文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1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早晨,我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健步如飞的跑下楼,发现爸爸和妈妈无忧无虑的吃着早餐,我随手抓起桌上密密麻麻的报纸,拿来瞧一瞧。

突然,我发现一篇有趣的报导!报导里介绍一望无际的大海内,有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鱼类,自由自在的游在蔚蓝的海洋。

鱼儿的家——珊瑚礁,是许多鱼儿安身立命的栖所,更是天然化合物的宝库呢!海床往往光秃秃的一片,宛如蓝色的沙漠,而珊瑚礁就是其中的绿洲。

由于珊瑚礁到处都有孔洞,有许多鱼儿东躲躲,西藏藏,好像在玩躲猫猫。

鱼儿能住在美轮美奂的家,真是幸福啊!以前,我天真无邪的认为,鱼和珊瑚礁是没有关联的,但是,看完这篇精心的报导,我恍然大悟,知道珊瑚礁对鱼类是非常重要,他们相依为命,互相帮助,如果其中有失去一样,就有如唇亡齿寒般,另一半也将无所适从,最后是残酷的面对死亡!但是,现在因为有许多人类的所作所为,使得蔚蓝的海洋被污染了,许多珊瑚礁白化,无法像以前一样五彩缤纷、生生不息;鱼儿没有栖身之处,开始渐渐死亡,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所造成的。

所以保护珊瑚礁是当务之急,人人有责,所以要好好保护鱼类与珊瑚礁,不要让浩瀚的大海水质恶化。

只要从现在开始,注意海洋生态的保育,有朝一日,相信鱼类和珊瑚礁一定能恢复到以往生态多元且热闹缤纷的的样貌。

现在,我只要一想到鱼儿无忧无虑的在珊瑚礁里穿梭的画面,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呢!一则小小的新闻报导,却使我的观念和视野有了一百八十度,迥然不同的转变。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阅读,才不会变成井底之蛙,即使是一则新闻,也会有趣味横生的乐趣,和值得我们省思的大道理!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2我在报纸的小旮旯被一则小故事深深招引,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个三十三岁的钢铁雕塑家,他的听力只要正常人的二分之一,可是,他却懂得掌握仅有二分之一的美好,为自己的人生发明无限的价值。

时政新闻读后感悟

时政新闻读后感悟

时政新闻读后感悟以下是一份时政新闻读后感悟的示例,仅供参考: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类型,时刻关注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重大事件。

它不仅反映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向,也体现了人民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阅读时政新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变迁。

首先,时政新闻让我更加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

通过阅读时政新闻,我了解到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推进情况。

这些信息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让我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和前景。

其次,时政新闻让我更加关注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

时政新闻中经常报道一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教育、医疗、环保、就业等。

这些问题的报道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的热点和难点,也让我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思考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此外,时政新闻还让我更加了解了国内外的形势和动态。

通过阅读时政新闻,我了解到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重大事件,以及国际社会的形势和趋势。

这些信息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国内外的形势和动态,也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世界。

在阅读时政新闻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艰辛和责任。

他们时刻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态,深入采访报道,为我们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新闻信息。

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情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总之,时政新闻是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时政新闻,我不仅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也关注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内外的形势和动态。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艰辛和责任,更加珍惜和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态,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则新闻相关读后感(精选5篇)

一则新闻相关读后感(精选5篇)

新闻相关的读后感一则新闻相关读后感(精选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则新闻的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一家冷饮店发生了一件意外,女老板在压封口机时,她的三岁女儿因为一时好奇,把手放到封口机上去玩,结果左手中指遭压伤,父母急忙送女童去医院,但医师告知女童的父母,女童的左手中指恐怕要截肢。

我从这则新闻中发现,不当的好奇心常会使自己受害,女童就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才会想把手放在封口机上试一试,结果却使自己遭到截肢的命运。

有很多意外的发生,不少就是因为当事人好奇心造成的,像我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次在大卖场,我看到一个我不曾见过的哑铃,结果我就很好奇的把它拿起来把玩,一个不小心,哑铃打到了我的手指,我的指甲整片掉落下来,我痛得哇哇大哭,也把爸妈吓得惊慌失措。

人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若在不该好奇的地方好奇,就可能发生无法预知的意外。

像是碎裂掉的玻璃,有的人可能好奇,便伸手去摸,就被割伤了。

但如果把好奇心用在对的地方,例如在求学时,遇到问题,因着好奇,怀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种求学态度便是值得学习的。

我因为经历过因为好奇而受伤的事件,我渐渐学会如何分辨什么事情可以去尝试,什么事情只要知道即可,不要被好奇心牵动着,因此现在的我不再因为好奇心而受伤。

希望大家都能以报导中的小女孩为借镜,懂得克制自己的好奇心。

就算对某些新奇事物感到好奇,也要清楚是否可以去尝试,不要在未弄清楚前就轻易尝试,如果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那可得不偿失啊!你看过"橡皮筋狗"吗?不是新品种,也不是手工艺品,更不是可爱的绰号喔!它是我最近从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新闻里的可怜小狗。

不知道哪个顽皮的小孩,一时心血来潮,竟然拿橡皮筋套在小狗的脖子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狗的脖子被橡皮筋紧紧捆绑,影响了正常的生长,而且在强力的摩擦下,橡皮筋就像一把利刃,把小狗的脖子切割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其实我是很怕狗的人,尤其是流浪狗,每次看见它们时,我都会绕路而行,对它们敬而远之。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4篇)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4篇)

新闻的启示作文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4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1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1969年7月20日,美国首次探索了月球,20xx 年月10月24日,我们伟大的祖国将探测那神秘的月球。

20xx年10月24日18时05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了响亮的声音:“嫦娥一号发射”。

2秒过后,“嫦娥一号”正式发射。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中国航天正揭开昔日神秘的面纱,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

是啊,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背后,凝聚着多少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的汗水和心血,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工作和精心研制,才会让嫦娥奔月的遐想成为现实。

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千千万万个努力。

有句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尽管只是一瞬间,但是付出的却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辛苦。

是啊,想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那是神话。

一则新闻的启示作文2今天,我从《小周热线》里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义乌一名女教师放弃了家乡富裕的生活,和网友们一起去贵州的贫困山区支教的感人事迹。

新闻说的是义乌一名女教师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的消息,她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家乡幸福而富裕的生活,自愿加入了支教的队伍中。

她们去时带了许多文具、衣物……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另外,她们还带去了150斤大米。

没想到最受欢迎的却是那150斤大米,看着比我还小的小朋友们都捧着一个大大的碗只顾狼吞虎咽地吃米饭而不去吃菜,我感到非常惊讶。

后来听记者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大米饭呢!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比起他们我们实在太幸福了,我们有这么优越的环境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应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则新闻的启示
一则新闻的启示
曾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小新闻:“一位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八旬老外,在回国之际,带走了他这几十年里用过的废旧电池。

”虽然这只是一段小报道,而且放在了很不起眼的刊位,但我却看到了那位老外的素质修养。

这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无以为奇,但你是否能拍胸自称,我们也能自觉做到?虽然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文明在汉唐时备受瞩目,但当代中国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很多都不曾特别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所以才有了当今许多不文明现象频繁出现在我们身边。

还记得曾有一本书叫做《丑陋的中国人》,这并不是我们刻意贬低自己,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同时作者一定也希望我们改变现状,构建真正的文明国度。

在一次巴黎的画展中,有一双手任意地在一些画的相框中抚弄;在美国的街道上,在拥挤的人群中,一群中国留学生粗鲁地推开了人群,为赶自己的时间,而无视旁人的存在向前“飞奔”,引起一阵阵骚动。

在国外有很多警示标语,如:“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等都用中文做了标注,这是对国人的讽刺呀!如此记载都是一些我们国人的“伟绩”啊!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雄厚了不少,国民经济总值如今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可我国的人民素质并没有等速提升。

今年,在我国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有了相当深刻的体现。

不少中国游客为了尽快进入各国馆内,投机取巧地进入绿色通道而出现自带轮椅、假扮残疾,“8岁巨婴”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另外有一位网友拍下一群游客在园区外买卖拐杖、租售轮椅的照片,这种赚钱方式既不符合道德观念同时又怂恿了以上几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在俄罗斯馆里的梦幻花园里,清馆人员发现了装着“尿”的塑料袋,一位网友看到如此情景,气愤地留下一句评论:“那些人吃完自带食物说不定还拿人家馆的国旗擦手呢!”如今,一份拥有各馆盖章的“签证”可在网上拍卖到5000元,于是,不少游人入馆后不排队疯狂地抢着盖章。

一位瑞典馆的工作人员说:“不少游人盖了章就离开,我们很失望。


可见自身的修养影响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了,“被带出国门的旧电池”也已不只是自身品德的体现,那位8旬老人用自己很细小的行动展现了她所属国家与民族的文明与修养,而我们是否也应有所行动?其实要做到这点并不难,我们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我想到那时,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文明大国,中国人才真正受人尊敬。

我们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从现在做起,提高自身修养,让文明高尚之风伴随“世博”、“亚运”的举行在我们这文明古国里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