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音频设备,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传输音频信号。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信号传输:蓝牙耳机通过蓝牙芯片接收来自音频源设备(如
手机、电脑等)发送的音频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蓝牙耳机的内部处理,转换成蓝牙无线信号。
2.频率匹配:蓝牙耳机在与音频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前,需
要进行频率匹配。
蓝牙技术中,有一组预定义的频率通道,这些频道用于无线通信。
音频源设备和蓝牙耳机需要在某个频道上进行同步,以确保正常的通信。
3.建立连接:一旦频率匹配完成,蓝牙耳机就可以与音频源设
备建立连接。
这个过程中,蓝牙耳机和音频源设备会相互发送握手信号,确保彼此之间的通信正常。
一旦连接建立成功,音频信号就可以开始传输。
4.音频传输:蓝牙耳机会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转化成声音,在
耳机中的喇叭或驱动单元中产生音频输出。
这样用户就可以听到想要的音乐、语音或其他声音内容。
5.控制功能:蓝牙耳机通常还带有一些额外的控制功能,如音
量调节、音乐播放、通话接听等。
这些功能通过耳机上的按钮、触摸屏或其他控制接口来实现,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操作。
总结来说,蓝牙耳机通过蓝牙技术将音频信号从音频源设备传
输到耳机中,并通过耳机内部的喇叭或驱动单元将信号转化为声音输出。
蓝牙耳机还具备一些额外的控制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耳机,它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连接。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蓝牙信号传输、音频编解码和声音输出等几个关键步骤。
1. 蓝牙信号传输蓝牙耳机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进行无线通信。
蓝牙技术采用了2.4GHz的无线频段,并使用了频率跳变技术,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稳定性。
蓝牙耳机内部搭载了蓝牙芯片,该芯片负责接收和发送蓝牙信号。
当蓝牙耳机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对时,它会发送一个蓝牙广播信号,其他设备通过扫描蓝牙信号来进行连接。
2. 音频编解码蓝牙耳机在接收到蓝牙信号后,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编解码。
编解码是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或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
蓝牙耳机内部搭载了音频编解码芯片,它能够对蓝牙信号中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音频信号传递给耳机的扬声器。
3. 声音输出蓝牙耳机通过内置的扬声器将解码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
扬声器是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装置,它通过振动来产生声音。
蓝牙耳机的扬声器通常位于耳机的耳塞部分或耳罩部分,通过将声音直接传递到用户的耳朵中,实现音频的播放。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蓝牙信号传输实现无线连接,音频编解码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或反之,声音输出通过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
这一系列的工作步骤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无线的音频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并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步骤,还涉及到蓝牙协议、音频编码格式、电池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但总体来说,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相对简单而又实用的技术,使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音乐、通话等各种音频服务。
蓝牙耳机原理

蓝牙耳机原理
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耳机,它使用蓝牙技术与音频源设备(如手机、电脑)进行无线音频传输。
它的原理如下:
1. 蓝牙技术: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使用
2.4GHz
的无线频段进行通信。
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之间通过蓝牙技术建立连接,实现音频的传输和控制。
2. 蓝牙耳机的发送器:蓝牙耳机的发送器位于音频源设备中,它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蓝牙信号,然后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出去。
发送器还负责与蓝牙耳机之间建立连接、音频的编解码等功能。
3. 蓝牙耳机的接收器:蓝牙耳机的接收器位于耳机本身,它接收来自发送器的蓝牙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音频信号。
接收器还负责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和解码,然后通过耳机的扬声器输出音频。
4. 蓝牙耳机的控制功能:蓝牙耳机不仅可以进行音频的传输,还可以实现一些控制功能,如接听电话、调节音量等。
这些功能通过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蓝牙协议来实现。
总的来说,蓝牙耳机利用蓝牙技术进行音频的传输,通过发送器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蓝牙信号发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将蓝牙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并输出。
通过蓝牙协议,蓝牙耳机还可以实现一些额外的控制功能。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蓝牙耳机作为一种无线音频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蓝牙技术和音频传输原理。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蓝牙技术、蓝牙耳机的连接、音频传输、音频编解码、噪音消除和电池管理。
正文内容:1. 蓝牙技术1.1 蓝牙的起源和发展1.2 蓝牙的工作频段和传输速率1.3 蓝牙的通信协议和安全性2. 蓝牙耳机的连接2.1 蓝牙耳机的配对过程2.2 蓝牙耳机的连接方式2.3 蓝牙耳机的连接稳定性3. 音频传输3.1 蓝牙耳机的音频传输方式3.2 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3.3 音频数据的传输延迟和质量4. 音频编解码4.1 蓝牙耳机的音频编码格式4.2 音频编码的压缩算法4.3 音频解码的还原过程5. 噪音消除5.1 噪音的来源和影响5.2 蓝牙耳机的噪音消除原理5.3 噪音消除技术的效果和局限性6. 电池管理6.1 蓝牙耳机的电池类型和容量6.2 蓝牙耳机的电池寿命和充电方式6.3 蓝牙耳机的低功耗设计和省电模式总结:在本文中,我们详细阐述了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蓝牙技术作为蓝牙耳机的基础,提供了无线连接和安全性保障。
蓝牙耳机的连接过程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稳定性和易用性。
音频传输涉及到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以及传输延迟和音质的平衡。
音频编解码是蓝牙耳机实现音频传输的关键环节。
噪音消除技术可以提升蓝牙耳机的音质和用户体验。
电池管理是蓝牙耳机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涉及到电池类型、寿命和充电方式。
通过了解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便捷的音频设备。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音频设备,它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蓝牙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实现音频的传输和接收。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蓝牙技术、音频编解码、无线通信等多个方面。
1.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 2.4GHz的无线电频段进行通信。
蓝牙设备之间可以建立一个称为“蓝牙连接”的无线连接,通过这个连接可以传输数据和音频。
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简单易用、广泛兼容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线耳机等设备中。
2. 音频编解码蓝牙耳机需要将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以实现音频的传输和接收。
一般来说,音频编码会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蓝牙连接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再将数字信号解码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常见的音频编解码格式有SBC、AAC、aptX等,不同的编解码格式对音频质量和传输效率有不同的要求。
3. 无线通信蓝牙耳机通过蓝牙技术与音频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进行无线通信。
在建立蓝牙连接之前,蓝牙耳机和音频源设备需要进行配对。
配对过程中,蓝牙耳机和音频源设备会交换一些信息,以确保它们之间的通信安全和稳定。
一旦建立了蓝牙连接,音频源设备就可以将音频数据发送给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则通过内置的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4. 蓝牙耳机的组成部分蓝牙耳机通常由耳机单元、麦克风、电池、电路板等组成。
耳机单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麦克风负责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电池提供电力支持,使得蓝牙耳机可以独立工作。
电路板则包含了蓝牙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等电子元件,实现蓝牙连接和音频处理功能。
5. 使用蓝牙耳机的步骤使用蓝牙耳机的步骤如下:- 打开蓝牙耳机的电源开关,并确保电量充足。
- 打开音频源设备(如手机、电脑)的蓝牙功能。
- 在音频源设备的蓝牙设置中搜索可用的蓝牙设备。
- 选择要连接的蓝牙耳机,并进行配对。
- 等待蓝牙连接建立成功。
- 在连接成功后,音频源设备会将音频数据发送给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则通过扬声器播放声音。
蓝牙耳机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工作原理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蓝牙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音频通信。
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无线音频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一、蓝牙技术简介蓝牙技术是一种近场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在2.4GHz频段进行通信,可在设备之间建立短距离、低功耗的连接。
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音频设备等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
二、蓝牙耳机的组成部分蓝牙耳机通常由耳机主体和耳机充电盒(非必需)两部分组成。
1. 耳机主体:耳机主体包含耳塞、扬声器、麦克风等元件,用于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
同时,耳机主体还集成了蓝牙芯片和电池,用于无线通信和电力供应。
2. 充电盒:充电盒是一种便携式充电设备,用于给蓝牙耳机主体充电。
充电盒内部通常有一个或多个电池,通过与电源连接或充电座充电。
三、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分为配对连接和音频传输两个环节。
1. 配对连接配对连接是指蓝牙耳机与蓝牙设备(如手机、电脑)之间建立起安全稳定的连接。
具体步骤如下:(1)手机或电脑启动蓝牙功能,并设置为可检测状态。
(2)打开蓝牙耳机主体,使其进入配对模式。
(3)手机或电脑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
(4)在搜索结果中选择蓝牙耳机并配对连接。
(5)成功配对后,手机或电脑与蓝牙耳机之间建立起蓝牙连接。
2. 音频传输连接成功后,蓝牙耳机可以接收并发送音频信号。
具体过程如下:(1)手机或电脑将音频信号通过蓝牙连接发送到蓝牙耳机主体。
(2)蓝牙耳机主体接收到音频信号后,通过扬声器将音频内容转化为声音,并通过耳塞传递给用户。
(3)蓝牙耳机主体上的麦克风可以接收用户的声音,通过蓝牙连接发送到手机或电脑。
(4)手机或电脑接收到麦克风信号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录音、通话等)。
在音频传输过程中,蓝牙技术通过具有自适应频率跳跃的机制,有效避免了与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并保证了音频的传输质量。
四、蓝牙耳机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蓝牙耳机相比有线耳机具有以下优点:1. 无线连接:摆脱了传统耳机的束缚,提供了更加舒适和自由的音频使用体验。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音频设备,它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音频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传输、音频编码、电源管理、控制协议和音频输出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1. 信号传输1.1 蓝牙技术:蓝牙耳机采用蓝牙技术进行无线通信,使用2.4GHz的ISM频段进行信号传输。
它采用频率跳变技术,将信号分成多个频道,以避免干扰和提高传输稳定性。
1.2 配对与连接:蓝牙耳机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对和连接才能进行通信。
配对过程中,设备之间会交换一组唯一的加密密钥,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2. 音频编码2.1 声音采集:蓝牙耳机通过内置的麦克风采集用户的声音。
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处理和传输。
2.2 音频编码: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蓝牙耳机使用压缩算法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
常见的编码格式包括SBC、AAC和aptX等,它们可以将音频信号压缩成较小的数据包,以提高传输效率。
3. 电源管理3.1 节能模式:蓝牙耳机通常具有节能模式,以延长电池寿命。
当耳机处于空闲状态时,它会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以减少能耗。
3.2 充电与续航:蓝牙耳机通常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
用户可以通过充电盒或充电线对耳机进行充电,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续航时间取决于电池容量和使用情况,一般可支持数小时的连续使用。
4. 控制协议4.1 命令交互:蓝牙耳机可以通过控制协议与其他设备进行命令交互。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耳机上的按钮控制音乐播放、接听电话等功能。
4.2 通知功能:蓝牙耳机可以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通知信息,如来电提醒、短信通知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耳机上的提示音、振动等方式进行提示。
5. 音频输出5.1 音频解码:蓝牙耳机接收到经过编码的音频信号后,需要进行解码才能还原成原始的音频信号。
解码器会将压缩的音频数据还原为数字信号。
5.2 音频放大:解码后的音频信号会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处理,以增强音量和音质。
蓝牙耳机工作原理

蓝牙耳机工作原理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音频设备,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无线音频体验。
那么,蓝牙耳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蓝牙技术简介蓝牙技术是一种近场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传输和音频传输。
蓝牙耳机正是基于蓝牙技术实现无线音频传输的。
二、蓝牙耳机的组成部分蓝牙耳机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电池、耳机单元、控制单元和连接接口等。
每个组成部分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实现蓝牙耳机的工作。
1. 电池蓝牙耳机一般采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电源,用于供电给耳机的各个部件。
电池的容量和耗电量直接决定了蓝牙耳机的使用时间。
2. 耳机单元耳机单元是蓝牙耳机最核心的部分,用于产生声音并传输到用户的耳朵。
耳机单元一般由扬声器和听筒组成,通过对电流的控制来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蓝牙耳机的主要处理器,负责控制整个蓝牙耳机的工作流程。
它可以接收来自手机或其他设备的指令,并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音量调节、音乐切换等。
4. 连接接口连接接口是蓝牙耳机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桥梁。
一般来说,蓝牙耳机采用蓝牙无线连接来与手机等设备进行配对,并通过蓝牙信号进行音频传输。
三、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蓝牙连接、音频传输和声音输出。
1. 蓝牙连接首先,用户需要将蓝牙耳机与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蓝牙配对。
一旦配对成功,手机与蓝牙耳机之间建立起了蓝牙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手机会将音频数据发送给蓝牙耳机,同时接收来自蓝牙耳机的指令。
2. 音频传输一旦蓝牙连接建立起来,手机会将音频数据通过蓝牙信号发送给蓝牙耳机。
蓝牙耳机接收到音频数据后,将其解码并传输给耳机单元。
耳机单元根据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产生相应的声音信号。
3. 声音输出最后,声音信号被传输到蓝牙耳机的扬声器中,通过振膜的振动将声音输出到用户的耳朵中。
用户可以通过耳机上的按钮或手机上的控制界面对声音进行调节,包括音量大小、歌曲切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蓝牙及蓝牙耳机工作原理
1.蓝牙技术的特点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
整个蓝牙协议体系结构可分为底层硬件模块、中间协议层和高端应用层三大部分。
链路管理层(LMP)、基带层(BBP)和蓝牙无线电信道构成蓝牙的底层模块。
BBP层负责跳频和蓝牙数据及信息帧的传输。
LMP层负责连接的建立和拆除以及链路的安全和控制,它们为上层软件模块提供了不同的访问入口,但是两个模块接口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传递必须通过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的解释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中间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L2CAP)、服务发现协议(SDP)、串口仿真协议(RFCOMM)和电话控制协议规范(TCS)。
L2CAP完成数据拆装、服务质量控制、协议复用和组提取等功能,是其他上层协议实现的基础,因此也是蓝牙协议栈的核心部分。
SDP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一种机制来发现网络中可用的服务及其特性。
在蓝牙协议栈的最上部是高端应用层,它对应于各种应用模型的剖面,是剖面的一部分。
目前定义了13种剖面。
蓝牙底层模块
蓝牙的底层模块是蓝牙技术的核心,是任何蓝牙设备都必须包括的部分。
蓝牙工作在的ISM频段。
采用了蓝牙结构的设备能够提供高达720kbit/s的数据交换速率。
蓝牙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技术,分别定义了两种链路类型,即面向连接的同步链路(SCO)和面向无连接的异步链路(ACL)。
为了在很低的功率状态下也能使蓝牙设备处于连接状态,蓝牙规定了三种节能状态,即停等(Park)状态、保持(Hold)状态和呼吸(Sniff)状态。
这几种工作模式按照节能效率以升序排依次是:Sniff模式、Hold模式、Park模式。
蓝牙采用三种纠错方案:1/3前向纠错(FEC)、2/3前向纠错和自动重发(ARQ)。
前向纠错的目的是减少重发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额外开销。
然而在一个合理的无错误率环境中,多余的投标会减少输出,故分组定义本身也保持灵活的方式,因此,在软件中可定义是否采用FEC。
一般而言,在信道的噪声干扰比较大时,蓝牙系统会使用前向纠错方案,以保证通信质量:对于SCO链路,使用1/3前向纠错(FEC);对于ACL链路,使用2/3前向纠错。
在无编号的自动请求重发方案中,一个时隙传送的数据必须在下一个时隙得到收到的确认。
只有数据在收端通过了报头错误检测和循环冗余校验(CRC)后认为无错时,才向发端发回确认消息,否则返回一个错误消息。
蓝牙系统的移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安全问题变得及其重要。
虽然蓝牙系统所采用的调频技术就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是蓝牙系统仍然需要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安全管理。
在链路层中,蓝牙系统提供了认证、加密和密匙管理等功能。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个人标识码(PIN),它会被译成128bit的链路密匙(LinkKey)来进行单双向认证。
一旦认证完毕,链路就会以不同长度的密码(EncryphonKey)来加密(此密码已shit为单位增减,最大的长度为128bit)链路层安全机制提供了大量的认证方案和一个灵活的加密方案(即允许协商密码的长度)。
当来自不同国家的设备互相通信时,这种机制是及其重要的,因为某些国家会指定最大密码长度。
蓝牙系统会选取微微网中各个设备的最小的最大允许密码长度。
例如,美
国允许128bit的密码长度,而西班牙仅允许48bit,这样当两国的设备互通时,将选择
48bit来加密。
蓝牙系统也支持高层协议栈的不同应用体内的特殊的安全机制。
例如两台计算机在进行商业卡信息交流时,一台计算机就只能访问另一台计算机的该项业务,而无权访问其他业务。
蓝牙安全机制依赖PIN在设备间建立信任关系,一旦这种关系建立起来了,这些PIN就可以存储在设备中以便将来更快捷地连接。
软件模块
L2CAP是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位于基带协议之上。
L2CAP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数据服务,它的功能包括:协议的复用能力、分组的分割和重新组装(SegmentationAndReaassembly)以及提取(GroupAbstraction)。
L2CAP允许高层协议和应用发送和接受高达64KByte的数据分组。
SDP为应用提供了一个发现可用协议和决定这些可用协议的特性的方法。
蓝牙环境下的服务发现与传统的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在蓝牙环境下,移动的RF环境变化很大,因此业务的参数也是不断变换的。
SDP将强调蓝牙环境的独特的特性。
蓝牙使用基于客户/服务器机制定义了根据蓝牙服务类型和属性发现服务的方法,还提供了服务浏览的方法。
RFCOMM是射频通信协议,它可以仿真串行电缆接口协议,符合ETSI0710串口仿真协议。
通过RFCOMM,蓝牙可以在无线环境下实现对高层协议,如PPP、TCP/IP,WAP等的支持。
另外,RFCOMM可以支持AT命令集,从而可以实现移动电话机和传真机及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无线连接。
蓝牙对语音的支持是它与WLAN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蓝牙电话控制规范是一个基于ITU-T建议的采用面向bit的协议,它定义了用于蓝牙设备间建立语音和数据呼叫的呼叫控制信令以及用于处理蓝牙TCS设备的移动性管理过程。
2.语音网关(AudioGate)WindowsEmbeddedCEsupportsHeadsetProfileandtheHands-FreeProfilebyprovidingtheAudioGateway(AG).
3.TheAGserviceisimplementedasaDLL,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下面重点讲述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
关于音频流的蓝牙传输可以通过两个方式:
1)通过PCM接口来传送
2)通过模拟UART来传送
下面分别来讲述:
1)通过PCM接口来传送:
通过音频播放器(eg:MediaPlayer)来打开音频文件,调用Audio驱动,音频文件通过解码后,由PCM输出到Host端蓝牙模块的PCM输入端,接着,经过蓝牙模块的处理后,由RF无线模块发送给Client端蓝牙设备。
Client端蓝牙设备经由无线接收模块后,滤波,稳压,经微处理芯片处理后,直接由Speaker播放。
2)通过模拟UART来传送
通过设置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ervices\BTAGSVC】IsEnabled=1,使得系统引导时自动加载语音网关(AG)服务。
首先,通过手动配置建立Host端蓝牙设备与Client端蓝牙设备ACL链接(面向无连接的异步链路),接着在Application或AudioDriver中调用IOCTL_AG_OPEN_AUDIO,重新建立Host端蓝牙送waveOutMessage((HWAVEOUT)i,WODM_BT_SCO_AUDIO_CONTROL,0,TRUE);从而建立了Audio至蓝牙芯片之间的通道,即,实现了音频流到蓝牙模块的传送。
然后,经由主机端蓝牙模块将音频流打包经由RF模块发送出去。
客户端蓝牙耳机接收到无线音频包后,滤波,稳压,经微处理芯片处理后,由PCM传送给音频编解码芯片,最后,由Speaker播放。
下面这段段码是建立Host端蓝牙设备与Client端蓝牙设备SCO链路:
HANDLEh=CreateFile(L"BAG0:",0,0,NULL,OPEN_EXISTING,0,NULL);
if(INVALID_HANDLE_VALUE==h)
{
wprintf(L"ErrorcallingCreateFileonAudioGateway.\r\n");
return0;
}
if(onaudio==1)
{
wprintf(L"OpeningBluetoothaudio...\n");
BOOLfStatus=
DeviceIoControl(h,IOCTL_AG_OPEN_AUDIO,NULL,0,NULL,0,NULL,NULL);
if(FALSE==fStatus)
{
wprintf(L"Operationfailed:%d.\n",GetLastError());
}
else
{
wprintf(L"Operationsuccessful.\n");
}
CloseHandle(h);
return0;
}
elseif(onaudio==0)
{
wprintf(L"ClosingBluetoothaudio...\n");
BOOLfStatus=DeviceIoControl(h,IOCTL_AG_CLOSE_AUDIO,NULL,0,NULL,0,NULL,N ULL);
if(FALSE==fStatus)
{
wprintf(L"Operationfailed:%d.\n",GetLastError());
}
else
{
wprintf(L"Operationsuccessful.\n");
}
CloseHandle(h);
return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