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教案1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教案1

工程测量教案1
3`
2`
85`
图示讲解
实例讲解
对比记忆
反复提问
实例讲解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要点、教法和时间
③工程完工后——测绘竣工图,供日后扩建、改建、维修和城市管理用;对某些重要建构筑物在建设中和建成后进行变形观测,保证建筑物安全。
2)铁路、公路建设的测量工作
①测绘路线附近地形图,
在地形图上设计路线,将设计路线位置标定到地面。
②建桥前,测绘河流两岸的地形图,测定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与河床地形图、桥梁轴线长度,为桥梁设计提供资料,将设计桥台、桥墩位置标定到实地。
③开挖隧道前,在地形图上确定隧道位置,计算隧道长度与方向,指示隧道开挖方向,保证隧道正确贯通。
二、测量工作概述(复习)
(1)、测量的任务——测定和测设
1)测定——地物,地貌一定比例尺缩绘成地形图。
(2)结论
测定、测设在控制点上进行。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控制后碎部,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设。平面三角控制网——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10″和图根网的级别分级布设,一等网——精度最高,图根网——精
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要点、教法和时间
度最低。控制网等级高,网点之间的距离大、点的密度稀、控制的范围大。控制网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
在测区布设控制点A,B,C,D,E,F,测出其x,y,H坐标,
已知点安置仪器,测量地物与地貌特征点坐标,
特征点坐标按比例尺缩小展绘到图纸。地物、地貌特征点——碎部点,
测量碎部点坐标的方法与过程——碎部测量。
2)测设——将图纸设计的建构筑物放样到实地。
已设计出P、Q、R三幢建筑物,用极坐标法标定到实地——在A点安置仪器,F点定向,拨角β1,在该方向上量距S1

工程测量优秀教案

工程测量优秀教案

工程测量优秀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准确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2. 熟练掌握常用测量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的操作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测量读数和记录。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测量工作习惯,提高学生对测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2)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

(3)工程测量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全站仪的复杂操作与数据处理。

(2)如何在实际测量中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现场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流程。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加深对测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分析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四、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约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工程项目图片,如高楼大厦、桥梁、隧道等,引出工程测量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约30 分钟)(1)介绍工程测量的定义、任务和发展历程。

(2)讲解测量误差的分类、来源和控制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详细介绍常用测量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演示操作(约20 分钟)在校园内选择合适的场地,教师现场演示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架设、调平、读数和记录等,学生认真观察。

4. 学生实践(约6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校园内的地形测绘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在规定区域内,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教师在现场巡视,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5. 数据处理与分析(约30 分钟)各小组将测量数据带回教室,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测量结果,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工程测量》教案

《工程测量》教案
7.3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控制测量的基本工作,重点掌握直线定向的基本原理和方位角的推算方法,熟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测角、量变、测高差)。
第6周
3.4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方向观测法;)
3.5竖直角测量
3.6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记录、计算;掌握竖直角的观测原理及竖直角计算公式的确定,及了解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2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和成果计算
3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法
4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
重点:钢尺量距的方法,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
难点: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
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9周
CH7小地区控制测量
7.1控制测量概述
7.2直线定向及坐标正反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首先熟悉经纬仪各部分的构造
2练习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
3最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每组观测不少于3个测回
重点:1经纬仪的光学对中和整平
3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程序
难点: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对中、整平)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2.大地水准面的含义及特性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测量的坐标系与数学上的有何异同?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2竖直角的观测测量(每个同学需观测1个自选目标)
重点: 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
难点:竖直角的计算公式的确定
讨论、思考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测量实(4版)
测量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 练习课□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复习□ 授新课□√ 安排讨论□ 布置作业□
测量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复习□ 授新课□ 安排讨论□ 布置作业□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1次
1. 绪论1.1土木工程测量学的任务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4 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 1.5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3.5(1.2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测量学的研究内容,及工程测量的研究内容和任务,重点掌握了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及地面点位确定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5次
实习二:经纬仪的认识实习,及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3.19(1,2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光学经纬仪的构造,重点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以及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程序,记录,计算。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1到4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1到4
2)从纵向看: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阶段,如: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管理各个阶段都需用到测量工作。
§1-2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主要内容:国内外测绘科学的发展,现代测绘仪器电子化、数字化、小型化、高精度的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效。
1.中国古代测绘科学的发展
夏朝的简单的测量工具;春秋时期记载的地图;战国时期的“司南(指南针)”;西汉初期的已出土的“地形图”及“驻军图”;发现大气折射现象、制图理论等等。
设问:如何比较两个人之间的身高?
3.高差(h):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理解:①地面一点比另一点高多少(减法);以另外一点为零这点高多少。
② ;A-基准点、B-待定点;与高程起算面无关。
③高差有方向(待求点相对基准点)
高差有正负(正:待求点高于基准点;负:待求点低于基准点)。

至此,我们确定了平面位置的基准(高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的基准(绝对、相对高程),用三个参数x、y、H即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了解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相关法律与法规。
理解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高差的方向和正负;高差的大小与高程起算面的关系。
掌握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的概念及其区别;高差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高差的概念;
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难点: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2)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内部一个较大区域甚至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其定位等等内容的测绘科学。
任务: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研究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象片来研究地表形状和大小的测绘科学。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第一章:工程测量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工程测量课程的重要性掌握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2 工程测量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工程测量的概念阐述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1.3 工程测量的发展历程介绍工程测量的历史发展概述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掌握常见的工程测量方法第二章:测量学基础2.1 测量学基本概念解释测量的定义和原理了解测量学的分类和常用的测量单位2.2 测量仪器和工具介绍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3 测量误差和精度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掌握测量精度的表示方法和评定标准2.4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技巧第三章:平面控制测量3.1 平面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平面控制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平面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3.2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技术3.3 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4 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平面控制测量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的平面控制测量过程和成果讨论平面控制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4.1 高程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高程控制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高程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4.2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高程控制测量技术4.3 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高程控制测量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4.4 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高程控制测量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的高程控制测量过程和成果讨论高程控制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五章:地形图测绘5.1 地形图测绘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地形图测绘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地形图测绘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5.2 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地形图测绘技术5.3 地形图测绘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地形图测绘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5.4 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地形图测绘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的地形图测绘过程和成果讨论地形图测绘在该项目中《工程测量课程教案》第六章:建筑施工测量6.1 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6.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建筑施工测量技术6.3 建筑施工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建筑施工测量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6.4 案例分析: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例分析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过程和成果讨论建筑施工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七章:道路工程测量7.1 道路工程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道路工程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道路工程测量在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7.2 道路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道路工程测量技术7.3 道路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道路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道路工程测量成果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7.4 案例分析:某道路工程测量实例分析某道路工程测量的过程和成果讨论道路工程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八章:水利工程测量8.1 水利工程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水利工程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水利工程测量在水工建设中的重要性8.2 水利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水利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水利工程测量技术8.3 水利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水利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水利工程测量成果在水工建设中的应用8.4 案例分析:某水利工程测量实例分析某水利工程测量的过程和成果讨论水利工程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九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应用9.1 概述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介绍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现代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2 GNSS 测量技术及应用学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掌握GNSS 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3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及应用介绍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4 无人机测量技术及应用了解无人机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无人机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第十章:工程测量实习与实践10.1 实习目的和意义解释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实习在巩固工程测量知识和技能中的重要性10.2 实习内容和步骤制定实习内容和步骤确保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10.3 实习成果的提交和评价规定实习成果的提交要求评价实习成果和学生的表现10.4 实习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测量实习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测量实习的过程和成果讨论实习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测量学基本概念:理解测量的定义、原理以及测量学的分类和常用测量单位。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第一章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第一章
(1)地理坐标是用经度λ和纬度φ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由于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不便于直接进行各种计算。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利用高斯投影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广大区域内确定点的平面位置,一般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高斯投影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
三、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质量第一”的观点,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保持测量成果的真实、客观和原始性,要爱护测量仪器与工具。
四、测量的计量单位
1.长度单位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
2.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是m2,大面积则用公顷或km2表示,在农业上常用市亩作为面积单位。
1公顷=10000m2=15市亩,1km2=100公顷=1 500市亩,1市亩=666.67m2
投影带是从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度6˚划分一带,称为6˚带,将整个地球划分成60个带。带号从首子午线起自西向东编,0˚~6˚为第1号带,6˚~12˚为第2号带,…。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第1号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3˚,任意号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0,可按式(1-4)计算。
(1-2)
式中N——6˚带的带号。
第五节测量工作概述
一、测量的基本工作
1.平面直角坐标的测定
主要测量工作是测量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2.高程的测定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测量工作是测量高差。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
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可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来表示。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x坐标均为正值,y坐标则有正有负m。为了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将每带的坐标原点向西移500km,如图1-3b所示,纵轴西移后:

工程测量教案-第一章

工程测量教案-第一章

项目1 测量基本知识1.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作用和要求2.地面点位的确定3.测量工作概述4.测量误差概述5.评定精度的标准项目1.1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公路等)的每一个阶段均要进行测量工作①工程勘测阶段——控制测量、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②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放样、竣工测量;③工程管理过程——安全监测、变形观测。

1.1.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依据各种图例符号和规定的比例尺,运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把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地貌和地物测绘成地形图,并把建筑工程所需的数据用数字表示出来,作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1.1.2建筑物施工放样将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和大小按照设计图纸所给定的条件和有关数据,为施工做出实地标志而进行的测量工作,作为施工依据、质量控制、工程验收、修缮与维护等提供资料。

建筑工程测量是保证建筑物平面定位正确,保证建筑物竖向标高和垂直度、构件安装等工作精度的必要技术措施。

如何保证测量精度达到建设工程的施工要求,将是施工的关键。

1.1.3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观测对于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和组织管理中,还要定期对工程稳定性进行观测。

以便及时掌握其沉降、位移、倾斜、裂缝和挠度等变形情况等。

以动态监测的手段,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同时也为改进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及学习该门课程的要求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要求2.学习该门课程的要求一知四会:知原理、会用仪器、会识图用图、会施工测量。

3.如何学好工程测量课程◆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实践课认真对待。

重视实践:我们将充分创造条件,给大家动手实操机会,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充分利用每堂课堂实习。

爱护仪器:测量仪器比较贵重且易受损,要求大家养成爱护仪器的好习惯。

项目1.2 地面点位的确定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需用三个量,在测量工作中一般用:某点在基准面上投影位置(x,y)该点离基准面高度(H)1.2.1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1.水准面和水平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与测设
对比记忆
测绘——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将地物 反复提问
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
测设——将地形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
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1) 城市规划、给排水、煤气管道、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 实例讲解
Hale Waihona Puke 2) 测设——将图纸设计的建构筑物放样到实地。
已设计出 P、Q、R 三幢建筑物,用极坐标法标定到实地——在 A
点安置仪器,F 点定向,拨角β1,在该方向上量距 S1
(2) 结论
测定、测设在控制点上进行。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控制
后碎部,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
设。平面三角控制网——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5″、10″和
建设
① 设计阶段——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供结构物平面
及竖向设计使用;
② 施工阶段——将设计建构物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要点、教法和时间
③ 工程完工后——测绘竣工图,供日后扩建、改建、维修
和城市管理用;对某些重要建构筑物在建设中和建成后进行变
形观测,保证建筑物安全。
图示讲解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 实例讲解
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科学。
(1) 地物和地貌
1) 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
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与桥梁等。
(2) 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
原等。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 测量学的任务
基本能力:掌握本学科在该技术领域的作用,把握全局,理解深入某些具体概 念。
课堂类型:传授新知识课
教 具: 教学过程与教学组织: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要点、教法和时间
Ⅰ、组织教学:点名考勤
3`
Ⅱ、导入新课:
2`
由课程结构导入。带领学生回顾基础测量学中的相关知识,
引入工程测量的概念。
85`
Ⅲ、新课教学:
一、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图根网的级别分级布设,一等网——精度最高,图根网——精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度最低。控制网等级高,网点之间的距离大、点的密度稀、控 制的范围大。控制网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 Ⅳ、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复习基础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引入工程测量的内 容,大概介绍工程测量的任务、作用等基础知识。
要点、教法和时间 10`
2) 铁路、公路建设的测量工作
① 测绘路线附近地形图,
在地形图上设计路线,将设计路线位置标定到地面。
② 建桥前,测绘河流两岸的地形图,测定河流的水位、流
速、流量与河床地形图、桥梁轴线长度,为桥梁设计提供资料,
将设计桥台、桥墩位置标定到实地。
③ 开挖隧道前,在地形图上确定隧道位置,计算隧道长度
与方向,指示隧道开挖方向,保证隧道正确贯通。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月日
(星期)
节次
班 级 15 工程测量技术
序次
1
课 题:课题 1: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入工程测量学科,工程测量学为本专业非常
重要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 用。 重 点: 对于本门专业课的整体认知,包括其任务、作用。在建设中的具体 应用、新技术应用等。 难 点:难点在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测量工作概述(复习)
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
(1)、测量的任务——测定和测设
1) 测定——地物,地貌一定比例尺缩绘成地形图。
在测区布设控制点 A,B,C,D,E,F,测出其 x,y,H 坐标,
已知点安置仪器,测量地物与地貌特征点坐标,
特征点坐标按比例尺缩小展绘到图纸。地物、地貌特征点
——碎部点,
测量碎部点坐标的方法与过程——碎部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