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和支气管手术方法

合集下载

气管切开技术流程及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技术流程及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技术流程及注意事项01 概述气管切开是气道管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管理,保证患者的通气与换气,这里主要阐述气管切开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护理措施。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用于急危重症手术,通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02 气管解剖结构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

临床上将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这里重点阐述的喉部解剖结构。

(一)喉头位置喉头位于颈前部、喉咽部的前方,上与喉咽部相通,下与气管相通。

喉藉韧带和肌肉,上与舌骨相连,下胸骨相连,后方与咽紧密连接。

喉于吞咽、发音或头部左右转动时,可随之向上、下、左、右移动。

喉头的位置于成人上界正对第4、5颈椎体之前,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女性略高于男性。

小儿比成人高,随年龄增长,喉的位置逐渐下降。

(二)喉头软骨喉头以软骨为支架,包括关节和肌肉,内衬粘膜。

软骨包括3块单个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以及3块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状软骨和楔桩软骨组成。

1. 甲状软骨甲状软骨形若僧帽,前面由两块板状软骨拼成,其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称为“喉结”,喉结上端的中央呈凹陷状,叫“甲状软骨切迹”。

甲状软骨板的后缘呈游离,向上和下各形成突起,称“上角”和“下角”。

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较短粗,其尖端的内侧面有小关节,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

2. 环状软骨在甲状软骨的下方,构成喉头的底座,也是气管的开口,前部较狭扁,叫“环状软骨弓”,后部较宽,叫“环状软骨板”。

弓的位置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板的上缘有一对小关节面,与杓状软骨相连。

环状软骨的下缘与气管相连,是气管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气管上口的张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受到损伤,可引起气管上口狭窄。

3. 杓状软骨是一对略呈三角形的软骨,尖向上,底向下,与环状软骨板下缘构成“环杓关节”。

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术讲稿2

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术讲稿2

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术气管内插管术一、适应证1.全麻下头颅、胸腔及上腹部手术。

2.需要特殊体位(如俯卧位、坐位)的全麻手术。

3.需要肌松药的全麻手术。

4.低温及控制性降压。

5.预防和处理误吸和呼吸道梗阻。

(如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

6.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

7. 心跳呼吸停止,需行急救人工呼吸。

二、禁忌证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粘膜下血肿时,除非急救严禁气管插管;严重气管畸形或移位,应慎重气管插管,避免反复试插造成的喉头和气管损伤;2、胸主动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时可能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如需插管,动作轻柔、熟练,避免呛咳、挣扎造成意外;3、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反复鼻衄者,禁用经鼻气管插管;4、对插管基本知识和技能未掌握者,设备不完善列为相对禁忌证。

三、插管前准备1、术前检查及估计(1)头颈活动度:正常头颈伸屈范围165~90°,若头后仰不足80°可使插管困难,见于颈部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过度肥胖(颈粗短高喉头等)或先天性疾病(斜颈等)。

(2)口齿情况:正常张口可达4~5cm,如张口小于2.5cm常妨碍喉镜置入,见于颞颌关节病变;颌面部瘢痕挛缩;颌面、舌或口内肿瘤以及先天性疾病(巨舌、小颌症等)。

如有活动义齿,在麻醉前应全部取下。

(3)拟行鼻腔插管时要了解鼻腔通畅情况,有无鼻损伤、鼻咽部手术史,咽部有否扁桃肿大,咽后壁脓肿等。

(4)术前应充分了解有无气管狭窄,颈部巨大肿瘤,主动脉瘤等长期压迫气管,常使气管软骨环软化,管腔狭窄,也可能气管创伤后狭窄,均应参考X线片或CT片测量气管内径,按内径缩小25%准备导管为宜。

(5)有咽喉部病变(肿瘤、水肿、狭窄等)对插管径路可能有阻挡,无法经声门作气管插管者,需考虑作气管造口后插管。

2、检查麻醉机和供氧条件(1)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是否无碍,能充分供氧;(2)钠石灰有无失效;(3)麻醉机及回路有无漏气;(4)麻醉面罩是否合适;(5)吸引器、吸痰管是否备全。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解剖无效腔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
通气,便于呼吸道管理,保证脑、心供氧,防治严重肺部 感染,防止窒息,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
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
1. 颅脑损伤、脑出血等昏迷患者,昏迷程度深,病情危重,预计短期内不能清醒 者;
2. 患者轻中度昏迷,但咳嗽及咳痰、吞咽反射差,痰液不能咳出及/或咽下,导 致低氧血症或有窒息危险者;
4.5 45 1岁
1
5.5 55 2岁
2
6.0 60 3-5岁
3
7.0 65
4
8.0 70
5
9.0 75
6
10 80
适用 年龄
6-12 岁
13-18 岁
成年 女性
成年 男性
气管套管类型
大部分的气管套管内有一个
内套管,内套管的作用是当
有痂皮或者粘液堵塞,可以 很容易的取出清洗更换。管
蕊可以帮助在手术时将气管
纵膈气肿
小儿较常见。多因剥离气管前筋膜过多所致。重度呼吸困 难并有咳嗽者更易发生。若纵隔的壁层胸膜破裂,则可由 纵隔气肿转为气胸。纵隔气肿的轻重有很大不同。 轻者症状不明显,一般均有胸痛。重者呼吸短促,听诊心 音低而远,叩诊心浊音界不明。X线片检查显示纵膈影像 变宽,侧位像可见心与胸壁之间的组织内有条状空气阴影。 轻度纵隔气肿无需治疗。气肿严重有纵膈压迫症状并影响 呼吸循环时应施减压术,将气体放出。
急性肺水肿
多发生于呼吸困难较久的病人。 气管切开后,肺内压力骤降,肺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因而发生肺水肿。患者出现渐进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两侧 肺底有水泡音。 治疗方法可在气管套管上接一单向活瓣的“Y”形管,呼 气时使气体通入一水瓶增加呼气的阻力即增加肺泡内呼气 的压力。吸气时则通过另一管直接吸入新鲜空气并无阻力, 然后将水瓶内的水量逐渐减少,二月内使呼气阻力完全解 除。

(完整版)肺部切除手术操作流程

(完整版)肺部切除手术操作流程

(完整版)肺部切除手术操作流程肺部切除手术操作流程介绍肺部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如肺癌、肺脓肿等。

本文档将介绍肺部切除手术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在进行肺部切除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 完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等。

2. 进行术前评估,包括检查肺功能、心脏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

3. 确定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条件选择开胸手术或腔镜手术。

手术步骤肺部切除手术的操作步骤如下:1. 麻醉在手术开始前,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处于无痛状态。

2.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相应的手术切口。

对于开胸手术,通常在胸骨旁开一个切口;对于腔镜手术,通常在胸部的侧面开一个小切口。

3. 病变定位通过观察、触诊、X光、CT等方法,确定肺部的病变位置。

4. 肺叶分离将肺部与胸壁分离,以便进一步操作。

5. 支气管和血管将与病变相关的支气管和血管进行,阻断气道和血液供应。

6. 切除肺部根据病变的位置和范围,切除相应部位的肺组织。

7. 缝合和止血进行伤口缝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止血。

8. 结束手术完成手术后,将伤口覆盖好,并进行必要的敷料。

注意事项在进行肺部切除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操作时注意保护周围组织,避免损伤其他器官。

- 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 术后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并进行恢复护理。

以上是肺部切除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操作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术前、术中和术后都需要严密监测,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和患者安全。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1. 引言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通过内镜技术在呼吸道内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肺癌、肺部感染和肺脓肿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术原理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主要依靠内镜技术,通过将柔软的内镜引入呼吸道进行观察和操作。

内镜可以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呼吸道,经过气管进入支气管和肺部。

通过内镜可以观察呼吸道的病变部位,并进行相关操作,如取材、止血、灌洗等。

3. 适应症呼吸内镜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病症:•肺癌:通过内镜可以观察肺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进行活检以确诊肺癌。

•肺部感染:通过内镜可以观察肺部感染病灶的情况,并进行采样以确定病原体和进行抗菌治疗。

•肺脓肿:通过内镜可以引导引流管进入脓液积聚部位,进行脓液的引流和清洗。

4. 操作步骤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如下:1.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检查、消毒和局部麻醉等。

2.内镜引入:将内镜经过口腔或鼻腔引入气管,经过导丝引导进入支气管和肺部。

3.观察和取样:通过内镜观察呼吸道病变部位,并进行活检或刷片采样等取材操作。

4.治疗操作:根据病情需要,在内镜引导下进行相关治疗操作,如肿瘤切割、止血或灌洗等。

5.术后处理:完成治疗操作后,将内镜取出,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5. 注意事项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术前评估:患者应接受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和心肺功能的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消毒和无菌操作:手术操作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术后观察和护理: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定期随访: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检测复发情况。

6. 结论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内镜引导下对呼吸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手术讲解模板:肺楔形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肺楔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手术禁忌: 年迈体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差。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术前准备:
1.必需有术前3周以内的胸部正、侧位x线 摄片,以便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 如系恶性肿瘤病人,则应有2周内的胸片。 此外,还应作胸部透视,观察膈肌活动度, 以便估计是否有膈神经受累和胸膜粘连情 况。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术前准备:
2.肺切除术后对呼吸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在切除后作胸廓成形术,影响将更严 重。切除的范围越多,影响也就越大。因 此,对肺切除的病人,应详细询问以往呼 吸系疾病史,检查呼吸功能,必要时进行 分侧肺功能检查,以便正确估计术后的呼 吸功能。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术前准备: 3.肺结核病人,尤其是有刺激性咳嗽、痰 抗酸。
术后护理:
液过多、过速,出现肺水肿等严重情况, 应及时将气管切开,这样既能随时清除 呼吸道内痰液,并可因此缩小50%呼吸道 死腔,增加25%肺泡通气量。同时,可用 细塑料管经气管套管更有效地吸入氧气; 但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免呼 吸道干燥,痰液结痂。痰液粘稠时,可经 气管套管滴入糜蛋白酶,使痰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4)支气管结核:经药物积极治疗6月~1 年年以上无效,甚至因管腔狭窄(或完全 阻塞)造成肺不张;或因广泛管壁破坏,形 成支气管扩张者,应作切除。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5)毁损肺:一侧或一叶肺全部或绝大部 分被破坏,形成干酪病灶、空洞、肺萎缩、 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应考虑 切除。如对侧尚有干酪病灶、结核球或空 洞等病变,则应慎重研究手术问题。
手术资料:肺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采用最安全、最简易而收效好的手术。 目前,肺切除 术的危险性和并发症虽已大为减少,但不 宜作肺切除术者不应勉强,仍可采用萎陷 手术。

各位肺切除术 手术图谱

各位肺切除术 手术图谱

各部位肺切除术右侧全肺切除术1-1 切开纵隔胸膜,切断结扎迷走神经分支,显露右肺动脉上叶及右上肺静脉各支1-2 分别结扎、切断右上肺静脉各支1-3 分别结扎、切断右肺动脉上叶尖前段各分支及主干1-4 钳夹间切断、结扎肺下韧带血1-5 显露、结扎右下肺静脉1-6 切断右下肺静脉,夹支气管钳,缝扎支气管动脉1-7 切断、缝合右支气管1-8 缝合纵隔胸膜,覆盖残端图1 右侧全肺切除术2-1 切开纵隔胸膜,切断、结扎迷走神经分支,显露左肺动脉主干2-2 结扎、切断左肺动脉主干2-3 显露、结扎、切断左上肺静脉2-4 切断、结扎肺下韧带2-5 结扎、切断左下肺静脉2-6 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左总支气管2-7 缝合纵隔胸膜,覆盖残端图2 左侧全肺切除术3-1 切开纵隔胸膜,显露右肺动脉主干和上叶尖前段分支,结扎、切断尖前段动脉3-2 在上、中、下叶间裂切开胸膜,显露、结扎、切断上叶后段动脉3-3 显露、结扎、切断右上肺静脉上叶支3-4 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上叶支气管3-5-13-5-2 用奇静脉周围组织覆盖残端图3 右上肺叶切除术4-1 在斜裂和水平裂交界处切开胸膜,显露、结扎、切断右中叶动脉4-2 在肺门前侧显露、结扎、切断右上肺静脉中叶支4-3 切开叶间裂,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中叶支气管4-4 上、下叶间胸膜覆盖支气管残端及右肺动、静脉图4 右中肺叶切除术5-1 切开中、下叶间胸膜,分别显露、结扎、切断下叶背段和基底段动脉5-2 钳夹、切断、结扎肺下韧带后结扎、切断右下肺静脉5-3 切开后纵隔胸膜,缝扎支气管动脉,分别切断、缝合下叶背段和基底段支气管5-4 缝合纵隔胸膜,覆盖残端图5 右下肺叶切除术6-1 切开肺门上缘纵隔胸膜,显露、结扎、切断迷走神经分支及左肺动脉上叶尖后段分支6-2 在上、下叶间切开胸膜,显露、结扎、切断上叶前段、舌段动脉分支6-3 结扎、切断左上肺静脉6-4 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左上叶支气管,用下叶肺和心包覆盖残端图6 左上肺叶切除术7-1 切开上、下叶间胸膜,分别显露、结扎、切断下叶背段和基底段动脉7-2 切断、结扎肺下韧带,显露、结扎、切断左下肺静脉主干7-3 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左下叶支气管7-4 胸膜瓣覆盖残端图7 左下肺叶切除术8-1 在上、下叶间胸膜下结扎、切断舌段动脉8-2 结扎、切断舌段静脉8-3 切断舌段支气管,缝合近侧残端,钳夹远端,切开肺段分界线胸膜8-4 吹胀健肺,显露肺段分界线后挤开段间隙,结扎段面上支气管,摘除病肺,显露段间静脉图8 左上肺叶舌段切除术9-1 楔形钳夹病肺9-2 切除病肺,绕止血钳作第1层连续缝合9-3 撤除止血钳,收紧第1层缝线,返回作第2层连续缝合。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是一种通过支气管镜将药物或液体注入肺部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治疗中,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特别容易引起儿童肺炎。

肺实变是肺部病变的一种表现,严重影响了肺功能,需要积极治疗。

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治疗,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清除病原体和炎症,达到治疗的效果。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还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量,减少了不必要的全身用药,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观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疗效,评估这一治疗方法对儿童患者的临床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效果;3. 分析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4. 通过病例分析,总结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中的经验,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参考依据,促进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为患儿的康复和健康保驾护航。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共纳入了xx例确诊为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实变的患儿。

所有患儿在接受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前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并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了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治疗方案包括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手术操作由资深呼吸内科医师完成,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肺和支气管手术方法 及术期处理
邵永丰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胸心外科
• 1895: first pneumonectomy in multiple stages by William Macewen on a patient with tuberculosis and emphysema
原因:a.补液过多 b.心梗导致左心衰
c.血浆蛋白浓度↓ d.败血症→毛细血管损伤 e.吸入 高浓度O2 f.心律失常 g.过度的淋巴结清扫中断了淋 巴引流→淋巴性水肿
• 食管胸膜瘘 全肺切除病人:0.2%-1%
a.手术损伤 b.肿瘤复发侵润 c.慢性感染
• 肺扭转
• 全肺切除术后综合症
• 吻合口裂开—— 袖状肺切除
袖式肺叶切除及支气管、 肺动脉成形技术
正常支气管、肺动脉的解剖
肺切除术后处理
一般处理
• 术后早期监护 • 保持胸腔负压引流 • 术后止痛 • 呼吸道护理
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治疗
• 术后疼痛
肋间神经阻滞
引流管周围局部封闭 术前麻醉时硬膜外置管,术中及
术后应用镇痛药 术后早期静脉持续镇痛药 口服止痛药时间可适当延长
术后第4天
• 全肺切除术后的脓胸(2%-16%)
术后40天
• 术后持续漏气
病例1:男性,75岁,COPD, 右中叶肺 癌,右中肺切除术后
• 术后肺不张
病例2:男性,60岁,右上肺切除
病例3:女性,45岁,右上肺不张, 纤支镜吸痰后好转
• 肺炎 开胸术后肺炎发生率:2%-22%
• 肺水肿 术后48-72h达高峰 全肺切除术后肺水肿发生率为2.5%-5% 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生命
• 1931: first successful pneumonectomy in two stages by Rudolph Nissen on a patient with crush injury to the thorax
• 1932: first lobectomy by Harold Brunn
• 呼吸道准备:戒烟、控制呼吸道感染、 超声雾化吸入等
• 循环系统准备:高血压、冠心病、心律 失常、心功能不全、传导阻滞等的治疗
• 糖尿病病人术前适当控制血糖 •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 开胸手术
手术方法
Muscle sparing
• VATS
肺切除手术种类
• Wedge resection • Segment resection • Lobectomy • Sleeve resection • Pneumonectomy
• 194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张纪正实施了我 国第一例全肺切除术,为我国的肺癌外科 奠定了基础。
肺手术范围
• 肺良性肿瘤 • 肺恶性肿瘤——肺癌 • 炎症性疾病: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等 • 肺结核:结核球、肺毁损 • 肺气肿:肺减容手术 • 终末期肺病:肺移植手术
术前准备
• 术前检查:一般常规检查、心电图、胸 片、CT、肺功能 、超声心动图……
• 血胸
支气管动脉 肋间血管 肺血管结扎线滑脱
• 乳糜胸
肺切除手术可能损伤胸导管 及主要分支的位置
• 右下肺肿瘤侵犯右下胸部椎体旁胸膜
• 在做隆突周围及主动脉弓下淋巴结清扫时
• 切除下肺韧带时
治疗
• 胸腔闭式引流 • 禁食或低脂饮食+静脉营养 • 再次开胸结扎胸导管
• 支气管胸膜瘘(2%-13%)
• 1933: first successful single-stage total pneumonectomy by Graham from Barnes Hospital
• 1939: first segmentectomy by Churchill and Belsey
• 1937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张大同,第一 例肺叶切除(支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