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服介绍

合集下载

硕士学位服颜色分类(一)

硕士学位服颜色分类(一)

硕士学位服颜色分类(一)
硕士学位服颜色分类
•传统学科颜色分类
•艺术学科颜色分类
•综合学科颜色分类
•学校独特颜色分类
传统学科颜色分类
•红色: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硕士学位服常采用红色来代表学科的热情和活力。

•蓝色:理学、工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硕士学位服通常采用蓝色来象征海洋和天空的广阔和深邃。

•绿色:建筑学、环境科学等地球科学学科的硕士学位服常使用绿色,寓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黄色:医学、药学等健康科学学科的硕士学位服一般选择黄色,代表希望和温暖,与医学的使命相呼应。

艺术学科颜色分类
•粉红色: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硕士学位服常使用粉红色,象征甜美和浪漫。

•黑色:美术、设计等视觉艺术类硕士学位服通常采用黑色,展现出艺术家的神秘和魅力。

•白色:戏剧、导演等戏剧艺术类硕士学位服常以洁白的颜色出现,寓意纯净和光明。

综合学科颜色分类
•紫色:教育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硕士学位服多选择紫色,代表智慧和尊贵。

•橙色:体育学、旅游管理等跨学科的硕士学位服常采用橙色,象征活力和创造力。

学校独特颜色分类
•一些学校为了彰显自己的特色,会进行独特的颜色分类,比如校徽颜色、校园象征色等。

以上是硕士学位服颜色的一些常见分类,不同学科所采用的颜色
代表了该学科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在选择硕士学位服时,学生可以了
解学科的传统颜色分类,以便能更好地与自己的学科相关联。

而学校
独特颜色分类则体现了学校的个性和辨识度。

各类学位服的颜色及含义

各类学位服的颜色及含义

各类学位服的颜色及含义————————————————————————————————作者:————————————————————————————————日期: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的颜色含义及意义简单介绍资料一:ﻫﻫ农学学士服绿色,理学学士服灰色,工学学士服黄色,管理学学士服灰色,法学学士服粉色,文学学士服粉色,经济学学士服灰色。

ﻫ资料二:ﻫﻫ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ﻫ席委员(或导师)出席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活动的穿着的正式礼服。

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ﻫﻫ一、学位帽ﻫﻫ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ﻫﻫ二、流苏ﻫﻫ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获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ﻫ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三、学位袍ﻫ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为红、黑两色。

空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得体。

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四、垂布ﻫ垂布为套头三角兜,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披在后背处,匍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

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ﻫ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ﻫﻫ资料三:ﻫ不同学科的学士服的区别主要在于饰边的颜色,下面介绍一下学士服颜色的分类:绿色:农学学士灰色: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理学学士黄色:工学学士ﻫ粉色:法学学士,文学学士白色:医学学士红色:军事学学士学士服附属着装:ﻫ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

电大学士服介绍

电大学士服介绍

学士学位服着装规范
学士服必须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学士学位服着装规范》穿戴,具体办法如下:
一、学士帽
学士学位帽为方型黑色,戴学士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
学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士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校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三、学士袍
学士学位袍为黑色,穿着学士袍,应自然合体,学士袍外面不得再加穿其它服装。

四、垂布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科分别标为粉、灰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士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士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我校垂布暂按授予学位的文、理、两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

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本硕博学士服颜色分类

本硕博学士服颜色分类

本硕博学士服颜色分类1. 引言学士、硕士和博士是不同层次的学位,每个学位都有其独特的标志性服装。

其中,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服颜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本文将介绍本硕博学士服颜色分类的相关内容。

2. 学士服颜色分类学士是指获得本科学位的毕业生。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所穿着的学士服颜色也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士服颜色分类:•理工科:通常使用黑色作为主色调,代表着严谨、科技和权威。

•文科:一般采用深蓝色作为主要颜色,象征着知识、智慧和温和。

•医学类:常使用白色作为主要颜色,代表纯洁、职业和责任。

•艺术类:常选用紫色或其他鲜艳明亮的颜色,体现创造力和艺术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学士服颜色的分类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3. 硕士服颜色分类硕士是指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

与学士不同,硕士学位所穿着的学位服颜色也有其独特的分类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硕士服颜色分类:•理工科:通常使用深红色作为主要颜色,代表着权威、专业和创新。

•文科:常采用深黄色或浅黄色作为主要颜色,象征着智慧、卓越和温和。

•商科:常使用深绿色或浅绿色作为主要颜色,体现商业精英和创业精神。

•医学类:一般采用深紫色作为主要颜色,代表医学专业和职业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硕士学位所穿着的学位服通常比本科更加庄重华丽,在设计上也更加精细。

4. 博士服颜色分类博士是指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博士学位所穿着的学位服在设计上与本科和硕士有较大区别,并且颜色分类也有其独特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博士服颜色分类:•理工科:通常使用深蓝色作为主要颜色,代表着权威、学术和创新。

•文科:常采用深红色或深黄色作为主要颜色,象征着智慧、卓越和温和。

•医学类:一般选用深绿色或深紫色作为主要颜色,代表医学专业和职业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学位所穿着的学位服在设计上更加庄重华丽,并且可能会配有帽子等其他装饰。

5. 结论本文介绍了本硕博学士服颜色分类的相关内容。

学位服标准

学位服标准

学位服标准
学位服是毕业典礼上的标配,是体现毕业生荣誉和身份的重要象征。

学位服种类不同,对应的教育级别也不同。

以下是学位服的标准。

一、本科学位服
本科学位服最突出的特点是方领和披肩,标志着学士学位的荣誉。

本科学位服上衣应该是黑色的,袖口宽松。

领口上方处有两条黑色的丝绸长条,各为十厘米宽。

披肩长约四十厘米,下端一般到臀部。

学士学位服的下衣应该是没有口袋的黑色短裤,裙摆应接近膝盖的中心。

在正式场合,男士需要穿着黑色袜子和皮鞋,女士应该穿着黑色绸袜和皮鞋。

二、硕士学位服
硕士学位服突出的特点是马褂式样的翻领和硕士帽,标志着硕士学位的高度荣誉。

硕士学位服上衣为黑色,袖口与领口周围镶贴有细密的绸缎长条,以及两条在左右跨肩处延伸的长条,呈V形。

硕士学位服下衣与本科学位服一样,都是黑色短裤。

硕士学位的帽子是黑色的平顶小帽,帽子上方有硕士学士毕业生所属学校徽标。

三、博士学位服
博士学位服与硕士学位服一样,是硕士学位的进阶荣誉。

博士学位服的上衣为黑色,外衣的左侧有让人联想起隆隆而过的翻领,带红
色细边,下摆呈八字形。

肩部两侧各有一只红色缎带从前到后,且翻领中间也有一条红缎带。

博士学位服下衣也是黑色短裤。

博士学士毕业生所戴头饰是黑色帽子和博士学士毕业生所属学校徽标。

博士学位服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学位证书。

以上是学位服的标准,穿着学位服标志着毕业生的荣誉和标志,应该注意细节和礼仪规范,仔细整理服装的色彩和大小,以体现出对学位的敬重和庄重。

中国学士服颜色分类(二)

中国学士服颜色分类(二)

中国学士服颜色分类(二)中国学士服颜色分类1. 传统分类方式•蓝色学士服–蓝色学士服常见于医学类学位,如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

–蓝色学士服象征着医学领域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黑色学士服–黑色学士服常见于文、理、工等非医学类学位。

–黑色学士服代表着学术严谨、知识积累以及学子们对理想追求的决心。

•其他颜色学士服–除了蓝色和黑色,还有一些学校或专业会采用其他颜色的学士服进行区分。

–例如,金色学士服常见于金融、经济类专业,代表财富和经济的力量;绿色学士服常见于生态学、环境科学类专业,象征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 新趋势:个性化分类•学校颜色–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学士服的颜色,以展示学校的个性和风格。

–例如,以学校校徽或校训为设计灵感,设计独特的学士服颜色。

•专业颜色–随着专业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不同颜色的学士服来区分不同的专业。

–例如,计算机科学专业可以使用浅灰色学士服,设计专业可以使用紫色学士服。

•个人定制–一些学生可以选择定制个人专属的学士服颜色。

–这种趋势使得学士服更加与个人特点相契合,表达出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学士服的意义学士服颜色的分类不仅仅是为了区分专业和个性,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团结和认同–学士服颜色的分类形成了一种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感,使得学子们感到自己属于一个特定领域或学校。

•展示荣誉和成就–学士服颜色的分类也代表了学子们的学业成就和荣誉。

–不同颜色的学士服反映了学子所取得的不同学位以及在专业领域的表现。

•体现学术精神–学士服的分类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展示学术精神和专业精神的机会。

–学士服的颜色激励着学子们追求知识和学术进步。

学士服颜色的分类在中国的大学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个性化需求的回应。

通过学士服颜色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学校的特点,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本科硕士博士学士服颜色分类

本科硕士博士学士服颜色分类

本科硕士博士学士服颜色分类一、引言学位服是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穿着的一种特殊的服装,代表着毕业生的学位和荣誉。

根据不同的学位级别,学位服有不同的颜色分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硕士、博士和学士学位服的颜色分类。

二、本科学位服颜色分类本科学位服是指获得了本科学位的毕业生所穿戴的礼服。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规定,本科生穿着的学士袍为黑色,袍袖为长袖,前襟开口处有扣子。

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各高校对于本科生穿戴的礼服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中国大陆地区常见高校本科学位服颜色分类:1. 黑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2. 红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3. 蓝袍:上海交通大学等。

4. 绿袍:浙江大学等。

5. 灰袍:天津大学等。

三、硕士学位服颜色分类硕士学位服是指获得了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所穿戴的礼服。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规定,硕士袍为黑色,袍袖为短袖,前襟开口处有扣子。

在中国大陆地区,各高校对于硕士生穿戴的礼服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中国大陆地区常见高校硕士学位服颜色分类:1. 黑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2. 红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3. 蓝袍:上海交通大学等。

4. 绿袍:浙江大学等。

5. 深紫色袍:北京师范大学等。

四、博士学位服颜色分类博士学位服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所穿戴的礼服。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规定,博士袍为深红色,袍袖为长袖,前襟开口处有扣子。

在中国大陆地区,各高校对于博士生穿戴的礼服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中国大陆地区常见高校博士学位服颜色分类:1. 深红色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2. 深紫色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3. 深蓝色袍:上海交通大学等。

4. 深绿色袍:浙江大学等。

五、学士学位服颜色分类学士学位是指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最高荣誉称号。

因此,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颜色分类。

下面是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常见的颜色分类:1. 理工科类:黄色2. 文科类:白色3. 经济类:银灰色4. 教育类:天蓝色5. 法律类:紫红色6. 医学类:深绿色六、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学士学位服的颜色分类。

学位服标准

学位服标准

学位服标准学位服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身穿的一种特殊服饰,代表着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获得学位的象征。

学位服标准是指学校对学位服的设计、材质、颜色等方面所做的规定和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位服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学位服标准以及其设计与使用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学位服的设计:学位服通常由学位袍、学位帽和领章、领巾等配饰组成。

学位袍的设计一般可以参照传统的学究装束风格,如大学教师常穿的黑色长袍,可以采用类似的设计元素,如宽大的袖子、宽松的版型等。

学位袍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学位的级别进行调整,如学士学位的袍子可以比硕士学位的袍子短一些。

学位帽可以使用传统的“方尖帽”或者简约的平顶帽,搭配不同颜色的丝带来表示不同的学科专业。

2. 学位服的材质:学位服的材质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质感和弹性的面料。

一般来说,学位服可以使用羊毛、人造丝绒或者聚酯纤维等材料制作。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充足的透气性和舒适度,还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暖效果。

参考材料可以包括聚酯纤维的特性和优势、羊毛面料的优点以及人造丝绒面料的使用情况等。

3. 学位服的颜色:学位服的颜色通常由学校或教育机构根据传统或需要做出规定。

在国际上,学士学位的袍子通常为黑色,硕士学位的袍子为深红色,博士学位的袍子为深蓝色。

而国内一些大学也有自己的特定颜色规定,如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袍为淡紫色,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袍为绿色等。

对于领章、领巾等配饰的颜色选择,可以根据学校的传统或者学科的相关特点进行设计。

可以参考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的学位服颜色标准和背后的含义。

4. 学位服的标识:学位服上的标识一般包括学校的标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标识等。

学校的标志可以根据学校的形象和传统进行设计,要求标志清晰、易辨认。

学位标识通常采用以不同颜色的绒线或者绣花进行制作,如金色表示学士学位,银色表示硕士学位,金色和银色的组合表示博士学位。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各个学位标识的设计要求和制作方法,以及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的学位服标识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服介绍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④: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

学位服着装规范学位服是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

实行学位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利于激发攻读学位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国际交流。

实行学位服,是一件严肃认真的工作。

学位服只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场合穿着使用,不得滥用。

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

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一、学位帽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位袍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为红、黑两色。

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

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四、垂布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

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现代意义的学位服在中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由于社会、政治等的因素,学位服在中国消失并渐渐地被人们淡忘。

伴随着新中国学位制的建立和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展,学位服开始在大学校园中出现,并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

与此同时,有关学位服的研究工作也开始了。

自发不等于自觉。

作为全国领导学位工作的最高机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密切注视着这方面的情况。

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就学位服有关问题尽快组织开展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受命在全国展开了调研工作,并与北京服装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展了"建构中国现代学位服体系"的专题研究。

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新中国自己的学位服样式,并作出决定:作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其他样式的学位服一律废止。

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现代学位服。

这套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包括博士服、硕士服两级学位服和校长服。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决定,学士服暂不纳入这套学位服系列和暂不推荐使用。

这套学位服既考虑了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世界惯例,利于统一规范的原则,又兼顾到学位的分级、学科的划分、学校的特点等认同、管理因素。

这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构成。

学位帽:学位帽的造型,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大学普遍采用的方型造型,含有书本(代表知识)的意义。

在颜色上,不分学位级别和校长、导师,一律使用黑色,显得庄重、沉稳。

流苏:造型酷似中国的灯笼穗,悬挂于学位帽上。

采用流苏,既为世界各国学位服所常见,合乎世界惯例,又使得学位服在庄重大方的同时,透出活泼和飘逸之感,更与学位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学位帽的秃呆之嫌,而且又通过流苏区分出学位的级别和标志出着装者是已获学位还是在校生。

在学位级别的划分上,博士的流苏为红色,硕士的流苏为深蓝色,校长的流苏为黄色。

这种色彩的界定,与学位袍是交相呼应的。

对着学位服者是否已获得学位的判定,是通过流苏悬挂于学位帽的何处位置。

未获得学位时,流苏是垂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的帽檐右前侧中部;获得学位后,流苏则垂于帽檐左前侧的中部。

流苏位置的移动,是由校长(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在学位授予仪式上,颁授学位之后移动。

校长的流苏,自然是垂于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因为他早已获得过学位(或理论上应如此)。

学位袍:是学位服的主体,既标识出学位的级别,又体现出本国和民族特点,同时还能传达出不同学校的信息。

一般而言,国外对中国服装的借鉴,主要表现在服装面料的图案、纽扣、小立领等方面。

考虑到学位服的世界惯例和整体效果等因素,现行学位服没有采用立领造型。

面料的图案如果采用中国特色和传统的龙、凤、牡丹花等图案,势必又会增加学位服的造价成本,加重学校或学位获得者的负担。

因此,中国学位袍在本国和民族特色方面主要体现在纽扣和袖口图案上。

学位袍的前胸纽扣,采用了中国传统服装的"如意扣",既有民族特点,又将实用功能和装饰作用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学位袍的袖口处,环绕绣(或印)出长城的城墙线,表现中国特色的同时,又使宽大的袍袖富于变化感。

在色彩的规定方面,博士袍选用了黑、红两色,黑色是主色调,饰边为红色;硕士袍由蓝、深蓝两色构成,在蓝色为主色调的同时,饰边为深蓝色。

这与中国统一实行的红色博士学位证书、蓝色硕士学位证书也是相一致的。

校长袍则由红、黑两种色调构成。

不同的色彩,又区分出不同的学位级别或着装人的身份。

学位服是统一规范的,但又要传达出不同学校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传达,是通过允许学校在学位袍的左前胸处绣(印或佩带)上学校的徽记来表达。

在造型上,博士袍由于肩部的造型,使其整体上呈黄金比率的"国"字型,庄重,大方。

宽阔的袖身使着装的博士雍容而气派。

后片过肩处和袖山头的规律褶裥,不仅给博士服增添了立体感,同时又富于装饰效果,并随着穿着者的移动而变化;硕士服在整体造型上则呈"目"字型,飘逸,洒脱。

后片过肩处和袖山头为自由的褶裥,从而使其在局部造型上与博士服明显地区分开来。

此外,袖口的上斜显露出穿着者的上衣,既活拨又大方,表现出穿着者的风度和与众不同。

垂布:垂布,又称披肩,是由连颈帽演化而来。

一方面使学位服整体上富于变化,起到特有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垂布标识出所获学位的不同学科归属和授予学位的学校。

垂布造型为三角兜式,面料图案采用中国传统的牡丹花,富贵,吉祥。

垂布的衬里用色,可由学校自主选用本单位的惯用色。

不然,则使用统一的灰色。

在学科专业的划分上,通过不同的垂布饰边颜色来区分。

中国目前是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授予学位。

在不同门类的归属下,又划分出数百种学科专业。

如按学科专业标识,数量庞大,区分复杂,且学科专业的设置又是动态发展的。

如按授予学位的门类标识,虽然较易区别,但门类也存在调整化的问题。

因此,在门类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适当归并,确定为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与此相应的饰边颜色为粉、灰、黄、绿、白、红六种颜色。

学位服在中国大地的出现,使中国的学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又有了一个物化体现,莘莘学子的求学、创新的积极性更被激发,学位授予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强化,国际交流更趋于惯例。

展望学位服的发展变化,随着依法治国、依法办学、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学位服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体现学校自身的个性。

学位服源流趣考学位服是学位的有形、可见标志之一。

学位服一方面能较好地向大众体现出标志不同学识的各级学位和穿着者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能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显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学位服的加身,标志着一个人的人生事业旅途和重要转折,既可唤起对过去求学时代的美好回忆,蕴藏着对导师、学友和母校的尊敬与眷恋;又可成为今后在知识海洋中永不停桨的动力,同时也感到社会对自己的期待。

说起学位服的由来,得要追溯到中世纪的法国。

13世纪初叶,法国巴黎大学首创学位制度,学位分博士、硕士和学士三个等级。

为了能在学位授予典礼上体现出标志不同学识的各级学位,服装设计师应巴黎大学校长的请求,设计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

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套头三角兜形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学位帽统一为书本式方形,黑色;流苏是不同学位的重要区别,博士学位帽的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的流苏为深蓝色,学士学位帽的流苏为黄色;垂布的饰边颜色是学科专业的重要标识物,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专业,分别为粉、灰、黄、绿、白和红色;博士学位袍为红、黑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学士学位袍为黄、白两色。

时至18世纪,学位服中又增添了导师服,供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长、学位导师出席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和各种庆典时穿用。

导师服也由方形黑色学位帽、帽上的流苏(黄色)、学位袍(以红色为主镶黑襟)和垂布四部分组成。

学位授予典礼上,身着导师服的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学位导师,首先把学位获得者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然后庄重地授予学位证书,被授予者应向他们鞠躬,表示谢意。

我国目前实行的学位服,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决定统一制作的,它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

参照国际标准,我国学位服也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组成,款式、颜色与世界惯例大致相同,区别仅仅是学位袍在袖口处绣有长城图案,袍的前襟纽扣采用中国传统的布制黑色"如意"扣,套头三角兜形垂布采用织有中国民族特色花纹的织锦缎制作,带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民族特色。

大学礼服是怎么来的呢?不同学位之间的礼服又有什麽不同呢?要追寻它的来历,就要循着欧洲大陆大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回溯到中世纪的西欧。

西欧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中世纪生活影响的结果。

在中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灭亡了,希腊和罗马灿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残,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华的城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各种教育机构荡然无存,罗马基督教会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继者和传播者。

到了十二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帮助主教管理他们的教区。

于是陆续出现了修道院,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

大主教区学校设在大主教区内,教区学校设在神职人员所在的村落。

教会利用这些场所,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他们采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学习课程。

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意大利被称为博士(Doctor,来源于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师),而在巴黎则把教师称为硕士(Master,来源于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师,师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