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项目 可行性实施报告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一、引言生态养殖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养殖方式。
本报告旨在评估生态养殖的可行性,并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依据。
二、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传统养殖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养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生态养殖市场在过去五年内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 消费需求: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生态养殖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生态养殖企业,但整体竞争程度较低,市场潜力仍然较大。
四、技术可行性1. 养殖技术:生态养殖采用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废物处理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
2. 养殖设施:生态养殖需要建设适应生态循环系统的养殖设施,包括饲养场、废物处理设备等。
3. 技术支持:与传统养殖相比,生态养殖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包括养殖技术培训、科研支持等。
五、经济可行性1. 投资成本:生态养殖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土地购买、设备采购、人力资源等。
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 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价策略,预计生态养殖项目的年收益率将达到10%以上。
3. 风险评估:生态养殖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六、环境可行性1. 环境保护:生态养殖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通过合理的废物处理和生态循环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生态平衡:生态养殖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的稳定性。
七、社会可行性1. 就业机会:生态养殖项目的实施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包括养殖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
2. 社会效益:生态养殖的发展将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旨在推动养殖行业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殖系统,提高养殖业的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拟以生态养殖理念为基础,建设一座集科研观光、示范推广、培训教育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基地。
二、市场分析中国养殖业发展迅猛,但由于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对生态养殖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据统计,目前中国养殖业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
政府对于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的扶持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本项目所在地具备较好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具备实施生态养殖的基本条件。
三、技术可行性1.选址合理性: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支持,水源充足,空气清新,周边交通便利,适宜养殖。
2.养殖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生态养殖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3.科研能力:拟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养殖模式,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经济可行性1.投资回报: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通过科研观光、示范推广和产品销售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扩大盈利能力,提高投资回报率。
2.市场销售:本项目所生产的生态养殖产品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
五、环境可行性1.环境友好: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将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促进水体、土地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资源利用: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等自然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六、社会可行性1.就业机会: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稳定的工作岗位,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2.扶贫助农:项目将以扶贫助农为目标,优先选择贫困地区建设示范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七、风险分析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和技术风险,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调整和改进经营模式和技术手段。
养殖可行性报告

养殖可行性报告养殖可行性报告(精选5篇)养殖可行性报告1申报时间:二零21年六月十日项目名称:罗州乡龙科村兴旺牛场项目类别:龙科村河坝组养牛专业个体户罗州乡龙科村河坝组项目属性:扩建计划购买黄牛30头,其中母牛10头和新建牛圈及配套设施程良品三十万元,其中自筹资金伍万元,需要贷款二十五万元赫章县生态畜牧中心:根据人民政府建设“三个百万工程”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促进我乡村生态畜牧业跨越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我家位于龙科村河坝组,海拔在1600左右,距罗州集市500米左右,有土地20多亩,又加之限制市场供不应求,近几年我以养牛为主,有一定的养殖基础和经验,为了改善我们的贫困面貌,我有决心也有信心扩建一个黄牛养殖场,为脱贫致富开路,因资金短缺,难以实现这一项目,特向县生态畜牧中心国资公司申请贷款支持为谢!一、申请理由和现有条件1、项目建设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养殖业提供了先天的气候条件,加上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能使该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
2、自然条件:我家有土地20多亩,距罗州集市500米左右,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我现有黄牛12头,黑山羊10只,村退耕还林地500多亩,把种、养、购、销形成一个有机循环。
3、我已与乡畜牧站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请他们负责技术指导和疾病预防工作。
二、投资预算1、种草30亩,其中租地10亩,每年租金费需要0.3万元,草种90斤,需要投资0.1万元,小计0.4万元。
2、购买黄牛30头,其中母牛10头,每头按照0.5万计算,需要资金15万元,小计15万元。
3、新建圈舍10间,计240平方米,约投资7.2万元,建秸秆氨化池一个,需要资金0.2万元,购买粉碎机一台需要0.4万元,小计9.7万元。
4、新建水池一个30立方米及水管等设备需要资金0.8万元,防疫治疗费0.5万元,小计1.3万元。
5、招工人2名,每人每月按照0.15万元工资计算,每年需要支付工人工资3.6万元,小计3.6万元。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一、引言生态养殖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
本报告旨在评估生态养殖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该养殖方式的潜力和优势。
二、背景介绍1. 生态养殖的定义和原理生态养殖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使养殖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养殖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养殖场地、水质、饲料等因素,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污染和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2. 生态养殖的发展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的养殖方式面临着很多挑战。
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采用生态养殖来改善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
三、市场分析1. 生态养殖市场的潜力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生态养殖可以提供无污染、高品质的养殖产品,满足这一需求。
因此,生态养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生态养殖市场的竞争情况目前,生态养殖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竞争对手,但整体竞争程度较低。
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四、技术分析1. 生态养殖的核心技术生态养殖的核心技术包括养殖环境的规划和管理、水质监测和调控、饲料配方和管理等。
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2. 技术应用案例以某养殖场为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和调控技术,成功解决了过去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提高了养殖效益。
同时,利用智能化的饲料管理系统,实现了饲料的精准投放,降低了饲料浪费。
五、经济效益评估1. 投资成本分析生态养殖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场地建设、设备采购、技术培训等。
根据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初步估计投资成本为X万元。
2. 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效益分析,预计生态养殖每年可实现收益为Y万元。
根据投资成本和预计收益,可以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和回收期。
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一、总论1.1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生态养殖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负责人:4、建设地点:5、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元,流动资金万元。
6、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拟申请银行贷款万元,自筹万元。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万元,纯利润万元,经营成本万元。
8、项目规划构想项目建成后,养殖园占地20亩,生态养殖园规划建设三个养殖场:(1)300只山羊养殖场;(2)面积约7000m2,用地约10亩的泥鳅养殖塘,沿岸修建若干座垂钓台。
(3)面积700m2湖心岛1000只土鸡养殖场;可以种植食用玫瑰花,放养土鸡,适当的位置可以建设一座拱桥或者吊桥,便于客人和员工来往。
规划设计要做好“四项技术选择”:1)秸秆—羊饲料—粪便—土鸡饲料—粪便—泥鳅饲料的生态循环过程的技术选择;2)引水工程及水质污染防治的技术选择;3)挖湖取土用于凹凸起浮景观的技术选择;4)湖心岛的用途有两项选择:土鸡养殖,景观设计依据用途调整。
即可实现肉羊、土鸡、鳅鱼生态养殖规模化,为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生态绿色肉类商品,为孙圩子乡养殖业的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乡亲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可使其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
在规划布局方面,要统筹考虑:生态循环、隔离放养、景观和谐的三者关系: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2、农业部《农业开发建设规划》;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4、萧县孙圩子乡“十二五’’经济建设规划;5、《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8、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9、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10、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是对于一项养殖项目的综合评估和预测,旨在了解该项目在市场上的可行性和盈利情况。
生态养殖是指在保证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开展养殖业务。
下面,我们以三个案例来说明生态养殖的可行性。
案例一:淡水鱼养殖淡水鱼养殖作为生态养殖的一种,不但能够保护环境,减少渔业资源的损失,更能够扶贫致富。
例如,湖南宁远县从早期的一个一亩鱼塘开始,到如今几十万亩的生态鱼塘,年产值已经达到两亿元。
案例二:蜜蜂养殖蜜蜂养殖作为特色经济的一种,也是生态养殖的一种。
与传统的蜜蜂养殖方法相比,生态养殖更注重于蜜源植物的保护和生长。
例如,安徽黄山市为了规模化生态养蜂,开始栽植蜜源植物,并采用无公害食品标准,使该县蜂产品畅销中国各地。
案例三:有机猪养殖有机猪养殖是指在不借助化学肥料的情况下,以林木为主要食材养猪,并采用有机肥料。
生态有机猪肉不仅口感更佳,更没有任何淀粉等化学添加剂。
例如,重庆石柱县自2005年开始引进有机猪养殖,目前已经形成了1.4万亩的有机猪养殖基地,产值达到数亿元。
总而言之,生态养殖在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同时,能够为当地提供经济支持。
虽然生态养殖面临着过程不可控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但是总体来讲是一项有前景、可行的产业。
此外,生态养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 满足了消费者对生态健康产品的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生态与健康性,这为生态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2. 降低了养殖业的环境污染。
养殖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污的行业,传统养殖业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浪费了不少的资源。
而生态养殖采用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理念,可以低碳、环保、健康地发展。
3. 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养殖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进而带动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生态种养殖可行性报告

生态种养殖可行性报告一、报告目的与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本报告旨在评估生态种养殖模式的可行性,探讨其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概述三、核心内容1.环境保护优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常常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
而生态种养殖模式重视生态平衡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合理的农田管理、有机肥料的使用和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
2.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种养殖模式注重农产品的品质。
通过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方法,减少对农产品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农产品更加安全、健康、营养丰富。
3.提高农产品产量:生态种养殖模式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养殖管理,调节生产环境和利用耕地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4.经济效益:生态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于生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种养殖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实施方案1.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种养殖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种养殖模式。
2.培训和技术支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提供科学养殖和种植技术的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态种养殖的水平。
3.推广生态认证:鼓励农民申请生态认证,提高农产品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
4.市场营销:加强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宣传和推广,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评估和结论生态种养殖模式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生态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水平的不足、市场推广的困难和政策支持的不完善等。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生态种养殖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扶持,并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动生态种养殖模式的广泛应用。
绿色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

绿色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1. 引言绿色生态养殖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一种养殖方式。
本报告旨在评估绿色生态养殖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可行性评估2.1 经济可行性绿色生态养殖可通过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产出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采用绿色饲料替代传统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并减少传统饲料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合理管理养殖环境,改善鱼类、禽类或畜牧动物的生长环境,可以提高养殖产量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2 环境可行性绿色生态养殖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养殖方式减少对水体和土地资源的污染。
例如,选择适宜的养殖密度和养殖区域,避免过度投放养殖物,可以减少废物对水体的污染;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作为农田肥料,可以降低环境负荷。
此外,对养殖水质进行管理和监测,以保证水体的健康和养殖物种的生长,也是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环节。
2.3 社会可行性绿色生态养殖有助于改善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可以为农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此外,绿色生态养殖还可以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3. 实施策略为了推进绿色生态养殖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实施策略:3.1 建立绿色养殖示范基地,向农民演示绿色生态养殖的优点和实施方法。
3.2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方式。
3.3 加强科技支持,研发绿色养殖相关技术和装备,提高养殖效率和环保水平。
3.4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绿色养殖的实施和执行。
4. 结论绿色生态养殖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可行性方面均具备优势,并且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绿色生态养殖的可行性,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科技研发,推广示范项目,并建立监管机制和执法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圩子乡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xxx2014年6月13日目录一、总论 (1)1.1 项目提要…………………………………………………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4 存在问题及建议…………………………………………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2.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2.2 项目由来和简述…………………………………………2.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2.4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三、项目建设的条件 (6)3.1 项目区概况………………………………………………3.2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3.3 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四、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5)4.1及羊肉市场分析……………………………………………4.2泥鳅市场分析………………………………………………4.3养殖和营销模式……………………………………………4.4市场风险分析………………………………………………五、项目建设方案……………………………………………5.1 建设规划及容…………………………………………5.2 产品方案…………………………………………………5.3 技术方案…………………………………………………5.4 建设期及实施进度………………………………………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 投资估算…………………………………………………6.2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7、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7.1 组织机构…………………………………………………7.2 经营管理模式……………………………………………7.3 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8、财务评价…………………………………………………8.1 产品成本估算……………………………………………8.2 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8.3 项目损益分析……………………………………………8.4 盈利能力分析……………………………………………8.5 敏感性分析………………………………………………9.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9.1 生态效益…………………………………………………9.2 社会效益…………………………………………………10、结论………………………………………………………一、总论1.1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圩子乡生态养殖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负责人:yyy4、建设地点:萧县圩子乡5、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元,流动资金万元。
6、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拟申请银行贷款万元,自筹万元。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万元,纯利润万元,经营成本万元。
8、项目规划构想项目建成后,养殖园占地20亩,生态养殖园规划建设三个养殖场:(1)300只山羊养殖场;(2)面积约7000m2,用地约10亩的泥鳅养殖塘,沿岸修建若干座垂钓台。
(3)面积700m2湖心岛1000只土鸡养殖场;可以种植食用玫瑰花,放养土鸡,适当的位置可以建设一座拱桥或者吊桥,便于客人和员工来往。
规划设计要做好“四项技术选择”:1)秸秆—羊饲料—粪便—土鸡饲料—粪便—泥鳅饲料的生态循环过程的技术选择;2)引水工程及水质污染防治的技术选择;3)挖湖取土用于凹凸起浮景观的技术选择;4)湖心岛的用途有两项选择:土鸡养殖,景观设计依据用途调整。
即可实现肉羊、土鸡、鳅鱼生态养殖规模化,为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生态绿色肉类商品,为圩子乡养殖业的发展发挥示带动作用,带动乡亲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可使其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
在规划布局方面,要统筹考虑:生态循环、隔离放养、景观和谐的三者关系: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2、农业部《农业开发建设规划》;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4、萧县圩子乡“十二五’’经济建设规划;5、《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6、《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8、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9、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10、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本项目对于圩子乡农业与市场对接的现代养殖业具有示带动作用。
为探索在生态果园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果园林下生态养殖业,为实现生态农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养殖生产。
萧县有着悠久的山羊养殖历史,以无污染和高质量的山羊肉, 拥有较高的市场信誉,对本项目产品的销售极为有利。
整个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比传统饲养方式,可大大提高养殖质量,提高秸秆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养殖场标准化改造(1)池塘清淤挖深。
主要是按照高产健康养殖的要求,对10亩旧池塘清淤挖深、池堤整修护坡、机械设备配套和生产用房改造等容。
改造后的池塘面积10亩,池塘深度2.5米,保水深度2米以上,池堤能够抵御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侵袭。
(2)公共设施配套。
对池塘养殖区的公共设施,包括排灌渠道、区道路整修和供变电和废水处理设施等进行建设配套。
达到进、排水渠分设,清除渠道淤积,区道路主干线宽6米以上、支线宽3米以上,电力容量保证每亩水面0.7千瓦,每个池塘有独立的电闸;配备综合的废水处理设施的要求。
2、标准化开发按照土地(水体)按照高标准、生态化、规模化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集养殖、加工、流通、休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生态养殖园。
池塘改造项目按照“规模化、种养结构合理化”的原则,以池塘改造为平台,整合现有的果园工程,推广节能减排、循环高效的池塘改造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体系。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场,进行企业化、规模化、高新技术种植养殖,是解决好“三农”的重中之重。
发展家庭农场,推进土地规模化种植、养殖,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方向。
未来五年,圩子乡将向南迎接“相城辐射”,融入凤凰食品开发区。
准确定位“相城北郊”角色,努力开发具有圩子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
圩子乡强力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优质、高效农作物比重。
同时推进养殖产业化发展,围绕蓄、禽、粮、油、薯和饲料等主导产业,培育规模农户, 壮大带头企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
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技术。
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政策环境。
2.2编制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经济合理。
坚持实事求是、填平补齐的原则。
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做到养殖设施安全、卫生、节能、环保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养殖要十分注意卫生和防疫工作,减少疫病的发生和由此带来的损失,项目严格按照环保有关法规规定,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3)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
树立品牌形象,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和消费群体。
4)项目选用优良品种,配合统一标准,绿色规养殖,统一防疫,提高养殖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益。
2.2 项目由来和简述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建设新农村的大战略,农村通过流转土地推进规模化种植/养殖。
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养殖业势在必行。
本项目由此而提出,对圩子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将起到带动作用。
项目规划20亩养殖地块,对原10亩洼地实施池塘改造,并新建养殖只山羊的羊舍,只土鸡的鸡舍及配套用房。
2.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1、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城区西扩,凤凰城房地产的开发,凤凰山食品开发区的建设促使农场所在地形成“近郊”的地理优势,在对以上问题合理分析后,让家乡老少爷们意识到,走土地规模化、规化、生产经营是农场立足于市场、壮大自身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本农场通过扩大300亩黄桃种植基地、170亩葡萄种植,实施草本中药材套种,鳅鱼、山羊、土鸡套养,形成规模种植、统一管理、科研、质量、销售一条龙,同时加大规化种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建立科学台理的采收加工制度,实现规化、集体化、基地化生产经营,为创出名牌农产品产品打下基础。
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负责人yyy,是圩子乡居民,有20多年从事建筑公司经营管理经验。
近几年,经多次赴外地对土地流转规模化开发种植养殖学习取经,并进行家庭农场项目的可行性方案的反复论证,提出拟按照现代化企业经营方式,与农户协议流转土地500亩,创办家庭农场。
三、项目建设的条件3.1 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圩子乡地处市北郊、与市凤凰山食品开发区接壤,东北距行政上属萧县城20多公里,南距市中心3公里;本项目地理坐标东径116度44分,北纬34度09分。
连霍高速、311国道东西方向穿乡而过,SD202公路是连接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都十分便利。
2)自然条件:圩子乡耕地面积5.4万亩,土壤的物理性状好,土质疏松,通气性强,耕层50cm左右,土质肥沃,养价含量高。
农业人口4.8万人,境农产品丰富,全乡现有四大种植基地:一是以程山、黄庄为中心的10万亩(含辐射面积)优质萝卜种植基地。
二是以双楼、火神庙为中心的1.8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小麦达720万公斤、玉米520万公斤、大豆92万公斤。
三是徐里、接集为中心的2300亩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果蔬900万公斤。
四是徐里的面积5000亩的石榴、巴斗杏基地。
年生产能力800万公斤。
这足以证明圩子乡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及气候特征多样性的农业生态区,适宜各类高附加值农业项目的生长。
这足以证明圩子乡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及气候特征形成多样的农业生态区,适宜各种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种植生长。
未来五年,圩子乡将向南迎接“相城辐射”,融入凤凰食品开发区。
准确定位“相城北郊”角色,努力开发具有圩子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
3)发展思路:认真实施规划建设“城郊生态农场”项目,强力实施观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农场发展后劲;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场发展道路,打造“城郊经济”特色,吸引市区消费者休闲观光,增加收入,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