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总工整理的结构设计实用资料

合集下载

一位结构设计总工的总结68-78

一位结构设计总工的总结68-78

△关于梁箍筋构造要求:框架梁的箍筋构造要求:抗震设计——☆ 1、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下表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

2、框架梁的箍筋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 、框架梁沿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 yv t sv f f /30.0≥ρ二级 yv t sv f f /28.0≥ρ三、四级 yv t sv f f 26.0≥ρ其中 bs A sv sv /=ρsv A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b ——梁宽;s ——箍筋间距;b 、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支座边缘50mm 处。

c 、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支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 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

d 、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径和75mm 的较大值。

e 、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

f 、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非抗震设计:框架梁箍筋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范:1、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 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其余截面高度的梁不应小于6mm 。

在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3、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值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

在纵向钢筋受压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

4、当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07.0bh f t 时,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yv t sv f f /24.0≥ρ5、当梁中配有计算要求的纵向受压钢筋时,其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b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c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 且不应大于400mm ;当一层内的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 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 (d 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设计院总工岗位职责

设计院总工岗位职责

设计院总工岗位职责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设计院总工是设计院的核心职位之一,负责协调和指导设计院的整体工作。

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建筑结构设计资料一、引言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稳固、经济合理。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设计所需的资料内容,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二、图纸和技术文件1.结构平面图:展示建筑物各层结构的布置和构造,包括梁、柱、板、墙等元素的尺寸、位置和间距。

2.结构立面图:表明建筑物外墙、内墙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示不同楼层的结构高度、开洞位置以及竖向荷载分布等信息。

3.钢筋混凝土图:详细描述梁、柱、板等构件的配筋情况,包括钢筋直径、间距、弯曲形状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结构剖面图:展示建筑物结构在竖向方向上的剖面布置,揭示隐藏在建筑物内部的结构构造。

5.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的平面布置、尺寸和加固措施等,以确保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设计计算和分析结果1.结构受力计算:包括各个结构构件的受力情况、荷载计算和承载能力等,以确保结构在各种负荷作用下的安全性。

2.材料选用和规格:描述使用的材料种类、规格和性能参数,例如钢材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等,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结构分析结果:根据结构受力计算和荷载情况,通过结构分析软件或手算得出的结构位移、应力分布等结果,用于评估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验算和审查报告1.设计优化报告:对于设计阶段提出的建议和优化方案,如优化结构尺寸、减少材料浪费等,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2.结构验算报告:根据设计计算和分析结果,通过手算或专业软件的验算,证明结构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结构审查报告: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建筑结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施工图和施工规范1.结构施工图: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剖面构造和细部连接等,以指导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和材料的安装。

2.施工规范:对于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的最大加速度。
反应谱实际上也就是不同周期的结构的不同
地震影响系数。
因此,反应谱可以预测结构将来可能遭到的
最大地震作用。
(符合现在的最不利设计思想)
规范反应谱是由大量强震数据,算出对应每条加速度的反应谱曲线,最后取有
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使用。
31
2021/7/14
16、地震剪力
定义:由于水平地震作用的施加,而使结构产生剪力。
动力特性,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有关。
求解方法
什么是D值?
能量法
顶点位移法(选用此方法)
当柱子上下端产生单位相对横向位移时,柱所承受的剪力。
位移方向
=
为什么可以使用D值求位移?
为什么要考虑梁刚度增大系数?
=



层间位移
12
=α 2

位移方向
考虑板的作用(T型梁),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是矩形梁,应考虑翼缘的影响,
一个安全系数
是否合理?
反应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需求
因为不可能任何结构都用同一
个系数。
反应谱上随机两个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对应两个不同的结构。
结构设计的发展——安全和经济的不断碰撞。
30
2021/7/14
15、理解反应谱
一幅能够理解彻底反应谱的图
连线可得出加速度谱。
不同的弹簧球,具有不同的周期,
在地震波的振动下可测处每个球
10、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作用方向
即直接测定后经换算后的风压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
基本风压的概念
W0:50年重现期的风压
场地类别的影响
风荷载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室外地面算起
每层都不同

[设计院]结构专业技术设计常用参数

[设计院]结构专业技术设计常用参数

设计院结构设计数据结构专业技术统一口径1、采用规范及选用图集(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剪、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现浇砼板式楼梯03G101-2)。

(8)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G701(一)(二)(三));(9)钢筋砼过梁(西南G301(一)(二))。

2、荷载(1)恒载a、楼面板:80厚板(用于卫生间)(3.5KN/m2);100厚板(4.0KN/m2);120(4.5KN/m2);转换层板厚180(6KN/m2)(不包括回填层)。

屋面板:120厚板(7.0KN/m2),130厚板(8.0KN/m2);地下室顶板:板厚150(6.0KN/m2)。

b、卫生间板:8.0KN/m2(包括回填层)。

(2)活载a、住宅客厅、卧室、书房、餐厅、过道等:2.0KN/m2b、公共楼梯、消防疏散楼梯、住宅楼梯:3.5KN/m2c、厨房、卫生间:2.5KN/m2d、阳台:2.5KN/m2e、露台:3.5KN/m2f、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g、花园:5.0KN/m2h、消防控制室:7.0KN/m2i、电梯机房:7.0KN/m2j、发电机房:10.0KN/m2k、车库:4.0KN/m2l、消防车道:20.0KN/m2(当有1.2~1.5米覆土时,消防荷载取8KN/M2)m、商场:3.5KN/m2n、公共卫生间:2.5KN/m2(3)基本风压:高度小于60米,为0.4KN/m2;高度大于60米,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C 类(市区内)(4)填充墙体:200厚墙7.3KN/m2,100厚墙5.5KN/m2,阳台3KN/m23、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丙类建筑,6度设防。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多栋商铺组成;主要功能层数高度(m) 结构型式基础类型商铺 4 15.400 框架结构独基、管桩2.设计依据2.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2(50年重现期);基本雪压:0.45kN/m 2;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4(第一设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一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程编号:2014-K532.4 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 3年局部修订)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补充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涉及规范版本更新及修订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2.6 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3.图纸说明3.1 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度:N/mm 2。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资料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资料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资料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结构设计资料是指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进行的各项设计计算、图纸和技术文件等材料。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资料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一、设计基础资料1.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建筑物类型、规模、用途等基本信息。

2.结构设计依据:要求列明所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如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

3.土质调查报告:对建筑地基和地基承载力进行的调查与测试报告,提供土壤类型、承载力等参数。

4.建筑物荷载数据: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荷载数据,用于结构计算。

5.设计方案和调整报告:说明采用的结构布局、构件材料和形式等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调整和变更报告。

二、结构计算资料1.结构荷载计算:根据设计基础资料中提供的荷载数据,进行各组合工况下的结构计算,计算结果应包括荷载大小、分布、作用位置等。

2.结构抗震计算:针对地震作用,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计算,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

3.构件计算:对各主要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详细计算,包括梁、柱、板等的强度、变形等方面。

4.节点和连接计算:对结构节点和连接部位进行计算,确保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5.构件和节点的图纸和示意图:将上述计算结果在图纸上清晰表达,注明尺寸、荷载和构件型号等信息。

三、结构设计图纸1.总平面布置图:展示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包括分隔结构、楼层高度、出入口等位置等。

2.结构平面图:具体描述各层结构布置,包括墙体、柱网、梁网等位置,标注材料和尺寸。

3.结构剖面图:展示建筑物剖面的结构构造,包括分隔墙、柱、梁等各个部位的位置和构造。

4.结构详情图:对于关键部位或特殊构造的详细说明,包括节点连接、墙柱交界处等细节。

5.结构施工图和配筋图:按照设计要求提供钢筋在构件内的布置和连接等图纸。

四、其他资料1.施工工艺方案和技术说明书:为了实施结构设计提供的具体施工步骤和方法,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设计资料-结构工程师必备

结构设计资料-结构工程师必备

第一章金属材料冷辗压低碳钢板及片料品质标记功能类别制造用途SPCD 压延、成形用品质电脑机箱、录影机壳,音响喇叭,电器箱,托盘,银碟等SPCE 深压延拉伸品质电芯壳、手电筒,摩打壳,通心鸡眼,钮扣、油壶容器等SPCC 一般用品质文具用品、锁、汽车用品、电器支架、一般性项等SPCC(Steel Plate Cold rolled Commercial)是冷轧板的缩写,看上去很暗,表面需电镀或涂装处理。

当然根据用途,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冷轧板,如做电锅的外锅就要用能做深抽的SPCE。

它有SPCC-SB(平常称之为金光板)和SPCC-SD两种分类:S----Standard Skin Pass 标准调质处理 B---Bright(光面的):光亮表面,极光滑辗延表面(俗称双光)D---Dull (雾面的):灰暗表面,幼微粒辗延表面(俗称单光)表面处理:a、无处理(M)b、铬化处理(C)c、磷化处理(P)镀锌钢板的分类:镀锌方法电镀锌钢板(SECC):耐指纹,具有很优越的耐蚀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

连续镀锌法(成卷的钢板连续浸在溶解有锌的镀槽中)热浸镀锌法板片镀锌法(剪切好的钢板浸在镀槽中,镀好后会有锌花)电镀法电化学电镀(槽中有硫酸锌溶液,以锌为阳极,原材质钢板为阴极材料/内容电镀锌钢板(EG/SECC)热浸镀锌板(GI/SGCC)母材冷轧退火钢板冷轧全硬钢板色泽,前处理均匀灰色,电镀亮白色,热镀镀层表面锌厚子吸附表钢材,表面平滑无锌花锌层凝固组织,可有锌花或无锌花镀层组织纯锌镀层最外层为纯锌,内层为铁锌合金机械性能与母板相同经退火,有时效硬化;材质软加工性能同母材,成型性能好可承受简单加工,复杂的无法胜任镀锌量镀厚困难镀薄困难料厚常见料厚均有0.6~1.5mm耐蚀性镀层薄,差(均可加耐指纹涂层)镀层厚,好(均可加耐指纹涂层)价格贵,主要进口便宜,分大花/小花用途及特性具有很优越的耐蚀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主要进口1.镀锌产品种类介绍:材料规格后处理镀层厚度S A B C D E一般通称JIS备注EG (Electro Galvanized Steel)电气镀锌钢板——电镀锌镀纯锌EG SECC(1)A铅和镍合金合金EG SECC(2)裸露处耐蚀性2>3>4>1GI (Galvanized Steel) 溶融镀锌钢板——热浸镀锌熔接性2>4>1>3非合金化 GI, LG SGCC(3)涂漆性4>2>1>3铅和镍合金GA, ALLOY SGCC(4)加工性1>2>3>4 B所使用的底材 C(Cold rolled) : 冷轧H(Hot rolled): 热轧C(Commercial)D E HC 底材的种类一般用抽模用深抽用一般硬质用M:无处理C:普通烙酸处理---耐蚀性良好,颜色白色化P:磷酸处理---涂装性良好D:厚烙酸处理---耐蚀性更好,颜色黄色化D 后处理FX:无机耐指纹树脂处理---导电性FS:润滑性树脂处理---免用冲床油U:有机耐指纹树脂处理(普通烙酸处理)---耐蚀性良好,颜色白色化,耐指纹性很好A:有机耐指纹树脂处理(厚烙酸处理)---颜色黄色化,耐蚀性更好E 镀层厚2.物理特性:膜厚--含镀锌层,烙酸盐层及有机化学薄膜层,最小之膜厚需0.00356mm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施工图审查记录根据校审记录表和审图单位审查意见书,设计存在的问题一般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问题;三、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重要规定的问题;四、存在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现将本院设计存在的上述问题摘录汇总如下。

第一部分建筑施工图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1 建筑说明中外窗户气密性等级不详。

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注: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第2.1.2条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二、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2住宅入口处(楼梯间附近)上方有外廊无防护措施,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50096-1999中第4.2.3条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4.2.3条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3“FSB”防水涂料(防水宝)为指定产品,违反国家《建筑法》第六章第五十条规定。

4厂区中民用建筑与丙类生产车间合建时,需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成不同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门窗均未采用相应等级防火门窗,消防设计原则不符合规范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J16-87中第3.3.8条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3.3.8条丙、丁、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但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执行;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3.3.1条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3.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

表3.3.1 厂房的防火间距(m)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10 12 14三级12 14 16四级14 16 18注:①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以后有关条文均同此规定)。

②甲类厂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m,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m。

③高层厂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m.④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⑤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h 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m。

⑥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m。

⑦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

⑧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厂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

表5.2.1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 7 9三级7 8 10四级9 10 12注:①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②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③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

④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

⑤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

5钢结构车间屋面承重构件未注明涂刷防火涂料,构件耐火等级达不到二级耐火等级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J16-87中第2.0.1条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

6 设备房、办公室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应开两个门,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J16-87中第5.3.1条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5.3.1条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一、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

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二、二层或三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表5.3.1的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表5.3.1耐火等级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人数一、二级二、三层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二、三层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二层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三、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四、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7钢筋混凝土屋面采用无保温架空隔热层屋面,屋顶表面最高温度达不到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50176-93中第5.1.1条规定。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1.1条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三、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重要规定的问题1 GB50096-1999中第3.6.1条规定普通住宅层高不宜大于2.8m,《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3.6.1条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

2 设计说明中使用106涂料,不符合闽建科[2002]7号公告,2002年4月起不能使用。

3 无障碍坡道坡度12.5%,不符合规范JGJ50-2001中第7.2.4条规定。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第7.2.4条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坡道位置最大坡度最小宽度(m)1.有台阶的建筑入口1:12 ≥1.202.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1:20 ≥1.503.室内走道1:12 ≥1.004.室外通路1:20 ≥1.505.困难地段1:10~1:8 ≥1.204 宿舍中食堂餐厅面积与厨房面积比例失调,不符合规范JGJ64-89中第3.1.3条规定。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1.3条100座及100座以上的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的餐厨比宜为1:1;二、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5 办公室注明使用人数大于30人时,门应外开。

以符合规范JGJ16-87中第7.4.7条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7.4.7条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甲、乙类生产房间除外),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

6 屋面分格缝纵横方向间距均不宜大于6米。

违反GB50207-94第4.3.4.2条。

7 地面面积较大,整体面层应作伸缩缝,违反GB50037-96第6.0.5条《建筑地面设计规范》第7.4.7条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伸缩缝、横向伸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纵向伸缩缝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其间距可采用3~6m。

2 纵向缝采用企口缝时,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150mm,企口拆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MPa。

3 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其间距可采用6~12m;高温季节施工的地面,假缝间距宜m。

假缝的宽度宜为5~20mm;高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应填水泥砂浆。

8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5.2.2条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表5.2.2的规定:主要房间净高表5.2.2房间名称小学教室中学、中师、幼师教室实验室舞蹈教室教学辅助用房办公及服务用房净高(m) 3.10 3.40 3.40 4.50 3.10 2.80注:1 合班教室的净高度根据跨度决定,但不应低于3.6m。

2 设双层床的学生宿舍,其净高不应低于3.00m。

9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5.3.5条三层以上的教学楼,宜设垃圾管道。

10《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6.2.3条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四、存在的其他方面的问题1 缺总平面图,总说明中缺方案批复文件,图纸校对不细。

2 总平面图中民宅区住宅与拟建宿舍楼之间的距离应标注清楚,防火要求是否满足要求?3 两宿舍壁柜隔断能否满足隔声要求?应采取隔声措施。

4 变形缝B=120mm,应选用图集闽97J09(1/61)详图。

变形缝构造不详。

5 建议居室门窗应设吊挂窗帘的设施。

(规范要求)。

6 建议屋面采用国标99J201-2图集中有关做法。

第二部分结构施工图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1 未标出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

表3.4.1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摘自混凝土规范3.4.1条)环境类别条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一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二a - 20 20 - 30 30 - 30 30b - 25 20 - 35 30 - 35 30三- 30 25 - 40 35 - 40 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