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宾语前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文言句式宾语前置教案

文言句式宾语前置教案

文言句式宾语前置教案第一章:文言句式宾语前置概述1.1 宾语前置的概念解释宾语前置的定义强调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1.2 宾语前置的类型列举常见的宾语前置类型,如“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等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用法和特点1.3 宾语前置的作用分析宾语前置在句子中的作用,如强调宾语、缩短句子长度等给出实例展示宾语前置的效果第二章: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2.1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用法解释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则举例说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句子结构和意义2.2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子给出多个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子,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2.3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则进行句子构造和翻译第三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3.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用法解释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则举例说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句子结构和意义3.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子给出多个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子,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3.3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则进行句子构造和翻译第四章:其他宾语前置类型4.1 其他宾语前置类型的概述介绍除了疑问代词和否定句中代词之外的其他宾语前置类型,如“副词作宾语前置”、“介词短语作宾语前置”等强调这些类型的less mon 性,并指出它们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场景4.2 其他宾语前置类型的例子给出其他宾语前置类型的例子,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4.3 其他宾语前置类型的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其他宾语前置类型的规则进行句子构造和翻译第五章:宾语前置句式的应用5.1 宾语前置句式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例句展示宾语前置句式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强调宾语前置句式在理解文言文句子中的重要性5.2 宾语前置句式的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宾语前置句式进行句子构造和翻译5.3 宾语前置句式的总结对宾语前置句式进行总结,强调其特点和用法鼓励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文言文时注意宾语前置句式的应用第六章:宾语前置句式的辨析6.1 宾语前置句式与正常语序句式的区别分析宾语前置句式与正常语序句式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提供实例,让学生辨析宾语前置句式和正常语序句式6.2 宾语前置句式与宾语后置句式的区别解释宾语前置句式和宾语后置句式的概念提供实例,让学生辨析宾语前置句式和宾语后置句式6.3 宾语前置句式的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语境中辨别和使用宾语前置句式第七章:宾语前置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7.1 宾语前置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强调宾语前置句式在理解文言文中的作用解释宾语前置句式对文言文阅读的影响7.2 宾语前置句式的实际应用案例提供文言文阅读材料,包含宾语前置句式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宾语前置句式理解文言文句子7.3 宾语前置句式的阅读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应用宾语前置句式的知识第八章: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技巧8.1 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原则介绍宾语前置句式在翻译中的处理原则强调翻译时保持原句意义的准确性和流畅性8.2 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案例分析提供含有宾语前置句式的文言文段落分析并示范如何将这些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3 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翻译含有宾语前置句式的文言文段落第九章:宾语前置句式的写作应用9.1 宾语前置句式在写作中的运用讨论宾语前置句式如何在文言文写作中增加表达的丰富性提供实例展示宾语前置句式在写作中的创意运用9.2 宾语前置句式的写作练习提供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宾语前置句式创作文言文段落9.3 宾语前置句式的写作评价介绍评价学生使用宾语前置句式写作的标准和方法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宾语前置句式的总结回顾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强调宾语前置句式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关键地位10.2 宾语前置句式的拓展学习推荐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和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探索宾语前置句式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10.3 宾语前置句式的评价与反馈讨论学生对宾语前置句式的掌握情况邀请学生提供对本教案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宾语前置的概念和重要性解析: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定义和特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文言宾语前置句式》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文言宾语前置句式》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宾语前置句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古文中宾语前置句和现代汉语的不同2、总结归纳宾语前置句的常用类型3、会辨识、能翻译宾语前置句4、通过巩固练习加强对宾语前置句的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宾语前置句的辨识和翻译教学方法:1、归纳总结法2、教师点播发辅助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拼搏”,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

展示示例:“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在第一句话中“你、我”和第二句话中“尔、我”同样做宾语,为什么位置却不一样呢?比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的顺序,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宾语前置句”二、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任务提醒同学们注意:并非所有的句子宾语都会前置,是有特殊条件的三、总结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情况1展示例子,让学生翻译、分析——在实践中积累,推导①时人莫之许也莫许之译:可当时的人不赞许他②未之有也未有之译:没有这样的事③不吾知不知吾译:不了解我2、总结特点——强调必备条件①时人莫之许也②未之有也③不吾知一:否定句二:代词作宾语格式:否定词十宾十动3、巩固练习,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句式(D)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忌不自信C古之人不余欺也D客有吹洞箫者四、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1展示例子,让学生翻译、分析——在实践中积累,推导①吾谁与归与谁归译:我和谁一道呢?②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译:大王来时拿什么了?2、总结特点——强调必备条件①吾谁与归? ②大王来何操?特点。

宾语前置教案

宾语前置教案

宾语前置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宾语前置一、宾语前置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hé)、胡、恶、奚、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

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例:寡人将谁朝而可?吾谁欺,欺天乎?盗者孰谓?谓阳虎也。

大王来何操?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曰:“奚冠”曰:“冠素。

”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彼且奚适也?沛公安在?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许子奚为不自织?何以战?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学恶乎始,恶乎终?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沿用。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而今安在哉?吾何以传女曹哉?(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

2、宾语必须是代词。

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

吾爱之,不吾叛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舜丧于沧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

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晋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要求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严格,因而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代词宾语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汉语中两种格式都有出现。

例: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圣人不爱己。

汉果不击我。

汉代以后后置现象逐渐多了起来,但后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宾语前置的情况,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宾语前置的定义。

2、引导学生辨析、翻译文言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

3、学生领悟一些学习文言句式的类型,比如“寻找知识规律”“梳理知识”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辨析、翻译文言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

教具:白板、练习资料课时:一课时一、导入: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但一般是零碎的,没有系统。

宾语前置的语法知识比较多,也是个难点。

所以有必要帮学生梳理和探究。

二:讲解宾语前置句的定义:问: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

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生明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韩生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韩生面向南坐。

”三、练习巩固: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4、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5、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6、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9、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四:板书设计:1、疑问句中,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4、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五、作业布置:完成《核按钮》P112第2、3题教学反思高考考纲里明确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而特殊句式就是考查学生文言文的基本功。

高考文言文宾语前置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宾语前置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宾语前置复习教案一、高考真题体验(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6分)【答案】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

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关键词得分点:度、因、雅,句式,辙辞以疾(状语后置句),弗之罪也(宾语前置)。

二、知识解读(一)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要掌握好宾语前置句,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定)主十〔状〕谓十<补>十(定)宾。

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

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

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如①《鸿门宴》中“沛公安在”宾语“安”放置在动词谓语“在”之前,就是“沛公在安”的倒装形式,语意是“沛公在哪里”。

②《寡人之于国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未之有”宾语“之”放置在动词谓语“有”之前,就是“未有之”的倒装形式,语意是“没有这样的事”。

理解句子基本结构与宾语前置的语法特点是掌握这一句式的前提。

(二)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种常见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教案

宾语前置句教案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与用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逐步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辨析、翻译宾语前置句。

一、分清概念1、什么叫宾语【现代汉语】我看书我为人民服务析:动词是看,书是看的宾语为是介词,人民作为的宾语小结:根据这两例,现代汉语的宾语的位置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

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1)何有哉(2)秦人不暇自哀(3)甚矣,汝之不惠(4)童子何知(5)客之美我者(6)何以伐为小结:由此看出,古代汉语的宾语位置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2、什么叫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把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前面,叫宾语前置。

二、规律探究探究问题: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3彼且奚适也4彼且恶乎待哉5籍何以至此6客何为者小组合作:出示几句文言句式小组讨论句都是什么句式,有何相同点,派代表回答同:疑问代词作宾语翻译:师:如果按照正常的现代汉语语序该怎么说呢(1)大王来何操 (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 (《鸿门宴》)现以(1)(2)(3)为具体例子分析:(1)句中有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操”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是:大王来,拿了什么礼物要辨别这类宾语前置,就要看在疑问句中动词前的代词是否作它的宾语。

是,则宾语前置,代词位于动词前。

总结规律:规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的条件: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小试身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微斯人,吾谁与归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其间旦暮闻何物E、君何患焉(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要求同上)1、忌不自信。

《文言宾语前置句式》教学设计(建设兵团省级优课)

《文言宾语前置句式》教学设计(建设兵团省级优课)

分析
20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1、回顾、思考自己做题的得失。 四、反思总结 2、分析本堂课自己所学到别的同学的优点。
3、整理完善自己的笔记。
七、学习环境设计
1、配置投影仪、电脑的多媒体教室 2、学生排座位按照,课前习题的情况,平均分组。 3、由课代表担任本课堂的主持人。 4、由组长安排好本组本次发言代表。
九、设计思路说明
1、本课的问题设计才去了分层和递进的方式,学生自学环节问题设置与课堂 练习问题设置是难度层升级关系,分析与应用的能力是递进的关系。 2、课堂先解决学生做错的题,再由学生来分析解答,遵循了问题来自学生由 学生解答的原则。并且在课前老师已经明确知道哪些知识点学生已掌握,哪些 未掌握,哪些要巩固。针对学习内容可以设定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在课堂 中同步进行,另出拓展题在课后作为检测练习,这些练习包含了课堂教学中绝 大部分内容。这些都是教师设计高中语文微课前的整体规划,打有准备的仗而 不是零敲碎打临到用时才匆忙去准备。 3、学生分析、老师点拨相结合,能够及时、准确的解决学生的疑难,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 合 作、 口头 作 答、 小组 代表 口头 作答 板书
1、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根据错误率较高类型 书 面
的题所设置的课堂练习。
作答
2、小组互相评价?(自评)
小组
3、ppt 展示练习,小组内部合作交流,小 讨
组代表展示答题思路及答案。(合作交流, 论 、
各组互评)
口头
4、老师点评,对各组进行整体评价。
之宾语前置》。完成以下问题:
1、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有哪些类型?
2、如何判定句子为宾语前置?
3、能否熟练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判定方法?

语文高二必修五人教版梳理探究《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设计

语文高二必修五人教版梳理探究《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设计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微课教学设计主讲人寇雨晨单位周至县第一中学主题名称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选题意图1、充分利用微课程教学手段的优势,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讲解归纳和练习,突破重难点知识。

2、把微课程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增加了知识的容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

内容来源语文高二必修五人教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

适合对象高中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宾语前置句的类型,把握判别宾语前置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逐步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辨析、翻译宾语前置句。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练习巩固型预计时间5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课:------利用PPT课件(大约20秒)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倒装句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宾语前置句。

由文言句式点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简洁明了。

新课讲解:------利用PPT课件(大约四分钟)什么叫宾语?1、谓语动词后被动词支配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在介词结构中,介词后接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介词的宾语。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

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我们把这种句子叫做宾语前置句。

即:宾语+动词或宾语+介词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②沛公安在?“安在”——“在安”③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

2、宾语“何”“安”都是疑问代词。

3、这些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胡、恶、安、奚”等。

课堂练习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语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并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类型。

2、准确翻译宾语前置文言语句。

教学重点:三种句式类型的识别。

教学难点:识别并翻译文言语段中的宾语前置句。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彼且奚适(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也?(《逍遥游(节选)》)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沛公安在?(《鸿门宴》)
(4)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疑问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的规则,在文言文中是非常严格的,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如果一个句子是否定句,而且又是代词作宾语,这时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构成宾语前置。

例如:
(5)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7)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由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

两个条件中少了任何一个,宾语都不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规则严格。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能找到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没有前置的例子,如:
(8)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弈秋》)
(9)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另外,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时不我待”。

三、借助“是”或“之”构成宾语前置
这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具有加强语气,强调突出宾语的作用。

例如:
(10)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11)惟弈秋之为听。

(《弈秋》)
(1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惟……是……”“惟……之……”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典型格式,“是”“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惟”是“只”“只是”的意思,起强调突出作用。

例句(10)的意思是“只有依靠兄嫂”;例句(11)也可以看成“惟弈秋是听”,即只听弈秋的。

例句(12)的“何厌之有”即“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这里的“之”字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在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中,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通常用“之”来辅助构成“此之谓”“我之谓”等格式,并且形成了一种固定句式,翻译成“说的就是……”。

例如:
(13)“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节选)》)
(1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也留存于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命是从”等。

另外还有三种情况比较少见:
1)、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以介词“ 以” 和“ 于” 为常见。

例如: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五蠹》)
③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离娄下》)
④室于怒,市于色。

(《左传·昭公十九年》)
2)、指代性副词“ 相” 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
①杂然相许。

(《愚公移公》)
②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

(《黔之驴》)
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④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3 )指代性副词“ 见” 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④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

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

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史记·苏秦列传》)
4)“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

如:
①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作业:
宾语前置专项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式。

①何以战?何以战?
②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③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

④一言以蔽之。

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
A、城中皆不之觉。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A、时不我待。

B、皆不可限以时月。

C、宁信度,无自信也。

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4、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C、夫晋,何厌之有夫晋
D、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5、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