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句式之宾语前置公开课(课堂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PPT优选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PPT优选版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②太师谁撞?
一切按他说的去做而没有人违背。
太师要撞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谢谢大家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一个句子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 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通常放在动 词或介词后面,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公被衽而走避,琴坏于壁。 在文言文中,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后面,如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译文:不知道你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B、皆不可限以时月。 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译文:不知道你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一个句子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②太师谁撞? “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 译文:钟会讨伐蜀国,路过和王戎告别,询问计策将要出自哪里。 C、 宁信度,无自信也。 B、皆不可限以时月。 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7、(04年广东卷)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你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8、晋平公与群臣饮酒,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 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坏。”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 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 之,以为寡人戒。” 从文中找出两个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B
A、城中皆不之觉。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B )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

宾语前置句的分类
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何陋之有?”中的“之”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陋”前置。
强调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唯利是图”中的“是”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利”前置,强调
对利益的追求。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莫之或止”中的“之”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或止”前置。
修辞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唯你是问”中的“是”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你”前置,以修 辞手法增强语气。
02
宾语前置句的类型及实 例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总结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何”、“奚”、“安”、“焉”等,例如:“沛公安在?”、“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总结词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详细描述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无”、“毋”等,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一言以蔽之” 。
2020年全国卷Ⅲ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正 确理解:何以,凭什么;全句意 思是“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 立命?”)
04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基础练习题主要针对宾语前置句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判 断方法和识别技巧。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提升难度
详细描述:进阶练习题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涉及更复杂的句式和更多的实际语境,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03
02
语境理解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意思, 判断宾语是否前置。
语法分析
分析句子结构,判断宾语是否应该 前置。
04
历年真题解析
2018年全国卷Ⅰ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ppt课件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ppt课件

(2)、沛公安在? 《鸿门宴》 (3)、 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4)、夫晋,何厌之有?
(5)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朗文》韩愈
ppt课件
11
(6)、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ppt课件
12
课堂练习:
ppt课件
7
找出下列不合文言句法规范的句子。
• 1、恐年岁之不吾与。 • 2、朝廷之臣莫不王畏. × •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4、保民而王,莫能御之。 × • 5、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 6、岁不与我,时不待我。× • 7、不吾知其亦已兮。 • 8、我无尔诈,尔无虞我 ×
ppt课件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②沛公安在? “安在”
③客何为者?
“何为”
“操何” “在安”
“为何”
规律二: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 “何、谁、胡、ppt课件恶、安、奚”等。10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 1)、“大王来何操?” (动宾倒装)
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ppt课件
1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昨天],(高三)学生 [在风雨操场]听<完了>报告。
ppt课件
2
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共12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共12张PPT)
本资料全面讲解了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式。首先明确了考纲对该句式的要求和考查形式,指出其常隐含在翻译题中。接着详细分析了宾语前置句的五种规律,包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以及“出了具体的格式和例子。此外,还通过拓展提升部分,提供了练习题和答案,帮助读者进一步巩固对宾语前置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这些内容对于学习和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言句式 之宾语前置(课堂PPT)

文言句式 之宾语前置(课堂PPT)

18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五、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 前置。
19
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C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文言句式之
宾语前置
1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 〈补〉(定)─宾
2
谓(动)── 宾 介词 ── 宾
3
宾语前置
4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5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操何 在安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 操”“在”“为”的宾语。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10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命是从 5、唯利是图
11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5、唯命是从
13
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D )
A、何陋之有? B、唯余马首是瞻。 C、时不我待。 D、马之千里者
14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何以战? 2、余是以记之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项王项伯东向坐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ppt课件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谓(动)── 宾
介词 ── 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 焉、奚 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童子何知? 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判断句)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 “自”“己”“余”都是代词,它们分别作 “信”“知”“欺” 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文言文句式 ——宾语前置句
考纲 内容
考纲阐释
考查形式
(1)理解 “不同的句式”主
高考对文言句
与现代 要有判断句、被动句、 式的考查,主要放
汉语不 倒装句、省略句、固定 在句子理解和翻译
同的句 句式等。
题中进行。文言句
式和用
倒装句中,分为 式往往隐含在翻译
法。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 题中作为“采分
(理解 句、定语后置句、状语 点”,通过翻译和
• ①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他
• ②太师,您撞谁呀

• 3.读下列文段,两个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
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
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
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 亟
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
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曰: “岂有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无诈尔”“无虞我 ”
规律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格式: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毋、勿、莫、弗】十 宾【吾、我、余、予、自//尔、汝、若、乃//彼、 其、之】十动
找规律 绑着的大 沛人王公是来在干(哪什赴里么宴的)?拿什么东西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②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
“过尔”
③成语:唯利是图 唯贤是用
“图利” “用贤”
规律三: “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找规律
不会答应你
小孩子看好见好了地我服,侍却她不认识我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宾语前置概述 • 宾语前置的构成 • 宾语前置的判断方法 • 宾语前置的修辞作用 • 宾语前置在古汉语中的应用 • 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01
宾语前置概述
宾语前置的定义
宾语前置定义
宾语前置是指谓语动词所带的宾 语在句法上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 一种句式。
在散文中的应用
总结词
宾语前置在散文中应用较少,但仍然存在。常用于强 调某个成分或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在散文中,宾语前置的应用相对较少,但仍然存在。例 如,“观之不亦乐乎?”这句话中,“观之”是主语, “乐”是谓语,“不亦乐乎”是宾语,通过将“不亦乐 乎”提到“乐”前面,强调了“乐”的程度。此外,宾 语前置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闻之欣 然归去”这句话中,“闻之”是主语,“归去”是谓语 ,“欣然”是宾语,通过将“欣然”提到“归去”前面 ,使整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04
介词宾语前置
06
• 以“以”为介词的介词短语:如“以此 为戒”中的“以此”。
宾语前置的语法意义
01
02
03
强调受事
通过将受事提前到句首, 来强调受事的重要性或突 出某个信息。
强调施事
通过将施事提前到句首, 来强调施事的重要性或突 出某个信息。
表达疑问或反问
通过将疑问代词或否定词 提前到句首,来表达疑问 或反问的语气。
THANKS
感谢观看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具备宾语提前的句法条件。
介词宾语前置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姓氏作为介词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介词宾语等。
根据语义关系判断
借助上下文的语义联系来判断。 借助句法分析来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 业来显露自己。
19
谢谢指导!
20
板书设计
(定)主语 + [状语] 谓语 +(定)宾语
现代汉语:1、动宾(动十宾) 2、介宾(介十宾十动)
文言文:1、宾语在动词前:宾十动 2、宾语在介词前:宾十介十动
规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3、用“之”或“是”作提宾标志 4、介词宾语中,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
21
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2013高
考山东卷)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自见”宾语前置。 译文: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
深夜致电家人:“猪归否?”
曰:“已归!”其怒吼:“三岁贯(通
“豢”)汝,莫我肯顾。让它接电话,老
子迷路了!”
16
课后作业:
17
1、综 合 练 习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 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窃谓 管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格式: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11
练习:翻译下面画横线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
“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 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 行乞所得,供先生食。”(2014·高考重庆卷)
金人虽然不索取我(宾语前置)本人, 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 当面指责他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 好。
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与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与用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逐步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特 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谁与”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南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向东”“向南”
•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13
巩固练习:
《名师一号》P80 【体验领悟】 T6
尝试翻译下面划横线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 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句式特点:__判__断___句__、__“_何___难__之__有___”__宾__语___前__置________ 译 文:____这__是___区__区__小___事__,__有___什__么__困___难__?________
12
四、判断下面的句式特点:
1、何以战?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取到
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4、介词宾语中,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注意】翻译宾语前置句时,要把前置宾 语提到谓语动词或介词后面去翻译。
15
1、找出下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某人唯猪是爱,养之多年,甚 喜之,难以自制。后悟玩物丧志、时不我 待之理,欲弃之。然猪知归路,数弃无功。 曰:“此事何难之有?”一日,其驾车转 弯再三,弃之。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判断句、“何为不可以归”为宾语前置句。 译文: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 器,为什么不可以回家?
14
课堂小结: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安在” “在安”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 (“谁、孰、胡、曷、奚、恶、焉”), 它们分别作“操”“在”的宾语。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7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C)
AA、A、、之之之二二二虫虫又虫又何又何知何知??知? BB、B、、而而而彼彼彼且且且奚奚适奚适也适也?也?? CC、C、、吾吾吾令令令人人人望望其望其气其,气气皆,,为皆皆龙为为虎龙龙。虎虎。。(判断句) DD、D、、臣臣臣实实实不不不才才,才,又,又敢敢又谁谁敢怨怨谁??怨?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 考试大纲
不同的句式
一、考点阐释
1、现代汉语语法结构:
(定)主语 + [状语] 谓语 +(定)宾语
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
省略句、固定句式 3、考查要求:理解能力 二、考查形式:
1、文意疏通(隐性考查)
2、翻译(显性考查)
1
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重点、难点: 学会辨析、翻译宾语前置句。
5
宾语前置句 判断依据: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正常宾语的语序: 1、动宾(动词十宾语) 2、介宾(介词十宾语十动词)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两种格式: 1、宾语在动词前:宾语十动词 2、宾语在介词前:宾语十介词十动词
6
一、翻译并指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操何”
翻译画线句子并指出什么句式:
1、 “假如你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 用什么来报答我? (被动句、宾前)
2、假如真的像你说的,我将重用贤人,使用能人,评定
(奖赏)有功之人,我凭什么来报答你呢?(宾前)
18
课后作业:
☆翻译下面划横线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
9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AA、A、、忌忌忌不不不自自信信信 BB、B、、时时人人人莫莫莫之之之许许也许也也 CC、C、、人人人马马马烧烧烧溺溺溺死死者死者甚者甚众甚众众(定语后置) DD、D、、背背背负负负青青青天天天,,而,而莫而莫之莫之夭之夭阏夭阏者阏者者
10
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之不知,惑之之不解。 2、何陋之之有? 3、唯利是是图 。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固定句式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
2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
宾语前置
3
高考真题体验:
(2015年全国卷I)(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7(2)金人虽不吾索, 吾当与之俱行, 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
8
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不、未、无、莫、毋、弗 ) 2、作宾语的代词分别是“之”“余”(吾、尔、 自、是),它们分别作“有”“欺”的宾语。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