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千古名句

合集下载

王维著名的十首诗句

王维著名的十首诗句

王维著名的十首诗句1、最脍炙人口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下这首诗时,王维才十七岁,当时,他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恰逢重阳节,他思念故乡亲友,于是写下此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其中的千古名句,更是道尽中国人在节令时思乡的共通情绪,所以,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最绝的是,明明是王维思乡,可王维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王维早已走远,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却伴随着思乡的情绪,陪伴了中国人千年。

2、最相思的诗:《相思》《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

还有人说,这是一首友情诗,是王维写给李龟年的。

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相思伴着红豆已经深入人心。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相思,从不只存在于爱情中,还有友情,还有亲情。

我磨了一个骰子,安了一颗红豆,想送给那个人,最后挂在了我的床头。

3、最清新秀丽的秋日诗:《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众所周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的特点,《山居秋暝》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全诗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心旷神怡。

王维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他能将山水之美写出来,呈在你面前,而丝毫不损其美,令人叹为观止。

4、最深情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课文三年级下册

九月九日课文三年级下册

九月九日课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部编版三年级原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下边整理分享课文、注释及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4.异乡:他乡。

5.遥知:远远的想到。

6.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7.茱萸(zhū yú):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赏析】这首诗写得非常朴素,却达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人一开篇就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身在他乡的游子此时孤独的心境,尤其是在佳节的时候,对亲人的想念,对自己孤身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一个“独”字,道出了诗人多少孤独与凄凉的心境。

两个“异”字强烈地表现了漂泊异乡的孤独。

虽然异乡很繁华,但诗人却举目无亲,只是一个异客罢了。

在重阳佳节时,诗人所在的异乡更是热闹无比,大家都忙着与家人团聚,更显得诗人无处可去、孤独无依。

三、四两句的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插上了茱萸,却少了一位兄弟——诗人自己不在内。

这样写,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需体贴。

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颖处。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的作品,语言质朴,构思简单,但感情真挚,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了所有漂泊他乡之人的内心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

大漠孤烟的意思

大漠孤烟的意思

大漠孤烟的意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阔无边的大沙漠中,远远地升起一根直指苍天的烟柱;万里黄河自西向东,像玉带一样从大漠里流来,一轮浑圆的红日,正悬挂在西边天际地平线上的河面。

以下是别人写的供参考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王维《使至塞上》赏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

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

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大漠孤烟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引导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供大家学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写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

”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作品赏析这首王维少年时期创作的抒情小诗,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写得非常朴素。

但这首诗却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对作客他乡的人们。

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

王维的千古名句精选

王维的千古名句精选

王维的千古名句精选王维的千古名句精选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肯定有很多热爱古诗词的朋友吧,那小编想问问大家对诗人王维的名句名篇了解得多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的千古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维的千古名句篇1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17、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洛阳女儿行》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28、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2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30、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31、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3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使至塞上被王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使至塞上被王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使至塞上被王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塞,这诗句简直绝了!就好比在辽阔的沙漠中,突然看到一束孤烟直直冲向天空,那感觉,啧啧,是不是很神奇?就像你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突然看到一束希望之光笔直向上!
2. 你想想看,“大漠孤烟直”,那是怎样一种震撼啊!这不就像是在混沌中突然出现的一道清晰指引,让人惊叹不已嘛!比如在迷茫的生活中,突然找到一个坚定的目标。

3. “长河落日圆”呀,哎呀妈呀,太有画面感了!这不就跟你站在海边看着红彤彤的太阳慢慢落下海平面一样壮观嘛!能不让人沉醉其中吗?
4. 王维的这句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好像是在给我们展开一幅宏伟的画卷,让我们身临其境,对吧!这不和我们看到超级震撼的自然奇观时那种感觉一样嘛!
5. 你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得有多么强大的想象力才能写出来啊!简直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大门,让我们想一头扎进去探索,是不是?
6. 这千古壮观的名句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真的是太让人佩服王维了!就如同发现了一颗绝世珍宝那般让人惊喜万分啊!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真的是太经典了!王维这是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财富呀!就好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创作出了让人永远铭记的杰作!
我的观点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壮观名句,能让人真切感受到那种雄浑壮阔的美,极具感染力。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解释:一个人独自漂泊在他乡作异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赏析: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原文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是指吴茱萸。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

《本草纲目》吴茱萸【集解】苏颂引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

”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景如其言,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

’故人至此日,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尔。

”由此可见,王维诗中的茱萸,当是指吴茱萸。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使至塞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使至塞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使至塞上赏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一起称为“王孟”。

苏轼评价其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重点字词理解:问,出使;边,边塞;长河,指黄河;逢,碰上;候骑,巡逻侦察的骑兵;3、理解诗句:首联:轻车出使,以访察边塞,我奉命出使前行啊,车轮辘辘碾过居延。

颔联:像征蓬一样出使边境,像归雁一样进入遥远的北方。

颈联:当沙漠无风时,烽烟会笔直向上,形成”孤烟直”的现象。

尾联:在萧关恰逢侦察骑兵,(他们说)都护正镇守在燕然边塞。

4、主题:诗人以简略笔墨刻画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把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感伤的激愤抑郁情绪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赏析:⑴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的描绘出塞外雄奇壮美的自然景物,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孤寂情绪。

⑵从景物描写和思想感情两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两句的理解。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和“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⑶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千古壮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使至塞上赏析缕孤烟劲拔坚毅、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的千古名句: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17、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
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
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洛阳女儿行》
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
28、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2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30、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1、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
3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3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34、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春中田园》
3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