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汉翻译中的幽默翻译

合集下载

浅析《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浅析《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浅析《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张扬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翻译本身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自己可以遵循的翻译原则,针对文本中特殊的一部分语言“幽默”来说,在翻译的时候也要遵循最佳关联性和顺应论等翻译原则,这些原则在翻译文本中的幽默语言时很有用。

《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也遵循了这些原则,翻译出了原文的幽默效果,出现了很多绝妙的翻译之处。

但是幽默的本土性和不一致性给幽默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致使翻译者在翻译作品时会对原著的幽默理解不准,使用的词汇也会非常的不恰当等,《围城》英译本中幽默的翻译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围城》;钱钟书;幽默翻译78语文建设2016.12y ūw én ji àn sh è关注教学语言文学文化纵横学术·本中的幽默翻译也遵循了这些原则,幽默的翻译很有原文的幽默效果,出现了很多绝妙的翻译之处。

《围城》中幽默的用法有很多种,例如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种非常奇特的比喻、滑稽的对比、变异和自创的词汇,经典的典故等等。

对于这种蕴含很深中国文化的中国式幽默,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

第一,对变异自创词汇的翻译。

在《围城》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方鸿渐问辛楣在信上为什么叫他“同情兄”,辛楣转别人的话说同一个学校的人应该叫同学,同一老师的人应该叫同师兄弟,所以共同拥有同一个情人的应该叫同情兄。

译文中把“同情兄”翻译成了“so people who are in love with the same girl should be calledlovemates ”,在这一段话中“同情兄”是钱钟书新创的词汇,并且把它和“同事、同窗”等词汇相互对比,把拥有同一个情人首先,《围城》英译本中翻译者对中国语言的精髓理解不深。

在《围城》中有一句话说的是“无论如何,从此以后,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的生长。

”这段话的幽默感在于语场的错配,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升温的速度比作热带植物生长的速度,语言话题转移得太快、跨度太高,讽刺意味很强。

从合作原则浅谈英语幽默及其翻译-9页精选文档

从合作原则浅谈英语幽默及其翻译-9页精选文档

从合作原则浅谈英语幽默及其翻译幽默是一种语言中精华的所在,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习惯。

它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同样是不同文化的载体。

人们对一种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对承载这一文化的语言中的幽默的理解而形成的。

大部分译者在对幽默进行翻译时,往往会采取牺牲源语言的字面意思,以达到相似的幽默效果。

在该过程中,译者通常会对源语言进行深度加工再结合文化背景进行翻译。

本文试就对英语幽默中,通过违反合作原则四准则的幽默的产生、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幽默笑话的翻译方法的把握进行讨论。

1、“幽默”的概念“幽默”一词是外来词,它是由英文中“humor”一词音译而来。

而追溯它的源头,则它是来源于拉丁文本义是“体液”一词。

英国人文主义戏剧家琼生将“幽默”一词在他的作品当中进行了广泛运用。

而在中国最初使用“幽默”的是语言大师林语堂。

尽管幽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但是很难有人能准确的将“幽默”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幽默”体现在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每个民族,每种语言都具有幽默感;另一方面,对于幽默感的把握和使用,每种语言,甚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2、对“合作原则”的理解合作原则,是在语用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之一,是由Grice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中提出的。

它的内容是“使你所说的话,在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参与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

在合作原则中,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四条准则:2.1 数量准则(1)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2)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2.2 质量准则-设法使你的话语具有真实性(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2.3 关系准则2.4 方式准则-要清晰(1)避免含混不清(2)避免歧义(3)要简练(4)要有序而一旦违反了这些准则,就会使话语产生深层的意义——会话含义,而会话含义的理解不同往往能造成幽默的效果。

3、合作原则与英语幽默对于英汉的幽默语言,可以从合作原则的角度进行理解。

浅谈英语幽默的翻译方法——以《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为例

浅谈英语幽默的翻译方法——以《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为例

166浅谈英语幽默的翻译方法——以《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为例孙啸雨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摘要:幽默的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话题。

幽默翻译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但只要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译者便能最大限度的在不同语言之间构建桥梁,使读者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

本文将从幽默的文化背景出发,以《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一书为蓝本,对幽默的翻译方法进行粗略分析。

关键词:幽默翻译;翻译方法幽默一词常用来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在文学作品中,幽默屡见不鲜。

而在翻译界,对幽默翻译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

幽默在许多学者眼中是不可译的。

翻译家金绍禹在《翻译研究论文集》中说道:“其难度又何尝亚于译诗,有时也许竟是无法译出来的。

”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文化背景角度出发,以美国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所著《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Seriously , I ’m Kidding!)为蓝本,对幽默语言的可译性做试探性分析。

一、幽默的文化背景对于幽默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学者张今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提到,“从战略上来说,我们坚持可译论,但是,从战术上来说,我们承认具体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程度的可译性。

”而造成可译性有“限度”的原因,最主要则表现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上。

以《认真点儿,我开玩笑呢!》一书为例:They were so nice. They called me “Quien es , quien es ,” which I thought was a beautiful name.Quien es 是翻译的关键。

实际上,”Quien es ”是西班牙语,意思是“你是谁”。

美国是一个大熔炉,自建国之日起,就吸引着各种文化。

与其相邻的拉美国家人民蜂拥而至,对美国本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

在美国,西班牙语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学语言。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不能直接将其译为“你是谁”,又要保留原文的幽默,着实需要下点功夫。

幽默翻译研究述评

幽默翻译研究述评

幽默翻译研究述评幽默翻译研究述评摘要:幽默翻译之难,不亚于译诗。

这句名言在各类探索幽默翻译的文章中已经不足为奇。

足已说明幽默翻译之难,已经取得了翻译界的公认。

随着译界对幽默翻译的重视,各类探讨幽默翻译的文章也逐渐出现,涉及幽默翻译的诸多方面。

本文分析总结了中外幽默翻译研究的角度、特点及涉及的方面,归纳了学者们的研究功效及不足,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幽默幽默翻译述评幽默翻译对译者来讲,是莫大的挑战,这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早古罗马时期,西塞罗就指出,与言语形态有关的幽默不可译。

直到两千连年后的今天,学者们还在对幽默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主要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幽默翻译和影视剧中的幽默翻译。

在幽默翻译研究的初期,学者们主如果围绕幽默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性展开探讨。

美国幽默研究学者以为幽默是可译的,而法国学者R. Diot则以为翻译幽默和翻译诗歌是让译者超级头疼的事。

Anne- Marie Laurian以为在同一语言中人们有时在理解幽默时都会碰到障碍,更何况是在跨语言的情形下,翻译幽默是一个妥协的进程,需要译者付出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胡兴波,2012)。

而在我国国内,许多学者也感叹过译事之难。

早在1992年,毛荣贵在其文章《英语幽默语言汉译漫谈》中就提到幽默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他指出不牵涉表达技能的情景式幽默比较容易翻译,而在非情景幽默中存在着译事三难。

第一是假借英语单词“音”、“形”衍生而来的幽默;第二是涉及必然文化背景的幽默;最后是表达与欣赏适应的各异。

其实不难看出,第三难也是文化背景不同的延生。

所以毛先生的观点应该是与JeroenVandaele的观点不谋而合,都以为是幽默翻译之难是来自于语言形态与文化两方面的不同。

由Attardo (1994,2001b)和Raskin (1991)提出的GTVH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理论被以为是指导幽默翻译强有力的方式。

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幽默英汉翻译的开题报告

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幽默英汉翻译的开题报告

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幽默英汉翻译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幽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许多的作用,如缓解压力、促进交流等。

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幽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英汉翻译中的幽默翻译是一门挑战性极高的学问,它需要翻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更需要翻译者掌握关联理论,并应用到幽默翻译中。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关联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应用,提高翻译者幽默翻译的能力,促进英汉文化交流。

三、研究内容
1. 幽默的定义及特点
2. 幽默翻译的概述
3. 关联理论的理论基础
4. 关联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5. 幽默翻译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幽默翻译,不仅可以提高翻译者的幽默翻译技能,更可以促进英汉文化交流,增加相互了解和尊重。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英汉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关联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六、论文结构
本论文将分别从幽默的定义及特点、幽默翻译概述、关联理论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应用、幽默翻译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

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

文化长廊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吴佳洁 广西大学摘 要:幽默语言的翻译一直是比较有挑战的工作。

英语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幽默,但由于中西两个民族文化,性格,思维方式和生活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中英两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导致英语幽默语的汉译困难重重。

本文试图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分析了英语幽默语中的修辞方法并总结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对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幽默;目的论;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180-02一.引言英美国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幽默感的民族,他们的幽默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文学作品,新闻甚至影视作品等等,然而幽默往往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本文将就英语中存在的幽默语言的汉译进行探讨。

二.理论基础德国功能学派语言学家汉斯・弗米尔提出目的论。

该理论认为没有一种特定的翻译策略能使每种翻译都达到完美,译者要会在实际情况下寻找最佳的翻译方式,因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由翻译文本的交际目的和功能来决定。

幽默是有特别语言效果和目的的表达方式,因此目的论完全适用于指导英语幽默语言翻译。

三.英语幽默的修辞手法3.1突降(Anticlimax)。

突降法是利用将语言从有重要意义向怪诞转折,从而产生幽默效果的修辞手法。

3.2双关( Punning)。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于 pun 的定义是“the clever or humorous use of a word that has more than one meaning,or of words that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but sound the same”.双关包括语音双关,语意双关和语法双关。

3.3反语(Irony)。

反语英语幽默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反语(iron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定义是“the use of words that say the opposite of what you really mean,often as a joke and with a tone of voice that shows this”.简单来说,就是用反话来表达出说话者内心真实想法,多数时候含有嘲弄与讽刺的意味。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幽默翻译是翻译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爆笑和共鸣。

但是,幽默翻译在实践中也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如何实现翻译与幽默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从言后效果和对等翻译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幽默翻译。

言后效果是指原文与翻译文本的效果产生的差异。

在幽默翻译中,言后效果往往是幽默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幸运的是,在现代翻译研究中,言后效应已经成为一种无声的共识,认为一个优秀的翻译必须产生与原文相同或类似的效果,而且应该顾及到翻译社会文化背景和观众的口味。

因此,在幽默翻译中,言后效果的产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译者要确保基本的语言处理技巧。

幽默就像一个夜光贴,需要在黑暗的语言环境中发出光芒。

只有当翻译者具备足够的对于目标语言语境和纯熟语言技巧,才能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创造出优美、流畅、生动的语言质量,在让受众们感受到幽默的同时,保证文本的理解度。

其次,译者需要关注本地文化现象。

幽默翻译需要对文化细节敏感。

鉴定主要因素就是目标语的全球传播范围与文化内涵,尤其是在使用特殊词汇和肢体语言方面。

正确的选择,能产生更大的言后效果,适时的透露出原汁原味的幽默内容,使得受众在读之余也能思考背后的故事。

最后,译者需要精细剪切。

幽默翻译并不需要对原文进行逐句翻译。

它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审美和艺术方式。

在语言与文化层面上开发出自己的启示之一,就是把原文中完整的幽默因素剪裁,做到对等。

因为让原文的幽默翻译完全的呈现到另一种语言中,是非常困难的。

对等翻译是指以最少的点对点操作将原语言中的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的信息。

幽默翻译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对等翻译的基本原则。

在幽默翻译中,对等翻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事件和交流的意图。

幽默经常是一种语言游戏。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对原文内容的领悟上更为入微的感受,理解原意的同时,亦需要在目标受众的聚焦点上适当的调整去解读幽默内涵,查找出适当的翻译位置。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幽默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幽默

0 ≯ 萋 i 薯

1 . | _ 舔 |
§ 《 荔 § 黪 麓 籀 l l § _ \ 鼹 I 《 § 浚
浅谈英语翻译 中的幽默
河 北 省 成安 县 第 一 中学( 0 5 6 7 0 0 )张杰 英
[ 摘 要] 幽默 是一种 普遍 存在 的人类现 象 , 在社 会生 活各 方面起着 重要 的交际 润滑作用 。然 而, 由于原语和译 语 的语言文 化差异 , 幽默语
2 幽 默 的 定 义 和 分 类
4 结 语
幽默 带给人们欢 笑 , 是人类生活 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通过
幽默包 含 了很 多 复杂 的元 素 ,关 于幽 默的研 究也 异常 繁 积 译幽默 , 来 自不 同文 化背 景 、 操 不 同语言 的人们 互相 之间 得 不仅应 当译文 地道 , 而且 能够 准 杂, 因为 涉 及 到生 理 学 、 人类 学 、 语言学 、 心理 学 等 等很 多 学 以分享幽默 。好 的幽默翻 译 , 科 。这 也是 为什么 幽默到 现在 为止还 没有 一个 可 以让 各个 学 确地 传递其 中的文化信息 , 使译 文读者理解 幽默 的内涵 。译 者 科 都认 可 的定义 。关 于 幽默的 定义有 : “ 幽 默是 有趣或 可笑 而 应 明确幽默 翻译 的 目标 , 即语用等值 , 以及 言外之 力 的对等 在 意味 深长 ” 。“ 幽 默是指 一些奇 怪的 、 滑稽 的或 者有趣 的动 作 、 幽默翻译 中的重要 性 , 通过 保持两种 语 言的言外 之力 的等值 , 语言 、文字 或者表情 所产 生 出来的种愉悦 ” “ 幽 默是一 种让 人 使译 文读者理解 幽默 内涵并达到欣 赏幽默 的效 果。 发笑的, 激起乐 趣的 素材 , 或者 是一种 能够 识别 、 演绎 , 或者 表 达 引人发 笑的活 动的能力 ” 。从 以上 的定义种可 以看 出来尽 管 对 于 幽默 没有 统 一的 定义 , 但 是总 的来 说 幽默是 一种 “ 好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英汉翻译中的幽默翻译
【摘要】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著名的幽默大师,其文笔犀利,语言幽默,本文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翻译其作品中不同类型的幽默语句,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关键词】马克?吐温;翻译;普通幽默;文化幽默;直译;补偿策略;形神兼备
汉语中原本无“幽默”一词,林语堂先生把“humor”翻译成“幽默”,此译将音、意合一,表达恰到好处。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是不善幽默的民族”,而西方人大多擅长幽默。

在西方社交中,没有幽默感的人,会被认为乏味无趣,甚至不受欢迎。

鉴于国人与欧美人在幽默感方面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幽默的领会与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诚然,幽默翻译存在着种种困难,有时让人感觉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幽默翻译要做到“形神兼备”确实很困难。

何为“形”?我们可以理解为保持其幽默形式或传递其幽默元素;何为“神”?我们可以理解为其中蕴含的真实信息。

日常生活中,有些幽默可能是纯粹为了逗乐或博笑,那我们就要传递其幽默元素,让目的语读者能体会到其幽默所在甚至为之发笑。

但有些幽默可能就不是纯粹为了逗乐或博笑,而是以一种轻
松的形式来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让人掩卷深思笑声背后的东西。

那我们翻译此类幽默时首先要传递其信息内容,其次才是传递的其幽默元素。

幽默总体可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两大类,此处我们讨论的是言语幽默的翻译,而我们又可将言语幽默分为普通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

如何翻译这三类幽默呢?笔者认为普通幽默翻译相对要容易些,一般采取直译的方法便可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翻译相对较难,在直译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采取补偿策略或归化策略。

一、马克?吐温作品中的普通幽默翻译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语句俯拾皆是,例如:
“We were as happy as we were poor,or as poor as we were happy――phrase it to suit yourself”.[1]
“我们有多贫穷就有多开心,或者说我们有多开心就有多贫穷――随你怎么说”。

此处,“贫穷”与“开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也经常说“穷开心”嘛,多么的异曲同工!
“The sight of a tailor-shop gave me a sharp longing to discard my rags,and to dress myself decently once more. Could I afford it?No;I had nothing in the world but a million pounds”.[2]
“看到一家服装店后,我忽然强烈地渴望甩掉身上那套褴褛的衣衫,把自己重新打扮得得体一点。

可是我能买得起一套新衣服吗?不能;除了那一百万英镑,我身无分文”。

“一百万英镑”与“身无分文”是多么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现在不也有种说法叫“穷得只剩下钱了”吗?当然意境还是有些许不同。

“Sissy Mcelroy’s mother has got little blue eyes,like Mr. Swimley that boards there,and looks just like him”.[3] “西西?麦克尔罗伊的妈妈又生了一个。

这个小家伙的眼睛蓝蓝的,长的很像在他们家搭伙寄宿的斯温利先生,看上去就是像他”。

真是童言无忌啊,这里的斯温利先生不就是我们戏称的“隔壁老王”吗?此处,作者借孩子之口巧妙地说出了这位太太对丈夫的不忠。

“…and pictures representing him to standing on the doorstep,giving a penny to a poor beggar-woman with six children,and telling her to spend it freely,but not to be extravagant,because extravagance is a sin”.[4]
“还有插图表现他站在门口台阶上,给一个可怜的带着六个孩子的女乞丐一个便士,告诉她随心所欲地花,但是绝不能浪费,因为浪费是一种罪”。

此处的幽默效果是由夸张手法产生的,施舍一个便士,还让人随心所欲地花,绝不能浪费!这真是要让人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啊!
以上几个例子都属于普通幽默一类,我们采取直译的方法便可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二、马克?吐温作品中的文化幽默翻?g
文化幽默跟不同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果读者不了解两种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等就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幽默之处。

对于此类幽默翻译,我们通常采取补偿策略或归化策略。

补偿策略简单说就是通过加注的方法来解释源语的幽默之处,来弥补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归化策略是指在翻译方法上恪守目的语的文化传统,回归地道的目的语表达方式。

例如:“Englishmen always have dinner before they go out to dinner,because they know the risks they are running”.[5] “对于他们可能要冒的风险英国人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因此每回他们出去赴宴的时候总是先吃了饭再去”。

(注:“要冒的风险”指英国开宴前的繁文缛节,赴宴前先吃饭以免到时挨饿。

)此处就用了补偿策略或者说用了加注的方法来解释为何赴宴前先吃饭,否则很多读者就会迷惑,赴宴不就是去吃饭吗?此处注释就能帮助读者解开疑问了。

“Then I made another maxim out of my own head,thought it was so nearly like the first one that I was afraid it was only a plagiarism:“the burnt experiment shuns the fire””.[6]
“接着我脑子里又冒出一句格言,尽管它很像我创造的第一句格言,我都担心它简直就是一起剽窃:‘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井绳’”。

该句摘自《亚当夏娃日记》,此处要是把“the burnt experiment shuns the fire”直译成“被火烧过的试验物害怕火”,读者读起来就会晦涩拗口,用归化的方法译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岂不是更好?
三、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语言幽默翻译
由语言的各种要素,包括词汇,语法和发音等的变异使用而制造出的幽默,我们称之为语言幽默。

对于此类幽默,在不能直译的情况下同样要采取补偿或归化策略。

例如:“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 stayed at home”.[7]
“(出来的)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家里了”。

此句原文用了压头韵的手法来达到幽默效果,而汉语翻译也同样用了压头韵的手法,既保持了形式上的一致,又传递了其中的幽默信息,亦可谓形神兼备。

“But no;all this human cabbage could see was that the watch was four minutes slow and the regulator must be pushed up a little”.[8]
“但是?]用,这个榆木脑袋就知道表慢了四分钟,校准器要拨快一点儿”。

此处如果将“all this human cabbage”译成“卷心菜一样的笨蛋”,恐怕很多人不会把“卷心菜”和笨蛋联系起来。

“cabbage”一词在英语中还可以指愚钝的人,
所以,此处还是用归化的方法译为“榆木脑袋”为好。

综上可见,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幽默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既传递信息,又表达幽默,力求做到“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 刘建刚,阎建华译.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美国的一面镜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M].外文出版社,2000.120.
[2] 王旭红编译.The £1,000,000 Bank-note《马克?
吐温短篇小说精选》[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2-43.
[3] 陈光明译著.A Complaint about Correspondents《马克?吐温幽默小品欣赏》[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01-307.
[4] 刘建刚,阎建华译.The Story of the Good Little Boy 《美国的一面镜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M].外文出版社,2000.4-5.
[5] 王旭红编译.The £1,000,000 Bank-note《马克?
吐温短篇小说精选》[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62-63.
[6] 刘建刚,阎建华译.The Diary of Adam and Eve《美国的一面镜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M].外文出版社,2000.230.
[7] 郑惠瑛.论幽默文本翻译的障碍及策略[J]. 韶关学院学报,2007(4)106.
[8] 刘建刚,阎建华译.My Watch《美国的一面镜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M].外文出版社,2000.192.
【作者简介】
刘娜娜(1978-)女,汉族,山东昌邑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