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丝素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丝素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秦春英;梁继文;张锋;吴佳林【摘要】丝素蛋白是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应用于缝合线、人造皮肤、人造血管抗凝血材料、药物释放及生物传感器等医学应用领域,这里主要介绍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期刊名称】《轻纺工业与技术》【年(卷),期】2010(039)005【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丝素蛋白;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作者】秦春英;梁继文;张锋;吴佳林【作者单位】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佛山,528041;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49丝素蛋白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刺激性,极小的炎症反应性。
同时,丝素蛋白具有一定的可生物降解性,其降解产物本身不仅对组织无毒副作用,还对如皮肤、牙周组织等有营养与修复的作用。
丝素蛋白正是由于具有上述性质,在生物医用领域和组织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1]。
丝素蛋白以其独特的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很广,迄今为止,已经在缝合线、人造皮肤、人造血管抗凝血材料、药物释放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蚕丝用做缝合线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最近100年来,在伤口结扎方面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最普遍的天然缝合线,已经超过胶原、肠线等缝合线[2]。
然而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发现含有丝胶的天然纤维会产生过敏反应与炎症,随后被证实是由于丝胶的原因[3]。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开始对蚕丝进行脱胶,并用蜡类和硅树脂包覆,其临床应用未发现过敏炎症反映[4],但这种缝合线又会引起血栓[5],研究者认为是因为材料表面性能所致,随后除去蜡类物质,血栓现象显著降低,Sakabe et al[6]等用溶解的丝素蛋白包覆涤纶缝合线,应用于活体内并未引起血栓。
因此,机体对蚕丝缝合线的应用可能与丝素蛋白材料性质无关,而主要是因为包覆材料性能、材料几何形态以及产品颗粒大小所致[7]。
创伤修复用丝素蛋白敷料的研究进展

创伤修复用丝素蛋白敷料的研究进展作者:吴建兵夏娟来源:《丝绸》2020年第10期摘要:敷料的出现为加快创伤修复过程、缓解病人疼痛带来了希望,然而敷料本身的材料来源、制备工艺、理化性能及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对创伤修复的效果至关重要。
丝素蛋白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易塑形、可根据敷料的要求灵活设计丝素蛋白材料。
文章比较了各类创伤修复用丝素蛋白敷料,包括丝素蛋白膜、水凝胶、支架、纳米纤维膜的性能特点、优势及在创伤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另外,从细胞外基质的微环境出发,讨论了双层复合膜、纤维凝胶,微球支架等新型丝素蛋白复合敷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及需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丝素蛋白;敷料;创伤;修复;组织工程中图分类号: TS10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20)10002905引用页码: 101106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0.10.006(篇序)Research progress of silk fibroin dressings for wound healingWU Jianbing, XIA Juan(School of Textile Garment and Design,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215500, China)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dressings brings hopes for speeding up the healing process and alleviating pains in patients. However, the material source, preparation proces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dressing and interactions with drug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effect of wound healing. Silk fibroin exhibits high safety,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easiness for shaping, and silk fibroin materials can be flexibly designed according to dressing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all kinds of silk fibroin dressings for wound healing a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silk fibroin film, hydrogel, scaffold and nanofiber membrane.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ew composite silk fibroin wound dressings involving doublelayer composite film, fibergel and microspherescaffold are discussed from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ffort direction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silk fibroin; dressing; wound; healing; tissue engineering收稿日期: 20200303;修回日期: 20200916基金項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19KJB43000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903019);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XJDC2019313);常熟理工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Z2018028Q)作者简介:吴建兵(1990),男,讲师,主要从事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
蜘蛛丝蛋白在纺织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蜘蛛丝蛋白在纺织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柔韧性等问题。
因此,研究新型材料成为了当前科技界一个重要的课题。
其中,蜘蛛丝蛋白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材料。
蜘蛛丝蛋白的特点在于它的强度、柔韧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非常优良,具备在纺织和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潜力。
因此,蜘蛛丝蛋白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科技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纺织领域中的应用蜘蛛丝蛋白的优秀性能使其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优良纤维材料。
在纺织领域中,蜘蛛丝蛋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天然及合成纤维,蜘蛛丝蛋白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柔韧性,可以制造更加稳定和轻便的纤维产品。
同时,蜘蛛丝蛋白也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生物纺织品,例如人造人体骨骼、皮肤和瓣膜。
这些生物纺织品具备生物相容性,可以在医学领域中用于修复骨折、皮肤烧伤和心脏瓣膜等领域。
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蜘蛛丝蛋白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由于其与天然蛋白质相似,蜘蛛丝蛋白可以应用于生物材料的制备中。
利用蜘蛛丝蛋白制备的生物材料可以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例如制作人工血管和人工骨骼等器械,还可以用于人工关节等疾病的治疗和修复。
此外,利用蜘蛛丝蛋白也可以制作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角膜片。
传统的角膜片材料往往存在不适合人体的问题,而利用蜘蛛丝蛋白制作的角膜片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明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的需要。
未来的研究方向蜘蛛丝蛋白在纺织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研究难题。
例如,蜘蛛丝蛋白的提取和纤维制造等方面的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此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蜘蛛丝蛋白材料的制备和组织培养等方面,但是对于蜘蛛丝蛋白材料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致力于解决蜘蛛丝蛋白的制造和应用问题,同时加强对于蜘蛛丝蛋白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只有不断深入地挖掘其潜力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应用蜘蛛丝蛋白为人类服务。
蚕丝蛋白的综合利用和发展前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载体
蚕丝蛋白能够与药物结合,形成药物 载体,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部 位,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药物缓释剂
蚕丝蛋白可作为药物缓释剂,将药物 包裹在其中,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蚕丝蛋白在再生医学和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创伤修复敷料
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和促进愈合的特性,可作为创伤修复的敷料, 促进伤口愈合。
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蚕丝蛋白提取、纯化和改 性技术的研究,提高其产量和 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蚕丝 蛋白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拓展蚕丝蛋白在医疗、美容、 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开发 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 品,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 我国蚕丝蛋白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
骨骼和软骨修复
蚕丝蛋白可以与骨骼和软骨细胞结合,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用于骨骼和软 骨的修复治疗。
03
蚕丝蛋白在纺织品领域的 应用
蚕丝蛋白在高档纺织品中的应用
总结词
具有高附加值
详细描述
蚕丝蛋白由于其优良的质地和光泽,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纺织品中,如高档服装、 围巾、领带等,其产品价格高昂,深受消费者喜爱。
04
蚕丝蛋白的发展前景和挑 战
蚕丝蛋白的产量和生产成本
产量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蚕丝蛋白的产量逐年增加,但仍 面临生产成本高、资源有限等问题。
生产成本
受养殖技术、原材料等因素影响,蚕丝蛋白的生产成本较高 ,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蚕丝蛋白的创新研究和应用拓展
新技术研发
通过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提 高蚕丝蛋白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 成本。
蚕丝蛋白的合成及其仿生学应用的研究

蚕丝蛋白的合成及其仿生学应用的研究蚕丝蛋白是一种独特的天然蛋白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天然的生物相容性,赋予了其分别在医药、纺织、生物材料、电子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蚕丝蛋白的合成及其仿生学应用的研究。
一、蚕丝蛋白的合成1.1 蚕丝蛋白的基础结构蚕丝蛋白是昆虫丝绸蛋白家族中唯一成纤维蛋白质,是由6种不同的丝素蛋白单体组成。
其中,丝素Ⅰ和Ⅱ是构成丝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丝绸蛋白基因中,6种丝素蛋白基因分别编码了对应的丝素蛋白单体。
1.2 蚕丝蛋白的合成途径蚕丝蛋白的合成来源于蚕的蚕茧,主要以嫩茧为原料。
其产生的主要过程是经过松脱、热处理、碱性脱皮和酸性漂白等工艺步骤后,将蚕茧纤维的丝蛋白分离出来,再通过化学或生物合成方法将其转化为蚕丝蛋白。
二、蚕丝蛋白的仿生学应用2.1 蚕丝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①仿生医学:由于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解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仿生医学领域,如修复组织、修复器官等。
②药物增效:蚕丝蛋白是一种优异的药物载体,可以被用来增加药物的生物分布、延长药物的持续时间。
③伤口敷料: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适合用于伤口敷料等医用纺织品中。
2.2 蚕丝蛋白在纺织领域的应用①高档纺织品:蚕丝蛋白具有天然的闪光、柔软、透气、吸湿等特性,被广泛用于高档纺织品领域。
②功能性纺织品:蚕丝蛋白的优异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可以被用于生产各类功能性纺织品,如保温、保湿等。
③医用纺织品:蚕丝蛋白的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等特点使其适合用于医用纺织品中。
2.3 蚕丝蛋白在材料领域的应用①生物材料: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弹性、耐久性等特点,可以被用于生产生物材料,如心脏修复材料、骨修复材料等。
②电子材料:蚕丝蛋白的特殊物化性质使其可以被用于电子材料领域中,如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
③环境友好材料:蚕丝蛋白是一种天然的、环保的材料,在制造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有害废气和废弃物,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方面。
丝素蛋白在医用领域的应用

1丝素蛋白纤维定义丝素蛋白(SF )是一种从蚕丝中提取的蛋白,与骨骼中的胶原蛋白相似,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对周围组织有营养与修复作用,并且材料的来源广阔。
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功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目前已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使用,广受欢迎。
2功能性纤维丝素蛋白纤维可应用于缝合伤口、药物递送、血管组织再生、骨组织支架,人工肌腱和韧带等诸多领域,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功能性纤维。
它的可加工性良好,可加工成不同形态,如颗粒状、纤维状、薄膜状,以及三维(3D )多孔支架等,形态多变,也可用于制造水凝胶、海绵、微球体、薄膜等生物医用材料。
因此,近几年来,蚕丝蛋白纤维因具备独特的力学性能、多样的加工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缓慢的生物降解性,从而成为生物医用领域的理想材料。
3丝素蛋白的结构特点丝素蛋白主要来源于桑蚕丝和柞蚕丝,它的基本结构由紧密整齐的结晶区和松散无序的非结晶区组成,其中结晶区主要为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的残基,非结晶区主要由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其他氨基酸残基组成。
丝蛋白中含有一种“亲水侧链氨基酸”,能吸收人体排放的汗液及水分并加以排除,维持干爽透气,有“人体第二肌肤”的美誉。
蚕丝素蛋白的分子构象可分为2类,即Silk Ⅰ型和Silk Ⅱ型:Silk Ⅰ型分子链由α-螺旋和β-平行折叠构象交替堆积而成,其晶胞属于正交晶系;Silk Ⅱ型是反平行β折叠(β-sheet )的层状结构。
Valluzzi 等发现了存在于蚕丝素溶液-空气界面上的一种新的蚕丝素结晶形态,称之为Silk Ⅲ型,其晶体结构与聚甘氨酸Ⅱ相似,属六方晶系,(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丹东118000)杜紫晴王帆李旭马鹤珈丝素蛋白在医用领域的应用〔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89(2019)04-17-03〔摘要〕蛋白质是一种坚韧而有弹性的物质,含有11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于开发成功能性材料。
蜘蛛丝蛋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究

蜘蛛丝蛋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究一、引言蛋白质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其功能多种多样,包括酶、抗体、蜘蛛丝蛋白等。
其中蜘蛛丝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超强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蜘蛛丝蛋白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以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
二、蜘蛛丝蛋白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蜘蛛丝蛋白是由蜘蛛的腺体分泌出来,用于蜘蛛网的构建。
它的结构非常特殊,具有丝状结构,由多肽链组成。
蜘蛛丝蛋白的分子量很大,通常在100-300 kDa之间,其肽链成分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这些序列中含有富含甘氨酸和丝氨酸的二肽重复单元。
这些单元被称为“GA”和“SA”,是蜘蛛丝蛋白中构成β-折叠区域的核心结构单元。
此外,蜘蛛丝蛋白还有不同种类的组分,如筋氨酸、酪氨酸等。
蜘蛛丝蛋白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特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其超强的机械性能。
经过实验测试,蜘蛛丝蛋白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 GPa左右,是许多其他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难以比拟的强度。
此外,蜘蛛丝蛋白的弹性模量也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十GPa。
这些特性使得蜘蛛丝蛋白在物理力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蜘蛛丝蛋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1.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是以细胞为基础,利用生物材料、生化因子和生物反应器等技术,通过模拟人体组织发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建立与人体组织器官相似的体外三维结构,在细胞层面上实现新型人工器官的体外培养,并最终应用于临床。
在组织工程领域,蜘蛛丝蛋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使得其成为细胞培养和修复受损组织的理想选择。
2. 骨修复蜘蛛丝蛋白也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医学。
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蜘蛛丝蛋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用于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骨细胞的活性。
此外,蜘蛛丝蛋白也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用于承担骨缺损区域的机械负荷,并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进其在骨修复过程中的发挥作用。
丝素蛋白----

特性
丝线用做手术缝合线已有很久历史,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已众所周知。虽然曾有人对丝素 蛋白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可能产生的致敏性和可降解性提出过质疑,但setzen等曾在一项综合性研究中指出,丝素 蛋白引起的异体反应并不比其他一些医学常用材料严重;丝素蛋白生物降解虽然缓慢,但并不是不可降解,是可 以被缓慢吸收的。
20世纪80~90年代,开展了较多的对丝素蛋白的接枝改性研究。刘剑洪等曾用四价铈盐作引发剂,引发丝素 蛋白纤维接枝紫外吸收剂——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BP),虽然改善了丝素蛋白纤维的紫外稳定性能, 且力学性能却大幅度地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剑洪继续采用“无引发剂聚合”法在丝素蛋白纤维表面接枝 HAOBP的可行性。结果发现,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HAOBP的丝素蛋白纤维,其 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聚乙烯氧化物(PEO)是一种具有很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合体。他们在高浓缩的丝素溶液(8%)中加入不同比 例的PEO溶液制成共混膜,发现加入2%的PEO可以提高膜的强度,而在其他浓度下膜的强度则降低。这种现象可以 用相分离来解释。PEO和丝素蛋白两种聚合体发生相分离,阻止了丝素蛋白相内的相互作用。
当PEO含量达40%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可从原来的1.9%增加到10.
丝素是一种源于蚕丝的天然高分子蛋白质,其含量占蚕丝的70%~8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的11种为人体 必需氨基酸;另一方面,丝素蛋白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于开发成功能性材料。 因此,随着对其独特氨基酸组成及结晶结构等理化特性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对丝素的应用正从传统的纺织领域积 极向多领域探索,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和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6 2005 年 S I L K 第 期
2.3 药物缓释载体 由于丝素膜本身具有特殊多孔性网状膜结构,使其
具有优良的吸附及缓释功能,因此丝素可成为很好的药 物缓释剂。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开 始能较快地释放药物,使释药浓度超过该药物的最低有 效浓度而尽快达到疗效;二是能持续地释放药物,使体内 保持恒定的药物浓度,药物的药理活性持久,这样可降 低用药剂量,避免频繁进药,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张幼珠等 [12]实验表明施有药物的再生丝素膜能根据环境pH 值的变化控制药物的释放,可用作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 定向治疗的智能化药物控制释放载体。 2.4 组织工.1.1 丝素
蚕丝是由丝素蛋白和丝胶两部分组成,丝胶包在丝
收稿日期:2 0 0 4 - 04 - 0 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0 3 7 3 0 3 1 ) 作者简介:曹惠,女,1 9 8 1 年生,在读研究生,专业为 纤维材料成型及其结构性能。
素蛋白的外部约占重量的 25%,蚕丝中还有 5% 左右的杂 质,丝素蛋白是蚕丝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重量的 7 0 % 。丝素蛋白中包含 1 8 种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 酸和丝氨酸为主,由于与人体的皮肤和头发的角朊极为 相近,丝素可应用于人工皮肤。丝素经进一步处理可得 到小分子水解产物丝肽[ 1 ],丝素及丝肽具有易被皮肤、 毛发吸收的特点,目前作为新型高级化妆品原料,备受 青睐 。
蜘蛛丝主要包括拖丝和捕捉丝,其中拖丝主要用于构 成蜘蛛网的牵丝和轮廓网面,捕捉丝则用来黏附昆虫并在 昆虫挣扎时提供强大的弹性,以免由于强大的动能将捕到 的食物反弹出去。由于蛛丝具有强度高、韧性大的优点,可 用蛛丝来替代缺损的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也可进行组织 填充及作为人造心血管组织等用途。
2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丝素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丝素的性能。天然 丝素纤维的结晶度高而难以生物降解,影响了丝素纤维作 为医用材料的应用。先用 Na2CO3 或 NaOH 溶液除去蚕丝上 的丝胶,要得到丝素水溶液,可以用 L i B r 或 L i S C N , NaSCN 和 ZnCl2[3,4]或 CaCl2/H2O/EtOH 混合液[5]将丝素 纤维溶解,由相应溶液制成的材料称为再生丝素材料。 再生丝素由于溶剂的作用,部分分子链断裂,使得分子量 比天然丝素的分子量有所降低。再生丝素膜是通过物理 或化学的方法将蚕丝去除丝胶,再用交联剂制备而成,具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柔软性,不溶于水但有一定的生物 降解性。 1.2 蜘蛛丝
酶电极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电化学生物传 感器,目前许多高分子材料应用于酶生物传感器的制作, 采用丝素[10]作为酶的固定化材料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 的方法。其优点在于丝素蛋白与酶蛋白之间有良好的相容 性,既可较好地固定酶,又可保持较高的活性,且不需加入 其他交联剂,其提供的环境可保证酶有较长的存活周期。 屠一锋等[11]综合应用了丝网印刷、化学修饰和丝素固定 化酶等方面技术,成功研制了一次性使用的多酚氧化酶电 极, 在多方面超过了用传统方法制作的酶电极。尤其是由 于采用丝素作为酶固定化材料,获得了更高的灵敏度和 响应速度,这些对酶电极是十分重要的。
近 30 年来,在生物医学上器官缺失或晚期功能衰竭 极为常见,治疗费用昂贵“。组织工程”的出现给人造器官 带来了新希望。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作为细胞生长支架是 组织工程研究的基础。由于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 所以对材料表面有较高要求。作为生物材料,一般必须具 有以下的性能: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 胞亲和性、一定的力学性能、可加工性、可消毒性及抗凝 血性。现已开发应用的作为组织工程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 料主要有硅橡胶、聚氨酯、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 和胶原蛋白等[13]。但硅橡胶、聚氨酯等合成材料的生物 相容性、理化性能、降解速率的控制及缓释性等方面尚有 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且价格昂贵。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 合适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将家蚕丝素纤维溶解、提纯 后,用延流法所制得的再生丝素膜,无毒性、无刺激作用,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对成纤维细胞、皮肤表皮细胞 的黏附性相当好[14, 15]。因此再生丝素材料是一类令人关 注的组织工程材料。
目前丝蛋白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蚕丝和蜘蛛丝蛋 白。天然丝素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丝 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近年来丝素蛋白用于生物医 学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目前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及生物降解功能的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是国内外引人 注目的热点课题。特别对最早被人类利用的蚕丝素蛋白 来说,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纯度高、 来源广、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 景广阔。本文主要就蚕丝蛋白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 域中的应用作较系统的阐述。
48
6 2005 年 S I L K 第 期
均能从溶解状态的丝中获得,获得哪种结构取决于结晶条 件。Silk II 构型比 Silk I 稳定,干燥过程中任何机 械震动都会导致 Silk I 构型转为 Silk II 构型,也可 通过改变温度、溶剂极性(如甲醇,乙醇,甲酸,二 甲基甲酰胺等)、溶液 pH 变化、置于电场中和应力作用 等条件来实现构型的转变。 1.1.2 丝胶
丝素膜既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 又对创面有强的黏 合力而无占位现象(即不影响人工皮覆盖下自体皮肤的生 长), 不被细菌穿透,而且遇湿更加柔软,与创面的紧贴 性良好,再加上丝素膜光滑柔软、无刺激性。因此,丝素 膜是人工皮肤极为理想的材料。丝素膜经实验室检测和临 床应用表明具有优良的性能, 对浅度烧伤和整形取皮区等 皮肤缺损创面的保护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7, 8]。但由于创 面在烧伤24h后多有细菌侵染,甚至造成局部感染,一般的 创面覆盖材料不能直接应用于感染创面,只能用于早期无 感染创面和无菌手术创面(如供皮区)。吴徵宇等[6]研制了 一种具有抗感染作用、加快创面愈合的新型烧伤创面覆盖 材料。为扩大丝素膜的临床应用范围,张幼珠等[9]研制成 一种含抗菌药物的丝素膜,将其覆盖烧伤创面后, 临床 试验表明,药物丝素膜既具有保护创面的作用, 又具有清 除细菌、控制感染的作用。因此,兼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和作为创面覆盖膜的优点, 用于烧伤感染创面,能有效地 控制创面感染而促进创面愈合。 2.2 酶的固定化和生物传感器
丝素蛋白的聚集态结构被认为是由结晶态和无定形态 两部分组成。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为 Silk I 和Silk II 结构。Silk I 结构包括无规线团和α - 螺旋,Silk II 结构呈反平行β - 折叠。在结晶结构的丝素尤其是Silk II 中,相邻链段之间的氢键和分子间引力使它们结合得 相当紧密, 抵抗外力拉伸的能力强,在水中仅膨胀而不溶 解,但可在一些特殊的中性盐中形成黏稠液体,透析除 盐可得丝素的纯溶液。而无定形丝素中链段间结合力较 弱,易溶于水,吸湿性强,抵抗外力能力弱,对酸、碱、 盐、酶和热的抵抗力较弱。Silk I 和 Silk II 两种构型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basic science, bio-macromolecule has lately emerged as an active and challenging task in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e.Silkworm silk is mainly used in textile production for its outstanding properties (handle,luster,dyeability, comfort) in the early time;In addition, silkworm silk has been recently investigated as a starting material for non-textile applications,i.e. for biomedical suture material for centuries , food additive and cosmetic. The uniqu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kworm silk provide important clinical repair options for many applications. Recently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skin, enzyme immobilizing electrode, medicine releasing carrier and contact lens is very active. Spider silk is one of the crude proteins and it can be substituted for the lack ligament and artificial tendon for its high modulus and tenacity. Key Words :Silk fibroin;Biomaterial ;Application;Progress
Progress of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Silk Protein in Biomedicine Field
CAO Hui,DAI Li-xing,ZUO Bao-qi
(College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