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明清小说

合集下载

2022中考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2022中考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八下9课《桃花源记》、10课《小石潭记》、11课《核舟记》)
7.诗:又称诗歌,可分为两类:古体诗——楚辞(《离骚》)、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绝句、律诗。
17.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七上19课《皇帝的新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天_
8.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八句中每两句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9.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时开始流行。(七上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天_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3.《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八上22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9课《鱼我所欲也》)

陕西师范大学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 (3)

陕西师范大学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 (3)

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明清小说作业册一答案一、单选题1、C2、A3、B4、D5、B6、C7、D8、C9、D 10、B 11、B12、A13、C 14、A15、B 16、A17、A 18、B 19、C 20、B 21、C22、B 23、D 24、D 25、A26、A27、D 28、A 29、A30、B 31、ADE32、ACDE 33、AB 34、CDE 35、A 36、C 37、B 38、C 39、A40、A41、C 42、B 43、A44、C 15、D 46、B 47、C 48、D 49、A50、C51、D 52、B 53、C二、多项选择1、BCD2、ACDE3、ABD4、BDE5、ACE6、ACDE7、AE8、BDE9、AB 10、DE 11、AD 12、BCE 13、BDE 14、ADE 15、DE 16、BCDE17、ABCE 18、BDE 19、ABCE 20、BE 21、ACD 22、ACD 23、AB三、填空1、大业拾遗记工员2、《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3、铁叫子4、初刻惊案拍奇,二刻惊案拍奇5、清平山堂话本6、《三国演义》7、《水浒传》《三国演义》8、曹操9、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0、今古奇观11、关汉卿12、讲史说铁骑小说13、鲁讯14、《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15、《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冯梦龙16、志怪志人17、骄儿水浒传18、应伯爵19、拟话本小说20、凌濛初四、解释说明:1、神话传说:神话指上古时流传的有关神鬼等非自然事物或非科学地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故事,这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所造成的。

传说较神话出现稍晚近,多是由历史事实加以夸张敷衍,加以神化而形成的。

我国的神话传说产生于先秦时代。

如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是其代表作。

2、先秦寓言: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道理的文学体裁,由比喻发展而来。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语文看起来是非常好学习,但是实际上,语文其实并不是很好学习,因为语文成绩是很难提高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历史教材必修目录

历史教材必修目录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形成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及影响 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科举制度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背景与影响。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原因及过程与评价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冷战的含义及基本的内容,冷战下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欧盟的发展原因与过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特点:教材P127第一段。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变化:耕作方式的变化、生产工具的变化、灌溉工程的变化、作物品种的变化。小农经济的特 点及影响。 手工业的三种类型,各类型的地位,手工业在各阶段发展的表现,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趋势。 商品种类的变化、市场(城市、内外市场)的变化、商人的变化、货币的变化。 中国古代土地政策的变化情况,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及表现,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航路开辟的过程及人物,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荷兰、英国、法国殖民扩张的重点,殖民扩张的影响(积极与消极)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比 较。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三个方面),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内容及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的条件,代表企业及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产生曲线的原因,各阶段的影响。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划分(四个阶段)、过渡时期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方面的重点内容及作用。探索 与失误的表现及原因。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标志及内容,我国对内改革的三个方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 对外开放格局的三个层次(点、线、面),浦东开发与开放的目的与原因及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各阶段的表现:清末、民国、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后。 我国交通事业在清末、民国、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大众传媒发展的表现及原因。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929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本、主要、直接),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影响。 新政的原因,新政的内容,新政的作用及影响。 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及作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质与影响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及影响。(积极与消极)

2022语文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湘教版19课

2022语文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湘教版19课

2022语文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湘教版19课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2、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B.李纨C.薛宝钗D.刘姥姥(正确答案)3、1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69. 下列选项中,加双引号字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单选题] *A、不独“亲”其亲。

B、不独“子”其子。

C、阡陌“交通”。

(正确答案)D、志“怪”者也。

6、1介绍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逐一介绍,突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写词人清醒之后漂泊江湖的感受,巧妙地用景写情,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成为名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70. 下列选项中,“而”的用法与所给例子相同的一项是: ()例子: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单选题] *A、化而为鸟。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故外户而不闭。

(正确答案)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虞常果引张胜引:招出会论虞常论:判罪(正确答案)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子为父死,亡所恨恨:怨恨C.自分己死久矣分:职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10、关联词: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

课件19课

课件19课

《早发白帝城》《蜀道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汉卿
关汉卿
元代戏曲奠基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号已斋叟。河北安国人,一说大都人。一生所 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 《拜月亭》、《望江亭》等十三种。悲剧《窦 娥冤》、喜剧《救风尘》互相映衬,显示了作 家思想深度及伟大的艺术成就。《窦娥冤》在 一百多年前已译成法文。另作散曲,现存曲十 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末——男主角
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
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
四、明清小说
体 裁
作者
作品
生活 年代
特点

罗贯中 (有争议)
《三国演义》
元末 明初
我国最早的长 篇历史小说
清 施耐庵 (有争议)
《水浒传》
元末 明初
描写农民起义的 长篇小说
小 吴承恩 说 曹雪芹
《西游记》
明代 中期
Hale Waihona Puke 长篇神话小说作:《三离》《三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书事》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轻阴阁小雨, 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 欲上人衣来。
王维向往山水田园间悠闲的隐居生 活,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其诗的 特点: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是盛 唐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苏轼评价他的 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15.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 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 如《皇帝的新装》。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重点考向
(二)作家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
重点考向
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文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主要用途就是表达臣子 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例如《出师表》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楼记等。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 是游记,用来记叙旅游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以及名胜古迹等。例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重点考向
1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如《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1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 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如《智取生辰纲》 《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重点考向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 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1)

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1)

【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将“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与“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对调;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是“不论……都……”;D.
一面对两面,应删去“能否”。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顾颉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 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B.“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神农、女娲,“五帝”通常指的是黄帝、颛顼、帝 喾、唐尧、虞舜。 C.“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礼记》。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 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解析】C.“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1.填入下面文段括号里的字形或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
一切虚wànɡ( )的学说便不攻.( )自破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 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biàn( )别是
非,否则便是盲.( )从。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又称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学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 研究。 B.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建立在对地心说的怀疑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天文学的改 革。我们应积极思考,保持创新活力。 C.哥白尼认真观察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提出“日心说”,你 们不善于观察,很难有所突破。 D.根据以上的探讨,我提出一些观点: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之士都能够保持热情与 认真的态度,进行想象与思考。我们也应积极思考,开拓创新。
【技法点睛】①首先要理清全文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从古到今;逻辑顺序,从 小到大、先概括后具体、层层深入等。②然后要具体分析题目中涉及的段落之间的 关系。并列关系:与上(下)文的词语或句子一一对应。递进关系:逐层深入,层 层递进。逻辑关系:某一段是另一段的前提。结构关系:总分结构。 【对点演练】见本课T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明清小说
知识要点
1. 明代“三大奇书”
①《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卷头词
的作者是明朝四川人杨慎。

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③《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2. 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是“三言”(冯梦龙)和“二拍”(凌濛初)。

3. 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随堂练习
1. 小说在明代繁荣起来的原因。

2. 明代“三大奇书”的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和小说类别。

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小说类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清朝时,_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全书以____________
为主线,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

4.()古典小说在我国哪一个朝代开始繁荣起来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
明朝
()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
《红楼梦》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孙悟空是下列哪部小说中塑造的形象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5.()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西游记》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他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①他曾为布衣,躬耕南阳②他智慧过人,曾七擒盂获③他赏罚分明,曾挥泪斩马谡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明朝文学的主流是诗词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专著
6. 罗贯中《红楼梦》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曹雪芹《水浒传》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施耐庵《西游记》长篇历史小说
吴承恩《三国演义》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7.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转引他人的话说:街巷中,人们听三国故事,听到刘备败了,大家就不断地皱眉头,有的还流出眼泪。

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具有一种什么倾向?这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何影响?
答:尊刘贬曹的倾向。

这种普遍的社会性心理制约着作者的创作,创作也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

———————————————————————————————————————————
答:
8. 明代的“三大奇书”是指哪三部著作?
9. 《红楼梦》第一回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于何时?研究这本著作的学问称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