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民俗文化图册

合集下载

陕西渭南婚礼习俗

陕西渭南婚礼习俗

陕西渭南婚礼习俗
陕西渭南的婚礼习俗有:
1. 婚宴:在新郎新娘的家中举办婚宴,举办当地的传统美食,当地的饮料,提供宴会礼品。

2. 婚礼彩排:新人及家庭成员参加彩排,安排婚礼流程,演奏彩拜和宣誓仪式,以及新娘出嫁时的歌舞表演。

3. 新房装修:新婚夫妇要进行新房的装修,以及交换床品,冰箱等必需品的准备。

4. 结婚礼物:新郎新娘的家人为他们准备礼物,如红包、戒指、衣服等,以示祝福。

5. 拜堂:新郎新娘要同时出席家长面前的拜堂仪式,互相进行宣誓,并从新人家长处接受赠礼。

我的家乡渭南(修订)

我的家乡渭南(修订)

我的家乡渭南
总之,渭南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 力的城市
02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渭南一 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01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 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快速发 展的经济体系以及丰富多彩的社 会生活和医疗服务等等诸多优点
03
我的家乡渭南
美食
渭南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这里有许多著名的美食,如渭南凉皮、渭南豆腐 脑、渭南肉夹馍等。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广受人们喜爱 渭南凉皮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以其薄如纸、细如丝、软如棉的特点而著称。这道 美食以面粉为原料,经过多次揉搓和蒸制,最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渭南豆腐脑也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以其细腻的豆腐和鲜美的汤汁而闻名。这道美食以 黄豆为原料,经过磨浆、凝固等工序制作而成,再搭配上鲜美的汤汁和调料,味道鲜美可口 渭南肉夹馍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以其酥脆的馍和鲜嫩的肉而著称。这道小吃以面粉和肉 为原料,经过烤制和炖煮等工序制作而成,再搭配上一些调料和配菜,味道鲜美可口
0
我的家乡渭南
经济发展
近年来,渭南的经济发展迅速。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有力的支持。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在产业结构方面,渭南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近年来,渭 南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渭南还积极推进 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在教育方面,渭南有着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这里有许多知名的高中和大学 ,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陕西渭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

陕西渭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

陕西渭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
陕西渭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是当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它代表着对逝
者的尊重和缅怀。

在这个敬老的地区,老人去世后有几个常见的风俗,如下:
1.丧葬仪式:老人去世后,家人们需要进行相应的丧葬仪式。

仪式的具体形式包括吊唁、告别仪式、火化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人会请一些
道士或者僧侣来进行祈祷或开光仪式,以为逝者超度。

这也是传统陋
习之一。

2.丧事期间:家人在老人去世后要守节三到五天的时间。

这期间,家人必须穿上黑色的衣服,头戴白色的帽子,系上白花,严格遵循丧事期
间的规矩和风俗。

3.白事酒席:白事酒席是老人去世后必须举办的仪式之一。

家人要在丧期结束后举行酒席,以此感谢亲朋好友的来访和慰问。

与普通餐宴不
同的是,白事酒席必须要准备好一品红,几种蒸饭和面食,以及一些
酒水给来宾供应。

4.纪念碑:在老人去世后,家人会建造一个纪念碑。

通常是在墓地上砌一个石碑,上面刻有逝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等信息。

这是为了让后人
能够看到并记住逝者的名字和遗迹。

有些人会选择立碑。

5.祭祀:祭祀是陕西渭南地区老人去世后的一种传统习俗。

祭祀的形式可能不同,通常是逝者家庭成员燃香道祷,祭告其亲人的灵魂,或者按照逝者生前的喜好在特定日期举行祭祀,以纪念逝者。

以上就是陕西渭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

这些传统习俗代表了渭南地区对逝者最后的缅怀和怀念,也是家人表达悼念之情的方式。

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带给后人一份文化传承和财富。

渭南民俗手抄报内容

渭南民俗手抄报内容

合阳提线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郃阳线胡”),地处渭南黄河之滨,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

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

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演出,影响极大。

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和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

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

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

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解放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省内外享有声誉。

该剧种目前人才匮乏,市场萧条,直接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保护这一传统剧种,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韩城行鼓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

现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韩城行鼓历史悠久。

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韩城群众沿袭模仿,成为民间鼓乐。

传统的表演,鼓手都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神姿。

韩城行鼓在历史上还是祭神的鼓乐,因此,鼓手们身上又多了一件神圣的黄马褂。

平日受苦受难的庄稼人,只有在敲起锣鼓时,头顶坡式战盔,身披黄马褂,才感受到做人的尊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

按艺人的说法,一敲锣鼓就像换了一个人:跛子不跛,聋子不聋,风湿腰再敲都不痛,真所谓神灵附体,人神合一,“神”气十足。

韩城行鼓的鼓谱有20余种,在韩城市文化馆编写的《韩城市民间音乐资料汇编》一书中有所收集。

其典型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上坡》《走锣鼓》《呆锣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多种,有表现气势的,也有表现技巧的。

《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旋击鼓边铁钉,发出酷似野兽饿急磨牙的声响,模拟逼真,技巧高超。

渭南介绍-渭南简介PPT(经典版)

渭南介绍-渭南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韩城党家村
渭南韩城党家村的明清古建筑、它朴实淳厚的 民风、它浓郁儒雅的文化气息都是韩城的一个 精致而生动的缩影。 党家村最负盛名的当然是它的明清古建筑群。 一百多座四合院以及祠堂、文星阁、看家楼、 节孝碑、泌阳堡仍然可以令我们依稀看到党家 村昔日的繁华,精美的走马门楼、砖雕石刻也 叫人叹为观止。
老城油糕
是使用油炸的一种糕点,呈椭圆形状,馅一般 是红糖或者白糖,吃起来既甜又软绵。老城油 糕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变质, 属天然绿色食品,是油糕中的上品佳作。
豆腐泡
渭南人的经典早餐,只有在渭南城区才能吃得 到,堪称渭南一绝。豆腐泡即豆腐泡馍,用精 选的黄豆磨制成比豆腐脑略硬的软豆腐,馍是 文火烙就的麦面饼,配以油泼辣子,干香椿末 等秘制调料。
谢谢大家
3、旅游景点
处女泉
又名东鲤瀵、伏鱼泉,“处女”之名来源于当地 一种古老的民俗。姑娘在结婚之前都要由母亲 或姐姐陪同,在蓝天白云下,躲在绿色的屏帐 中洗去满身的尘土和疲劳,去迎接人生道路上 的光辉时刻。
3、旅游景点
桥陵
这里是峰恋起伏,沟壑纵横,形成各自独立的 山头。向南平野辽阔,与秦岭诸峰遥遥相对, 山川壮丽,气象万千,丰山据记载叫金帜山, 亦称金栗山和苏愚山。 当地人们依其展翅欲飞的天然形势,称它为凤 凰山。2Fra bibliotek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渭南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渭南
渭南东襟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西与 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 与延安、铜川接壤。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华山
华山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境内,距西 安120公里,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为五岳之西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 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资源丰富,景观 独特,文化内涵丰厚。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

陕西渭南介绍(课堂PPT)

陕西渭南介绍(课堂PPT)
30
您所在国家/地区的旅游业
• 介绍您所在国家/地区 中可能吸引其他国家 的游客的旅游景点。
31
饮食
• 时辰包子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出了一个卖包 子的名家,叫张懦坤,他 的包子味道特别香美,远 近驰名,以致供不应求, 时辰一过,便买不到,这 才由顾客口里传出“时辰
包子”的名字来。
32
饮食
27
您所在国家/地区的经济
• 介绍您所在国家/地区 生产或提供的货物和 服务。用户通常如何 为自己及其家人提供 所需品?
28
道教
• 华山道教文化又极其渊博, 它是中国道、儒、墨诸家 的思想荟萃,同时也融汇 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
29
西岳庙
• 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 山神的庙宇,在华山以北 5公里的岳镇街上。庙始 建于汉武帝时代,后成为 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 所。西岳庙坐北朝南,庙 门正对华山。
13
饮食
• 介绍您所在国家/地区 中可能吸引其他国家 的游客的旅游景点。
14
过年
年货: 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 、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 、生的、熟的,通名之曰“年货”。进入农历十二 月,男人想办法多寻钱购买年货,妇女们则多砍 柴割草准备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界”, 俗称“鬼锁山门”,妇女们则不上山砍柴割草,而 是在家大扫除,稿卫生,迎接新年。农历12月, 家家户户开始筹办“年货”,赶做“年料”,欢欢喜喜 过大年。
•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 地。现存(截止2013年) 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 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 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25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导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

渭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全方位地评估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并探讨其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价值。

一、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1. 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内容在第四批名录中,渭南市涵盖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戏曲和传统节庆等多个方面的遗产。

这些项目代表了渭南市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

2.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既有与陕西省甚至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也有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有所关联。

这种独特性体现了渭南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二、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尽管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保护,但在实际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着流传逐渐失传的困境,需要更多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2.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为了有效传承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政府机构的努力外,社区和家庭也需要参与其中。

传承方式可以包括传统工艺的学习、文化节庆的举办以及传统音乐和戏曲的演出等形式。

三、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1.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加旅游业的收益。

2.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在旅游业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其他经济领域中发展。

一些传统工艺可以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渭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这些项目代表了渭南市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渭政发〔2019〕31号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渭政发〔2019〕31号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市政府批准将“杜康传说”等10大类24个项目列入渭南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予以公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运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弘扬非遗当代价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传承保护,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为渭南追赶超越、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提供坚强的文化保障。

渭南市人民政府2019年9月8日渭南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序号类别项目名称保护单位或个人1民间文学杜康传说白水县文化馆2传统音乐水苏老鼓白水县文化馆3传统舞蹈沙苑上阵鼓大荔县文化馆4传统舞蹈二鬼打架合阳县非遗保护中心5传统戏剧白水皮影戏仓颉皮影戏社6曲艺三弦弹唱临渭区非遗保护中心7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同州快刀大荔县文化馆8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同州细狗撵兔大荔县文化馆17传统美术蒲城烙画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9传统技艺澄城旋面制作技艺澄城县文化馆10传统技艺大荔传统食用醋酿造技艺大荔县文化馆11传统技艺富平粗布纺织技艺富平县文化馆12传统技艺富平粉条制作技艺富平县文化馆13传统技艺富平面辣子制作技艺周胜利14传统技艺西同鞮红油馇子制作技艺合阳县非遗保护中心15传统技艺蒲城吹糖人技艺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16传统技艺蒲城面花制作技艺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18传统技艺老潼关港口卤肉潼关县文化馆19传统技艺潼关鲶鱼汤潼关县文化馆20传统技艺何氏调理液制作技艺何秀丽21传统医药王根保黑膏药白水县文化馆22传统医药朱氏针炙传统疗法朱俊民23民俗白水三转席白水县文化馆24民俗东同蹄社火合阳县非遗保护中心——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宝辣子又称什锦辣子、酱辣子, 是陕西省渭南地区的汉族特色小吃, 也是当地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相传是祖籍朝邑的清朝阁老阎丹初 从宫廷中带回后传入市肆的。它以 多种原料佐以地方特产秦椒煸炒而 成,故称“八宝肉辣子” 。
制作此饼时需三翻三卷,故得名。 具有层次分明、外形美观、质地酥 松、味沁甜、酥美又耐久贮,虽存 放月余,随时取食,而色香味不变 之特点而远近闻名。
01 渭南特色小吃
澄城油轮 大荔带把肘子
···
大荔炉齿面
澄城县传统食品,以面粉、红糖、 碱面、苏打粉为原料,经和面、制 油轮坯、油炸等工序制作而成。色 泽红亮,香甜松软,适口不腻,热 食冷食均宜。
带把肘子是陕西大荔经典的汉族名 菜,属于秦菜系蒸菜类。作酒菜、 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 味、形俱佳著称。色泽枣红,如把 柄,故称“带把肘子”。肘子带骨 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 堪称“盘中一王。
富平美原酥饺,选料精严,造型美 观别致,色泽黄亮,花棱清晰,入 口酥脆、香沁、甜而不腻,独特之 处就是陷子要隔年过夏方可启用。
富平太后饼是陕西省富平县特产的 汉族传统饼类小吃,具有外皮焦黄 酥脆,内质层次分明,柔软可口, 油香不腻的特点,早已脍炙人口, 为群众所喜爱。近年来,成为西安 一些宾馆、酒楼、饭店接待国际友 人的名点。
···
03 渭南民间工艺
合阳民间技艺– 提线木偶
合阳提线木偶戏(又称“合阳线 胡”)合阳,隶属于陕西渭南地区,与山 西临猗、万荣隔河相望。合阳线戏,民间 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 戏”,是中国提线木偶戏剧种中的活化石。 明末清初,“关中八高士”之一的合阳举 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 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 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线戏渊源,十分 久远,现在一般认为“起于汉而兴于唐, 盛于明清”。 解放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 台剧目,在省内外享有声誉。合阳提线木 偶戏剧目丰富,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 1961年陕西剧目工作室收集到的二百余 本现在保存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该剧种 目前人才匮乏,市场萧条,直接影响了它 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护这一传统剧种, 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
02 渭南民间艺术
华阴民间曲艺 - 老腔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 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 剧种。 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 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 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 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 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 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 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 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 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是皮 影戏的一种,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 签手(指挥皮影)、副签手、前首(主 唱)、后台、板胡。但这个剧种里,“生 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只不过,这五 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唱戏人在后台 是皮影戏,唱戏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 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
01 渭南特色小吃
韩城羊肉臊子饸饹 合阳踅面 槐花麦饭
···
韩城羊肉臊子饸饹是陕西韩城地区 的汉族传统名吃之一。可凉吃,放 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 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 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 补益。
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汉族风味 槐花麦饭是陕西汉族小吃,把花序 小吃。香味浓郁、软糯粘甜。大枣 上的花朵摘下来、洗干净,用开水 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效。 烫烫, 将水分捏去,将土豆擦成扁 丝,把土豆丝和槐花放到盆子里, 倒入适量面粉搅匀,上笼蒸20分钟 左右,蒸好后,用调好的汁子拌着 吃,叫槐花洋芋“擦擦”。
羊肉糊卜,陕西合阳的地方特色小 吃。起源于元代,以油旺、味美、 价廉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
大荔月牙烧饼是陕西大荔县传统的 汉族名点。该小吃好看也好吃。表 皮黄亮,有些脆。内瓢松软,有点 甜。虽说只一指头多厚薄,却又有 若干层层,油油的。虽说那里边是 空的,外边却沾着不少的芝麻,香 香的。
民间艺术
陕西临渭区下吉镇南七村,这个已 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南七村原名 南寨村,清代道光年间改称为南七 里村,沿用至今。南七饸饹,也称 下吉南七饸饹,也有叫下邽(gui) 饸饹,是渭南的特色小吃,在陕西 省内和西北地区都是小有名气的。
01 渭南特色小吃
羊肉泡馍 蒲城椽头蒸馍 三池削面
···
羊肉泡馍简称羊肉泡、泡馍。古称" 羊羹",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 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 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 区各族人民所喜爱。牛羊肉泡馍已 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
02 渭南民间艺术
大荔民间曲艺–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 “同州腔”、“安安腔”也称老东路。因 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多奉为梆子腔鼻 祖。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盛 行于关中东府10余县,流行于北至绥德, 东到潼关,南抵洛南,西行渭南。并流传 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北京、山西、 河南、湖北、湖南、江浙等地。 同州梆子是同州人民乃至西北地域 之所向往和追忆的古老剧种,研究和整理 演出、保留是戏曲界的责任,能唤起群众 对戏曲的热爱,更进一步活跃老百姓的文 化生活,对研究秦腔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 义。
潼关酱菜是渭南市潼关县的汉族传 统名菜,属于陕西省名优食品之一。 源于唐代贡品。其制作工艺精细, 色泽鲜润、红中透黄、咸度适中、 微甜脆爽。品种有八宝酱菜、萝卜 酱菜、连皮酱笋、五香花生、五香 面酱、潼关小菜等三十余种。
01 渭南特色小吃
潼关鲇鱼汤 渭南时辰包子
···
渭南水晶饼
以黄河鲜活鲶鱼为主料,佐以秘制 调料,经慢火炖、熬1小时左右方可 食用,其汤色乳白如奶,味道鲜香 醇厚,且有滋补强壮之功效。
大荔炉齿面是陕西大荔著名的汉族 传统风味小吃,具有面条柔韧光润, 臊子香辣味浓的特色。因其形似炉 齿而得名,选料严格,配料多样、 工艺精细、面条柔韧光润、臊子香 辣味浓,诱人食欲,誉满三秦。
01 渭南特色小吃
大荔枣肉沫糊 富平美原酥饺
···
富平太后饼
大荔枣肉沫糊,源于唐代,是以当 地"三大宝"之一的'马牙枣'为主料制 作的,另加面粉、豇豆、碱面、糖 等精制枣肉汁、制豇豆汤、制沫糊 三道工序熬制而成,其色红味甜, 滑润可口,健脾开胃,老幼皆宜。
2
02 渭南民间艺术
陕西华县皮影艺术
皮影在陕西又叫“影戏”、“影子 戏”,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 陕西皮影有东、西、南三路,影人 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样。 东路皮影是以同州梆子和碗碗腔为 主要剧种,而所谓的东路指的就是华县一 带的皮影,其影人形制小巧、约28厘米左 右、男性角色多豹头深目、女性角色则妖 媚秀丽。 西路皮影则指凤翔皮影,曾上演过 的剧种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凤翔是 西路秦腔的中心,也是陕西省西路皮影的 中心。影人形制较大,约40厘米,头脸多 刻通天鼻梁。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制 介乎东西路之间,一般约24厘米左右。
01 渭南特色小吃
石子馍 水盆羊肉 潼关酱菜
···
石子馍是陕西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汉 族风味小吃,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 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 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 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
水盆羊肉是以羊腩肉为主要食材的 一道菜品,是陕西地区著名的汉族 传统小吃,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大荔 县朝邑镇(原同州府治朝邑县), 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 三县的水盆羊肉最为有名,其中尤 以大荔的水盆羊肉最为地道。
···
02 渭南民间艺术
韩城民间鼓乐 – 围鼓
韩城锣鼓形式多样,但就其主要派 别与形式来划分,有韩城行鼓和韩城围鼓 之分,而韩城围鼓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 以其传承历史久远,阵营完整,鼓点繁多、 技艺高超,而在韩原大地独秀一枝,长盛 不衰。 韩城围鼓又充分吸收了民间的传统 文化,千百年来,随着农耕文化的不断发 展,韩城围鼓不断继承和发展围鼓的形式 变化,在充分继承传统古军乐的精髓后, 韩城围鼓根据农村的文化生活,又先后创 作出一大批如“喜洋洋”、“摘豆角”、 “歇阴凉”等反映农村传统文化生活的曲 牌,当围鼓演奏时,各方阵时而各自为营, 时而密切配合,鼓点时而轻、时而重,时 而缓、时而急。时而情绪激昂,如痴如醉, 时而浅吟低唱、欢歌笑语,既有古战场军 乐之雄浑,又有农村节日喜庆之婉转动听。
01 渭南特色小吃
浆水鱼鱼 麻食泡 南七饸饹
···
浆水鱼鱼是一道著名的陕西汉族传 统小吃。浆水鱼鱼曰鱼,其实并不 似鱼,酷如蝌蚪。一般有两种:玉 米面和一般淀粉的,可热吃也可放 凉吃,味道十分鲜美。夏季特别适 宜,可缓解夏季的烦躁酸辣爽口是 夏季提升食欲的佳品。
麻食泡是陕西华阴地区特有的汉族 风味小吃,麻食做工精细,色味俱 全,碗面漂一层油泼辣子和飘香的 大油珠子,透过油层,碧玉般的豆 腐块、黄金般的粉条、银白色的葱 节、火黄色的蒜沫若隐若现,切成 块的锅盔馍埋在下边,香气扑鼻。
···
03 渭南民间工艺
蒲城民间技艺– 杆火
杆火是目前唯一存世的低空造型焰 火艺术,是古老焰火的主要形式。因所有 造型都是绑在木杆上燃放而得名。杆火又 叫架子花,专家则称为“吊花傀儡”或 “药傀儡”。 从南宋时期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 二十三日为“敬火神”日,杆火艺人都会 按长幼排列,聚集在村外的火神庙,焚香 虔诚地跪拜祭祀火神,并燃放烟花、杆火, 以求在一年的生活、劳动和烟花、杆火生 产制作中能够平安免灾。后因火神庙被毁, 艺人们则以每年四家联合轮流主持在原庙 遗址上进行“敬火神”活动,近千年来, 这一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完整地保存下来, 也使杆火这一古老的焰火艺术流传至今。
时辰包子是陕西渭南市最有名的汉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 族传统小吃。渭南时辰包子从取料 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 到制作都有严格的规程,一丝不苟。 甜润适口。 包子状如僧帽,小巧玲珑,周边洁 白,包底金黄,肥而不腻,香味悠 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