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犹太教的秘密_读_论犹太人问题_牛苏林
马克思“犹太人”导读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导读第一篇导读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分两篇文章。
第一篇开头,是马克思对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的复述,相对好懂一些。
鲍威尔指出,德国的问题是政治解放,即把特权国家变成平等国家。
在特权国家中,基督徒享有基督教特权,但犹太人也享有犹太教特权。
犹太人既然不放弃自己的特权,凭什么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特权呢?在鲍威尔看来,犹太人的解放同全部德国人的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一样,只有通过废除宗教才能实现,这既包括废除基督教,也包括废除犹太教。
“只要犹太人和基督徒把他们互相对立的宗教只看作人的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看作历史蜕掉的不同的蛇皮,把人本身只看作蜕皮的蛇,只要这样,他们的关系就不再是宗教的关系,而是批判的、科学的关系,人的关系。
那时科学就是他们的统一。
而科学上的对立会由科学本身消除。
”马克思的观点难懂一些。
为了理解马克思的观点,在阅读的时候,关键是抓住鲍威尔对相关概念的分类。
其中特别是关于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犹太教问题与基督教问题关系的看法,需要耐心地梳理出线索。
一旦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看到,鲍威尔一方面把宗教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认为宗教解放只能通过政治解放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又混淆了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界限,认为政治解放既是宗教解放,也是人类解放。
马克思一方面高度赞赏鲍威尔的文章,认为“他把这一切都做得大胆、尖锐、机智、透彻,而且文笔贴切、洗练和雄健有力”;可惜他只是抓住了解放的主体和解放的对象,未能就解放的性质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马克思反对混淆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三者的性质。
德国当时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马克思指出,把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恰恰相反,当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在政治上获得平等地位的时候,这只是使宗教信仰由国家的事务变成了私人的事务。
政教分离不会消灭宗教,只会使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自由权利。
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话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对《论犹太人问题》的一种解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对《论犹太人问题》的一种解读摘要:《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于1843年写的针对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观点的批驳,其中在论述犹太人解放问题时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马克思立足于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对资本主义金钱崇拜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历史上,犹太人问题主要是以基督教与犹太教的神学冲突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在马克思写作《论犹太人问题》的当时,正值中世纪反犹传统的全面恢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犹太人问题是一个纯粹的宗教问题,布鲁诺?鲍威尔也持这样的观点,并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篇文章中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针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这一观点,马克思于1843年写了《论犹太人问题》进行全面批驳,马克思将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同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问题联系起来考察,揭示了宗教的现实社会根源,深刻的批判了资本主义金钱崇拜的现象和资本主义社会人权的虚伪性。
一、对资本主义金钱崇拜的批判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不是纯粹的神学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克服经商牟利、如何摆脱金钱崇拜的问题,这不只是犹太人的特殊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问题,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鲜明表征。
金钱崇拜是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分离,相互反对的最根本原因,只有消除了金钱的神圣性,宗教意识就失去了它在尘世的世俗对象,宗教也就自然消亡了。
马克思指出犹太教是一种追求实际需要的宗教,他们的世俗活动是做生意,经商牟利是他们最大的追求,金钱就是他们世俗的神。
人通过让渡商品换回的金钱可以用来购买所需的任何商品,满足自己的任何需求,因此,为了赚取越来越多的金钱,人们把商品世界之外、之上的东西也变为买卖的对象。
这样,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发挥着万能的作用,扮演着支配一切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的目的。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最新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最新年精选文档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一、论犹太人问题的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同布鲁诺?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而展开的一篇论战性著作。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政治解放和宗教的关系、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讨,阐述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及其阶级局限性。
19世纪40年代,法英等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全面发展阶段,当时德国的犹太人受到的压迫比其他国家的更严重。
表面上,犹太人因大多信奉犹太教而与奉基督教为国教的普鲁士国家处于严重对立的地位。
普鲁士政府自发布关于犹太人不得担任公职的命令以来,犹太人一直要求与基督徒享有平等的权利。
事实是,犹太人因大多从事工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在经济上有着相当的势力,他们与普鲁士国家的对立,实际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国家在政治上的对立,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对政治解放的企盼。
犹太人能不能获得政治解放,如何获得政治解放,成了当时德国公众瞩目的―个问题。
鲍威尔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文中,批判了所有关于犹太人解放问题上的提法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自己新的提法和新的解决方案。
然而,他的新提法和新的解决方案在理论上也只是一种新的谬误而已,而且在客观上支持了普鲁士政府对犹太人的反动政策,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驳斥了鲍威尔的错误观点。
二、《论犹太人问题》主要内容1.关于政治解放和宗教解放问题鲍威尔认为犹太人所以和基督徒对立,是因犹太教和基督教是对立的,只要犹太人和基督徒把他们互相对立的宗教看成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看成是历史蜕掉的不同的蛇皮,把人本身看成是蜕了蛇皮的蛇,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宗教关系,而是人的关系了。
因此。
犹太人要想获得政治解放,应先放弃犹太教,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
马克思对此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通过对美国的考察指出了鲍威尔的错误:“既然我们看到,甚至在政治解放已经完成了的国家,宗教不仅存在。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后,第一感受就是自己的水平十分有限,哲学类的文章,咋一看都晦涩难懂,细细品读也无济于事,可能是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导致的断章取义,于是我打算先从犹太人开始入手,谈谈我对犹太人的了解与认知。
说来也巧,我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在出生不久就接受了洗礼,有了自己的圣名——若望,但是年少的我对宗教信仰没有任何概念,只记得爷爷奶奶教我如何画十字,以及做祷告时念的《天主经》和《圣母经》。
“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朗朗上口,教友们都倒背如流。
年少的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在教堂做祷告时大气也不敢出,大人们怎么做,我就有样学样。
等到再懂事一点,我才意识到原来中国其他家庭很少有信教的,有也是诸如佛教之类。
宗教信仰的差异令我很是好奇,查阅了相关资料才得知,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别之一,同属基督教派的还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
而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
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
尤其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无论是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艺术,基督教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
中国也是20世纪除了南美、非洲、亚洲的韩国等地,基督徒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而犹太教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
因为基督教其实是起源于犹太教的,传闻基督教创始人耶稣,本身就是一个犹太人。
耶稣在犹太教的基础上进行一部分改进与创新并创立了基督教,在公元313年古罗马君主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并将其推广为国教之前,基督教一直不过是一个远离主流信仰的宗教。
由于与犹太教的教理冲突,犹太教的领导阶层联手罗马人将耶稣处死。
这大概就是基督徒和犹太教的冲突起源,而基督教一直在公元4世纪前都没有翻身的机会,知道君士坦丁信奉并推广基督教,基督教终于迎来春天,之后的罗马统治者甚至将基督教定位罗马的唯一宗教,除此之外的一切宗教都是异教,异教徒甚至会遭受火刑等处置。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批判100字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批判100字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批判1关于政治解放人的政治解放这一问题,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
鲍威尔认为,宗教在政治上的废除就是宗教的彻底废除,因而只要犹太人与其他人都放弃宗教,他们就能因成为公民而得到解放。
马克思认为这种观点是既片面又自相矛盾的,“鲍威尔的错误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国家本身’,他没有探讨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关系,因此,他提供的条件只能表明他毫无批判地把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混为一谈。
”[1]什么是政治解放呢?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首先是指国家从宗教中走出来。
他说:“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是国家从犹太教、基督教和一般宗教中解放出来,当国家从国教中解放出来,就是说,当国家作为一个国家,不信奉任何宗教,确切的说,信奉作为国家的自身时,国家才以自己的形式,以自己本质所固有的方式,作为一个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2]。
不难看出,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在犹太人解放问题上的观点时,尖锐的指出其错误在于混淆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这导致鲍威尔在对犹太人问题的批判有其局限性。
与此同时,在指出鲍威尔的错误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政治解放实际上只是使国家从宗教中走出来,摆脱宗教的束缚,以自己本质所固有的方式,作为一个完全的政治国家而存在。
而对人来说,政治解放不是人类的解放,因此是不彻底的,有其局限性。
2政治解放的中介、途径及其局限性 2.1 人实现政治本文由网收集整理解放的中介。
人要实现自身的解放,要通过国家这一中介。
因此,是用间接的方法在政治上得到解放。
正如基督徒在天国是平等的,而在尘世不平等一样,作为单个的人,在政治世界的天国中是平等的,而在社会的尘世存在中却是不平等的。
读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有感

读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有感作者:董朝晖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马克思《论犹太人的问题》为探究对象,对鲍威尔的观点和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进行了总结概括,对马克思论证中的合理性表示肯定,并对其论证的局限性进行探讨。
马克思在犹太人解放问题上突破了鲍威尔有关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二者在实质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时,马克思的对犹太人及其本质的认识仍不够全面,仅仅是对掌握大量资本的犹太资本家进行了批判,忽略了犹太民族中也存在小手工业者、无产阶级等其他力量,因此他在论证过程中对犹太人本质的论证是较为偏激的。
另外,马克思虽然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政治构想,但并未提及实现途径。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论证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得出要合理运用思想家观点的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观点布鲁诺·鲍威尔是德国哲学家,是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
他于1843年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主要观点为,犹太人若要解放自己,就必须先放弃犹太教,在基督教国家中是永远无法获得解放的。
犹太人获得解放的唯一方式就是国家废除宗教信仰,消除基督徒和犹太人的信仰差别,这样才能使犹太人获得解放。
马克思对鲍威尔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他认为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不可以混为一谈,犹太人在不放弃信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解放。
在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中,政治解放也可以实现。
另外,马克思还探讨了犹太人的本质,认为犹太人只有摆脱其狭隘性,才能获得解放。
1鲍威尔的观点鲍威尔认为,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对立最鲜明的表现是宗教对立。
“你们的宗教是国教的死敌”,信仰不同是导致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差别和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鲍威尔认为,如果基督教国家同意解放犹太人,那么基督教国家就必须放弃偏见,但犹太人并没有权力要求基督教放弃宗教偏见,就像基督教国家不能使犹太人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一样。
他认为,基督教国家和犹太人的冲突是不能化解的,因为二者是相伴而成的,如果一方得不到解放,那么另一方也无法得到解放。
《论犹太人问题》有感

《论犹太人问题》有感作者:熊艳邓楚江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4期摘要:2017年10月9号阅读了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来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第一部分通过对犹太人问题不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的论述感悟到,探讨看问题要跳出时空的局限性;第二部分阐述宗教与国家是相互独立的,体会到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是不冲突,感悟到分析问题可以从其他类似的方面来分析问题。
关键词:宗教;政治解放;国家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采用了批评的手法,先给出鲍威尔的观点,然后在提出疑问,再给出自己的观点。
我主要选取了马克思的三个观点得出总结。
主要通过分析犹太教,宗教,宗教国家,国家,政治五种概念的不同以及他们的关系来完成这篇读后感。
一、犹太人问题不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如果犹太人想从基督教国家解放出来,他就要求基督教国家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
而他,犹太人,会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吗,就是说,他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放弃宗教呢”鲍威尔这样说。
鲍威尔的这句话表明犹太人的解放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
他把犹太人的问题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了。
这里没有分清犹太教与宗教的关系,或者说这种关系受到了作者的地域限制。
在马克思看来,鲍威尔在看待犹太人的问题时受到了地域区间的阻碍。
马克思提到“犹太人问题的依据犹太人居住的国家而有所不同的表述,在德国,不存在政治国家,不存在作为国家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就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国家中,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的问题,是政治解放不彻底的问题……只有在北部分美的自由州——至少在其中一部分——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美国既没有国教,又没有大多数公认的宗教,也是没有一种礼拜对另一种礼拜的优势。
”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的问题依据国家本身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鲍威尔在论述犹太人问题是片面的,从中我们得知犹太人问题不等同于纯粹的宗教问题。
马克思自由与解放的天国历程—《论犹太人问题》解读

背景介绍
犹太人问题的历史背景
犹太人在欧洲历史上长期遭受迫害和排斥,导致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
犹太人问题的现实表现
犹太人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歧视和排斥,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犹太人问题的提
写作目的
探讨犹太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为犹太人争取平等权利和尊严。
意义
自由的价值
自由具有普遍性和不可剥夺性,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自由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自由的内涵
自由的内涵和价值
解放的路径和方法
马克思认为解放是从压迫和剥削中获得自由的过程,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解放的路径
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够实现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的自由与解放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现代社会的自由问题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揭示了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本质。这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阶级斗争的视角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强调市场机制和私有化,忽视了社会公正和环境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将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摆脱资本的束缚和阶级矛盾。
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为后来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论犹太人问题》的写作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