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历史与文化(第三章)
犹太文化

基督教征服西班牙,犹太人遭驱逐 除意大利、德国,西欧犹太人基本绝迹 被驱逐的犹太人流向两个方向
地中海东岸的奥斯曼帝国 西欧的荷兰
公元15、16世纪
东欧的波兰
公元18、19世纪
德雷福斯案件
欧洲启蒙运动
同化理论
种族主义
犹太世界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埃玛· 拉扎勒斯 《the new colossus》《新巨像》
四、犹太名人
• 经济领域
股神巴菲特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华尔街的缔造者摩根
美元总统格林斯潘
金融大鳄索罗斯
戴尔公司创办人戴尔 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艾利森 微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巴尔默
• 思想领域
达尔文
耶酥
弗洛伊德 马克思
• 科学技术
氢弹之父特勒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爱因斯坦
计算机之父冯· 诺依曼
青霉素发明者弗莱明 原子结构学说之父波尔 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波恩 X射线发现者伦琴
犹太复国主义
持“zionism”,词根“zion”,耶路撒冷的锡安山,锡安山是耶路 撒冷的精神象征和别称。 犹太复国主义指:犹太人以回归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为目标 的政治运动,被称为“世俗的弥赛亚主义”。
一、复国主义运动
复国先驱
摩西-赫斯 1862年《罗马和耶路撒冷》 “社会主义的犹太复国主义”之父 最早指出犹太人要靠自己救自己,提出解决犹太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犹太民持续时间长、分布广、范围不断扩大,几乎遍布世界所有地区
能在当地很快建立自己繁荣的文化和商业社区,能自我管理
从没有割断与故土的联系
一、流散的开端
1800多年的“大流散”是犹太民族流散的主要时期 自第一圣殿被毁开始,犹太人一直处于流散状态
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从流散到复国的演变与传承

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从流散到复国的演变与传承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从流散到复国的演变与传承。
本文将探讨犹太人历史与文化的起源,以及在流散过程中的变迁和复国后的传承。
一、犹太人历史与文化的起源犹太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1800年,当时犹太人居住在迦南地区(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他们信仰独一神,拥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以色列先知摩西将神的指示转化为《摩西五经》,成为犹太人的圣经。
二、犹太人的流散与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太人多次遭受流散的命运。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帝国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驱逐至巴比伦,成为囚徒。
此后,犹太人流散至世界各地,形成了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犹太人社群。
这段流散的历史中,犹太人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苦难。
他们遭受到排斥、迫害和大屠杀,如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881年至1882年的俄国屠杀和1941年至1945年的大屠杀等。
然而,犹太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特色,并通过家庭教育和传统习俗将其代代相传。
三、犹太人复国的历史与意义犹太人复国的运动自19世纪末开始。
在20世纪初,犹太人复国主义者提出建立犹太国家的愿景,声称犹太人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地以色列,并恢复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独立和自主。
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标志着犹太人复国的实现。
这对犹太人而言,是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他们终于重返自己的祖地,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这一事件对世界犹太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使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犹太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犹太人的文化传统是他们历史和流散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流散到复国,犹太人文化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发展。
1. 宗教传承:犹太教是犹太人的核心宗教,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犹太教的信仰和仪式在流散过程中得到传承,并在复国后得以发展和传播。
2. 文学与艺术:犹太人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反映了他们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
犹太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约瑟夫斯的《犹太古代史》和埃利·维塞尔的《夜》等。
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犹太人作为一个集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以色列地区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文化传统则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承载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一、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犹太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的迦南地区,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
犹太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迁徙和流亡,如从埃及的奴隶时期到公元70年罗马帝国摧毁圣殿后的分散流亡等。
这一历史使得犹太人民族形成了一种在异乡中生存,并保持自己独特身份和文化的能力。
二、犹太教的信仰和实践作为犹太人的核心,犹太教对他们的信仰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犹太教的核心教义包括一神观以及选民地位。
犹太人相信上帝的唯一性,并将上帝视为领导者和创造者。
作为选民的身份,犹太人有责任遵守《摩西五经》所记载的贴近上帝的行为准则,即戒律和戒规。
这些戒律和戒规涵盖了犹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习惯、安息日的守法和宗教仪式等。
三、犹太人的社区和组织在历史的进程中,犹太人形成了自己的社区和组织形式。
尤以犹太人的“犹太教堂”——犹太会堂最为著名。
犹太人在会堂中进行宗教仪式和祷告,并由拉比来指导社群的行为。
此外,犹太社区还在教堂周边建立了学校和其他机构,以传承犹太人的文化传统。
这些社区和组织不仅是宗教实践的场所,也是保持犹太人社群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四、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和贡献犹太人的文化传统自然而然地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历史紧密相连。
犹太人的文化包括独特的音乐、美食、文学和艺术等方面。
例如,犹太音乐以其哀怨和热情著称,同时也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
犹太菜肴以其特殊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而闻名,如著名的犹太传统食物――芝士蛋糕和伯尔基斯特汤。
此外,犹太文学和艺术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贡献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犹太人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科学、艺术、文学还是其他领域,犹太人都有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历史经历以及对信仰和文化的传承,使犹太人民族成为一个独特又多元的群体。
罗马帝国的犹太叛乱与犹太教的传承

罗马帝国的犹太叛乱与犹太教的传承在罗马帝国的边境上,满目苍翠的犹太人定居地再现了繁荣图景。
这个由犹太人创立的国家正在经历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与动荡背道而驰的时代。
然而,这个犹太人的国家最终陷入了大规模的叛乱和不可复原的毁灭。
本文将探讨罗马帝国的犹太叛乱与犹太教的传承,为读者展示这场历史事件的背后故事和影响。
第一章:犹太人的自由与自主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征服了犹太人的古老领地。
尽管罗马人对犹太人的统治存在许多限制和约束,但他们并没有剥夺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自由。
相反,罗马帝国成为了犹太人广泛交流和繁荣发展的平台。
在这一时期,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得到了保护与尊重。
第二章:犹太叛乱的背后故事然而,一个漫长的历史时刻正在紧紧地促成着一场犹太叛乱的爆发。
犹太人民的激进派希望摆脱罗马的统治,恢复犹太人古老的独立国家。
在公元66年,这种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最终引发了伟大的犹太战争。
虽然犹太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然而先进的罗马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耶路撒冷圣殿也遭到了毁灭。
第三章:犹太教的抵御和传承尽管犹太叛乱以失败而告终,但犹太教在帝国内得到了传承的机会。
在征服和殖民这片广袤土地的同时,罗马人也将犹太人的宗教与信仰带进了自己的国家。
犹太教的道德原则、法规规约和宗教仪式逐渐在罗马社会中传播开来。
第四章:犹太教的改革与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教逐渐遭受了内部和外部的变革。
在公元1世纪后期至2世纪初期,犹太教出现了多个分支和派别。
这些变革的意义在于抵御希腊化的冲击并在罗马社会中融入犹太教的核心价值观。
犹太教的哲学思想和伦理体系对后来的基督教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五章:犹太教的传承与罗马帝国的终结随着罗马帝国的日渐衰败,犹太教在这个帝国的传承和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逐渐兴起的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和权力。
然而,犹太教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在罗马帝国的最终崩溃后得到了再次弘扬。
结语:犹太叛乱与犹太教的传承罗马帝国的犹太叛乱和犹太教的传承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历史现象。
犹太历史文化-第三讲19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犹太文化 犹太文化的历史、经典与传统 (2)

《米示拿》建立的新宗教模式: 法利赛人将原来圣殿祭司遵守的生活规 范(圣洁),转化为一般犹太人的生活 方式(遵守律法)。而经学教师强调研 读妥拉的重要性,鼓励民众(在宗教系 统中)成为博学的人。
米示拿的风格
Wikipedia Reuvenk
回应公元七十年,圣殿被毁和祭祀中断。 拉比犹太教呼吁犹太人以「圣洁的生活」 来代替以圣殿与祭祀。不再是圣殿祭祀, 而是人的生活成为神圣性的核心。用新 的方法来维护神圣性。 以色列民族是神圣的,他们是上帝圣化 的中介者与媒介。
圣殿存在时— 圣殿、祭祀是神圣的核心 圣殿不存在时— 洁净的以色列人是神圣的核心
新系统犹太教融合了不同观念:1)法利 赛人的生活模式,关注以色列人民的圣 洁,2)经学教师的核心理念,强调要研 读妥拉以及实行妥拉的精神,主张以色 列人过去透过献祭来服事上帝,而今可 以透过研读妥拉来服事上帝。 旧时代服事上帝的方法:献祭 新时代服事上帝的方法:研读妥拉与 实践妥拉精神
2.《塔木德》 (Talmud)
《塔木德》(Talmud)=《米示拿》 (Mishnah)+《革玛拉》(Gemara) 公元200年,拉比犹太教的第一部口传经典 是《米示拿》,以经学教师的方法结合了 祭司和法利赛人的教理。 例如饮食遵守特定的条例,礼仪上洁净与 不洁净、维护器物与人员的洁净。维护圣 殿与祭祀的洁净,相当重要。
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 成立王国(戴维) 建造圣殿(所罗门) 王国分裂为北国以色列、南国犹大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亡于亚述国 公元前586年犹大国亡于巴比伦国 亡国的原因:背离阿多乃、背离公义
公元前722与586年
希伯来文明犹太文化

•
希伯来文明:犹太文化· 犹太教
• (右图:古犹太教抱鼓石 :文史界人士在 泉州南门城德济门考古挖掘的一枚抱鼓石 中部首次发现“六角星”图案浮雕。该抱 鼓石为白花岗岩石质,高65cm,宽63cm, 厚41cm,双面螺旋纹,正面有宽带缠枝花 纹,呈半圆形状。据相关史料记载,此有 可能是泉州宋元时期或更早的犹太教抱鼓 石。如此之大的抱鼓石,其相关的建筑物 也颇具规模,由此可见,古时犹太教在泉 州的影响。 据查证,“六角星”在犹太教中被称为 “大卫之星”,是为了纪念创立犹太国大 卫王的纪念星,直到现在仍被作为以色列 国家的国旗图标。按史料载:泉州在元朝 时,有一定数量的犹太教徒,但是考古史 学界至今找不到相关的实物根据。因此, 这次发现的这方“犹太教大卫之星”石刻, 对于宋元时期犹太教信徒和犹太人在泉州 的历史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有利于犹太 商人雅各· 德安科纳于宋末来泉州所著的回 忆录———《光明之城》的真伪提供一定 的佐证,对于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也具 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第三章 希伯来文明:犹太文化
第三章 希伯来文明:犹太文化
七支烛台是犹太教的圣物 之一,从罗马时代的犹太教第 二圣殿时期以来,即成为犹太 人的象征。 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时候,将 七支烛台定为以色列国的国徽。 七支烛台的历史早至二千多年 前,是耶路撒冷圣殿山的犹太 第一圣殿中供奉的三种特别圣 物之一。圣经中有多处七支蜡 台的记述。 公元前588年,犹太第一圣殿 为巴比仑王所毁,七支烛台也 被巴比仑王带至巴比仑,最终 不知所终。当犹太第二圣殿重 建时,以原模重新铸造了纯金 七支烛台供奉,数百年后,犹 太第二圣殿又为罗马军队摧毁, 七支烛台成为罗马人的战利品, 在罗马人的胜利庆祝游行中成 为中心之一。犹太囚徒肩负以 七支烛台为中心的战利品示众 的场景以石刻的形式铭刻在罗 马的一座凯旋门上。这一场景 也成•
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的历史悠久而且复杂。
自从3000多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他的家乡迁往迦南地以来,犹太民族就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历程。
犹太民族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半岛,他们最初居住在境内的荒漠之中,是一个半游牧半种植的民族。
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亚伯拉罕率领他的家族离开迦南地,经过长期漫长的旅途之后抵达了埃及。
在那里,犹太人经历了一段惨痛的奴隶生涯,但他们最终成功逃脱了埃及的束缚,返回了迦南地。
自此以后,犹太人的历史就逐渐分成两个主要的历程,即犹太国度和犹太散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国在以色列和犹大两块土地上建立,但是在公元前两个世纪后,又被外国入侵者摧毁。
这也是犹太人被迫进行散居的开端。
他们遍布全世界的角落,逐渐形成了一个在文化、社会、宗教及政治等方面都极具独特性的群体。
犹太文化主要是基于犹太教的宗教和社会实践,但它不仅影响了犹太人本身,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
犹太教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犹太文化,但是犹太人在许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犹太民族创造了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些作品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犹太文献。
例如,塔木德、圣经和其他经文都在犹太民族的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塔木德是犹太法律、儒家思想和哲学的核心,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音乐方面,犹太民族创造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其中包括莫扎特和巴哈。
犹太音乐不仅有着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
在科学方面,犹太民族也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他们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其他科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犹太民族的代表之一,他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在艺术方面,犹太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犹太人的艺术多以抽象和象征为主,表达出对生命和人性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犹太民族的绘画、雕刻、服装和建筑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犹太民族的文化
第一节塔木德文化
一、塔木德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1.罗马帝国的统治
2.“第二圣殿”被毁后犹太教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
二、塔木德文化的内容
1.《密西拿》
它是一部包含公元初年犹太人各种成文和口传的宗教法、民法和道德法的大典,于公元3世纪广泛流传于各散居地犹太人生活之中,在6世纪时成为《塔木德》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包括6卷,63篇:
第1卷《泽拉伊姆》(播种):主要阐述与农事有关的章则,共11篇。
第2卷《摩耶德》(节期):记述宗教节期及奉献礼仪,共12篇。
第3卷《那希姆》(妇女):关于订婚、结婚、离婚及婚姻誓约的律法,共7篇。
第4卷《涅济金》(损害):阐述债务、遗产以及偷盗等民事和刑事处理条例,共10篇。
第5卷《科达希姆》(圣事):探讨宗教献祭仪规及有关圣殿事宜,共11篇。
第6《特哈罗特》(洁净):是关于身体、食物、居室和用具等方面的洁净与比洁净条例的规定,包括12篇。
2.《革马拉》
巴比伦犹太学者在详尽研究《密西那》的基础上对之进行补充与诠释,以当时西亚犹太人通用的亚兰语编成又一部律法释义汇编。
3.《塔木德》
《密西那》与《革马拉》合并,在经页上左右分列,组成《塔木德》。
在公元4世纪中叶由巴勒斯坦拉比们完成的被称为《巴勒斯坦塔木德》(75万字);而6世纪初由巴比伦学者完成的被称为《巴比伦塔木德》(250万字),即一般意义上所通称的《塔木德》。
《米德拉西》:占《塔木德》中三分之一篇幅,阐述道德伦理训诫和宗教律法礼仪的犹太教布道经卷。
它的内容又划分为《哈拉卡》(规范)以及《哈嘎达》(宣讲)。
三、塔木德文化的历史影响
1.它反映了巴勒斯坦和巴比伦犹太人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之间1000年文化宗教生活的历史演变。
2.它给流散中的犹太人提供了宗教生活的礼仪准则以及为人处事的伦理规范,对于巩固和完善犹太教律法、维护和加强犹太流散民族同一性发挥了不容低估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塞法迪文化
一、塞法迪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1.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2.穆斯林统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
3.西班牙犹太社团
在公元8-13世纪,西班牙犹太人热情地投入到文化复兴运动中,在科尔多瓦、
格拉纳达、托莱多、萨拉戈萨等城市的犹太社团中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犹太思想家和学者,在宗教、哲学、语言、文学以及自然科学各领域建树卓著。
二、塞法迪文化的内容
1.犹太宗教与哲学
(1)中世纪犹太教理性主义
所罗门·伊本·加布里埃尔(1020-1057):以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来解释《圣经》,代表作为《生命之泉》。
亚伯拉罕·伊本·达乌德(1110-1180):以亚里士多德哲学框架来阐述犹太教信仰,代表作为《高尚的信仰》。
他还是犹太历史学家,以希伯来语编写了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到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出征西班牙时期的编年史《传统之书》。
摩西·迈蒙尼德(1135-1204):以《密西那托拉》(也被称为“小《塔木德》”)和《迷途指南》为其宗教、哲学著作。
(2)中世纪犹太教神秘主义
巴亚·伊本·帕库达(11世纪末期):以新柏拉图主义和伊斯兰神秘主义来建立一套彻底忠实于上帝的泛神论神秘主义思想体系,代表作为《心灵的责任》。
犹大·哈列维(约1075-1141):将新柏拉图主义、伊斯兰苏菲派神秘主义和犹太教虔敬派思想融合一体,批驳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哲学,反对以哲学思辨来论证宗教信仰,并试图证明犹太教优越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代表作《库萨里——为被鄙弃的信仰辩护》。
以一个犹太圣贤与卡扎尔国王对话的方式进行叙述。
2.语言文学
萨缪尔·伊本·纳格雷拉(993-1056):中世纪最伟大的希伯来语言学家,编撰圣经希伯来语辞典。
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出任西班牙哈里发的国务大臣。
梅纳赫姆·本·扎鲁克:也编写了圣经希伯来语辞典,还撰写了关于希伯来语语法结构的论文。
亚伯拉罕·伊本·以斯拉(约1089-1164):在希伯来语法分析和圣经评注、诗歌创作、阿拉伯文翻译方面成就突出。
此外,有四位诗人贡献突出,他们是前面提到的加布里埃尔、哈列维、纳格雷拉和以斯拉。
如《高贵的王冠》;《齐奥尼德》等,后者是祈祷人群唱颂的主要诗歌。
3.自然科学
犹太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创造力首先表现在医学方面,然后是与天文学、占卜术相联系的数学方面。
哈斯戴·伊本·沙普鲁特(915-970):协助尼古拉斯(讲解《药物论》的学者)将其由古希腊文翻译为阿拉伯文,并创办犹太学生科学学校。
乔那·伊本·毕克拉里希:约1080年编纂药学辞典,并与哈斯戴共同创办学校。
摩西·斯菲尔迪(1062-?):医学家,并撰写过两本天文学著作。
亚伯拉罕·巴·海雅(?-约1150):几何学家,还涉猎历法研究,著有《启示者手册》。
迈蒙尼德还著有《医学要旨》,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也有深厚造诣。
三、塞法迪文化的历史影响
1.它丰富发展了犹太宗教、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在中世纪初也滋润了欧洲文化贫瘠的土地。
2.它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中世纪后期欧洲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在东
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里必须肯定犹太翻译家的贡献。
他们将阿拉伯文直接译成希伯来文,再由欧洲犹太学者译成拉丁文,传播到基督教世界。
如乔哈涅斯·黑斯帕伦西斯(约1090-1165),翻译了《十进位制运算册》;杰兰德(1114-1187)则留下至少71本译著,包括阿维森纳的《医典》。
第三节意第绪文化
一、意第绪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1.西班牙塞法迪文化的衰落
2.散居东欧的阿兹肯纳齐犹太人
以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莱茵河畔及日尔曼区域的犹太人后裔所创造的意第绪语言为载体,在随后的7个世纪里发展成为欧美地区犹太人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构成中世纪中期以来犹太离散民族文化的一个影响最大的组成部分。
二、意第绪文化的内容
1.意第绪文学
(1)圣经文学
早期作品集中在犹太教圣经《旧约》、《塔木德》等经典及其评注的翻译或转述。
14世纪以后则出现四类意第绪圣经文学作品。
第一类是圣经译本;第二类是将《旧约》故事改写成便于唱诵的意第绪语韵文体诗歌;第三类是圣经索引和词典;第四类是祈祷词的译作。
另外伦理说教作品是这个时期犹太女子阅读的主要方面。
而历史诗歌和著作成为反映这个阶段文学价值和史学资料的重要方面。
(2)世俗文学
肇始于15世纪。
一般最初是民间艺人口头说书的手稿,后整理出版为印刷精美的书籍。
内容一般为爱情故事,传奇等,如智勇双全的骑士追求心爱女子,亚瑟王的故事等。
2.意第绪戏剧
15世纪以来,包括独白剧、讽刺剧、滑稽剧、幽默剧大量涌现。
如《以撒献祭》等,是普珥节时欢庆活动的重要部分。
三、意第绪文化的历史影响
从13世纪到19世纪,意第绪文学作为散居中东欧的阿兹肯纳齐犹太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保存、传播、发展、繁荣犹太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18世纪末期随着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的兴起,意第绪文化继续发展,并从欧洲走向北美。
第四节美国犹太文化
一、美国犹太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大驱逐后犹太人向北美的移民浪潮
2.新大陆的优势
二、美国犹太文化的内容
1.对犹太教的改革
呈现为改革派、保守派(重建派)和正统派的划分。
2.犹太教研究机构
如一系列的教派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办与发展。
3.跻身美国社会的上层
介绍众多美国犹太人后裔在众多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
三、当代美国犹太文化的特征
1.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2.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传统意识
3.呈现出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
4.包含一种特别活跃的政治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