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等级划分表
安全事故伤亡等级划分

安全事故伤亡等级划分
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令《⽣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般分为以下等级:
(⼀)特别重⼤事故,是指造成30⼈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事故,是指造成10⼈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事故,是指造成3⼈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般事故,是指造成3⼈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及互联⽹相关知识整合。
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及事故责任处罚规定

关于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及事故责任处罚规定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法严肃查处和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根据事故的大小,损失的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的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处罚。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本规定。
一、事故等级划分:1.轻微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没有人身伤害,对企业生产有一定的轻微影响。
2.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15000元以内;造成1人轻伤的,住院治疗不超过1个月;治疗费用在10000元以下的。
3.较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5000元—30000元以内;造成1-3人轻伤害的,住院治疗不超过2个月;治疗费用人均在15000元以下的。
4.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0元以上的,造成1人以上人重伤害、或三人以上轻伤害的;住院治疗超过3个月的,治疗费用人均在30000元以上的。
二、安全奖的发放:1.发生轻微事故的车间,扣发事故责任人、当班班组长当月安全奖,不影响其他职工。
责任人从事发后下月开始,安全奖从基数累计计算。
2.发生一般事故的车间,扣发事故班组当月的安全奖,不影响其他班组。
事发后下月开始,安全奖从基数累计计算。
3.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车间(单位),扣发本车间(单位)当月的安全奖,事发后下月开始,从安全奖基数累计计算。
三、事故处罚及责任追究:1.轻微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300-500元罚款扣8分,组长罚款150元扣5分,副组长罚款100元扣3分。
全年发生3次轻微事故的班组长、副组长撤职。
2.一般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处以500-700元的罚款扣10分,班组长罚款200元扣8分,副班长罚款150元扣5分;车间安全员罚款300元扣8分,本班组免除年终评先资格。
本年度发生两次一般事故的,正、副班组长撤职。
3.较大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处以700-1200元的罚款扣15分;班组长罚款400元扣10分,副组长罚款200元扣8分(组长、副组长免发三个月干浮工资);车间安全员罚款500元扣10分;车间主任罚款600元扣10分;免除先进车间、班组评选资格。
一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一、一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就是说 30人以上包含30人。
事故等级划分二、事故等级分哪4个等级事故等级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个等级,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三、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等级是怎么划分的一、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2、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二、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2、严重影响使用工程或工程接否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逼。
而事故等级的划分和统计规定,则是为了更好的评估和把握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行相应的措施加强事故防范工作,削减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SAWS)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GB/T 29052-2012)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后果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逼越大。
安全事故等级标准如下:1. 极大安全事故(Ⅰ级)这类事故后果严重,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0人或100人以上受伤,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2. 重点安全事故(Ⅱ级)这类事故后果较为严重,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50人以上受伤,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3. 较大安全事故(Ⅲ级)这类事故后果一般,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受伤,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4. 一般安全事故(Ⅳ级)这类事故后果较轻,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1人以上3人以下,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受伤,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5. 微型安全事故(Ⅴ级)这类事故后果极轻,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不超过1人,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生产安全事故。
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规定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评估事故,统计规定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的记录、报告和统计有实在规定,重要有以下几点:1. 事故记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记录和汇总生产安全事故的义务,应适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向事故调查组供给有关情况的帮助。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因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造成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的事件。
为了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便于管理和监督,我国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一、轻微事故。
轻微事故是指因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因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标准包括:1. 人身伤亡,造成轻伤或者轻微伤的事故;2. 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但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事故。
二、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因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因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造成较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标准包括:1. 人身伤亡,造成重伤或者重大伤的事故;2. 直接经济损失,造成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的事故。
三、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因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因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或者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标准包括:1. 人身伤亡,造成死亡或者重大伤残的事故;2. 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生产经营秩序的事故。
四、特别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因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因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造成特别严重的人身伤亡或者特别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具体标准包括:1. 人身伤亡,造成特别严重的死亡或者特别严重的伤残的事故;2. 直接经济损失,造成特别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社会稳定和生产经营秩序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事故。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类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对于企业和管理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事故等级划分

危及重要场所和设
无
施(电站、水利设
施、核设施车站、
码头等)、其他较
大涉险事故
重大
10人以上
10人以上
注:“以下”不包括本数“以上”包括本数
50人以上
5000人以上
5000万元以上
可能升级为重大事 故的较大事故、危 化品泄露(危及人 员密集场所)、危 及重要场所和设施 (电站、水利设施 、核设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统计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统计[2016]130号
涉险事故等级划分
等级
涉险人数
被困或下落不明
住院观察
紧急疏散
直接经济损失
其他情况
较大
3人以上—10人以下
3人以上—10人以下
10人以上—50人 500人以上—5000
以下
人以下
危化品泄露(危及
人员密集场所)、
事故等级怎么划分标准表

事故等级怎么划分标准表以下是一份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表的示例,仅供参考:一、事故等级划分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程度,将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人员伤亡程度1. 死亡人数: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造成30人以上、10-29人、3-9人、1-2人死亡。
2. 重伤人数: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造成100人以上、50-99人、20-49人、1-19人重伤。
3. 失踪人数: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造成10人以上、5-9人、3-4人、1-2人失踪。
三、直接经济损失1.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2. 重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3. 较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4. 一般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四、社会影响程度根据事故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分为较大社会影响和一般社会影响两个等级。
较大社会影响包括:1. 造成了较大范围的社会关注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恐慌;2. 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了较大的社会不稳定;3. 需要政府或有关部门出面进行解释或安抚的事故。
一般社会影响包括:1. 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关注或引起了一定的社会不安定;2. 引发了轻微的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了轻微的社会不稳定;3. 需要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解释或处理的事故。
简述事故等级的划分

简述事故等级的划分
事故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后果等因素进行的。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事故等级划分:
1. 特别重大事故:这是最高级别的事故,通常指造成特别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这类事故可能涉及大规模的灾难、严重的工业事故或公共安全事件等。
2.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通常指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较大的财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涉及到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交通事故等,对当地社区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 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包括工业事故、建筑事故、交通事故等,对局部地区或特定场所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4.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较少人员伤亡、较小财产损失或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包括小型火灾、轻微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对当地社区或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事故等级的划分可能因不同的行业、地区或法律法规而有所差异。
此外,不同等级的事故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细分,以更准确地评估和应对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
划分事故等级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针对不同等级的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和管理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