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2分。
1-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9-2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太阳、发光的灯泡、月亮、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发光的灯泡C.月亮D.烛焰2、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B.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C.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D.医院的手术室常用红外线来灭菌4、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
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
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6、图中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A B C D7、关于探究光的折射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可在空气中喷些烟雾,水里滴些牛奶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C.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分界面时,折射角为90°D.我们可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海市蜃楼”和“三日同辉”等自然现象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9、一个五角形光源垂直射在一个三角形小孔上,在小于孔后面光屏上形成的光斑是()A.三角形B.方形 C.五角形D.圆形10、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山在水中的倒影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1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12、百米赛跑时,计时员为了计时更准确,通常在下列哪一个时刻开始计时()A.听见发令枪声时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上述时刻都可以1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 光现象3D8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二章光现象一、选择题1.在电影院里,我们能从不同座位上观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A.镜面反射B.漫反射C.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答案:B解析:B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D、种草植树,可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答案:B解析:B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答案:B解析:B4.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A)(B) C. D.答案:B解析:B5.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答案:A解析:A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像是因为像发出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B.光从空气射人玻璃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答案:D解析:D7.图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答案:C解析:C8.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要使反射光线离开原来的方向偏转80°,则镜面应绕轴转动的角度是()A.20°B.40°C.80°D.60°答案:B解析: B9.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答案:C解析:C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答案:D解析:D11.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D. 眼睛能发光.答案:B解析:B12.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cd B.acd C.ab D.cd答案:B解析:B13.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选择如下的哪种方式开始计时 ..................... ()A.听到枪声时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答案:D解析:D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答案:A解析:A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闪电和雷声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答案:B解析:B16.小明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前,关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答案:D解析:D17.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章《光现象》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3=36分)1.下列物体,其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日光灯D.手机的屏幕2.《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
”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
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A.光的折射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3.关于古诗文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看到的“潭中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日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绿树荫浓夏日长”,“树荫”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4.打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擦,越擦越亮,这是因为( )A.反复擦可以增强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以使皮革表面更加光滑,加强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以增强镜面反射的效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6.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方便同学们整理自己的着装,小明向镜子走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镜中的“自己”比小明本人更亮一些C.小明向镜子走近时,镜中的“自己”越来越高D.小明向镜子走近时,镜中的“自己”也靠近镜子7.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光现象》测试题姓名:分数: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黑板并不是光源,但我们却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它,这是因为()A.黑板发出了光B.光沿直线传播C.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光发生了漫反射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1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单元分析、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单元分析单元概述光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
如:激光掘进、平面镜、潜望镜、太阳灶、海市蜃楼、人体热谱图、验钞机、夜视镜、神奇魔术等等,大量光学知识贯穿其中,使物理学习充满魅力、充满活力,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的重要途径。
本章的内容涉及的都是光学基础知识: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光的色散现象,以及看不见的光等。
这些都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传统内容。
由于本章的内容有“贴近生活、易于实验、知识浅、规律性强”的特点,大部分适宜在教学中设计成探究活动,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准确的概念、规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4.认识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章节分析第一节光的传播本节是学习光学知识的第一课。
学生对光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为此,要做好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特别是光在玻璃和水中)的演示实验或设计成学生实验探究。
本节要交待“光线”是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路径而引入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理想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节光的反射本节的重点实验是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本实验是学生碰到的第一个探究数量关系的实验。
教师要做好探究的计划,明确每个探究步骤地主要活动内容,要告诉学生应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不要等实验结束后才去回忆实验数据,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光路可逆是光学中十分重要的原理,教学中要充分予以重视。
最好做一下实验,让学生看到现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本节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B。
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C. 月亮D。
猫的眼睛2。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右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
30ºB。
45ºC。
60ºD. 90º4。
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
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5。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6。
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光滑的墙壁能将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表面做成凹凸不平,其作用之一可以使射到墙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光污染,这是利用了()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镜面反射C。
光的漫反射 D. 光的折射7.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 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
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C. 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D.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8.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会发生偏折B。
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
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 只要光进入另一种介质,速度就一定改变9.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位置变高了。
最新初中八年级物理物理光现象章节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八年级物理物理光现象章节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2009年10月1日晚,以“礼赞祖国、讴歌时代、振奋民心”为主题的联欢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以下是有关声音的几个问题,正确的是()A.晚会上歌唱家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观众能判断出歌手是谁,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调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在大屏幕上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光组成的.答案:A2、关于光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金黄色的B.光的三原色叠加的区域一定产生白光C.红色玻璃纸能透过红光D.在任两种色光重叠的区域,出现的都是白光答案:C3、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4、如图所示,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烟火晚会礼花绽放的景象。
礼花绽放时声音和景象是同时发出的,但在较远处观看时,总是先看到礼花绽放的景象,后听到声音,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礼花绽放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礼花绽放时,存在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C、礼花升空过程中,其增加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减少的动能先看到景象后听到声音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大得多答案:C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不同的B. 法线就是垂直镜面的一条光线C. 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有可能相等D. 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等大的虚像答案:B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答案:C7、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答案:C8、《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答案:A9、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
八年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综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1. (09福州市)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09南昌).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3.(09泰安)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2008·成都市)下图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5.(2008·恩施)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 .小于50°B .大于50°C .大于40°D .小于40° 6.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立竿见“影”B .毕业合“影”C .湖光倒“影”D .形“影”不离 7.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 .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 .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与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D .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9.(2008·绍兴市)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10.(2008·杭州市)利用平面镜可以:( )A .成缩小的像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 .成倒立的虚像D .成正立的实像 11.(2008·达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12.(2008·株洲市)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其它透明物体中传播速度_____光在
真空中传播速度(填“>”、“=”、“<”),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km/s 。
2.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原理来看是不同的,前者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 阳光里,在浓密树荫下的地面,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小光斑,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
4. 电影银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来做,这是为了产生__________;黑板“反光”,这是由于产
生__________。
5. 如图①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__是反射
光线,__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是反射角。
6.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º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_______º角;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º,则反射角是________º角。
7. 某人身高1.6m ,离平面镜的距离是1.5m ,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若将镜
子向人移动1m ,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像高是________m 。
8. 在鸟语花香的季节,漫步在河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鱼在树木的倒影里游动,看到水中
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 现象,所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_。
9.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种色光;在自然界
里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0. 近视眼戴的是__________,老花眼戴的是__________,前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
作用,后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
(填“会聚”、”发散”)
11. 在距凸透镜20cm 处放一点燃的蜡烛,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跟蜡烛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实像时,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12.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适用的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
奇的“眼睛”,比如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三种光学仪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O 1 2 3
4
N 图①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
C.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 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 影子的形成;
B. 小孔成像;
C. 看不见高墙后的物体; D 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通过河面看到树木,房屋的倒影;
B.光线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
C.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情况;
D.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
4. 一人走过一盏路灯,人的影子长度会:()
A. 一直变短
B. 一直变长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5.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
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6.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这支人参()
A. 实物
B. 放大的虚像
C. 放大的实像
D. 等大的实像
三、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共14分)
1.在黑暗的房子里,桌子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壁照射,从旁边看时,会发现墙照亮了,而镜子显得很暗,为什么?(4分)
2.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怎样形成的呢?(4分)
3.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问:(1)入射角为多大?反射角又是多大?(2)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
的夹角为多大?(第二问要求有作图和几何计算过程)(6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 给你一个透镜,你怎样辨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是凸透镜请你写出两种测定此凸透
镜焦距的办法(6分)
2. 如图②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1)若要使光屏上成烛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放在光具座刻度尺上的什么位置范围内(设透镜的位置不变)?这时光屏应在刻度尺的什么位置上?(4分)
(2)若透镜仍不动,蜡烛在刻度尺的30cm 至40cm 位置间移动,光屏上得到的是什么?凸
透镜成的是什么像?(4分)
(3)若透镜仍不动,当蜡烛位于刻度尺上的30cm 处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什么?当蜡烛位
于刻度尺上的14cm 处时,光屏上又能得到什么?当蜡烛位于刻度尺上的什么位置时,在光屏上才能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6分)
c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图②
A
B
C
五、作图题(共18分)(用直尺或三角板规范作图,否则以0分计算)
1.成图③、图④中的光路图;(4分)
2.作出图⑤物体ABCD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分)
3.作出图⑥中光线通过玻璃砖的折射光路图;(2分)
4.在图⑦、图⑧、图⑨框内添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6分)
5.在图⑩中,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发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 的位置。
(4分)
图③
A B
C D
图⑤
图⑥
图⑧
A
B
C
D
图⑩
空气
水
图④(只作折射光线)
图⑦
图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