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一、目的任务:(一)目的:形体塑身课是兼顾了塑身、美体、培养礼仪的体育艺术课程,针对不良体形,进行修理、重塑,使身体各部位归于自然、正确而优美的状态,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调节体态的能力,找出女生善解人意、优雅、高贵的感觉。

它采用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和多种综合训练方法。

其内容包括:基本姿势、体态训练、关节部位训练、瑜伽伸展、瑜伽平衡、垫上形体雕塑、芭蕾有氧、拉丁基本步伐等综合训练,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自我、寻求美丽。

增强自信。

(二)任务: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舞蹈基本功和风格各异的成套动作,培养正确的、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

2.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学生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健美的体态。

3. 培养学生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做舒展、大方的舞蹈动作,能调节心理、动作优雅、细腻,提高音乐节奏感、韵律感及动作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培养学生较好的欣赏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一)《形体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塑造女性》陈壁华湖南人民出版社三、要求:专项课共一学年二个学期,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第二学期12周、24学时,共计48学时。

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学期(普通班)第一期:学习基本姿势、体态训练,掌握两套形体操组合,两套排舞组合。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了解和掌握形体塑身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学期(提高班)第二学期:进一步学习形体塑身基本动作,掌握2套高级排舞组合、两套形体操。

在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了解科学健身理论,提高欣赏水平。

四、考核比例:(100分)1. 身体素质 20%2. 专项技术 70%3 学习态度 10%五、纲要(一)理论1. 基本理论女性塑身锻炼基本原则重塑自我健康人生(二)基本技术1. 徒手练习1.1原地练习(各种步法加手臂动作)1.2行进间步伐组合1.3跳跃练习(各种跳步加手臂动作)2. 形体练习舞蹈基本功练习(手位操、波浪操、徒手操、华尔兹操)3. 垫上练习3.1垫上基本姿态练习3.2身体各部位柔韧练习3.3身体各部位平衡控制练习4.排舞:狂热漫波、纸玫瑰、天使华尔滋、夏夜恰恰6. 专项素质坐位体前屈。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30 学时,周学时2三、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是一门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通过徒手肢体练习,简单器械练习,塑造匀称体形和优美体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人体健康,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该课程的任务是:(一)以“健康第一”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学习并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改善和雕塑身体形态,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塑造优美形体、增强自信心、创造形体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发展人体匀称和谐为主要目的,通过徒手或辅助器械练习,增强体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良好形体,促进形成优雅气质的一项健身运动。

同时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符合我校综合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更好的使我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适当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易学易会的教学内容。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总主编:林志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一、引言形体训练是一种综合训练方法,可以提高个体的身体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并塑造优美的体态。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形体训练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框架,确保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习惯;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3.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姿势训练a. 直立站姿b. 手臂姿势c. 身体转向与摆臂2. 身体柔韧性训练a. 腿部拉伸动作b. 身体扭转与伸展c. 脊柱伸展与扭转3. 平衡能力训练a. 单脚平衡训练b. 双脚平衡训练c. 增加难度的平衡动作4. 动作技能训练a. 腿部动作组合训练b. 手臂动作组合训练c. 整体动作组合训练5. 团队合作活动a. 排队队形练习b. 合作动作表演c. 拓展训练活动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逐渐形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3. 分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进行对位练习和合作动作表演。

4.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身体姿势是否正确;2. 检测学生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3. 定期举行竞赛和演出,评选出优秀学生和团队。

六、教学材料1. 形体训练教材:包括基本姿势、动作技巧和训练方法的说明书;2. 器械和道具:如体操垫、拉力带、扩展棒等,用于辅助训练和增加趣味性。

七、教学安全1.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械,避免意外伤害;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八、教学时间安排1. 总课时:30课时,每节课45分钟;2. 分阶段进行: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巩固阶段。

九、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身体与心智的协调发展。

形体教学大纲3

形体教学大纲3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 形体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2. 形体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把身体的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投入到身体的伸屈动作中,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屈的动作,修塑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塑造和谐健美的形体,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舞蹈基本功练习,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练习,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四、教学大纲内容擦地压脚跟练习、身体波浪组合、腰组合、控腿组合、姿态控制组合、小跳组合、地上练习、手臂摆动、绕环组合、手臂波浪组合、手臂动作综合练习、变换步组合、华尔兹组合、卡洛泼组合、综合练习一,姿态组合、综合练习二,力量组合,体育理论知识窗。

五、推荐参考书目张瑞林,《体育与健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8马少莲,《形体美与形体美的塑造》方鸿, 《山东大学形体训练课程辅助教材》形体训练教学周历(第五学期)235236237238一、考试内容把杆部分:擦地+压脚跟、姿态控制、小跳综合练习:转体360度、燕式平衡;身体波浪、成套姿态组合;力度组合二、评分标准及动作分值注:评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注:评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三、考试方法采用一次性考试,独立完成。

教师按完成情况客观地打分。

四、分值比例综合技术评定:50分占50%专项身体素质:20分占20%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20分占20%注:选修课教学评价分两级,计分制为合格、不合格,缺课1/4以上者为不合格。

239。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30学时,周学时2三、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是一门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通过徒手肢体练习,简单器械练习,塑造匀称体形和优美体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人体健康,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该课程的任务是:(一)以“健康第一”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学习并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改善和雕塑身体形态,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塑造优美形体、增强自信心、创造形体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发展人体匀称和谐为主要目的,通过徒手或辅助器械练习,增强体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良好形体,促进形成优雅气质的一项健身运动。

同时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符合我校综合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更好的使我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适当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易学易会的教学内容。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总主编:林志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形体训练课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 形体训练二.学时与学分: 32/2三.教学对象: 全校第2-4学期女生四.课程目标:形体训练水平一(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1.给予学生形体训练的初步概念,并比较多的进行单一动作的讲解和示范,通过单一动作的反复练习、分解形式的练习和局部基本部位的组合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同时锻炼学生身体的重心感觉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锻炼基本的肌肉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基本能力.2.调动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兴趣,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学生专项素质,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形体训练水平二(兴趣选项课第二学期)1. ,进一步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方法,提高基本动作组合训练的能力和发展学生形体训练的基本才能, 为终身练习奠定基础。

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为活跃院(系)、校的文化生活,培养骨干力量.2.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浓厚兴趣和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并陶冶其情操。

3.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专项素质,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目的。

形体训练水平三(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1.以形体训练为主,专项素质练习为辅,重点放在形体训练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健身意识与健身能力。

2.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自身需要的健身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3.通过形体训练的学习,塑造学生的体形,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姿态、动作和优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将来进行社会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4.通过形体训练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并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学时安排(32学时,含理论2学时,考试4 学时,机动2 学时)六.教学内容:1.水平一教学内容:基本站立姿势、开、手位、脚位、手位组合、腿部组合动作训练、移重心组合动作训练。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doc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doc

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形体塑造》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屈的动作,修塑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安排1、开课对象与时间:课程适用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开课在第2学期。

2、课程学时学分:1学分,32学时3^ 参考书:[1]刘晶刘燕李彦大学体育系列教材一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训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8[2]杨斌形体训练纲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3]杨红四季形体健美教学训练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6[4]杨文清艺术体操徒手组合例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2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姿态操和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

重点:1、形体运动概述2、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3、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4、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难点:1、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2、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3、如何理解音乐4、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时分配/学期讲授2形体运动的概念;形体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形体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人体美的标准、以及影响形体美的因素。

讲授201、基本技术2、组合技术讲授61、速度5、灵敏2、力量6、柔韧3、耐力7、协调4、弹跳1、成品舞蹈讲授4学时合计32理论部分:形体运动的概念;形体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形体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人体美的标准、以及影响形体美的因素。

(完整word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第二版)

(完整word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第二版)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形体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通过形体训练,使学生明确良好形态在服务行业和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身体形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1)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基础课。

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的形体动作训练;是以改善学生形体动作的状态,提高灵活性、协调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形体素质基本训练;又是以提高形体外在表现力为目的形体技巧训练。

它为良好站姿、坐姿、走姿的培养在身体素质方面打下基础。

(2)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加强了宣传科学健身、健美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增加了形体美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调理方法。

(3) 形体训练方面变传播技能为主为加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即: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双人完成组合动作的章节中;心理承受能力,具体体现在基本功训练的章节中;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行走练习、创编健美操和舞蹈章节中;敢于表现和善于表现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具体体现在各章节练习内容和练习方式上。

(4)通过简单的基本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能较好地提高学生良好形态的控制能力,健美操和舞蹈组合训练又能提高良好形态的表现力。

形体训练既能全面锻炼身体,又能重点训练人体的形态。

不论是单个还是组合动作练习,均要求动作协调、幅度大、节奏鲜明、造型美观大方,因而是培养良好身体形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同时,坚持五个结合:一是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和个体的体育需要结合起来;二是把育体、育心和育德结合起来;三是把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三基”和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结合起来;四是把教学重点从单纯的教学方面转变到课外、训练、辅导相结合上来;五是把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紧密结合,利用两类课程相互联系的关系,共同完成全育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一、目的任务:
(一)目的:形体塑身课是兼顾了塑身、美体、培养礼仪的体育艺术课程,针对不良体形,进行修理、
重塑,使身体各部位归于自然、正确而优美的状态,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调节体态的能力,找出女生善解
人意、优雅、高贵的感觉。

它采用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和多种综合训练方法。

其内容包括:基本姿势、体
态训练、关节部位训练、瑜伽伸展、瑜伽平衡、垫上形体雕塑、芭蕾有氧、拉丁基本步伐等综合训练,让
我们一起来发现自我、寻求美丽。

增强自信。

(二)任务:
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舞蹈基本功和风格各异的成套动作,培养正确的、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

2.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学生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健美的体态。

3. 培养学生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做舒展、大方的舞蹈动作,能调节心理、动作优雅、细腻,提高
音乐节奏感、韵律感及动作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培养学生较好的欣赏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
(一)《形体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塑造女性》陈壁华湖南人民出版社
三、要求:
专项课共一学年二个学期,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第二学期12周、24学时,共计48学时。

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学期(普通班)
第一期:学习基本姿势、体态训练,掌握两套形体操组合,两套排舞组合。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了解和掌握形体塑身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学期(提高班)
第二学期:进一步学习形体塑身基本动作,掌握2套高级排舞组合、两套形体操。

在原身体素质的基
础上进一步加强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了解科学健身理论,提高欣赏水平。

四、考核比例:(100分)
1. 身体素质20%
2. 专项技术70%
3 学习态度10%
五、纲要
(一)理论
1. 基本理论
女性塑身锻炼基本原则
重塑自我健康人生
(二)基本技术
1. 徒手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