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体系自查报告
质量管理自查报告5篇

质量管理自查报告5篇1.质量管理自查报告项目部在收到建设集团下发的〔20XX〕39号《关于组织开展十一月份质量检查考核的通知》的文件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及各施工队学习了文件的精神及内容,依据文件要求的检查项目,我部重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排查工作,具体如下: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树立了质量工作目标,即工程质量满足规范标准和顾客的要求;合同履约率达100%,工程项目一次交验合格率100%;顾客综合基本满意率达到90%以上,顾客综合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等各项规章制度。
并对20xx年的质量工作进行了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到个人。
2、质检员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项目部质检员配备情况良好,满足项目需求。
进行岗位职责制。
质检员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负责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分项工程验收时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对分项工程各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记录图像资料。
3、工程实体质量、质量通病治理措施落实情况防波堤墙身采用带消浪孔沉箱结构,沉箱预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沉箱预制出现的质量通病有面层砼出现蜂窝、麻面、气泡,分段时出现松顶等现象。
针对出现的问题,为加强质量控制,项目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查找原因: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原材质量差、现场砼易性差;拆模前强度未达到标准要求,水灰比太大、和易性差。
找出原因,便可对症下药,进行如下治理措施: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水泥一般在入仓后3天,待水泥稳定后才用于施工,严格采用河砂,且为中粗砂,碎石采用两级陪,在夏季高温天气时搭设降温篷,控制砼的出机温度,严格控制粗骨料的碱性离子含量,饱水养护时间由过去的7天延长至14天,覆盖养护时间由过去的14天延长至28天。
2)控制施工过程。
砼浇筑过程中,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内,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插入下层5cm以上,振捣均匀保证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
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共6篇)

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共6篇)第1篇: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为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公司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年度自查,以便发现产品在生产直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从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内部审核中对质量体系的审查;本公司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都是要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MDD93/42/EEC《医疗器械欧盟指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每年度不少于一次。
1.做好标识管理,便于产品质量追溯:仓库人员负责对库内采购的原材料、外加工部件及库内成品进行标识;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区域内原材料、在制品、外加工部件及生产线上的各种半成品及成品的标识;质管部对所有产品标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生产车间、仓管员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负责。
1.1原材料的标识1.1.1原材料入库后,库管员按类别登记入账,并做好原材料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原材料名称、产地、供应商、数量、规格、批次等,1.1.2所有原材料要实行动态管理,每批原材料实行严格的进货检验并设置原材料标识卡。
1.2生产过程的产品标识1.2.1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工艺记录并标明生产各项参数,以便追溯。
1.2.2包装工序的标识,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单进行生产,对生产工序加以相应的标识。
1.3成品的标识1.3.1小包装标识经工序检验合格的产品,都应施加“生产日期”、“失效日期标识”“批号”,各类信息每天上班时由专人负责更换并编码。
1.3.2中包装标识中包装的标识除同小包装的要求一致外必要时还应注明产品类型1.3.3外包装的标识产品经工序的最终检验后,在其外包装上注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实效日期、产品数量、产品类型等标识。
质量体系运行自查报告

质量体系运行自查报告
-------技术科为了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标准,确保体系正常运行。
特材公司技术科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自查。
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技术科在各方面都严格按认证要求执行,在质量管理、产品加工精度等方面较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下发的工艺标准、程序及图纸等相关的技术资料,都严格按认证要求执行,确保无记录不下发,做到有据可查。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各道检测工序,技术科都下发严格的检测标准,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必须确保正确无误。
针对这一情况,技术科在内部实行加工程序及工艺内部审核制度,不经审核不得下发。
我们一直都严格按这个标准执行。
后经对各月质量目标分析,工艺及加工程序正确率均达到100%,确保了产品加工标准的正确无误。
为了确保发出产品不漏工序,实行工艺流转卡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加工完毕,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改变了以前加工产品在中间过程的无序现象。
为了服务好生产,针对当天布置的生产任务,立即下发工艺方案及加工程序,确保不耽误生产;对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技术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解决,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市场反馈的信息,主要问题是铜板组装后的角缝问题及板面光洁度问题。
通过电话或派出人员到市场服务,及时处理,确保顾客满意度达91%以上。
技术科2008年1月。
企业自查报告【五篇】

【导语】⾃查报告是⼀个单位或部门在⼀定的时间段内对执⾏某项⼯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种⾃我检查⽅式的报告⽂体。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企业⾃查报告,欢迎阅读!【篇⼀】企业⾃查报告 区减负办:根据《关于下达XX年xx区⼯业经济专项⽬标的通知》(xx经发〔XX〕43号)⽂件要求,我局结合相关⽬标,认真组织、精⼼安排,严格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标任务。
现将XX年我局开展企业治乱减负⼯作的情况⾃查报告如下: ⼀、抓好全区主要河流周边企业和燃煤烟尘排放企业的整治,加⼤对各类环保违法⾏为的处罚⼒度 1、对东风渠沿岸9家排位企业进⾏严格监管,其中6家⽊材加⼯⼚已实施搬迁,1家对污染治理设施进⾏整改完善;1家的.污⽔已不排⼊东风渠;还有⼀家已⾃然停产。
⽬前,我区出境断⾯⽔质蒲阳河已实现10个⽉达标,毗河5个⽉达标,海滨河三个断⾯4个⽉达标。
2、根据市环保局等五部门8⽉1⽇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燃煤污染整治专项⾏动的通知》(成环发〔XX〕333号)⽂件精神,我区以严查⼯业企业燃煤污染⾏为,严查未按要求实施型煤固硫的型煤(蜂窝煤)⽣产⼚(点),取缔⾮法型煤(含蜂窝煤)⽣产⼚(点)为重点,取得了⼀定的成效。
⾃开展燃煤整治专项⾏动以来,共出动执法⼈员770余⼈次,出动执法车辆120余台次,查处各类⼯业企业燃煤污染整治7家,对污染较重的润康制药⼚和⼤洪通铁⼚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书,两家企业共投⼊资⾦1000万元,对燃煤锅炉(室炉)进⾏了天然⽓改造,彻底解决了燃煤污染。
⽬前,我区空⽓优良率达到98%以上。
3、截⾄⽬前,我局共受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案件291起,办理291起,办理率100%。
其中⽴案查处143起,处罚决定⾦额为64.2万元,已执⾏51.6万元。
⼆、扎实开展“三查”活动 按照“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等内容,对政策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督促整改,对整改不⼒的进⾏通报。
三、认真开展专项治理 在清理污企收费基础上,主要对有⽆利⽤检查环保达标等⼿段以及强制企业订阅报刊等问题进⾏严查,经查,我局⽆以上违规⾏为。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自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总结与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改进的必要性。
2. 自查内容自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相关流程和程序的执行情况-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进行情况- 问题和事故的处理情况-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客户投诉和反馈的收集和处理情况3. 自查结果基于以上自查内容,我们得出以下结论:3.1 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情况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情况良好。
所有质量目标都已被设定,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被达到或超过了预期。
3.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备性和准确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备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3.3 相关流程和程序的执行情况大部分相关流程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良好,但个别流程和程序的执行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
3.4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进行情况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进行情况良好,发现和处理了一些潜在问题和机会。
3.5 问题和事故的处理情况问题和事故的处理情况良好,针对各种问题和事故及时采取了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6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得到了及时实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7 客户投诉和反馈的收集和处理情况客户投诉和反馈的收集和处理情况良好,对客户的要求和意见及时进行了处理和回应。
4. 改进建议基于自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准确性和完备性;- 加强相关流程和程序的执行,特别是针对存在问题的流程和程序进行改进;- 继续加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有效性;- 继续加强客户投诉和反馈的收集和处理,积极回应客户的需求和意见。
5. 结论通过本次自查,我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

四、其他事项
(一)与企业有性标准宣 传贯彻的情况。 (二)年度接受监管或认证检查情况:年度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实施的各 类监督检查,包括检查性质、检查时间、检 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检查结论以及整改情 况。年度接受其他机构检查或认证的情况及 结果。 (三)年度自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 相关措施。
数量(未生 产说明原
因)
(三)管理承诺的落实情况
二、年度重要变更情况
内容
具体变化情况及控制措施,如有请详述
(一)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变化情况:包括企 业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技术、生产、质量 管理部门负责人等主要人员变化情况。 (二)生产、检验环境变化情况:对生产、 检验区域涉及位置、布局、设施等主要变化 的,详述相关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检验设备 变化情(四)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情 况:包括依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 核指南》开展供应商审核、评价情况;销售、 售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顾客投诉的处置以 及产品召回(如有)等工作情况。进行验证
的风险管理措施及内容。 (四)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情况:包 括依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 开展供应商审核、评价情况;销售、售后服 务工作开展情况、顾客投诉的处置以及产品 召回(如有)等工作情况。 (五)不合格品控制:对发生的质量事故、 产品抽验发现不合格、出厂检验发现不合格 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的情 况以及原因分析。 (六)追溯系统建立情况:一是生产过程的 追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检验过程 的产品追溯系统建立和实施情况。二是产品 上市后追溯系统建立和实施情况。 (七)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情况:一是年度 开展内部审核的情况,包括实施的频次、审 核部门、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纠正预防 措施的情况;二是年度开展管理评审的情况, 包括实施的频次、评价结果、发现的主要问 题以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情况。 (八)不良事件监测情况:收集不良事件信 息并按规定上报和开展不良事件再评价工作 情况,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置情况。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引言】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评估和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于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将针对我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运作。
【自查报告】1. 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况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查。
经过评估,我们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大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调整和优化。
然而,在过程控制、信息管理和内部审核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2. 过程控制及数据分析过程控制是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过程控制的薄弱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环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强对供应商的监控,建立完善的检验流程,并加强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 信息管理与传递信息管理与传递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信息管理和传递的问题,包括部分员工对相关规定和流程的不了解,信息传递存在偏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内部审核及不符合项处理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中常用的一个工具,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内部审核的不足之处,包括不完善的审核程序和不准确的审核记录。
为了提高内部审核的效果,我们将完善审核程序,加强审核员的培训,确保审核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处理不符合项,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整改措施】1. 强化培训和教育针对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了解和流程偏差等问题,我们将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相关知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传递。
2. 优化过程控制针对过程控制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加强供应商的管理与监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自查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自查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报告“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报告企业根据国家局印发的《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评价标准》及公司分解的《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内容分解表》,对企业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对自查中发现的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我厂“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建立“精品制造”的目标体系(一)目标引领目标引领在企业新一轮贯标中至关重要,设定好目标才能展现出体系的生命力和活力。
2012年,企业目标设定在基于对行业、公司、企业重点工作的深刻理解,和与综合体系建设内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依据公司“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向,确立了“精品制造”及“六个一流”的工作目标。
在与行业标杆比对并评价历年来目标完成情况后,科学策划了企业年度目标,以确保企业年度目标与战略目标相协调并与时俱进。
今年目标体系重点将“六个一流”的推进工作和精品线对接工作列入各主责部门的业绩合同中,并对企业核心业务工作和流程关键环节的工作质量确定了具体工作目标。
(二)层层分解企业通过将目标层层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起覆盖各部门、各岗位的目标、指标体系。
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时间进度和任务措施做具体展开:在时间进度上要确定各分阶段的目标,以便实施过程的控制;在任务分解上,要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并确定配合部门和实施责任人。
对于综合类目标,企业将目标依据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职责进行分解,细化成各项子目标,并确定考核权重。
通过对各子目标的过程管控,形成聚合作用,支撑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目标可测为了切实做到目标可测量,可管控,目标按SMART原则科学设定,定性指标明确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同时目标设定也体现和反映了持续改进的思想,企业目标在公司目标设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要求,将公司的挑战目标作为企业必须完成的最低目标。
同时关键质量目标逐年提升,如烟叶单耗由2011年的35.8KG/箱降到35.5KG/箱,软线效率由2011年的81.63%提升到8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质量体系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能有效针对企业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并自我反省和改进,下面就是的企业质量体系自查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注重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积极推行全员质量管理理念。
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覆盖项目论证、技术装备基础建设与管理、原材料供应商的开发、进厂原辅料的检验、生产过程质量监控、成品外观质量的检查、成品内在质量检验、物流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
企业并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建立对应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控制规范。
长期以来,在质量建设上,质监、商检、工商等职能部门给予了公司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下,质量管理水平取得了稳步上升。
公司先后斥资数千万元改造生产和科研试验设备,为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研发实践提供重要支撑和保证。
公司先后斥资数千万元改造生产和科研试验设备,为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研发实践提供重要支撑和保证。
果浆(浓缩浆)车间引进目前世界先进的意大利FBR及德国SIG 生产线。
浓缩汁车间引进意大利FBR生产线,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
准。
建有16000吨冷藏库,保证产品的贮存质量。
同时建设50 吨的污水处理站,洁净排污,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公司注重加强各生产环节相关的检测实验中心和产品生产现场检测站
的建设,专设原料水果收购小组及原料验收小组,从源头严把质量关; 配备多种实验设备:环保测试仪等测试仪器。
公司还对试验检测设备按照
IS010012标准进行溯源管理,有效保证了材料基础研究、产品试制和性能检测需要,满足了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各环节的检测要求。
首先在原辅材料上,对原料供应基地进行详细考察,专设原料水果收购小组及原料验收小组,对农药残留、微生物进行严格检测,从源头严把质量关。
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生产设备、设备和生产工艺参数、过程中进行反复抽检。
成品阶段,品控技术人员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对每一批次的产品留样,检验数据进行档案分类管理,以保证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
健全质量培训体系,企业全年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其中关于技术和质量的培训超3000 人次。
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设立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并以产品工程技术人员为骨干,在提供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完善对质量追溯后的数据收集,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分析,初步建立了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和产品可靠性制度。
(一)认识上的误区
通过自查,公司在质量建设上仍然局限于狭隘的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没形成全面质量的管理即TQM勺高度认同,总认为产品质量是关键,没有将支持产品质量最终形成的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内部资源配置、制度体系、企业和谐等全方位要素全面纳入质量管理环节,公司将按照GB/T19580标准创建卓越绩效模式,推动公司整体质量建设的提高。
(二)能力建设的不足
公司在培训体系上虽然已较健全,人员的培训次数有了一定的保证,但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后的结果跟进力度不强,没有完全达到要求。
(三)资源配置不足
近年来,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幅度持续加大,而产品价格由于市场的接受度偏低,难以支撑人力资源成本,推进全面质量的管理的人力成本难以全面得到支撑。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