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欣赏选修课论文
动漫结课论文(五篇范例)

动漫结课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动漫结课论文日本动漫魅力所在(一)动漫赏析日本动漫业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日本动漫在中国身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拟此课题,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能在众多日本的动漫中有选择性地从它们的身上有所借鉴。
日本之所以从以前那个还要向中国朝拜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发展为现如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擅于将外国先进的科技文化与本国特色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新的东西。
这一点在动漫的制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创作的动漫人物形象应该以本国的人物特性为基准,黄种人就是黑头发,黑眼睛,白种人就是黄头发,蓝眼睛,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
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
日本动漫实在是注重画面的美感,不止在事物的描绘上,更在动漫人物形象的构造上。
无论是像《穿越时代的少女》这样的传统经典的漫画,还是像《2077日本锁国》般的CG动漫,在人物形象方面都是绘制得男帅女靓。
这样的画风着重体现在人物的发型、面庞、衣着及体型上,尤其在体型方面,日本动漫里的成年人往往看上去体格都很修长,主要偏向于以黄金比例的完美体型给动漫人物大加浪漫分和画面分。
此外,还如日本热血动漫的巅峰之作《龙珠》系列,里面的人物是以夸张的肌肉线条来展现其强硕之美,等等。
画面的唯美几乎可以视为日本动漫的一大特色。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
在《反叛的鲁路修》中,鲁鲁与朱雀从儿时好友变为反目成仇最后又联合起来,《吸血鬼骑士》中的优姬的真实身份原来是纯血种的吸血鬼并且与慧是兄妹关系,不得不承认,日本动漫带给我们太多的意外与惊喜,你很难想象它下一步剧情会发展成什么样,这样才给了观众看下去的理由。
影视动画欣赏课程论文

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专题读书论文(体会)课程名称:影视动画欣赏选修课专题读书论文(体会):《悬崖上的金鱼姬》动画欣赏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名称:学员名称:动画影视欣赏———悬崖上的金鱼姬悬崖上的金鱼姬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在2008制作的剧场版动画片。
它与一般的动画电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今天甚至在那个时候的角度来看画面与同类动画相比相当逊色甚至简陋,单单画面上来看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就能制作出这种画面。
但17万张手绘图也并非没有一点作用,复古的画风更显平易近人。
宫崎骏的动画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异术,他的动画有如世外桃源,那么干净,纯粹,有着稳定的价值观和对人性不可磨灭的信心,还有着黑暗和邪恶也无法动摇的温暖和盼望。
简单啊说来就是用动画描绘出一个纯洁的童话,但这个童话并不仅仅给孩子们,更是给那些已经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成人。
人们常说:“小孩子看宫崎骏的动画能得到简单的快乐,而成人看他的动画往往会感觉到心中一颤。
”故事中很明显有着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影子,主角宗介却并非王子,甚至生活条件比较窘迫。
宗介一家3口人不很富裕(全家只有一辆小破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连衣柜都买不起,用的超市廉价衣架),却是那么温馨而幸福。
故事中宗介和他父亲在整个动画中都未见过一面,却用灯语这种奇特的方式来交流。
宗介爸爸要出航,不能回家只能隔着大海相望理纱因为一家团聚,显的比较生气用信号灯不停的打傻瓜....而耕一可能也觉得愧疚不停的解释。
而宗介一脸严肃的给爸爸发信号“一路平安”..... 就这一段来说虽然宗介一家没有团聚一起,整个家庭的气氛却显的非常美好。
其后在理莎难过耕一要出海不能回家,她趴在一边消沉难过的时候,小小的宗介却像一个大人说,理莎你不要哭,我也不哭。
还有在洪水淹没后,宗介问理纱:“耕一不会有事吧。
”理纱回答:“出海的船只是不会出事的。
”对家人的信任,对家人的理解,对家人的安慰。
宫崎骏把他所能想象到的美好都给了这个温馨的家庭。
动漫欣赏论文

《圣诞夜惊魂》动画影片赏析学院/专业:管理学院12营销1班学号:20121506109 姓名:刘齐在为期一学期的动漫鉴赏课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很多部动画作品,而《圣诞夜惊魂》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诞生于1993年的定格动画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也没有一部同类型的影片可以超越他。
哥特派大师Tim Burton成功的诠释了这部怪诞、有趣的动画片。
《圣诞夜惊魂》带有了Tim Burton一贯的哥特式叙事风格:古怪幽默,略带恐怖色彩,百老汇歌剧式的唱腔,配合着阴沉的画面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人物的造型设计是本片一大亮点,Jack的骷髅头形象风靡全球。
夸张、诡异的造型设计奠定了本片的设计风格。
并且《圣诞夜惊魂》里的人物造型很有特点,其代表人物有:Jack,像蜘蛛一样细长的身体,圆圆的骷髅头,穿着条纹燕尾服。
Zero,Jack的宠物,透明状的幽灵,鼻子可以发光。
FinKlestein博士,坐着轮椅,嘴巴像鸭子般张合,头盖可以打开露出里面的大脑。
Sally, FinKlestein博士制造出来的用线缝起来的人偶,穿着破布缝制的衣服,走路的时候身体重心不平衡般向后倾斜,以及其他很多可爱的人物。
本片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也十分值得我们分析与学习,第一幕:在阴暗灰冷的万圣镇里,枯叶飘落,冷风呼啸,那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鬼怪,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为每年一度的万圣节作准备。
主人公杰克,一个被众鬼赋予最高荣誉的桂冠诗人,一个天生的恶魔艺术家,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帝王般的人物,却在生命中感到痛苦不堪,一种莫名的孤独感。
他厌倦了年复一年的尖叫,厌倦了被包裹在掌声与喝彩下。
在他的“骷髅深处”,有着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呼唤。
然而却无人能懂……第二幕:失落忧伤的杰克漫无目的地在树林中走着,在树林的深处发现了一些有着奇怪的门的大树,他被其中一扇刻有圣诞树的门深深吸引了,好奇之下,他打开了这扇神奇的门,结果一下子坠入到了另一个洁白的冰雪世界——圣诞镇,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快乐的世界,一个令他心驰神往的世界。
动画赏析论文

动画赏析-《麦兜响当当》说起动画,想必每个90后童年都离不开几部动画片的陪伴。
在我童年中印象十分深刻的有三部动画,《麦兜系列》《龙珠》、《名侦探柯南》,也是三部风格不同的动画,它们陪伴着我成长,度过了最最美好的童年光阴,今天我想分享的也是这其中的一部动画,它叫做《麦兜响当当》,是一部低龄动画电影。
虽然这是一部很定位于儿童的动画片,但纵观整部动画,在它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构造和表现技巧,和作品内涵的表达上是成功的。
它在影片故事情节、艺术技巧和内涵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值得其他动画片借鉴的地方。
第一次看麦兜系列的动画电影是《麦兜故事》,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看的,那时候就喜欢上麦兜这个卡通角色。
而第一次看麦兜系列的第四部作品《麦兜响当当》,则大概是中考后那个暑假,是带着年幼的弟弟去电影院看的。
大概是因为这是我在电影院里唯一看过的动画片,所以对这部动画电影一直情有独钟,印象深刻。
昨天晚上我又将这部动画电影在网上重温了一遍,决定写下我对这部影片的赏析,以表达我对这部动画片的欣赏和对麦兜这个卡通形象的喜爱。
影片的故事情节围绕着麦兜习武展开的,主打温情和幽默无厘头的风格。
作为一部香港动画电影,故事情节中,不仅有香港特有的港式幽默对白,还融入了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常有亲和力。
在卡通人物形象塑造上,以小猪形象为设计灵感的麦兜更好的体现和展示出了属于小孩的那种可爱、纯真和善良,易获得观众的喜爱。
影片内涵上,仔细品味,我觉得它是非常丰富的,通过简单的动画故事,不仅表达了母爱,表达了香港底层人民的故事,也表现了许多和麦兜一样资质平平的年轻人追求梦想遇到挫折的乐观等等对《麦兜响当当》这部动画电影,我将从故事情节、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以及说说我对这部动画影片内涵的理解。
在故事情节上,刚刚大概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它是围绕麦兜习武为主要线索展开的。
在影片开头就介绍了三峡考古的神秘古物和麦兜十八代祖宗麦子仲肥等这些背景,都为后面情节和人物的引出做铺垫。
动画艺术与欣赏 201

动画艺术与欣赏论文这学期,我选修了动画艺术与欣赏这门课程,我对动画越来越感兴趣。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老师除了教我们如何欣赏动画外还利用很多时间让我们欣赏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动漫作品,让我对动漫增加了了解,对动漫的创意有了一些感悟。
同时了解美国、日本、西欧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发展历程和特点。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自20世纪初逐步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凤格的动画作品和优秀的动画家。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极大拓展了动画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使动画片的传统优势和魅力得以成倍放大,并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动画作为综合艺术,在许多方而需要借助和调动其它艺术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手段,服务于动画的目的。
同时使借用的这些方法和手段也具有动画的特质,并成为动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表现在动画创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而,如剧本、造型、色彩、音乐、情节、画面结构及电影语言的运用等。
在课堂上播放的鬼文化的魅影《小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该影片运用丰富独特的想象,将人与鬼怪、正义与邪恶、古代和现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个性的人物造型,幽默的语言风格来表现故事的内容,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倩女幽魂》题材是由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段改编的系列影片。
该动画片有很多文化的特色和制作上的创新,经过包装影片中引入许多现代观念,可以称该片是香影片主题主要围绕宁采臣在灵异世界的感情经历展开的。
故事本身却并无深度含义,主题无深刻挖掘,简单的人鬼恋情,正与邪的二元对立(人与鬼,人与卫道士)。
没有太多人性的思索。
更多追求精彩热闹的打斗和刺激的视觉冲击,强调的是娱乐因素。
《小倩》叙事结构采用的是传统的“起承转合”戏剧式叙事结构,影片情节始终围绕着人与鬼怪的情感纠葛,鬼与鬼之间、鬼与道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开。
影视动画赏析论文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与赏析论文¯¯¯《夏日大作战》与《千年女优》的比较当我们看了一部动画作品的时候,光说它好不好看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它为什么好看或者不好看,它有什么吸引我们的地方。
一部影视动画作品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商品,它也要体现它的商品价值,只有这部作品在观众中的到认可,在人们的审美鉴赏活动的到了认可。
被观众感知、理解,调动起观众的情感、联想及思维活动,这时这部作品就会呈现最大的艺术价值,影视艺术也才能被称为最后以成功的作品。
一个人会看电影,看动画,不代表他会把一个影视动画作品内在的意蕴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
很多人看它们只是浅层次的看懂,或者说一句好,显然易见,看动画片与赏析动画片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观赏者不可能仅凭自己作为人的朴素感觉,就能对一门艺术有真正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影视观看活动自然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境界。
人们鉴赏影视艺术的能力,固然可以通过自发的、无引导的观赏活动一点点去磨炼、积累并提高,但这种成效是较低的。
必须要靠平时对一些艺术理论影视和影视艺术鉴赏知识的关注和了解。
影视艺术鉴赏理论的实际指导是很有意义的。
在影视动画赏析的课上,和老师一起,我们总共了解了六部优秀的动画作品。
每次上这个课我都感觉那么轻松,真是带来了很多感触,有开心,有失落。
让我映象最深的是《夏日大作战》这部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是由日本导演细田守所作,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虚拟网络时代的家族亲情故事。
首先来谈谈大的感觉,影片整体的设计风格并不华丽甚至很简朴,和日本的TV动画质量一般,角色形象设计也很粗糙。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亮点是剧情,虚拟于现实的结合很有幻想的空间,符合大众的口味。
还有故事对剧情高潮的控制,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看到大家一起鼓舞加油我真的有些感动。
不由的让我回想起曾经在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运动员加油的情形,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那种气氛总是很让人感动,让人震撼。
在最后和love machine 战斗的过程中,家人的团结,人类的之间的团结一次又一次让我很激动,虽然说这种表现手法有些滥情,而且在日本动画里经常使用,可每次都能让观众感染或者受到影响。
动漫论文(精选五篇)

动漫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动漫论文河童之夏观后感下弦月下宽阔的湿地,一片充满生机的水田,在各种昆虫的叫声下,一对父子一问一答,漫天萤火虫哩,一片温馨景象。
但下个镜头出现的却是一对没见过的“父子”。
《河童之夏》里,河童就这样出现了。
这是这部电影的开场。
绿色的皮肤和更绿的条纹,尖尖的嘴巴和大大的明亮眼睛再加上一头特殊的谢顶的头发,和那龟壳般的背。
河童是不同于人的生物,在这片田地里,无人知道今晚将上演一场悲剧。
河童爸爸因为人类要开垦湿地神龙沼泽所以想主动找人类交涉,没想到自大的人类竟拔刀相向。
天崩地裂,小河童在逃生时被埋在土里直到近四百年后。
电影的开场便是一场冲突,人类与河童的冲突,在河童的对话中便有暗示。
“龙虽然很可怕,可是现在的人类比龙还可怕”这是出自河童爸爸的口的。
显然人类的快速扩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河童的生活。
神龙沼泽本来是一片美丽的湿地,但在故事后面即现代时期,小河童和主角康一苦苦搜寻的神龙沼泽已失去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和一条条宽大的马路,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
河流还在,只是水不再清澈,树木还在,只是绿树再也不能自由生长。
人类在自我扩张中对自然的无休止占有,并对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我想这是电影想要对观众表达的主题之一吧。
还好小河童被善良的康一捡到并带回家,而康一一家人也热情地迎接这位朋友。
咕是康一对这小河童的称呼,善良的一家人最终使咕对人类的看法有了改观。
咕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
咕因为不知道情况而称赞友佳里很厉害,相扑赢了之后的醉酒,电影里每个细节都带给观众欢乐。
显然善良的康一一家和河童能友好的相处,似乎电影也在暗示人类要和其他物种和睦相处,但咕却仍然坚持着河童不能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说法。
于是有了雨夜外出被人发现的情节。
小河童还是被发现了,邻居开始好奇地打听,康一的同学也在议论着,为了尽快解决咕的着落,康一决定带着咕去寻找有记载河童的地方,但是结果却是失望,借着一个神灵座敷童子的口,电影告诉我们河童已经一百多年不在这地方出现了,残忍的人类占领了原本动物的生活领地。
动漫赏析动画片赏析论文

《Mary and Max》赏析姓名:张。
专业:临床医学学号:20121525。
班级:12级临床6班《Mary and Max》赏析张。
,12级临床6班,学号:20121525。
摘要: 《Mary and Max》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澳大利亚粘土动画,是圣丹斯电影节开幕大作,这部动漫是一部讲述笔友之间20多年友情的动画作品,同时这也是导演的半自传式的影片。
讲述了两个古怪笔友长达20年并跨越了两个大洲的友情,怪异却纯真。
却将我带入了一场关于友情、自我和对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两个人的精神世界、诉说了人类的本源。
关键词:Mary and Max 动漫古怪笔友友情怪异纯真《Mary and Max》,中文名又称《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
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澳大利亚粘土动画,是圣丹斯电影节开幕大作,由亚当·艾略特执导,托妮·科莱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艾瑞克·巴纳等联袂出演。
影片于2009年1月15日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率先放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位笔友之间的非常简单的故事。
玛丽·丁克尔是一个居住在墨尔本市区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独的小姑娘;马克斯·霍尔维茨是一个居住在乱糟糟的纽约的肥胖的,患有亚斯伯格症(自闭症的一种)的44岁犹太人。
两个人的通信跨越了两个大洲,持续了20年。
这份笔友之间的友谊随着一封接着一封的书信,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影片把观众带入了一场关于友情、自我和对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两个人的精神世界、诉说了人类的本源。
大凡动画片的主题一般都是温馨轻松欢快的,然而《玛丽和马克思》显然不是这样的,它绝对不是一部娱乐至上的动画电影,尽管它是以动画片的形式出现的。
本片如同它的灰暗阴沉的影像色调一样,充满了黑色幽默,这种幽默叫人忍不住发笑,笑过之后又难免哀伤。
影片整体风格粗犷色彩单一,但是每个细节却又夸张怪诞,极其独特,用简单的影像讲述简单的故事,但是我们得到的观感却并不那么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0401080314 姓名:谢浩班级:机自0803 《阿凡达》道具及场景制作
年初看了《阿凡达》,觉得很刺激,视觉效果很棒!这学期选修课选的是动画场景及道具制作,上完课我就上网查了阿凡达的场景制作过程和拍摄过程,拍摄过程中用了很多先进的道具和机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阿凡达》的制作过程。
整部电影有着两组不同的制片设计师和两组相互独立的艺术部门,其一主要负责潘多拉星球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其二主要负责创作人类机器和人类元素。
电影中漂浮的哈里路亚山,是从各种类型的高山中汲取了灵感,主要来自中国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黄山,以及湖南省与世界各地的一些高山,为漂浮岩石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电影中的主角大多都是CG角色,是由演员的表演与CG角色绑定形成最后的电影效果的。
表演捕捉是此次电影《阿凡达》拍摄过程中的一个技术进步,形式上演员在表演捕捉中除了身穿已经成熟的紧身衣系统以外,还使用了创新的面部捕捉头戴设备,演员头上佩戴一套摄像装置,一个离面部只有几英寸的微缩高清摄像头记录下他们面部最微妙的表情变化,将演员95%的面部动作传送给计算机里的虚拟角色,使最后由电脑生成的CG角色与真人演员无异。
效果上相对以往的动作捕捉而言,表演捕捉不需要对演员的动作与表情进行两次分别的捕捉,而是一次成型,这样演员更容易全身心的投入表演。
表演中小到每一个眼神和手指的动作都会被真实的记录、还原。
如果动作捕捉是捕捉演员的运动轨迹,那么表演捕捉则可在此基础之上更多捕捉到演员的情感轨迹。
Stan Winston工作室制作了等比例的纳美人模型,有10.5英尺那么高。
Rosengrant说:“这些都是通用的男女纳美人模型,在片场它们会提醒大家在镜头里角色应该有多高。
”等比例的模型都穿戴上了Weta Workshop设计和制作的服饰和珠宝。
我们要扫描已经做完的模型,并生成3D数据,再把这些3D 数据交给Weta Digital,他们利用这些数据建立通用的高分辨率的纳美人角色。
完成了模板的匹配之后,Weta艺术家们就根据需要自己完成模型,当布景需要的时候就绘制植物和地被植物来挡住新增加的布景,其余要添加的植物都在Massive软件里进行模拟。
“我们使用Massive进行播种,然后再以自然的方式种树。
比如说,有的树采光不够,模拟中就会死掉。
模拟还会自己创建地被和其他植物。
不用花很大的力气我们就能得到非常真实的森林。
”
虚拟摄像机可以说是《阿凡达》拍摄技术中的最大亮点。
该系统可将增强现实的画面实时显示在监视器上,能把演员的虚拟角色实时置入数字背景中,允许导演像拍摄实景镜头一样调整和导演场景。
据卡梅隆说:“它就像一个大型的、功能强大的游戏引擎。
如果我想要在天空中翱翔,或改变我的背景,这都能做到。
我可以实时微缩整个场景,并按照50比1的比例播放。
”如果使用传统技术,虚拟场景只有在演员的实景表演完成后才能展现。
卡梅隆将该系统描述为一种“纯粹创作的形式,你可以完全控制那些元素,无论你想搬动一棵树、
一座山还是整个天空,你还可以改变每天的时间”。
虚拟摄像机虽名为摄像机,其实却并没有镜头,一切都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相当于在虚拟场景中添加了一个现实的镜头。
前文提及的虚拟摄像机是电影技术中的一项重要革新,然而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了一种名叫“协同工作摄像机”的特殊摄影机,它是3D融合摄影机与虚拟摄影系统的合体。
在使用协同工作摄像机实时拍摄实景画面时,由虚拟摄影机拍摄或从头设计的CGI图像,会被叠加到实景画面上,并显示在一台小型的监视器上;这让导演可以指挥演员和场景中的虚拟元素发生互动。
这套系统由布满在摄影棚顶部的140个数字摄像机组成,形成一个捕捉舞台。
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L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
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CG场景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据说《阿凡达》是至今制作的最复杂的电影,在网上看了它的制作过程的简单介绍,原来动画制作是这么复杂,我们就看着精彩,不知道那些制作人员付出了多少心血,真是佩服那些搞动画道具及场景制作的人,想象力太丰富了,现在上了动画道具及场景制作课,以后看电影时可以多想想人家是怎么制作那些场景的了,又多了一些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