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影视鉴赏

合集下载

《影视鉴赏》教案

《影视鉴赏》教案

《影视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视听语言等方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影视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影视作品的类型及代表作品3. 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5. 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及代表作品。

2. 鉴赏法: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创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及代表作品的课件。

2. 影视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3. 影视创作设备:摄像机、剪辑软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

2. 影视作品鉴赏报告:评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分析能力。

3. 影视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影视创作实践中的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影视鉴赏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综合素质。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3-4周:影视作品的类型及代表作品3. 第5-6周: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第7-8周: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5. 第9-10周: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6. 第11-12周:影视作品的剧本创作与导演艺术7. 第13-14周:影视作品的摄影与剪辑技巧8. 第15-16周: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9. 第17-18周:影视创作实践与作品展示七、教学活动1.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2. 课堂讨论与分析:针对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课堂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影视鉴赏方法。

高职公共艺术选修课-影视鉴赏

高职公共艺术选修课-影视鉴赏
19世纪后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欧美等 过的科学技术日趋繁荣,光学、电学、化学、声 学、机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门科学获得了长足 的发展,当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许多人采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 促成了电影的问世。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 ,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 。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了既可拍摄又可放 映的“活动电影 机”,利用了缝纫 机间歇运动的机械 原理。
• 1895年12月28日, 巴黎卡普辛路14号 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第一次公开售票放 映。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火车进站》剧情简介:
卢米埃尔用深焦镜头展现了一个空旷的 站台,一个搬运工人出现在月台,接着 一辆火车由远及近飞奔向观众,迅速占 满银幕。列车在画面的左侧停下,旅客 纷纷走向车厢。上下车旅客在画面的右 侧空旷处形成层次分明的近景、中景和 远景,可以看清近景中乘客的表情。
扩张,近景有明显的变形感,景深加大, 前景与后景体积对比鲜明,造成 深远的纵深感,横向画面可以强化场面的宏伟性,纵向运动可以增强运动 的速度感,战争场面经常使用,气势磅礴,场面恢弘。
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40毫米,望远镜头。可以将远距离物像拉到近处,
纵深被压缩,深度空间被压缩成平面空间,视野小,景深感小,有利于调 整摄影。
周星驰
• 周星驰,拍了近50部戏、赚了过亿身家、作为演 员得过金像奖、被尊为一代喜剧之王。他是票房 灵药、搞笑天才,又是充满后现代精神的解构高 手。他以他极具个性的电影作品影响了世纪末世 纪初的一代年轻人。
• 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在一套《世界名著名片》 栏目推出《大话西游》。 • 被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学术委员授予首届当代汉 语贡献奖。

选修课 影视鉴赏 考试答案

选修课 影视鉴赏 考试答案
是否
12、通选课的教学宗旨,不是重在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和素质,而是重在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2.00分)
是否
13、电影《集结号》是描写辛亥革命时期的喜剧电影。(2.00分)
是否
14、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习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戏”)。(2.00分)
是否
15、电影《建国伟业》体现了电影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2.00分)
是否
24、美术是动态造型,而电影是静态造型。(2.00分)
是否
25、《战舰波将金号》入选1929年美国电影评议会“世界四大电影佳作”、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四次“十部世界电影佳作”、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世界电影十二佳作之首”(2.00分)
200分是否2媒介变化可以通过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影响电影200分是否380年代出现的新纪实电影运动提出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要反映现实本身200分是否4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崇尚推倒第四堵墙与观众更接近
1、下面哪一项是我国第四代著名导演谢飞的作品:()(2.00分)
A.《黑骏马》B.《城南旧事》C.《芙蓉镇》D.《黄土地》
未作答!正确答案:B、
4、中国电影的美学传统是下面哪一项:()(2.00分)
A.表现性或形象性B.纪实性或表现性C.纪实性或写意性D.写意性或表现性
未作答!正确答案:D、
5、“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源自于:()(2.00分)
A.莎士比亚B.王尔德C.培根D.海明威
未作答!正确答案:B、
未作答!正确答案:A、
2、描写美国雌雄大盗的电影是:()(2.00分)
A.《不准掉头》B.《天生杀人狂》C.《邦妮与克莱德》D.《飞越疯人院》
未作答!正确答案:C、

《影视鉴赏》学习资料

《影视鉴赏》学习资料

《影视鉴赏》学习资料校级选修课《影视鉴赏》学习资料第一讲影视鉴赏绪论1、影视艺术是什么?影视是以电影胶片或电视信号为手段以流动的画面和相配的声音展示形象和内涵的艺术。

影视艺术是我们形象地有效地深刻地反映我们所感知和表现的主客观世界的手段、载体和窗口。

影视是现代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有机组合的综合艺术。

2、影视艺术四大特质是什么?运动性。

镜头的运动、画面的连贯、时空的真实再现;造型性。

人与物动态形象可视,是影视叙事的最重要手段;假定性。

一旦假如,必有果然;同时艺术逼真来自舞美化妆表演及制作的特殊创造;逼真性。

镜头前、画面上比真实还要真实。

3、影视艺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一是帮助实现影视艺术创作生产的最终意义。

鉴赏有时以评论、评价或评定的形式出现,鉴赏评论与流通、消费相伴,与受众、市场同行。

二是有利提高影视创作制作生产的质量和水准。

举办电影电视节形成一种检阅、评判、反馈、激励机制。

三是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

表现在,1、生活娱乐意义;2、文化认知意义;3、艺术审美意义;4、思想教育意义;5、专业评论意义。

4、影视艺术鉴赏的层次和途径是什么?层次1.艺术技巧层次;2.艺术思想层次;3.文化内涵层次。

途径1.观看经典作品;2.浏览相关作品;3.学习鉴赏范文;4.撰写鉴赏习作。

5、什么是国际电影节?是电影展示的场所,是电影的多元文化节,是多元的博览会。

在上百个的电影节中,较有权威的有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西柏林电影节、东京电影节等。

它们有几个共同性:1.对非主流的具有一定艺术个性的影片的偏爱;2.对非欧美主流的多元文化特别是边缘文化的重视;3.对传统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支持。

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获国际电影节奖项达200项,并且还要走下去。

6、世界上有哪些著名国际电影节?电影节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由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的达到国际A级标准有11大电影节。

其中欧洲六个,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享有三大国际电影节之誉。

影视鉴赏课程标准

影视鉴赏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中文名称:影视鉴赏英文名称:AppreciationofFilm授课专业:学时:36学分:2实验课时:上机课时:预修课程:美学原理课程内容:本课程以电影作品鉴赏为主,讲授影视艺术的审美基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及评论等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理论和知识的教学,选取部分中外电影经典影片和中国优秀电视剧作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课程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帮助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精选电影史上能清晰地标示摄影机能不断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且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本体特性,电影语言丰富的经典影片和优秀影片,以及近年来的优秀电视剧进行有重点的鉴赏和评论。

通过大量观摩,使学生增加电影阅读量,增强对电影语言的感受,学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电影,学会写作影视评论文章,认识到电影和电视剧的多元化,在今后从事影视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周次授课内容学时累计学时1 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2 362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2 363 影视艺术的语言要素 2 364 影视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2 365 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2 366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2 367 美国影片 2 368 苏联影片 2 369 法国影片 2 3610 意大利影片 2 3611 英国影片 2 3612 德国影片 2 3613 澳大利亚影片 2 3614 日本影片 2 3615 韩国影片 2 3616 越南影片 2 3617 伊朗影片 2 3618 中国影片 2 36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教师授课为主,配以课内外放映多媒体等形象化教学手段。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注重经典影片,也要考虑新作品。

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影视作品,并观摩评论。

适当组织课堂讨论。

为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必须在上课前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

大学影视鉴赏课_教案

大学影视鉴赏课_教案

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时间]授课地点: [具体地点]课程性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元素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3.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视文化。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第一周:影视艺术概述1. 影视艺术的概念与特征2. 影视艺术的历史与发展3. 影视艺术的分类与流派第二周: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1. 画面:景别、构图、色彩、光影2. 声音:人声、音乐、音响、音效3. 蒙太奇:含义、类型、运用第三周: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1. 观察法:对影视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2. 感受法:体验影视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3. 思考法:对影视作品的主题、手法和技巧进行思考第四周:经典影视作品赏析1. 中国电影:《霸王别姬》、《活着》2. 外国电影:《泰坦尼克号》、《肖申克的救赎》第五周:影视艺术与当代社会1. 影视艺术与流行文化2. 影视艺术与传播媒介3. 影视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4. 观看分析法:播放影视作品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影视作品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2. 影视作品片段:播放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供学生赏析3. 教学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书籍、期刊和网络资源作业布置:1. 每周完成一篇影视作品观后感2. 选择一部影视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分析,撰写一篇论文3. 组织一次小型影视作品研讨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2.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3. 期末论文:撰写一篇关于影视艺术的论文,展现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考深度教学重点:1. 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艺术特点2.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3. 经典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教学难点:1. 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2. 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 对影视艺术与当代社会的关系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影视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为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视鉴赏》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教学大纲《影视鉴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学分:2 学分适用专业:非影视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高校进行学生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影视鉴赏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影视作品鉴赏。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影视艺术综论第一节影视艺术与现代科技第二节影视艺术作为综合艺术第三节电影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第四节影视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第五节影视艺术的社会影响本章重点:影视艺术作为综合艺术本章难点:影视艺术作为文化产业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影视与科技、艺术的关系。

2)理解影视传播的形式、作用和影响。

能力要求:初步了解影视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素质要求:初步培养对影视艺术的兴趣,为以后的影视鉴赏活动奠定基础第二章影视艺术文化特性第一节社会性与时代性第二节国际性与民族性第三节文化品格与艺术创新本章重点:影视艺术的国际性与民族性本章难点:影视艺术的艺术创新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影视艺术基本文化特性2)理解影视艺术的国际性民族性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能力要求:宏观把握影视艺术文化特性。

素质要求:能从国际视野来看待影视艺术,摆脱个性化的认识局限。

第三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画面第二节声音第三节蒙太奇本章重点:蒙太奇手段的运用本章难点:声音和画面的组接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影视艺术基本特性2)掌握欣赏画面的技巧;3)掌握评价声音的技巧;4)了解蒙太奇手段在不同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能力要求:具有基本的影视艺术审美能力。

素质要求:对影视作品的评论具有粗浅的专业素质。

第四章电视艺术第一节电视艺术概述第二节电视剧第三节电视综艺节目第四节电视纪录片本章重点:电视剧本章难点:电视纪录片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电视艺术基本情况;2)理解电视剧的基本特征;3)掌握评价电视综艺节目的立场、方法和角度;4)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总学时:26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开设目的:该课采取理论修养与鉴赏能力双重并进、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影视艺术的流派、语言、类型、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内涵,并把握方面的或综合的鉴赏评价作品。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讲解、自学、辅导、讨论、咨询、答疑和平时作业等。

2、既要注意知识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3、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生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4、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影视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联2、影视的创作流程与艺术手法3、怎样鉴赏影视侧重当代性、实践性。

组织学生开展影视创作现状的调查、当代影视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使用教学资源。

2、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多思考,多与同学探讨,多向老师请教。

3、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4、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评。

教学以课堂讲授与示范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学生上台实践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

根据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影视鉴赏》2014年(七)考核与评价考核形式:考查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影视的魅力
影视文化,以一种不可缺少的独特的视角滋润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一系列故事情节、戏剧冲突、视觉效果中感受着其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在影视中,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些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生活,有些是我们已经逝去的生活,有些或许是我们正在期待的生活,而这些,恰恰构成了影视的光芒魅力。

影视魅力之艺术魅力
一部电影想要吸引观众,必然要有精彩的故事和情节。

电影的故事,情节,悬念,冲突,结构,表演,视觉效果等等都构成了电影的艺术魅力。

悬念迭生的电影引人无限遐想,冲突的故事情节让电影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乐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这里,电影的术语“蒙太奇”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蒙太奇”就是剪辑,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编剧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形成美学张力。

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就是蒙太奇。

镜头就是电影的语言,电影就是用镜头来表现故事情节,通过蒙太奇剪辑效果的运用,让观众与电影产生共鸣。

《艋胛》中导演通过描述蚊子想去日本看樱花的镜头和细细观看父亲寄来的樱花明信片等镜头,为电影后来揭示赵又廷饰演的蚊子和灰狼之间的父子关系作了铺垫,这是隐藏的要素,有了这些“电影语言”,观众就不会觉得突兀,反而在电影结局时有种恍然大悟清晰明了的感觉,对电影整个宏观把握也会更加清楚明白。

相反,如果没有这些镜头语言,《艋胛》的结构、情节、视觉效果等艺术魅力会大打折扣吧,影片中和尚、蚊子、灰狼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也将会黯然失色吧。

电影的艺术魅力不止这些,还有悬疑惊悚的设置更是让人拍手称好。

悬疑之美会让电影一步步走向高潮,让戏剧冲突更加鲜明,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饱满。

课堂上放映的《爱德华大夫》则把悬疑之美做到了极致,《爱德华大夫》的导演是恐怖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现在“希区柯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这难道不是电影艺术之美吗?《爱德华大夫》在电影史上是里程碑氏作品。

影视魅力之精神魅力
影视魅力除其精神魅力外,还有重要的精神价值魅力。

如果说影视电影的创作手法是基础,那么我觉得提升电影品质的关键则是精神价值了。

光影记忆,永不褪色,电影的精神价值将永远给与我们心中不灭的激励。

电影将人世间最美好的精神——崇高、追求、高尚、美丽……传递给我们,让我们相信生活的美好,去追求最完美的自己,也让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和谐。

电影传递着一种正能量,让我们激情饱满。

《天浴》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天浴》是陈冲导演的电影,改编自作家严歌苓的小说。

电影讲述了一个文革
时期的故事,结局是全剧的重点,也是一个主题升华。

最终秀秀死于老金的枪下,老金用雪把她埋葬在天坑中,象征秀秀虽然失去贞洁但仍“质本洁来还洁去”,并最终殉葬,和秀秀并排死在一起。

《天浴》将性和爱情放在文化大革命痛苦的背景下,在美学张力的作用下,产生矛盾的冲突,形成一场悲剧,精神魅力则在于悲剧→同情→净化→崇高。

另一部作品《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虽然是一部文艺浪漫的抒情片,但也说明了精神价值的魅力。

女主人公玛莲娜是美的代表,完美高贵,追求美好的感情。

她高于世俗,这就难免被俗世上人性的丑陋面垂涎妒恨。

美丽被放大,丑陋被放大,美丽被丑陋扭曲,丑陋被美丽淡化,玛莲娜还是玛莲娜。

影片以硝烟弥漫的二战为大背景,“平静”的西西里小岛,女主人公表现的对爱情的忠贞是一种精神价值。

影视魅力之社会价值魅力
文学作品的历史社会价值,按马克思原理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

换句话说,电影是以镜头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电影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编剧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其社会价值将会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导向。

最近影视剧中流行的“元方,你怎么看?”一语红遍网络,不能说它没有社会价值,这也许是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找到一个放松理想与压力的空间。

我觉得放映的影片中《活着》、《淹没》、《鬼子来了》等作品很好的反映了一些社会方面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思考。

《活着》回避最重要人物的较量,从小人物反映时代特征,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中国老百姓大悲大喜的故事。

影片透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遭遇,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部分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命运观。

《活着》也被改编为电视剧,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通过福贵的一生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下小人物的悲剧,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痛苦。

生活的苦楚让福贵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最后唯有自己好好的活着,他的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

无数黄皮肤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样默默地生活着,这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相比之下《淹没》更加让人动容,或许是因为它发生在重庆奉节,使影片更具真实感,以纪录片长镜头的形式表现了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

影片记录了一位开苦力旅店的志愿军老人即将失去生活依靠的无奈,一座基督教教堂为搬迁的利益而丧失信仰的过程,以及一群移民干部和一群城市贫民在搬迁、拆除旧城过程中种种无法回避的矛盾纠葛和痛苦的内心挣扎。

看到纪录片里的镜头,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不断的涌向出来,顿感其社会价值的伟大,它真真实实反映
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不得不承认,十项国际大奖的荣誉实至名归。

社会价值魅力,《活着》、《淹没》都做到了,真真切切的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也启迪人们如何利用电影艺术更好的创造社会价值。

光影魅力,无处不在,影视鉴赏课程让我们欣赏到了艺术的魅力,精神价值的魅力。

影视艺术,艺术人生,生活中,怀揣者一颗追求魅力与美丽的心,让我们与艺术同在,自由地驰骋于生活的无限魅力中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余华,恐怖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百度百科:《活着》电视剧版,《爱德华大夫》,《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淹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蒙太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