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考古学试题01—09

西北大学考古学试题01—09
西北大学考古学试题01—09

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2000年

一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

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5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

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名旌《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

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三棱大尖状器,中石器时代,清凉寺,利簋,筘器,三体石经,唐三彩,钧窑,三叠层,安特生,苏秉琦二简答题

1.夏文化研究概况

2.黄河流域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

三论述题

1.试论仰韶文化原理

2.试论考古学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007年

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共150分)

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3 简述细石器文化。

4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5 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

6 简述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概况。

7 什么是黄肠题凑?

8 简述镇墓兽的定义与考古发现。

9简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

10列举10个以上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并说明理由。

11简单总结在考古勘探中遥感探测地面遗迹的应用原理。

12在渭河岸考古现场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时应如何处理?

13简述文物存放环境的控制与调节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

14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

15巴蜀地区出土陶器经常会出现酥粉现象,请分析它们的形成原因在库房保管中应注意什么?

二、论述题(任选5题回答,每题30分共150分)

1 论述铜石并用时代?

2 论述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演变。

3 试论秦汉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

4 试论考古学地层学的原理。

5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理。

6 在文物修复实验中,如何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

7 2006年夏,西南某城出土了10具大型楠木船棺,其材质较好,重量一般在4吨以上,请提出出土后环境控制方案及脱水技术路线?

8 墓葬壁画对外开放后,一般会有哪些演变?分析它们的成因,提出你的建议。

2008年试题

简答题

1.简述中国细石器时代细石核的分类并画出草图。

2.简述陶器在史前时代的作用并画出五种三足器

3.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

4.简述南朝帝陵的特点及形制

5.铜礼器的分类及作用

6.汉代玉器的分类

7.简述镇墓瓶

8.简述南宋帝陵的形制及特点

9.以西安为例,简述唐代(或许是汉代不清楚了)壁画墓的内容题材,雕刻手法

10.以西安为例,简述唐代青花瓷的发现

论述题

1.论述新石器时代的分期并写出各个时代的典型文化

2.汉代壁画砖墓的内容题材…(与简答题8问法一样)

西大08考古题目

1.北宋帝陵

2.唐代墓葬壁画

3.细石器分类及特征

4.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

5.环境考古学理论及意义

6.东晋南朝帝陵制度

7.汉代玉器的分类

8.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的分类分期

9.汉代画像石墓的分类分期

10.先秦铜器的种类及特征

11.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中游的考古学文化

12.简述镇墓佣

2009年

一名词解释(6*10')

金石学峙峪遗址嘎仙洞遗址大汶口文化侯马盟书匣钵二简答题(5*30)

1、简述简牍的分类

2、史前铜器的发现与意义

3、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墓葬的形制及演变

4、史前时期房屋的分类

5、唐代城址的分类

6简述西北地区史前青铜文化

7、简述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其中2、5是论述题,每题是45分)

西北大学09年考古学复试题目

1.史前屈肢葬的分布与意义

2.写出几种玉礼器并绘图(至少5种)

3.简述玉衣之制

4.简述三星堆遗址及其意义

5.梁思永及其学术成就

6.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7.邺北城的布局及意义

8.碳十四原理及取样应注意的问题

9.汉代铜镜分期及特征

10.描述地层关系:

H4

H1→H2→H3

11旅游的区域经济后效

12.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3土遗址及其存在的问题

14.文化遗产规划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应对策略

2010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80分)

李济陶衣青州龙兴寺窖藏青白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典型器物失蜡法封泥

二、简答题(140分)

1.简述中国细石核的我分类并列举5处典型代表遗址。

2.齐家文化的年代、分布及基本特征,列举5处代表遗址。

3.简述商周时期的的族墓葬制度,并列举5处公墓遗址。

4.简述西夏王陵的基本布局特征。

5.简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6.简述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

三、论述题(80分)

1.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的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都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想。

2.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论述北魏帝陵的基本特征。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西北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20**-20**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增色效应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抗体酶 结构域 活性中心 变旋现象 DNA 的融解温度 别构效应 比活力 第二信使学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和连接酶。 2. 将分子量分别为a (90 000)、b (45 000)、c (110 000)的三种 蛋白质混合溶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它们被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___cab_______。 3. 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底物与酶的邻近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契合与诱导形变、 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等。 4.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_肽键_____和____二硫键 ___;维持二级结构靠____氢__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____次级键_____键,其中包括___范德华力___、____疏水相互作用____、____离子键____和____氢键_____。 5. 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天冬氨酸_____和___谷氨酸 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丝氨酸_____和____苏氨酸 10. 肌红蛋白的含铁量为0.34%,其最小分子量是___1647066___;

血红蛋白的含铁量也是0.34%,但每分子含有4个铁原子,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__658824___。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及 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2.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3. K 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4.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5.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6.金属离子作为酶的激活剂,有的可以相互取代,有的可以相互拮抗。(√) 7.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8.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 9.用羧肽酶A水解一个肽,发现释放最快的是Leu,其次是Gly,据此可断定,此肽的C端序列是Gly-Leu。(√) 10.用碱水解核酸时,可以得到2′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 四、选择题(共15分) 1.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A A.分子量大的 B.分子量小的 C.电荷多的 D.带电荷少的 2. hnRNA是下列哪种RNA的前体? A.tRNA B.rRNA C.mRNA D.SnRNA 3. 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 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D A.天冬氨酸B.脯氨酸C.赖氨酸 D.丝氨酸E.甘氨酸 4. 必需脂肪酸是对()而言的。DA、植物B、动物C、动物和植物 D、人和哺乳动物 5. 谷氨酸的pK’1(-COOH)为 2.19,pK’2(-N+H3)为9.67,pK’3r(-COOH)为4.25,其pI是()DA、4.25B、3.22C、 6.96D、5.93 6. 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C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1)

1.下列有关法律作用、法律观念等问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005年卷一第53题—多选) A.“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这说明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B.“恶法亦法”观点强调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法律自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 C.“徒法不足以自行”,因此法律不是万能的 D.“有治人,无治法”,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法治国”的法治观 [考点]法的作用和法律观念 [分析]1在法律社会中,法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自从有了国家之后,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逐渐代替了宗教、道德、习俗等社会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中原有的影响力,成为最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其次,法律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稳定和平衡的工具,它以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激变的社会生活确立相对稳固的规范基础。第三,法律具有其他社会规范所不具有的优点,例如它的国家强制性、权威性、公开性、程序性等等。但法并非无所不能,它也有其有限性,表现在:(1)法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2)法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3)法自身特点而产生的有限性。“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的观点充分认识了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而孟子“徒法不足以自行”的观点说明了法的局限性。因此,A、C两项正确。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法律的效力来自于法律本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的法也依然是法,即“恶法亦法”。因此,B项正确。 “有治人,无治法”的涵义是只有善于治国的人,不存在善于治国的法。国家的治乱取决于是否贤人当政,而不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法律。该观点认为:(1)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人,而不是法令。(2)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律的好坏。这是一种“人治”而非“以法治国”的法治观。因此,D项错误。 [命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在掌握法的作用和法律观念的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的名言所反映的思想内涵。 [常见错误]陷阱——很多考生对“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治人,无治法”等名言的涵义未能准确把握而难以判断。 [法理导读]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相对应的是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实在法只有在符合自然法、具有道德上的善的时候,才具有法的本质而成为法,而同道德严重对立的邪恶的法是丧失了法的本质的非法的“法”,因而不是法,即“恶法非法”。 1答案:A、B、C

西大期末考试高数试题及答案

1 / 7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等数学(90分钟)试卷 2018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0→x 时,下列变量中为无穷小量的是( ) A 、 x 1 B 、x x sin C 、)1ln(x + D 、2x x 2、一元函数在某点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 要条件 3、若函数)(x f 在点1=x 处可导,则= ?-?-→?x f x f x ) 1()21(lim 0 ( ) A 、)1(f ' B 、)1(2f ' C 、)1(f '- D 、)1(2f '- 4、设?? ???=≠-+-=2 ,2,2 2 3)(2x a x x x x x f 为连续函数,则= a ( ) A 、0 B 、1 C 、2 D 、任意值 5、若)(x f 在),(b a 上具有二阶导数,且( ),则)(x f 在),(b a 上单调增且凹的 A 、0)(,0)(>''>'x f x f B 、0)(,0)(<''>'x f x f C 、0)(,0)(>''<'x f x f D 、0)(,0)(<''<'x f x f 6、=? -1 1 dx x ( ) A 、0 B 、1 C 、2 D 、3 7、过点)2,1(且切线斜率为3 4x 的曲线方程为( ) A 、4 x B 、c x +4 C 、14 +x D 、14 -x 8、若矩阵A 有可逆矩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矩阵A 必是方阵 B 、0=A 第1页 共5页

2 / 7 C 、A A A * 1 =- ,其中*A 为A 的伴随矩阵 D 、矩阵A 经过初等变换一定能化为单位矩阵 9、设)(x F '=)(x G ',则( ) A 、)()(x G x F = B 、)()(x CG x F = C 、 C x G x F +=)()( D 、C x G x F ) ()(= 10、已知向量组)0,0,1(1=α,)0,2,0(2=α,)3,0,0(3=α,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量组321,,ααα线性无关 B 、以向量321,,ααα为行排列成的矩阵的秩是3 C 、向量21,αα及向量32,αα也线性无关 D 、向量31,αα线性相关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若23sin lim 0=→x kx x ,则=k 。 2、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为x 2,且过)1,1(-点的曲线方程是。 3、 ?-=0 2 sin πxdx 。 4、已知A 为三阶方阵,且2=A 则=A 2 。 5、当A 为6阶方阵,4)(=A R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的一个基础解系中所含解向量个数为个。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 1、计算极限:3 29lim 223---→x x x x 2、已知: x x x y ln sin 22+=,求:y ' 3、用凑微分法求:? dx x x 2 sin 第2页 共5页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后岗三叠层 2.盘龙城遗址 3.下川文化 4.反山墓地 5.三足瓮 6.祠堂 7.史君墓 8.石窟寺 9.唐僖宗陵 10.磁州窑 二.简答题: 1.简述考古资料的优缺点 2.姜寨遗址文化分期的意义 3.磨制石器的分类及意 义 4.简牍的分类 5.夏商周时期铁器发现的意义 6.简述吐谷浑伏俟城概况 7.唐代金银器的分类 8.北宋帝陵特征 三.论述题: 1.3000—4000BC中国史前文化格局 2.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论述: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一名词解释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 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俑公墓名旌《金石录》二、简答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 蒙特留斯, 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 三棱尖状器, 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 黄肠题凑, 唐三彩, 邢窑, 开元通宝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1三棱大尖状器 2 中石器时代 3 清凉寺 4 利簋 5 釦 器 6 三体石经 7 唐三彩 8 钧窑 9 三叠层 10 安特生 11 苏秉琦 二简答 1 夏文化研究概况; 2 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演变; 3 汉代至隋唐都城形制演变。三论述 1 试论仰韶文化; 2 试论考古学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007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共150分) 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3 简述细石器文化。

西北大学804经济学2010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西北大学804经济学2010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10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的简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若以X、Y代表两种商品,Exy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y表示Y商品的价格,ΔPy表示Y商品价格的变动量,Qx表示X商品原来的需求量,ΔQx表示因Y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X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Exy=(△Qx/Qx)/(△Py/Py)=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也等于边际产品乘以产品的价格。因为边际产品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带来的输出的增量,它再乘以价格就是分子就是总收益。 财富效应:财富效应指由于货币政策实施引起的货币存量的增加或减少对社会公众手持财富的影响效果。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个理论的前提为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 显示偏好: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是由P.Samuelson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学上的术语,其基本精神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社会成本: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指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社会成本一词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分析外部性侵害时首先提出来的。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社会成本的分担与补偿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明确社会平均成本概念以为了解整个社会和掌握本个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 价格粘性: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价格歧视: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纳什均衡: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 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

2017司法考试 法理学真题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西北大学考古学试题01—09

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2000年 一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 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5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 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名旌《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 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三棱大尖状器,中石器时代,清凉寺,利簋,筘器,三体石经,唐三彩,钧窑,三叠层,安特生,苏秉琦二简答题 1.夏文化研究概况 2.黄河流域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 三论述题

西北大学期末试题

西北大学2004 ---- 2005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增色效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抗体酶结构域活性中心变旋现象DNA的融解温度 别构效应比活力第二信使学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 类、、、、和。 2. 将分子量分别为a(90 000)、b(45 000)、c(110 000)的三种蛋白质混合溶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它们被 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3. 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等。 4.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______和_______;维持二级结构靠______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 构靠_________键,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_,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 6. DNA在水溶解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____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 重新形成___。 7. 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和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 上的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系统。 8. 叶酸以其起辅酶的作用,它有和两种还原形式,后者的功能作为载体。 9. 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0. 肌红蛋白的含铁量为0.34%,其最小分子量是______;血红蛋白的含铁量也是0.34%,但每分子含有4 个铁原子,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_____。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坏了 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2. 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3. K 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4. 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5. 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6. 金属离子作为酶的激活剂,有的可以相互取代,有的可以相互拮抗。() 7. 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8. 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 9. 用羧肽酶A水解一个肽,发现释放最快的是Leu,其次是Gly,据此可断定,此肽的C端序列是Gly-Leu。 10. 用碱水解核酸时,可以得到2′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 四、选择题(共15分) 1.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A.分子量大的B.分子量小的C.电荷多的D.带电荷少的

经济学大学排名

020101:经济学专业 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名单、 专业排名及相关评价 转载本站中国大学专业评价资料,请注明“本资料来自好生源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专业级别:本科所属专业门类:经济学类报读热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学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职业方向:科研人员、经济师、注册税务师或注册会计师、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师、商务翻译、金融业从业人员、精算师、保险代理人、高级代理、企业家、保险经纪人、金融产品研发人员。 开设经济学专业院校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兰州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北大学 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黑龙江大学郑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河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兰州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嘉兴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广西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青岛大学

(完整word版)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法理学 历年试题及答案3

试卷代号:2094 中央“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 三、填空题(每空 2分,共 10分) 21. 在法律原则的分类中,与社会原则相对应的是专门法律原则 22. 法律规范的完整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 23. 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24. 立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这体现了我国立法原则中的科学立法原则。 25. 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1. 马克思法学既有鲜明的党性,也有深刻的_科学性_ 22. 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叫做法学体系 23. 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叫做_社会调整_ 24. 法律调整有四个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是_法的适用__ 25. 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 法律集团"中输入的现象被称为__法律移植_ 21. 按照" 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 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 22. 根据宪法的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两种。 23. 法的实现,就是权利被享有、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24. 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 25. 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2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叫英美法系。 23.《礼记·月令》中提到“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 24.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25.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集团”中输入的现象被称为法律移植。 1.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2.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4.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在逻辑上遵循着如果一则一否则 的公式。 5.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法的体系。 1.按照“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2.法律意识是经济基础社会的直接反映。 3.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确立阶段。 4.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要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5.相对确定性规范允许执法相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这是产生自由裁量权的法律依据。 1.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入的现象称为_法律移植_。 2.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来划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_法律思想体系_。 3.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假定_。 4.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_内容_。三个要素组成。 5.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_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1.个别性调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20200627205223)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 09 历史教育090103016 许玮琳 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近200 年的历程。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基本成熟期、转变期、全面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 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 世纪20 年代)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物,调查欧洲古代遗迹、北美印第安人遗留下的古迹。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说,中国从宋代开始的金石学 传统可以被认为是考古学的萌芽,但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考古学。 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 世纪20 年代至20 世纪20 年代) 形成期以19 世纪20 年代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把古代按照生产工具的质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的观点,并由 汤姆森按这一分期陈列博物馆的文物,及发表专著进行阐释为代表。地质学中按土质、土色区分地层的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地层学”,它使考古学的研究摆脱了古物学仅仅研究遗物形态本身的局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一时期,在埃及、两河流域和 欧洲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著名的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初步发展期(1867 年至1918 年前后)的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挖宝式的发掘受到批评。按层位发掘,准确记录一切遗物的出土位置并将它们全部收集、充分及时地公布发掘成果为人们所推崇。与此同时,出现了被称为考古学两大基本方法之一的“考古 类型学”,即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阐明这些遗物之间内 在的关系。考古地层学的普遍应用和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考古学理论则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30 年代末)的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和重大发现的增多。这一时期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一些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学专业法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法律是有———————作保障的规范。 2.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 4.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在逻辑』:遵循着——的公式。 5. 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 C. 习惯性调整D.具体性调整 2.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 A. 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 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 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 3.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 )。 A. 法的调整性职能B.法的保护性职能 C. 法的阶级统治职能 D. 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4.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 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消灭私有制 C.消灭剥削阶级 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5. 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 )。 A. 单纯的说服教育B.必要的强制 C.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法与政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 反映的内容不同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 形式不同D.调控的功能不同 2.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 A. 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 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国家就有法制 B. 有国家就有法治 C. 有法制就有法治D.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 )。 A. 个人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

西北大学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三体石经 2 黄肠题凑 3 克孜尔石窟 4 夏商周年表 5 海兽葡萄镜 6 武官村大墓 7 马王堆汉墓 8 仰韶文化 9 阿房宫遗址 10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二简答 1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2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3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4 略论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三论述 1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2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3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手斧 2 土墩墓 3 编钟 4 陶衣 5 稗县古城 6 失蜡法 7 瓮棺 8 封泥 9《考古图》 10 喇家遗址 二简答 1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 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 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意义。 4 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具有历史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 如何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04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石片 2 文化层 3 利簋 4 陶衣 5 郑韩故城 6 石楔 7 镇墓俑 8 公墓 9 名旌 10 《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 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 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 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 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西北大学经济学参考书目

西北大学2019考研: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及 真题笔记资料汇总 由于西北大学大学大部分专业课官方没有公布参考书目,由此给很多考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精都考研网整理了西北大学本专业研究生初试用书及配套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经济学(理论、应用)参考书目: 801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白永秀,任保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二、配套精编复习资料 西北大学801 政治经济学《复习全程通》精都考研组编 三、复习全程通内容简介 《复习全程通》由精都考研工作室依托多年为各大机构编写考研专业课资料以及学员辅导的经验,由本团队组织目标院校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考点知识面覆盖全面,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专门为本届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制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通过本精编资料四大模块内容,结合考生每个阶段的复习,有助于考生深入了解目标院校以及专业考点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NO.1历年真题汇编 通过目标院校原版真题,了解命题老师的出题思路,且分析考点重点,快速了解目标院校出题风格及命题思路,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NO.2教辅一本通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由目标院校本专业研究生对应其初试参考书目整理汇编章节重点考点以及对应章节历年典型考题及答案解析,通过本书的配套复习,分析专业考点侧重,通过大量典型考题让充分掌握本门科目重点,确保考场应对自如。 NO.3冲刺模拟套卷 书在遵循专业课最新参考书目,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规律,制定的模拟卷,并有详细的配套答案讲解,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专业课复习。 NO.4电子版赠送内容 本部分内容为购买全套资料的同学附赠的内容,主要是初试参考书目主编老师的教学讲义以及相关的扩充习题,此部分内容对于跨考的考生相对比较重要,通过讲义了解专业课基础复习侧重,达到专业知识点不缺不漏。 四、解析备考辅导班: 专业课一对一无忧全程班 专业课一对一标准全程班 西北大学在读研究生授课 五、经济管理学考试科目及研究方向 1.020101政治经济学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 303 数学三 (4) 801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020102经济思想史

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经典模拟题(10)

10.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2005年卷一第2题—单选)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 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考点]法的价值冲突、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分析] 答案:C由于立法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在个案中更可能因为特殊情形的存在而使得价值冲突难以避免。题中孕妇临产,情形危及,其人身利益受到极大威胁,而出租车司机为了保护其人身利益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危及了交通秩序的公共利益,两方面的价值发生冲突。因此,D项错误。 对于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一般采取的解决冲突的原则有(1)价值位阶原则: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一般而言自由优先、正义其次,第三位的时秩序;(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3)比例原则: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本题交警运用了个案平衡原则和价值位阶原则,进行了价值判断。因此,C项正确。 法律推理就是在法律论辩中运用法律理由的过程,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三种类型。其中辩证推理是指侧重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间进行选择的推理,它的特点在于不能从一个由前提到结论的单一锁链的思维过程和证明模式得出结论。本题交警主要使用了辩证推理而非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因此,A项错误。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的不同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所谓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学术性或常识性的,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依据。而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又可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解释。对于这里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应作狭义的解释,即特指一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法律约束力。在中国,普通法官或其他司法、执法官员在日常司法、执法过程中所作的法律解释通常被认作是非正式解释。这是指他们的解释不具有只有正式解释才具有的普遍的法的效力。故本题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B项错误。 [命题思路] 本题综合考查法理学三个重要考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 [常见错误] 陷阱——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是行政执法人员所作的解释,故被部分考生错误理解为行政解释。需准确理解行政解释的涵义,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区别。 [法理导读] 价值的位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般而言,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是法的价值的顶端;正义是自由的价值外化,它成为自由之下制约其他价值的法律标准;而秩序则表现为实现自由、正义的社会状态,必须接受自由、正义标准的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