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升初语文缩句、扩句复习PPT课件
小学语文缩句扩句总复习31页PPT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小学语文缩句扩句总复习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扩句、缩句、仿写+修改病句)PPT课件

四、用词不当——改换词语
精美
1、这件精密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利用
2、大家决定采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里栽
树。
柔软
3、小青石的旁边长着柔和的青草。
聪明 4、梁红同学很智慧。
近义词用错
五、词序混乱——调顺位置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2、爸爸全神贯注地读书在灯光下。 3、济南的春天是旅游的好地方。
2、池塘里的荷花 淡淡的清香。 3、李老师光荣地获得了“模范班主任” 。
称号 4、即使你们不说,我 知道。
也
二、重复罗嗦——删去多余
1、小明差不多整整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 2、这棵树上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4、昨天下午,我去公园玩了一整天。 1 、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2、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数量词语要删去。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
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3、表示方位的,特定的条件和环境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 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 去掉。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 所以是不能删的。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2)、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3)、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同学们在教室里上着课”,
应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ppt课件

缩句的注意事项
2.缩句不要改变原句的结构。
(1)句子的基本句式要保留。“把”字句 “被”字句中“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2)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的语气不能改变。
如: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 他想睡吗?
小试牛刀
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数着星星。(怎样地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顶着露珠。(什么样的露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儿挂满了枝头。(什么样的杏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缝着纽扣。(怎么样地缝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们织毛衣。
例:玲玲做操。 下课了,玲玲在操场上做操。 (1)小红写作业。
(2)同学们听课。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 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 意思。
如: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听课。
同学们听课。
缩句方法
一、去掉修饰的词语或词组。 1.一般情况下,“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 通通都去掉,“得”的后面都去掉。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 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 更生动。
如:小鸟唱歌。 ( )小鸟(
)唱歌。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一、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二、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三、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四、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 “的”“地”“得”。
如:(1)美丽的小鸟欢快地唱歌。 小鸟唱歌。 (2)屋子里热得象蒸笼 。 屋子里热。
缩句扩句复习PPT优秀资料

• 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对比:“禾苗点头。”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
• 一是不能违背原意;
• 二是不能改变结构,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
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 三是必须搭配恰当;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1.老师批改作业。 9.战士脸红。 2.战士保卫边疆。 10.春风吹遍大地。 3.洪水淹没了村庄。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4.海鸥飞过海面。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5.兄妹俩陶醉了。 13.学校开展活动。 6.小马驹瞪着眼睛。14.我握着手。 7.战士保卫边疆。 15.战士献出生命。 8.同学们做作业。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之前)(“什么”之前) 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3.
1.
3.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
4.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 “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
狂歌的行踪。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 图案。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例: 小明读书。
我旳同学小明在教室里仔细地读书。
“小明”前能够加入“……旳”;背面部分可加入地 点状语——“在什么地方”;还能够加入“……地读书”。
例: 红旗升起来了。
鲜艳旳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旳房顶上渐渐 地升起来了。
能够加入:“什么样旳”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 样地”升起来。
群众注视着天安门。
残暴旳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旳优异领导 人李大钊。 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缩句
飘落旳叶子好像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只翩翩起舞旳蝴蝶,飞过了小河。 叶子飞过了小河。
缩句
例: 可爱旳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若不细心了解句子原意旳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旳 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旳“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 饰成份,但不能去掉。
缩句
五彩缤纷旳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旳图案。 焰火构成了图案。
缩句
例: 残暴旳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旳优异领导
人李大钊。
环节一:找出“旳”“地”“得” 环节二:跟“旳”“地”“得”相连旳修饰成份去掉 注意:“优异领导人”也是“李大钊”旳修饰成份,也应该去掉。
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缩句
例: 数万名群众火热旳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3. 爸爸旳书架上放着多种各样旳书。
3.书架上放着书。
4.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旳甘 4.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露。
5.黄继光注视着火力
5.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旳火力点。 点。
6. 宽阔旳天安门广场变成了鲜花旳海洋。 6.广场变成了海洋。
缩句、扩句复习课件

缩句: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缩句: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 词 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因为“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 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 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缩句: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 取得了成绩。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缩句练习:
1.鱼钩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缩写:鱼钩闪耀着光芒。
缩句:
2.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缩写:妈妈照顾我。 3.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缩写:同学们高兴。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 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缩句:
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 “秃鹰”的 删去。 缩写为:秃鹰飞起来。
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 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写为:弟弟高兴。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三、“自我提问”法: “谁”、“做 什么”。 六(1)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
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缩句: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 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 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 军射过来的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二、借助“的、地、得”。
缩句、扩句复习课件及教案

缩句、扩句复习课件及教案第一章:缩句与扩句的概念1.1 缩句的含义与作用1.2 扩句的含义与作用1.3 缩句与扩句的关系第二章:缩句技巧2.1 去枝减叶法2.2 提取主干法2.3 合并同类项法2.4 实例练习与讲解第三章:扩句技巧3.1 添加定语、状语、补语3.2 运用修辞手法3.3 描绘细节3.4 实例练习与讲解第四章:常见错误分析4.1 缩句中的常见错误4.2 扩句中的常见错误4.3 错误案例分析与修改第五章:复习与练习5.1 缩句与扩句的运用场景5.2 综合练习题5.3 答案与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缩句与扩句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缩句与扩句的技巧。
3. 分析并修改缩句与扩句中的常见错误。
4. 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缩句与扩句,提高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缩句与扩句的概念及技巧。
2. 通过分析常见错误,引导学生注意避免类似的错误。
3. 提供综合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缩句与扩句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缩句与扩句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要求学生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缩句与扩句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6.1 缩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6.2 扩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6.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七章:缩句与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7.1 缩句在写作中的作用7.2 扩句在写作中的作用7.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八章:缩句与扩句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8.1 缩句在口语交流中的作用8.2 扩句在口语交流中的作用8.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九章:缩句与扩句的实战训练9.1 缩句与扩句的结合训练9.2 实战练习与点评9.3 学生作品展示与讨论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缩句与扩句的重要性和实用性10.2 拓展阅读与练习资源10.3 鼓励学生持续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 理解缩句与扩句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流中的重要性。
语文缩句、扩句复习课件

3、玲玲做操。 扩句:下课了,玲玲在操场上做操。
4、同学们在听课。 扩句: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听课。
扩句练习
比赛在进行。 书中有插图。 主人欢迎客人。 心情激动。 春风吹遍大地。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 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 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 的意思。
在改写的过
程中,都不能 改变句子原来 的意思.
再如“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 雨啊!”可以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 啊!”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六、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如:句子中的 “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 不能去掉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二、借助“的、地、得”。 三、“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四、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 和语言的词语。 五、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六、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三、“自我提问”法: “谁”、地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正在听课。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四、去掉“在…(中、里、上、下…)”表 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 取得了成绩。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 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 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 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 一棵树 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 那只能说他是个糊涂虫。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 的。 结尾时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 不能、不会等);
要注意灵活变换。如: 桃花潭的水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桃花潭的水怎能比得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呢?
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3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都会受感动。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难道都不会受感动吗?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怎能不受感动! 4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失败了还得干,岂能知难而退! 5 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
小学语文总复习
句子类型 1、按句子用途和语气可分: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2、按句子结构的不同,分为单句和复句
扩句与缩句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一.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二.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 与主干搭配恰当
三.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 子补充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缩句: 缩写: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
2.刚刚散去的愁云,又在年 轻妈妈的额上聚拢来
缩写:愁云又聚拢来。
缩句练习:
3.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 个生病的女邻居。
缩句:
缩写为:桑娜想起了邻居。
4.直到总攻的前一刻,敌人还没有发 现潜伏在自己阵地前的战士。
缩写为:敌人没有发现战士。
缩写句子练习:
1、 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长城是奇迹。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二、借助“的、地、得”。
缩句:
三、“自我提问”法:“谁”、“做 什么”。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 和语言的词语。
……
缩句练习:
1、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 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语气一般)
4、互换句子后,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有时要 添加或删去个别词语。如:
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 喜欢。
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怎能不特 别喜欢呢?
5、注意在句式变换过程中不要改变人称代词。如: 你难道一点怜悯心都没有吗? 你有一点怜悯心。 (不能改为:我有一点怜悯心。) 6、遇见类似“比不上”“怎么能比得上”的词语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 2 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2、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小姑娘捡起碎纸。
3、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森 林。
呻吟声、叫喊声、口令声充满了森林。
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是加上否定词,意思相反; 而肯定句变为双重否定句后,意思不变。常用 “非……不可”“不能不”“不是没有”没有 一个不”等否定词。例如: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形容词、数量词、 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 军射过来的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二、借助“的、地、得”。
缩句: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 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 “秃鹰”的应 删去。 缩写为:秃鹰飞起来。
四、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 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 地+动词; 得+形容词
小鸟唱歌。
扩句:
一只漂亮的小鸟在树上欢 快地唱歌。
扩句练习:
1.我望着天空。 扩句: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2.我看过大海。 扩句:去年夏天,我在
海南看过大海。
3.詹天佑是工程师。 扩句: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
1、这件事有成功的可能。 肯定句 2、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可能。 否定句 3、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
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双重否定 句
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大家都说蔺相如是一位机智勇敢、顾全大 局的英雄。。
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一位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 英雄。
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 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写为:弟弟高兴。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三、“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
缩句:
么”。 六(1)班的同学正在认真地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同学在听课。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2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 (是、能、会等);
3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 气词;
4 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后意思一样,只是语气 不同。如: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 理吗?(语气强烈)
工程师。
4、同学们看书 5、树上挂满了苹果 6、汗水湿透了衣服 7、老师批改作业。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 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 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
缩句: 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 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 干一样。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
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缩句: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因为“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 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 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缩句: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 取得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