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之古诗词总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附答案解析)

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
一.试题(共20小题)
1.(2022•侯马市)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使人联想起《静夜思》中的诗句“,。
”
(2)本诗写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2022•增城区)古诗鉴赏。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一首,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
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B.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冷峻的
边疆之地。
C.第三句开头以“何当“两字作设问,“何当”即“何时将要”,表达出一种遥遥无期的
意味,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D.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后两句点题,表达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2022•拱墅区)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第1页(共41页)。
小升初语文专项精品复习课件

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 子子孙孙都来 ( 瞻仰 )他。
小升初 词语
四、写出句子中的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不紧不慢)
(光亮)
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的确) (充实)
小升初 词语
④下列词语中,与其他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D ) A.全心全意 B.舍己为人 C.不询私情 D.自私自利
小升初 句子
句子篇
第一课时
小升初 句子
依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分为四种类型 祈使句 感叹句 陈述句 疑问句
小升初 句子
句子类型
(1)祈使句 定义:请求,命令对方做或者劝阻对方不做某事的句子。 它包括两种,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
2. n、l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保留。例如:l(旅),n(女)。
3. 声母g、k、h不和韵母o、i 、ü相拼。
4. 声母z、c、s、zh、ch、sh、r不能直接和韵母o、ü相拼。
小升初 词语
词语篇
第一课时
小升初 词语
近义词、反义词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词。
收敛(约束 )
惊惶( 惊恐)
追悼( 悼念)
小升初 拼音
(3)整体认读音节
定义: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是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 母一样(或者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 节(yuan比较特殊),也就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 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读出。
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 、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
小升初 词语
四、写出句子中的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不紧不慢)
(光亮)
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的确) (充实)
小升初 词语
④下列词语中,与其他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D ) A.全心全意 B.舍己为人 C.不询私情 D.自私自利
小升初 句子
句子篇
第一课时
小升初 句子
依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分为四种类型 祈使句 感叹句 陈述句 疑问句
小升初 句子
句子类型
(1)祈使句 定义:请求,命令对方做或者劝阻对方不做某事的句子。 它包括两种,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
2. n、l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保留。例如:l(旅),n(女)。
3. 声母g、k、h不和韵母o、i 、ü相拼。
4. 声母z、c、s、zh、ch、sh、r不能直接和韵母o、ü相拼。
小升初 词语
词语篇
第一课时
小升初 词语
近义词、反义词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词。
收敛(约束 )
惊惶( 惊恐)
追悼( 悼念)
小升初 拼音
(3)整体认读音节
定义: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是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 母一样(或者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 节(yuan比较特殊),也就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 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读出。
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 、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
小升初语文毕业考ppt 演示文稿

东莞小升初名校语文试题分析、 2013年名校命题预测、 备考提示及应考策略
东莞龙文教育小学语文教研组
历年试卷分析 小升初语文考什么 2013年命题趋势 学生的应考策略
小升初语文考试包括六大板块:
一、字词。 二、句子。 三、综合性学习。 四、积累与运用。 五、阅读。 六、习作。
拼音 汉字 词语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与音变
五、阅读考点。
1、阅读的基础知识。
2、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3、写事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4、说明文的阅读阅读方法及训练。 课外阅读 5、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6、寓言和童话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7、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一)写人文章的写法。
(二)写事文章的写法。
(三)半命题作文的写法。
六、习作考点。
(四)话题作文的写法。
(五)应用文。(书信格式、建议书的格式等。)
(六)写景文章的写法。 (七)想象作文。
考查知识点
知识点 考查形式 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 解
知识板块
东 华 09 至 12 年 真 题 试 卷 分 析
汉字与拼音
词语理解与活用(四字词) 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 解 标点符号及其作用 句子转换 基础知识 病句的判断与修改 修辞手法 句子排序 对联 课文内容与文学常识 古诗词背诵 重点词句的理解 划分段落层次 文章结构 阅读理解 人物描写方式及作用 中心思想 说明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 习作 想象作文/半命题作文 选择题、阅读理解 选择题、改写句子 选择题、改写句子 选择题、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连线题 判断题、填空题 填空题 阅读问答题与填空题 阅读题 阅读选择题 阅读选择题、问答题 阅读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问答题
东莞龙文教育小学语文教研组
历年试卷分析 小升初语文考什么 2013年命题趋势 学生的应考策略
小升初语文考试包括六大板块:
一、字词。 二、句子。 三、综合性学习。 四、积累与运用。 五、阅读。 六、习作。
拼音 汉字 词语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与音变
五、阅读考点。
1、阅读的基础知识。
2、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3、写事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4、说明文的阅读阅读方法及训练。 课外阅读 5、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6、寓言和童话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7、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及训练。
(一)写人文章的写法。
(二)写事文章的写法。
(三)半命题作文的写法。
六、习作考点。
(四)话题作文的写法。
(五)应用文。(书信格式、建议书的格式等。)
(六)写景文章的写法。 (七)想象作文。
考查知识点
知识点 考查形式 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 解
知识板块
东 华 09 至 12 年 真 题 试 卷 分 析
汉字与拼音
词语理解与活用(四字词) 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 解 标点符号及其作用 句子转换 基础知识 病句的判断与修改 修辞手法 句子排序 对联 课文内容与文学常识 古诗词背诵 重点词句的理解 划分段落层次 文章结构 阅读理解 人物描写方式及作用 中心思想 说明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 习作 想象作文/半命题作文 选择题、阅读理解 选择题、改写句子 选择题、改写句子 选择题、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连线题 判断题、填空题 填空题 阅读问答题与填空题 阅读题 阅读选择题 阅读选择题、问答题 阅读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问答题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课件 - 复习重点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可是…… 然
而……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仅……还……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因此…… ……由于…… 之
所以……是因为……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是……还
②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 妈穿的。( )
③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 能从狗洞子爬出。( )
④草地上开满了花,招来很多小蜜蜂——它们在 花丛中穿梭忙碌着。( )
3、体会引号的用法。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A、表示引用别人的话。B、表示需要强调的词 语。C、表示引用特定的词语。D、表示否定或 讽刺。
3、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 会。
4、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6、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7、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 等蔬菜。
8、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9、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 的提高。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2、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 路面上蹦跳着。
3、1997年的一个秋日,我在盛产雨花石的一 个采砂矿坑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黝黑的雨 花石。
4、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 间。
改为他人转述句 :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吧。” 4、萌萌把馍递给老师:“老师,您几天都 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小升初——古诗文常积累专项复习 课件 (36张幻灯片)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运用
你能从中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吗? 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
②一片一片又一片,飞人梅花都不见。( 冬 )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夏 )
④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运用
描写思乡的诗句,你能写出几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好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你能说说这俩 首古诗表达了 作者什么思想
感情吗?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知识点
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知识点
物象及象征意义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1、柳树。杨柳是春天一个情意丰富的意象。古人借杨柳表达多种情 意,有借杨柳抒发惜别深情,有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表示春天万 物生长的活力。形容柳的形体特征及阴柔之美。还有借杨柳揭示一 些生活哲理。
例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的物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试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夕阳”这一艺术形象。
参考答案: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 气氛。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 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 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 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课件-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通用版(共35张PPT)

提示:(1)写好书信的一般格式。一般书信由五部分组成:①称呼。 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问候语不能写在称呼后面,要另起一行 写,开头空两格。②正文。凡要告诉对方的话都写在正文里,最好是 一件事或一个意思写一段。③祝语。一般写祝语、勉励之类的话,如 “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祝你”等一般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进步”等则要另起一行顶格写。④署名。写在信的右下角。⑤日期。 写在署名的下方。
(二)课外阅读。(14 分)
1.读拼音,将正确的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里。(2 分)
2.按要求写近义词和反义词。(2 分)
(1)近义词:凋谢——( 凋零 )
依然——( 依旧 )
(2)反义词:惦记——( 忘记 )
奉献——( 索取 )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惹.人注目( 吸引 ) (2)百花凋谢.( 枯萎;衰败 )
(示例)我们应该学习野菊花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的精神。
六、作文芳草地。(30 分) 在 祖国的东 西南北, 有许许 多多我们 的同龄人 。大家 如果能 彼 此建立联 系,交上 朋友该有 多好啊! 了解他们 的情况后 ,你有 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请给远方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可 以写出你对他们的关怀和思念,注意书信格式要正确哟!
5. 女娲补天 、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三个成语都属于 神话故事。
6.曾经有个州官田登,忌讳别人提到他的名字。因为“登” 与“灯”同音 ,全州人就把“灯”叫做“火” 。到元宵节放灯时, 官 府 便 贴 出 告 示: “ 本 州 依例 放 火 三 日。 ” 这 个 故 事就 是 俗 语
“ 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的来历。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四) (训练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4课时)

1、理解记忆 记住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文的每一句含意。在 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2、形象背诵 在理解诗意的过程展开想象,让一首诗所反应的 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
必背古诗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移:划动,移动;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 陆地; 客:指诗人自己; 旷:空阔远大; 天低 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 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 的马克思列宁主 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导人。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
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情。武陵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 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 高耸入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跟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 栗。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理解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粹,在中国古代灿烂 的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理解诗词大意,了解作者 及其背景,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 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背诵 背诵古诗文是我们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要 学会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点拨
必背古诗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移:划动,移动;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 陆地; 客:指诗人自己; 旷:空阔远大; 天低 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 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 的马克思列宁主 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导人。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
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情。武陵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 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 高耸入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跟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 栗。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理解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粹,在中国古代灿烂 的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理解诗词大意,了解作者 及其背景,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 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背诵 背诵古诗文是我们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要 学会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点拨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古诗文PPT课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前自然音步是2221,后意义音步是2212
第6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7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8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7/20/2021
第9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7/20/2021
第10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11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12页/共49页
第48页/共4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9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4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5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6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A宋/有富人.B天雨/墙坏 C其家/甚/智其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 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父fǔ ,老人. 雨:yù,(第古47今页异/共4义9页)下雨.(动词)】
一、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6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第38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
第39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0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1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2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3页/共49页
•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
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
第6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7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8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7/20/2021
第9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7/20/2021
第10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11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12页/共49页
第48页/共4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9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4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5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6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A宋/有富人.B天雨/墙坏 C其家/甚/智其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 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父fǔ ,老人. 雨:yù,(第古47今页异/共4义9页)下雨.(动词)】
一、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6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第38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
第39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0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1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2页/共49页
返回目录
第43页/共49页
•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
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藕花
(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
无数满汀洲。
荷花(道潜《临平道中》)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杨映万日里《晓出别杏净样慈花红寺。送林子方》)
(13)、梅小楼花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
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4、王昌龄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请 背一首有关他的边塞诗。
如:《出塞》、《从军行》
5、 李白,字 ,太号白 青,莲是居我士国 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世称诗仙,与 齐名杜,甫人称 “ ”。 李杜
诗6派山、代水王表维,,其字作摩品洁被,与孟赞浩为然“苏同诗轼为中盛有唐 画,画中有诗”。
(6李)贺、“
,
。”两句诗是唐
朝诗人
借马发出想建功要力留业清却白不在被人赏间识的感慨。 明
(7)、“于粉谦骨碎身石全灰不怕, 不畏艰险、坚守。清”白这高又洁是
代
(填作者) 借咏 咏自己
的高尚情操。
第一关 诗句齐放
1、请为诗句填上颜色。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 蓝 (2)、日照香炉生 烟紫,遥看瀑布挂前川。 (3)、儿童急走追 蝶黄,飞入菜花无处寻。 (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 菜花白稀。 (5)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东碧流至此回。
。”和
“劝君天更涯进若一比杯邻酒,
。”的诗句,李白送
别孟浩西然出时阳写关了无“故人 ,唯见长江天际流 ”, 表达了友人离别孤之情帆。远他影还碧送空别尽好友汪伦时,写下
了“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
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桃别花董潭大时水也深写千了尺“莫愁前
路无知己,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天下谁人不识君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现在人们海常内用存《知杜己少,府天之涯任若蜀比州邻》。中的名句
“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
情厚谊。
(5)、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山道重数水学复思疑考无题路。晚上我绞
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
爸爸走柳过暗来花,明助又我一一村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
何当金络脑 ”。于快是走我踏很清快秋解开了这道难题。
2、请为诗句填上动物的名称。
(1)、月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中。 (2)、牧童骑 黄,歌牛声振林樾。 (3)、月黑 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众 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5)、江上往来人,但爱 美鲈。鱼
3、请为诗句填上地方名。 (1)、 姑城苏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 (3)、 洛亲阳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 扬州
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代宋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不识庐山真面目 ”说明的
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唐 朝诗人王维在《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六年级古诗词总复习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 作有《行路难》、《将 进酒》、《梁甫吟》、 《静夜思》等诗篇,有 《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字子美,自
号少陵野老,杜少陵, 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 世称“诗圣”,现实主义 诗人,他忧国忧民,人 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 世尊称为“诗圣”。
白居易,字乐
天,晚年又号香山 居士,,我国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他的诗歌题材 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 之称。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 炭翁》、《琵琶行》 等。
古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
爱国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己亥杂诗》 咏物言志诗:《墨梅》《石灰吟》《竹石》《马诗》 说理诗: 《登鹳雀楼》《悯农》《题西岭壁》
(5)、到重阳梅日花,还来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6)、零落
过残腊,故菊园花归去又新年。
(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 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未落荫桐长。
梨花
(李颀《送陈章甫》)
(10)、
谢谢观看!
7、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带横线的词语在诗中指 的是谁,填在括号里。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②、劝君更孟尽浩一然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④、王师北元定二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四关 学以致用
1、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
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词牌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住,
”。
3.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 蝉,忽然闭”口写立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
钓时怕鱼忙儿趁吓东走风时放的纸担鸢心;“儿童散学归来
早
,”最写喜出小了儿亡童赖放风筝时的天
真,“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
童剥莲蓬时的稚态,我还想到了小描娃写撑儿小童艇的
《鸟鸣涧》 《登鹳雀楼》
选出“积累小博士”
(1)抢填“花”诗句,再连线。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唐代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杨万里 元稹 王安石 王维
读古诗,填修辞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反问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浣溪沙》 • 《卜算子· 咏梅》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浣溪沙》 • 《卜算子· 咏梅》
词牌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这样偷一采句白诗莲“回
”。
4、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
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
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
正如王安石所写的《元日》,爆竹声中
一岁除, 春风送;暖重入阳屠节苏登高之际,
忽然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独,在每异逢乡佳为节异倍客思亲;
清明去扫墓,正值细雨绵绵,看着路上
第二关 诗句对对碰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
李白
陆游
王维
2. 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
如李白在《 望》庐中山写瀑到布“
,
疑飞是流银直河下落三九千天尺”。登楼远眺,视野更
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鹳雀楼》
中白的日诗依句山:尽 “
,黄河入海流”。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
过,不由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 的诗句:“两岸猿声轻啼舟不已过万重山
(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作杭汴州州。
4、请为诗句填上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