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

-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 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溶液等。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铁(Fe)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氯化钠(NaCl)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铜(CuO)、水(H_2O)等。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2H_2 +O_2{longrightarrow}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二、化学基本理论。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无中子)。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核外电子排布。

- 分层排布,离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 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功能高分子重点总结

功能高分子重点总结

功能高分子重点总结2.高分子的物理性质:高分子具有一系列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相关的物理性质。

其中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就是分子量。

高分子链的长度决定了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如流变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

高分子的分子量越大,通常意味着其物理性能越好。

3.高分子的化学性质:高分子分子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类型决定了其化学活性和反应性。

高分子可以通过化学修饰和交联来改变其性质。

例如,通过与其他化合物的共价键形成交联,可以使高分子成为固体材料,并增强其应力和化学稳定性。

此外,高分子也可以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吸附、吸湿、渗透等性质。

4.高分子的应用领域:高分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领域,高分子被用于制备塑料、纤维、涂料和胶粘剂等产品。

在医学领域,高分子用于制备生物材料、药物传递系统和人工器官等。

在环境保护领域,高分子被用于水处理、废物处理和污染控制等。

在能源领域,高分子用于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此外,高分子还广泛用于食品、农业和纺织品等领域。

5.高分子的性能改进:为了提高高分子的性能,人们通过改变高分子的结构和组分来进行功能改进。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共聚反应或化学修饰来引入不同的官能团,从而改变高分子的化学性质。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如分子量和链的结构等,来改变高分子的物理性质。

此外,人们还可以将高分子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以获得具有多种功能的材料。

总之,高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具有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分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通过改变其结构和组分,可以进一步改善其性能。

高分子的研究不仅对于新材料的开发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如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高分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分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链结构
1.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2.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 3.结构单元的立体构造和空 间排列 4.支化与交联 5.结构单元的键接序列
• 高分子各结构层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高分子结构是包括各个层次的综合概念,高分子的性能也是各个层次结构对性能贡献的综合表现 • 高分子结构层次繁多、复杂,给其性能调节和改善带来机会 • 合成:一次结构 • 加工:二、三次结构 • 配混:高次结构
到其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要的能量。
克服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 ∆E= ∆Hv-RT ∆Hv--摩尔蒸发热 RT--转化为气体所做的膨胀功
高聚物结晶热力学
结晶聚合物的熔融与熔点
结晶聚合物与小分子晶体熔融的相同点:都是热力学平衡一 级相转变过程---自由能对温度和压力的一阶导数(体积 和熵)发生了不连续变化 对许多高聚物精心测量,每 变化一个温度eg:升1℃,维 持恒温,直到体积不再变化 (24hr) 后再测比容,结果过 Tm T 程十分接近跃变过程,在终 点处出现明确的转折——是 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无本质的差别 热力学的一级相转变
晶核的成长是高分子链扩散到晶核或晶体表面进行生长 , 可 以在原有表面进行扩张生长, 也可以在原有表面形成新核而 生长。 结晶速度应包含成核速度、晶粒的生长速度和由它们两者所 决定的全程结晶速度。
成核速度:偏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单位时间内形成晶核的数目
晶粒的生长速度:偏光显微镜法直接测定球晶的线增长速度
淬火通常使熔点低和熔限宽,退火处理则相反
高聚物的结晶动力学
结晶高聚物的结晶范围在Tg与Tm 之间 ;当结晶高聚物从熔 融状态逐渐冷却,或经淬火处理的结晶高聚物升温至玻璃化 温度以上,就可以逐渐结晶而形成晶态高聚物。 聚合物结晶过程分为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成长两个阶段

材料物理性能(总结)

材料物理性能(总结)

一章1、原子间的键合类型有几种?(P1)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氢键2、什么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P1)光子这种微观粒子表现出双重性质——波动性和粒子性,这种现象叫做波粒二象性。

3、什么是色散关系?什么是声子?声子的性质?(P20、P25)将频率和波矢的关系叫做色散关系。

声子就是晶格振动中的独立简谐振子的能量量子。

性质:(1)声子的粒子性:声子和光子相似,光子是电磁波的能量量子,电磁波可以认为是光子流,光子携带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

(2)声子的准粒子性:准粒子性的具体表现:声子的动量不确定,波矢改变一个周期或倍数,代表同一振动状态,所以不是真正的动量。

4、声子概念的意义?(P25)(1)可以将格波雨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理解为,声子和物质的碰撞过程,使问题大大简化,得出的结论也正确。

(2)利用声子的性质可以确定晶格振动谱。

5、简述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P29)(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2)分子运动时间的依赖性(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6、影响高聚物玻璃化温度的因素(P33)(1)分子链结构的影响(2)分子量的影响(3)增塑剂的影响(4)外界条件的影响7、影响高聚物流动温度的因素(P39)(1) 分子量(2)分子间作用力(3)外力8、线性非晶高聚物的力学状态?(P29)二章1、材料的热学性能的内容。

(P41)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稳定性、熔化和升华等。

2、什么是热容?(P42)什么是杜隆-柏替定律和奈曼-柯普定律(P43)热容是分子或原子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增加的能量。

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25J/(k·mol);奈曼-柯普定律:化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之和。

3、试述线膨胀系数与体膨胀系数的关系。

(P50)4、请分析热膨胀与其他性能的关系。

(P49)5、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因素。

(P50)(1)化学组成、相和结构的影响(2)化学键的影响(3)相变的影响6、简述影响热导率的因素。

我的考研心得(武大四大化学)

我的考研心得(武大四大化学)

考研心得本人是2015年考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名学生,之前在考研论坛留下过自己的QQ,所以有很多学弟学妹找到我,有时候我也比较忙,没有时间及时的一一回复。

现在我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我的考研复习心得,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情况吧。

在此,也特别申明一下,本文为我个人的真实心得体会,都是慢慢回顾自己的复习过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的,文中的某些观点、建议可能并不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大家仅供参考吧!有说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首先,我想说说关于为什么考研:就本人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没有好好想过以后出来做什么事。

身边有很多人都考研,所以自己也跟着考。

我觉得如果你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去考研的话还是建议你三思!研究生不像本科那样,像我们理科生基本上是要天天待在实验室里面,而且工作了的话基本上也与这一行有关,如果不喜欢这一行的话趁早改变主意!想好以后要做什么再决定是不是真的选择考研。

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多人在选择学习型和专业是很纠结,又想考好学校,又想好专业,还有就是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而已。

我的观点是,好专业比好学校更有用。

毕竟以后自己很可能就是搞这一行了,所以好好选一个专业吧。

选择院校是我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很多人想报985或者211之类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实力,实力有多少就选择个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报个985到时候没考上要调剂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调剂很多时候都没什么好学校或者没好专业了。

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最好以前有学长或者学姐考上过,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资料和经验都比较容易得到,会省很多事的。

合适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在考研的途中有1~2个靠谱的研友也是很有帮助的,人太多了我觉得反而不好。

公共课的复习我就不说了,我觉得都大同小异吧,网上也有很多。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硝化反应+HNO3→-NO2+H2O加成反应+3H2→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美丽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美丽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美丽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化学知识点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些美丽的化学知识点吧。

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在Periodic Table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并且被按周期性定律分类。

美丽的元素周期表展现了元素之间的规律性和变化规律,展示了化学元素的丰富多样性。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而形成的,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而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它包括原子间键的破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原子组合和分解的基础,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平衡性质的两个重要指标。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盐类和水同时生成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之间进行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该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例如消化过程中的胃酸与碱性胰液的中和反应。

5.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但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仍然保持着动态的转化。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的综合体现。

6. 溶解与析出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溶质与溶剂之间形成了溶液。

溶解是由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竞争所决定的。

析出是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后,该物质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固体的过程。

7.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

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J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第二章:热化学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

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3.单体单元:(与单体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只是电子结构不同的原子组合。

)4.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主链,并决定主链结构的最小的原子组合。

)5.重复结构单元:(主链上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原子组合,有时简称为重复单元或链节。

)7.聚合度:(结构单元数n定义位高分子的聚合度X。

)1.体型缩聚:多官能单体参加反应,能形成非线性的多支链产物,支化的大分子有可能进一步交联成体型结构的产物,这种凡能形成体型结构缩聚物的缩聚反应,称为体型缩聚。

2.凝胶现象:体型缩聚反应在聚合过程中一般表现为反应体系的黏度在聚合初期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一定程度后,黏度突然急剧增大,体系转变为具有弹性的凝胶状物质,这一现象称为凝胶化或凝胶现象。

3.凝胶点:出现凝胶现象时的反应程度(临界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17. 转化率 :已转化为聚合物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百分数18. 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目与起始官能团数目的比值偶合终止:两个大分子自由基相互结合生成一个大分子的终止方式,称为偶合终止。

歧化终止:歧化终止两个大分子自由基相互间反应,生成两个大分子的终止方式,称为歧化终止。

链转移反应:链转移反应是指在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可能从单体、引发剂、溶剂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原子(大多数为氢原子)而终止,而失去一个原子的分子则成为新的自由基,并能继续进行反应形成新的活性自由基链,使聚合反应继续进行。

引发剂效率: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量占引发剂分解总量的百分率。

诱导分解:自由基(包括初级自由基、单体自由基、链自由基)向引发剂分子的链转移反应。

笼蔽效应: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在与单体反应生成单体自由基之前,发生了副反应而失活这种效应称为笼蔽效应。

诱导效应: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6.异构化聚合:阳离子聚合中由于碳正离子的不稳定,异构成更稳定的结构,发生所谓的异构化反应。

若异构化反应比链增长更快,则进行异构化聚合。

7.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所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的聚合。

8.等规度:表征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指数,即有规立聚合物量当的分率。

5、构型:分子链中通过化学键相连接的原子和原子团的排列方式7、几何异构:当分子链的双键两侧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者集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时就会形成顺势结构和反式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几何异构10、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11、构象: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13、内聚能密度:单位体积的内聚能,内聚能是指将1mol的液体或固体分子气化所需要的能量;17、结晶度:聚合物中结晶部分的重量或体积对全体重量或体积的百分数;18、结晶形态:由晶胞排列堆砌生长而成的晶体大小和几何形态;19、取向: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后,分子链和链段沿外力作用方向的择优排列;20、半结晶时间:结晶过程完成了一半的时间;21、Avrami指数:反映聚合物结晶过程中晶核形成机理和晶体生长方式的参数,等于晶体生长的空间维数和成核过程的时间维数之和;(1)玻璃化转变: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

(2)黏流转变:高弹态向粘流态的转变称为黏流转变。

(5)平衡熔点:结晶熔融时晶相和非晶相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的熔点即为平衡熔点。

二、填空题:1、逐步聚合反应包括缩聚反应,逐步加成反应,一些环状化合物的开环聚合,Diels-Alder加成反应通过功能基逐步聚合,每步反应速率常数和活性基本相同3、逐步聚合反应从机理上可分为逐步聚合、连锁聚合两个,带有同一类型的官能团并可相互反应的单体;带有相同的官能团,其本身不能进行缩聚反应,只有同另一类型单体进行反应的单体;带有不同类型的官能团,他们内部官能团之间可以进行发生聚合物的单体 ;带有不同的官能团,但它们之间不能相互进行反应,只能同其他类型的单体进行共缩聚反应的单体5、缩聚反应按热力学特征分类分为平衡缩聚、不平衡缩聚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体型缩聚按参加反应的单体分类分为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5.尼龙66的化学式为(*NH(CH2)6NHCO(CH2)4CO*n)6.天然橡胶的分子式是(*CH2CCH3CH CH2*n1.自由基聚合是连锁聚合的一种,至少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链终止、由三个基元反应组成,此外有时还伴有。

2.链终止反应有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两种形式。

6聚合反应时对引发剂的选择,本体、溶液、悬浮聚合时选用油溶性引发剂,乳液聚合选用水溶性引发剂。

7. 单体在进行自由基过程中一般可分为诱导期、聚合初期、聚合中期、聚合后期等几个阶段。

17. 自由基引发剂分为:(1)偶氮类引发剂(2),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3).氧化还原体系.三类18. 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主要有(1)本体聚合,(2)溶液聚合,(3)悬浮聚合,(4)乳液聚合,四种.19. 自由基反应特征(1)慢引发(2),快增长(3),速终止.2.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可分为哪四类:带吸电子基团的烯类单体、带有共轭取代基的烯类单体、部分环氧化合物及环硫化合物、羰基化合物。

5阴离子聚合的两个特征:1、活性聚合;2、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非常窄。

6.阴离子聚合的动力学特点: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

7.阴离子聚合催化剂分为哪两种:阴离子型 、路易斯酸型 球晶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出现的图象叫(黑十字消光图像)。

由于结晶条件不同,高分子在结晶过程中可以形成形态相差极大的晶体,主要包括(单晶)(球晶)(纤维晶)(串晶)(树枝状晶)(伸直链晶体)等高分子结构可以分为(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链结构分为( 远程结构)和(近程结构)。

根据两种单体单元在共聚物分子链上的排列方式,可将共聚物分为(无规共聚)(交替共聚)(嵌段共聚)(接枝共聚)。

高分子链构型包括(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

(2)高分子运动的特点 运动单元多重性 、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3)分子运动的运动单元包括 分子链整体运动、链段运动、链节、侧基和支链、晶区内的分子运动。

三、写方程式1.H 2CCH C HCH 2:(H 2CC H C HCH H 2CHC2C n n )2.CH 2O:(nCH 2OOH 2Cn )3.N H2(CH 2)6N H2 + HOO C(C H2)4COO H: (HNH(CH 2)6NH CO(CH 2)4CO OHnnNH 2(CH 2)6NH 2+nHOOC(CH 2)4COOH)4.OHOCH 2+:(OH+On OHH 2Cn+nH 2OCH 2n)5.HOOHC CH 3CH 3Cl C ClO+:(CCH 3CH 3OC OOHOCCH 3CH 3OH n+C ClClOn n + nHC l)6.H 2C C(CH)3(H 2CCCH 3CH 3*n)7.HO(CH 2)5COOH(HO(CH 2)5COOOHn+(n-1)H 2O )8.NH 2(CH 2)6NH 2+HOOC(CH 2)4COOH(HNH(CH 2)6NHOO(CH 2)4COOHn+(2n-1)H 2O )1.COOHHOOCHOCH2CH2OHCO HO-OCOCH2CH2O-Hnn n H2On-1六.填空题(指出形成下列高分子的单体) 2、CH 2H 2CH 2CCH 2+OO****OOn四、计算题1.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系数。

组分1:质量分数=0.5,相对分子质量=1*104组分2:质量分数=0.4,相对分子质量=1*105组分3: 质量分数=0.1,相对分子质量=1*106解:MN=(0.5+0.4+0.1)/(0.5/1*104)+(0.4/1*105)+(0.1/1*106)=18484.3 MW=(0.5*104)+(0.4*105)+(0.1*106)/(0.5+0.4+0.1)=145000D=Mw/Mn=145000/18484.3=7.8解:Mw=M1W1+M2W2+M3W3 W1+W2+W3Mn=W1+W2+W3W1+ M1+W2M2W3M3D=Mw Mn=7.843.用Carothers法计算下列聚合物反应的凝胶点。

已知: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摩尔比为3.00:1.95:0.002解:凝胶点计算公式:Pc=2/f则代入有: f=[2×(1.95×3+0.002×2)]/(3+1.95+0.002)=2.364Pc=0.846 五、简答题1. 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答:特征:(1)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仅有单体和高分子组成,没有中间产物存在,单体浓度逐步减少,高分子逐步浓度增加,延长时间主要提高单体转化率,对分子量和聚合度影响很小。

(3).少量的阻聚剂(0.01%-0.1%)足以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2. 自由基引发剂的种类有哪些?每一类引发剂请举一个例子并写出它的化学式。

答: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4. 什么是自动加速现象?自加速现象——因双基终止困难导致聚合速率加快、聚合度增大的现象。

5.自动加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原因——体系粘度随转化率提高后,链段重排受到阻碍,活性末端甚至可能被包埋,双基终止困难,终止速率常数下降,转化率达40~50%时,kt 降低可达上百倍,而此时体系粘度还不足以严重妨碍单体扩散,增长速率常数变动不大,因此使kp/k t1/2增加了近7~8倍,活性链寿命延长十多倍,聚合速率显著增大,分子量也同时迅速增加。

10. 分别列举四种自由基聚合方法的合成实例并说明选择该方法的原因。

答: 本体聚合 PMM A 这种方法合成PMMA 可以得到杂质少、纯度高、透明性好的成品 溶液聚合 PVAc 这种方法可以易于控制分子量,得到分子量较窄的颗粒或粉状 反应发生与均相或非均相体系,易于控制悬浮聚合 PV C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较高分子量的物质,同时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适于大批量应用的高分子有机物的合成乳液聚合 氯丁橡胶 这种方法可以在水中引发反应进行,而反应则在胶束中进行,可以高速进行,提高反应速率,工业可以连续生产,得到乳液或固体直接使用2.比较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的如下关系。

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②高分子的分子量和时间的关系。

答:逐步聚合单体很快可以转化为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物。

自由基聚合单体转化率随时间呈S 型。

阴离子聚合的转化率与时间有如下关系:l n[1/(1-C%)]=kt .H 3CC CH 3NCNNC CH 3CH 3CN CO OOO逐步聚合分子量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