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和化学[78P][5.21MB]

合集下载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答案(精品文档)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答案(精品文档)
-1.05
0.6
0.065710
3
苯乙烯
-1.05
8
0.939413
6
马来酸酐
-1.05
2.25
0.000019
1
乙酸乙烯酯
-1.05
-0.22
0.502128
5
丙烯腈
-1.05
1.2
0.006330
2
注:r1r2越小,越有利于交替共聚(P111)
第七章高分子的结构
3.(P186)名词解释:参见教材
(1)PE, PP,PVC, PS(无规)
(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酯
(3)尼龙6,尼龙66,尼龙101
答:结晶的充分条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结晶的必要条件:结构规整性
(1)PE>PP>PVC>PS
(2)聚己二酸己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尼龙66>尼龙6>尼龙1010

lg(η(Tg))=lg(8.0x1012)+9.3763=22.2794
求得:η(Tg)=1.9x1022Pa·s.
K12>k22,k21<k11自由基(St·)活性大于丁二烯自由基(Bd·)的活性
(3)两种单体共聚属无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共聚物组成方程为F1=( r1f12+f1f2)/(r1f12+2f1f2+r2f22),代入r1和r2值,作图如下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二烯单体,以保证原配比基本保持恒定。从而获得较均一组成的共聚物。
问题点解:单体活性的比较看1/r1,1/r1>1,表明单体M2活定大,反之,单体M1活性大。

高分子与物理化学

高分子与物理化学

高分子与物理化学高分子是一类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也称为大分子聚合物。

高分子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

然而,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它们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高分子的基本结构、聚合反应的机制以及物理特性。

高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单体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高分子单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烯烃类和非烯烃类。

烯烃类单体包括乙烯、丙烯等,它们有一个双键,可以通过加成反应聚合成高分子。

非烯烃类单体包括苯乙烯、酯类等,它们带有一个反应基团,可以通过缩合反应聚合成高分子。

在聚合反应中,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高分子结构。

高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主要包括分子量、分子构象、溶解性、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

分子量是高分子的重要物理化学特性,它决定了高分子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获得高分子的分子量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粘度法和光散射等方法测定。

高分子的分子构象是指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结构形态。

高分子可以折叠以形成规则的球状、肠状和树状结构。

高分子的溶解性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决定了高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行为,如聚乙烯可以在无极性溶剂中溶解,而聚丙烯则在极性溶剂中溶解。

高分子的熔点是指高分子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它是高分子结晶的表现。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高分子从玻璃态到橡胶态的温度,它是高分子非结晶区的表现。

在高分子的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物理化学特性。

例如,高分子的聚合程度和分子量决定了高分子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和溶解性决定了高分子可以用于哪些应用领域。

高分子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决定了高分子的加工温度范围。

因此,在合成高分子和设计高分子应用时,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物理化学特性。

总之,高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它们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了解高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利用它们。

高分子的结构、分子量、分子构象、溶解性、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特性都需要仔细研究和理解。

药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PPT课件

药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PPT课件

乙醚 醋酸乙酯 四氢呋喃 丁酮 乙醛 环己酮 丙酮 二氧六环 二甲基甲酰胺
第20页/共81页
强亲电子性或强氢 键溶剂
2-乙基己醇 己醇 正丁醇 乙腈 乙醇 乙酸 甲酸 苯酚 水

在实际选择溶剂时,除了遵循上述原则
外,还要根据使用目的、安全性、工艺要求以及成本等进行综合选择。例如:成膜 和薄膜包衣的溶剂应选择挥发性溶剂,否则难以成为连续膜,而作为增塑剂用溶剂, 则要求挥发性小,以便于它们长期保留在聚合物中。
第28页/共81页
• 升高可增加溶胀速度; 电解质对溶胀度的影响比较复杂,要根据聚合物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蛋白质类高分子 凝胶,介质的pH在等电点附近时溶胀度最小。
第29页/共81页
(3)脱水收缩性:溶胀后的凝胶在低蒸汽压下保存,液体会缓慢地从凝 胶中分离出来,这一现象被称为脱水收缩。
(4)透过性:凝胶和液体相似,也可以作为扩散介质。在低浓度凝胶中,水分 子或离子可以自由通过,其扩散速度与在溶液中几乎相同。但当凝胶浓度和交联度 增加时,物质的扩散速度就会变小。这主要是因为交联度增加将使凝胶骨架的孔隙 变小所致。物质
第一节 高分子溶液性质
• 一. 溶胀与溶解 • 二. 聚合物的溶度参数与测量 • 三. 溶剂的选择 • 四.凝胶
第1页/共81页
一. 溶胀与溶解
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很快地溶于各种溶剂中, 但高分子化合物的这一过程却十分缓慢,通常要过 夜,甚至数天才能观察到溶解。高分子溶解的第一 步是溶胀,由于高分子难以摆脱分子间相互作用而 在溶剂中扩散,所以第一步总是体积较小的溶剂分 子先扩散进入高分子中使之溶胀。如果是线形高分 子,由溶胀会逐渐变为溶解;如果是交联高分子, 只能达到溶胀平衡而不溶解。基于上述原因,一般 来说:高分子有较好的抗化学性,即抗酸、抗碱和 抗有机溶剂的侵蚀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众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热学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等方面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分子结构高分子分子量通常在10^3-10^7之间,相比小分子而言,高分子分子量大,分子体积大,交联度高,分子链上的键合弱、回旋自由度多,这些特征决定了高分子材料具有多段构象、异构性、无规共聚物的存在。

对高分子分子结构的理解对于控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设计合理的高分子材料非常重要。

二、热学性质热学性质是高分子材料性质中关键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高分子材料在各种物理和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热学性质包括热膨胀系数、玻璃化转变、热导率、热变形温度等。

其中,热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体积或长度的变化率,该性质对于热稳定性和耐温性的评价非常重要。

玻璃化转变指高分子材料在升温过程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此时材料呈脆性固态,具有高强度和刚度,但失去了弹性。

三、力学性质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硬度等。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质与材料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交联度、分子链的取向等。

其中,拉伸强度是材料在拉伸或压缩下的强度;弯曲强度是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冲击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冲击载荷下的抗冲击能力;硬度是表征材料耐磨性能的一个参数。

四、电学性质电学性质包括电阻率、介电常数、击穿电压等,与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质受到其分子结构、极性、表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和物理参数,可以改善其电学性能。

五、光学性质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质是其在光电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性能,包括折射率、透明度、吸收系数等。

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质取决于分子的键长、键角、现场分布等因素。

通过控制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和表面状态等参数来控制其光学性质,从而开发出新的光电器件。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NO.6315)合成高分子的历史不过八十年,所以高分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不足六十年,但它的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它的内容已超出化学范围,因此,现在常用高分子科学这一名词来更合逻辑地称呼这门学科。

狭义的高分子化学,则是指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化学反应。

后来,经过研究知道,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和那些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共同性,因此,就都叫做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的分子内含有非常多的原子,以化学键相连接,因而分子量都很大。

但这还不是充足的条件,高分子的分子结构,还必须是以接合式样相同的原子集团作为基本链节(或称为重复单元)。

许多基本链节重复地以化学键连接成为线型结构的巨大分子,称为线型高分子。

有时线型结构还可通过分枝、交联、镶嵌、环化,形成多种类型的高分子。

其中以若干线型高分子,用若干链段连接在一起,成为巨大的交联分子的称为体型高分子。

(|NO.6315)从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可以知道,合成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可以随机地开始和停止。

因此,合成高分子是长短、大小不同的高分子的混合物。

与分子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一般小分子化合物不同,高分子的分子量只是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

决定高分子性能的,不仅是平均分子量,还有分子量分布,即各种分子量的分子的分布情况。

从其分布中可以看出,在这些长长短短的高分子的混合物中,是较长的多还是较短的多,或者中等长短的多。

高分子具有重复链节结构这一概念,是施陶丁格在20世纪20年代初提出的,但没有得到当时化学界一些人的赞同。

直到30年代初,通过了多次实践,这一概念才被广泛承认。

正确概念一经成立,就使高分子有飞跃的发展。

当时链式反应理论已经成熟,有机自由基化学也取得很大的成就。

三者的结合,使高分子合成有了比较方便可行的方法实践证明,许多烯类化合物,经过有机自由基的引发,就能进行链式反应,迅速地形成高分子。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非常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生物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制造它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结果,了解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制造高分子材料产品,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一、高分子的分子结构高分子是由大量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长链分子。

它们通常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其基本结构包括主链和侧链。

主链是高分子分子结构的基本框架,侧链则可以增强或改变高分子的性质。

例如,聚氨酯聚合物的侧链可以是甲基、乙基、丁基或苯基等,不同侧链对聚氨酯材料的性质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高分子的力学特性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特性是指其在外部力下的响应行为,包括弯曲、拉伸、压缩、剪切等方面。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特性主要由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化学成分、注射成型条件等因素决定。

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特性是确定其使用寿命和耐用性的关键因素。

三、高分子的热学特性高分子材料的热学特性是指其在温度变化下的物理行为。

高分子材料的热容量、热导率、线膨胀系数等热学特性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使用环境和耐热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聚苯乙烯 (PS) 材料的热导率很低,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很难进行加工和使用。

四、高分子的光学特性高分子材料的光学特性是指其在光学上的反应和行为,包括折射率、透过率、发光性等。

高分子材料中的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电子极化、氢键和范德瓦尔斯力等,影响其光学特性。

例如,聚苯醚 (PPO) 材料的折射率很高,它常用于制造反射镜、透镜等光学器件。

五、高分子的电学特性高分子材料的电学特性是指其在电场下的反应行为,包括电阻率、介电常数、电容等方面。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特性主要来自于电子从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的传递。

例如,聚乙烯 (PE) 材料的电阻率很低,因此它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缆线等电子器件。

在现代工业领域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和制造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关键。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聚合物的导热性 ——聚合物的导热性 ⊕一般较差(因靠分子间力结合的)。 一般较差(因靠分子间力结合的)。 ⊕固体聚合物的热导率范围较窄(0.22W·m-1·K-1左 固体聚合物的热导率范围较窄(0.22W· 右)。 ⊕结晶聚合物的热导率稍高,非晶聚合物的热导率 结晶聚合物的热导率稍高, 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 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 ⊕低分子的增塑剂的加入:会使热导率下降。 低分子的增塑剂的加入:会使热导率下降。
——高分子材料的介电常数是以上几种因素所产生 ——高分子材料的介电常数是以上几种因素所产生 介电常数分量的总和。 介电常数分量的总和。 (二)相关数值 ——介电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子极化。 ——介电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子极化。 介电现象产生的原因 ——介电常数数值:非极性聚合物2左右; ——介电常数数值:非极性聚合物2左右;极性聚合 介电常数数值 见表3 11)。 物3-9(见表3-11)。
——例子:聚偏氟乙烯、涤纶树脂、PP、PC等聚合 ——例子:聚偏氟乙烯、涤纶树脂、PP、PC等聚合 例子 物超薄薄膜驻极体已广泛用于电容器传声隔膜及 计算机贮存器等方面。 计算机贮存器等方面。 ——热释电流:若加热驻极体以激发其分子运动, ——热释电流:若加热驻极体以激发其分子运动, 热释电流 极化电荷将被释放出来,产生退极化电流,称为 极化电荷将被释放出来,产生退极化电流, 热释电流(TSC)。 热释电流(TSC)。
(二)影响因素 ⊕极性:极性聚合物才有明显的介电损耗。 极性:极性聚合物才有明显的介电损耗。 ⊕非晶态极性聚合物:介电谱上一般均出现两个介 非晶态极性聚合物: 电损耗峰,分别记作α 见图3 37)。 电损耗峰,分别记作α和β(见图3-37)。
α峰:相应于主 链链段构象重排, 链链段构象重排, 它和Tg是对应的。 它和Tg是对应的。 Tg是对应的 β峰:相应于次 级转变, 级转变,对聚醋 酸乙烯酯 是柔性侧基的运 动,对PVC相应 PVC相应 于主链的 局部松弛运动。 局部松弛运动。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PPT课件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PPT课件

维呢纶 6~7.5 顺丁烯胶 25~3
2. 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
▪ 什么是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 高分子〔除少数天然高分子如蛋白质、 DNA等外〕不是由单一分子量的化合物所组 成
▪ 即使是一种“纯粹〞的高分子,也是由化学 组成一样、分子量不等、构造不同的同系聚 合物的混合物所组成
这种高分子的分子量不均一(即分子量大小不一、 参差不齐〕的特性,就称为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1.分子量大
分子量大是高分子的根本性质 高分子的许多特殊性质都与分子量大有关,如: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难溶,甚至不溶,溶解过程往往要经过溶胀阶段 溶液粘度比同浓度的小分子高得多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只有液态和固态,不能汽化 固体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抽丝、能制膜
▪ 分子量多大才算是高分子?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根底知识
▪ 高分子科学是当代开展最迅速 的学科之一
式中,Wi,Ni,Mi分别为i-聚体的重量、分子数、分子量 i = 1-∞
数均分子量是通过依数性方法(冰点降低法、沸点升高法、 渗透压法、蒸汽压法) 和端基滴定法测定
重均分子量 是按照聚合物的质量进展统计平均的分子量
i-聚体的分子量乘以其重量分数的加和
构造单元
构造单元
重复构造单元
此时 ,两种构造单元构成一个重复构造单元
▪ 单体在形成高分子的过程中要失掉一些原子
构造单元 重复单元 单体单元
但, 重复单元=链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
20世纪初——合成高分子得到开发和应用
• 1907年,Baekeland为寻找虫胶的代用品,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 酚醛树脂 • 1926年,美国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 • 1930年,合成聚苯乙烯 • 1935年,英国ICI公司高压聚乙烯问世 • 1935年,杜邦公司Carothers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制成合成纤维—— 尼龙66 • 1953年,低压PE,PP被聚合…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活性聚合的实现

1956年,美国Szwarc提出活性聚合概念 ——高分子进入分子设计时代。
SBS弹性体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Hard
Soft
Hard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20世纪中期-至今: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层出不穷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
University of Freiburg; Staatliches Institut fü r makromolekulare Chemie (Stat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Freiburg Breisgau,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b. 1881 d. 1965
CH2-CH CH2-CH CH2-CH Cl Cl Cl
实际上
CH2 CH OH
聚乙烯醇
概念上
H2C CH Cl
聚氯乙烯
CH2 CH OH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聚 合 反 应 小 分 子 高 分 子
Polymer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 的小分子,如PVC单体为氯乙烯。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主讲:赵庆美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材: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魏无际 俞强 崔益华主编 .化学 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金日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科学的简介
高分子科学的简介
高分子科学的简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高分子材料?
CH2=CH Cl
[ CH2CH ] n Cl
方括号表示重复连接 的意思,方括号内是 重复连接的单元,n代
表重复单元数。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结构单元 Constitutional Unit
构成高分子主链结构一部分的单个原子或原子团,可包含一 个或多个链单元。
H H C C H CH3 H H C C H CH3 H H C C H CH3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 CRU 重复单元 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H H C C H CH3 H H C C H CH3 H H C C H CH3
( CH2CH ) n CH3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单体单元
Monomer(ic) Unit
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 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志。
1953年诺贝尔奖
Hermann Staudinger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3
"for his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高分子” 的概念,建立了高分子学说。
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 反应(聚合)用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1920年德国Staudinger发表了“
论聚合 ”
的论文,提出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
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合),通过化学 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
1932年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高分子(Macromolecular,Polymer)概念的形成和高分子 科学的出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 胶体理论
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葡萄糖缔合体 天然橡胶——裂解产物异戊二烯——二聚环状结构缔合体
聚合物理论
Dear colleague, leave the concept of large molecules well alone: organic molecule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above 5000 do not exist. Purify your products, such as rubber, then they will crystallize and prove to be lower molecular substances.” 1926年瑞典化学家T. Svedberg等人设计 并用超离心机测定出蛋白质的分子量。 1928年K. H. Meyer 和H. F. Mark用 X射 线技术测定纤维素和天然橡胶中大分子 的晶区尺寸。 1935年 W. H. Carothers在 Staudinger的
1.1高分子科学的发展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
远古时期——天然高分子材料已得到应用
(皮毛、天然橡胶、 棉花、虫胶、蚕丝、木材等)
15世纪,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
19世纪中期到后期——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和加工工艺得
到开发
1839年美国人Goodyear发明了天然橡胶的硫化 1855年英国人Parks实现硝化纤维产业化 1870年Hyatt制得赛璐珞塑料(硝化纤维+樟脑+乙醇高压共热) 1887年,法国人Chardonnet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制得了 第一种人造丝。
高分子大小的度量。
•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 DP
• 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 X n 聚合物是不同聚合度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氯乙烯: DP X n n 尼龙-66: DP X n / 2 n 统计平均聚合度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聚合物的分子量 molecular weight 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分 子量与结构单元数的乘积。
O C O C OCH2CH2O
单体单元
CH2CH2
CH2 CH Cl
Cl
O C
HOCH2CH2OH
OCH2CH2O
( NH(CH2)6NH CO(CH2)4CO)n
NH2(CH2)6NH2 HOOC(CH2)4COOH
NH(CH2)6NH CO(CH2)4CO
NH(CH2)6NH CO(CH2)4CO
与单体分子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仅电子 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
高分子
(CH2CH2 ) n
(CH2 CH ) n Cl
O (C O C OCH2CH2O)n
单体
CH2 CH2
CH2 CH Cl
O HO C O C OH
结构单元
CH2CH2
CH2 CH
O C
重复单元
CH2CH2
CH2 CH Cl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End Groups
末端基团
高分子链的末端结构单元。 涤纶:
O HO C O O C OCH2CH2O C O C OCH2CH2 OH
聚乙烯:
CH3CH2-(CH2CH2)n-CH2CH3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聚合度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Karl Ziegler 1898~1973
1953年德国人齐格勒 ——[ TiCl4+Al(C2H5)3]——低压聚乙烯;

意大利人纳塔
——[ TiCl3+Al(C2H5)3]——等规立构聚丙烯

1963年齐格勒、纳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石油裂解产物得 到充分利用
Giulio Natta 1903~1979
M DP M 0, M X n M1
M0:重复单元的分子量; M1:结构单元的分子量;
DP :重复单元数;
X n :结构单元数。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均聚物 Homopolymer
由一种(真实的、假设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如:
CH2CH Cl
CH2CH OH
氯乙烯单体
2013/3/13
理论基础上合成出了尼龙。
34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Paul J. Flory——建立了高分子长链结
构的数学理论(1948年)
推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使 粘度、扩散、沉降等宏观性质与分子
微观结构有了联系。
1974年诺贝尔奖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定位聚合的实现
“假设单体”:乙烯醇
生成均聚物的聚合反应称均聚反应 (Homopolymerization)。
1.2 高 分 子 基 本 概 念
共聚物
Copolymer
由一种以上(真实的、假设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生 成共聚物的聚合反应称为共聚反应。
判别均聚物:聚合物分子有且只有一种结构单元,该结构 单元可以由一种真实的或假设的单体衍生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