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王”刘昌义中医儿童常见病治疗
“小儿王”刘弼臣儿科临床惯用方学习与使用心得

“⼩⼉王”刘弼⾂⼉科临床惯⽤⽅学习与使⽤⼼得刘弼⾂(1925—),江苏扬州⼈。
擅长⼉科疑难病症。
多年来所医治的患⼉难以数计,被誉为“京城⼩⼉王”。
对孙思邈、钱⼄、万密斋、龚廷贤、吴谦、叶天⼠等诸家著作和学术成就都有深⼊的研究。
刘弼⾂先⽣对明代万密斋的“体禀少阳”学说进⼀步进⾏阐发,认为⼩⼉⽣长的根本关键是在肾,⽽⼩⼉发育的功能转输在肝胆。
⼩⼉从出⽣到成年的⽣长发育,往往时盛时衰,时快时慢,时虚时实;在病变发⽣发展过程中,易寒易热,易虚易实,险象丛⽣,其原因主要是由“体禀少阳”,特别是“少阳为枢”起到直接主导作⽤。
刘弼⾂先⽣对钱⼄“五脏证治”的学术观点⼗分推崇,认为钱⽒“五脏证治”的理论虽然源于《内经》、《难经》、《⾦匮要略》等书,但有很⼤创新,其创⽴的“五脏证治”既适⽤于六淫外感,也适⽤于内伤杂病。
刘弼⾂先⽣不仅全⾯继承了钱⼄“五脏虚实补泻”的学术思想,⽽且进⼀步发展了“五脏证治”。
尤其重视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根据⼩⼉脏腑娇嫩,形⽓未充,肺常不⾜,易受外邪侵袭的⽣理特点,以及肺脏受邪后⼜极易传变,易出现传⼼、犯脾、侵肝、袭肾的病理特点,提出了“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
1.复⼒冲剂黄芪、党参、⽩术、⽩芍、茯苓、当归、升⿇、柴胡、葛根、制马钱⼦等。
学习和使⽤体会主治⼩⼉重症肌⽆⼒。
⼩⼉重症肌⽆⼒是⼀种神经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重复活动后肌⾁⽆⼒或易疲劳,休息后症状缓解,是⼀种⾃⾝免疫性疾病,由于患⼉体内存在⼄酰胆碱抗体,造成功能性障碍,从⽽出现症状。
⼀般⼩⼉和年轻⼥性、⽼⼈男性易患,平均发病年龄为26岁。
⼏乎全⾝任何肌群均可受累,眼肌是重症肌⽆⼒最易受累的肌群,80%以上眼肌型患者在发病1年内可发展成全⾝型肌⽆⼒,表现为全⾝肌⾁受累,活动受限,严重的患者最终因呼吸肌受累⽽死亡。
中医认为外感六淫之邪致脏腑功能失衡,⽓⾎亏损致病。
内因则为七情所伤,情志不舒,累及脏腑,还有因摄⽣不慎,饮⾷不节,肥⽢厚味,损及脾胃,致脾胃虚弱;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耗⽓伤津和先天因素禀赋不⾜,素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原因⽽致的。
刘弼臣教授善用葱根治鼻炎

刘弼臣教授善用葱根治鼻炎
何景文;刘昌艺
【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
【年(卷),期】2009(008)004
【摘要】刘弼臣教授(1925—2008),男,汉族,江苏扬州人。
著名中医儿科
专家、中医学家,人称“小儿王”,是我国中医儿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师带徒名老中医。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第六、九、十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历任全国中医儿科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儿科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
从事儿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6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何景文;刘昌艺
【作者单位】武警北京警卫局门诊部,100006;北京紫禁城中医门诊部国医
馆,10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刘弼臣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拾萃 [J], 张厂
2.刘弼臣教授临床应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 [J], 吴力群
3.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儿童抽动障碍思路的形成及其治未病思想 [J], 夏桂选;徐荣
谦
4.刘弼臣教授用“角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J], 杨蕾;陈自佳;王素梅(指导)
5.精研古训,融会贯通——谈刘弼臣教授之读书方法 [J], 张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第四讲)

案例
检验:血常规、血沉、x线胸透均未见异常。 辩证:阴阳两伤、卫虚营弱之汗证。适用益气养阴,固摄止汗之法。处方: 黄芪10g,当归10g,太子参5g,玉竹10g,五味子5g,白芍10g。白术10g, 地榆10g,水煎服。合用五倍子粉5g,醋调幅肚脐,一天一次,连用七天为一 个疗程。治疗三日后汗即不出,巩固治疗四天后而愈。再以石斛10g,玉竹 10g,白芍10g,佛手10g,山楂10g,麦冬10g,党参10g,苍术5g水煎服, 调理脾胃,连用20天而痊愈。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轻证属邪犯肺脾者,治以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属心脾积热者,治以清热泻脾,泻火解毒。重证宜分 清湿重、热重。偏湿盛者,治以利湿化湿为主,佐以清热解毒;偏热重者, 治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湿化湿。病程中,如若出现变证,或息风开窍, 或温阳扶正,或泻肺逐水,或活血通络,随证治之。疾病后期,宜以益气养 阴扶助正气为主。同时,本病还常结合其他疗法,如中药成药、药物外治等, 对于变证,必要时须中西医结合治疗。
证候 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委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 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 或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生脉散加味。常用人参或党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酸枣仁收敛止汗; 黄芪、茯苓、碧桃干益气固表。
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者,加白芍、地骨皮、牡丹皮清其虚热。精神困顿,食少不眠、 不时汗出、而色无华为气阳偏虚,去麦冬,加白术、益智仁益气健脾固表。睡眠汗出、 醒则汗止、口干心烦、容易惊醒、口唇淡红为心脾不足,脾虚血少,心失所养,可用归 脾汤合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补养心脾,益气养血,敛汗止汗。
其他治疗
小儿疾病药方

(38)苦杏仁炭治黄水疮:小儿颜面脓包疮破裂则流出黄水,俗称黄水疮。中医吕会文每用苦杏仁50g捣碎,放在锅中炒黑成碳,研成细末。另将香油用小火熬开,后将杏仁炭调成糊状,贮瓶备用。先用淡盐水将污痂洗净,后将杏仁炭涂于患处一薄层,上用干净纱布覆盖防脱落。日1次,3~4次可愈。
(39)紧急防感冒的中成药组合:生脉饮口服液、玉屏风散、保和丸。三者服用比例为2:2:1。此法对身体瘦弱,易感冒的孩子比较适宜。玉屏风散健脾益气固表,生脉饮养阴生津清虚火,防止多出汗,防止受凉。保和丸消食化滞防积食。依法服用5天以上可有效防感冒。可间断服用,不可连续久服。
(32)舌根溃疡方:封髓丹:黄柏6g、砂仁(后下)3g、生甘草6g。足少阴肾经络舌根,故舌根部溃疡多与肾中虚火有关。曾以此方为主治疗一老年女性舌根部小疙瘩,小肉瘤,连服20余日而愈。药味虽然简单,疗效却佳。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亦喜用此法治疗治疗口腔溃疡。
(33)增食汤:太子参10g、怀山药10g、柴胡6g、前胡6g、藿香6g、荷叶6g、乌梅6g、贯众6g。主治小儿长期厌食。长期厌食多气阴两伤、虚实夹杂,单用消导化积、补益脾胃及苦寒攻下难以奏效。儿科中医蒋运祥自拟增食汤升胃气、护脾阴,理虚不忘祛实。以上为5岁儿童量,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
(20)过敏性鼻炎方:黄芩10g、山豆根6g、白芷9g、苍耳子6g、辛夷(包)10g。此方为北京小儿王刘弼臣老先生常用组合方子,并以此方为主,辩证加减治疗孩子过敏性鼻炎多有疗效。注意:中医强调辩证论治。具体应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21)顽固性头痛方:选奇汤:防风6g、羌活6g、黄芩6g、生甘草6g。此为《兰室秘藏》中的小方子。药味少,药量小,作用大,功效好。可以治疗顽固性头痛。轻者几剂即可。曾用此方治疗各顽固性头痛,包括一例甲亢数年患者的顽固性头痛,具有好的疗效。
“小孩王”刘昌义中医儿童常见病治疗

“小孩王”刘昌义中医儿童常见病治疗以下参照贵州卫视养生20120531期节目摘录,医生刘昌义是“刘璧君”著名老中医的儿子,著名中医儿科专家。
一、疾病预防三项原则:晚上睡觉时不要蹬被子、白天活动出汗要避开风口、饮食要清单为主二制法:食欲旺盛的孩子要控制饮食,少吃肉多喝汤。
不能吃饭的孩子要强制多吃。
两凉三暖:头和胸口要凉、肚子后背脚要暖。
二、儿童感冒:容易引起挟存食、挟痰、挟惊风热感冒症状:口渴、汗出、咽痛、发烧风寒感冒症状:发冷风热感冒小验方:白茅根(清肺火)15克、芦根(凉血)15克、菊花(清肝明目)6克,水煎服。
三、咳嗽分:风寒、风热、痰湿、肺虚(上呼吸道无痰、气管和支气管炎有痰)咳嗽小验方:(桔梗甘草茶)生桔梗5克、生甘草5克,泡水冲茶支气管炎小验方:(萝卜莲藕膏)青萝卜2斤、莲藕2斤、生姜适量。
做法:生姜切丝,水煎去渣。
再加入冰糖与蜂蜜煮成膏,每日服用。
肺炎辨别:一听:趴在儿童后背听是否有痰鸣音四看:看发烧(38度上)、看喘憋、看精神、看吃饭四、鼻炎症状: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鼻炎小验方:辛黄10克、薄荷10克、茶叶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6克、(葱胡子)做法:将药捣烂成粗磨共分成3包。
每日饮1包,泡水冲茶。
五、厌食症状:见食不贪、泛酸水、肚胀、头发发黄、发育不良厌食小验方:大麦芽10克、山药10克、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枳壳6克,白糖适量,水煎服,见两个十五分钟,饮7天一个疗程。
小常识:白色食物入肺、黑入肾、青入肝、红入心、黄入脾。
六、腹泻原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内伤脾胃脾虚腹泻小验方:(山药茯苓芡实汤)山药15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做法:将三味食物加水适量煎煮半个小时后,滤出药汁,加白糖少许服用。
肠炎腹泻小验方:(葛根绿豆粥)葛根粉10克、绿豆粉50克、白糖适量,做法:先将葛根粉用凉白开水调匀备用,再用煮绿豆水,待绿豆煮制微熟时,用沸汤冲泡调匀的葛根粉,加入白糖搅拌匀食用。
国医大师9种外治法搞定常见小儿病(老中医毕生绝活)

国医⼤师9种外治法搞定常见⼩⼉病(⽼中医毕⽣绝活)⼩编导读⼩⼉脏腑娇嫩,腠理疏松,反应灵敏,外治能通过⽪⽑、肌肤、经络、腧⽳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使患⼉疾病迅速消除。
运⽤外治法和内治法配合,既能提⾼临床疗效,⼜解决了⼩⼉服药困难和服药量不⾜⽽影响疗效等难题。
全国著名中医⼉科专家,国医⼤师,王静安擅长治疗⼩⼉常见病及疑难病,深受患者爱戴,被蜀中⼴⼤患者誉为“王⼩⼉”。
王⽼指出,内外合治法的使⽤原则仍是辨证施治,即根据临床患者不同的疾病,同⼀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体质、时间(季节、节⽓)等灵活使⽤。
现将王⽼在继承前辈医技的基础上,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变通发展,创制形成的⼀套合适⼩⼉特⾊的外治疗⽅法,介绍如下。
1.敷贴法治久泻、痄腮⽌泻散[药物]麝⾹0.05g,⾁桂3g,研粉。
[主治]久泻不愈。
[⽤法⽤量]将药粉和匀,敷于脐中,先⽤油纸盖上,再⽤布袋或胶布固定,每次6~8⼩时,每⽇热敷 3次,3天贴1次。
按:按:⾁桂,性味⾟温⼤热,善治虚寒久泻,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桂所含挥发桂⽪油对胃肠有缓和的刺激作⽤,能促进消化功能,排出消化道内积⽓,缓解胃肠痉挛。
今配化阳通腠理、善于引药透达的麝⾹,药⼒通过神阙⽳,持续稳定地发挥作⽤,故治久泻有效。
贴敷⽅痄腮贴敷⽅痄腮[药物]青黛6g,仙⼈掌1块,⾷醋适量。
[主治]⼩⼉痄腮。
[⽤法⽤量]将仙⼈掌打碎,加⼊青黛、⾷醋,调匀成糊状,贴敷于红肿疼痛之处, 2~3⼩时换1次。
按:本⽅有解毒消肿、清热凉⾎之功,对痄腮急发、红肿灼痛者效佳。
按:2.熏⿐法治⿐渊通⿐饮[药物]荆芥花10g,薄荷叶30g,⾹⽩芷30g,北细⾟10g,紫苏叶30g,葱⽩头60g。
[主治]⿐渊。
[⽤法⽤量]上诸药煎⽔,沸后⽤蒸⽓熏⿐孔,每⽇ 3~5次,每次5~10分钟。
按:荆芥、薄荷内含挥发油右旋薄荷酮和薄荷油,可治咽喉、⿐中肿痛,并可缓慢渗透⼊⽪肤内;细⾟含挥发油甲基丁⾹油酚、细⾟酮,有明显的抑菌作⽤;⽩芷祛风散湿、排脓⽌痛;紫苏,近代发现其有抑制葡萄球菌⽣长的能⼒。
全国老中医小儿常见病防治秘方-儿科医生综述

2010全国老中医小儿常见病防治秘方(儿科医生)一、小儿发热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
又小儿智力未开,往往寒凉不知御,炎热不知避,饥俄无度,因此无论内伤外感,多互结为患,邪从热化,导致发热。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方剂] 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 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 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
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
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
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
[备注] 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
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2 .薷膏汤治疗小儿夏季高热[方剂] 香薷3 克,生石膏30克(打碎先煎)。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小儿高热良效。
[验证] 姚xx ,女,4岁,1953年8月5日初诊。
患儿夜晚纳凉感寒,翌日清晨高热烦躁,注射青毒素及复方安基比林等药,体温未降,遂来就诊。
诊时高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引饮,面赤,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体温40.2℃。
血检:白细胞4500/立方毫米、中性50%、淋巴42%。
乃因盛夏之际,署热内蕴,复为寒闭所致。
投以薷膏汤2剂。
1剂后,遍身微微汗出,热度渐退,神情安定。
2剂药毕,体温降至正常。
3 .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方剂] 生石膏100-1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疗效] 经本法治疗40例,生石膏用量超过150克9例、150克以下31例,4O例用药后都达到退热的满意效果。
[验证] 笔者应用于临床,治疗30例小儿高热,屡试屡效。
[备注] 体温在39 ℃以上,只要见到高热,汗出、口渴三症,即为大剂石膏使用之例。
小儿病,中医治(行医50年,经验全分享,医生和家长必看)

小儿病,中医治(行医50年,经验全分享,医生和家长必看)中医书友会第1562期(原1312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写在前面: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年,又过去了。
回首2017,你对自己还满意吗?年初定下的目标,到现在完成了吗?明年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中医书友会这一年的文章里,有没有几篇对你帮助很大呢?小编今天做了一个回顾专题,选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精品,如果它能深深地走进你的心里,我和你,和作者老师,就在空中击了一掌了。
来年,我们还有新任务要做,大家看明天哦~(王超)I导读:去年的3月8号晚上,黄庆沪老师深情地讲了2小时,分享了她临床应用经方治疗不孕不育的心得,内容中也基本囊括了所有常见的妇科病,给了无数患者怀孕的信心,也指导了同仁治疗此病的思路和方向。
今年的2月6号晚7点,黄老师继续为我们分享中医治疗儿科疾病的心得体会。
黄老师说,现在也是时候让我们中医把儿科市场抢占过来了,因为孩子被西医耽误的太厉害了,既然中医效果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用了呢?我现在年纪也大了,真的不想把这些东西带走。
黄阿姨的话听的我热泪盈眶,而她2个小时的讲座,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50年临床经验的老前辈,扎扎实实的医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爱心、恒心。
黄老师无私奉献了很多简便、价廉又效验的实用方法,值得每一位医生和家长认真研读。
(编辑/王超、小谢)中医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分享作者/黄庆沪各位朋友好,时隔一年,我们又见面了。
上一次(精彩讲座:经方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心得)是猴年之初,现在是鸡年伊始。
十五未过,还在年中,给各位拜个晚年。
祝各位新年大吉,幸福安康。
在中医书友会两年,也恰赶上中医学习的百花齐放,日新月异的梦时代,在群中收获颇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50年来在儿科诊疗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我虽努力了,但仍未做到完全中医思维,盼请大家、各位指正。
两个常见病例2017年1月26日这一天,几乎是同时接到两个电话,都是小孩子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孩王”刘昌义中医儿童常见病治疗以下参照贵州卫视养生20120531期节目摘录,医生刘昌义是“刘璧君”著名老中医的儿子,著名中医儿科专家。
一、疾病预防
三项原则:晚上睡觉时不要蹬被子、白天活动出汗要避开风口、饮食要清单为主
二制法:食欲旺盛的孩子要控制饮食,少吃肉多喝汤。
不能吃饭的孩子要强制多吃。
两凉三暖:头和胸口要凉、肚子后背脚要暖。
二、儿童感冒:容易引起挟存食、挟痰、挟惊
风热感冒症状:口渴、汗出、咽痛、发烧
风寒感冒症状:发冷
风热感冒小验方:
白茅根(清肺火)15克、芦根(凉血)15克、菊花(清肝明目)6克,水煎服。
三、咳嗽分:风寒、风热、痰湿、肺虚
(上呼吸道无痰、气管和支气管炎有痰)
咳嗽小验方:(桔梗甘草茶)
生桔梗5克、生甘草5克,泡水冲茶
支气管炎小验方:(萝卜莲藕膏)
青萝卜2斤、莲藕2斤、生姜适量。
做法:生姜切丝,水煎去渣。
再加入冰糖与蜂蜜煮成膏,每日服用。
肺炎辨别:
一听:趴在儿童后背听是否有痰鸣音
四看:看发烧(38度上)、看喘憋、看精神、看吃饭
四、鼻炎症状: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
鼻炎小验方:
辛黄10克、薄荷10克、茶叶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6克、(葱胡子)
做法:将药捣烂成粗磨共分成3包。
每日饮1包,泡水冲茶。
五、厌食症状:见食不贪、泛酸水、肚胀、头发发黄、发育不良
厌食小验方:
大麦芽10克、山药10克、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枳壳6克,白糖适量,水煎服,见两个十五分钟,饮7天一个疗程。
小常识:白色食物入肺、黑入肾、青入肝、红入心、黄入脾。
六、腹泻原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内伤脾胃
脾虚腹泻小验方:(山药茯苓芡实汤)
山药15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
做法:将三味食物加水适量煎煮半个小时后,滤出药汁,加白糖少许服用。
肠炎腹泻小验方:(葛根绿豆粥)
葛根粉10克、绿豆粉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葛根粉用凉白开水调匀备用,再用煮绿豆水,待绿豆煮制微熟时,用沸汤冲泡调匀的葛根粉,加入白糖搅拌匀食用。
七、用药原则:
治疗要及时果断正确;把握进退中病即止;无病不可乱投药;
六字诀:轻(少)、巧、简(简单)、活、廉(廉价)、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