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学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比较
• 三、肝癌的微创治疗 由于不少肝癌在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而且 约80%合并有肝硬化,故并不是所有病人都能施 行根治性切除术。因此,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 生存时间为目标的综合治疗便成为肝癌治疗的重 要方法,而微创治疗又是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微创治疗技术主要有经皮股动 脉穿刺肝动脉栓塞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 植入术、肝癌射频消融术、无水酒精注入疗法、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腹腔镜与超声联合引导下肝 癌射频消融术、等。
介入治疗学
介入治疗学
• 介入治疗学又称为介入医学,是介于外科、 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 内介入和非血管内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 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性介入治疗
• 一、CT、超声引导下的各种穿刺活检术: 包括颈部淋巴结、胸壁、乳腺肿瘤、肺部、 纵膈、肝脏、胰腺、肾、骨骼及软组织穿 刺活检术。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比较
• 三、肝癌的微创治疗 • 3.肝癌射频消融术 在B超或CT引导下 将射频电极针准确插入肿瘤,利用电极发 出的热能使肿瘤病灶产生凝固性坏死。这 一技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易 于耐受,一般在局麻下即可完成,适合于 直径5cm以内的病灶或不能耐受手术者。痛 苦小,并发症也少。目前认为其近期疗效 与手术切除相当,但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比较
• 三、肝癌的微创治疗 • 2.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术 是肝癌 治疗的一项新方法,医学界有人把它形象地称为 “粒子刀”“体内γ-刀”。它是通过手术或微创 方式将多个封装好的具有一定规格、活度的放射 性同位素,经施源器或施源导管直接施放到肝癌 组织内部,并将放射源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按 一定规律排列,对肿瘤组织进行近距离、高剂量 照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适应症为:⑴术 中残留;⑵介入治疗后复发者;⑶少血供型肝癌 ⑷肿瘤直径〈7cm;⑸没有侵犯大血管者。
常见介入手术分类特点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介入手术分类特点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一、血管介入手术(一)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溶栓术、动脉闭合器植入术、支架植入术等诊断性血管造影、常规血管成形术、溶栓术等归于清洁手术,术前无须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感染发生率一般在4-8%,通常是无症状的,常见的术后感染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如果确实发生感染,感染源通常是在使用之前被污染的血管造影导管。
此外,再次穿刺或留置鞘的重复导管被认为是增加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因素之一。
动脉闭合器植入术,包括胶原栓塞治疗和缝线介导的闭合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心脏和外周血管的治疗。
使用这些装置后,已经报告的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腹股沟蜂窝织炎和股动脉内膜动脉炎。
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症和在过去6个月内放置经皮缝合闭合器,在考虑使用经皮闭合装置的患者时应慎重。
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这类手术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支架感染是血管内治疗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这可能继发于多种因素,包括异物的存在和支架植入部位的炎症存在。
尽管感染是一种统计上的低风险事件,但严重的并发症与这种感染有关。
目前尚无理论支持血管支架植入常规应用抗菌药物,但对于高危患者应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高危因素包括: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冠状动脉和骨下动脉部位支架置人部位存在炎性反应;支架感染主要风险因素为7天内重复介入手术,短时间内反复局部穿刺或局部保留血管鞘超过24小时,可能还与支架的类型有关。
(二)血管移植物手术血管移植物手术虽然是清洁手术,假体移植物感染是罕见的事件,但一发生,具有高死亡率。
因此常规推荐血管移植物置入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血管移植手术后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
外周血管移植物介入手术也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例如股浅动脉再通和血液透析采用血管移植物时)。
(三)下肢浅静脉血管功能不全相关手术目前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方法包括血管内热消融,硬化治疗和动态静切开。
与这些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通常是轻微的,包括感觉异常和浅静脉炎。
肺癌的介入放射学(1)非血管性介入

成功率为 8 % , 3 平均穿刺次数为 13次, 获得诊 断性标本者
占 9 %。 T透视也有引导经支气管穿刺 活检的研究 , 7 c 其诊断 准确性 为 7 % ~ 0 。C 0 8% T透视的缺点是操 作人员接受较多 的 x线 照射 。 4 超声 :超声 引导穿刺 活检具有 与 c T透视类 似的优
三、 定位 引导 设 备
18 8 3年 , d 应用经皮经胸穿刺活检 技术从一肺炎患 L 朗
者身上获得 了细菌学资料。3年后 ,Meef r nte 运用谚技术诊 i
断了肺癌。这是非血管性介八方法在 啼癌诊疗上最早应用。 其 后的多年里 , 由于没有定位导向设备 , 且穿刺针 口径太 大. 故并发症明显 ,该技术 的应用受到限制。19 9 6年,D r  ̄ e n 和 u dn xe咖 采用了 1 8 G和 I 9 G的薄壁穿刺针 , 使人们重 新接受了该项技术 。 后随着细胞病 理学 的发展 , 影像技术 的进步以及对并发症 的有效控 制 , 皮经胸穿刺活检技术应 经 用越来越广泛 i i ,
不够时 , 需作多次穿刺 , 从而在胸膜上造成多个 穿刺孔 、 增加
并发症发生率 ; 同轴针一 次穿刺成功即可通 过外套针行多次 取材 .胸膜上 只会形成一个穿刺孔 ,但在胸膜上形成的穿刺
孔 较 大 …。
常见的经皮穿刺 活检针有 :()c i 1 h a针 , b 可获取细胞学 标本 ; 2 ( )We 针 . c 可获取细胞学标本 , 5 %可获取小 约 0 组织碎片用于组织学检查 ; 3 T r盯针 , () u 刀 既可获取细胞学标 本 ,也可获取组织碎块;( )G n针 , 2 4 陀e 7 %可获取组织芯: f 1 m —C t ,0号 , 获取组织芯; 6 5T u针 2 可 l)自动活检针 . 可获 取组织学标本I; ( ) - 7 可拆卸 自动活检针 ,8号 , I I 可获取组织 芯。 有研究认为 自动活检针在 诊断准确性以及减少并发症方
非血管介入科-肿瘤消融技术

三、具体措施和步骤
治疗的全过程一直在影像设备的观察和引导下进行,治疗靶向 性精准、范围清晰、过程容易控制,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 对直径3厘米以下的肿瘤,单次消融治疗就可消除局部肿瘤,达 到和外科手术切除一样的效果; 对大于3厘米的肿瘤,可采用单点或者多点叠加消融治疗的方法 。 可以先对肿瘤进行动脉栓塞,使部分肿瘤坏死后,再采用单针 或者多针多点叠加消融治疗最终把整个肿瘤烧死。 光动力治疗在腔镜监控下进行。
4、冷冻(氩氦刀)
不能耐受手术切除 手术探查不能切除 累及重要结构 原发癌已较好控制或较 为局限的转移性肿瘤 癌肿巨大,可行减瘤负 荷 患者无痛苦,消融范围 可实时显示
二、先进程度、包括与原有项目、技术比较有 何特点
肿瘤消融治疗是一种杀伤肿瘤较多而损害机体较轻的肿瘤微创 切除治疗方法。 实施消融后,坏死的组织部分被人体吸收,这些坏死组织由于 其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而具有瘤苗作用,从此发挥特殊的抗癌 作用,强化患者的免疫功能,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上述原发性或者转移性晚期肿瘤、不能承 受放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均可接受消融治疗。
肿瘤消融新技术汇报
(射频/光动力/微波/冷冻)
介入医学中心
目录
内容及用途 先进程度、包括与原有项目、技术比较有 何特点 具体措施和步骤 所需条件(注明是否需添加器材)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内容及用途
1、射频 2、光动力 3、微波 4、冷冻
1、彻底,安全性高 灭活肿瘤细胞的局部热消融 可单独进行治疗或者与其他如放 射介入TACE、化疗、粒子治疗 等手术联合治疗肿瘤 可应用于肝癌、肺癌、骨癌、前 列腺癌、肾癌、子宫肌瘤等实体 性软组织肿瘤 小病灶最适合,可完全一次消融
非血管介入名词解释

非血管介入名词解释非血管介入是一种医学技术,通过在身体内部插入薄管(导管)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非血管介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非血管介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血管造影(Angiography):血管造影是通过将造影剂注入血管中,利用X线摄影技术来观察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造影通常用于检查冠脉、脑血管、肺部血管、肾血管等。
2. 血管扩张(Angioplasty):血管扩张是通过导管内放置一个特殊的球囊,然后将球囊膨胀,以扩大狭窄的血管。
血管扩张常用于治疗冠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
3. 血管栓塞(Embolization):血管栓塞是通过导管将栓塞物(如金属线圈、栓塞剂)放置在血管内,从而阻塞血管,使肿瘤、畸形等病灶缺血坏死。
血管栓塞可用于治疗肾肿瘤、宫颈畸形、肺动脉栓塞等。
4.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射频消融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极置于病灶内,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病灶组织凝固坏死。
射频消融常用于治疗肝癌、肺癌等。
5. 放射性栓塞(Radioembolization):放射性栓塞是通过导管将放射性微小球体(如银屑状球体)注入肿瘤血管中,从而使肿瘤局部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栓塞常用于治疗肝癌。
6. 经皮经导管抽取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此技术常用于治疗肝内胆管阻塞,通过导管插入肝内胆管,进行造影和引流。
非血管介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心血管病、肿瘤、肝胆疾病、中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非血管介入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对高龄、高危患者更加友好。
然而,非血管介入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操作技术要求高、适应症有限等。
总之,非血管介入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非血管介入治疗是什么?

非血管介入治疗是什么?介入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手术范围越来越广,按诊疗技术分类,介入治疗可以分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非血管介入治疗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医用耗材经血管途径将特定的医用耗材导入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
而非血管介入治疗,则是指没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医用耗材经皮肤穿刺或人体现有的其他腔道途径将特定的医用耗材导入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
除血管介入类手术外,像活检术、成形术、灭能术、引流术、造瘘术、再通术等介入手术均属于非血管介入领域,其相应的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有各种腔道支架、球囊、导管、导丝、活检钳、穿刺针、引流管、吻合器等等。
按各自使用部位不同,非血管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大致可以分为呼吸呼吸介入材料、消化介入材料、泌尿介入材料、肿瘤介入材料和通用材料。
在介入治疗市场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得益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日益增长,血管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发展较快。
目前,市场规模遥遥领先于非血管介入市场,相较于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市场受到的关注程度远远不足。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Technavio发布的《2016-2020全球非血管支架市场报行情》报告中显示,2015年全球非血管支架市场规模大约是5.3亿美元,2017年将增长到5.844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4%。
我国非血管介入市场起步较晚。
目前规模较小,但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非血管介入市场增长较快,增速远远超过全球市场。
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非血管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31亿元,同比增长19.23%。
预计2018年将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19.35%。
但我国非血管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目前还是以进口产品为主,只有极少数国产厂家(南京微创、有研亿金等)涉足此领域,进口替代程度低。
介入放射学——非血管部分

教学目的
以点代面的向学生重点讲授常用非血管 介入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以掌握非血 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熟悉各治疗方法 的禁忌证。熟悉有哪些重要并发症和术 后处理的注意事项。
病人的器械准备
导管、导丝 各种气囊导管、特
殊导丝 PLD、鼻泪管、输
卵管手术等的特殊 器械
病人准备
操作步骤
同食道扩张外加支架 传递系统
手术成功率90~100% 死亡率0~6.3% 并发症
– 滑脱 – 食物嵌顿 – 腔内生长: 肉芽、肿
瘤 – 胸痛
气
管பைடு நூலகம்
前列腺
支
尿道
气
管
PTC和PTCD
适应证
– 炎症 – 肿瘤 – 结石 – 先天性
禁忌证 手术过程
肝内胆管的分布(正面 观)
手术野的皮肤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 手术同意书的签订 同样重要 术前针!!勿忽略
食道扩张和支架植入术
食道扩张成形术
径路 经鼻? 经口√ 导向:X线 器械:导丝、导管、硬质交换导丝、扩张
管、Gruntzig气囊+支架
手术方法
关键步骤 导丝通过狭窄段
预扩张狭窄段 气囊扩张狭窄段 并发症:穿孔 术后处理
介入放射学
–血 管 性
– 非血管性 分两大部分,并无本质区别
非血管治疗的范畴(方法)
经皮穿刺活检术 经皮引流、减压术
– 内、外引流 内外结合引流 – 尿、胆、胃肠、脓、血液等
各种腔道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取石术分为机械法、碎石法、溶石法 器官或组织和肿瘤消融术治疗 输卵管粘堵术、PLD
PTCD的治疗目的
外引流
【介入放射学】非血管管腔扩张术

非血管管腔是指体内的消化道、 气道、胆管、尿路以及输卵管等 软组织的中空管腔。
第一节 器 材
一、球囊导管
食管扩张球囊导管结构同于血管 成形术的球囊导管,为双腔单囊。 球囊直径及导管鞘均较大。
二、支架
(-)食管支架
1.Z型支架 优点在于弹性大, 扩张力强,可展开至较大口径, 但需多个单节支架串联在一起。
• 可回收式支架:在支架近端套 一尼龙线圈,回收时用细钩钩 住尼龙线,抽拉后使支架圈径 缩小,收入套鞘内,即可收回。
2.网状支架:
(二) 胆管支架: (三)前列腺尿道支架:
有三种:①双螺旋支架②双蕈状 支架,为暂时性支架;③永久性 支架。
前列腺 尿道
尿道造影及支架置入
第二节 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 并非所有非血管管腔狭窄的病例 都安置支架,如良性食管狭窄、 良性胆管狭窄,用球囊扩张同样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支架置入的注意事项类同于球囊 扩张术。
第三节 应用范围
一、气道 1.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 2.肿瘤、纵隔纤维化、结节病等造成的 外压性气管支气管狭窄。 3.气管软化和气道塌陷。 4.气管支气管腔内肿瘤、肉芽组织增生 已造成患者严重窒息时。 5.气管支气管术后吻合部狭窄。 6.放疗后气管支气管狭窄。
术前根据病变部位、性质,选择 适当的支架极为重要,其主要原 则为:①支架大小、支撑力合适, 能撑开管腔,保持管腔通畅性;
②支架能较牢固地贴附于管腔壁上, 减少移位的可能性;③尽可能防止 肿瘤组织通过支架网眼长入支架腔 内;④支架材料能耐受消化液、胆 汁、尿液的浸泡及内容物沉积,可 保持长期通畅性。
(四)操作步骤
狭窄段的部位应该有明确的标记, 以体内骨骼或置于体表的金属均可。 球囊扩张结束后,在撤出球囊导管 前应再插入导丝,继而导管,复查 造影,如满意即可拔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范围
[1]经皮穿刺生理腔道造影诊断术广泛开展阻塞性黄疸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肾盂积水的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术,女性继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
目前临床上除了女性的输卵管造影术仍然在应用外,其它X线下的经皮穿刺胆道造影和肾盂输尿管造影几乎全部被无创伤的MR水成像技术所取代。
[2]经皮穿刺(实性病变)活检病理诊断术这是一项我院放射科利用CT设备开展历史最为悠久(自1990年开始)、范围最为广泛(全身除了脑干以外的各个部位)、掌握这项技术的专家和医务人员最多(10多位熟练医生)的介入放射学技术。
利用CT导向技术全面开展全身各个深在部位的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术,获取组织块达到病理学诊断目的,替代传统的外科手术切开活检术。
[3]经皮穿刺(囊性病变)抽吸诊断术这也是一项我院放射科利用CT和DSA设备开展历史最为悠久(自1990年开始)、范围最为广泛(全身除了颅脑以外的各个部位)、掌握这项技术的专家和医务人员最多(10多位熟练医生)的介入放射学技术。
利用CT或DSA导向技术全面开展全身各个深在部位囊型病变的经皮穿刺抽吸术。
抽取液体物质,进行生化学(胰腺淀粉酶、尿素氮、胆色素等)、生物学(细菌、真菌等)和细胞学检查,以鉴别诊断囊肿、假性囊肿、脓肿和肿瘤等。
[4]经皮穿刺引流和造瘘治疗术利用CT或DSA设备广泛开展全身各个部位囊性病变(脓肿、胰腺假囊肿、胆汁肿)、或生理性管腔(如胆道、肾盂)阻塞的引流和造瘘治疗术,替代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和造瘘术。
[5]经皮穿刺消融治疗术也称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经皮穿刺毁损治疗术等。
这也是一项我院利用CT设备开展历史最为悠久(自1990年开始)、范围最为广泛(全身除颅脑以外的各个部位)的介入治疗技术。
利用CT导向技术全面开展全身各个脏器真性囊肿(甲状腺、肾上腺、肾脏、肝脏、卵巢、骨骼等)的经皮穿刺抽吸与酒精注射硬化治疗术。
开展小肝癌、残余癌、小腺瘤的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术。
开展恶性肿瘤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
开展良恶性肿瘤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术。
开展良恶性肿瘤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
[6]生理腔道扩张成形术全面开展各个生理腔道(食管、胃肠道、气管支气管、胆道、输尿管、尿道、输卵管)狭窄的扩张成形治疗术。
[7]生理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术全面开展各个生理腔道(食管、胃肠道、气管、支气管、胆道、输尿管、尿道)顽固性狭窄、尤其是恶性狭窄的内支架置入治疗术。
全面开展生理腔道良性狭窄的临时性内支架或可回收性内支架置入治疗术。
全面开展生理腔道恶性狭窄的永久内支架或可回收性内支架置入治疗术,恶性狭窄的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术,恶性狭窄的放射性粒子内支架置入治疗术。
全面开展生理腔道破裂或瘘的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术。
[8]生理腔道异物和结石取出术开展食管与胃腔内异物(如内支架)的取出术,开展气管与主支气管内异物(如内支架等)的取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