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电极电位应用能斯特方程及相关计算
第一部分电位分析法复习

所需要的时间。
1.与待测离子到达电极表面的速率有关
2.与待测离子的活度有关
3.与介质的离子强度有关
4.共存离子为干扰离子时,对响应时间有影响。
5.与电极膜的弧度、光洁度有关
指示电极
直接电位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参比电极
本章小结
酸度计
分析仪器
分 析 对 象
2.303RT 能斯特方程 E E0 nF lg ai
定量分析方法
电位滴定法
E~lgC
cx c(10E / s 1)1
(V0+Vs)10E/S = k(cxV0+csVs)
一、什么是电化学分析法?
当T=298 K时,
Δ E=0.2568/n·Δ c/c×100
(mv)
或
Δ c/c×100 = n/0.2568·Δ E ≈ 4nΔ E
讨论:当Δ E=±1mv时,一价离子,Δ c/c×100≈±4%;二 价离子,Δ c/c×100≈±8%;三价离子Δ c/c×100≈±12%
故电位分析多用于测定低价离子。
2)Ki,j的用途
选择性系数可以判断电极选择性的好坏,粗略估计干扰
离子对测定所带来的误差。根据Ki,j的定义:
相对误差==((aaii测+K-ia,ij)a/jn(i/naji-)ai1)0/0a%i =Ki,jajni/nj/ai 100%
100%
例题:
例1:用Na玻璃膜电极(KNa+,K+= 0.001)测定pNa=3的试液 时,如试液中含有pK=2的钾离子,则产生的误差是多少?
(3)加入掩蔽剂
(4) 分离
4、溶液的 pH
加入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消除干扰)
能斯特方程

能斯特方程能斯特方程是用以定量描述离子ri在A、B两体系间形成的扩散电位的方程表达式。
目录所以反应不能自发地向右进行。
用φ(标准)判断结果与实际反应方向发生矛盾的原因在于:盐酸不是1mol/L,Cl2分压也不一定是101.3kpa,加热也会改变电极电势的数值。
由于化学反应经常在非标准状态下进行,这就要求研究离子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但是由于反应通常皆在室温下进行,而温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又比较小,因此应着重讨论的将是温度固定为室温(298K),在电极固定的情况下,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离子浓度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以通过Cu-Zn原电池的实例来讨论。
假若电池反应开始时,Zn2+和Cu2+的浓度为1mol/L,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应该是标准状态的电动势1.10V。
Zn(s)+Cu2+(1mol/L)=Zn2+(1mol/L)+Cu(s) E=(标准)1.10V当电池开始放电后,反应不断向右进行,Zn2+浓度增大而Cu2+浓度减少。
随着反应物和产物离子浓度比的变化,[Zn2+]/[Cu2+]逐渐增大,反应向右进行的趋势会逐渐减小,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值也会随之降低。
如图图1(1)所示,横坐标为[Zn2+]和[Cu2+]之比的对数值,纵坐标为电池的电动势E。
Zn2+浓度增大,Cu2+浓度减小时,电池电动势由1.10直线下降,直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电池停止放电,电池电动势降低到零;[Zn2+]和[Cu2+]的比值就等于平衡常数K=[Zn2+]/[Cu2+]=10∧37,lg K=37。
电池电动势为零时,直线与横坐标相交,相交点横坐标的值约为37。
除上述通过反应的进行可使[Zn2+]/[Cu2+]改变以外,还可有多种改变离子浓度比的方法。
如往锌半电池中加可溶性锌盐,用水稀释或加S2-使Cu2+沉淀浓度降低等等。
无论怎样操作总会发现,只要[Zn2+]/[Cu2+]增加,电池电动势就会下降;相反,离子浓度比减小,电池电动势升高。
电化学分析方法之一电位分析法

)
(K2
0.0592
lg
aH 内 aH 内表面
)
K
0.0592
lg
a H
外
K
0.0592
pH
C、PH玻璃电极的电极电位:
E玻 E内参 E膜 E内参 K 0.0592 pH试
E玻 K玻 0.0592 pH试
D、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基本原理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是以玻璃电
极作批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 极,浸入试液中构成原电池: E = E甘 – E玻
电位滴定法中拟定终点的办法重 要有下列几个:
第一种办法:以测得的电动势和 对应的体积作图,得到E~V曲线, 由曲线上的拐点拟定滴定终点。
第二种办法:作一次微商曲线, 由曲线的最高点拟定终点。具体 由△E/△V对V作图,得到△E/△V 对V曲线,然后由曲线的最高点拟 定终点。
第三种办法:由二次微商求终点
其中,批示电极是看待测离子的 浓度变化或对产物的浓度变化有 响应的电极,参比电极是含有固 定电位值的电极。
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 入,待测离子或产物离子的浓度 要不停地变化,特别是在计量点 附近,待测离子或产物离子的浓 度要发生突变,这样就使得批示 电极的电位值也要随着滴定剂的 加入而发生突变。
惯用的有Ag/AgCl、甘汞电极 (Hg/Hg2Cl2电极)。
对于甘汞电极,其电极反映为: Hg2Cl2+2e=2 Hg+2Cl-
3. 第三类电极:它由金属,该金属 的难溶盐、与此难溶盐含有相似阴离 子的另一难溶盐和与此难溶盐含有相 似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所构成。表达 为M (MX,NX,N+)。如: Zn| ZnC2O4(s),CaC2O4(s),Ca2+ Ca2+ + ZnC2O4 +2e CaC2O4+ Zn
电极电势详细资料大全

电极电势详细资料大全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 electrode potential)E值。
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套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基本介绍•中文名:电极电势•外文名:electrode potential•提出者:能斯特•提出时间:1953年•套用学科:电化学等•适用领域范围:化学滴定分析,电池等定义来源,标准状态,影响因素,相关套用,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电势图,定义来源双电层理论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ical double layers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
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
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
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ical double layers),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 -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
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电极电势以符号E(M n+/M)表示, 单位为V(伏)。
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 /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标准状态电极符号:Pt|H 2(100kPa)|H +(1mol/L) 电极反应: 右上角的符号“⊖”代表标准态。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讲解

一、电极电势 1.电极电势与界面电势差
Cu Zn Zn 2 Cu 2 Cu
, , , Cu Zn
Zn Zn 2
Zn 2 Cu 2
Cu 2 Cu
E
Cu 2 Cu
( Zn2 Zn
Zn ) Cu
Cu 2 Zn2
a4 OH
2F
a M nO4 2
四、各类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1. 化学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规则: E 右 左
若 右 左 , E 0, G 为负,正向自发进行,对外作电功
右 左 , E 0, G为正,逆向自发进行,不对外作功
或根据电池的能斯特方程计算
b.
HgO H2O 2e Hg 2OH
C.
RT F lna OH-
3.第三类电极 (氧化—还原电极)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相中
a . 电极结构 Pt / Fe 2 , Fe3
Pt / Cu , Cu 2 Pt / Sn 2 , Sn4
Pt /FeCN6 3 ,FeCN6 4
b
电极反应
Fe3 e Fe2
c 能斯特方程
RT ln a M n
F a M n
M n / M n
M n M n
a.
MnO2 MnO42 ,OH
b. MnO4 2 2H2O 2e MnO2 4OH
c.
RT ln
M
M
Na(Hg)(a)|Na+ (a) Hg,K(a)|K+ (a)
气体电极
a . 电极结构 Pt, H2 p1 H a
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1、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赢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并作标准与其它各试样电极共同组成电池,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认各种相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
年国际单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使用标准氢电极做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3kpa)|h+(1mol.l-1)电极反应: 2h+ + 2e = h2(g)eφh+/ h2 = 0 v右上角的符号“φ”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kpa)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
通常测定的温度为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试样电极在标准状态下共同组成电池,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认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 e(+)- e(-)排序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v。
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 e为正值则表示共同组成电极的水解型物质,得电子的女性主义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例如铜电极中的 cu2+;例如电极的为负值,则共同组成电极的水解型物质得电子的女性主义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例如锌电极中的zn2+。
实际应用领域中,常采用一些电极电势较平衡电极例如饱和状态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做为参比电极和其它试样电极形成电池,求出其它电极的电势。
饱和状态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v。
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v。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式

nF
[c(还原态) /c ]
T=298.15K时:
0.05917 V [c(氧化态)/ c ]a lg n [c(还原态)/ c ]b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4.4b)
式(4.4a)和(4.4b)称为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页 25
在能斯特方程式中:
① n 为半反应中得失的电子数;
②a[氧]或b[还]皆以半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指数; ③电极反应中某物质若是气体,则用相对分压p/p 表示。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2
目录
4.1 原电池 4.2 电极电势 4.3 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 4.4 化学电源
4.5 电解 4.6 金属的腐蚀与防止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3
4.1 原电池
4.1.1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1、原电池组成与反应 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反应: Cu2++Zn→Zn2++Cu
O2(g)+2H2O+4eˉ =4 OHˉ(aq) F2(g)+2eˉ = 2Fˉ(aq)
0.3419
0.401 2.866
氧化能力逐渐增强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21
表的物理意义和注意事项
(1)表中φ 代数值按从小到大顺序编排。 φ 代数值越大,表明电对的氧化态越易得电子, 即氧化态就是越强的氧化剂; φ 代数值越小,表明 电对的还原态越易失电子,即还原态就是越强的还原 剂; -)=1.3583V, φ ( Cl /Cl 如: 2
上式称为电动势的能斯特(W.Nernst)方程,电动势 是强度性质,其值与反应中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无关。
电化学规范答题模板

解题思路与方法
明确问题要求
首先需要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如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反应书写等 。
分析反应原理
根据问题要求,分析反应原理,确定 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选择合适的方法
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如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电动势等。
规范答题格式
按照规范答题模板,写出答案,注意 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单位换算
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换算,如将温度从摄 氏度换算为开尔文等。
理解概念
理解电化学相关概念,如电极电势、电池电 动势等,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多练习
通过多练习电化学题目,提高解题能力和技 巧。
05
CATALOGUE
电化学前沿研究动态
新型电池技术发展
锂硫电池
利用硫作为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 的优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器材清洁
在使用前应确保实验器材清洁,无残留物,以免影响 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步骤
01
实验操作流程
按照实验要求,遵循正确的操作 流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03
实验条件控制
实验安全
根据实验需求,控制实验条件, 如温度、压力、浓度等,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 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04
CATALOGUE
电化学问题解答技巧
常见问题解析
01
电池正负极判断
根据电极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 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 正极。
02
电解池阴阳极判断
根据电流方向和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流入的电极为阴极,电流流出的 电极为阳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计算当Cl -浓度为0.100mol· L-1, p(Cl2)=303.9kPa时,求 组成电对的电极电势。 解: Cl2 (g) + 2e 2 Cl-(aq) 由附表查得 (Cl2/Cl-) = 1.359V
p ( Cl ) / p 0 . 059 lg 2 2 (Cl2/Cl-)= (Cl2 /Cl-)+ 2 c (Cl ) = 1.359 + 0.059 lg 303.9 / 100 1.43V 2 (0.100) 2
应用能斯特方程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组成电对的物质为固体或纯液体时,它们的浓度不列 p 表示。 入方程式中,气体物质用相对压力 p/ 例如: Zn2+(aq) + 2e Zn
0.059 2 lg c ( Zn ) / c 2+ 2+ (Zn /Zn) = (Zn /Zn)+ 2
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化工产品检验》课程
铁含量的测定
承担院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电势的高低,取决于电对本性及反应温度、氧化态物质 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压力等。离子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 从热力学推导而得出如下结论。 a氧化态 十 ne b还原态 =
可 见 , NO3- 的 氧 化 能 力 随 酸 度 的 降 低 而 降 低 。 所 以 浓 HNO3 氧化能力很强,而中性的硝酸盐( KNO3 )溶液氧化能 力很弱。
例:298K时,在Fe3+、Fe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时,
有Fe(OH)3、Fe(OH)2沉淀生成(假设无其它反应发生)。当 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并保持c(OH-)=1.0mol· L-1时。 求 (Fe3+/Fe2+)=? 解: Fe3+(aq) + e Fe2+(aq) 加NaOH发生如下反应: Fe3+(aq)+3OH- (aq) Fe(OH)3(s) (1)
= (Fe3+/Fe2+)+
0.059 lg
39
K sp {Fe(OH ) 3 } K sp {Fe(OH ) 2 }
= Ksp {Fe(OH)2}
2.6 10 =0.771+ 0.059 lg 4.9 10 17
= -0.54V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 c(OH-)=1.0mol·L-1时, (Fe3+/Fe2+)就是电极反应Fe(OH)3 + e
电极电势变大。若二者同时生成沉淀时,
K sp (氧化态) < K sp (还原态),则电极电势变小;
反之,则变大。另外介质的酸碱性对含氧酸盐氧化性的影响较 大,一般说,含氧酸盐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条件电极电势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应以活度表示,而标准电极电势是
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298.15K),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各组分
(2)如果在电极反应中,除氧化态、还原态物质外,参加 电极 反应的还有其他物质如H+、OH-,则应把这些物质的浓度也 表示在能斯特方程式中。
例:已知电极反应 (NO3-/NO)=0.96V。求c(NO3-) =1.0mol· L-1, p(NO)=100KPa, c(H+)=1.0×10-7mol· L-1 时的
Br2 (l) (Br2
+
2e
2
2 Br-(aq)
/Br-)= (Br
/Br-)+
0.059 1 lg 2 2 c ( Br )
H2 (g)
2H+(aq ) + 2e
2 0 . 059 c ( H ) + + lg (H /H2)= (H /H2)+ 2 p( H 2 ) / p
a RT c (氧化态) + ln nF c (还原态) b
式中R为气体常数;F为法拉弟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n为电 极反应得失的电子数。 在温度为298.15K时,将各常数值代入式(8-3) =
a 0 . 059 V c ( 氧 化 态 ) + lg n c (还 原 态 ) b
(8-4)式为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式,简称能斯特方程式。
1 1 K K sp {Fe(OH ) 3 } c ( Fe 3 ) c 3 (OH )
1
Fe2+(aq)+2OH- (aq)
2
1 1 K K sp {Fe(OH ) 2 } c ( Fe 2 ) c 2 (OH )
Fe(OH)2(s) (2)
平衡时, c(OH-)=1.0mol· L-1 则 c ( Fe )
Fe(OH)2+OH-的标准电极电势
{Fe(OH)
{Fe(OH)
3/Fe(OH)2}。即
K sp {Fe(OH ) 3 } K sp {Fe(OH ) 2 }
3/Fe(OH)2}
=
(Fe3+/Fe2+)+ 0.059 lg
氧化态还原态物质浓度的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如果电对的 氧化态生成沉淀,则电极电势变小,如果还原态生成沉淀,则
3
K sp {Fe(OH ) 3 }
c( Fe 2 )
c (OH )
= Ksp {Fe(OH)3}
c ( Fe 3 ) (Fe3+/Fe2+)= (Fe3+/Fe2+)+ 0.059 lg c ( Fe 2 )
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或分子的活度等于1mol· L-1或活度 比率为1时,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则分压等于 100KPa时的 电极电势。 通常以浓度代替活度来进行计算。
当溶液的离子强度较大,或氧化态或还原态与溶液中其它
组分发生副反应时,电对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也 往往随着改变,会引起电极电势的变化。
(NO3-/NO)。 解: (NO3-/NO)
= (NO3-/NO)+
7 4 0 . 059 1 . 0 ( 1 . 0 10 ) =0.96V+ lg 3 100 / 100 =0.96V-0.55V=0.41V
0.059 c ( NO3 ) c 4 ( H ) lg 3 p ( NO )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