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样品进柱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操作
为了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进样量一般为介质交换容量的10-20% 为了避免进样溶液中的离子强度过高,样品浓度不宜太高
交换容量:离子交换剂中全部可交换的离子或功能基团的总数
样品洗脱
恒定洗脱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操作
分子浓度 离子强度
pH值
阶段洗脱
梯度洗脱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在pH值降低时,其电离率逐渐降低,离子 交换能力逐渐减弱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在pH值升高时,其电离率逐渐降低,离子 交换能力逐渐减弱
离子交换介质的基本性质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
最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是含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人工合成的聚苯 乙烯-二乙烯苯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是:流速快,对小分子物质的交换容量大, 因而适合用于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生化物质的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介质的基本性质 离子交换介质的选择原则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操作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离子溶液为 流动相,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待分离的各种离子结合力的差异,而将混 合物中不同离子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离子交换介质的基本性质
离子交换介质的基本性质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葡聚糖:
离子交换葡聚糖是葡聚糖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形成的具有多孔三 维空间网状结构和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多糖衍生物(Sephadex G) Sephadex的优点如下:
亲水性强、不会引起生物分子的变性和失活,母链对蛋白质、核 酸及其它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能力小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离子交换层析配基、基架、填料

离子交换层析配基、基架、填料
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材料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化学亲和性差异,通过物质在离子交换材料中的分配来实现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层析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配基、基架和填料。
配基是指离子交换材料上的活性基团,其化学性质决定了材料的亲和性。
常见的配基包括阴离子交换基、阳离子交换基、强酸交换基和弱酸交换基等。
基架是指离子交换材料的骨架结构,常用的基架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硅胶等。
填料是指用于填充离子交换柱的材料,常见的填料材料包括硅胶、聚合物、玻璃等。
离子交换层析的选择和优化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待分离物质的性质、离子交换材料的性能、离子交换柱的尺寸、流速等。
通过合理选择配基、基架和填料,并调整操作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经济的分离纯化过程。
总之,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纯化技术,配基、基架和填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
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材料和填料,并合理调整操作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经济的分离纯化过程。
- 1 -。
生化技术第六章 离子交换层析

3.不同离子型交换剂的选择 原则:选择结合力较小的反离子,有利于提高交 换容量。 强阳性——选H型;强阴性——选OH型; 弱酸性——选Na型;弱碱性——选Cl型。 4.不同基质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疏水性的树脂交联度大,空隙小,大分子很难进 入,且骨架的疏水性不利于蛋白质的稳定。分离 大分子物质时一般用亲水性的基质。
疏水性离子交换剂
疏水性离子交换剂中的基质是人工合成的、与水结合
力较小的树脂。常用的树脂是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合成的
聚合物,其中二乙烯苯是交联剂,能把聚乙烯苯直链化合
物连接成类似海绵状的结构,在此结构中以共价键引入不
同的电荷基团。离子交换树脂以电荷基团的性质分则有:
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包括强、中、弱
三、分离原理 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
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
假设以R-A+代表阳离子交换剂,其中A+为反离子,A+
能够与溶液中的阳离子B+发生可逆的交换反应,反应式
为:R-A++B+
R-B++A+
离子交换剂对溶液中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结合力, 这种结合力的大小是由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决定的。
+
+
+
+
+
+
+
离子交换层析讲解

三、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 1.离子交换剂的基质
• 其中:聚苯乙烯离子交换剂(又称为聚苯乙烯树脂)是以
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合成的具大、流速快。但它与 水的亲和力较小,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容易引起蛋白的变 性。故一般常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氨基酸、 核苷酸等。 以纤维素(Cellulose)、球状纤维素(Sephacel)、葡聚 糖(Sephadex)、琼脂糖(Sepharose)为基质的离子交 换剂都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适合于分离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葡聚糖离子交换剂一般以Sephadex G-25和G-50 为基质,琼脂糖离子交换剂一般以Sepharose CL-6B为基 质。关于这些离子交换剂的性质可以参阅相应的产品介绍。
离子交换层析
原理及应用
一、简介
• 1、定义:
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简称为IEC)是以离子交换 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 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的结合力 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2、发展历程
• 1848年,Thompson等人在研究土壤碱性物质交
二、基本原理 阴离子交换
• 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方式和洗脱液,如增加离子
强度的梯度洗脱。随着洗脱液离子强度的增加, 洗脱液中的离子可以逐步与结合在离子交换剂上 的各种负电基团进行交换,而将各种负电基团置 换出来,随洗脱液流出。 与离子交换剂结合力小的负电基团先被置换出来, 而与离子交换剂结合力强的需要较高的离子强度 才能被置换出来,这样各种负电基团就会按其与 离子交换剂结合力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步被洗脱下 来,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X+ Y-↔ A-
二、基本原理
• 从上面的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如果A离子与离子交 •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和应用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概述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基于离子交换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原理是利用交换剂固定在固定相上的活性基团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化学吸附和解析度差异来实现目标物质的纯化和富集。
2. 交换剂的选择在离子交换层析中,选择合适的交换剂对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 强酸型离子交换剂:适用于分离酸性物质。
- 强碱型离子交换剂:适用于分离碱性物质。
- 强酸型离子交换剂与强碱型离子交换剂的混合:适用于分离中性物质。
3. 实验步骤离子交换层析的实验步骤如下: 1. 样品预处理:将待分离物质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并纯化。
2. 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剂:根据目标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剂。
3. 准备固定相:将离子交换剂固定在合适的固定相上。
4. 填充层析柱:将固定相装填到层析柱中。
5. 样品加载:将样品溶液加载到层析柱上,目标物质与离子交换剂发生相互作用。
6. 洗脱:通过改变溶液条件,如浓度、pH值等,使目标物质与离子交换剂解离,从而洗脱出来。
4. 应用领域离子交换层析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生物制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 环境监测:用于分离和富集水样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 食品工业:用于食品添加剂、色素、香料等的分离和纯化。
- 化学分析:用于分析样品中的离子和有机物质。
- 生命科学研究: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5. 优点和局限性离子交换层析具有以下优点: - 分离效果好:可以实现高纯度的目标物质。
-操作简单:实验步骤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 高选择性:可以通过调整离子交换剂和溶液条件来实现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分离。
然而,离子交换层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样品负荷量有限:由于固定相的固定容量限制,样品负荷量较小。
- 洗脱效果难以调控:洗脱条件的调控比较复杂,对操作者要求较高。
- 耗时较长:由于样品加载和洗脱等步骤的需要,离子交换层析需要较长的时间。
离子交换层析

Ixv_2 JB 980910
16
Troubleshooting
Ixv_2 JB 980910
17
Screening for the optimal ion exchanger
Sample:
Columns:
Start buffer: Elution buffer: Flow rate: Running parameters:
5
Lane 1: Lane 2: LMW markers Lane 3: Starting material Lane 4: Flow through Lane 5: 1st peak
(containing α-amylase) Lane 6: 2nd peak Lane 7: LMW markers
20
Monodisperse media
MiniBeads™ 3 µm micro-purification MonoBeads™ 10 µm polishing SOURCE™ 15 15 µm polishing SOURCE™ 30 30 µm intermediate steps
Ixv_2 JB 980910
EDTA absorbs at 254 nm
RNA/DNA
%B
100
RNA
DNA
50
0
0
2
4
6
8
Time (min)
Ixv_2 JB 980910
27
Elution schemes
• Isocratic • Step gradient • Linear gradient • Adapted
– Not usual(浓缩) – Excellent for capture steps – Standard method – Saves time and improves results
生物分离工程-离子交换层析

可利用普通的凝胶过滤介质偶联特殊的离子交换基制 备.如Pharmacia公司生产的PBEll8和94即为以Sepharose 6B 为载体的阴离子交换剂,前者与Pharmalyte 匹配使用,后 者与Polybuffer96和Polybuffer 74匹配使用。
Pharmacia生产的另一种多缓冲离子交换剂为Mono P,其离于交换基为具有不同pKa值的弱碱性胺基.Mono P可与上述三种多缓冲剂匹配使用,粒径仅10m,用作 高效层析聚焦柱的固定相。
应用:
由于HAP晶体表面结构特别,吸附机理特殊,因此 可用于识别DNA及RNA的单链和双链,分离IEC和HIC难 于分离的蛋白质物系。例如,人肿瘤坏死因子(human tumour necrosis factor,hTNF)中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差异很 小, 利用IEC法、高效RPC法和电泳法只能得到一个洗脱 峰或电泳带,而利用HAP层析可分离得到4个洗脱峰。
再见
层析聚焦的应用
层析聚焦需使用特殊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难于应用 在大规模分离纯化过程,主要用于生化实验规模的样品 制备或成分分析.但作为一种蛋白质分离纯化手段,层 析聚焦的纯化效率极高,峰宽可小到0.02 – 0.05pH单位, 可分离等电点差仅0. 02的蛋白质。
平衡液:25mmol/ml乙醇胺—10%甘油(pH9.4) 洗脱液:用10% Polybuffer96(pH6.O)
(2)破坏水化作用的物质
SCN, ClO4 ,和 I 等离子半径较大、电荷密度低的阴
离子可减弱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这类阴离子与上述盐 析作用强的高价阴离子(如 SO42 ,HPO42 等)的作用正好 相(antichaotropic ion)。在离液离子存在下 疏水性吸附减弱,蛋白质易于洗脱。
离子交换层析法

五、缓冲液的选择
缓冲液酸碱度的选择,决定于被分离物质的等电点、稳定 性、溶解度和交换剂离子的pK值。使用阴离子交换纤维时要选 用低于pK值的缓冲液,若欲分离的物质属于酸性,则缓冲液的 pH值要高于该物的等电点;用阳离子交换纤维时要选用高于 pK值的缓冲液,目的物属于碱性物质的话,缓冲液要低于该物 等电点的pH值。 缓冲液离子以不干扰分离物活性测定、不影响待测物溶解 度、不发生沉淀为原则,如使用UV吸收法测样品,那么 pyridine或barbital这类会吸收UV的物质就不适用。
三、树脂的选择
最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材质是聚苯乙烯苯二乙烯(polystyrenedivinylbenzene), 它是由苯乙烯(styrene)和苯二乙烯 (divinylbenzene)聚合产生的三维网状结 构,举例来说,Dow化学公司所生产的树脂 Dowex 50×8,表示含8%苯二乙烯。 具体的,根据交换树脂的性能,树脂可分 为阳离子与阴离子交换树脂:
1. 阳离子交换树脂 分为强酸型、中强酸型和弱酸型三类,强酸型树脂含有-R- SO3H,中强酸型树脂含有-PO3H2、-PO2H2或-O-PO2H2, 弱酸型树脂含有-COOH或-OH。 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的反应 如下:
2. 阴离子交换树脂 分为强碱型、中强碱型和弱碱型三类,含有铵盐,四级铵盐 [ - N+(CH3)3] 为强碱型树脂,三级以下铵盐 [-N(CH3)2]、[ - NHCH3]、[ -NH2] 都属弱碱型树脂;同时具有强碱和弱碱型基 团的,为中强碱型的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的反应如下:
洗脱馏份的分析按一定体积(5-10ml/管)收集的洗脱液可 逐管进行测定,得到层析图谱。依实验目的的不同,可采用适 宜的检测方法(生物活性测定、免疫学测定等)确定图谱中目 的物的位置,并回收目的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蛋白
白蛋白
IgM
球蛋白
7.洗脱液的收集 利用自动分步收集器收集,并以 20%磺基水杨酸测试,当蛋白液 下来时,开始分管收集,至无蛋白液为止。
8.交换柱的再生 将使用过的 DEAE-纤维素移入烧杯中,用 2Mol/L NaCl 液浸泡, 抽滤并洗涤数次。如不立即使用,可加 1/10 000 的叠氮钠防腐,保存于 4℃冰箱中。使用 时,再以碱-酸-碱处理。
洗脱部分
IgG IgG 运铁蛋白、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IgA IgM 白蛋白
表 1-7 各种 Ig 解脱吸附条件
不加 NaCl PB 离子强度(Mol/L) 0.01 0.025 0.035 0.040
0.10 0.40
pH 8.0 8.0 7.0 5.9
5.8 5.2~4.5
Ig
其他
IgG IgE IgA
二、凝胶层析
凝胶层析又称为分子筛层析或凝胶过滤。具有分子筛作用的物质很多,如浮石、琼脂、 琼脂糖、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等。以葡聚糖凝胶应用最广,商品名是 sephadex 型号很多,从 G10 到 G200,它的主要应用范围是:①分级分离各种抗原与抗体; ②去掉复合物中的小分子物质。如除盐、荧光素和游离的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水解的蛋白质 碎片;③分析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④分子量的测定。
溶液的 pH 值与蛋白质等电点相同时,静电荷为 0,当溶液 pH 值大于蛋白质等电点时, 则羧基游离,蛋白质带负电荷。反之,溶液的 pH 值小于蛋白质等电点时,则氨基电离, 蛋白质带正电荷。溶液的 pH 值距蛋白质等电点越远,蛋白质的电荷越多。反之则越少。 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荷,但各种蛋白质带负电荷的程度有所差异,以白蛋白为最多,依次 为 球蛋白, 球蛋白和 球蛋白。
样品的加量与 DEAE—纤维素有一个最适比的关系,超过这个比值,吸附就不完全,直 接影响到分离的纯度。经过粗提的 —球蛋白 50mg~100mg,用干重约 4g DEAE-纤维 素装柱分离,可获得理想结果。
6.洗脱 对于阴离子交换剂而言,洗脱的办法是使 pH 逐渐降低,而离子浓度逐渐升 高。一般的办法,是稳定一个因素而改变另一个因素洗脱。洗脱可采用分段洗脱和连续洗 脱法,前者较实用,后者较准确。
装柱时,先剪一块圆形的尼龙纱布(直径与层析柱内径一致),放入层析柱底部。将柱 下端连接细塑料管,夹上螺旋夹。把层析柱垂直固定在三角铁架上,倒入起始缓冲液至一 半的柱高,除去死区及塑料管内的气泡。再将平衡的 DEAE-纤维素糊状物沿管壁倒入柱 中。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如有气泡应排除或重装。拧开螺旋夹,使流速至 1ml/5min,待 缓冲液快接近纤维素面时,继续倒入纤维素糊,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表面层,以免使两次加 入的 纤维素形成分界层,通过进出缓冲液调节流量,也可通过塑料管的升降来控制,至 柱床体积不变为止。剪一圆形滤纸(与柱内径大小一致),从柱的上端轻轻放入, 使其 沉接于纤维素床表面,以免在加样时打乱纤维素层。装好柱的柱面应该是平整的,无倾斜, 整个柱床内无气泡、不分层。继续平衡,使流出液的 pH 值与流入液的 pH 值完全一致为 止。
1.剂型的选择 根据蛋白质在所用缓冲液 pH 值下带电荷的种类选择,如 pH 高于蛋 白质等电点,应选阴离子交换剂,反之应选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情况下,DEAE-纤维素用 于分离酸性蛋白,而 CM 纤维素用于分离碱性蛋白质。
下面以 DEAE-纤维素操作为例,介绍试验方法
2.膨胀活化 此步的目的在于除去杂质,暴露 DEAE-纤维素上的极性基团。DEAE纤维素的用量则根据柱容积的大小和所需过柱样品的量来决定。一般是 1.0g DEAE-纤维 素相当于 6ml~8ml 柱床体积。
离子交换层析
一、概 述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是以离子交换纤维素或以离子交换葡聚糖凝胶为固定相,以蛋白质 等样品为移动相,分离和提纯蛋白质、核酸、酶、激素和多糖等的一项技术。
(一)原理
在纤维素与葡聚糖分子上结合有一定的离子基团,当结合阳离子基团时,可换出阴离 子,则称为阴离子交换剂。如二乙氨乙基(Dic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在纤维 素上结合了 DEAE,含有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纤维素—O—C6 H14N+H,它的反离子为阴离 子(如 Cl-等),可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阴离子进行交换。当结合阴离子基团时,可置换 阳离子,称为阳离子交换剂,如羧甲基(Carboxymethy, CM)纤维素。纤维素分子上带 有负电荷的阴离子(纤维素-O-CH2-COO 一),其反离子为阳离子(如 Na+等),可与 带正电荷蛋白质阳离子进行交换。
3.平衡 将 DEAE—纤维素放入 0.0lMol/L pH 7. 4 PB 液中(即起始缓冲液),静止 1h,不时搅拌,待纤维素下沉后,倾去上清液或抽滤除去洗液,如此反复几次至倾出液体 的 pH 值与加入的 PB 液的 pH 值相近时为止。
4.装柱 层析柱的选择要大小、长度适当。一般而言,柱长和柱直径之比为 10︰1~ 20︰1,柱的内径上下要均匀一致。用前将层析柱在清洁液内浸泡处理 24h,然后依次用 常水、蒸馏水、起始缓冲液充分洗涤。
表 1-5 血清蛋白各成分的吸附与解吸的关系
成分 白蛋白
等电点 4.9
DEAE 吸附能力 强
解吸顺序 后
5.6
5.1
7.3
弱
先
表 1-6 血清的分段洗脱成分
NaCl 浓度(Mol/L) 0.025 0.030 0.040 0.060 0.150
0.01Mol/L PB(pH) 8.0 7.0 7.0 6.5 6.5
表 1-4 分离的血清与所需 DEAE—纤维素量及其他条件的大致关系
血清样品量 (ml) 1~2
5
10 20
DEAE 需用量 (g) 2
5
10 20
选层析柱规格 (cm) 1×25
2×12
2×20 2×37
选脱液量(ml)
100~150 200~300 300~400 400~800
称取所需的量,撒于 0.5Mol/L NaOH 溶液中(1g DEAE—纤维素干粉约需 15 倍 NaOH 液),浸泡 1h 左右,不时搅拌。抽滤(以布氏漏斗加两层滤纸或尼龙纱布抽滤), 以蒸馏水洗涤,再抽滤,直至滤液近中性为止,再将纤维素浸泡于 0.5Mol/L HCl 中 1h, 同样抽滤液至近中性。再将纤维素浸于 0.5Mol/L NaOH 液中,同样处理,洗至中性。
(一)原理
凝胶是一种多孔性的不带表面电荷的物质,当带 有多种成分的样品溶液在凝胶内运动 时,由于它们的分子量不同而表现出速度的快慢,在缓冲液洗脱时,分子量大的物质不能 进入凝胶孔内,而在凝胶间几乎是垂直 的向下运动,而分子量小的物质则进入凝胶孔内 进行“绕道”运行,这样就可以按分子量的大小,先后流出凝胶柱,达到分离的目的。
表 1-2 商品 DEAE—纤维素和 C M 纤维素的类型和特性
纤维素形状长度来自DE-22 DE-23
改良纤维 改良纤维
(除细粒)
12~400
18~ 400
DE-32 DE-52 DE-11
微粒型 (干) 微粒型 (湿) 旧型号
24~63 24~63 50~250
CM-22
交换当量
(毫克当量/ 克)
蛋白质吸附容量
离子交换葡聚糖的选用,一般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而定。中等分子量(30 000-200 000) 一般选 A50 和 C50,而低分子量(<30 000 和高分子量>200 000)均宜选用 A25 和 C25。
(三)试验方法
阴离子交换剂与阳离子交换剂的装柱和层析过程基本相同。交联葡聚糖的预处理只需充 分溶胀和平衡,不需要除去细粒碎片和酸碱处理。其他步骤也基本同离子交换纤维素。
CM—-O-CH2-COO— P--O- P O2-
SM--O-CH2-SO3- SE--O-C2H4-SO3-
特点 最常用在 pH8.6 以下
强碱性、极高 pH 仍有效 最常用在 pH4 以上 用于低 pH
强酸性用于极 低 pH
在交换纤维素中,最常用的是 DEAE—纤维素和 CM 纤维素。由于剂型不同,其理化 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微粒型要优于纤维素型,因为微粒型是在纤维素型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而成。它的交换容量大,粒细、比重大,能装成紧密的层析柱,要求分 辨力高的实验可用此型纤维素(见表 1-2)。
(二)常用离子交换剂的种类与特性
1.离子交换纤维素 离子交换纤维素的种类很多,其种类与特性如表 1-1 所示。
表 1-1 离子交换剂的类型与特点
交换剂
名 称(纤维 素)
二乙氨基乙基
阴离子 交换剂
三乙氨基乙基 氨乙基 胍乙基
羧甲基
阳离子 交换剂
磷酸
磺甲基 磺乙基
作用基团 DEAE+-O-C2H4N+(C2H5)2H DEAE+-O-C2H4N+(C2H5)2H AE+-O-C2 H4-N H2
9.1
9.1
6.8
6.7
6.8
6.7
型号同
离子交换纤维素的优点为:①离子交换纤维素为开放性长链,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 附容量最大;②离子基团少,排列稀疏,与蛋白质结合不太牢固,易于洗脱;③具有良好 的稳定性,洗脱剂的选择范围广。
2.离子交换交联葡聚糖 离子交换交联葡聚糖也是广泛使用的离子交换剂,它与离子 交换纤维素不同点是载体不同,常用交联葡聚糖的类型与特性见表 1-3。
在适当的盐浓度下,溶液的 pH 值高于等电点时,蛋白质被阴离子交换剂所吸附;当溶 液的 pH 值低于等电点时,蛋白质被阳离子交换剂所吸附。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带的电荷不 同。它们与交换剂的结合程度也不同,只要溶液 pH 值发生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蛋白质 与交换剂的吸附,从而可能把不同的蛋白质逐个分离开来。
表 1-3 常用交联葡聚糖的类型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