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专业术语-N系列
精益生产术语解释

精益生产术语解释1.及时生产(JIT)只在客户需要的时间,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数量,同时,使用最少的原材料、设备、人力和空间。
通过即时生产,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消除生产现场中的无效劳动与浪费,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效益。
2.单件流(One piece flow)是指从毛坯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零件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每个工序按节拍一个一个的流动的生产方法。
该方式可以消除库存的浪费并且及时发现异常。
3.拉动生产/推动生产以客户需求为拉动,按照设定的生产节拍,从后工位向前工位拉动生产,这是准时化生产的原理之一。
而推动是不顾客户需求只顾自己生产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必定会出现大量的库存和浪费。
4.节拍(Takt Time)是指相继完成两件在制品或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以“秒”为单位。
节拍的设立与遵从可以消除过量生产、库存及等待的浪费。
5.5S5S是精益生产的重要基础。
没有良好的5S,精益生产无从谈起。
6.标准作业指导书(SOS)所有的作业必须有标准,所有标准的作业必须有相关的规范描述。
标准作业指导书(SOS)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工序的作业规范和要求。
7.物料传递员(W/S)又称水蜘蛛 (Water spider) 简写为 (WS), 是精益生产线上专门从事物料、工具、生产看板及其他工装夹具的准备和传递的人员。
物流传递员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是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浪费,精益生产通过安排专门的物流传递员是为了有效剔除其他作业人员的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即浪费),提高作业员的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及达到精益生产线整体最优的目的8.7大浪费(7wastes)精益生产的核心是不断地识别和剔除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浪费活动,精益生产定义了七种消耗了资源但是又不产生价值活动,这七种浪费包括:•不良品的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多余动作的浪费•运输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加工及流程的浪费9.自働化(Jidoka)将人的智能转化成自働机械,使机器能够自己识别和判断生产过程出现的缺陷和异常,并且在请求帮助时自动停机。
精益生产管理常用术语

精益生产管理常用术语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精益生产,并作为实践的指南,特选用与精益生产有关的术语66条,并加又以解释。
1.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含义: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美国学者对这种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加以概括与总结,命名为“Lean production”,中文翻译为“精益生产”。
“Lean”的意思是没有脂肪。
这种生产哲学将库存比喻为人体的脂肪,认为动作良好的企业应该是没有库存的,因此命名为2.附加价值(Value Added)含义:附加价值是企业本身创造出的价值。
附加价值愈高则获利能力愈强。
附加价值=销售额—(材料费+委外加工费+折旧费+工资)。
附加价值率的计算方式为:(附加价值/营业收入)×100%%。
比率越高则贡献越大,显示获力愈强,精益企业应达到30%以上。
3.7种浪费含义:精益生产方式将所有浪费归纳成七种——(1)等待的浪费;(2)搬运的浪费;(3)不良品的浪费;(4)动作的浪费;(5)加工的浪费;(6)库存的浪费;(7)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4.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含义:所谓价值流,指一个产品/服务在流程中所必须要经过的一组特定活动(包括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识别价值流,是在这组特定活动中识别浪费和寻找改善机会。
识别价值流的常用工具,就是价值流图。
价值流图把产品或者服务所涉及的所有物流与信息流相关内容用目视图表的方式绘制出来,作为随后即将展开的精益改造的依据。
5.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含义:一般认为,丰田生产方式的支柱有两个,一是“自动化”,二是“及时生产”。
根据大野耐一的描述,丰田生产方式的现场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流水化制造,二是拉动式计划方法,也就是看板方式。
丰田过去是将车床、铣床分车间集中在一起,后来则改善为依照生产流程将车床、铣床、钻床一台一台流水化排列布置。
39个精益管理术语,都在这里了...

39个精益管理术语,都在这里了...1、精益:实现“精益”是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消灭浪费的过程。
2、精益管理方式,包含自働化和准时化生产(JIT)两大支柱。
3、流动化生产:工序和工序连接在一起,一个一个的生产产品。
这样能消除搬运的浪费,还能减少在制品库存。
4、拉动系统(或生产):后工序在必要的时间,按照必要的数量从前工序领取所需的东西,前工序只按被领取的数量生产。
5、价值流程图(VSM—Value Stream Map):是精益生产系统框架下的一种用来描述物流和信息流的形象化工具。
6、5S :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itsuke整理Seiri :将需要和不要的东西分开,不需要的东西立即处理;整顿 Seiton :将需要的东西按规范摆好以方便使用;清扫 Seiso :日常清扫、保持完好可用;清洁 Seiketsu :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状态,并标准化;素养 Sitsuke :个人掌握规定或规范并付于实践,养成良好习惯。
7、目视化管理。
基本在于使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明确化。
从质量上来说,就是使不良品暴露出来,从数量上来说,就是相对于计划使人一眼就能知道有在进展。
不仅是机器、生产线,这种思考方法也适用于东西的摆放、在制品数量、“看板”的传递方法、人的作业方法等任何问题。
导入丰田生产方式的现场都在彻底贯彻“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也可以叫做可视化。
8、准时化生产(JIT—Just-In-Time):如果能够在所需要的时候,按所需数量,获取所需要的东西,那么就可以消除生产现场的浪费、不均衡、不合理,提高生产效率。
该思想的开山鼻祖是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其后继者将此思想展开,概括成为了一个生产体系。
不单是in time, 而是just in time,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Just-In-Time”和“自働化”共同形成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9、自働化(Jidoka):在丰田的生产方式当中,必须完全是带人字旁的“自働化”。
精益生产术语汇总

Product ion Analysi s Board (生产分 析 通常板是) 一块置 于生产 工序旁 边的白 板,用 来显示 实际操 作与计 划的对 比 图。例是 一个工 序计划 和实际 产量的 对比。 当实际 产量与 计划不 符时, 问题与 发现的 原因都 记录下 来。
生产分 析板是 一个重 要的可 视化管 理工 具,特 别对那 些刚开 始走向 精益转 化的公 司。然 而,更 重要的 是,生 产分析 板是一 个发现 问题和 解决问 题的工 具,而 不是用 来安排 生产的 工具。 生 参产见分: Plan, Do, Check, Act(计 划,实 施,检 查,行 动)
参见: Heijunk a(均衡 化), Heijunk a Box (生产 均衡 柜), JustIn-Time (及时 生产), PullProduct ion(拉 动生 产), Superma rket (库存
Kaizen Worksho p (改善 研 一系习列会) 的改进 活动, 通常持 续5天, 由一个 小组发 起并实 施 一。个常 见的例 子是在 一周内 创造一 个连续 流工作 单元。 为了实 现这个 目标, 一个持 续改善 小组— —包括 专家、 顾问、 操作 员,以 及生产 线经理 ——进 行分析 、实施 、测 试,以 及在新 的单元
Superma rket Pull System (库存超 市拉动 系 这是统最) 基本、 使用最 广泛的 类型, 有时也 称为“ 填补 ”,或 “a型” 拉动系 统。在 库存超 市拉动 系统 中,每 个工序 都有一 个库存 超市— —来存 放它制 造的产 品。每 个工序 只需要 补足从 它的库
由于每 个工序 都要负 责补充 自己的 库存超 市,因 此每天 工作现 场的管 理就相 对变得 简单起 来,而 且改进 的机会 也就更 明显了 。各个 工序间 库存超 市有一 个缺 点,那 就是每 个工序 必须承 担它所
精益术语

精益术语
三定三要素:定点、定容、定量,场所、方法、标识
三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致胜法宝:
改善,持续改善!
三讲:
讲热情、讲方向、讲方法
三化:
省力化、少人化、自働化
企业文化:
思考、勤奋、忠诚
企业价值观:
1110
企业经营理念:
低成本制造优质产品
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我们的追求:
深入人心的改善哲学,
无处不在的改善文化!。
精益生产术语中英文对照_20150227

序号中文英文1山积图stack diagram2线平衡line balancing3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 4客户节拍customer takt time(TT)5节拍cycle time(CT)6换型change over (CO)7前置期lead time8有价值的时间value added time9缓冲buffer10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 (OEE) 11标准作业票standard work sheet(SWS)12价值流程图value stream mapping (VSM)13价值流设计value stream design(VSD)14批量大小lot size15操作工operator (OP)16多技能工multi-skilled operator17技能矩阵skill metrix18班shift19零件计划plan for every part (PFEP)20防呆poka yoke21牛奶线milkrun22均衡生产leveling23看板Kanban24安灯andon25物料上线点point of use provider (POUP)26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FIFO)27在制品库存work in process (WIP)28生产效率productivity29一分钟换模single minute exchange die(SMED) 30持续改善continue improvement(CI)31改善KAIZEN32浪费waste根本原因root cause临时措施temperary action长期措施Long-term action截止日期due date序号No.责任人PIC(person in charge)。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常见术语(一)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常见术语(一)分析手段(AnalyticalApproach)(就改进管理而言):分析以往经验,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自动停止(Autonomation):在丰田生产方式中,若生产中出现残次部件,机器设备会自动停止运行,这一特征被叫做自动停止。
检查点与控制点(CheckPointsandControlPoints):两者都用来测量不同管理层级中与改进有关的活动的进展水平。
检查点是一种过程导向的标准,控制点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标准。
相对于某位经理来说的检查点,对于下一层次的经理就会变成控制点。
因此,检查点和控制点也被用于政策部署。
跨职能管理(Cross-FunctionalManage-ment):为实现“改善”和全面质量控制项目的政策目标,需要进行跨部门的合作。
在确定企业战略规划之后,高层管理者要为横贯整个组织的跨职能工作设定目标。
跨职能管理是改进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组织工具,跨职能管理可能与西方某些管理工具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更侧重集中力量进行全局性的跟进,以使目标和措施取得成功。
戴明环(DemingCycle):戴明借助车轮周而复始的运动特点,强调有必要使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各部门间保持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改进质量,使顾客满意。
是精益生产管理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设计手段(DesignApproach):通过建立预设目标,寻求更优化的手段。
在未来的管理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设计手段。
工厂管理的五大目标(FiveManage-mentObjectivesofFactoryManagement):三菱汽车澳大利亚公司总监格瑞姆·斯伯灵为工厂设定的五项关键管理点。
改进(Improvement)改进作为成功的改善策略中的一部分,它的含义已超出了该词在字典中的意义。
改进是维护和提升标准的不可撼动的思想意识。
广义上,改进可以定义为改善和创新,其中改善策略是指通过细小的渐进式改变,提高工作标准;而创新则是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或设备投资实现激进的改进。
精益管理知识

精益管理(guǎnlǐ)知识精益管理(guǎnlǐ)知识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明确提出:着眼降本提效,全面引入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推动管理转型,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危机的内生竞争力。
为宣贯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营造推动精益管理的浓厚氛围,淄矿网站特开设“精益讲堂”栏目,普及精益管理基础知识,助大家(dàjiā)明确内涵、把握核心、用好工具,助推精益管理在集团公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精益管理(guǎnlǐ)的概念“精”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shíjiān),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
“益”就是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
精益管理的概念,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kōngjiān),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及时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精益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mǎnyì)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精益管理的实质,是精益思想、理念或者思维在生产现场的综合体现;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充分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浪费,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精益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人员技能管理、合理化建议、班务公开等9项内容。
精益管理七大浪费是指生产过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库存的浪费、管理的浪费。
二、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概念1.现场管理五要素是人、机、料、法、环。
2.现场管理六个基本管理目标是Q质量、C成本、D交货期、P生产效率、S安全、M士气。
3.现场管理的优化原则是准时、准确、快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系统集成、信息化。
4.现场精益管理(guǎnlǐ)的流程是①当问题发生时,要先去现场;②检查现场,查询原因;③当场采取暂行解决措施;④发掘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将它排除;⑤标准化处理,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