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泄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氢气泄露事故应急的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应对氢气泄露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生产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内部发生的氢气泄露事故,以及可能影响周边环境的氢气泄露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事故应急指挥部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1.1 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1.2 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2.1.3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消防员、医疗救护人员等2.2 应急指挥部职责2.2.1 制定和调整事故应急预案;2.2.2 组织事故应急演练;2.2.3 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2.4 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2.3 各部门职责2.3.1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制定、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2.3.2 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2.3.3 医疗救护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2.3.4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现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修复;2.3.5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培训和调配;2.3.6 保卫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秩序维护和周边环境监测;2.3.7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预防与预警3.1 事故预防3.1.1 加强氢气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3.1.2 定期检查氢气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3.1.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3.1.4 配备必要的事故应急物资和装备。
3.2 预警信息3.2.1 设立氢气泄露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氢气浓度;3.2.2 制定预警等级和响应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氢气泄露事故;3.2.3 加强与周边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
氢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氢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编制依据为预防和控制氢气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涉及氢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氢气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风险分析3.1 氢气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1)设备故障、老化或不当操作;(2)管道破裂、阀门失效;(3)意外损伤或人为破坏;(4)气象、环境等因素导致的事故。
3.2 氢气泄漏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事故:(1)火灾事故;(2)爆炸事故;(3)中毒事故;(4)环境污染事故。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4.1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工作;(4)警戒疏散小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疏散群众;(5)信息报道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6)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4.2 职责分配:(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2)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搜救失踪人员、灭火、堵漏等;(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4)警戒疏散小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疏散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信息报道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公众通报事故情况;(6)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原因调查、经济损失赔偿、心理疏导等。
五、应急救援流程5.1 事故报警与接报:(1)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初期处置,同时向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报告;(2)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救援工作。
5.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进行现场侦察,确定事故范围、危害程度和被困人员情况;(2)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搜救失踪人员、灭火、堵漏等救援工作;(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救治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4)警戒疏散小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疏散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氢气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氢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定义氢气泄漏事故是指因氢气储存、使用、运输等过程中,氢气发生泄漏,导致环境、设备或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氢气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工作。
指挥长:企业主要负责人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2. 应急处置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泄漏氢气的控制和人员疏散。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
(3)环境保护小组:负责泄漏氢气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和污染控制。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5)信息发布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氢气泄漏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
(2)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小组应迅速到达现场,采取隔离泄漏区域、切断泄漏源、控制泄漏氢气等措施。
(2)医疗救护小组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进行转运。
4. 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小组应对泄漏氢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
(2)对泄漏区域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5.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小组应迅速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6.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小组应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7. 应急结束(1)现场泄漏得到控制,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环境安全得到恢复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处置小组应总结事故原因、处置过程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氢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人员安全,减少氢气泄漏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使用氢气的场所发生的氢气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
(2)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担任,协助总指挥工作。
(3)指挥部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消防队员等。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救援工作。
(2)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疏散群众。
(3)灭火组:负责现场灭火、喷淋降温。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调配。
(6)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
四、应急救援程序1. 演练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演人员等。
(2)组织参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装备。
2. 演练实施(1)现场发现氢气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向总指挥报告。
(3)警戒组设置警戒线,疏散周边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4)灭火组根据泄漏情况,采取喷淋降温、灭火等措施。
(5)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送往医院。
(6)物资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物资。
(7)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上报、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3. 演练结束(1)现场指挥组向总指挥报告演练情况。
(2)指挥部成员对演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参演人员返回工作岗位。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1)发现氢气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
(2)警戒组设置警戒线,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 现场处置(1)灭火组根据泄漏情况,采取喷淋降温、灭火等措施。
氢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氢气泄漏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涉及氢气使用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发生的氢气泄漏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 成员包括:总经理、安全总监、各部门负责人。
2. 现场指挥组- 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
- 成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急队员。
3. 现场救援组- 负责现场救援和人员疏散工作。
- 成员包括:消防队员、医疗救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4. 信息宣传组- 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和对外发布。
- 成员包括:信息管理人员、宣传人员。
5. 物资保障组-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
- 成员包括:仓库管理人员、采购人员。
四、应急响应1. 预警- 氢气泄漏监测系统发现异常,立即启动预警程序。
- 立即通知现场指挥组,并向上级报告。
2. 应急响应- 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 现场救援组立即进行人员疏散和事故处理。
- 信息宣传组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发布相关信息。
3. 应急处置- 关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 启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和降温处理。
-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隔离,防止人员进入。
-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五、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2. 善后处理-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检测和修复。
- 对受伤人员进行赔偿。
3. 总结评估- 对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注意事项1. 加强氢气泄漏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事故。
2. 定期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氢气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氢气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氢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 指挥长:公司总经理- 副指挥长:公司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2. 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 组长:安全总监- 副组长:生产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3. 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现场监测、技术支持等工作。
- 组长:技术部经理- 副组长:研发部经理4. 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 组长:办公室经理- 副组长:信息部经理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警戒: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划定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4. 事故控制:- 切断氢气源:立即切断泄漏氢气源,防止事故扩大。
- 灭火措施: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 防止爆炸:使用水雾等手段降低现场温度,防止爆炸发生。
5. 环境监测: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6.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7.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演练1. 定期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氢气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事故控制、环境监测、医疗救护等环节。
3. 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氢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氢气泄漏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氢气储存、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发生的氢气泄漏事故。
三、事故分类1. 小型泄漏:氢气泄漏量较小,未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2. 中型泄漏:氢气泄漏量较大,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3. 大型泄漏:氢气泄漏量巨大,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总体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3. 环保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的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4.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5.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小型泄漏(1)发现泄漏后,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的阀门,隔离泄漏区域。
(2)安排专人佩戴防护装备,使用合适的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3)加强通风,降低泄漏区域的氢气浓度。
(4)根据泄漏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 中型泄漏(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
(2)迅速疏散泄漏区域及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
(4)组织救援组进行堵漏、灭火等工作。
(5)环保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6)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保持与上级、媒体等沟通。
3. 大型泄漏(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
(2)迅速疏散泄漏区域及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
(4)组织救援组进行堵漏、灭火等工作。
(5)环保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6)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保持与上级、媒体等沟通。
(7)根据事故情况,申请相关部门支援。
六、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提出赔偿方案。
实验室氢气泄漏事故预案

实验室氢气泄漏事故预案实验室氢气泄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风险,因此制定一份事故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实验室氢气泄漏事故的预案:1. 氢气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泄漏的规模、环境条件和周围人员的数量,评估泄漏事故的严重性。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立即疏散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疏散人员:- 确定泄漏区域范围,并引导人员迅速离开该区域,可以使用紧急出口或指定的安全通道。
- 在离开区域之前,通知其他实验室人员以及接近泄漏区域的人员,告知他们尽快疏散。
3. 报警和通知:- 在确认氢气泄漏事故后,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如110(警察)、119(消防)、120(急救),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 同时通知实验室主管和其他相关人员,确保他们掌握情况并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
4. 封锁泄漏区域:- 通过封闭阀门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尽快停止氢气的泄漏。
- 使用泄漏控制设备(如泄漏桶)或吸收剂,以防止泄漏物质的进一步扩散。
5. 提供帮助和急救:- 为可能受伤或有不适症状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急救和支持。
- 在必要时,尽快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和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6. 彻底调查和分析:-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 对事故后的应急响应措施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改进预案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7. 文件和记录:- 记录事故的发生经过、应急响应措施和效果,并妥善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
- 对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报告和反馈。
这份预案应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同时需要经常进行演练和更新,以确保全体员工熟悉预案并能够有效地应对氢气泄漏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
氢气泄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第一版)
编制部门:加氢裂化车间
2017年8月28日发布2017年8月30日实施东营奥星石油化工发布
目录
一、班防氢气泄漏事故应急小组···········
二、应急组织体系················
三、应急指挥工作职责··············
四、危险性分析·················
五、防氢气泄漏具体措施·············(1)发现火情·················
(2)防护··················
(3)询情··················
(4)侦察··················
(5)警戒··················
(6)救生··················
(7)控险·················
(8)灭火·················
(9)清理·················
六、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防氢气泄漏应急预案
为保证车间装置和员工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装置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对制氢装置及氢气系统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应急组织体系
2.1、车间氢气泄漏事故应急小组
组长:徐五彬
副组长:王珣
组员:任建波、毕汉明、辉以及当班班长
三、应急指挥工作职责
1、组长: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救援指令。
2、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指令,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
3、相关人员
应急6283153(8153)(对讲机10频)设置于操作室,随时保持联系畅通,负责事故的接报,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报告;配合车间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车间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
4、班组人员: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物资和人员,投入抢救工作。
四、危险性分析
氢是可燃气体,它的危险性表现在爆炸极限围大,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为4%、上限为74%。
它与氯气混合,经过加热或日光照晒即能爆炸;如与氟混合则立即爆炸。
氢气的着火能量很小,只有9.019mJ /mol。
氢气属于无色、无味、无毒、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得多,不易被人发觉,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极易泄漏,因为密度小,所以易在设备容器、建筑物顶部积累,如遇到火种、热源即发生燃烧爆炸,特别是制氢装置。
制氢站氢气,一旦储存罐着火,造成的
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引起火灾的原因有:
(一)在含有氢气的区域现场进行动火工作时,未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
(二)运行、检修人员不按要求穿着防静电服装及鞋等;
(三)在含有氢气装置区使用无线电通讯;
(四)运行、检修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火花,造成氢气系统爆炸;(五)外来人员携带火种和通信工具;
(六)氢气管道与压缩空气管道未有效隔离;
五、防氢气泄漏具体措施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防护
根据爆炸、燃烧氢气的辐射热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穿着全套隔热服,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具。
(3)询情
a 被困人员情况;
b 容器储量、燃烧时间、部位、形式、火热围;
c 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4)侦察
a 搜寻被困人员;
b 燃烧部位、形式、围、对毗邻威胁程度等;
c 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d 生产装置、控制系统、建(构)筑物损坏程度;
e 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f 现场及周边情况。
(5)警戒
a 根据询情、侦察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b 疗急救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施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设立隔离带。
c 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
(6)救生
a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
b 采取正确的求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c 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d 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7)控险
a 冷却燃烧罐(瓶)及与其相邻的容器,重点应是受火势威胁的一面;
b 冷却要均匀、不间断;
c 冷却尽可能使用固定式水炮、带架水枪、自动摇摆水枪(炮)和遥控移动炮;
d 冷却强度应不小于0.2升/秒.米2 ;
e 启用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或半固定灭火设施。
f 利用工艺措施倒罐或排空
g 转移受火势威胁的瓶(罐)。
h 当罐气压减小,火焰自动熄灭,或火焰被冷却水流扑灭,但还有气体扩散且无法实施堵漏,仍能造成危害时,要果断采取措施点燃。
(8)灭火
a灭火条件
1) 周围火点已彻底扑灭;
2) 外围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
3) 着火罐已得到充分冷却;
4) 兵力、装备、灭火剂已准备就绪;
5) 物料源已被切断,且部压力明显下降;
6) 堵漏、关阀等工作准备就绪,并有把握在短时间完成。
b灭火方法
1) 关阀断气法:关闭阀门,切断气源,自行熄灭。
2) 水流切封法:采用多支水枪并排或交叉形成密集水流面,集中对准火焰根部下方射水,同时向火头方向逐渐移动,隔断火焰与空气的接触使火熄灭。
3) 旁通注入法:将惰性气体等灭火剂在喷口前的管道旁通处注入灭火。
(9)清理
a 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事故罐、管道
b 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c 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六、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地调配与高效使用,保障应急救援有力。
附则
(1)定期组织班员安全生产培训,熟悉各种应急处置技术
(2)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技术演练,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每季度一次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
2017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