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学简答题
计量地理学复习题

计量地理学复习题一、名称解释1. 计量地理学:2. 间隔尺度数据:3. 统计分组:4. 属性数据:5. 定性数据:6. 总体7. 中项中心8. 众数:9. 中位数:10. 偏度系数:11. 集中化指数:12. 数学模型13. 多样化指数:14. 物理模型15. 空间数据:16. 概念模型17. 峰度系数:18. “计量革命”:19. “4S”技术20. 计算地理学:21. 估计22. 罗伦次曲线:23. 采样误差24. 基尼系数:25. 最优中心26. 方差:27. 峰态数28. 次序量29. 锡尔系数:30. 假设检验31. 变异系数:32. 样本33. 非采样误差34. 比例量35. 间隔量36. 循环变动:37. 马尔可夫过程:38. 逐步回归分析:39. 复相关系数:40. 相关分析显著性检验,当可信度一定时,N越大,其临界相关系数_________________。
41. 战略决策模型:42. 状态转移过程:43. 长期趋势:44. 地理区45. 模糊综合评判法46. 秩相关系数:47. 地理类型48. 季节变动:49. 回归分析方法:50. 时间序列:51. 直接聚类法:52. 最优回归方程:53. 主成分分析:54. 马尔可夫预测法:55. 趋势面分析:56. 随机变动57. 偏相关系数:58. ARMA过程59. 灰色预测法:60. 趋势变动61. 时间哑元62. 聚类分析:63.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64. 时间序列分析:65. 判别分析66. ARIMA67. 有向图68. 地理学第一定律:69. 网络图70. 无向图71. 网络分析:72. 截:73. 区域化变量:74. 最小支撑树:75. 地统计学:76. 连通性77. 距离分析78. 节点79. 空间自相关:80. Moran散点图:81. 弧82. 强连通性83. 克立格插值法:84. 变异函数:85. 网络86. 直接消耗系数:87. 最优解:88.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89. 可行解:90. 投入产出分析:91.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92. 数值模拟93. 四维同化94. AHP决策分析方法:95. 自然状态:96. 状态概率:97. 最佳决策方案:98. 益损值:99. 积累量00. 数字神经系统01. 系统动力学方法02. 辅助变量03. 地理专家系统04. 决策问题:05. 行动方案:06. 速率量07. 系统仿真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62分)1. 简述属性数据的类型2.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3. 地理建模过程中,针对复杂数据处理采用的措施4. 计量地理学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5. 判断下列图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
计量地理复习题答案

计量地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计量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B. 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C.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通常采用()。
A. 矢量数据格式B. 栅格数据格式C. 混合数据格式D. 以上都不是3. 空间分析是计量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
A. 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B. 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C. 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4. 地理空间数据的精度通常分为()。
A. 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B. 空间精度和属性精度C. 测量精度和分析精度D. 地理精度和时间精度5. 地理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
A. 测量误差B. 数据处理误差C. 人为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6. 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遥感、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管理、________。
8. 空间插值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克里金插值等。
9. 地理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比例尺问题。
10. 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包括地图制作、________和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答: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GIS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复杂的空间查询和分析,以及生成各种地图和图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12. 解释什么是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是指在不同尺度上观察同一地理现象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如,城市尺度的交通流量分析与国家尺度的交通流量分析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分析结果。
四、论述题13. 论述空间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计量地理学复习重点

计量地理学大题:最短路径、最优区位、洛伦茨曲线、回归分析、聚类分析、马尔可夫题型:填空名词简答综合。
大家加油!最后一科考试了干巴爹!第一章1、计量地理学P1:是将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地理学朝着定量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2、计量地理学的三大学派:P3(1)艾奥瓦的经济派:此学派受经济学影响较深,着重探讨经济区位现象健互相内在联系及其组合类型;(2)威斯康星的统计派:该学派以发展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其主要特征;(3)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发展了理论地理学中的引力模型、位势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
3、“新三论”P7:突变论、耗散结构、协同学“老三论”P7: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第二章1、空间数据P16: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
2、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P19(1)数量化、形式化和逻辑化: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地理数据的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是对地理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和定量化研究的前提,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2)不确定性:①地理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②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数据误差;(3)多种时空尺度:由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多种时空尺度,所以描述地理对象的地理数据也具有多种时空尺度的性质;(4)多维性:对于一个地理对象,它的具体意义往往需要从空间、属性、实间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描述。
3、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分组标志将地理数据分成若干组。
步骤:P24①求极差R(全距):R=Xmax -Xmin(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②确定组数n:组数的多少是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确定的,一般说,样本容量大,组数可多一些,反之就少。
可用Sturges公式计算:n=1+3.32lgN③计算组距h:即一组两头分界点距离h=R/N④计算组限Yi:即各组分界点的数值。
计量地理学复习资料

计量地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计量运动的三大学派(衣阿华的经济派)、(威斯康星的统计派)、(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
2、奥地利学者(贝特朗菲)首次提出系统的概念。
3、聚类分析统计量大致可分为两类(相似系数)、(距离系数)。
4、当形状率Fr>1/2时,区域形状(较紧凑),区域内部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便捷;当Fr<1/2时,呈(带装或长带装),中间没有吸引带。
5、地理数据变换的目的是(去伪存真)、(易识规律)、(减小边幅)、(便于建模)。
6、根据地理系统要素分析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可分(直接采样)、(累计采样)、(特征采样)。
7、判别分析是根据地理对象的一些数量特征,来判别其类型归属的一种统计方法,若当Y (B)> Y(A), Y>Y(C),归为(A)类;Y<Y(C),归为 (B)类。
8、(相关系数)是用来度量两个地理要素呈直线相关时的相关程度和方向的度量指标;按相关程度可分(完全相关)、(零相关)、(统计相关)。
9、地理要素的分类特征值中,集中性的代表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0、绝对离散度的代表值主要包括(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
11、根据地理数据的划分性质,通常可分为(定型数据、定量数据)。
12、鲍顿首次提出计量革命,汤姆森艘次提出GIS,钱学森首次提出“数量地理学”的设想。
13、判别分析的准则:(费歇准则、贝叶斯准则)。
14、地理数据的来源:(野外调查、室内化验分析)。
二、填图题1、三元分类图2、线性规划求解法3、平均中心与中项中心4、判断下图的偏态类型(1)(正态分布); (2)(正偏态); (3)(负偏态)5、判断下图的偏态系数Sk类型(1)(sk =0); (2)(sk >0 ); (3)( sk <0 ) Me=Lme+(N/2-Fm-1)h/fm6、判断下列图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
(1)( =Me =Mo );(2)( > Me>Mo); (3)( <Me<Mo )7、添下表并计算中位数的大小。
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中,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规模、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均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人类的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A:可持续发展理念B:经济优先理念C:发展经济为主D:先发展后治理答案: 可持续发展理念2、第一位给近代地理学比较明确定义的学者是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下列哪些观点是他提出的?A: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
B: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上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
C:为了要取得有益的可靠的结论,地球表面上任何部分的地理研究都必需以详细描述自然现象开始,然后推进到地球表面的其他现象与基本的自然结构的关系。
D: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 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
,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上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
,为了要取得有益的可靠的结论,地球表面上任何部分的地理研究都必需以详细描述自然现象开始,然后推进到地球表面的其他现象与基本的自然结构的关系。
,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3、数学在地理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A:定量化的描述B:准确的解释C:精确的预测D:科学的说明答案: 定量化的描述,准确的解释,精确的预测4、计量运动是使地理学从近代阶段跨入现代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A:对B:错答案: 对5、古代地理学的特点为以描述地理知识为主,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的,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在统计上,通过对各取值之间()的测定来反映现象总体中各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
计量地理学参考答案

计量地理学(8)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质量标志;2. n-2;3. 99.73%;4. t 检验法; 5. STDEV ;8.标准化;9.最大相似性 10. 累积百分率 6.下降;7.F(X1)≤F(X2)二,1.B;2.D;3.A;4.B;5.C;6.D;7.C;8.B;9.A;10.D 三,1.AD;2.BC;3.ABD;4.BD;5.AC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趋势面:是一种光滑的数学曲面,它能集中地代表地理数据在大范围内的空间变化趋势, (1 分)趋势面与实际面上的地理曲面不同,它只是实际曲面的一种近似值. 分)因此实 (1 际曲面应包括趋势面和剩余曲面两部分. 分) (1 2.众数: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或次数)最多的数. (1 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分)它在频数分布曲线上的位置正居最高点上. 分) (1 (1 3.F 分布:若 F=ξ/η,其中ξ和η相互独立,则ξ= x1 / f 1 , η= x 2 / f 2 , X1 为具有自由度2 22为 f1 的变量,X22 为具有自由度 f2 的 x2 变量,称变量 F 服从 F-分布.4.直通性:直通性是运输网的重要特征之一(1 分) ,节点的直通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环中节点与网络中其它环路节点的联结情况, 分) (1 ,运输流在节点上与网络中其它节点的联结情况. 分) (1 5. 方差分析:把平方和与自由度同时进行分解(1 分) ,用F 检验法对整个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称为方差分析. 分) (2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1)分布范围在 0-1 之间; 分) (1 (2)越趋于 1,曲线相关程度越密切①等于 1,两个要素完全曲线相关②等于 0,两个要素完全无曲线相关; 分) (2 (3)Ryx≥r(1 分) (4)Ryx 与 Rxy 不相等(1 分) 2.计算步骤: 1)计算基准点 I 点到各点的全部距离 rih 2)计算基准点到边界的最短距离 rb 3)选出rh≤rb 距离,并从小到大排列, 4)列出各点的最短距离距阵 5)计算各级最临近距离. 六,1,原命题错误, 分) (2M 0 = Lm 0 +f m +1 260 ×h = 5+ × 1 = 5 + 0.5 = 5.5 (2 分) 260 + 253 f m 1 + f m 12. 原命题正确(2 分) ,原因解释(6 分)∑ ∑ ∑ ∑x = 6 + 5 + 8 + 1 + 4 + 7 + 6 + 3 + 3 + 7 = 50 y = 12 . 6 + 10 . 4 + 18 . 5 + 3 . 0 + 8 . 1 + 16 . 3 + 6 . 2 + 6 . 6 + 16 . 8 = 110 . 8 x 2 = 6 2 + 5 2 + 8 2 + 1 2 + 4 2 + 7 2 + 6 2 + 3 2 + 3 2 + 7 2 = 294y 2 = 12 . 6 2 + 10 . 4 2 + 18 . 5 2 + 3 . 0 2 + 8 . 1 2 + 16 . 3 2+ 12 . 3 2 + 6 . 2 2 + 6 . 6 2 + 16 . 8 2 = 1465 . 00 ∑ xy = 6 × 12 . 6 +5 × 10 . 4 + 8 × 18 . 5 + 1 × 3 . 0 + 4 × 8 . 1+ 7 × 16 . 3 + 6 × 12 . 3 + 3 × 6 . 2 + 3 × 6 . 6 + 7 × 16 . 8 = 654 . 9γ ==[n ∑ [ 10x2∑ xy ∑ x ∑ ( ∑ x ) ][n ∑ yn2y2(∑ .82y)2]10 × 654 × 294 50. 09 50 × 1102][ 10.8 110× 1465]答:因为 r=0.987,所以二者高度正相关. 七. 论述题(每题 9 分,共 18 分) 1. 2.三年滑动平均法的计算结果与原始数据的误差小.(1 分)(数据共 4 分,错一个扣 0.5 分, 扣完为止)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农业总产值 7662.1 8127.0 9084.7 10995.5 15750.5 20340.9 22353.7 23788.4 24541.9 24519.1 8301.26 9412.27 11943.57 15695.63 19481.70 22161.00 23561.33 24283.13 10329.96 12865.72 15705.06 18645.8 21355.08 23108.8 三年滑动平均五年滑动平均八,综合应用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评分标准:每步 2 分,最短路径 1 分解:首先给 v1 标上 P 标号 P(v1)=0,表示从 v1 到 v1 的最短路径为零.其它点(v2,v3,…,v7)标上 T 标号T(vj)=+∞(j=2,3,…,7) . 第一步:① v1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1,v2),(v1,v3),(v1,v4)∈E,而且 v2, v3,v4 是 T 标号,所以修改这三个点的 T标号为T(v2)=min[T(v2),P(v1)+w12]=min[ +∞,0+2]=2T(v3)=min[T(v3),P(v1)+w13 ]= min[ +∞,0+5]=5 T(v4)=min[T(v4),P(v1)+w14 ]= min[ +∞,0+3]=3 ② 在所有 T 标号中,T(V2)=2 最小,于是令 P(V2)=2. 第二步: ①v2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2,v3),(v2,v6)∈E,而且 v3, v6 是 T 标号,故修改v3 和 v6 的 T 标号为: T(v3)=min[T(v3),P(v2)+w23]=min[5,2+2]=4T(v6)=min[T(v6),P(v2)+w26]=min[+∞,2+7]=9 ② 在所有的 T 标号中,T(v4)=3 最小,于是令 P(v4)=3.第三步:① v4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4,v5)∈E,而且 v5 是 T 标号,故修改 v5 的 T标号为: T(v5)=min[T(v5),P(v4)+w45]=min[+∞,3+5]=8 ② 在所有的 T 标号中,T(v3)=4 最小,故令 P(v3)=4.第四步:① v3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3,v5),(v3,v6)∈E,而且 v5 和 v6 为 T 标号,故修改 v5 和 v6 的 T 标号为: T(v5)=min[T(v5),P(v3)+w35]=min[8,4+3]=7T(v6)=min[T(v6),P(v3)+w36]=min[9,4+5]=9 ② 在所有的 T 标号中,T(v5)=7 最小,故令 P(v5)=7.第五步:① v5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5,v6),(v5 ,v7)∈E,而且 v6 和 v7 都是 T 标号,故修改它们的 T 标号为: T(v6)=min[T(v6),P(v5)+w56]=min[9,7+1]= 8T(v7)=min[T(v7),P(v5)+w57]=min[+∞,7+7]=14 ② 在所有 T 标号中,T(v6)=8 最小,于是令:P(v6)=8① v6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6,v7)∈E,而且 v7 为 T 标号,故修改它的 T 标号为: T(v7)=min[T(v7),P(v6)+w67]=min[14,8+5]=13 ② 目前只有 v7 是 T 标号,故令: P(v7)=13. 从城镇 v1 到 v7 之间的最短路径为(v1,v2,v3,v5,v6,v7),最短路径长度为 13.。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物理量是:A. 地壳运动B. 震级C. 震源深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答案:B. 震级2. 以下哪个地震带不是世界上四大地震带之一?A. 太平洋地震带B. 印度洋地震带C. 地中海地震带D. 大西洋地震带答案:D. 大西洋地震带3.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A. 周期计B. 地震带C. 地震仪D. 地磁仪答案:C. 地震仪4. 在地理中,经度是用来表示: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大小C. 地球的纬度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5.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高度差?A. 放大镜B. 测距仪C. 望远镜D. 倾斜仪答案:D. 倾斜仪6. 对于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纬度,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纬度可以大于90°B. 纬度的单位是度和分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D. 纬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答案: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7. 以下哪种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面的垂直位移?A. GPSB. 倾角仪C. 遥感技术D. 雷达测距答案:B. 倾角仪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的一种工具。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GIS的主要用途?A. 地图制作B. 空间分析C. 场地勘测D. 地理统计答案:C. 场地勘测9.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海拔高度?A. 测距仪B. 电子红外水平仪C. GPSD. 倾斜仪答案:C. GPS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陆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A. 光电距离测量法B. GPS测量法C. 激光扫描测量法D. 遥感技术测量法答案:D. 遥感技术测量法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震烈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答案:地震烈度是以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程度为基础的。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哪一年成立的?答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1年成立。
计量地理学复习重点

计量地理学大题:单纯形法、最优区位、回归分析、聚类分析题型:填空名词简答综合。
第一章1、计量地理学P1:是将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地理学朝着定量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2、计量地理学的三大学派:P3。
共同点是:建立定量模型。
(1)艾奥瓦的经济派:此学派受经济学影响较深,着重探讨经济区位现象间相互内在联系及其组合类型。
尤其重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威斯康星的统计派:该学派以发展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其主要特征;(3)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发展了理论地理学中的引力模型、位势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的应用。
3、“新三论” P7:突变论、耗散结构、协同学。
“老三论” P7: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1、空间数据P16: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坐标是描述空间数据的基本手段。
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
2、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P19(1)数量化、形式化和逻辑化: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地理数据的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是对地理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和定量化研究的前提,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2)不确定性:①地理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②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数据误差;(3)多种时空尺度:由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多种时空尺度,所以描述地理对象的地理数据也具有多种时空尺度的性质;(4)多维性:对于一个地理对象,它的具体意义往往需要从空间、属性、实间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描述。
地理数据的这种多维性,被人们描述为地理数据立方体。
3、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分组标志将地理数据分成若干组P24①求极差R (全距):R=X max-X m in(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②确定组数n:组数的多少是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确定的,一般说,样本容量大,组数可多一些,反之就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研究方法上,计量地理学和传统地理学有何不同?以定量的精确判断来补充定性的文字描述的不足;以抽象的、反映本质的数学模型去刻画具体的、庞杂的各种地理现象;以对过程的模拟和预测来代替对现状的分析和说明;以合理的趋势推导和反馈机制分析代替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析;以最新的定量化技术革新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
2简述美国计量运动的三种学派?①依阿华的经济派;尤其重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②威斯康星的统计派;该学派以发展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主要特征。
③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借鉴物理学中已经建立起来的规律、定量模式和研究方法。
3简述计量地理学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是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初期阶段。
第二阶段,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十年时间,属中期阶段。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80年代末期,是计量地理学走向更加成熟和更加完善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传统意义上的计量地理学开始向计算地理学发展。
4在现代地理学中,应用了哪些主要的数学方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趋势面分析、马尔可夫过程、线性规划、投入与产出分析。
5怎样评价计量地理学?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值来度量。
②在现代地理学中,传统方法与数学方法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传统方法是数学方法的基础,数学方法是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
③数学方法,不仅是人们进行数学运算和求解的工具,而且能以严密的逻辑和简洁的形式描述复杂的问题,表述极为丰富的实质性思想。
④数学方法也有局限性。
⑤计量地理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密切相关。
6计量地理学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分布型分析、相关关系分析、分类研究、网络分析、趋势面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仿真分析、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空间扩散研究、空间行为研究、地理系统优化调控研究、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
7计量地理学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地理数据的筛选与质量检验的问题,在地理问题的研究中,地理数据的丰富性、完备性和准确性,是能否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
②模型的建造问题,描述地理问题的数学模型是对地理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依据。
③与GIS结合的问题,计量地理学只有很好的与GIS技术结合,才能不断地提高其应用层次与水平,不断地拓宽其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8计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地理空间与过程研究,生态与环境研究,区域研究。
研究内容;空间分布规律性,空间要素分析,空间过程分析,地理系统模拟、预测和规划。
9简述属性数据的类型?①数量标志数据;间隔尺度数据、比例尺数据。
②品质标志数据;有序数据、二元数据、名义数据。
10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①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②不确定性③多种时空尺度④多维性11地理数据的渠道来源有哪些?①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②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③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④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⑤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⑥来自于互联网的有关共享数据。
⑦地图数据⑧遥感数据12简述统计整理和统计分组的主要基本步骤?统计整理:①统计分组②计算各组数据的频数、频率、编制统计分组表③作分布图。
统计分组:①求变数的全距(R)②确定组数③计算组距④确定组限⑤计算组中值。
13地理数据的分布特征值有哪些?分别适应于什么情形?①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平均值、中位数、众数。
②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③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偏度系数,它测度地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情况,刻画了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偏向情况。
峰度系数,它测度了地理数据在均值附近的集中程度。
14简述偏相关系数的性质?①偏相关系数分布范围在-1到1之间。
②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15复相关系数的的性质?①复相关系数介于0到1之间②复相关系数越大,则表明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密切。
复相关系数为1,表示完全相关;③复相关系数为0,表示完全无关。
④复相关系数必大于或至少等于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1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联系;相关分析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现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
回归分析必须依靠相关关系来表明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
区别;①相关分析是用一个指标表明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适合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的平均变化关系。
②相关分析中没有自变量因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③相关分析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是随机的,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一般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④相关分析没有预测功能而回归分析有。
17简述时间序列的组合模型?①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假定时间序列是基于四种成分相加而成的。
②乘法模型,乘法模型假定时间序列是基于四种成分相乘而成的。
18简述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19简述季节性预测的步骤?①将原时间序列求移动平均,目的是消除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保留长期趋势。
②将原序列y除以其对应的趋势方程值,目的是分离出季节变动。
③将月度的季节指标加总,以由计算误差导致的值去除理论加总值,得到一个校正系数,并以该校正系数乘以季节性指标从而获得调整后季节性指标。
④求预测模型,如果欲求下一年度的预测值,可简单地延长趋势线即可,若要求各月的预测值,只需以趋势值乘以各月份的季节性指标即可求得未来各月的预测值。
20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聚类分析,亦称群分析或点群分析,它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本自身的属性,用数学方法按照某种相似性或差异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程度对样本进行聚类。
21在聚类分析中,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哪几种?有哪些主要的聚类方法?总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极大值标准化、极差的标准化。
直接聚类法、最短距离聚类法、最远距离聚类法。
22为什么进行主成分分析?它的几何意义和数学意义是什么?地理系统是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变量多无疑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而且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多个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因此,人们想到能否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旧变量,而且能更多的保留原来变量所反映的信息,因而采用了主成分分析。
意义: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划分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
23简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计算主成分载荷。
24简述趋势面分析的一般原理及应用?一般原理;通常把实际的地理曲面分解为趋势面和剩余面两部分,前者反映地理要素的宏观分布规律,属于确定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则对应于微观局域,是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
应用:利用数学曲面模拟地理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
25简述计量地理学的发展趋势?①进一步与生产实践结合②系统分析应用③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④计量方法的发展。
26如何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①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②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③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④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⑤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⑥来自于互联网的有关共享数据。
⑦地图数据。
⑧遥感数据。
⑨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
目的就是为了准确及时地采集地理数据和有效地处理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处理,是所有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
27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有哪些?①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LISA包括Moran指数和局部Geary指数。
②G统计量③Moran散点图28什么是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它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有何区别,为什么不能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空间统计分析问题?空间统计分析,即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是现代计量地理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领域。
由于空间依赖性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经典统计分析方法中样本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因此无法直接用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与地理位置相互的空间数据关联和依赖性。
①经典统计学不考虑样本的空间分布,而地统计学考虑。
②研究对象;随机行(变量),既具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
③试验:可重复性,不可重复性。
④样本间:相互独立性,空间相关性。
29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的区别是什么?①经典统计学不考虑样本的空间分布,而地统计学考虑。
②研究对象;随机行(变量),既具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
③试验:可重复性,不可重复性。
④样本间:相互独立性,空间相关性。
30变异系数的四个参数是什么?各有什么意义?①基台值:是系统或系统属性中最大的变异。
②变程:表示空间自相关的范围。
③块金值:表示区域化变量在小于抽样尺度时非连续变异,由区域化变量的属性或测量误差决定。
④分维数:表示变异函数曲线的曲率。
31什么是Moran散点图,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定义:用来研究局部的空间不稳定性,对空间滞后因子Wz和z数据对进行了可视化的二维图示。
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①第一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②第二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③第三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④第四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32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对于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按行和按列建立模型分别反映了什么?基本原理:静态投入产出模型,主要研究某一个时期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而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则针对若干时期,研究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
由于计量单位统一,对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既可以按行建立模型——反映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使用情况,也可以按列建立模型——反映各部门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可以同时从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反映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33线性规划能解决什么问题?主要的求解方法有哪些?线性规划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某项任务确定后,如何统筹安排,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完成该项任务;二是面对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何安排使用,使得完成的任务最多。
主要的求解方法有:图解法和单纯形法。
34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相比较,价值投入产出模型具有什么特点?①由于计量单位统一,对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既可以按行建立模型——反映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使用情况,也可以按列建立模型——反映各部门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可以同时从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反映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