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鉴赏
中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的比较有什么

中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中西方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背景和对世界的审美方式不同,导致了传统中西绘画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绘画历来是含道应物、澄怀味像,讲究精神对过程的体味,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对心境意絮的表现。
西方绘画则讲究焦点透视、光影、明暗、色调等,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两大传统绘画体系不仅成了世界美术的两大支柱,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从中西绘画中对空间、时间、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进一步阐释中西艺术家在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和哲学思想。
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加深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1.时间的比较。
我们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而从古至今,中西艺术家们也一直在探索着绘画中的时间表现,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时间表达方式。
法国立体派画家杜尚在1912年画的《正在下楼梯的裸体女子》,很像一张重叠曝光的照片,画面充满了动作,而没有静止状态中的形象。
画家的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表现在一段时间内一个裸体女子下楼梯的连贯动作,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
中国山水画中,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采用的手卷式构图,在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上,是非常成功的。
《清明上河图》在结构上有序曲、高潮(虹桥部分)、尾声,形成鲜明的情感节奏,突破时空的局限,在同一时间里展现不同环境。
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在克服时间的局限上,西方艺术家往往强调瞬间的因素,在表现上选择富有暗示性的动作的一瞬间,需要观者的想象;中国艺术家则往往采取横幅手卷形式,表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或场面,引发观者的回忆。
2.线条的比较。
对中西绘画中的线条,可以将中国画中的线条提炼出来,与西方绘画素描、速写中的线条加以比较。
总的来说:中国画基本上用线条、墨块组成,中国历代画家们十分重视用笔、用线,因此,中国画也可以是线的艺术。
西方绘画中的线条是依附于形体的,没有上升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范畴,就如《罗丹艺术论》中提到:“由于线条的显然的来龙去脉,你们才能够深入空间而获得物体的深度。
中外美术鉴赏

金农交友广泛,上至名门公卿、富豪巨贾,下至卖浆引车的贫民百姓, 主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交友还有一种怪脾气。他瞧不起的人,不但话不 投机半句多,而且报之以白眼(这点着实让我讨厌),更别想求得他的
诗文字画。而对要好朋友从不以穷富贵贱取人。 在金农众多的朋友中,—个就是当时寓居扬州的郑板桥,两人喜欢 一起“杯酒言欢,永朝永夕”,“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郑板桥 曾说“杭州只有金农好”。他俩除了有共同的人生观、艺术观外,个性 脾气特别相投,常常出入秦楼楚馆,酣饮金农中年游历达十五年,足迹 踏遍半个中国。哪来旅行费用呢?除了化缘僧院,朋友资助外,他招募 挑选了一批能工巧匠,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技术访游团”,金农充当 “团长”,团里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甬东朱龙擅雕凿纹刻砚石,新 安张喜子精界乌丝栏,会稽郑小邑擅长抄写,吴门庄闺郎会弹奏乐器, 兰陵陈彭擅长画墨竹,每到一地全团便开展活动,以此筹措旅资。这种
中国绘画大师
• 顾恺之 • 白描大师李公麟 • 风流天子赵佶 • 扬州八怪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
。 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 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 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 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 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是书画境中的另一种毫 不逊色的《洛神赋》。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 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 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 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 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 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 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史前及先秦美术

古罗马美术
总结词
古罗马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的遗产,但在风格和主题上 逐渐转向了更为世俗和实用的方向,反映了古罗马帝 国的强大和繁荣。
详细描述
古罗马美术在建筑、雕塑和壁画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古罗马建筑以斗兽场、罗马竞技场和卡拉卡拉 浴场等公共设施为代表,体现了古罗马人对空间和结 构的独特理解。古罗马雕塑则以《奥古斯都像》和《 维纳斯》等作品为代表,注重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刻 画。此外,古罗马壁画,尤其是庞贝古城出土的壁画 ,展现了古罗马人对色彩和透视的精湛掌握。
与古埃及文明相比,史前及先秦美术在材料运用和主题表现方面也有所不同。古埃及文明更 倾向于使用石材和几何图形,而史前及先秦美术则更善于运用自然材料和表现生命与自然的 关系。
这些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史前及先秦美术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能促进不同文明之 间的交流与对话。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更加 精细,出现了大量的玉器 和骨器,同时也出现了大 量的岩画和石刻。
洞窟壁画
法国的拉斯科洞窟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洞窟壁画之一,其主题多为野牛、马等动物,风格粗犷有力。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
这一洞窟壁画以红、黑、黄等颜色绘制了野牛、鹿等动物形象,风格写实生动。
陶器艺术
彩陶
《中外美术鉴赏》课 件史前及先秦美术
目录
CONTENTS
• 史前美术 • 古代中国美术 • 古代西方美术 • 先秦美术的特征与影响
01 史前美术
石器时代的美术
01
02
03
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主要体现 在简单刻划和岩壁绘画上, 如手印、动物图形等。
石器时代中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开始出现 磨制石器,并出现了大量 的雕塑作品,如小型人物 雕像和动物雕像。
中外美术鉴赏教案设计

中外美术鉴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外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分析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表达和设计实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增强对美术的热爱;(2)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创作,弘扬多元文化;(3)提高审美素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美术鉴赏(1)中国古代美术:壁画、彩陶、青铜器、瓷器等;(2)中国近现代美术:油画、水彩画、版画等;(3)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剪纸、泥塑等。
2. 外国美术鉴赏(1)古代希腊、罗马美术:雕塑、建筑、绘画等;(2)中世纪欧洲美术:宗教艺术、城堡建筑等;(3)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油画、雕塑、建筑设计等;(4)17-18世纪欧洲美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等;(5)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印象派、现代派、抽象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中外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学会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创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评价美术作品;(2)如何从多元文化角度,解读美术作品的意义;(3)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外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中外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等;4. 比较法:对比分析中外美术作品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5.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和设计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进程:第1-2课时:中国美术鉴赏;第3-4课时:外国美术鉴赏(古代希腊、罗马美术);第5-6课时:外国美术鉴赏(中世纪欧洲美术);第7-8课时:外国美术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9-10课时:外国美术鉴赏(17-18世纪欧洲美术及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绘画
• 中国画
• 传统型: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
《山水册页》;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 融合性:徐悲鸿《群马图》;蒋兆和《流民图》
李可染《春雨江南》;林风眠《风景》
• 油画
罗中立《父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版画
胡一川《到前线去》 李桦<怒吼吧,中国》 古元《减租会》
四 作业
• 难点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 知识概述:同一风景题材的作品,中国叫山水,
西方叫风景画。 •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观察和描绘景
象。随类赋彩,或不作色,三远法(高、平、深)
•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特定角度),注重光源 色的变化,运用焦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真实的 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后印象派: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和形式语言的探究。 梵高的《星月夜》,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塞尚:《静物》。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 野兽派:马蒂斯、表现派:蒙克的《呐喊》、立体派: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二、重难点突破
• 1、反映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 2、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 3、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 4、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 A1、2 B 3、4 C 1、3
D 2、4
2007年 39.(1分)文艺夏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行了
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 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 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 笔墨简炼、形象传神,具有写__意__的特点。
中外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外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幅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星夜》D.《向日葵》答案:A2.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哪四种植物?A. 梅、兰、竹、菊B. 松、竹、梅、兰C. 桃、李、杏、梨D. 菊、桂、梅、竹答案:A3. 被誉为“画圣”的中国古代画家是?A. 吴道子B. 王维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A4. 印象派画家中,以画睡莲著称的是?A. 莫奈B. 雷诺阿C. 德加D. 塞尚5.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是?A. 王羲之B. 张旭C. 王维D. 范宽答案:C6. 下列哪幅作品是毕加索的代表作?A.《格尔尼卡》B.《星夜》C.《睡莲》D.《蒙娜丽莎》答案:A7.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写意”著称的画派是?A. 工笔画B. 写意画C. 泼墨画D. 重彩画答案:B8. 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家是?A. 塞尚B. 高更C. 梵高D. 毕加索答案:A9.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白描”技法著称的画家是?B. 吴道子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A10. 下列哪幅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A.《星夜》B.《向日葵》C.《格尔尼卡》D.《蒙娜丽莎》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画的“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____。
答案:传移模写2.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
答案:拉斐尔3.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四大家”指的是____、范宽、李成和郭熙。
答案:董源4.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了莫奈,还有____、雷诺阿和德加。
答案:毕沙罗5. 中国画的“五色”指的是青、黄、赤、白和____。
答案:黑6.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其作品《大浴女》是其____系列的代表作。
答案:浴女7.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张旭,其作品《____》是其代表作。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

建筑方面,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其规模之大、 造型之逼真,显示出秦朝高超的建筑 和雕塑技艺。
书法方面,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其 结构严谨、笔画粗细均匀,对后世的 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美术
汉朝美术在继承秦朝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表现生活和情感,
呈现出浪漫主义风格。
建筑方面,汉朝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建筑的空间感和装饰性 ,如汉长安城遗址和未央宫遗
绘画技法上,南北朝时期发展 出了“晕染法”,注重色彩的 运用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艺 术效果。
04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影响和意义
对后世的启示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如壁画、雕塑、陶器等,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 术资源和灵感。
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和技艺对后来的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素材和技术支持。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秦 汉魏晋南北朝美术
•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 • 秦汉美术特色 • 魏晋南北朝美术特色 •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影响和意义
01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秦始 皇陵兵马俑、汉代壁画和雕塑等 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对现代艺术的借鉴意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为现代 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借鉴意义。
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和技艺对现代艺术家在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中 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现 代艺术家在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起。 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 窟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

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和想象力,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
美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对作品细致入微的观察, 捕捉作品的形式美感和独特之
处。
分析法
运用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理论 知识,对作品的主题、风格、
技巧等进行分析。
比较法
将不同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不同 作品进行比较,揭示作品间的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素养
学习美术基础知识
掌握色彩学、构图学、透视学等基本原理,为鉴赏打下基础。
学习艺术批评理论
了解不同批评流派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学习跨文化交流知识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传统和审美观念,增强跨文化鉴赏能力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开始萌芽,受西方艺术 影响,出现了以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中西 融合艺术家。
50-70年代美术
以写实主义为主流,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出现 了如董希文《开国大典》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
80年代以后美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中国现代美术呈现多 元化发展趋势,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个性化和民族 化表达。
阅读艺术家传记
深入了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创作理念和风格特点,加深对作品 的理解。
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
近距离接触原作,感受作品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之美。
参加美术展览和拍卖会
了解市场动态和作品价值,培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参加艺术家工作坊
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创作技巧和艺术理念,提升实践能力。
人物有波洛克、德库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张堃
学号:ADS08024
专业:08艺术设计系环艺专业
太极与设计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从孔庙到道观的标识物;从道教的服饰到游方术士的招摇旗;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古典书籍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的爵士勋章等,太极图无不跃然其上。
太极图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等。
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
关于太极图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有原始时代说,有太古洪荒说,有生殖器崇拜说,不一而足。
宋朝的朱震认为,太极图是由五代末宋初的道教鼻祖之一陈抟传下,他在《汉上易传·进易说表》中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
”但是陈抟的太极图是谁传的,他没说,但恐怕也不会是陈抟自己创造的,因为有无数的出土文物证明。
台湾的陈立夫在《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中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
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现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
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陈立夫所称“双龙太极图”实际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陈立夫的说法比较科学,远古先民没有今天这样的科学手段,借助图象来推演天文地理、宇宙万物,那是十分自然的。
至于陈抟,也许只是把太极图当成道教的标识物而已。
还有人认为太极图出于道教徒之手,是道教内丹学的产物。
据说有人利用EF扫描技术,给进入气功功能态下的气功师作脑电图,并结合中医学和气功学有关记载,对气功师的脑电图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大脑存在一个太极结构,以此证明太极图最早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内景感受(或内视)记录的丹象,也就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的脑电图。
因此提出狭义与广义太极图之说,狭义的“太极图”(从它的原始起源的意义上说)是一张脑电图,广义的“太极图”(从它发现并描述了某种普遍的物质运动原理与结构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宇宙物质运动模型。
也就是说,要想获得这种丹象——太极图,只有气功修炼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否则就不可能获得。
但是用什么来修炼呢,还得求助古人,丹家的经典《周易参同契》就说,修炼的理法依据仍然是《易经》的原理和《易经》的太极模式。
也就是说,丹家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是在易理易法的指导下修炼出来的。
无论是汉代的魏伯阳,还是以后的陈抟等道教徒,他们都得研习《易经》,不研究《易经》,就不能发现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与伏羲八卦原理及图形相一致。
太极图产生以后,在流传的过程中,或配以八卦,或配以六十四卦,于是便陆续出现了“先天太极图”、“天地自然之图”、“河图太极图”、“洛书太极图”等
各种不同名目的太极图。
有人又据此得出结论: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是以丹家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为原形,以伏羲八卦方位为参照系,在《易经》原理的指导下画出来的。
太极图产生以后,由于它具有与伏羲八卦方位图相同的宇宙意义,而其描述的简易性和生动性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人们便用它来解说宇宙现象,从而使之具有普遍真理性和适用性。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留待专家去研究而后得出结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极图的创造者,或者叫设计者,一定是根据大量的资料和研究,在大脑里产生了某种图形,然后逐步加以完善,也许这种完善,不是一个人、一个时间内完成的。
河图和洛书的创造,更带有一种神话的色彩。
传说,在伏羲的时代,有龙马出于黄河,身上的花纹恰如八卦,于是,伏羲就取法于此,创造了八卦。
又传说,在夏禹的时代,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文字,大禹取法于此,创造了洛书。
这当然都是神话故事,不足为凭,但是,也有可取的地方,那就是,任何创造——包括一个伟大的艺术设计作品,都离不开客观实践。
无论从哪一个学科、哪一个角度,用什么样的手段去研究易学象数的起源,这些象数自身都是一件伟大的艺术设计作品。
它们给我们艺术家和设计师以深刻的启发,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导;而理论创立的逻辑思维,在形象思维的表现下,将更加深刻。
二者的结合,将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太极图式又被设计师注入了许多新的观念和内涵,演绎创新了大量杰出的设计作品,例如韩国国旗的太极图形设计。
设计师是聪明的,把这样一种既具有最美的符号形式感,又有着丰富深刻的符号观念的古代图形运用于一个东方国家的标志设计中,既表征出东方民族的特色,又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
由太极图形发展而出的各种图形设计,一方面取“S”形的符号形式,广义的中国传统平面设计——装饰纹样设计中由此发展了生动多变的“喜相逢”格式,民间艺人称之为“双关”或“一整、二破”等样式,以对立来表现完整,通过相对完整来表现绝对完整。
汉代漆画、隋唐宋元的瓷器装饰等随处可见太极图形符号的构形。
在民间剪纸中,太极图形构成运用的方式也非常明显。
在各种器物上进一步发展的“S”形构图则是对太极图形符号这一形式母题的突破和创造。
现代平面设计对于太极图形构成的创造性运用十分多见,何洁设计的中国民间艺术节标志就是采用了这样一种太极符号形式的构形设计,除取得形式上符号化的美感外,作者还利用这一符号形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象征艺术节婀娜多姿的美感和文化厚度,符号形式所积淀的深厚内容在一定的合适的形式表达中被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取符号形式的深刻符号意谓,太极图形及观念的发展象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就像京剧人物的符号化一样,太极图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观念符号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这种符号形式及其观念的挖掘,并将它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是许多优秀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马泉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系列招贴画之一“水”,作者直接采用太极图形的样式,形成水的相对环流,水滴却是代表科学的“﹫”符号。
最优秀的设计往往是根植于传统之中的设计,并通过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结合形成现代平面设计百花齐放的局面。
太极图形有其独特的视觉优势,又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借用其丰富的内涵,来传达设计的主题,传达人的意念,使太极图的意义在设计中得到升华。
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为现代平面设计带来无穷的创意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