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doc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应答

14.07.2020
21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1、抗感染和 抗肿瘤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14.07.2020
22
14.07.2020
23
过渡性免疫细胞
指免疫系统在进化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特 异性免疫的原始类型,处于非特异性免 疫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免疫细胞有:NK1.1+T细胞、γδT细胞 和B1细胞。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细菌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G+ 菌磷壁酸,G- 菌脂多糖(LPS)、乙酰化LDL G+ 菌肽聚糖(PGN)、磷壁酸(LTA),细菌和支原 体的脂蛋白、脂肽,酵母菌的酵母多糖 G- 菌脂多糖(LPS),热休克蛋白(HSP) 鞭毛素 ?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
病毒双股RNA(dsRNA)/聚肌胞苷酸(poly I:C) 病毒单股RNA(ssRNA) 细菌非甲基化DNA CpG序列
Called a T-cell response
as the cells involved are derived from the thymus
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识别特点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早期~:4-96小时,巨噬细胞的募集与 活化、NK、 NK T细胞、γδ T细胞、B1 细胞、CKs、炎症介质
适应性免疫诱导阶段(96小时后)
14.07.2020
27
Types of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Called a B-cell response
免疫学-固有免疫应答

(reac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
产生NO发挥对细菌、某些原虫和肿瘤细胞的杀伤或
细胞毒效应。
2) 非依氧杀菌系统
①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②酶类: 溶菌酶
2. 抗原提呈作用 (1)单核巨噬细胞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 (2)加工处理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具有免疫
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组成MPO 杀菌系统。 3. 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可迅速发挥吞噬杀伤 和清除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非特异性吞噬和杀伤(主要吞噬胞外寄
生菌等)作用。 (2)ADCC作用。 (3)杀伤肿瘤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特点 1. 无需激活即能够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具有MPO 杀菌系统。 2. 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3. 无抗原提呈作用。
多种细胞
细胞表面
PGN ,LTA,Lipoprotein,
TLR2
lipopeptideLipoarabino mannan
Zymosan, HSP70
外周血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细胞表面
TLR3 TLR4
dsRNA, Poly I:C LPS, HSP60
树突状细胞 NK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树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1. 简介 1989年,美国免疫学家Janeway提出 模式识别理论,认为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共有在进 化上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这种高度保守的分 子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PAMP能被固有免疫细胞 表面的相应受体,即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所识别,以保证免疫识别作 用的相对特异性。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复习进程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一、选择题A型题1.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B.Th细胞C.CTL细胞D.NK细胞E.B细胞2.下述关于NK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IL-3能增强其杀菌活性B.来源于骨髓的髓样细胞系C.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D.表面具有mIgE.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3.表达FcεR的细胞为A.T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巨噬细胞4.发育早期的NK细胞的特有标志是A.CD3分子B.IKAROS基因C.CD16分子D.CD56分子E.CD15分子5.促进NK细胞杀伤活性的是A.KIR B.KAR C.CSF D.TCR E.CDR6.NK细胞主要存在于A.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脾脏B.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肝脏C.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肾脏D.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肌肉E.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皮下7.NK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为A.10%~15%B.5%~10%C.5%~15%D.10%~20%E.15%~20%8.天然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包括A.树突状细胞B.B细胞C.T细胞D.造血干细胞E.NK细胞9.吞噬细胞主要包括A.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NK细胞和中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和APC10.作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的是A.内皮细胞B.NK细胞C.Kupffer细胞D.APC E.肥大细胞11.活化巨噬细胞表达的膜分子是A.KAR B.BCR C.TCR D.CR E.FcεR12.巨噬细胞的免疫学功能包括A.分泌特异性抗体B.抗原提呈作用C.介导Ⅲ型超敏反应D.介导Ⅰ型超敏反应E.特异性细胞毒作用13.关于中性粒细胞正确的叙述是A.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B.含有嗜天青颗粒C.主要功能为巡视、清除病原微生物D.在慢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E.可与IgE结合14.关于巨噬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B.具有特异性吞噬杀伤作用C.静止时表达高水平MHC-Ⅱ类分子D.具有ADCC效应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15.NK细胞的受体包括A.KAR和KIR B.TCR和CRC.KAR和BCR D.KIR和CRE.CDR和KIR16.关于NK细胞正确的叙述是A.与T、B细胞来源于共同前体细胞B.个体发育上更接近B细胞C.CD3为早期发育的特有标志D.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E.由髓样前体细胞分化而来17.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特异性杀伤作用B.ADCC作用C.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D.吞噬靶细胞E.诱导急性变态反应的发生18.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h细胞B.CTL细胞C.TCRαβT细胞D.NK细胞E.Ts细胞19.常用分离巨噬细胞的方法是A.补体结合试验B.ADCC效应C.E花环形成D.对玻璃和塑料制品的粘附性E.凝集反应20.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A.补体B.抗体C.细胞因子D.MHC分子E.TCR 21.既具有吞噬杀菌作用又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B细胞E.NK细胞22.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A.CD2,CD3 B.CD3,CD4C.CD56,CD16 D.CD3,CD56E.CD16,CD11B型题题23~27A.中性粒细胞B.红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23.具有非特异性吞噬杀伤作用的细胞是24.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细胞是25.在急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是26.能够引起急性变态反应的细胞是27.具有清除血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功能的细胞是题28~31A.SR B.KAR C.FcεR D.TCR E.FcαR28.NK细胞具有的受体是29.巨噬细胞具有的受体是30.肥大细胞具有的受体是31.中性粒细胞具有的受体是题32~35A.巨噬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32.胞浆中含有嗜天青颗粒的细胞是33.活化后产生H2O2,O2-,NO的细胞是34.活化后释放毒性颗粒蛋白的细胞是35.胞浆中含有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题36~40A.嗜酸性粒细胞B.肥大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36.活化后合成IL-1,IL-6,IL-8,IL-12和TNF-α的细胞是37.活化后合成IFN-γ,TNF-α, CSF,IL-3的细胞是38.活化后合成TNF,IL-8和PAF的是39.活化后可以与IgA和IgM结合的是40.活化后合成PAF,IL-3和IL-5的是题41~42A.T细胞B.NK细胞C.巨噬细胞D.B细胞E.肥大细胞41.表达CD16,CD56分子的细胞是42.表达Fcε受体的细胞是C型题题43~46A.吞噬作用B.抗原递呈作用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3.NK细胞44.巨噬细胞45.中性粒细胞46.树突状细胞题47~50A.巨噬细胞B.NK细胞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7.表达FcγR的是48.具有ADCC作用的是49.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是50.表达抗原结合受体的是题51~52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51.具有粘附于玻璃塑料表面特性的细胞是52.具有介导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细胞是X型题53.巨噬细胞表达的受体包括A.清洁受体B.FcγRC.TLR D.补体受体54.中性粒细胞表达的受体包括:A.补体受体B.Fc受体C.LFA受体D.KAR55.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与杀菌作用有关的物质是A.一氧化氮NO B.过氧化氢H2O2C.超氧阴离子O2- D.防御素56.巨噬细胞的免疫学功能包括A.ADCC作用B.抗原提呈作用C.免疫调节作用D.吞噬杀伤作用57.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是A.NK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中性粒细胞58.单核吞噬系统包括A.单核细胞B.Kupffer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59.关于NK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与T、B细胞来源于共同前体细胞B.由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而来C.CD56为早期发育的特有标志D.TCR为NK细胞的特有标志二、填空题:1.【1】分子为胚胎胸腺内NK细胞和T细胞共同的前体细胞表面标志;【2】分子为胚胎肝脏中NK细胞和T细胞共同的前体细胞表面标志;【3】分子为NK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
CH13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ity
目录
1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2 固有免疫细胞 3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4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特点
遗传性(genetic;早,出生时已具备,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8
一、吞噬细胞(phagocyte)
吞噬细胞 phagocytes
单个核吞噬细胞(系统)
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monocyte
macrophage
小胶质细胞、库普弗细胞、破骨细胞
2020/8/4
9
(一)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NK细胞:ADCC作用(穿孔素、颗粒酶和FasL)。
➢γδT细胞:粘膜和皮肤组织,杀伤机制同CTL
➢NKT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胸腺,膜分子,杀伤机制同CTL。
➢B1细胞:发育较早,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的固有层,起抗早期感染和
维持自稳的作用。
2020/8/4
3. 微生物屏障 皮肤和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
2020/8/4
4
Secretions at epithelial surfaces
Site Source
Specific substances secreted
Eyes
Lacrimal glands (tears) Lysozyme, IgA and IgG
部位 皮肤 口腔 胃 肠道
第十三、四章免疫应答

Ti-Ag诱导免疫应答特点: ①不需Th细胞的辅助 ②只诱导IgM类抗体的产生
三、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及其特点
特 点 初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
抗原剂量 大 小 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时产 初次接受某一抗原刺激时 生的免疫应答。 产生的免疫应答。 潜伏期 长,5~10 天 短,2~3天 抗体滴度 抗体类型 低 IgM为主 高 IgG为主
作业
2.选择题 (4)在初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G B.IgA C.IgE D.IgM E.IgD (5)下述哪种抗原为自身抗原?() A.肿瘤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病毒性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细菌抗原 (6)关于体液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需要抗原刺激 B.不需要APC参与 C.B细胞 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Ig仅在细胞外发挥效应 E.对TD抗原的应答需Th细胞辅助
㈠第一活化信号(Ag刺激信号)的产生 ㈡第二活化信号(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 1. Th细胞的活化
2. Th细胞辅助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B细胞作为APC将抗原提呈给Th细胞,在与 ①活化的 Th 细胞表达 CD40L 与B细胞的 B细胞、 Th 细胞表面的 多对协同刺激分子 Th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Th细胞受到双信 CD40 相互作用; B 细胞上的BCR (即 mIg )与抗原结合,产 相互作用(主要为 CD40 与 CD40L )产生第二 号的作用, Th细胞活化。 ②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辅助 B细胞的活化、 活化信号。 生第一活化信号。 增殖、分化。
第三节 T细胞的效应功能
2.活化的Th2细胞释放IL-4、5、6、10等诱导B
细胞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3.Tc细胞亚群可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因子, 直接发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对肿瘤的监视与防御
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
固有免疫细胞能够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 的攻击。
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
固有免疫细胞能够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 清除能力。
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1 2 3
识别自身抗原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固有免疫细胞概述 • 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机制 • 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过程 • 固有免疫细胞在感染和疾病中的作用 • 固有免疫细胞的调控机制 • 研究展望与未来挑战
01
固有免疫细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固有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快速识 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是人体 天然的防御机制。
细胞因子的调控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作用。
细胞因子调控固有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功能
细胞因子可以调控固有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细胞因子网络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 网络,共同调节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固有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配体相互识别和作用,形成复杂的细胞网络,共同调节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能够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来挑战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一 即刻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z 屏障 z 补体 z 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一 即刻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屏障
阻止病原体越过上皮层和在组织中形成菌落的多种屏障
基本屏障 化学械防护 +
+
黏液、分泌物
+
纤毛运动
分泌物 抗菌物质
不饱和脂肪酸 β防御素
低pH,胃蛋白 酶
隐窝素
凝集杀菌素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适应性免疫
应答的关系
主要内容
¾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¾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¾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固有免疫系统 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能够非 特异性抵御各种病原体入侵,并将体内侵入病原体 或体内衰老损伤和突变细胞及时清除的防御体系。
发生于感染后4-96h • 巨噬细胞被募集、活化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 • NK细胞和固有样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 内部屏障的保护作用。
12 CCMU
1.活化的巨噬细胞的抗感染免疫作用
(1)白三烯和前列腺素D2等炎性因子作用; IL-8、MIP-1α/β和MCP-1等趋化因子作用;
(2)TNF-α和PAF作用:使局部凝血,阻止局部病原体扩散; (3)TNF-α、IL-1和IL-6:引起发热,抑制病原体生长;促 使急性期蛋白(MBL)合成、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等。
2.NK细胞和固有样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1)NK细胞 (2)NKT细胞和γδT细胞 (3)B1细胞:识别TI抗原,48h内产生IgM类抗体。
3. 内部屏障保护作用
三 适应性免疫应答启动阶段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发生于感染 96小时之后。 (1)成熟DC有效激活抗原特异性初始T细胞 启动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 (2)滤泡DC、抗原特异性B细胞、CD4+Th2细 胞启动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指机体在种系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御功能,构成机体抵御病原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固有免疫的特点1. 先天固有,可稳定遗传。
2. 免疫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3. 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但无免疫记忆性。
4. 固有免疫也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1)可调控或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强度。
(2)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维持及其效应的发挥也必须有固有免疫的协助和参与。
固有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屏障、固有免疫分子、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屏障:一皮肤黏膜屏障物理阻挡、化学杀伤、生物拮抗二血脑屏障三胎盘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一)巨噬细胞的活化过程巨噬细胞(识别受体)+病原体、肿瘤细胞及宿主凋亡细胞(相应配体)结合→信号传导→传入核内,并转位至细胞效应分子编码基因调控区,增强启动子的活性→基因开始转录和表达。
(二)巨噬细胞的功能1.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与杀伤效应(1)依氧杀菌系统①反应性氧中间物②反应性氮中间物(2)非依氧杀菌系统2. 抗原提呈作用(1)单核巨噬细胞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
(2)加工处理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肽段与MHC分子结合形成肽-MHC 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3)单核巨噬细胞B7分子与活化T细胞表达的CD28作用,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3.免疫调节中性粒细胞(一)一般特性 1. 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明显的吞噬能力。
2. 产生的过氧化氢又可与卤化物、髓过氧化物酶组成MPO杀菌系统。
3. 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可迅速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
(参与吞噬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分泌功能)(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特点 1. 无需激活即能够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具有MPO杀菌系统。
2. 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3. 无抗原提呈作用。
NK细胞(一)NK细胞的杀伤机制1.释放穿孔素/颗粒酶(1)穿孔素: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可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孔道”,使水和电解质迅速进入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崩解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一、单项选择题1.在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A. NK细胞B. T细胞C. B细胞D. 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及吞噬细胞E. 抗原提呈细胞2.吞噬细胞包括有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B.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NK细胞C.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 巨噬细胞和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E. 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3.借助巨噬细胞的哪种特性,可将之与淋巴细胞分离开来★A. 吞噬B. 粘附C. 提呈抗原D. ADCC作用E. 趋化性4.感染时,最早被招募到感染部位的吞噬细胞是★A. 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NK细胞D. 单核细胞E. T细胞5.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 Th细胞B. Tc细胞C. TCRαβ+细胞D. NK 细胞E. Ts 细胞6.具有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是:A. Tc细胞B. NK细胞C. T DTH细胞D. 巨噬细胞E. 中性粒细胞7.大颗粒淋巴细胞是指:★A. 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MPSD. NK细胞E. TIL8.关于NK细胞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无SmIgB. 来源于骨髓C. 表达IgFc受体D. 具有吞噬作用E. 无TCR9.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A. 生成补体B. 释放活性氧C. 分泌溶菌酶D. 参与ADCCE. 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10.同时具有CD56分子和CD16分子的细胞是:★A.B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中性粒细胞E.Th1细胞11.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有:A. T细胞B. B细胞C. APCD. 巨噬细胞E. 粘膜上皮细胞12.皮肤粘膜上皮细胞的物理屏障作用表现除下列哪项均正确?A. 致密的上皮细胞具有机械屏障作用B. 上皮细胞的更新C. 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可做定向摆动D. 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物的冲洗作用E. 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物的抗菌作用13.以下关于巨噬细胞错误的是A. 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名称B. 对玻璃塑料表面有很强粘附力C. 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D. 可表达MHCⅠ/Ⅱ类受体E. 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4.MPS参与的免疫功能不包括A. 吞噬杀伤作用B. 呈递抗原,启动免疫应答C. 激活补体D. 分泌补体E. 免疫调节15.APC不包括下列哪项?A. T细胞B. B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状细胞E. 朗格汉斯细胞二、多项选择题1.参与非特异免疫的细胞有:A. 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B.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 NK细胞D. TCRγδ细胞E. 肥大细胞2.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A. 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B. 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C. 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D. 抗肿瘤作用E. 免疫调节作用3.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 不需要抗原剌激B. 识别靶细胞不受MHC Ⅱ类分子限制C. 靶细胞表面MHC I 类分子表达减弱时,NK细胞杀伤能力增强D. 穿孔素导致靶细胞溶解E. 具有ADCC4.NK 细胞表面标志有:★A. 抗原识别受体B. CD2C. CD19D. CD56E. FcγRⅢ5.关于NK 细胞的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具有细胞毒作用B. 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C. 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 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E. 是ADCC的主要细胞6.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有:★A. 巨噬细胞 B . NK细胞 C. 中性粒细胞D. T淋巴细胞E. B淋巴细胞7.能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有:A. Tc细胞B. NK 细胞C. B淋巴细胞D. 巨噬细胞E. 中性粒细胞8.NK细胞的功能有:★A. ADCCB. CDCC. 免疫调节D. 参与抗原呈递E.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9.下列哪些属于巨噬细胞?★A. 破骨细胞B. 肺泡巨噬细胞C. 小胶质细胞D. 血中中性粒细胞E. 肝枯否细胞10.下列哪些符合巨噬细胞的特性?A. 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B. 由血液单核细胞分化而来C. 可加工处理呈递抗原D. 形态多样E. 可摄入并降解微生物11.巨噬细胞的表面分子包括★A. MHCⅡ类分子B. FcγRC. CD14D. CKRE. C3bR12.能杀伤靶细胞的细胞包括★A. NK细胞B. CTLC. TILD. 巨噬细胞E. LAK细胞13.淋巴结中可捕获抗原的细胞是:★A. T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树突状细胞D. B淋巴母细胞E.NK细胞三、填空题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三个时相,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2.M细胞是散布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一种特化的_____细胞,可将外来抗原以吞饮泡的形式转运至细胞质内。
★3.NK细胞表面有两种不同的受体,分别是_____和_____,这使其能识别正常的自身组织细胞和体内异常组织细胞。
★4.T细胞根据TCR受体类型的不同可分为____和_____,其中______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主要分布于________。
★5.B细胞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亚群,其中______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
★6.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7.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后,发育为_____。
8.肝脏中的巨噬细胞又称为_________,神经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又称为_________。
★9.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可对TD 抗原进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0.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组成包括、、、、、等。
四、名词解释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2.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4.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5.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6.M细胞(membranous cell/microfold cell)★7.γδT细胞★8.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9.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ea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五、问答题1.简述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2.简述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3.B-1B细胞的抗体应答特点是什么?★4.举例说明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5.简述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各时相的主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6.NK细胞为什么能够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而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7.简述γδT细胞的分布及作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D 2.A 3.B 4.B 5.D 6.A 7.D 8.D 9.E 10.C 11.E 12.E 13.C 14.D 15.A二、多项选择1.ABCD 2.ABCDE 3.ABCDE 4.BDE 5.ABCDE 6.ABC 7.BDE 8.AC 9.ABCE 10.BCDE 11.ABCDE 12.ABCDE 13.BC三、填空题1.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2.抗原转运3.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4.TCRγδ细胞TCRαβ细胞TCRγδ细胞粘膜和上皮组织5.B-1B B-2B B-1B 腹腔胸腔肠壁固有层6.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7.巨噬细胞8.枯否细胞小胶质细胞9.摄取加工处理呈递10.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NK1.1┼T细胞γδT细胞B1-B 细胞四、名词解释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2.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又称适应性或获得性免疫(adaptive or acquired immunity)。
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
NK 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直接或通过ADCC 效应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4.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指能够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 细胞等。
5.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各阶段也起重要作用。
6.M细胞(membranous cell/microfold cell):是散布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可以吞饮泡的形式将外来抗原转运至胞质内,在未降解情况下,使外来抗原穿过M细胞,进入粘膜下结缔组织,被巨噬细胞摄取,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7.γδT细胞:表达TCRγδ-CD3复合物的T细胞称为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和上皮组织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8.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是指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反应辅酶Ⅰ(NADH氧化酶)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 氧化酶),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游离羟基、过氧化氢和单氧态氧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9.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ea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是指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还原型辅酶Ⅱ或四氢生物喋呤存在条件下,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胍氨酸和一氧化氮,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五、问答题1.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⑴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巨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并通过其氧依赖性和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发挥杀伤和消除作用;⑵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例如TNF-αIL-1 IL-6 IL-8 IL-12 MCP-1等)和其他炎症介质(例如LBT-4 PAF 前列腺素E 磷脂酶等),参与局部炎症反应、发热反应和急性期反应,从而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并对免疫细胞有重要的调节作用;⑶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⑷抗肿瘤作用2.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⑴直接或通过ADCC效应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发挥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