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合集下载

纤维结构ppt课件

纤维结构ppt课件

产生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子
与温度有关
由相邻原子上的电子云旋转引起瞬 时的偶极矩而产生的。产生一切非
极性分子中。
0.2~2千卡/克分

与温度无关
大分子侧基(或部分主链上)极性 能量1.3~10.2千卡/克
基团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如-NH, 分子距离2.3~3.2A 与
-COOH,-OH,-CONH等)
• 1. 常规合成纤维
• (1) 涤纶纤维 (PET)
A′-A-A……A-A-A〞或 A′-(A)n-A 〞 A ——单基; A′、A〞——端基; n ——聚合度;
.
常用纤维的单基
• 纤维素纤维:-葡萄糖剩基 • 蛋白质纤维:-氨基酸剩基 • 涤纶: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 锦纶:己内酰胺 • 丙纶:丙烯 • 腈纶:丙烯腈
.
• 单基的化学结构、官能团的种类决定了 纤维的耐酸、耐碱、耐光、吸湿、染色 性等,单基中极性官能团的数量、极性 强弱对纤维的性质影响很大。
❖ 聚集态结构:晶态、非晶态、结晶度、晶粒大小 、取向度、侧序分布等
❖ (形态结构):纵横向几何形态、径向结构、表 面结构、孔洞结构等
.
一、纤维的大分子结构
• 纺织纤维除了无机纤维(玻纤、石棉 纤维、金属纤维)等外,绝大多数都 是高分子化合物(即高聚物),分子量 很大。
.
1、单基(链节) m
定义: 构成纤维大分子的基本化学结构单元。
1) 定义:指纤维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 通过内旋转或振动而形成各种形状的难 易程度的特性。
单键的内旋转是大分子链产生柔曲性的根 源。对于高聚物而言,其中的大分子链 的内旋转除了受分子内原子或基团相互 影响外分子间作用力也有很大影响。
.

第四章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第四章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周的 侧基比较均衡,侧基之间的结合力小,
从而使链节容易绕主链键 旋转,大分子伸
直、弯曲容易,反之链节不易弯曲或伸直,
这 种特征叫做大分子柔曲性。大分子柔曲
性好,纤维弹性好,较易 变形。
返回
5.基原纤:几根直线链状的大分子 相互平行,按一定的距离,一定位相, 一定相对形状,结晶态的很细的分子束
6.微原纤:若干基原纤排列结合成 较粗的结晶态大分子束
若取向度f=60%--75% 高 结晶度r=40% 中 则高强低伸
八、锦纶 1.大分子结构:
2.大分子柔曲性好,易变形,做弹力丝容易 3.吸湿染色比涤纶好,因为极性基团多 4.结晶度低 5.取向度高(高拉伸) 6.强力伸长适中,耐磨性最好 7.不耐晒
九、腈纶 1.大分子结构空间螺旋形,使得分子不易靠拢
第四章纺织纤维的内部结 构
第四章 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各种纤维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研究纤维结构的几种测试原理简介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概念
1.单基:组成高聚的个数
4.大分子柔曲性:线性大分子,如果
主链上的原子键弹性好,侧基少,主链四
7.原纤:若干微原纤组成的由非晶 区间隔的结晶态的大分子束
8.巨原纤:原纤组成的大分子束 9.纤维:由巨原纤组成
10.大分子间的结合力 1)分子引力(范德华力)、静电
力、诱导力、色散力 2)氢键、极性基团
3)盐式键
4 )化学键
二、大分子聚集状态 1.结晶态: ①分子排列规整 ②缝隙孔洞少
③吸湿困难 ④强力高 ⑤变形小 2.非晶态:与结晶态相反 取向度: f=0, f=1 大分子沿纤
于羊毛 3.结晶度、取向度高于羊毛 4.弹性比羊毛差,无α-型螺旋 5.强度高,伸长小,吸湿比羊毛小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件——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件——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定义
高聚物分子链开始运动或冻结的温度。
●玻璃化温度的使用价值
玻璃温度是非晶态高聚物作为塑料使用的最高温度;是作为橡胶使用的最低温度。
●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
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
升温速度
主链柔性
分子间 作用力
外力大小 作用时间
影响玻璃化 温度的因素
相对分 子质量
增塑剂
交联
共聚
END
范围:0.8×103~8.4×103J/mol
静电引力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温度T的关系
Tf 过渡区 黏流态
T 高弹态
Tg
二、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结晶态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M线
玻璃态
高弹态、黏 流态及两者 之间的过渡 区均随相对 分子质量和 温度的增加 而变宽。
分子链近链端部 分链段内旋转
分子链侧链部 分链段内旋转
☆整个分子链的运动(重心发生位移) 条件:存在分子间或内的干扰和纠缠时,不能实现整个分子链的运动;
在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通过链段一方向的运动可以实现整个分子链的运动。
干扰点 纠缠点 存在干扰、纠缠时的整个分子链运动
溶液及熔融状态下的整个分子链运动
高低,位能越低越容易旋转。分子结构不同,位能不同,一般电负性大、取代基多或大, 位能越大。 0o 60o 120o 180o 240o 300o 360o θ
高分子链的内旋旋转本转质过与程小中分的子位一能般,变只化是σ键多,内旋转复杂高,分构子象多链。的内旋转
共轭双键 由于分子链整个形成共轭体系,造成旋转困难,故只有刚性而无柔性。如 聚乙炔 ~CH=CH-CH=CH-CH=CH-CH=CH~

纺织材料学——化学纤维成纤高聚物特征和化学纤维制造

纺织材料学——化学纤维成纤高聚物特征和化学纤维制造

第四章:化学纤维
喷射纺丝:纺丝液从喷丝孔压出后,受周围高速 气流喷吹,并进行高倍拉伸,使纤维直径小于 0.5-3μm,成超细纤维。 复合纺丝: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纺丝液,按一定比 例,复合喷丝,形成多组分复合纤维。 异形纺丝:改变喷丝孔形状,得各种异性纤维。 高速纺丝:POY丝
第四章:化学纤维
(三)后加工 经过纺丝工序,高聚物已初具纤维形态,
第四章:化学纤维
二、细度: 在棉纤维细度一节中我们讲过:Nm、Tex、
D、M、d对于化纤除M不用外,剩下的全都可用。 (单丝、复丝的表示方法有区别)。 1.振动测量法:
有关细度测量方法已在棉纤维、毛纤维一 章中详细介绍,均适用于化纤。
第四章:化学纤维
介绍一种对化纤较适用的细度测量方法。 纤维两端夹持,由仪器在纤维上施加一横向振 动,使纤维产生共振,此时,可用下面的公式 计算:
由于是人工产品,所以其性能不象天然纤维那 样性能是天生的,有限的,而是可以人为改变 和控制的,可以制得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因 而在民用、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及 尖端科学领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
第四章:化学纤维
民用:大家很熟悉,强度高,比重轻,耐磨损, 不霉蛀,易洗快干等。
工农业:包装材料,传送带,渔网,绳索等。 交通运输:轮胎帘子线。 医疗:人造器管,缝合线,消毒纱布,卫生用
品 国防:炮衣,降落伞,军用帐蓬,各种防护服 宇航:耐辐射,耐高低温纤维,飞行服,宇宙
飞船减速器。
第四章:化学纤维
长久以来,为了满足人类穿着日益增长的需 要,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纤维材料来源。蚕丝 是自然界唯一可供利用的长丝,而且它的形成独 具一格——由液体状变成固体状。我国早在南宋, 就有记载,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一书记述,广 西某县枫树上有“食叶之虫”称做“丝虫”,它 的外形“似蚕而呈赤黑色”,每当五月(农历) 间“虫腹如蚕之熟”,当地人就捉回用醋浸渍, 然后剖开虫腹取出丝素,在醋中牵引成丝,一虫 可得丝长6-7尺,这种从野蚕身上抽丝的方法, 堪称是人类人工制丝技术最早的事实。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3)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3)
普通粘胶纤维可纯纺也可混纺,一般作为 衣料(纯纺、混纺)、被面和装饰织物。
9
②高湿模量粘胶纤维
模量:衡量材料变形难易程度指标,值小材 料易变形。
截面近似圆形。我国商品名称为富强纤维 或莫代尔(modal),日本称虎木棉。
富强纤维
10Βιβλιοθήκη 莫代尔纤维是Lenzing(兰精公司)开发的高 湿模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是产自欧洲的灌 木林,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 而成,所以与棉一样同属纤维素纤维,具有生物 降解性,并且在纤维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类似粘胶 纤维的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是21世纪的新型环保 纤维。
回潮率(%)
13
12.5
8
涤纶
1.7 40-52 40-52 44-45 44-45
0.5
Lyocell纤维
1.7 40-42 34-38 14-16 16-18 11.5
天丝纤维,拥有棉的“舒适性”、涤纶的
“强度”、毛织物的“豪华美感”和真丝的“独 特触感”及“柔软垂坠”,无论在干或湿的状态 下,均极具韧性。
粘胶纺丝液+凝固浴(硫酸、硫酸钠、硫酸锌)→ 纤维素再生形成纤维 根据纺丝工艺的不同,制得的粘胶纤维的性质不同。
4
3.粘胶纤维的结构特征 (1)化学组成
和棉的成分相同,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聚合度250-550(棉6000-15000)。 (2)形态结构
普通粘胶横向形态
不规则的锯齿形
普通粘胶纵向形态
1.概况 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主要品种,
也是最早研制和生产的化学纤维,其化学 组成与棉纤维相同。因制成的液体很粘, 称为粘胶。
3
2.制造流程 (1)纺丝液的制备
木材、甘蔗渣→纯净的纤维素(纤维素浆粕)→ 稀碱处理→碱纤维素 +CS2 纤维素黄酸酯 +NaoH → 粘胶纺丝液 (2)纺丝成形(湿法纺丝)

《纺织材料学》第五版网课题库附答案

《纺织材料学》第五版网课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纤维的结构1.大分子中的单基结构会影响纤维的哪些的性能(ABCD)A.耐酸性B.染色性C.吸湿性D.耐光性2.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可以通过拉伸工序提高,这是由于结晶度得到提高。

×(拉伸工序是取向度的提高。

)3.羊毛纤维是多细胞纤维,所以不存在原纤结构。

×(只要是纤维基本具备原纤结构,但具备完整的原纤结构的只有棉、毛纤维,合成纤维都不具有完整的原纤结构)4.(识记)纺织纤维的结晶度越高,纤维力学性能越好。

×(结晶度越高,纤维力学性能是越好,但是如果过高就会力学性能变差,就会成为脆性纤维,所以不是结晶度越高越好。

)第二章: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5.其他条件不变,纤维越细,细纱强度()DA.没有规律B.越低C.不变D.越强6.纤维越长,纱线中的毛羽()CA.越多B.没有规律C.越少D.没有关系(在保证纺纱具有一定强度下,纤维越长,整齐度高,则可纺纱线性好,细纱条干均匀度好,纱面表面光洁,毛羽较少。

)7.纤维和纱线的特数越高,()AA.细度越粗B.长度越短C.细度越细D.长度越长(线密度、纤度是正相关,公制支数是负相关。

)8.纺纱工艺设计时使用主体长度。

×(纺纱工艺设计使用品质长度作为参考参数。

)第三章:植物纤维9.(1)棉纤维的长度仅取决于纤维品种。

×(纤维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长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生长的部位和本身结构)(2)棉纤维长度较长,即使有较多短绒,也不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

(只要短绒的存在就会影响条干均匀度)(3)棉纤维越细,所纺纱线越细,条干均匀度越好,但纱线强力不好。

(纤维越细,所纺纱线越细,条干均匀度越好,纱线强力也会越好,因为细纤维间抱合力大,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力)(4)(识记)棉纤维的成熟系数大小仅与次生层厚度有关。

√(5)正常成熟时,长绒棉成熟度系数比细绒棉的成熟度系数低。

×(两种不同品种的纤维成熟度没有可比性)(6)棉纤维成熟度系数越高,纤维强力越高,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度。

纤维化学与物理

纤维化学与物理
三、羊毛纤维的近程结构
四、羊毛纤维的远程结构
羊毛蛋白的分子一般具有α螺旋构象(主要存在于低硫蛋白的多肽链中)
构象变化:α构象向β构象转变 拉伸倍数>20%--开始转变 拉伸倍数>35%--明显转变 拉伸倍数>70%--完全转变(如能形成新的稳定的交联键则构象
变化不可逆)
五、羊毛的聚集态结构
皮质细胞、微原纤和基原纤模型图
第五章 蛋白质纤维
蛋白质纤维Hale Waihona Puke 分类第一节 蛋白质的基础知识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概况
1.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有机含氮高分子物,分子量很高,结构复杂,但是,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为:
主要元素:C、H、O、N 其他元素:S、P 微量元素:Fe、Cu、Zn、I 2.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完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而且在水解 过程中羧基与氨基又是等当量增加的,因此蛋白质的基本 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二、蚕丝的组成和结构
1、蚕丝的组成
蚕丝主要由丝素与丝胶两部分组成,它们占茧丝总重量的90%以 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脂腊、色素和碳水化合物。
2、丝素的结构 (进程、远程、聚集态结构)
丝素原纤的结构
3、丝胶的结构
三、蚕丝的主要性能
1、吸湿性 吸湿性比较高,吸湿后纤维膨胀,直径大幅增加,蚕丝遇水迅速
1、分子式(C6H10O5)n
2、结构式:
结构描述:
(1) 多糖类(碳水化合物)
(2)高分子物
(3)由β-d-葡萄糖剩基彼此以1,4甙键连结而成 ,相邻 两个剩基相互扭转180度,大分子对称性良好,结构规整。
(4)含有大量羟基,可发生醇类的反应。分子间可形成 氢键。纤维素分子中的每一个葡萄糖剩基上有三个自由羟 基,2、3位上接两个仲醇羟基,6位上接伯醇羟基。

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课件

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课件
苷键水解催化
酸性愈强,水解愈快 浓度愈大,水解愈快 温度愈高,水解愈快 时间愈长,水解愈严重 结构愈疏松,水解愈快
中和:过剩的碱 加强漂白:含氯氧化剂 蝉翼纱、烂花织物
(3)氧化剂的作用
一般不受还原剂的影响 氧化纤维素
伯羟基 → 醛基 → 羧基 仲羟基 → 酮基 → 开环的醛基和羧基 半缩醛基 → 羧基
O
Serine (16%)
C H2 C H2 C H2 N H C H C H2 C n
O
Tyrosine (11%)
丝素分子链的构象
丝素的性质
耐热性
好,100℃,强力无影响
溶胀和溶解性
水中,直径增加16%~18%,长度1.2% 不能溶解,水只能进入无定形区 钠、锌、镁、钾强酸盐类,溶解 铁、铝、钙、铬盐类,增重
结晶度
棉70%,麻90%,丝光 棉50%,黏胶40%
取向度(取向因子)
陆地棉0.62,苎麻0.97, 普通黏胶0.54
缨状原纤结构模型
分子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聚合度高,强力高 结晶度,强力高
麻>棉>黏胶
取向度高,强力高
顺应排列,次价键力增高 改善受力情况
棉和丝光棉 化学纤维纺丝过程中的拉伸
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保护羊毛内层组织, 具有耐碱、氧化剂、还原剂和蛋白酶的功 能
羊毛缩绒性
皮质层
决定羊毛的主要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 皮质层由角朊蛋白组成,由近20种氨基酸
组成,其中最为特殊的是含量高达14%以 上的胱氨酸(二硫键) 存在两种皮质细胞:正皮质和副皮质细胞 部分皮质层可能存在天然色素
结晶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染液只能进入无定形区和晶区的边缘 高:染料平衡吸附量少,得色浅淡 低:染料平衡吸附量多,得色深浓 棉和丝光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