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根本政治制度》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时《根本政治制度》的内容,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涵、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了解与之相关的选举、监督等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意识,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尚浅。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政治现象和信息有限,因此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拓宽视野,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选举、监督等概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引导学生了解选举、监督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知识。

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选举、监督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运作。

2.问题引导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意识。

4.课堂讲授法:系统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和问题,用于教学引导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准备选举、监督等方面的资料,以便学生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标志,如国徽、国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标志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选举、监督等内容。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5.2 基本政治制度 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5.2 基本政治制度 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环节二:
合作探究
授课时长
10--12分钟
学习方式
采访人大代表
山西某市一位初中教师在去年参加了市里的两会。今年春季开学后,学校电视台学生记者专访了该教两会,您是以人大代表还是以政协代表的身份参加的?”
教师:“人大代表。”
学生:“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检查时间
检查次数
检查结果
教师:“主要听取并审议了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市中院等机关的工作报告,最后表决批准了我市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还有人事罢免等,内容很多。”
学生:“人大代表要积极参政议政。作为代表,这次您参与提交了什么方面的提案?”
教师:“有关义务教育改革方面的,这也是落实目前山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要求的具体体现。另外,你的提问中有几处表述是不妥的,需要纠正。”
自主预习
授课时长
3--5分钟
学习方式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P67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地位?
3.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P68):
5.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P68):
人民政协的职能(P67):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P68
根据以上采访,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的两会分别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
“市人大会议”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市政协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结合这位教师所谈的内容,请你分别对应说明人大代表的职权有哪些?
基本政治制度学展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5.1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历史和基本内容。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掌握其重要性和优越性。

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重要性和优越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激发他们自觉遵守和捍卫这一制度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成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优越性,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如此重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根本政治制度。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和含义(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其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含义。

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根本政治制度-部编五·四学制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根本政治制度-部编五·四学制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根本政治制度-部编五·四学制版八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根本政治制度的概念、内容和重要性。

2.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3.掌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二、教学重难点1.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概念的概括和介绍。

2.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解和运行机制分析。

三、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章内容主要围绕根本政治制度这一主题展开,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同时,本章还提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根本政治制度打下了基础。

2. 教学方法本章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关注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与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衔接,例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主题,大家还记得学习了哪些内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2. 教学主体(1)根本政治制度1.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和概括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概念。

2.对根本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的解释和介绍,包括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和作用等。

(2)民主集中制1.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介绍和解释,包括定义、特点、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等。

2.与学生一起分析民主集中制的优点和缺点,强调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特点、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等。

2.与学生一起探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4)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介绍和概述,包括定义、特点、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等。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第2课时根本政治制度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第2课时根本政治制度

大会堂一角
探究与分享P65:
一些人大代表在不断深入基层调研 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陆续提交多项建议, 建议实行义务教育免费,这些建议引起政府 重视;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科 书免费;2008年,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 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2017年,全国义务教 育阶段教科书免费。 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 了怎样的作用?
课堂练习:
1.某校八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 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A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 作主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的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 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7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3周年, 实践证明,这一民主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 的积极性。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③人大代表是由选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 举产生的 ④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 民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妇女占比
与十一届 比较 十二届
提高5.18% 13.42%
提高1.2% 20.42%
提高2.07% 23.4%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对于发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 众多的多民族的大国,人 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讨论 决定国家大事。
我国的国情及国家性质决定了 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 A、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D、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5.2 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5.2 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5.2 基本政治制度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主动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丰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体验。

2.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

3.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

三、教学过程导入:图片欣赏《2022两会好声音》思考:我们能听到这些“两会好声音”,得益于我国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一)环节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活动一:观看视频《三分钟读懂政协》思考:谈谈你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了解?小结:“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视频得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终胜利、建立新中国以及民主制度等,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落实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并认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八个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而多党合作的重要平台就是人民政协,它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并进一步了解政协的性质、职能。

以及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基本政治制度》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基本政治制度》习题(含答案)

《基本政治制度》分层练习◆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C.政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它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2.以下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组织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④监督国家政权的民间组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合作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防止和克服“大汉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团结D.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4.2017南时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这70年来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些富足安康的局面得益于我国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5.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如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年份生产总值数据表(单位:亿元)。

材料反映了()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内蒙古的进步和繁荣D.各族人民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③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④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等四县。

新的发展周期,我省将更加突出“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提高被支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关注民族地区基层民众需求,多做增加民众就业、提高民众收入的实事,进一步体现综合效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5.2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理解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避免片面化或抽象化。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我国政治制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到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感受到国家治理的民主性和法治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政治制度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基本政治制度。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强调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
第2课时根本政治制度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2.了解人大代表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3.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知道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自主预习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人民通过___________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_______机关、_______机关、_______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法_______各项议案和报告、_______各项决定、提出_________和_________ 。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三、合作探究
思考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并将下图补充完整。

四、随堂演练
1.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巩固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④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②与其他国家机关比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③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3.某市开展“人民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试点活动,要求人民代表向选民汇报工作。

这说明人民代表()
①要接受人民的监督②其资格由所从事的职业决定③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材料一: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国是。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是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议案中,“关注民生”是最大特点。

(1)材料一说明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说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民主选举
3.行政审判检查
4.审议表决议案质询案
5.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合作探究
民主选举人民代表大会行政审判检察
随堂演练
1.D
2.C
3.C
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因为人大代表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