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教案

合集下载

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体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2. 火柴、礼物等教具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讲述故事:简要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的背景、情节和结局。

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女孩为什么会受冻、受饿,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4. 情感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

5. 表达想法: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 绘画创作:让幼儿用画笔描绘故事中的场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 关爱行动:组织幼儿进行爱心传递活动,学会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表达想法时的情感态度。

3. 评估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波动,适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3. 注意安全,尤其在绘画创作环节,确保幼儿使用绘画工具的安全。

七、活动步骤1. 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

2. 讨论小女孩面临的困境,让幼儿思考如何帮助她。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感。

4. 进行绘画创作,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 组织幼儿进行关爱行动,学会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八、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

2. 学会生词:火柴、小女孩、温暖、幸福等。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同情心。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珍惜幸福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2.2 难点:培养幼儿对故事中情感的体验,学会关爱他人。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新年是怎么过的吗?新年里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4.2 讲述故事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过程中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运用,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情感。

4.3 讨论故事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小女孩为什么会在新年夜里卖火柴?她为什么会冻死在街角?我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人?4.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感受。

5.2 画一幅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画,可以是故事情节、自己喜欢的角色等。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讨论、表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

6.2 成果评价查看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角色理解以及关爱他人意识的体现。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具准备图片、动画、课件等直观教具。

7.2 环境创设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开展关爱活动,如探访孤儿院、帮助贫困同学等。

8.2 推荐阅读推荐幼儿阅读其他有关关爱、幸福主题的文学作品。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本情节,感知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

1.2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

1.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2.2 火柴道具2.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2.4 音乐《温暖的火花》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寒冷的冬天,以及冬天里需要注意的保暖方法。

3.2 教师讲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3.3 讨论: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中小女孩的同情和关爱,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4 绘画环节:请幼儿画出故事中的小女孩,以及他们想象中的温暖场景。

3.5 展示绘画作品,分享彼此的想法。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4.2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冬天的图片、图书等资料,进行家庭阅读分享。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倾听和表达能力。

5.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中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对关爱他人的认识。

5.3 评价幼儿在绘画环节中的创造力及表现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6.2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

6.3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第七章:教学资源推荐7.1 故事图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各种版本的故事书,供幼儿阅读和欣赏。

7.2 网络资源:有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画视频,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7.3 教育平台:寓言故事、道德教育类节目,帮助幼儿拓展知识面。

第八章:活动反馈与建议8.1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主动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3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篇1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鼓励幼儿运用形容词(例: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衣衫褴褛的),把自己的感受连贯、完整地述说出来,借助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求异性。

2.通过感受童话故事中小女孩悲惨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爱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3.通过幼儿自由想像,并鼓励他们将发生的事大胆地讲述出来,培养幼儿的独创性。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感知圣诞节是开心、快乐的节日。

2.环境准备布置有圣诞气氛的环境。

3.物质准备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电视机、VCD机、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整体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1.师:圣诞夜到了,你知道,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出示书面汉字: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等形容词,营造气氛,帮助幼儿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师: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二、分段欣赏,感受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1.师: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师:如果擦亮一根火柴可以让你帮助小女孩实现愿望,你会怎样帮她呢?2.师: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如果是你,那你又会怎样帮助她呢?3.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是怎样热热闹闹过春节的?4.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过圣诞夜的?三、整体欣赏,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师:小女孩这么可怜,如果你能帮助她,你会怎样帮助她呢?四、各领域渗透艺术:让幼儿在欣赏这一童话故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对小女孩的祝福与希望画出来。

五、生活中渗透在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培养丰富的情感。

六、环境中渗透1.将故事制成图片,让幼儿进行排图讲述。

2.设置小小舞台,放置道具,让幼儿尝试表演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彩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彩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彩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主题,依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主要包括童话故事的情节介绍、人物分析、语言表达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故事中人物情感的理解,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与表达;童话故事的语言特点。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火柴棒、小女孩玩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女孩玩偶,创设卖火柴的情境,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结合PPT和故事挂图,详细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引导幼儿分析小女孩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语言表达(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 情感体验(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故事中小女孩的情感,进行共情训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2. 故事情节简图:小女孩、火柴、温暖的家3. 重点词语:寒冷、温暖、亲情、同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并画出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进行家庭亲子共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与表达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5. 随堂练习6. 情感体验7.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与表达1. 利用挂图、PPT等教具,展示故事情节,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小女孩的情感变化。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卖火柴小女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材,讲述《卖火柴小女孩》故事。

主要章节包括:小女孩困境、火柴光芒、温暖幻想、现实残酷以及结局感人。

详细内容围绕小女孩在寒冷除夕夜,为生存卖火柴,在火柴光芒中找到温暖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学会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女孩心情,体会她无助与渴望。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卖火柴小女孩》动画片、火柴棒、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卖火柴小女孩》动画片,让幼儿解故事背景。

2. 例题讲解:(1)讲述小女孩困境,引导幼儿关注她生活环境和心情。

(2)展示火柴光芒,让幼儿发挥想象,描述小女孩看到美好景象。

(3)讲解故事结局,让幼儿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教育幼儿关爱他人。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小女孩和她在火柴光芒中看到景象。

(2)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卖火柴小女孩》2. 主要人物:小女孩、火柴、温暖3. 重点词语:寒冷、渴望、温暖、关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故事《卖火柴小女孩》,并用自己话描述故事中小女孩心情。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他们同情心和责任感。

同时,鼓励幼儿创作以《卖火柴小女孩》为主题故事画,展示在班级角落,提升幼儿自信心和成就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情感引导3. 随堂练习互动性和参与度4. 作业设计针对性和家庭互动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实际操作一、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实践情景引入重要性,它能迅速吸引孩子们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到故事情境中。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童话故事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童话故事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童话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大班童话故事。

该故事选自幼儿大班语文教材第四章第三篇。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学习生字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内容,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情感变化,学习生字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字词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猜测故事内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边讲边出示PPT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主人公情感变化。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跟读、认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体验主人公情感变化。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2. 生字词:寒冷、孤独、温暖、快乐3. 主题:关爱他人,传递温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画一幅表达故事主题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对生字词的掌握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生字词的学习3. 课堂互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的培养4. 作业设计中的主题绘画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利用故事挂图:挂图应具有生动、形象的插画,以吸引学生的目光。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1一、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和故事中人物的对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培养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和发散性。

2.要求幼儿按故事情节发展分角色表演,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和敏锐性。

(二)情感目标通过看动画,听录音,学习表演人物的表情变化,培养幼儿情感的丰富性。

(三)人格目标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大胆探索,互相合作,培养其合作性、高自控性、独创性和自主性。

二、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并熟悉和掌握故事的内容,且有一定的表演基础。

2.物质准备配本童话故事VCD、录音、角色图片,汉字(对白)条、头饰、挂牌、表情娃娃、表演服装、道具等。

3.环境的准备活动室内布置圣诞节、新年气氛。

三、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1.引出故事名称,出示字条“卖火柴的小女孩”。

2.看故事VCD,提出要求。

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回忆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

(二)引导幼儿回忆人物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1.出示各角色对白的汉字条,幼儿点读。

2.讲述和分析各角色特征,并在旁白和对话前贴上表情娃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如:小女孩:有谁来买我的火柴?(哀求的语气)3.有表情地表现人物对话,再次练习。

(三)学习表演故事1.准备阶段。

幼儿自由交谈,议论怎样演,教师可适时参加幼儿的交谈,确定角色的分配人选。

2.预演阶段。

①根据幼儿自己选定的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先自己尝试表演。

②教师以集体(小组)或个别辅导形式教幼儿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教案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和故事中人物的对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培养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和发散性。

2.要求幼儿按故事情节发展分角色表演,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和敏锐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看动画,听录音,学习表演人物的表情变化,培养幼儿情感的丰富性。

(三)人格目标
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大胆探索,互相合作,培养其合作性、高自控性、独创性和自主性。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并熟悉和掌握故事的内容,且有一定的表演基础。

2.物质准备配本童话故事VCD、录音、角色图片,汉字(对白)条、
头饰、挂牌、表情娃娃、表演服装、道具等。

3.环境的准备活动室内布置圣诞节、新年气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引出故事名称,出示字条“卖火柴的小女孩”。

2.看故事VCD,提出要求。

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回忆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

(二)引导幼儿回忆人物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1.出示各角色对白的汉字条,幼儿点读。

2.讲述和分析各角色特征,并在旁白和对话前贴上表情娃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如:小女孩:有谁来买我的火柴?(哀求的语气)
3.有表情地表现人物对话,再次练习。

(三)学习表演故事
1.准备阶段。

幼儿自由交谈,议论怎样演,教师可适时参加幼儿的交谈,确定角色的分配人选。

2.预演阶段。

①根据幼儿自己选定的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先自己尝试表演。

②教师以集体(小组)或个别辅导形式教幼儿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各角色。

重点表现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感觉以及她划亮火柴,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四)观看表演
1.创设情境布置舞台,根据演出需要,穿好服装,拿好道具。

2.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参加表演的人员。

观众可边观看表演,边跟着演员做动作和表情。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表演服装和道具的制作。

社会:开展“爱心捐款”活动。

五、生活中渗透
利用户外活动或下午游戏时间,让幼儿多次实践,使幼儿有机会参加表演,有机会进行观后的讲述或表演后的讲述,并尝试表演不同的角色。

六、环境中渗透
1.组织表演服装和自制道具的作品展览。

2.布置爱心捐款“鸣谢栏”。

七、家庭中渗透
1.建议家长多向幼儿讲述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献爱心”等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或事件。

2.建议家长选择儿童表演方面的电视节目,陪同幼儿观看。

八、活动评价
附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定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一个钱。

她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一根火柴。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这棵圣诞
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样,在向她眨眼。

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线。

“有一个什么人快死了”。

小女孩说。

因为她那惟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奶奶出现在亮光中,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
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

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