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写作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举例说明文章中的细节对于整个写作的重要性;2.能够从文章中抓住细节,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子表达;3.能够运用抓住细节的技巧写作一篇文章。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对于整个写作的重要性;2.抓住细节,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子表达。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抓住细节的技巧写作一篇文章。
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课件、笔、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导入)用图示法和问题法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抓住细节,引出对于写作中细节的重要性。
例如,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这张图片中有什么细节吸引了你的注意力?”或者“你对这张图片有什么特别的感受?”2.(导入)提问:“在你看过的一篇文章或者书籍中,有哪些细节吸引了你注意?”请学生举例说明。
Step 2 学习篇章1.(阅读)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单元的篇章,让学生关注细节的运用,并尝试找出篇章中的关键细节。
3.(讨论)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举一个自己发现的关键细节,并分析这个细节对整个篇章的重要性。
Step 3 抓住细节1.(导入)以“我的周末”为话题,让学生尽量描述一个周末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例如:时间、地点、活动、人物等等。
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子表达细节。
2.(示范)教师以自己的周末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抓住细节进行描述。
3.(练习)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的周末进行描述,其他小组成员负责抓住细节并给予补充。
Step 4 运用细节写作1.(导入)以“我的假期”为话题,提问:“你们最近的假期是怎么度过的?”或者“你们最喜欢的一次假期是什么时候?”鼓励学生通过描述细节来进行回答。
2.(讨论)画框法让学生先列出假期的各个细节要素,例如:时间、地点、活动、人物等等。
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细节写一篇文章。
3.(写作)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结果,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假期的文章,要求运用到讨论过的各个细节要素,并注意细节的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主要内容包括:
1.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与意义;
2.写作中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
3.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质量;
4.分析本单元课文《背影》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如何抓住细节表现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细节的选取和描写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课文实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并找出可以用于细节描写的关键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细节描写方法,对所选场景进行刻画。
2.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捕捉细节,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在作文中进行创新性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具有独特魅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在我国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中最细微之处的具体刻画。它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背影》这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绘,表达出深厚的父子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定义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明确细节描写对于作文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2.把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及留意的问题。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4.让同学养成观看的习惯,留心生活,发觉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同学的写作爱好,学会喜爱生活。
1.调动同学的阅读阅历,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舞同学沟通,评析细节描写。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导入写作文题展现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1课时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很多时间,在那里深思、推敲、琢磨,力求完善。
有一次,友人访问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终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访问,观察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很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
”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全部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善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善都是细节上的完善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一、读一读上个单元你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二、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很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好玩,也可能是尴尬,甚至是尴尬。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
从家里找一张你喜爱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好细节需要留意的几个问题:1.细节描写必需典型。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公开课教学设计抓住细节,提高阅读理解水平1. 引言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抓住细节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结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设计一堂公开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细节抓取的能力,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2. 活动设计2.1 前期准备指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文本,熟悉文本内容。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教室里悬挂部分故事的图片或者设置小道具,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
2.2 活动一:导入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抓取能力。
例如:“故事中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他在哪个地方遇到了狼?”等等。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回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3 活动二:抓住关键词这一环节主要针对词汇理解和句子理解的能力。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者PPT上展示一段课文,并用颜色标出其中的关键词或短语。
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来回答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对于下册第三单元中的《鳑鲏的力量》,可以标注出“鳑鲏”、“力量”等词汇。
2.4 活动三:填表整理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抓住细节。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份表格,要求他们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填写相关信息。
例如,《小川之恋》中的小川的宽度、深度、颜色等。
通过填表整理,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细节的把握。
2.5 活动四:小组合作演绎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故事,进行表演。
要求他们在表演中准确地呈现故事的细节,并通过语言和表情来传达故事的情感。
这个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节,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中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针对不同的情境,老师可以根据具体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互动中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此外,在课后布置相关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细节的含义和作用,能够准确地发掘文章中的细节信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3.训练学生写作时发现和表述细节,提高学生写作表达的精准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细节在阅读中的作用,培养发现和抓住细节的能力,提高写作表达的精准性;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识别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并将其表述清晰、精准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细节的概念和作用;2.发掘文中的细节信息;3.如何将细节表达在写作中。
教学设计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幻灯片展示几张照片,引发学生对细节的注意力。
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分别描述里面的细节。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首先讲解细节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例子向学生阐明细节的重要性和作用。
例如,文章通过描述人物、环境、事件的细节,可以使文章形象、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
通过细节刻画,可以深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可以理解细节在阅读中的作用,并知道如何准确地发掘文章中的细节信息。
阅读训练(2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幻灯片或手写板书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篇文章,并让学生仔细阅读,梳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让学生集体讨论,发现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并用自己的话把细节界定清楚。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和表达,例如:1.文中通过哪些细节方式,刻画出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感受?2.你认为文章中的哪些细节最打动你?3.你觉得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细节描述不够充分或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该环节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发掘和运用文章中的细节。
课堂写作(30分钟)教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辅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抓住细节,提高写作的精准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描述人物的服装、行为、语言等细节信息,刻画出人物性格和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教师小结评析结果:如:
(1)细节描写恰当:例如:英。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面对老师眼里的责备,当时那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
(3)对文物描写细腻。例如我经历此事的几处心理描写如写心悬起来,心跳像打鼓、心紧缩等很鲜活。又如写勉强一笑、颤抖的声音,既细腻又传神。
3、师生探讨,作文优秀可取之处以及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四)作文总结:
组长总结,教师总结。
(五)作业:
1、整理本次作文,把成文收集在个人文集中。没有修改好的作文,继续修改。
2、写300-500字的写作心得。
师生同台创设情境:教师先后公布作业优秀的学生名单,并请他们说出优秀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在渴盼与观察中感受其中的滋味。
甲同学,成绩糟糕有多次不教作业的情况,他对不交作业有些不以为然。(他的惊喜)
乙同学,成绩一般,个性表现活泼,有时有滑稽的动作。(他的复杂)
丙同学,学习委员成绩优秀,是大家公认的三好学生,对老师的表扬“不再兴奋”。(她的平静)
三、教学方法:
比较鉴赏、交流讨论、评析、练笔
四、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导入:教师给予认识上的思维导引或牵引。
呈现汶川地震图片,让学生交流观看感受。
再让学生阅读图片下方文字,交流文字对图片的诠释起到的作用。
明确图片边的描写文字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
(二)、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并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2、 布置作文,学生练笔。
要求学生把刚才亲眼所见以及内在的个性感受,付诸于笔端。字数不限。
提示:
1) 运用细节描写方法,真实准确再现眼前情景,突出人物特征。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③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③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篇一1.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感悟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效果。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3.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1.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会进行合适的细节描写来反映生活或描写人物。
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激发情感,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进行形象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火眼金睛辨身份2.猜猜他是谁。
(出示对孙悟空的细致描写,然后出示对一个同学的大众化描写。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因此我们作文时应注重从细处着手,为文章增添神韵。
出示课题:抓住细节二、明确定义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三、感悟细节l.例文呈现:出示甲文愚人节那天,英语课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文,我的心慌起来,但又怀疑是他人的愚弄,最后我还是去了。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英语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张老师”,张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我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点评发言,提出修改方法。
教师总结:如,接到通知时“我”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英语老师的目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感受,我是怎么“喊”老师的,老师点头的神态如何,“嗯”一声的语调如何,“我”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的。
2.出示乙文。
愚人节那天,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惶惶欲动,我也在寻机下手,想要享受节日的感觉。
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英语课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文。
我还没有练习背诵呢,这下我的心悬了起来,心跳得像在打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1
教科书分析:
教材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要学会抓细节,要注意到细节的真实、典型、生动,只是从有要求到达成目标,从有细节描写的意识到具备能力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需要细心的观察和长期的训练。
教学设想:
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特别是记叙文),只有记叙缺描写,就是有描写也不够细致,导致文章平淡无奇,质木无文,不能打动人心。
本课通过寻找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并欣赏,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专项练习学习一些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全班参与,修改此前习作,能初步掌握一些细节描写的技巧。
树立细节描写的意识,细心观察,在长期的坚持中让文章有一个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习作往往只叙述没描写,就是有描写,也往往会只见轮廓没有细节,所以我们的写作指导就要立足于让学生首先明白何谓细节描写,怎么做到会写细节,有细节描写的意识,让文章生动起来,立体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第三单元课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及其方法;作文升格,指导学生修改、增补细节,演练细节,进而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写出生动感人的佳作。
教学过程:
一、经典范例(引导学生识别细节描写,谈谈肖像、动作、景物、语言等细节描写的作用。
)
找一找品一品:
第三单元课文中的经典细节描写,简析其作用。
动作描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
分析: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看出了阿长睡相粗俗,令少年鲁迅苦不堪言,心生厌恶,也可能是白日太过劳累,以至于睡得很死,也只有鲁迅中年以后才有可能这样去体察他的保姆吧。
肖像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老王》
分析:这个“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我们害怕,也和杨绛一样对他心生同情,也有不祥的预感,生命将息的人还在惦记对他心怀善念的人,这是怎样的一份情,也就会理解杨绛给钱的愧怍,她觉得亵渎了这世间纯善的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能感到杨绛本身的善良,她对老王充满同情和顾念。
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可见一斑。
语言描写:“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
分析:说明了阿长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不知道,又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以及“我”那一刻内心的巨大触动:唯独这样一个卑微的、被“我”轻视的保姆惦念“我”的心事,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心爱宝书。
景物描写: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台阶》分析:一棵桃树的树荫里坐着羡慕人家高台阶的父亲,柳枝随风飘拂,似乎在扰乱父亲的视线,也在扰乱父亲的信念,但是父亲依然目光坚定,一动一静的映衬里见出父亲内心的执念,也见出父亲渴望改变自己地位的殷切。
这些都是非常典范的细节描写,那么什么叫细节描写?它有什么作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
作用:在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
小结:通过刚才的鉴赏经典和认知细节,我们了解了细节描写能够生动鲜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它不仅是一篇文章的生命,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推敲,琢磨琢磨怎么才能写出细节。
二、专题练习:
怎样才能做到描写有细节?
示例:1.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读一读加一加: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加上修饰成分,就会有细节。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想一想学一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是怎么写的?从课文里学习。
用上精当的动词,把动作进行延长。
就会有细节。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他抱住娘,在娘的脸上亲了一下。
他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跑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
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
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赏一赏,悟一悟:加上动作神态,对娘的老迈进行具体叙写,用上拟声词,用上比喻,真感人,而且还用人群来烘托,真心体会到细节描写得有真感情,要把小处放大延伸。
小结:尽你最大的努力,让内容充实起来。
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用上修辞手法,细化分解重过程,让你的描写细起来,生动起来。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巴尔扎克如是说。
三、习作交流(有无细节)
学习《台阶》之后曾布置练笔,写作实践二《的那一刻》
小组传阅本组成员作文,看看有无细节描写,如果有,选出来推荐全班交流,如果没有,给出修改建议,用上我们刚才学的那些招数。
四、新作指导(要有细节)
写作实践三《照片里的故事》
(一)方法指导:
1、调动感官细致观察。
2、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3、锤炼语言巧用修辞
4、真情投入打开心扉
(二)老师例文
向我开炮。
看看老师的文章里有没有细节描写,是否生动,欢迎指正。
下了车,绿竹飒飒,黄叶飘飘,园里清水一汪,钓者二三,笨狗四五,猫咪几声,天似晴非晴,游逛中时间悄然滑过。
——皇甫春玲《相见欢》
照片里的故事
-----年年有今天
皇甫春玲
猛下了几天几夜的雨,随着妈妈的八十大寿而止,一大早艳阳高照,打造出了冬日的温和,坐在车中似有夏季的燥热。
一路两行,黄叶飘飘,初冬还留了秋天的纪念,草绿得柔柔的,绿中带黄,又有了初春的颜色。
家中已是宾朋满座,一进门,姐姐就打趣,当大厨的人现在才回来,进到厅堂,嫂拿了蛋糕,嘱我要给妈妈磕头,还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嘞,为难地看妈妈,嫂坚持要磕头,于是跪在蒲团上,送妈妈一句祝福,妈妈戴着寿星帽,穿着红衣,脸红红的,满是笑意,给妈妈说:“年年有今天!”敬酒,祝她安康长寿,有她,我便有故乡,没有她,我便也没有了家,知时间之匆促,更让自己加倍珍惜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妈让给两房的儿女照个合影,那满脸的笑意呀,是心底流出的蜜,我的老娘!一大群人里,我说:妈妈,只有你是外人!因为儿女全是皇甫家的,唯有你姓刘,所有人都乐开了怀!
送走客人,系好围裙,冲进厨房,给大家笑言,我知道自己的准确位置,洗刷完毕,吃了巨多的虾,一晚上都在打嗝,看来不能偷吃。
晚上与哥姐坐在热炕上,烙得像贴饼子一样,贴了这面换那面,三姐弯成了90度睡在炕头,我和大姐睡在炕楞上,都怨三姐炕里点柴太多,闲话家常,笑暑期与哥在地头摘花椒,哥望着自己当日建好却无暇经营的苹果园,像老农那样坐在地头抽着烟,望地兴叹,说一说把果园收回来种种过过瘾的痴话,看来是不能了。
小时,炕头便是妈妈的一群儿女,今日也是,但已有做了奶奶爷爷的老头老太,一会,北京的姐来电话了,祝妈妈生日快乐,是一个相当完满的生日吧。
次日,哥早起上房除屋顶杂草,疏通水道,我们洒扫晒粮,大姐竟捡了五六袋苞谷,好几百斤呀,佩服佩服,我所不能的。
大姐在洗头,让嫂给她理发,哥和二姐去买手推车,二姐晒太阳,洗完妈妈的衣服,我要给妈妈洗头剪发,她本不让,二姐戏谑说妈准备扎辫子了,我说回去要给我儿子说:我给我妈妈洗头了,看他以后怎么做,大家都笑了,这么好的太阳,给妈洗头理发。
赶紧收拾,准备去沟里摘柿子,沟里已没有了黄叶,也无红叶,只剩下一树一树红红的柿子,成了沟里的好景致,一路看着已显荒凉的枯黄的土地,再看纵横的沟川,觉得有意思了,就是一幅水彩画了,沟里已没有了芦苇,二姐三姐在树上摇,我和嫂在下面拾,大姐去摘别人家不要的牛牛柿,她说甜。
记忆便定格在这一天。
站在沟里,望着天上飞过的鸟儿,恍觉妈妈的孩子也是一群鸟儿,全部离巢,只因这特定的一天,又呼啦啦全飞了回来,翅膀长硬了,是妈妈欢喜的事情吧,飞走了,又是她不舍的事情吧。
人就这么矛盾。
五、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实践三《照片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