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

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
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

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

1.目的

通过制订并组织实施卫生标准操作规范,能有效地对生产用水、与食品接触表面、人员的健康和防止交叉污染等状况进行控制,保证食品安全,促进文明生产。

2.适用范围及依据

适用于****************有限公司屠宰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标准操作。主要根据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等文件编制而成。

3.职责

由质检部制定下发各车间执行。

4.内容

4.1生产用水(冰)控制

4.1.1控制目标

确保生产用水(冰)安全、卫生,防止生产用水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4.1.2控制措施

4.1.2.1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所用水为自供水提供,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要求,即: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cfu /ml,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4.1.2.2由县卫生防疫站每年不少于2次对水质全项目进行检测,化验室每周对自来水的卫生项目检测一次,一年内保证对所有水龙头都检测到,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4.1.2.3水源由动力车间管理,保证水质的安全卫生;化验员在每次生产前对水质进行感官检验。

4.1.2.4画出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不同水管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蒸汽管用红色,冷水管用蓝色。通往加工车间的主输水管安装防虹吸的单向阀。

4.1.2.5制冰用水按以上生产用水的卫生标准检测微生物指标。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的器具用不锈钢制成,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制冰和存冰场所保

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4.1.2.6车间和厂区污水排放畅通,不得倒流,在生产用水管道和非生产用水管道之间没有交叉联系,质检部门每月对生产用水管道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4.1.3纠正措施

4.1.3.1当水源经县卫生防疫站检测发现指标不符合要求时,首先终止使用此水源,并对该段时间使用此水源加工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同时并及时通知动力车间进行调整,对此水源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1.3.2如果有虹吸管倒流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同时保证这种现象不再发生。

4.1.4监控和记录保持

4.1.4.1化验室出具的检验结果。

4.1.4.2县卫生防疫站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

4.1.4.3质检部填写的《水质日常检查表》

4.2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控制

4.2.1控制目标

保持食品接触表面清洁,防止污染食品。

4.2.2控制措施:

4.2.2.1与产品相接触表面的要求

a.无毒、无吸收性、不易碎且光滑。

b.不使产品着色或锈蚀,耐腐蚀和磨损。

c.严禁使用木制品、皮革制品及纤维织物等。

d.不会因热水、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或消毒而发生破损或变化。

e.由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的材料制成。

4.2.2.2清洗消毒过程中应遵循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4.2.3控制措施

4.2.3.1连续生产时,每班次对所有产品接触的工器具、工作台及设备先用清水

清洗干净,再用100-200ppm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对能浸泡的部件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对不能浸泡的接触面用100-200ppm的二氧化氯喷洒消毒,并保持30分钟。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方可投入使用。

4.2.3.2不连续生产时每次开工前和每次生产结束后(包括任何原因造成2小时以上停机),要先彻底刷洗相关设备、工器具、工作案等,消毒程序按4.2.3.1执行。

4.2.3.3生产过程中盛放产品的任何容器如:塑料盒子、料斗等每循环使用一次,都要用热水冲洗一次,而后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4.2.3.4原料工序刀具要专人保管、专人收发,生产过程中每2小时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1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使用前需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4.2.3.5各工序所用围裙、袖头,每班用食品级清洁剂清洗,再用100-200ppm 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统一存放。

4.2.3.6车间主任每天负责对机器设备、工器具、地面、传送带等卫生消毒情况进行监督,符合卫生要求后方可生产,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4.2.3.7化验室负责每周对设备、工器具、环境、人员的手等卫生消毒情况作微生物检测两次,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4.2.3.8各工序每晚下班后开启紫外灯消毒30分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4.2.3.9冷库每年用乳酸熏蒸消毒2次。

4.2.4纠正措施

4.2.4.1当车间主任确定设备、工器具等不符合卫生要求时,应监督车间重新清洗消毒到合格为止。

4.2.4.2生产前后车间卫生检查不合格时,由车间主任监督车间重新清洗消毒直至合格为止,并要求车间对员工进行培训。

4.2.4.3若发现环境抽样检查有不符合项时,查找原因,并采取再清洁、再消毒

的措施,以达到消毒效果。

4.2.5监控和记录保持

4.2.

5.1由车间出具对设备、工器具等的刷洗卫生消毒记录。

4.2.

5.2由化验室出具卫生情况的检测结果。

4.2.

5.3由车间主任填写《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

4.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3.1控制目标

做好人员卫生、产品流程和储存等控制,防止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4.3.2控制措施

4.3.2.1人员卫生控制

4.3.2.1.1生产加工人员工作期间衣帽穿戴整齐,工作服每天更换一次,并按工序分类集中到洗衣房清洗消毒。

4.3.2.1.2工作人员进入车间不准戴饰物,不得化妆,不得留长指甲,头发不得外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穿工作衣不得乱坐或躺。

4.3.2.1.3人员进出车间消毒程序

a.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经过下列消毒程序:更衣→洗手消毒→脚踏消毒;

b.生产结束离开车间流向:洗手消毒→更衣;

c.进出卫生间必须经过下列消毒程序:更衣→卫生间→更衣→手洗消毒→脚踏消毒。

4.3.2.1.4进车间工作前清洗消毒程序

a. 入车间前洗手消毒程序:双手用清水清洗→用清洁剂洗→用指甲刷刷指甲→用清水冲洗→用50-1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时间30秒→用清水冲洗→用烘干器将手烘干

b、在车间入口脚踏消毒池中,用200~300ppm二氧化氯溶液脚踏消毒。

4.3.2.1.5出现下列情况人员必须手洗消毒

——进车间工作人员;

——被污染物污染之后或接触不洁物后;

——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它活动之后;

——离开加工现场返回之前。

4.3.2.2车间地面、下水道、墙壁应保持清洁,每次生产前要用清水冲洗,再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生产4个小时后,再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地面保持干净卫生。

4.3.2.3其它卫生控制

4.3.2.2.1加工车间划分为生区与熟区,并有明显标识;生区熟区分别有独立的通道进入生产区,生熟区职工的出入口、更衣室、卫生间等严格分开。以蒸箱东墙为界,此界面以南为生区,以北为熟区。

4.3.2.2.2生熟区职工工作期间不得相互串岗;不同工种的人员穿戴不同标识的工作衣、帽;生熟区工作服有明显区分,生区穿白色连体工作衣,熟区穿白色分体工作衣,。

4.3.2.2.3更衣室内有足够数量的更衣柜,做到一人一柜,室内卫生每班由专人打扫,每班班后开启紫外灯4-5小时。

4.3.2.2.4生区的周转筐全部为红色塑料盒. 熟区全部为白色周转筐。

4.3.2.2.5生熟产品严禁存放在同一库内,熟制品在冷藏库中不能无包装存放;

4.3.2.2.6不合格品由车间主任或化验员评审后,根据《不合格品及潜在不安全产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车间主任做出处理意见,车间及时处理。

4.3.2.2.7废弃物放在专用废弃箱中,每班由操作人员从各区域的出口送出。4.3.2.2.8车间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内外包装材料,分别由不同的入口进入车间。

4.3.3纠正措施

4.3.3.1如果职工进入车间未按程序进行清洗消毒或达不到要求者,监督职工重新清洗消毒,合格后方可参加正常生产。

4.3.3.2如果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生熟交叉现象,则停止生产,对这段时间加工的产品隔离评估。

4.3.4监控和记录保持

4.3.4.1由车间主任填写《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

4.3.4.2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交叉污染情况,由车间分析原因,并填写相关的纠正措施记录。

4.4手的清洗消毒和卫生间的卫生控制

4.4.1控制目标

保证卫生设施齐备完好,为车间的生产加工提供控制卫生条件,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4.4.2控制措施

4.4.2.1手的清洗消毒

4.4.2.1.1在每个车间入口必须设有足够数量的手洗消毒设施,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进入车间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手洗消毒。

4.4.2.1.2进车间工作前清洗消毒程序

a. 入车间前洗手消毒程序:双手用清水清洗→用清洁剂洗→用指甲刷刷指甲→用清水冲洗→用50-1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时间30秒→用清水冲洗→用烘干器将手烘干

b、在车间入口脚踏消毒池中,用200-300ppm二氧化氯溶液脚踏消毒。

4.4.2.1.3卫生员每次生产前和生产中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监督车间配制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并检查洗手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将结果记录存档。

4.4.2.1.4手洗及脚踏消毒溶液每4小时更换一次,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1日用40度的温水配制手洗消毒液。

4.4.2.1.5车间内配有专门消毒人员,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卫生员随时检查消毒药物的浓度和设施的状况。

4.4.2.1.6生产加工过程中,职工的手每小时用75%的酒精溶液喷洒消毒。

4.4.2.2卫生间的卫生控制

a.车间应设足够数量的卫生设施,卫生设施状况良好,下水道畅通无阻,地面干燥卫生,与外界通风部分有防蚊蝇设施。

b.卫生间配有干净的手纸和纸篓。

c.浴厕间每班有专人打扫,并每班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消毒一次。

4.4.3纠正措施

4.4.3.1当发现浴厕间、洗手设施损坏时,由动力车间修理和补充。

4.4.3.2当发现职工消毒不符合要求时,由卫生监督员监督重新进行消毒,符合消毒程序时方可进入车间。

4.4.3.3当发现消毒液浓度不够时,由配药人员及时补加消毒药液,保证其有效的浓度,由化验员监督工人重新清洗消毒。

4.4.4监控和记录保持

4.4.4.1由车间主任填写《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

4.5防止产品被污染物污染

4.5.1控制目标

通过对冷凝水、清洁剂、润滑剂、燃料、杀虫剂和包装材料等污染物的控制,防止污染物对产品以及产品接触表面的污染。

4.5.2控制措施

4.5.2.1动力间负责车间内排风、排气系统正常,避免生产区、储存区内冷凝水的形成,防止对产品、产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污染。

4.5.2.2车间内机器设备按时维护保养,防止零部件等松动混入产品中。

4.5.2.3维修人员维修和保养设备时,严格按下发车间的相关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维修后及时清洗消毒,避免维修产生的废弃物及润滑剂等污染产品。与食品有可能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位用食品级润滑剂。

4.5.2.4车间内地面保持干燥,不能存有积水,以免工器具通过时产生迸溅。4.5.2.5车间中与食品有联系的所有设备、工器具、食品的接触面都用易清洗不含有毒物质的材料制成。

4.5.2.6对使用的燃料、润滑剂、杀虫剂等,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允许随意乱放,对杀虫剂等不允许在车间内使用。

4.5.2.7包装材料控制

a.库管员检验合格后,填写入库单,进行接收。

b.要求外包装码放在干净卫生的塑料垫板上,防止潮湿,码放要整齐,并与墙壁保持10-15cm距离,每班使用前,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做好紫外灯消毒记录。

c.未打开的内包装材料码放在干净卫生的塑料垫板上,摆放整齐,打开使用的内包装材料,按品种规格放置于干净的塑料垫板上,每班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做好紫外灯消毒记录。

d.仓库内不得存放与包装材料无关的物品,库管员对仓库卫生进行打扫,确保其卫生、整洁。

e.内外包装按不同规格、品种码放,并挂牌标识。库管员根据生产需要发放内外包装材料,做好包装材料收发记录。

f.对每批外购内包装材料,由库管员向厂家索要相关的检测报告,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感官检验,对子公司生产的内包装材料由该子公司负责相关指标的检测。

4.5.2.8半成品以上各车间生产区照明,全部加装防爆灯罩。

4.5.3纠正措施

4.5.3.1如果发现车间内有冷凝水,则要求车间必须将冷凝水清理、擦拭干净后方可开始生产,同时通知动力车间进行改进,增加通风设施,防止冷凝水凝结污染产品。

4.5.3.2如果被飞溅物污染,必须保证在重新开始生产前,该区清洗消毒,并对受到污染的产品隔离评估。

4.5.3.3如果发现职工随意丢弃或不正确使用化合物品,车间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4.5.3.4对接收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包装材料不予接收,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包装材料由职工挑出不予使用。

4.5.4监控和记录保持

4.5.4.1动力车间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并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5.4.2由车间主任填写《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

4.6化学药品的购置、标识、贮存和使用

4.6.1控制目标

通过对化学药品(包括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等)的正确购置、标记、贮存以及使用,防止化学药品对产品以及产品接触表面造成污染,保证食品安全。

4.6.2控制措施

4.6.2.1对润滑剂的控制

在生产区域使用食品级润滑剂时,在润滑剂加油枪上标明只使用食品级润滑剂。食品级和非食品级润滑剂分开存放,并加以标识,避免混淆。

4.6.2.2对燃料和杀虫剂的控制

工厂所使用的燃料和杀虫剂不得进入车间且单库存放,防止其对加工设施设备以及原(辅)料、生产用水造成污染。

4.6.2.3对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控制

a.清洁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必须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特别是消毒剂要有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b.清洁剂和消毒剂入库时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

c.清洁剂和消毒剂的贮存区域应妥善安排,做到避光、阴凉,并与产品及包装材料分开贮存。

d.由专人每天对库存的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点、核对和检查。

e.清洁剂和消毒剂本着“谁使用谁领用”的原则,领用时由车间按每日所需

领取,发放人员填写《消毒液发放登记表》,车间同时填写相关的领用记录,非使用部门不得领用。

f.清洁剂和消毒剂在配制和使用时应特别小心,车间应由专人进行配制,并做好消毒药品配制的相关记录,配制时由卫生员进行监督。

4.6.2.4对掺杂物的控制

a.所有生产区、产品贮存区等应无私人物品。

b.任何进入车间的人员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不得携带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c.车间内生产设施维修、保养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清理,并进行消毒,填写相应的《设备维修记录》。

4.6.3纠正措施

4.6.3.1对标记不清或证明不全的有毒化学物质退回厂家,拒绝接收。

4.6.3.2储存不当的有毒化学物质转移合适地方,不恰当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人接受培训,受污染的产品隔离评估。

4.6.3.3对以上其它物品控制,发现的不符合项,督促车间整改,对已经造成产品污染的,要进行隔离评估。

4.6.4监控和记录保持

4.6.4.1发放人员填写《消毒液发放登记表》。

4.6.4.2化验员对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贮存和使用情况每日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中。

4.7职工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4.7.1控制目标

对职工健康状况进行控制,防止传染性疾病对产品造成污染,并通过食品进行传染,保证食品安全。

4.7.2控制措施

4.7.2.1健康检查对象:从事肉品加工、检验、管理及有关人员。

4.7.2.2健康检查要求

4.7.2.2.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执行。

4.7.2.2.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患者,不得从事肉品的生产工作。

4.7.2.2.3凡是有外伤的员工,立即停止生产,等外伤痊愈后,才能从事生产。

4.7.2.3体检时间或频度

a.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b.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及时进行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4.7.3纠正措施

健康检查不合格或日常检查发现所患疾病可能对食品卫生产生污染的人员,立即调离生产岗位;至病愈体检合格后,由医院出具相关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4.7.4监控和记录保持

4.7.4.1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员工到市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

4.7.4.2由车间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并由专人管理。

4.7.4.3每天由车间负责对本车间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卫生员进行监督,生产车间负责人并填写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4.8虫、蝇蚊和鼠控制

4.8.1控制目标:保证生产区、生产现场无虫、蝇蚊和鼠害,保证食品安全。4.8.2控制措施

4.8.2.1防鼠措施

a.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下水道口盖板严密,排水口加筛网。

b.每天由专人领取捕鼠器,放置于捕鼠点。

4.8.2.2防蚊蝇、虫措施

a.每年的4-10月份,每天用列喜镇或除虫菊等药物对厂区进行消毒二次;

b.厂区内的垃圾应用带盖密闭容器,每天由专人进行清理,以免蚊蝇孳生。

c.生产车间入口设有风幕或雨幕、防蝇门帘。

d.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窗纱破损者应及时修复。

4.8.3监控和记录保持

4.8.3.1质检部每天对厂区消毒进行监督,并填写《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4.8.3.2办公室做好三防记录和相关的消毒记录。

4.9运输卫生控制

4.9.4运输卫生

4.9.1.1卫生要求

a.在使用运输工具前,应对车辆进行清洗,用100-200ppm的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消毒。

b.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保温或制冷性能良好。

c.在装卸过程中,要轻搬轻放,严防产品落地。

4.9.1.2控制措施

产品交付时,卫生员对产品质量、车辆卫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9.1.3纠正措施:

a.运输车辆不符合卫生要求时,重新清洗消毒,合格后方可发货。

b.运输车辆保温或制冷性能达不到要求时,重新调整,合格后方可发货。

4.9.1.4监控和记录保持

a.由卫生员监督并填写《每日卫生消毒检查表》

b.由车间发货人员做好成品发货记录。

4.10人员培训

4.10.1控制目标:明确培训要求,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及相关操作规程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4.10.2培训计划:每年初结合实际编写本厂培训计划,年终写出培训总结。4.10.3培训师资:聘请有师资资格的人员

4.10.4上岗前培训:新进人员的上岗培训由生产综合部负责。

4.10.5转岗人员的培训:因生产需要,调岗人员调岗前必须对其进行新岗位操作规程等知识培训。

4.10.6 特殊岗位人员的培训:特殊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经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10.7日常培训: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4.10.8考核

a.上岗前学习,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b.日常学习,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否则转岗或下岗。

4.10.9监控和记录保持:每次培训结束后填写相关记录。

4.11亚硝酸钠控制方案

4.11.1控制目标:控制亚硝酸钠的采购、标记、贮存,确保亚硝酸钠使用添加符合GB2760标准要求,保证食品安全。

4.11.2控制贮存标记:亚硝酸钠由专人专柜保存并上锁。标记明确

4.11.3控制使用:亚硝酸钠添加使用,有配料员提出使用量,主管复核签字后方可添加,并做好使用记录。

4.12山梨酸钾控制方案

4.11.1控制目标:控制山梨酸钾的采购、标记、贮存,确保山梨酸钾使用添加符合GB2760标准要求,保证食品安全。

4.11.2控制贮存标记:山梨酸钾由专人专柜保存并上锁,标记明确。

4.11.3控制使用:山梨酸钾添加使用,有配料员提出使用量,主管复核签字后方可添加,并做好使用记录

操作性前提方案附表

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

管理该措施的方案

或计划

控制措施的实施部

门/人员、其职责和权

措施的监视

参数

监视

频率

监视部门/人

员的职责和权

监视方

监视

记录

纠正和纠正

措施

原料辅料中致病菌繁殖冷鲜肉来自本厂,辅料来自

合格供方,索取三证及检验

报告

原辅料终产品检验

管理制度

肉制品车间按生产

计划提取肉,

库管员索取三证及

检验报告

0~4℃每次

肉制品车间分

割人员

查看库

库温

记录

控制库温

0~4℃

添加亚硝酸

钠可能造成

超标定量添加

使用人提出申请,

主管批准后才能使

肉制品车间使用人

职责按作业指导书

配比

小于

0.15g/kg

每次

车间主管核对

数量后批准实

核对数

批准

备案

计算、审核、

称重、复评

添加山梨酸

钾可能造成

超标定量添加

使用人提出申请,

主管批准后才能使

肉制品车间使用人

职责按作业指导书

配比

小于

0.075g/kg

每次

车间主管核对

数量后批准实

核对数

批准

备案

计算、审核、

称重、复评

腌制过程中致病菌繁殖环境温度0~4℃,陷料温度

﹤8℃

作业指导书肉制品制陷人员

陷料温度﹤

8℃

每班

肉制品车间主

记录

主管

确认

临近8℃加冰

真空包装过

程中致病菌

繁殖环境温度﹤15℃作业指导书肉制品包装人员

环境温度﹤

15℃

每班

肉制品车间主

查看车

间温度

温度

记录

控制环境温

度﹤15℃

第14 页共13页

操作性前提方案计划表

第六届HACCP应用及认证研讨会论文 操作性前提方案在肉鸡屠宰企业中的应用 作者:张孙现 单位:福建东南标准认证中心 操作性前提方案在肉鸡屠宰企业中的应用 福建东南标准认证中心350002 张孙现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指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食品安全危害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是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用于对识别的危害进行控制,而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则不基于危害分析。 为解决肉鸡屠宰过程中的危害,通过HACCP原理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等控制

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控制,即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的显著危害通过HACCP计划控制,而其它的显著危害,通过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进行控制。HACCP对危害的控制固然重要,但没有操作性前提方案等控制措施的有效控制,同样无法显示HACCP的巨大威力。 一、肉鸡屠宰生产工艺流程: 毛鸡验收卸鸡挂鸡击晕放血沥血浸烫打毛摘小毛高压冲淋切爪转挂割颈皮勾腺胃砍鸡头开膛挑破肠鸡只掏膛腹腔检查冲洗高压冲淋卸鸡冷却转挂分割包装金属探测入库冷藏

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 操作性前提方案计划表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伙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213105633.html,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伙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213105633.html,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伙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213105633.html,

三、操作性前提方案实施效果验证 对肉鸡屠宰生产线的微生物状况做了调查,具体包括员工的手、刀具、案板、传送带、屠宰过程中主要工序胴体表面、包装前分割肉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实验验证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实施效果以及进一步明确操作性前提方案的控制要点。 3.1生产线上主要工序的微生物状况 图-1屠宰过程中胴体表面微生物的变化 Fig3-1Microbial level on the surface of carcass during slaughtering 图3-1是屠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在打毛和掏膛后胴体上的污染状况较为严重,导致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是经打毛工序,鸡胴体与打毛棒存在着交叉污染;掏膛将肉鸡内容物带出从而污染胴体,但两者的污染程度都可在后面的工序中减轻。经高压冲淋后微生物水平有所降低,但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由于微生物与胴体表面相结合,淋水很难将其去除[46];接下来的冷却消毒工序将微生物进一步降低至理想水平。冷却消毒工序对于肉鸡进入分割车间之前的微生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后续没有对肉鸡胴体和鸡肉进行消毒的工序,因此冷却消毒工序应确定为关键控制点,这与之前的危害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1 2 3 4 5 打毛后 道冲淋后 掏膛 后高压冲淋后 冷却消毒后 22

点读笔全国市场操作方案及思路

XXX品牌点读笔全国市场营销方案 一、营销机会分析 1、市场状况概述 (1)宏观市场。欧美发达国家电教类产品在儿童早教市场已经普及,但中国早教市场还非常沉寂,市场份额还很小。通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收入大幅提高,大多数家庭都十分重视儿童启蒙教育,急切需要一些先进适用的电教类产品。点读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最好销售的电教产品之一,但目前普及程度还非常低,据资料介绍发达国家普及率已经达到80%,我国是10%左右,因此市场空间还十分庞大。 (2)、幼教产品市场规模 点读笔的主要消费群体为2-7岁的婴幼儿。据婴童产业研究中心调查,我国0-7岁儿童现有 2."8亿,庞大的消费人群为点读笔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据婴童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2-7岁群体的父母,90%为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人群,文化高,教育意识强,大部分地区幼儿每月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25%; 44."29%的家庭每月用于幼儿的费用在400-2000之间。中国目前 2."8亿的消费群体,以30%的购买率,均价500元的价格计算,点读笔总市场份额超500亿。 (3)、我对点读笔产品的定位及相应看法 点读笔作为一个新的幼教产品消费热潮,市场在迅速扩大,这个已是有目共睹,但任何产品只有清晰的找准自已的市场定位,才能制定相宜的销售政策,才会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如果只是盲目的随机的去做市场推广,则结果是必然的,只有失败。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考虑,中小学生消费群体,已被三种工具(点读机,学生电脑,学习机)瓜分,市场份额竞争必然更加激烈,而点读笔

把婴幼儿学前教育作为主要消费群体,恰恰避开了在争夺消费者上的巨大压力,这对于尽快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至关重要. 根据我们公司目前的产能及产品整体性价比定位及结合目前点读笔的市场状况,我们认为我们的产品定位及相应的市场操作原则可以总结成以下几句话: “与当初的MP3市场一样,由于利润可观的吸引,大量厂家的迅速介入,导致同行恶性竞争,行业利润下降,所以我们现在的渠道数量宜多、市场机会宜快”,因为点读笔类产品融入了部分数码的特征,所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新兴的细分产品项目迅速的抢到第一桶金,如果现在就做的很保守,很有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别人把钱赚走了。而我们还在试水呢? 2、电教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1)点读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品牌包括易读宝、小状元、万虹、清华同方等等,通过商家不多的广告宣传,部分品牌号召力在不断加强,新品牌进入难度会越来越大。(主要针对电教市场) (2)目前点读笔销售主渠道主要集中在书城和一些连锁百货卖场等,另外还相当大的销量是走的直销模式,除了一些大的品牌扁平化做得比较好之外,普遍销售渠道比较狭窄,销售渠道的拓宽和广告宣传的加强将进一步拉开品牌之间的差距。 3、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教育需求、教师推荐、学生跟风、广告宣传、促销员推荐、品牌喜好、性价比、实用性、售后服务等 4、分析竞争对手 (1)一类品牌: 易读宝、好学宝、洪恩等。特点: 广告力度大,促销员较专业、摊位位置好,品牌拉动大、市场秩序好。短处是:

前提方案

前提方案

管理标准文件 版本/修改A/0 编号: GMP手册 (前提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2016年6月3日发布2016年6月8日实施

一、目的: 为了保持一个卫生的、安全的生产、加工和处置环境,对本公司的冷冻果疏生产提供的全过程的基本条件和活动进行管理,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冷冻果疏生产提供的全过程的基本条件和活动。 三、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根据本厂质量体系编写方案,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配合本方案的编写。 四、内容: 1、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构造与布局 1.1厂区 1.1.1厂内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或有明显的隔离带。 1.1.2工厂内排水管道畅通无阻,生产废料和生活垃圾应远离生产区堆放,并由专人当天做无害处理清理出厂。 1.1.3工厂内道路铺设水泥路面,并由专人清扫,对于易滋生虫蝇鼠患的卫生死角尤其要注意保持清洁。 1.1.4厂内卫生间远离生产车间,配有冲水、洗手等设施,建筑材料应平整,易于清洗消毒。由清洁工专门进行清扫,保持冲洗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内部环境卫生,并做好防蝇防虫工作。 1.1.5厂区内空地隔离带搞种树植草绿化工作,由专人负责适时修剪,除杂草,防止病虫害和各种昆虫、蚊蝇的滋生。 1.1.6厂区内不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它物品,无危害产品卫生的不良气体、烟尘。 1.1.7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锅炉房、贮煤场等远离生产区域和主干道。 1.1.8废弃物暂存场地远离实罐车间。 1.2厂房 厂房结构设计合理,牢固且维修良好,其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设有防止蚊、蝇、鼠、其它害虫以及烟、尘等环境污染物进入的设施。 1.3相关记录 《厂区卫生检查记录》 2、车间布局、基础设施 2.1 布局 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设施及设备布局合理,便于生产操作,应有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原辅材料、加工品、成品以及废弃物进出车间的通道分开设置。 2.2 基础设施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1.目的 1.1 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预防、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消除危害或将危害减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1.2 当监控显示失控时,对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明确规定职责和权限,并做好监视记录。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食品安全控制。 3.术语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基本的前提方案。 4.职责 4.1 质量部职责 4.1.1负责接收测试客户水质、原辅材料验收、生产制程控制、成品验收标准。 4.1.2 负责成品检验及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批量异常分析与处理。 4.1.3 负责工艺卫生检测。 4.1.4 负责统筹计量仪器校准工作(不包括涉及特种设备及安全方面的计量工作)。 4.1.5 负责原辅材料的来料及水质监控。 4.1.6 负责生产过程产品在线质量巡检及在线质量异常分析处理。

4.1.7 负责监督生产过程清洗消毒及生产车间日常卫生检查。 4.2 生产部职责 4.2.1 负责工艺及操作标准书的执行。 4.2.2 负责各岗位生产设备操作与日常维护。 4.2.3 负责生产过程清洗消毒及日常卫生的打扫。 4.2.4 负责现场员工的岗前及日常培训工作。 4.3 设备工程部职责 4.3.1 负责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与维护。 4.3.2 负责生产异常的设备调试和处理。 4.4 行政部职责 4.4.1 负责食品加工人员的招聘及入职培训工作。 4.4.2 负责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及监督培训实施工作。 4.5 环安部职责 4.5.1 负责环境安全工作。 4.5.2 负责厂区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管理工作。 4.6 食品安全小组 负责建立和保持操作性前提方案并监督各部门的实施。 4.7 5S管理小组 负责组织每月对全厂的卫生检查。 5. 流程图 无 6. 内容及要求

招商贵州酱酒山东市场运作方案

贵州酱酒山东市场运作方案 前言: 由于山东是一个白酒销售和消化大省,因此白酒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间,我们只有使用巧劲,使用巧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标: 1.促使贵州酱酒系列酒在山东市场内本年度内实现1-2千万的销售量. 2.建立贵州酱酒在山东完善、系统的销售渠道; 3.打造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板市场,为贵州酱酒在山东的扩张奠定基础; 4.为公司的发展积累资源,引导消费者健康饮酒,饮用优质白酒; 5.向社会充分展示贵州酱酒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一.时间与要求 本方案为1年市场计划,要求做到可操作性,全面性,灵活性,创造性。二.市场调查 我经过前期的市场了解,得出以下结论: 酱香型酒在山东市场最近两年呈现上升趋势,今年茅台酱香酒公司在山东市场已完成4个亿的年任务量,汉酱酒的销量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赖茅酒和习酒有5000-7000万的销量 2018年度年将山东市场做成全国的样板市场,把山东市场做如下规划:1.区域划分 第一区域:枣庄、济宁、菏泽 第二区域:济南、聊城、德州

计划招商,目标客户首单50万,年任务200万,客户当地全渠道运作,主营茅台,汾酒,剑南春,泸州老窖。年营业额1.5亿。目前聊城市场竟品主要是茅台王子和茅台迎宾,这两款酒在聊城市场全渠道运作,价位在168-288/瓶。今年聊城市场营业额在1500万左右。 第三区域:东营、滨州、淄博、莱芜 第四区域:潍坊、烟台、威海、青岛 第五区域:日照、临沂、泰安 客户资源有: 青岛中烟商贸青岛大有商贸济南盐业公司济南永辉商贸 济南绿野商贸聊城鑫海港聊城刘学军临沂鼎天名品 临沂锦庄酒行德州旭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保真酒业有限公司

操作性前提性方案

操作性前提方案 文件编号: XY-OPRP-2014 受控区分:■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版本: A/0 分发号: 颁布日期:年月号 实施日期:年月号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公司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必须具体交待生产者应怎样达到这些卫生要求和规范,并至少按八项内容的要求进行监督。八项内容是: 与产品接触或与产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 与产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工作服)的清洁、卫生和安全; 确保产品免受交叉污染; 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与消毒,保持厕所设施的清洁; 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及其他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污染物对产品造成安全危害; 正确标注、存放和使用各类有毒化学物质; 保证产品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 消除和预防鼠害、虫害。 (一)与产品接触或与产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 产品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产品卫生的关键因素。对于产品加工,首先要保证水的安全。公司在制定SSOP计划时,首先应考虑与产品接触或产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用水的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与生产用水的交叉污染。 1.水安全的关键卫生条件 (1)与产品接触和产品接触面有关的水的安全供应; (2)饮用水与非饮用水间无交叉关联。 2.相关标准 (1)水质标准 使用地下水,符合GB/T14848 (2)与水安全相关的设施 应避免供水设施被其他液体污染。供水设施要完好,一旦损坏后就能立即维修好。 ①供水设施被污染的原因: a. 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之间的交叉污染;

b. 压力回流和虹吸管回流; c.沉淀池清理不及时。 ②防回流措施; a. 水管离水面距离应为水管直径的2倍; b. 水管管道有空气隔断; c. 使用真空排气阀; d.一个月对沉淀池进行一次排污和清理一次。 ③对两种供水系统并存的情况,应采用不同颜色对管道进行标识,防止生产用水与非生产用水相混。 ④洗手消毒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如:采用脚踏式或感应式的。 ⑤加工工作台等器具应有将废水直接导入下水道的装置。 (3)供水网络图 为便于日常对生产供水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应建立和保持详细供水网络图。 3.对水安全的监控 (1)水源 使用使用地下用水,必须符合国家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2)检验 无论是城市公用水还是自备水源都必须进行有效控制,须取得检验合格证明后方可使用。 ①监测项目和方法: 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按GB 5750标准。 ②监测频率: a.微生物——至少每年一次(此为推荐性的); b.当地卫生部门对城市供用水每年至少一次全项目检验,并出据正式检验报告(此为强制性的)。 对自备水源监测频率要增加,一般一年至少1次。 (3)废水排放 ①污水处理: a 符合防疫的要求; b. 污水处理点应远离生产车间。

山东市场情况分析 (1)

山东市场情况分析 山东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大省,山东本省企业市场划分的很细:一般分为五个区域,鲁西南、鲁西北、鲁中、鲁南、胶东半岛。而别的企业也一般将山东分为三个区域,至少是两个区域:以潍坊为界,潍坊以东(含潍坊)包括潍坊跟胶东半岛;潍坊以西,包括鲁南、鲁西南、鲁西北。下面详细的分析一下各个区域的种植结构及用药情况:一、胶东半岛。胶东半岛包括青岛、烟台、威海,大的客户都在县 里,要想做好胶东市场,必须做县。用药最大的县有:日照,胶南,莱西、平度、莱阳、莱州、栖霞、乳山等县级市。经济作物以果树、蔬菜为主,果树主要是苹果和梨;蔬菜种类很多,比如蒜苔、花菜、胡萝卜、白菜、油菜,花生等等。主要虫害卷叶蛾、食心虫、夜蛾类害虫、菜青虫、小菜蛾、果树蚜虫,蛴螬,地老虎等,主要用药高含量杀虫剂系列;杂草以茅草,芦苇,马齿笕,葶苈等主要以草甘磷为主,主要病害就是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霜霉灰霉病、黑星病等。杀菌剂主要用烯酰吗啉、苯醚甲环脞、丙环脞,再就是常规药,比如甲托、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我公司现有客户10户左右都是当地比较知名度,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多年乡镇销售渠道。是我公司销售产品的主要区域。主要以送货车为单位划分区域对乡镇进行产品的销售。 二、鲁中地区。鲁中地区主要是潍坊、济南。有的公司把东营也划 在鲁中,因为潍坊与东营很近。这些地区主要用药集中在潍坊,潍坊是全国著名的蔬菜生产批发基地,田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棚蔬菜,

对杀菌剂,杀虫剂用药量相当大,用药水平很高。对草甘磷用量相对少一点。我公司在此地有一个客户为寿光大地宏琳由他向周边辐射。该客户是该地区地有一定的影响力,现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两个渠道分销产品。 三、鲁南地区。包括临沂、淄博、泰安。有几个重点大县很值得做 的,比如沂源、沂水、沂南等地,玉米,棉花,花生的面积很大。 还有部分水稻。棉花主要虫害有:棉蚜、蝽蟓、棉铃虫、红蜘蛛、夜蛾等等,最难防治的现在来说就是蝽蟓,一旦爆发很难打。打棉铃虫、夜蛾主要用甲维盐、阿维,打蝽蟓主要用高含量吡虫啉、啶虫脒。花生地蛴螬,地老虎等主要以毒死蜱,辛硫磷为主病害主要是枯黄萎病、猝倒病。除草剂用在花生,玉米地打封闭和田间除草居多。我公司是以临沂为点向乡镇辐射。 四、鲁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枣庄、济宁、菏泽。种植作物比较多样 化,有棉花、蔬菜、果树、水稻、大田作物等,蔬菜主要分布在济宁市周边,果树在嘉祥、金乡等县,水稻在微山、鱼台,棉花在各县都有大面积的种植。菏泽地区有部分面积的甜瓜与芦笋,以夜蛾类害虫为主,每年夏天都会发生,抓住机会是很能上量的,甲维盐的需求很大。棉花情况跟鲁南差不多。主要以防治棉花蝽蟓、棉铃虫、棉蚜为主。除草剂用在果园,玉米地田间除草居多,所以相对用量不大。 五、鲁西北地区。包括聊城、德州、滨州。除聊城基本上是蔬菜外, 德州与滨州基本上是棉花、枣树为主,临邑县跟禹城市种植蔬菜。

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的五个预备步骤

操作性前提方案 (CHSY-SC-SSOP) 2010年2月1日发布2010年2月1日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目的2 二、适用范围2 三、职责分工2 四、卫生管理方案2 1、加工用水安全?2 2、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度3 3、防止交叉污染?4 4、手的清洁、消毒及洗手设施的维护6 5、外来污染物的控制?7 6、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标识、贮存、使用?7 7、员工的健康8 8、虫害的防治8 9、更衣室及卫生的维护9 10、环境卫生10 五、相关制度 操作性前提方案 一、目的

规定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使员工操作有“法”可依,避免食品安全危害通过控制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和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以达到保证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台烤和火腿肠加工车间现场人员、工器具等卫生管理,厂区内外环境卫生管理。 三、职责分工 1、生产部依据工艺卫生要求进行编制。 2、生产车间、仓库、行政后勤执行。 3、生产车间和仓库卫生情况由质量管理部监督检查;厂区内外卫生情况由行政人事部监督检查。 四、卫生管理方案 1加工用水的安全1水源

1公司用水是公司自备深井水,质管部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公司备有完整的供水、生产、生活污水主管线网络和生产用水网络,生产部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有效防止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被污染。 3每年委托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质监测一次。2供水 无塔供水系统直接到车间用水末端,PVC管道密封,无塔供水罐沉砂每月排污冲刷一次。3生产用水 1质管部用的尾梢水、冰的微生物每个月检测一次,抽取水样的方法是先把水龙头打开放水2-3分钟,再用75﹪酒精消毒水龙头,再放水2-3分钟后用灭菌的容器取样;冰取样方法是用无菌容器直接取样 2生产用水水质检验不合格时立即停止使用,查找原因,直到恢复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4生产用冰 自动制冰机内表面为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冰及其冷藏过程密闭,制冰水使用正常的生产用水。

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

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 1.目的 通过制订并组织实施卫生标准操作规范,能有效地对生产用水、与食品接触表面、人员的健康和防止交叉污染等状况进行控制,保证食品安全,促进文明生产。 2.适用范围及依据 适用于****************有限公司屠宰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标准操作。主要根据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等文件编制而成。 3.职责 由质检部制定下发各车间执行。 4.内容 4.1生产用水(冰)控制 4.1.1控制目标 确保生产用水(冰)安全、卫生,防止生产用水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4.1.2控制措施 4.1.2.1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所用水为自供水提供,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要求,即: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cfu /ml,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4.1.2.2由县卫生防疫站每年不少于2次对水质全项目进行检测,化验室每周对自来水的卫生项目检测一次,一年内保证对所有水龙头都检测到,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4.1.2.3水源由动力车间管理,保证水质的安全卫生;化验员在每次生产前对水质进行感官检验。 4.1.2.4画出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不同水管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蒸汽管用红色,冷水管用蓝色。通往加工车间的主输水管安装防虹吸的单向阀。 4.1.2.5制冰用水按以上生产用水的卫生标准检测微生物指标。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的器具用不锈钢制成,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制冰和存冰场所保

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4.1.2.6车间和厂区污水排放畅通,不得倒流,在生产用水管道和非生产用水管道之间没有交叉联系,质检部门每月对生产用水管道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4.1.3纠正措施 4.1.3.1当水源经县卫生防疫站检测发现指标不符合要求时,首先终止使用此水源,并对该段时间使用此水源加工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同时并及时通知动力车间进行调整,对此水源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1.3.2如果有虹吸管倒流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同时保证这种现象不再发生。 4.1.4监控和记录保持 4.1.4.1化验室出具的检验结果。 4.1.4.2县卫生防疫站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 4.1.4.3质检部填写的《水质日常检查表》 4.2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控制 4.2.1控制目标 保持食品接触表面清洁,防止污染食品。 4.2.2控制措施: 4.2.2.1与产品相接触表面的要求 a.无毒、无吸收性、不易碎且光滑。 b.不使产品着色或锈蚀,耐腐蚀和磨损。 c.严禁使用木制品、皮革制品及纤维织物等。 d.不会因热水、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或消毒而发生破损或变化。 e.由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的材料制成。 4.2.2.2清洗消毒过程中应遵循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4.2.3控制措施 4.2.3.1连续生产时,每班次对所有产品接触的工器具、工作台及设备先用清水

鸭蛋进入山东省快销品市场策划书

鸭蛋进入山东省快销品 市场策划书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前 言 李氏麻鸭蛋公司是一个已有多年历史的企业,成立于1998年,公司以作咸鸭蛋产品为主,从小加工厂作起,现在已经作到06年销售额260万,但是从03年开始市场销售额一直徘徊不前,并且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咸鸭蛋加工厂越来越多,在激烈的竞争下利润呈现下降趋势。苏丹红事件给公司的销售更是雪上加霜。 本次策划主要是对整体行业、竞争者及消费者进行分析,找到新的市场空间和赢利空间。 一 市场调查 根据销售渠道把快消费品市场细分为集体食堂消费者和普通大众消费者两种市场进行调查,进行分开和合并相结合的统计方式。 集体食堂消费者随机选择山东省10所高校,每个高校1000份调查问卷,其中随机抽取200份进行统计。 普通大众消费者市场选择济南、青岛两个城市每个城市1200份。在其他地区市随机选择5个城市,每个城市800份。随机选择10个县级市每个城市480份。各调查表按照20%的随机抽样进行统计。 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做好调查的监督工作,对所有统计的数据做到10%的电话回访抽查 XX 鸭蛋进入山东省快销品市场策划书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通过调查得出以下数据:见表一调查数据统计 调查表见附录1渔香咸鸭蛋市场调查表 二市场分析 一行业分析 1 本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产品容量有一定限度,根据调查所有品牌知名度极低,区域产地的知名度也不高。 2由于资源有限,做咸鸭蛋的厂商主要集中在淡水湖沿岸,例如山东的微山湖,江浙一带如宁波,嘉兴,绍兴,杭州。 3 苏丹红事件对咸鸭蛋的购买趋势影响率比较高,公司必须尽快进行无公害食品认证。暗示产品不含苏丹红。 4为规范市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出台了《NY5144---2002无公害食品咸鸭蛋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咸鸭蛋的术语、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等要求。 二、竞争分析 1、做咸鸭蛋的公司比较繁多,不过不外呼以下两种形势 (1)以快消品销售模式为主,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非湖区。他们已经走向了市场的前沿 (2)以特产为主,做当地礼品的销售模式,这些厂家主要在湖区。 2、咸鸭蛋虽然是一个传统行业,可前10位的公司市场占有率总和不到8%,可见本行业没有形成一种垄断效应。 表一调查数据统计

餐饮公司管理体系与服务规划方案.docx

...... 餐饮公司管理体系及服务方案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体系及服务方案 一.食品质量及安全管理体系 二.公司用工管理 三.驻点机构人员配置管理 四.部门岗位职责管理 五.公司员工培训管理 六.服务承诺 七、公司作为专业后勤服务公司的特性 一.食品质量及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 1、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及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的 颁布令、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外来文件、记录表格、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 这些文件覆盖了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部过程,描述了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各过程的顺序和各环节之 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控制方法,同时也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 及其他要求。文件的发放将根据部门和员工工作刚问的需 要考虑发放的范围,确保所有文件得到控制。文件经发布 后实施,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确保在

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以及过 程运作和控制的有效性。 2、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是公司编制和保持作为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的纲领性文件,规定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描 述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3、 HAccP 管理体系 公司以国际公认的管理体系HAccP ( HazardAnd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即危害分析关键 控制点)体系为标准,制订了食品卫生安全程序,发展和 提高饭堂的食品安全体系。饭堂所有食品及原材料的均受 到公司采购部门的严密监控。经验丰富的采购部门员工同 卫生营养专家一道,向公司提供专业的风险评估分析以及 相应的处理方案来保障客户的最大利益。我们在切合客户 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食品安全卫生程序,公司全体员 工均具备识别、控制和处理食品卫生事件的能力。 4、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是 ISo2200 假话有效实施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是从 事集体用餐服务的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卫生法》、《餐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集 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中对 集体用餐服务单位都做了具体规定。

SSOP与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区别

SSOP与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区别食品生产企业的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同传统的SSOP存在相关性和差异性。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同SSOP一样,都包括对卫生控制措施(SCP)的管理。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但是,操作性前提方案和ssop还是有所不同的。 一、从定义上区分 SSOP(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卫生操作标准程序是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 m)是指: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需的前提方案PRP,以控制食品

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二、从文件来源上看 传统的SSOP(卫生操作程序)是为实现GMP(良好操作规范)的要求而编制的操作程序,不依赖危害分析,不强调在危害分析后才开始编制,也不强调特别针对某种产品。即SSOP是根据操作规范来制定的一系列程序。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是在危害分析后确定的、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的措施。要制定OPRP文件先要对产品各操作进行危害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论进行文件的制定。 三、从服务对象来看 SSOP是企业为了维持卫生状况而制定的程序,一般与整个加工设施或某个区域有关,即SSOP是通用程序标准,用于所用产品。 前提性操作程序强调针对特定产品的特定操作中的特定危害来制定的,即操作性前提方案是针对特定产品的操作程序文件,具有服务对性特定性的特点。 当然,企业在编制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时,可以将所有产品或某类产品的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编写在一起,以适用于所有的产品或某类产品。

山东市场拓展策略

一、营销区域:山东市场 二、拓展目标 〈1〉、具备运作X的资金实力; 〈2〉、具有品牌女装的运作经验; 〈3〉、在当地女装品牌集中区域有60平方米以上的专卖店(厅); 三、招商政策 〈1〉、加盟费免收,加盟保证金2万;(运作成熟之后建议加盟费收5000¥—10000¥之间)〈2〉、供货折扣分为买断折扣和调换货折扣分别为? 四、广告支持 〈1〉、加盟商在当地投放区域性的广告必须提前向公司书面申请,公司审核同意后方可制作;〈2〉、费用先由客户支付;广告投放后应及时把相应的资料寄到公司备案并按照公司的报销程序给予50%的报销;(公司以产品的形式给予返还,客户应把公司返还的金额投入到下面的广告和促销当中) 五、返利支持 〈1〉、加盟商年度进货额达到公司和加盟商协定的进货指标后公司给予1%的广告返点支持;(公司以产品的形式给予返还,公司给予的返利加盟商应把此金额投放到下一步的广告投放和促销活动中) 〈2〉、超过部分公司给予2%的广告返点支持,以产品的形式给予返还,公司给予的返利加盟商应把此金额投放到下一步的广告投放和促销活动中; 六、调换货政策 〈1〉、季末调换货: 一年分为春夏季、秋冬季两季;季末当季进货额的25%比例给予调换;在公司制定的调换货时间以前不针对专卖网点进行调换货,具体调换时间由公司统一安排;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在本条款的限制范围之内;公司随时有权对终端店的产品进行调拨,若专卖店不同意调拨将视为其自动买断!(此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加盟商的资金;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握好相关的具体环节,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合产品;在产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作好相应的促销、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工作)公司的价值=被利用价值,即加盟商通过加盟敦奴能否实现加盟商的梦想和期望值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七、公司的义务 〈1〉、免费为客户提供投资分析、投资计划; 〈2〉、免费为加盟商提供店面选址、市场调查、开业前期的筹备、货品组合方案、开业策划方案、营业员的培训、店面的陈列培训及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八、终端店面的装修及公司的货架支持方案 〈1〉、公司免费为加盟店设计专卖店(厅)的效果图; 〈2〉、专卖店(厅)的天花板、地板砖、门头由客户按照公司的要求设计制作; 〈3〉、公司为了使店面终端的形象、产品展示能更有品位、档次;专卖店(厅)的货柜和道具由敦奴公司委托专业的服装展示家具厂制作; 〈4〉、货柜和道具的费用先由客户支付;在完成敦奴服饰公司制订的年度进货指标分三年给予100%的返还;即第一年返还总货柜道具金额的30%;第二年返还总金额的40%;第三年返还总金额的30%。(客户不但要完成公司和客户协定的硬性进货指标—年度进货额;还要完成软性指标—是否配合公司的促销计划、是否按照公司的要求及时反馈专卖店(厅)的进销存报表、终端店面的形象和终端店面的陈列丰满度能否达到公司的要求也是考核指标)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管理制度 采购验证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分装工艺纪律考核办法 分装生产关键工序控制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防止污染、变质或损坏、储运管 理制度 仓库、储运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不符合情况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 产品召回管理制度

回收食品管理制度 产品销售管理制度 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制度化验室仪器药品管理制度 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信息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让我们看看标准中关于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 实际是在产品加工工序中经过危害分析后(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所制定的控制措施不需要作为HACCP计划控制的其他危害控制措施均为OPRP。 7.4.4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评估---首先基于7.4.3 危害分析对每个加工步骤出现的显著危害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以月饼为例包装车间内的三个工序中的危害: 1. 金属碎屑检测---金属危害的控制 2. 包材消毒(是工序的一部分)---微生物危害的控制 3. 包装气密性检测---微生物的控制 经过危害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按照标准中7.4.4介绍的a-g的评估之后 以上三个控制点就可以分为1金属碎屑探测应为HACCP计划来管控。2包材消毒,3包装气密性检测可以划分到OPRP来管控。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大家还是对标准中7.4.4条款的理解不够。 说明白点就是在危害分析后制定了针对每个工序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按照7.4.4的控制措施分家了。 再例如说:水,如果水在产品的加工中非加工工序的一部分,并不能引入显著危害:蜜饯分装,水是用来清洗工器具的,那么就是一个PRP而已。如果用水是工序的一部分,裸露半成品必须同水直接接触或是最终产品的组分之一,有引入化学的,微生物或物理的危害的风险,那么经过危害分析后应当针对用水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果控制措施失控后产生的危害是不可以接受的(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那么对应的控制措施就应当作为HACCP计划来管控。否则就按照OPPR来控制。 相信大家应该对HACCP计划表并不陌生吧?OPRP控制表的格式完全可以参照HACCP计划。 GMP,及SSOP是以前HACCP体系的基础。但是在GB/T 22000中: PRP和OPRP从本质上都是前提方案,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 PRP和OPRP的区分关键是: OPPR是通过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及经过危害分析确定控制措施之后确定的。跟产品的加工工序密不可分。 PRP是为了遵守和实施行业通用的所有的要求,通用的要求包括GMP的要求,卫生注册要求、QS要求的汇总。并进行危害分析前已经存在的,也不针对特定的危害。 所以,相同行业的企业编制或选择PRP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 但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因为使用不同的设备、工艺、原料,OPRP会有所不同。 而CCP是针对产品加工工序本身的. CCP与危害的可接受水平直接相关,必然是定量的,必须制定CL,一般为了减少超出CL,可以制定OL。 OPRP可以影响危害的可接受水平,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可以制定OL。 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两个没有太大关系,都是针对危害的控制措施 OPRP称为操作性前提方案,CCP称为关键控制点,采取OPRP还是HACCP计划来控制,是和危害分析的结果有直接关系 实施危害分析后,后一个步骤为确定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一种是OPRP、一种是HACCP

操作性前提方案设计(OPRP)

保定美森乳业有限公司 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版本/修订:A/0 2016年1月15日发布 2016年1月15日实施

修改记录 序号章节号修改内容更改通知单号修改日期修改人

1、目的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产品加工过程的生产、卫生、质量管理的操作规范在统一的计划内。把确定的各类食品安全危害消除、控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2.范围 适用于饮料加工车间,使饮料加工在标准卫生条件下进行,确保生产出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饮料 3.职责 品控部负责编制操作性前提方案,生产部执行操作性前提方案。 4.管理内容 4.1原辅材料卫生的控制 4.2水(冰)安全控制 4.3人员卫生的控制 4.4交叉污染的预防 4.5有毒化学物的控制 4.6产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 4.7手的清洗消毒设施以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4.8外来污染物的控制 4.9虫害预防 4.10残次品、废弃物、污水排放管理 4.11金属异物的防治

3.1 原辅材料卫生的控制 1、目的:控制原辅材料的卫生,防止通过原辅料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2、范围:适用于企业内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所有人员。 项目控制危害负责部门控制要求监视纠偏记录验证 原料生物性:微 生物 化学性:农 药残留 品管科 1、待购买水果新鲜程度。 2、“三证”检验:必须同时具有相关检验部门 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非疫 区证明。 按家畜家禽防疫条 例,由品管部门严格 把关,确认为健康无 病的活猪。 没有三证、毛猪 检验不合格原料 拒收。 宰前检疫日 报表 品管科长、动 检每日检查 三证 辅料生物性:微 生物 化学性:重 金属残留 品管科 1、按质量食品安全手册对供方进行控制。 2、2、每批辅料进厂时,原材料检验员对感官、理化、 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验,仓库保管员对包装、规格、 数量等进行验证,合格后入库。 3、当使用新的辅料时由食品安全小组对危害进 行分析确认后使用。 使用过程中 质检员对辅料进行确 认。 发现不能满足要 求的辅料进行退 货处理。 入库单 检验单 品管科长审 核检验报告 包装材料生物性:微 生物 化学性:重 金属残留 品管科 1、按质量食品安全手册对供方进行控制。 2、每批包装材料进厂时原材料检验员对感官、 性能、理化指标等进行检验,仓库保管员对包装、 规格、数量等进行验证,合格后入库。 使用过程中 质检员对包装材料进 行确认。 发现不能满足要 求得包装材料进 行退货处理。 检验单 入库单 品管科长审 核检验报告 文档大全

营销计划市场开拓方案

市场开拓营销操作方案 X总: 现将2011年度产权销售第一工作阶段计划方案呈报如下: 一、团队组织架构体系: 1、组织架构 1)自主团队:就是由我司自己组建,自主管理,做为房产营销的砥柱力量; 2)外联协作团队:就是社会经营活动中的社会团体、商会、行业协会、知名人士等与销售团队合作, 推举或引领投资者认知项目。从而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实现全员营销。 3)行销团队共分为5个区域,初期人员定岗位15名,每区域设立经理1名,营销员3名、其中潍坊 区域由项目经理兼任。 2、招聘渠道: 1)《晨鸿信息》 2)公司内部选拔、配备 3)同行介绍 3、人员培训: 对新组建营销团队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培训,内容包括管理制度、项目介绍、项目卖点、投资回报分析、项目工程理论(识图、结构)、谈判技巧等方面,加大对项目的理解深度,增强与客户的沟通技巧。 二、时间及工作节点安排: 1、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7月1日 2、销售总任务:40 套

三、产权直销流程: 按照“区域直销计划”,向山东省内及邻省各地的多个城市,在不同时段进行直销推广

三、营销费用及相关道具预算(按2个月计算):

四、行销工作管理制度:待定 五、《营销人员薪金管理办法》 一、公司团队自身的营销提成 销售佣金提成基数(按房款总额5%计提): 营销人员:1%(个人佣金) 项目经理:公佣1、5% + 1% (个人佣金) 二、代理团队佣金计提标准:另行制定 三、绩效考核政策: 1、考核对象:全体行销人员 2、奖励的形式:精神与物质奖励 1)当月超额完成指标任务,每超出10%以上,奖金增加300元,以此类推。 2)当月超额完成指标任务100%以上,超出部分提成、底薪翻番,以此类推。 3)月度销售冠军且完成指标任务,奖金1000元。 4)连续三个月保持月度冠军即为季度销售冠军;营销员可晋升为区域经理职位,享受调职后的奖 励。同时奖励奖金1000元。

前提方案

前提方案(PRP) 编制: 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 受控状态: _________ 2017-01-02发布 2017-01-03实施 湖北福贞发布

文件评审记录 文件修订履历

目录 1. 目的---------------------------------------------------------- 4 2. 原则---------------------------------------------------------- 4 3. 适用范围------------------------------------------------------ 4 4. 职责与权限---------------------------------------------------- 4 5. 术语---------------------------------------------------------- 6 6、操作规范-------------------------------------------------------6 7. 产品安全前提方案的验证----------------------------------------15 8. 相关文件------------------------------------------------------16 9. 相关表单------------------------------------------------------16

前提方案与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区别

前提方案与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区别 1. 前提方案 食品安全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置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实施前提方案的目的: a) 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b) 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c) 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在22000标准中,这个术语下面的“注”很重要,应仔细看看,它提到“等同术语”如:GAP、GVP、GMP、GHP等。其实前提方案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国家对某类的卫生规范:如肉类生产企业的,GB19303 熟肉制品企业卫生规范。 另外22000认证除了标准之外,还有专项技术要求,如肉与肉类生产企业就有FSMS-03:2007(现在已经转换为GB/T27301-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与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在各专项技术要求中对前提方案范围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如在GB/T27301-2008中第5章前提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前提方面的范围可以看看: 5前提方案(PRP) 5.1总则 在根据GB/T 22000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从事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的前提方案,应符合GB/T 20094和(或)GB 19303 的相关要求。 5.2 基础设施和维护 肉类屠宰生产企业设备设施的布局、维护保养应至少符合GB/20094-2006中第6章-第9章的相关要求;肉制品生产企业设备设施的布局、维护保养应至少符合GB 19303中第4章至第6章的相关要求。 5.3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5.3.1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宜制定书面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执行人的职责,确定执行的方法、步骤和频率,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