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1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在追求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它对于价值创造和保持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它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密不可分。这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成为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本框架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帮助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管理当局在实现主体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风险。但是企业风险管理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和解释,难以形成共同的理解,因而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意味着不同的含义。因此,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把各种不同的风险管理概念整合到一个框架之中,在这个框架中构建一个共同的定义,辨别构成要素,并讲述关键概念。这个框架容纳大多数观点,为各个主体评估和增进企业风险管理、为规则制定团体和教育机构的未来行动提供一个出发点。

不确定性与价值

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每一个主体,不管是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还是政府机构,存在的目的都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在追求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潜藏着对价值的破坏或增进,既代表风险,也代表机会。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从而提高主体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中,诸如全球化、技术、重组、变化中的市场、竞争和管制等因素都会导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来源于不能准确地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不确定性也是主体的战略选择所带来和导致的。举例来说,一个主体采取基于向其他国家拓展业务的增长战略。所选择的这个战略带来

了与该国政治环境的稳定性、资源、市场、渠道、劳动力技能和成本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从战略制订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在所有的活动中,管理当局的决策都会创造、保持或破坏价值。通过把资源,包括人、资本、技术和品牌,调配到能够产生比过去更多的利益的地方,就会发生价值创造。当创造的价值通过更高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顾客满意度以及其他方式得以维持时,就会发生价值保持。当由于糟糕的战略或执行导致这些目标不能达成时,价值就会被破坏。决策中伴生着对风险和机会的认识,要求管理当局考虑有关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调配宝贵的资源,并针对变化的环境重新校准行动。

当管理当局制订战略和目标,去追求增长和报酬目的以及相关的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并且为了实现主体的目标而高效率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时,价值得以最大化。企业风险管理包括:

?协调风险容量与战略——管理当局首先要在评价备选战略的过程中考虑主体的风险容量,然后在设定与选定的战略相协调的目标的过程中,以及在构建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主体的风险容量。例如,一家制药公司与其品牌价值相关的风险容量较低。因此,为了保护它的品牌,它坚持了大量的规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并且经常性地投入巨额的资源用于早期的研究与开发以支持品牌价值创造。

?增进风险应对决策——企业风险管理为识别和在备选的风险应对——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之间进行选择提供了严密性。例如,一家利用公司自有和运营的车辆的公司的管理当局认识到在其运送过程中存

在的风险,包括车辆损坏和人身伤害成本。可能的选择包括通过有效的司机招聘和培训来降低风险,通过外包运送业务来回避风险,通过保险来分担风险,或者简单地承担风险。企业风险管理为这些决策提供方法和技巧。?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主体增强了识别潜在事项、评估风险和加以应对的能力,从而降低意外的发生和由此带来的成本或损失。例如,一家制造公司调整生产部件和设备故障率和误差使其接近正常水平。该公司采用多

重标准来评估故障的影响,包括维修时间、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员工安全以及预定维修与非预定维修的成本,并据此制订维护方案来加以应对。?识别和管理贯穿于企业的风险——每一个主体都面临着影响组织的不同部分的无数风险。管理当局不仅需要管理个别风险,还需要了解相互关联的影响。例如,一家银行面临着贯穿于企业的交易活动的一系列风险,管理当局开发一套信息系统来分析来自其他内部系统的交易和市场数据,它与外部生成的有关信息一起,提供了关于贯穿于所有交易活动的风险的整体看法。这个信息系统可以向下追溯到部门、客户或同行、交易商和交易层次,并针对既定类别的风险容量对风险进行量化。这个系统使该银行能够把先前分隔的数据凑到一起,从而采用整体的和有目的性的看法来更加有效地应对风险。

?提供对多重风险的整体应对——经营过程带来许多固有的风险,而企业风险管理能够为管理这些风险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一个批发配送商面临着供货过量和不足、薄弱的供货来源以及不必要的高采购价格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当局以公司战略、目标和备选的应对为背景识别和评估风险,开发了一套广泛拓展的存货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与供货商相整合,共享销售和库存信息,帮助选择战略伙伴,并通过更长期间的进货合同和改进的定价方式,避免缺货和不必要的运送成本。由供应商负责补足库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抓住机会——通过考虑潜在事项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只是风险,管理当局就能识别代表机会的事项。例如,一家食品公司考虑可能影响其收入持续增长的潜在事项。在评价这些事项的过程中,管理当局认识到该公司主要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正在改变他们的饮食偏好,对公司现有产品的未来需求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确定应对的过程中,管理当局明确了通过利用其现有的生产能力去开发新产品的方法,从而使公司不仅能保持来自现有消费者的收入,而且还能通过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来创造额外的收入。

改善资本调配——获取关于风险的有份量的信息,可以使管理当局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配置。例如,一家金融机构面临新的监管

规则,除非管理当局更加精确地计算信用和经营风险水平以及相关的资本

需求,否则就要提高资本要求量。该公司根据系统开发成本以及追加的资

本成本评估了风险,作出了一个有信息支持的决策。利用现有的可修改软

件,该机构开发了更加精确的计算工具,避免了寻求额外资本的需要。

企业风险管理固有这些能力,它能帮助管理当局实现主体的业绩和赢利目标,并防止资源的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有效的报告。它还有助于确保主体符合法律和法规,避免对主体声誉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帮助一个主体到达期望的目的地,还有助于避开前进途中的隐患和意外。

事项——风险与机会

事项是源于内部或外部的影响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事项可能有负面影响,也可能有正面影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带来负面影响的事项代表风险。因此,风险可以定义如下:

风险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带有负面影响的事项阻碍价值创造,或者破坏现有的价值。例子包括机器设备故障、火灾和信用损失等。带有负面影响的事项可能起源于看似正面的情况,比如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超过了生产能力,就会导致不能满足买方的需求,从而损害客户忠诚度和减少未来的订单。

带有正面影响的事项可以消弭负面影响,或带来机会。机会的定义如下:

机会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正面影响的可能性。

机会支持价值创造或保持。管理当局把机会反馈到战略或目标制订过程中,以便规划行动去抓住机会。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处理风险和机会,以便创造或保持价值。它的定义如下: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这个定义反映了几个基本概念。企业风险管理是:

?一个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主体之内;

?由组织中各个层级人员实施;

?应用于战略制订;

?贯穿于企业,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主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旨在识别一旦发生将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

?能够向一个主体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力求实现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标——它只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结果本身。

这个定义之所以比较宽泛,是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它抓住了对于公司和其他组织如何管理风险至关重要的关键概念,为不同组织形式、行业和部门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它直接关注特定主体既定目标的实现,并为界定将在本章后文中讨论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以上所列示的基本概念将在下面各个段落中予以讨论。

一个过程

企业风险管理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渗透于一个主体的各种活动的持续的或反复的相互影响。这些活动渗透和潜藏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之中。

企业风险管理并不像一些观察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加在主体活动之上的东西。这并不是说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不要求进一步的努力,它可能会那样要求。例如,在考虑信用和货币风险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努力去开发所需的模型和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计算。但是,这些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与主体的经营活动交织在一起,为了基本的经营理由而存在。当这些机制被构建到主体的基础结构之中,并成为企业核心要件的一部分时,企业风险管理就会更加有效。通过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一个主体能够直接影响其执行战略和实现使命的能力。

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对于抑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许多公司所面临的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更是如此。在现有程序之外增加新的程序会增加成本。通过关注现有的经营业务以及它们对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的贡献,并将风险管理整合到基本的经营活动之中,企业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和成本。而且,把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在经营业务的基本框架之中的做法,可以帮助管理当局识别新的机会,以便抓住这些机会实现业务增长。

由人员来实施

企业风险管理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它是通过一个组织中的人、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完成的。人制订主体的使命、战略和目标,并使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得以落实。

同样,企业风险管理也会影响人的行动。企业风险管理认识到人们并不总是始终如一地理解、沟通和行动。每个人都会给工作场所带来一个独特的背景和技术能力,他们有着不同的需要和偏好。

这些现实影响企业风险管理,同时也受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参照点,它影响他或她怎样去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所需的机制,帮助人们在主体目标的背景下去理解风险。人们必须知道他们的责任和权力的局限。因此,在人们的职责和他们履行职责的方式以及主体的战略和目标之间,需要有一个清晰而又密切的联系。

一个组织中的人包括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尽管董事主要是提供监督,他们也提供指导,审批战略和特定的交易与政策。因此,董事会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应用于战略制订

一个主体设定其使命或愿景,并制订战略目标,它们是协调和支撑其使命或愿景的高层次的目的。主体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制订战略。它还设定所希望实现的相关目标,上至战略,下至主体的业务单元、分部和流程。

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订之中,此时管理当局考虑与备选战略相关的风险。举例来说,一个选择可能是收购其他公司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个可能是削减采购成本以实现更高的毛利率。这些战略选择中的每一个都会带来许多风险。如果管理当局选择第一个战略,就可能必须向新的和不熟悉的市场拓展,竞争者就可能会占取公司目前市场的份额,或者公司可能没有能力去有效地实施这一战略。对于第二个而言,风险包括必须利用新的技术或供应商,或者建立新的联盟。企业风险管理技术被应用在这个层次上,以帮助管理当局评价和选择该主体的战略和相关的目标。

应用贯穿于企业

在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时,主体应该考虑其全部活动。企业风险管理考虑组织的各个层级的活动,从诸如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等企业层次的活动,到诸如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等业务单元的活动,再到诸如生产和新客户信用评价等经营流程。企业风险管理还应用于特殊项目和目前在主体的层级和组织结构图中还没有一

个明确位置的新的活动。

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主体对风险采取组合的观念。这可能要求负责一个业务单元、职能机构、流程或其他活动的每一名管理人员对各自的活动形成一个风险评估。这种评估可能是定量的,也可能是定性的。高层管理当局采用复合的观念看待组织中的所有层级,以便确定该主体的整体风险组合是否与它的风险容量相称。

管理当局从主体层次组合的角度考虑相互关联的风险。主体中单个单元的风险可能在该单元的风险容限范围之内,但是凑到一起可能会超出该主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风险容量。或者刚好相反,潜在事项在一个业务单元中可能意味着不可接

受的风险,但是在其他业务单元中存在抵消效应。相互关联的风险需要识别和发挥作用,以便使整体风险符合主体的风险容量。

风险容量

风险容量是一个主体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所愿意承受的广泛意义的风险的数量。它反映了主体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而影响主体的文化和经营风格。许多主体采用诸如高、适中或低之类的分类定性地考虑风险容量,而其他主体则采用定量的方法,反映和平衡增长、报酬和风险目标。具有较高风险容量的公司可能愿意把它的大部分资本配置到诸如新兴市场等高风险领域。反过来,具有低风险容量的公司可能会仅仅投资于成熟的、稳定的市场,以便限制其短期的巨额资本损失风险。

风险容量与一个主体的战略直接相关。它在战略制订过程中予以考虑,因为不同的战略会使主体面临不同的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当局选择一个将期望的价值创造与主体的风险容量相协调的战略。

风险容量指导资源配置。管理当局通过考虑主体的风险容量和业务单元为实现投入资源的期望报酬而制订的计划,把资源配置到业务单元和活动之中。管理当局考虑风险容量,使其与组织、人员和流程相适应,并设计必要的基础结构以便有效地应对和监控风险。

风险容限与主体的目标相关。风险容限是相对于实现一项具体目标而言,可以接受的偏离程度,它通常最好采用那些与度量相关目标相同的单位进行度量。

在设定风险容限的过程中,管理当局要考虑相关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并使风险容限与风险容量相协调。在风险容限范围内经营有助于确保该主体能保持在它的风险容量之内,进而确保该主体将会实现其目标。

提供合理保证

设计和运行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够为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关于主体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合理保证意味着与未来相关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知未来。

合理保证并不意味着企业风险管理经常会失败。许多因素独自或一起加强了合理保证的概念。满足多重目标的风险应对的累积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多重目的

的性质,降低了主体可能不能实现其目标的风险。而且,正常的日常经营活动和组织中各个层级人员职责的发挥,都是以实现主体的目标为目的的。事实上,在一些控制良好主体的典型样本(cross-section)中,几乎绝大多数都会经常性地被告知朝着它们的战略和经营目标迈进,正常地实现合规目标,并且一贯地编制——期复一期,年复一年——可靠的报告。但是,不可控的事项、差错或者不当的报告偶尔也会发生。换句话说,即使是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也会遭遇失败。合理保证并不是绝对保证。

目标的实现

在既定使命的背景下,管理当局制订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制订贯穿于企业之中的、与战略相协调和相关联的其他目标。尽管许多目标是具体针对特定主体的,但有一些是广泛共通的。例如,在商务和消费者圈子里树立和保持正面的声誉,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报告,以及遵循法律和法规开展经营,是几乎所有主体共同的目标。

COSO框架将主体的目标分成四类:

?战略——与高层次的目的相关,协调并支撑主体的目标;

?经营——与利用主体资源的有效性和效率相关;

?报告——与主体报告的可靠性相关;

?合规——与主体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相关。

对主体目标的这种分类使我们可以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的不同侧面。这些各不相同却又相互交叉的类别——一个特定的目标可以归入多个类别,反映了不同的主体需要,并且可能成为不同管理者的直接责任。这个分类还有助于区分从每一类目标中能够期望的是什么。

一些主体采用另一类目标,“保护资源”(safeguarding of resources),有时也称为“保护资产”(safeguarding of assets)。广义地看,它们是在防止主体的资产或资源的损失,这些损失可能是由于盗窃、浪费、低效率造成的,也可能就是由于糟糕的经营决策所造成的——例如以过低的价格销售产品,未能

留住关键的员工或防止侵犯专利权,或者发生未曾预见到的债务。这些主要是经营目标,尽管保护的某些方面可以归入其他的类别。如果适用于法律或监管要求,这些就会变成合规问题。当与公开的报告联系起来考虑时,通常用的是保护资产的一个狭义的定义,防止或及时侦查未经授权的购买、使用或处置一个主体的资产,该资产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可望为实现与报告的可靠性、符合法律和法规相关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这些类型的目标的实现处于主体的控制范围之内,并且取决于主体的相关活动完成的好坏。

但是,战略目标(例如取得预定的市场份额)与经营目标(例如成功地引入一条新的产品线)的实现并不总是处在主体的控制范围之内。企业风险管理不能防止糟糕的判断或决策,或可能导致一项经营业务不能达成经营目标的外部事项。但是,它的确能够增大管理当局作出更好的决策的可能性。针对这些目标,企业风险管理能够合理地保证管理当局和起监督作用的董事会及时地了解主体朝着

实现目标前进的程度。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就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就是社会,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风险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如何化解与减少风险就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只有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瞧主要有七种风险: 1、经济合同风险:就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

此,企业在进行经营与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2、债务风险:就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避免企业资产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 3、担保风险:就是指为其她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她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汇率风险: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她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投资风险:就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与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与论证,不能盲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我们侧重从企业整体层面制定风险战略、完善内控体系、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职能等。我们帮助企业搭建风险管理的综合架构,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帮助企业达到以下目标: ·从企业战略出发,统一风险度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将所有风险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形成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系统,为风险的实时有效监控和应对提供依据 ·避免企业重大损失,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使所有企业利益相关人了解企业的风险,满足股东以及监管机构的要求 ·形成一套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 风险评估 系统辨识客户企业面临的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统一的风险语言 ·确定风险列表和坐标图

·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明确风险的价值 · 风险管理诊断 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诊断对于重大风险管理的应对手段,把握企业了解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 ·评估核心风险的管理状况 ·满足合规的要求 ·找出风险管理现状与最佳管理实践之间的差距 · 风险战略设计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引入量化分析工具,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设计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战略。 ·确定风险管理指导方针 ·确定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 ·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模型 ·确定风险预警体系 · 风险文化建设 统一企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企业风险战略相符合的风险文化。 ·普及风险管理知识 ·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相关主要内容 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更大变化的却是人们的社会环境 和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由此企业也就面临着更加多样的竞争环境,这就迫使企业的管理 者必须应对更加复杂和快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外部的风险时刻显现,因风险处 理不当而遭受损失甚至破产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建立一定的风险 防范和应对机制,既保证企业可以稳定的发展,又可以对风险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且不使做 出的决策偏离企业的战略正途。 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系化风险防范机制是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 理代表着风险管理的最前沿的理论和最佳实务。 全面风险管理是这样一个过程:它与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紧密相关,在战 略制定中得到应用,贯穿于整个企业,用来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在企业风险 偏好的指导下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由此可见,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 的保证,也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由企业战略决定的范围 之内。换句话说就是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所有的企业,不管其大小或目标是什么,来全面 系统地辨识、衡量、排序并处理所面临可导致其偏离企业目标的风险。 同时,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还可以确保企业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内外部 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 效率,保护企业不至于因灾害性事件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战略、风险管理职能、综合内控、风险理财及风险管理信息系 统五个模块组成。 风险战略是指导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是针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设计的一整套风险处理方案。 风险管理组织职能是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者,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职能安排,可 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作为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通过针对企业的各个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实施 一系列政策、制度、规章和措施,对影响业务流程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风险理财是指企业运用金融手段来管理、转移风险的一整套措施、政策和方法。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传输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状况的信息系统,其包括企业信息和运营 数据的存储、分析、模型、传送及内部报告和外部的披露系统。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成—风险战略 如同企业战略是指导企业运作的总纲领一样,风险战略是指导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指导 方针和行动纲领,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将围绕风险战略展开。 风险战略是指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 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风险偏好或风险承受度,以及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然后选择风险 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分散、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 工具,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配置的原则。 风险战略首先需要确定量化风险时所使用的量化模型,制定企业的风险度量标准。统一 的风险度量标准使得企业可衡量不同业务之间风险的大小,确定企业应当着重管理哪些风险,并明确分配风险管理资源的分配基准。 企业制定风险战略,在充分考虑企业风险承受度的基础上,还要选择各种手段以进行风 险应对。例如如果某项业务所含固有风险超过企业风险承受度,则在风险战略的指导下,企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电气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 及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管理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风险管理概念:损失/不确定性等 风险管理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偶然性/可测性/可变性风险的类型:环境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企业做大个人的管理能力显得非常渺小,只有通过科学的控制才有效。 风险可以事先管理,企业时时刻刻承担着风险如同人的一生活着就有风险都可能得病。 二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皆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 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 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五要素a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机构设置/责权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b风险评估(不相容岗位设置:会计与出纳分开,管物与管账分开,采购谈判价格与供应商分开,责权分离。授权审批控制即所有人都有审批权,会计系统控制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财产保护控制即企业资产盘点,预算控制即全面预算管理)

c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 d信息与沟通(各种信息的收集方式与渠道,电子信息的应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三企业各类风险:a货币资金风险:货币资金即企业现金与银行现金,货币资金的安全必须岗位不相容才能保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好说明公司持续稳定,货币资金应日清或第三人清查或审计清查。对企业预留印鉴专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全部印鉴,经授权人签字后使用印鉴,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库存现金限额制度/规定现金开支范围/专人定期核对银行帐/定期不定期盘点 b应收账款风险:客户到期不付款或无能力付款,前期要正确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如同银行贷款程序,千万别把业务员培养成只会卖货不会收钱的业务员,商务谈判能力决定着应收款。应收账款的监督应每季或半年做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风险评估(有表格),应收账款的增长率不能高于主营业务增长率(否则公司吃老本倒闭),超过4年的坏账应放入计提坏账会使企业净资产优良。应收账款如何摊销?账龄法:一年以内提2-5%,二年以内提10-20%,三年以内提30-50%,四年以内提50-80-100% c预收款的内部风险控制:责任分工与授权,销售与发货控制,收款控制。 d存货风险管理:价格变动风险,产品过时风险,自然损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论文全文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 蔡则明吉林大学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企业都处在多变的环境中, 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突显出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报告的可靠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都将是十分有益的,对于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并对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讨论分析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风险管理新趋势对我国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启示。本文总结了风险管理的意义及我国的风险管理现状,并讨论了完善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启示 一、企业风险管理简介 (一)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社会各部门积极主动认识管理风险,以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运行,在此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根据战略决策的要求,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管理与处理,为使风险损失、可能性、发生频率降到适当低的水平的系统管理过程。企业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现代企业主要针对投资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防范[1]。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 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 1.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会计信息可以在会计系统中畅通无阻地传递,对于偏离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经济行为,可以立即予以发现并及时反馈到企业各级管理机构,便于采取措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方针进行。 2.有利于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风险控制系统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够相互协调和制约,通过业务处理的授权,使企业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范围和职权,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风险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社会,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风险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如何化解和减少风险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只有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有七种风险: 1.经济合同风险: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

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2.债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避免企业资产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 3.担保风险:是指为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投资风险: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

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

目标 风险管理是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只有明确目标,它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否则,风险管理将仅仅是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也无法评估其效果。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性。因此,这不仅是安全生产问题,还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它涉及许多方面,例如财务,安全,生产,设备,物流,技术等。这是一个完整的方案和一个系统的项目。 确定风险管理目标通常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风险管理目标与风险管理主体(例如生产企业或建设项目所有者)的总体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2)目标的现实是确定实现目标的客观可能性。 (3)目标的确定是正确选择和实施各种方案,并客观地评估效果。 (4)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综合效果,应根据目标的重要性区分主要和次要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管理的特定目标也需要与风险事件的发生联系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 (1)亏损前目标 ①经济目标。企业应采取最经济的方法来防止潜在的损失,即在实际发生风险事故之前,必须使整个风险管理计划,方案和措施最经济合理,这需要对安全计划的成本进行准确的分析。,保险和防损技术。 ②安全状态目标。安全状况的目标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管理者必须让人们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而不是隐瞒风险,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预防风险并积极配合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 ③合法性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密切注意与经营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并检查每项经营行为和每份合同的合法性,以免造成企业蒙受财务损失,人才损失,时间损失和声誉损失;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④实现外部委托的企业责任目标。例如,政府法规可以要求企业安装安全设施以避免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同一企业的债权人可以要求贷款抵押必须有保险。 (2)亏损对象 ①生存目标。不幸的是,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给企业造成损失。损失发生后,风险管理的最基本和主要目标是维持生存。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人们通过风险管理具有足够的抗灾能力和救灾能力,使企业,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能承受损失的影响,不会因自然灾害而受到严重伤害或崩溃。灾难或事故。为了达到维持生存的目的,前提是灾害风险主体可以在损失发生后的合理时间内,部分恢复生产或运营。 ②保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风险事件的发生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和伤害,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会使生产和生活瘫痪。这对于必须提供不间断服务的公用事业尤其重要。

一 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中国企业风险管理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缺乏正确的风险理念。风险理念是指对风险的态度和认识。风险理念应该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资源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相适应,应该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正确的风险理念既不是对风险的刻意回避,也不是片面为高回报而刻意追求;既不是对风险 视而不见,也不是对风险过分强调。 2有待于从战略高度认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中国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大都停留在职能管理的层次上,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高度,也没有得到企业高层的必要关注。 3缺乏系统性风险管理手段。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缺乏风险分析和度量手段,缺少专门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往往按职能被切分到财务、运营、市场、法律等多个层面,缺乏全局 性的整合框架和主线。 4全面风险管理还未渗透到组织和流程的各个层面。组织的风险理念往往缺乏清晰的表达和内部贯彻,并没有为大多数员工理解和认同,也无法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 (二)国内外大公司各类重大风险事件频发为我们敲响了必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 警钟 如果企业未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或企业的风险管理失效。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毁灭股东价值甚至社会价值,将会面临丢失客户、丧失信誉、丢失合作伙伴、营业中断或直接导致破产等风险,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1因运营风险而破产的巴林银行。巴林银行创建于1793年,在上世纪90年代前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这意味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 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 1995年,当时担任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执行经理的里森,同时身兼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两职。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交易员因操作失误亏损了6万英镑,当里森知道后,因为害怕事情暴露影响他的前程,便决定动用88888“错误账户”。而所谓的“锚误账户”,是指银行对代理客户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纪业务错误进行核算的账户。以后,他一再动用“错误账户”,使银行账户上显示的均是赢利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备用账户使用后的恶性循环使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此时的里森为了挽回损失,竟不惜最后一搏,在日本神户大地震中。多头建仓,最后造成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笔数字,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233年历史的老店就这样顷刻瓦解了。 巴林银行的破产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职责划分和上级对下级从事业务的监控机制。公司巨 大的运营风险导致了其最后的失败。 2因战略风险而倒闭的日本八百伴公司。八百伴公司创业于1930年。八百伴起初是在静冈县热海市开办的蔬菜水果店。经过30多年的奋斗,小商店有了相当大的发展。1962年正式更改店名为八百伴百货店。从此,八百伴大举拓展海内外事业,开始增辟生产线。兼营家庭生活用品和服装。并先后在巴西、新加坡、香港、上海、英国、美国建立了一系列分号。掀起一股流通业国际化的浪潮,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6亿日元资本、42家日本国 内骨干店铺、26家海外超市的连锁企业。 1997年9月18日。八百伴日本公司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本办法是公司风险控制的总办法,各业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专项的风险控制办法,各单位和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和专项办法制定本单位相应业务风险防范细则。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1.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公司应建立一个包括管理负责人、专业管理人员和非专业管理人员,以及外部人员有效参与的风险管控组织体系,包括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等。根据公司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主要风险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影响,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制度明确责、权、利,使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成为一个有效的有机整体。各业务部门应制定专项风险管控的体系,各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的体系。 2.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避免或规避风险给企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即通过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评估,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提醒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实施风险反应,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的办法应对各单位的具体细则具有指导意义。 3.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前提就是对其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b. 制度化和经常化原则。 4.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评控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风险评估流程: a. 认真分析企业管理现状; b.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c. 了解、掌握行业情况和企业竞争态势、发展状况; d. 公司领导层对风险的分析和判断; e. 向不同部门和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了解和收集对企业风险的认识和态度; f. 设定风险调查评估的主要项目和风险点; g. 调查和评估; h. 收集和整理资料; i. 评估风险结果。 5.风险反应 风险反应是对风险评估所采取的对应措施。主要包括: a. 规避风险: 企业对一些风险过大的方案加以回避。 b. 减少风险:对无法避免的风险,设法减少风险。

风险的管理方法是什么

风险的管理方法是什么 投资风险管理。 它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産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专案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专案评审组 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专案 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 经济合同风险管理。 它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産 品合同签订後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题。合同签订後还应密切注视其 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産品市场风险管理。 它是指因市场变化、産品滞销等原因导致跌价或不能及时卖出自己的産品。産生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因有三个:(1)市场销售不景气, 包括市场疲软和産品産销不对路;(2)商品更新换代快,新産品不能 及时投放市场;(3)国外进口産品挤占国内市场。 存货风险管理。 它是指因价格变动或过时、自然损耗等损失引起存货价值减少。这时企业应马上清理存货,生産时要控制投入、控制采购、按时産出,加强保管。有些观念保守的企业担心存货贬值https://www.360docs.net/doc/2213182137.html,, 怕影响当前效益,长期不处理,结果造成産品积压,损失越来越大。 债务风险管理。 它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後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了避免企业资産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许多企业因股东投资强 度不够,便以举债扩大生産经营或盲目扩大徵税,结果提高资産负

债率,造成资金周转不灵,还会影响正常地还本付息。最有可能导 致企业资不抵债而破産。 担保风险管理。 它是指爲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後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 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汇率风险管理。 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 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在银行有外币贷款的企业更应如此。 1.设定止损点; 2.始终仅将一部分资产用作投资; 3.根据走势进行交易; 4.控制情绪。 管理风险的方法在开仓之后使用。最主要的控制风险的方法是设定止损点,从而有效控制损失的限度。 Stop-loss(止损)–即在错误估计交易形势的情况下设立的中止 交易或退出交易的底线。在进仓时需要设置止损点,以避免自己遭 受过多的损失。 (1)控制方法包括: a.风险避免:即放弃和不进行可能带来损失的活动和工作。 b.风险防止:即采取预防和抑制等手段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 c.风险分离:即将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进行分离。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第九章风险治理 第一节风险和风险治理 一、风险与风险分类。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的信息尽管不充分,然而却足以成为其备选方案的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指定一个概率值。 尽管风险是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的一种概率分布。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风险及其特征却十分复杂而且

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关于风险的认定、分类一直没有一个定论。然而,一般来讲都把风险分为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决策信息风险三类。 1、环境风险。要紧是指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包括竞争厂商、股东关系、资本来源、灾难性损失、政治与主权、法律、管

制、产业市场、金融市场等等。 2、过程风险。要紧包括经营风险、授权风险、信息处理/信息技术风险、忠诚风险、金融风险等等。 3、决策信息风险。包括经营决策风险、金融决策风险、战略决策风险等等。 二、企业风险与风险治理。 1、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或损失。企业风险最终表现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失败,是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风险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企业外部的如体制变化、政策变化、宏观治理失误、经济滑坡、法律调整、国际市场变化、利率变化、汇率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

手出现等均会导致企业风险。而企业内部的如决策失误、治理不善、组织协调失衡等等也同样会导致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的特征:风险领域的广泛性、风险因素的多样性、风险征兆的隐含性、风险诱因的国际性。 2、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世界。风险治理差不多成为现代企业经

营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增加了企业决策难度。企业在经营决策中,面临这许许多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的风险因素使得企业决策变量的数目突然增加,使得企业风险更加难以准确预测。 风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了幸免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阻碍,企业不得不投入人力、物力和财

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1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在追求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它对于价值创造和保持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它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密不可分。这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成为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本框架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帮助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管理当局在实现主体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风险。但是企业风险管理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和解释,难以形成共同的理解,因而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意味着不同的含义。因此,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把各种不同的风险管理概念整合到一个框架之中,在这个框架中构建一个共同的定义,辨别构成要素,并讲述关键概念。这个框架容纳大多数观点,为各个主体评估和增进企业风险管理、为规则制定团体和教育机构的未来行动提供一个出发点。 不确定性与价值 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每一个主体,不管是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还是政府机构,存在的目的都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在追求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潜藏着对价值的破坏或增进,既代表风险,也代表机会。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从而提高主体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中,诸如全球化、技术、重组、变化中的市场、竞争和管制等因素都会导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来源于不能准确地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不确定性也是主体的战略选择所带来和导致的。举例来说,一个主体采取基于向其他国家拓展业务的增长战略。所选择的这个战略带来

企业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企业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摘要:当下企业管理方针不能脱离风险管理,在企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怎样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效、合理的避开分先或是降低风险的指数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企业应该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行政机构,使各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工作,领导基层的智慧方针、制定的合理制度会有效控制风险,从而达到企业风险的降低、抑制风险的产生的目的,使企业能够达到长时间蓬勃发展。 关键词:企业风险经济收益控制风险 一、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状况 1、企业战略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只浮于风险的表象,不能从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思考怎样应对。而对于是否应该建立健全企业制度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着眼,管理人员只知风险来了就躲,不会用心、用脑、用策略去发现风险、审视风险、评估风险。某些企业,因为忽视了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被风险重重不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所困,以致最终被成为其他企业的盘中餐,被优秀企业并购。此外有一些企业在制定和规划企业战略发展时,由于对企业经营现状研究不足,没能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缺乏准确定位,加之战略方针缺乏更加详尽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不清晰。 2、人力资源风险。一个拥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最核心的力量来自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持续开发。因此,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在诸如研发、生产、市场、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员空缺或者是胜任力差的员工从事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用人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方向偏差、与岗位文化格格不入、企业用人成本加大等负面效果。例如,有些在企业存在基层管理职位长期空缺,导致了部门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管理,部门人员工作懒散,工作安排不到位,管理机能不完善等。另外一些企业,既想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又想突出企业的人情味,对于一些元老级的高层员工,不舍得换岗、开除,而他们身上固有的阶层概念、旧的发展理念,不仅严重阻碍了他们向上的步伐,也成为了企业前进的阻力。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甚至起到消极不良的影响。由于企业中曾经的管理者的念旧之情,导致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此外,企业现有管理者没能建立良好的吸引人才、运用人才、鼓舞人才的用人制度,导致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到其他企业,这给企业的发展制造了极大的竞争隐患。 3、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时限性。一方面,企业不能因地制宜的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例如,国家政策方针、行业信息互通、政府支持力度、经济管理结构等各方面的有效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充分利用,错失发展良机。此外,现代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现代管理是将目标当做一个开放的对象,对其进行一种系统性、动态性、整体性的认识与处理;而传统管理则是将目标当做一个相对封闭的对象,对其进行一种静态性的认识与处理。但是二者并不是对立的,现代管理并没有抛弃传统管理,而是建立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的,是对传统管理的完善与改进。如果说现代管理是“上层建筑”,那么传统管理就是“基础结构”,实行现代管理并不是对传统管理的否定,如果没有成熟的传统管理的实行,那么现代管理就不可能成功的开展。现代企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需要强化企业管理的适时性和战略性。企业主体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有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很多国内企业在学习国外企业现金管理经验的时候,不注重去其糟粕,认为先进的都是精华的,但是很多企业管理模式并不适合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一味的照搬照抄让企业不仅不能从中得到帮助和启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于完善内部管理、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顺利实现组织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不可忽 视的作用。如何保证企业财会信息真实可靠,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当前企业高管层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 1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含义 企业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 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涵盖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 框架的实质8 个方面要素。它们一环扣一环,反复地相互影响,渗透和隐藏在管理层经营企 业的方式之中。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 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 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5 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提供一种合理的保证。 2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2.1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第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及时地发现风险、预 测风险以及防止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设法把这种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上。风 险管理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和危害,同时把机会风险视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采取的 风险管理流程规范,仅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实施的遵循性控制活动,它无法防范管理层非理性风险和凌驾于管理制度以上的决策风险。第二,企业风险管理 与内部控制的范围不一致。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综合 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把风险管理的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而内部 控制则是在内部环境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风险管理是以应有的风险意识开展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内部控制是开展各项工作应遵循的 操作规范。第三,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对目标的阐述不一致。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 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 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 证的过程和方法。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 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2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第一,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观念下,风险管理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随着风险管理 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控制除了关注传统 的内审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 观念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使得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不仅包括测试控制,而且 还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的自身特点,其参与风险管理拥有一 定的优势。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熟悉本单位情况,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内部控制机构 和人员是企业内部成员,其利益同企业发展、兴衰密切相关,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 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使其不同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高层次 的监督部门,其风险评估意见直接报告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足以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内部控制的独立地位还便于其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政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短期计 划的调节、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因素增多,内部控制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构等方面将发挥更 加积极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第二,风险管理是对内部控制的

企业风险管理计划3篇

企业风险管理计划3篇 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一:风险管理方案计划书 一,风险内容 一)项目成立企业管理方面的风险 1,决策风险:决策过程是一个既能够体现企业团队成员能力的过程,又能够体现企业团队成员人品的过程。一类是能力不足不能把问题剖析清楚,或不能把问题阐述的足够深刻引起重视,这一类成员通常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并成为人际焦点,发表想法时通常不经过调研和思考而是迎合大家习惯性想法,非但没有参考价值,常常是信口雌黄,哗众取宠,但常常被采纳;另一类是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不管是什么人的想法,先否定然后再根据对自己利益要求提出看似合理的想法,表面上是畅所欲言,实际上在搞驳论,逐步树立自己强势的言论地位,这是一种利用别人在众人面前惧怕出丑的心理搞权术,通常经历了多次这样的自我形象“加工”后,没有警觉能力的和天性没有决断能力的人以及另一些有派别意识的人就会不自觉的人不自觉的被这一类人在精神方面进行领导。 2,决策程序

通常以上两类人把决策本身引向次要地位,而增强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以下给出我在科学决策方面的构想,这也作为本项目未来成立企业决策的基本思想,同时这套思想和我的制度体系里的晋升和激励制度两部分配套出现。将为未来公司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减少决策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a,被决策问题的范畴归类。明确问题类别,属于沟通问题,技术问题,制度问题,销售问题,财务范畴问题等等,有助于将问题交由什么部门进行专业解答,提出深入的解析,而不是开个什么除浪费时间什么作用也没有的会议。相信专业可以提供在深度方面令人满意的方案。 b,配套部门的方案提交。通常情况下专业部门提交的方案可能只能体现部门利益最大化,但通常一项决策涉及很多问题的很多方面。技术支持提交的决策方案通常不考虑财务上线,生产部门的人员素质水平。所以各部门从各自部门能力和利益做同样一个技术方案与技术部门做的专业方案对比能够反映出决策问题的临界点,敏感焦点。这个看似苛刻要求通常真正能够让各个部门认识到全局思考问题的重要性的同时能够保证部门资源竞争状况被企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 内容摘要(简体中文翻译:中国东北财经大学方红星教授)

内容摘要 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前提是每一个主体的存在都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管理当局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为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而奋斗的同时,要确定承受多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会破坏或增加价值,因而它既代表风险,也代表机会。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 当管理当局通过制订战略和目标,力求实现增长和报酬目标以及相关的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并且在追求所在主体的目标的过程中高效率和有效地调配资源时,价值得以最大化。企业风险管理包括: ? 协调风险容量(risk appetite)①与战略——管理当局在评价备选的战略、设定相关目标和建立相关风险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所在主体的风险容 量。 ? 增进风险应对决策——企业风险管理为识别和在备选的风险应对——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之间进行选择提供了严密性。 ? 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主体识别潜在事项和实施应对的能力得以增强,抑减了意外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或损失。 ? 识别和管理多重的和贯穿于企业的风险——每一家企业都面临影响组织的不同部分的一系列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交互影响,以及整合式地应对多重风险。 ? 抓住机会——通过考虑全面范围内的潜在事项,促使管理当局识别并积极地实现机会。 ? 改善资本调配——获取强有力的风险信息,使得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配置。 企业风险管理所固有的这些能力帮助管理当局实现所在主体的业绩和赢利目标,防止资源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有效的报告以及符合法律和法规,还有助于避免对主体声誉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帮助一个主体到达期望的目的地,还有助于避开前进途中的隐患和意外。 事项——风险与机会 事项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也可能会带来正面的影响,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带来负面影响的事项代表风险,它会妨碍价值创造或者破坏现有价值。带来正面影响的事项可能会抵消负面影响,或者说代表机会。机会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对目标——支持价值创造或保持——的实现产生正面影响的可能性。管理当局把机会反馈到战略或目标制订过程中,以便制订计划去抓住机会。 ①也有人将其翻译为“风险偏好”、“风险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等——译者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