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大学发展的经济基础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目标(1)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状况,掌握西欧城市取得自治的方式,知道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不同。

(2)知道西欧城市的基本居民构成,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3)知道西欧大学兴起的大概时间和发展概况,知道其享有的权利及设置的课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和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封建领主对城市的控制和盘剥,争取城市的和,常用的手段包括和。

3.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享有。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

5.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一旦进入城市,住满,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6.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7.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

8.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的要求。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知道自由与自治城市的形成。

1.根据教材P42内容,归纳西欧城市恢复的概况。

(含时间、原因、典型、地区等关键词)2.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新兴城市的特点。

材料一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

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 000人。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博洛尼亚大学简介

博洛尼亚大学简介

Università di Bologna地址:Via Zamboni, 33 - 40126 Bologna电话:051/2099370传真:051/2099372网址:www.unibo.it博洛尼亚大学的全称是 ALMA MATER STUDIORUM - Università di Bologn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 1088 年。

当时,一些学生厌倦了正规的学习生活,联合部分教师,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产生了现代大学的雏形。

在以后的近千年的历史中,博洛尼亚大学一直保持着独立教学和研究,不受任何政治和经济势力影响的传统,并逐渐被其它大学所接受,成为办学的宗旨。

但丁、彼特拉克、哥白尼等著名的文学艺术大师和科学家都曾在此担任教学工作。

今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全意大利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共有 23 个学院,68 个学系,由多个校区组成。

5 个大学校区分别座落在博洛尼亚 (Bologna),切塞纳 (Cesena),弗利 (Forlì),拉韦纳 (Ravenna) 和里米尼 (Rimini)。

博洛尼亚大学可以提供 132 个学士学位课程,95 个硕士学位课程,8 个欧洲硕士学位课程,众多的博士学位课程,以及硕士进修班课程。

除了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之外,学校还与企业界保持了广泛的联系。

教学质量同研究水平紧密相连,研究领域包括健康、工程与建筑、科技、人文与法律、政治、经济等。

博洛尼亚大学同国际上许多的知名大学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鼓励、支持并促进教授、研究人员与学生的国际交流。

建在博洛尼亚大学中的中国学院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中心,2005-2006 学年起每年接待50 名中国学生。

这是为了响应意大利前总统钱皮决定增加在意大利大学正式注册的中国学生数量的号召,并缩短意大利在这方面与其它欧洲国家的差距。

参与这一计划的不仅有博洛尼亚大学(该大学也同时也在推进马可·波罗计划),而且还有博洛尼亚当地的多个部门,包括工业联合会、商会、大区、省和市政府以及 Carisbo 基金会和 Ceur 基金会。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浅谈中世纪欧洲⼤学的形成浅谈中世纪欧洲⼤学的形成摘要: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确⽴与⽣产⼒的发展,封建王权稳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缓步上升,⼿⼯业和商业进⼀步发展。

在教育领域同样发⽣了⾰命性的巨变——中世纪⼤学的诞⽣。

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的是意⼤利的波洛尼亚⼤学法国的巴黎⼤学。

中世纪⼤学的出现和发展在⼀定程度上为欧洲⽂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对欧洲社会的前进起了⼀定的促进作⽤,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产⽣了重⼤的影响。

近代欧美的⼤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是从中世纪⼤学发展⽽来的。

本⽂将从产⽣途径及其特点来浅析析它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开创性意义。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学形成特点意义⼀.中世纪欧洲⼤学形成途径1.1政治格局多元化、政治势⼒多样化为中世纪⼤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西⽅著名史学家汤普逊引述过⼀句评价中世纪欧洲教会地位的话:“中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是中世纪教会的历史”。

【1】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中世纪的历史描绘成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

理解中世纪的政治⾯貌,既要从宏观上了解教会与国家的冲突,也要从微观上明了封建领主之间的⽭盾冲突。

西欧中世纪除了查理时期的短暂统⼀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式上统⼀外,从未真正统⼀过。

⼩国林⽴,领主间的冲突不断。

此种政治格局,有利于⼤学从政治“真空”地带破⼟⽽⽣。

在⼀个农业社会⾥,⼟地的拥有量成为财富和权⼒的象征。

万能的⼟地吸引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的贪婪的眼光,从⽽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城市构成盲点。

同时,⼗字军东征后,封建制度在欧洲逐渐解体。

封建制度的崩溃,有助于城市的兴起。

12⾄13世纪,⾃治城市的数量增加了10倍。

⾃治城市的发展为⼤学的兴起准备了最适宜的⼟壤。

市民阶级为了贸易上的安全与利益,不得不⾃⼰成⽴“⾏会组织,这种由商⼈⾏会所带头的组织运动,很快为其它阶层⼈⼠所效仿。

⼀些志同道合、孜孜不倦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聚于⼀处,模仿商⼈⾏会组织,成⽴学术团体。

此种团体⼀经形成,即是⼤学的雏形。

世界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世界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世界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学校简介】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语:Università di Bologna;尊称:大学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又译波隆纳大学、博罗尼亚大学)是公认的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坐落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首府博洛尼亚。

尽管大学的章程最早制定在1317年,但事实上早在11世纪末在博洛尼亚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个法律学院,所以大学的建立时间,在大学八百年校庆期间由乔苏埃·卡尔杜奇所领导的历史委员会经过考证确定为1088年。

大学的创办者是依内里奥。

【欧洲大学之母】1988年9月18日,博洛尼亚大学建校九百年之际,欧洲430个大学校长在博洛尼亚的大广场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正式宣布博洛尼亚大学为欧洲“大学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即欧洲所有大学的母校。

【历史】大学的根源要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博洛尼亚,当时众多被称为注释者的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学者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评注古老的罗马法法典。

学者们最初的研究集中在法律上,其中最早有记载的学者有佩波内、依内里奥和格雷茨亚诺。

在听取了依内里奥的四位学生的建议之后,皇帝费德里克一世于1158年颁布法令,规定了大学不受任何权力的影响,作为研究场所享有独立性。

从十四世纪开始继法学之后,博洛尼亚大学又迎来了众多逻辑学、天文学、医学、哲学、算术、修辞学以及语法学的学者。

1364年,大学建立了神学院。

众多科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名人都曾经在这里求学、研究或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圭多·圭尼泽利、但丁、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奇诺·达皮斯托亚(Cino da Pistoia)、切科·达斯科利、雷·恩佐(Re Enzo)、萨林贝内·达帕尔马(Salimbene da Parma)和科卢乔·萨卢塔蒂(Coluccio Salutati)。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优质教案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背景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得出合乎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为争取自由、自治而斗争的史实,感受早期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力求获得市民身份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很多地方是一片废墟,而今天的西欧,是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地方,哪里有独具特色的城市和历史悠久的大学。

而西欧发生的这一切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材料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

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提示:逃往城市。

过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4.教师提问: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5.教师提问: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8、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1大3学世的纪自,治巴地黎位教主师划要行体会。现得在到对免罗学赋马税教生特皇权和成、国绩司王法的的特支权持评、,估教自育治和自权主利学权得。位到保的证。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
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 博洛尼亚大学: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局大限学性 的:含取义得:自“大由学巴、”一自黎词治的的大本城义学市是并:指不一能1个完2团世全体摆纪或脱行国,会王。和巴领黎主的出控制现,了城市许贵族多一教般也会都是学国校王的和支持教者师。 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学
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⑵、13世纪,巴黎校教师也行会必得须到罗从马教教皇会和国那王的里支得持,到自治授权课利得许到保可证证。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
⑴、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那些富裕的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_________。
三 、大学的兴起
1、大学兴起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 发展,许多希腊、罗马 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 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 欧洲。12世纪,西欧的 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 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 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兴起: 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 展的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 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 名的城市。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城市
三、城市居民
自主阅读教材43-44页回答:
4、介绍市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生活?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逐渐形成。
6、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市民阶层的分化
城市上层:大手工作坊主、富商、银行家 资产阶级 贫民阶层:帮工、学徒及破产手工业者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但是 在商业生产的发展中,竞争不可避免。在竞争中取胜的成为城市的 上层,竞争失败的变成雇佣劳动者。市民阶层出现了分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天文
文法
修辞
几何 算术
逻辑 音乐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大学的兴起
阅读材料,归纳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的基础是学生组成的社团,
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博洛尼亚进程为何具有全球影响力

博洛尼亚进程为何具有全球影响力

博洛尼亚进程为何具有全球影响力目录一、内容简述 (1)1. 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介绍 (1)2.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的作用 (2)二、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4)1. 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和主要议题 (5)2. 博洛尼亚进程与其他类似进程的比较 (6)三、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机制 (7)1. 博洛尼亚进程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8)2. 博洛尼亚进程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 (9)四、博洛尼亚进程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互动 (10)1. 博洛尼亚进程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影响 (12)2. 全球治理体系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反应和反馈 (13)五、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因素和挑战 (14)1. 博洛尼亚进程成功的原因分析 (16)2. 博洛尼亚进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7)六、结论 (19)1. 博洛尼亚进程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和影响 (20)2. 对未来博洛尼亚进程发展的展望 (21)一、内容简述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明确,关注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合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博洛尼亚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大学教育的发展。

博洛尼亚进程强调国际化合作,鼓励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一特点使得博洛尼亚进程成为了连接世界各地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桥梁,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博洛尼亚进程的经验,进行各自的教育改革,从而提高了本国大学的教育水平。

博洛尼亚进程在推动教育全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1. 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介绍博洛尼亚进程,也称为博洛尼亚改革,是一项始于欧洲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改革计划。

这一进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欧洲各国认识到教育体制和学术体系的不同成为阻碍欧洲一体化和知识共享的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洛尼亚大学发展的经济基础摘要:博洛尼亚大学作为意大利大学里最古老的一所大学,有其悠久的历史,而博洛尼亚大学的发展的经济基础主要源于学费、城市、教会、王室等方面。

本文旨在按大体的时间顺序从教会、学生、城市三个方面的资金来源对博洛尼亚大学自11世纪到17世纪期间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行描述,从大学的形成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

这对今天大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博洛尼亚大学,资金来源坐落在意大利波河平原东南部雷诺河畔的博洛尼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也是意大利保留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她不仅经济发达、风景秀美,更由于她丰富、深厚的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正是11世纪的佳作。

约在公元1100年左右,人们开始重新研读罗马法,而在11世纪左右,随着财富的增长和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罗马法的兴趣陡增,尤其在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博洛尼亚(Bologna )大学的兴起。

1高等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使这座中世纪的古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地位由此提高到了更高层次。

博洛尼亚大学这座欧洲最古老的学府,也为以后欧洲分离出的众多大学或按此模式建立起来的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费的来源经费是制约现代大学发展的瓶颈,在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中世纪大学则是首要的影响因素。

今天我们理解的大学办学经费,主要包括校舍房屋仪器等硬件投入和教职工的薪水等。

中世纪的大学是没有围墙、没有校园的大学。

由于没有什么固定资产,教师授课之地或是临时租借或是某位慈善好施之士的捐赠,重大活动借用教堂活动场所,大学的主体就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

2博洛尼亚大学初期的课室非常简陋,而且科系是散在城区各处的,后来才渐渐集中到那狭小而著名的“稻草(或麦秸)之街”,夏天把稻草铺在地上,冬天则铺上干草,教师和学生都坐在上面;教师往往会多堆些草,以便比听课者坐得高一点。

及至1376年的规章里仍规定学生席地而坐,不得坐凳,以免养成骄纵习性。

即使后来有了桌凳,有些学校桌凳也不够用,没有座位的学生就只好站在教室的后面,或干脆在地上铺一些草,坐在铺草上听课。

3直到15世纪,大学才普遍开始建筑固定的教室,从而结束了教师在自己的住房或租房讲课的历史。

因次,中世纪的大学只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办一所大学了:一是能够吸引并留住学生,二是解决好教师的薪水以及师生的住宿问题。

斯密(Adam Smith 1723- 1790)认为大学的经费来源有三种:一是国家,二是大学,三是学生。

4而城市的资助、教产补助和学生的学费(其中有捐赠及赞助)等构成了中世纪大学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教会为着传教的需要,对神学与艺科教师以及贫困学生的资助是巨大的;1潘后杰,李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3):101、102.2Hastings Rashdall.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2).edited by F.M.Powicke and A.B.Emde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36,1:219.3在拉丁文献里称为Vicus Straminis,但丁·阿利盖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称之为“稻草(或麦秸)之街”(Vic o degli Strami)。

参见[意]卡斯蒂廖尼著.医学史(上)(第1版).程之范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268-269.4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擅变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8).市政在教师薪金的发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知识价值的认同,使得大学生达到许多的赞助与捐赠,奖学金制度就是从中世纪流传至今口大学的助学制度。

5本文将从教会、学生、城市这三个方面对博洛尼亚大学从11世纪创建之初到17世纪的资金来源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来自教会的资金来源博洛尼亚大学以教授法学而闻名各地,其教授的罗马法和教会法吸引了各国的学生前来学习,博洛尼亚也因此俨然成为了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法学研究中心,它在创办之时,意大利北部已属十神圣罗马帝国的辖区。

由于博洛尼业大学从法律角度论证了皇帝在国家与教会关系中的地位,并拥护皇帝的权威,因此让帝国皇帝极为赞赏。

教师和学生早期生活的艰难,也成为了教皇授予特权的一个理由。

从1158年菲特烈一世(FrederickD)发布的谕旨中就可以看到:“由于有些人不体恤那些因热爱学习而离乡背井的人,那些耗尽力量放弃富裕生活而过贫穷生活的人,那些使自己的生命经受所有危险并常受恶人伤害身体的人一一这些一定是以苦恼的心情来忍受的。

因此我们宣布这种普遍而且永远有效的法律,使将来任何人不敢轻率加害于学生,也不许由于当地居民借他们的债款给他们带来任何损失。

一一据我们所知,由于陋习的影响,这样的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要使违犯本法规的人和地方当局都知道,需要以4倍的财产来偿还,还要知道按这个法律本身规定,对做这种丑事的人必须记录在案,他们将永远失去公职。

”学生学习期间的费用或者靠助学金(Scholarship Grants),或者靠教会薪体。

助学金可以是私人赞助者的赠予,或是经由公共机构以及政权机关的代表提供的资助。

从后来发现的一些学生与其家里通信的信件中得知,学生首先努力争取从自己的家里或慈善家那里得到资助,因为得到助学金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一个方面是来自教产补助,自教会介入大学以来就一直在经济上对大学产生着影响。

教会,特别是教皇,把对神学与艺科教师和学生的资助、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当作自己的责任。

早在1179年第二次拉特兰教廷会议上,就通过立法解决教育问题。

教皇业历山大二世就宣布了“教学无偿”的原则,他的继任者时常引用这一决定。

最早的受捐助的免费寄宿会馆就是教会为贫困生学习创办的学院。

“这样做的最合法的理由,是希一望对那些穷苦学生敞开大学的大门。

另一理由以一种远古的观点为基础,并与那时狭义地说只有宗教课程的时代有关,它把知识看成是上帝的赐予,出卖知识就是买卖圣职罪。

对这种观点来说,教学是教士天职这一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圣伯纳德在他一篇著名的文稿中,把教师们的收益称为可耻的利润。

”“中世纪数目众多的教师和大学生是世俗教徒。

尽管如此,他们也向教会索要领地”以获得可靠的生活保障。

6针对教师和学习神学者生活困难,也是学子“追逐牟利的知识”的状况,为鼓励那些想学习神学的教士,教皇洪诺留二世(Pope Honorius III)在1219年发布的教令中规定,主教们应该选派有为有志者接受神学教育,为教会培养神学教师,他们在讲授或研习神学的时候,可以连续5年脱离教职学习,并享受神职体禄。

虽然,第二次01179年)和第四次(1215年)拉特兰会议都颁布过以教会收入鼓励文学和神学学习和讲授的法令,不过都只注意到支持教区的文学和神学教师,还没有为培养教师派遣神学学生的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拉特兰会议都在重视神学的同时顾及艺科教育(in grammatica facultate ac aliis)。

洪诺留二世1219的教令无疑对中世纪的大学师生有所帮助。

神职体禄逐渐在有些地区成为艺科教授主要的生活来源。

博洛尼亚大学的《规章》尤其表明了13世纪末令人注目的大学财产的结构。

教师们已成为富有的土地所有主,尤其是他们之中最有名的、挣得也较多的教师,不过这种状况偶尔也适合于教师的大多数。

此外他们还仿效其他富人的榜样,热衷于投机事业。

他们变成放高利贷者。

他们主要把钱借给急需的大学生,作为押金,他们收取价值比借款高两倍的抵押物:书籍。

由此,中世纪大学在14世纪发展出一种教会奖学金制度,每年大学各系科向教皇呈递一份5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_历史描述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131.6[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7-88.需要资助的学生名单,发放时既考虑学生的品行能力,也考虑其经济状况,以拥有学位者优先,拥有学位授课者更优先。

一旦教会有带体职位空缺,他们就可以在教皇的支持下中请。

7每一个具有教士身份的学者都可以享受教产补助,或具有中请一份教产补助的资格。

既可以个别中请,又可以集体进行。

8到了中世纪后期,与神职体禄相关的腐败口益严重,神职常常被给予幼儿、俗人,多个神职会被国土给予在宫廷服务的高级教士,后者自己并不管理自己担任主教的教区。

在此情形下,真正获得助学神职体禄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总的来说,出身贫寒的学生在中世纪的大学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资助。

大学对学生学费有很大的依赖,难得慷慨地发放奖学金。

9学子所遭受的物质贫困和已具雏形的商业社会对学术的冲击,由此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捐赠及赞助。

在中世纪,有些牧师和垂危病人将自己的房产或固定收入捐献出来,对贫困的学生定期进行资助,资金由捐款人自己管理;还有一些垂危之际的病人,留下遗嘱,设立基金为某个或更多的符合一定条件(如贫困、好学、籍贯、学科等)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管理权和对获奖者的推荐权托付给亲戚或大教堂。

来自学生的资金来源支付所聘用教师的薪水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花费。

在学生大学,这笔费用起初是由学生集资筹集的,教会所办大学则主要由教会出资。

而作为三大古老大学之一,博洛尼亚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世俗大学,它的教师中有很多是俗人,它的学生有很多是在意大利城市的政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律师和官员。

博洛尼亚大学是学生们的自治组织,是学生的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是11世纪末在西欧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之前它作为一所研究罗马法的学校时,就已经闻名于世。

1088年爱尔纳留在博洛尼亚开始教授法律,并编写了一本《查士丁尼法典》的注解。

德皇赐赠一笔基金,一群日耳曼学生也来就读,很多人从欧洲赶到这里学习法律――罗马法。

博洛尼亚大学只教授法学,学法律的学生都是成年男子,经常是些已经生计无忧的神职人员。

这类学生可以不服从任何人的发号施令,他们组成一个社团的目的是保卫他们学习法律的权利。

中世纪大学摹仿当时城市的行会,形成学生和教师的特殊联合,“大学”一语就是指有权决定学校事务的学生同乡会和教师行会的联合。

他们一起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出校长负责学校的管理。

教师行会负责确定和管理选择学生、制定教学内容、举行考试和授予学位等项工作;学生同乡会自己规定章程,管理有关聘任教授并监督他们的工作、确定学费金额、决定教学时间等事项。

博洛尼亚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必然导致学生的权力较大。

对于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威尔•杜兰有一段具体详细的描述:“在博洛尼亚,可对不满意的教授抵制,并结束其教书生涯;由很多案例得知教授的薪水由学生所付,而被迫宣誓服从大学的‘校长’(rectors)――学生团体的领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